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
![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0a22a5b56bec0975f465e285.png)
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1、分型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B。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 型。
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
本指南认为Stanford分型更为简洁实用。
2、分级主动脉壁黏膜下出血,或壁间血肿形成,以及主动脉壁硬化斑块的溃疡形成,可能是夹层形成的早期阶段,或者是夹层的一种亚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脉夹层的5级分类方法。
1级(典型的主动脉夹层,有破裂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内中膜撕裂(通常撕裂位于中外膜之间),将主动脉管腔分为真假两个腔,由于两腔压力不同,假腔常大于真腔,真假腔经内膜的破裂口相交通。
然而在有些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并未发现内膜破裂口,这在临床上不常见,但尸检报告有4%~12%未发现内膜破裂口。
夹层病变可从内膜破裂口开始向近端或远端发展,病变累及主动脉的分支时可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2级(主动脉中膜变性,有内膜下血肿形成或内膜下出血)主动脉壁内血肿形成可能是主动脉中层变性后的早期表现,主动脉外膜和内膜的弹性系数不同可能是主动脉壁内出血的另一原因,出血的血管可能是主动脉壁内的滋养动脉。
影像学检查中发现2级夹层约占夹层的10%~30%。
2级夹层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A亚型表现为主动脉内壁光滑,主动脉直径不超过 3.5cm,主动脉壁厚不超过0.5cm.在超声检查中约1/3的该型患者可发现主动脉壁内低回声区,低回声取内无血流信号,血肿的平均长度约11cm。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型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型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ee9e23bcd126fff7050b67.png)
1.1手术适应证急诊手术的指征是:有心包填塞症状及 体征者;新近出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有急性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左心衰;心脏超声及影像学检查提示假腔明显大 于真腔,假腔血流量超过真腔;有急性脏器缺血表现,如心肌 缺血、脑缺血,尿少或无尿、腹膜炎、肢体缺血等;经积极内科 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疼痛逐渐加重或疼痛范围扩大, 由胸背部向腹部延伸。 1.2手术方法急性DeBakey I、Ⅱ型夹层手术治疗的方 法主要是用人工血管替换有病变的主动脉血管,手术方式依 据近心端、弓部和弓远端病变程度而定,夹层累及弓部则根 据夹层破口位置、累及范围和主动脉直径决定弓部手术的范 围。原发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或左锁骨下动脉以远逆行剥 离而形成的急性DeBakey I型夹层,是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 加“象鼻”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原则上在手术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自左锁骨下动脉以远横断主动脉,远端植入支架型人 工血管后再与4分叉人工血管吻合。但在左锁骨下动脉位 置过深、暴露较为困难时,采取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 之间横断主动脉,缝闭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在弓部假腔较大 或者内膜破裂入口在弓部、弓部直径超过5 CIIi时一定要进 行全弓置换。部分弓置换时尽量增加远端的置换范围。对 主动脉瓣环无明显扩大的轻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者尽可能不 做瓣膜置换,而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或夹层累及冠脉开口的主
瘤体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引起各器官相应的表现。当夹层剥
阜外医院孙立忠教授根据我国病例的特点,从便于临床
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考虑,在Stanford分型基础上对主 动脉夹层进行了细化分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情 况,分为A1、A2、A3型。A1型:主动脉窦部正常型,窦管交 界和其近端正常或仅有一个主动脉瓣交界撕脱,元明显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A2型:主动脉窦部轻度受累型,主动脉窦部 直径<3.5 cm。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导致其开121处内膜部分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治疗策略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50075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d.png)
解剖分型
解剖分型I
主动脉夹层主要累及升主动脉,可能 需要急诊手术。
解剖分型II
主动脉夹层主要累及降主动脉,可以 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
03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 压、减轻疼痛和减缓心率,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和止 痛药等。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治主动脉夹层,但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较长。手术治疗需要专业的外科医生和 手术团队进行操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04
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注意事 项
药物治疗的பைடு நூலகம்意事项
01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基石,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降低 血压和心率,以及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快捷,无需特殊设备和手术,适 用于早期急救和病情较轻的患者。但药物治疗不能根治主 动脉夹层,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 过导管将支架或其他装置放置在主动 脉夹层部位,以隔绝夹层并恢复血流 。介入治疗适用于部分主动脉夹层患 者,尤其是夹层范围较小、症状较轻 的患者。
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不同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根据夹层 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可分为A型和B型。
主动脉夹层的分类
A型夹层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 降主动脉的近端,通常需要手术 治疗。
B型夹层
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的远端,通 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或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 传因素、外伤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约70%的 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治疗策略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769d1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1.png)
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可控制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主动脉夹层进展。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普通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主动脉夹层 并发症。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 成。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临床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疼痛、血压、心率等指标是否改善。
应用范围
杂交手术适用于Stanford A型和复杂B型主 动脉夹层,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存 率。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要点一
预防措施
包括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 巧等。
要点二
处理方法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截瘫等,应采取 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再次手术等。
05 保守治疗策略
卧床休息与活动限制
严格卧床休息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活动 ,以降低心脏负担和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
活动限制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限制患者的日常 活动范围,如避免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
等。
饮食调整及营养支持
01
02
03
低盐低脂饮食
减少盐分和脂肪摄入,有 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疗、腔内隔绝术等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03 药物治疗策略
镇痛与镇静药物应用
镇痛药物
如吗啡、哌替啶等,可有效缓解疼痛, 减少患者焦虑。
镇静药物
如咪达唑仑、丙泊酚等,可降低患者 应激反应,有利于病情稳定。
控制血压和心率药物选择
降压药物
如硝普钠、乌拉地尔等,可迅速降低血压,减少主动脉夹层破裂风险。
主动脉瘤AA及主动脉夹层AD诊疗规范
![主动脉瘤AA及主动脉夹层AD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d260b2b52acfc789ebc9cd.png)
主动脉瘤(AA)及主动脉夹层(AD)诊疗规范(一)疾病特点:1、主动脉瘤及夹层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多伴有高血压。
其发生机制很复杂,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等均与其发生直接相关。
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
2、主动脉瘤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也可有腹痛(疼痛一般不随体位或运动而改变)、压迫临近器官出现相应症状、远端血管栓塞症状和腹部搏动性包块;动脉瘤破裂时有突发腹痛、休克、搏动性包块。
3、夹层动脉瘤多急性起病,可有突发剧烈撕裂样胸痛,可发生于前胸、后背、或腹部或沿胸主动脉行径,也可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大汗淋漓,转移性疼痛自前胸至后背以至下腹,提示撕裂发展过程。
可伴有高血压、脏器缺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表现。
严重者出现下半身青紫,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以至截瘫。
4、主动脉瘤多见于腹主动脉,尤以肾下腹主动脉瘤多见。
胸主动脉瘤较少见,但死亡率更高。
主动脉瘤少见类型为炎性主动脉瘤、感染性主动脉瘤。
前者在临床表现上,更容易出现腰部或腹部疼痛等症状。
慢性腹痛、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是诊断炎性腹主动脉瘤的三联征。
后者多由继发感染引起,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是常见的致病菌,结核杆菌和梅毒也可以导致主动脉瘤。
5、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瘤体破裂、远端脏器栓塞和邻近脏器受压。
6、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极为凶险,对其诊断治疗应刻不容缓。
7、常见的鉴别诊断主要有心梗、肺栓塞、胸膜炎、腹部占位性病变等。
(二)AD分型:最常用的有两种分级方法。
(1)DeBakey 分型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超越主动脉弓,直至腹主动脉,此型最为常见;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Ⅲ型:内膜破口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扩展范围累及降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其中膈上者又称为ⅢA型,膈下者为ⅢB型。
(2)Stanford 分型:A型: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A 型(包括DeBakeyⅠ型和Ⅱ型);B型:只涉及降主动脉者为B 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钟丽丽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钟丽丽](https://img.taocdn.com/s3/m/25fa2e30e2bd960590c67736.png)
扩大膨出,称夹层动脉瘤.
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
EXT HERE EXT HERE EXT HERE EXT HERE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钟丽丽
第一部分 认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录
第二部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型
解剖
第一 部分
主动脉: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A
B
动脉的结构特点:管壁构造从内至外依次为内膜、中膜、外膜
定义 主动脉夹层瘤 (Aortic Dissection)
指在主动脉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裂口 ,在中
Debakey 分类法
Ⅰ型 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Ⅱ型 累及升主动脉
Ⅲa:累及胸部降主动脉 Ⅲ型 Ⅲb:累及胸,腹部降主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 累及主动罕有逆行累及主动脉弓
Stanford University分类法
A型 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B型 累及胸,腹部降主动脉
A型 不论起源,所有累及升 主动脉的夹层为A型
B型 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 为B型
依据起病位置及病变累及范围的两种分型标准
Debakey 分型
源于升主动脉,病变延展超过 主动脉弓至降主动脉
I型
源于升主动脉,而病变仅局 限于升主动脉内。
II型
源于降主动脉并向下延展 至胸/腹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分型、平扫与增强影像诊断要点
![主动脉夹层分型、平扫与增强影像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1ae6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8.png)
主动脉分解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其中主动脉的内层有眼泪,大型血管从心脏中分化出来。
这种泪水可以让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的层层,导致层层分离(解剖)。
斯坦福分类系统将主动脉分解分为两种主要类型:A型和B型。
A型分解涉及上升主动脉,而B型分解涉及下降主动脉。
成像在主动脉分解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非连续(平面)和对比增强成像技术都通常用于评估疑似主动脉分解的患者。
在平面成像方面,出现拓宽的介质和、或异常的主动脉轮廓可能会引起对主动脉分解的怀疑。
然而,平面成像的敏感性有限,往往需要用对比增强的成像进行进一步评价。
对比增强 CT血管造影术是主动脉分解诊断和分类所选择的成像方式。
它允许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详细的可视化,并能准确识别解剖的存在和范围。
在对比增强的CT成像上的关键发现包括存在一个动脉侧翼,它代表着主动脉壁撕裂的现场,以及存在一个假的路门,这是解剖后形成的主动脉壁内的一个通道。
除CT血管造影外,核磁共振和转录回声心电图是其他的成像模式,可
用于评价主动脉分解。
然而,由于CT血管造影术的普及性和高诊断精度,它仍然是主要的成像工具。
主动脉分解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迅速,准确地诊断。
成像,特别是对比增强的CT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分解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及早确认和适当管理对改善病人的结果至关重要。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培训课件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45cec60242a8956bece4ad.pn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胸主动脉瘤
(1)根部动脉瘤 (2)升主动脉瘤
( 3 ) 主动脉弓部瘤 (4)主动脉峡部瘤 (5)胸降主动脉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根据主动脉弓部病变分为
• C型:(符合下列任意一项者) 原发内膜破口在弓部或其远端,夹层逆 行剥离至升主动脉或近端主动脉弓部 弓部或其远端有主动脉瘤形成(直径 >5cm) 头臂动脉有夹层剥离 病因为马凡综合征
• S型:原发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不合并 C型的任何病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Stanford B型夹层改良分型
A2型:根部轻度受累型 主动脉窦部直径小于3.5厘 米 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导致其开口处内膜 部分剥离或全部撕脱 有1个或2个主动脉瓣 交界撕脱导致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3型:根部重度受累型 窦部直径大于5厘米 或3.5-5厘米但窦管交界结构破坏 有严重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义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由于先天 性或后天性疾病造成动脉壁中 层正常结构损害,管壁变薄, 在高压血流冲击下向外膨胀呈 瘤样扩张性改变的病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b945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4.png)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介绍•主动脉瘤的分型•主动脉夹层的分型•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预防目录01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介绍指主动脉发生局限性异常扩张,形成永久性的、通常为良性的肿瘤样扩张。
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撕裂主动脉内膜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真假两腔的病理改变。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定义主动脉瘤发病机制遗传、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局部动脉瘤,逐渐扩大,最终破裂出血。
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主动脉中膜层撕裂,血液进入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真假两腔。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主动脉瘤危害疼痛、出血、休克、猝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主动脉夹层危害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晕厥等,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危害02主动脉瘤的分型小型主动脉瘤直径小于5cm,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影像学检查。
大型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cm,有破裂、出血风险,需积极治疗。
按大小分型位于主动脉根部,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
按位置分型升主动脉瘤位于主动脉弓部,可压迫气管、食管等。
主动脉弓瘤位于降主动脉,可累及胸腹主动脉、髂动脉等。
降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非动脉壁中层损伤导致,多由创伤引起。
真性动脉瘤动脉壁中层缺陷导致动脉瘤形成。
夹层动脉瘤主动脉中层撕裂形成两个薄壁,血液在两个薄壁之间流动。
按病理分型03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近端夹层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根部,沿主动脉向上延伸,可累及主动脉瓣和主动脉弓。
远端夹层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向远端延伸,可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按破口位置分型局部型夹层病变局限于主动脉的一部分,如主动脉弓或胸主动脉。
广泛型夹层病变涉及整个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987d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e.png)
疼痛
压迫气管、食管、神经等
压迫症状
大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血栓栓塞
感染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脑卒中、肢体坏死等
败血症、脓毒症等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03
根据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累及部位,分为三型:I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和远端主动脉;II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但未累及远端主动脉;III型,夹层累及降主动脉,但未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
03
预期成果
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04
趋势2
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
05
发展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疾病的遗传基础,结合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实现精准医疗。
06
预期成果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2023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课件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概述主动脉瘤的分型及临床表现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临床表现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控制相关研究进展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概述
01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的动脉瘤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危人群接受筛查与治疗,如医疗保险政策等。
控制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关研究进展与展望
06
热点1
遗传学研究
热点2
生物材料与介入治疗
成果
通过对家族性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多个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
临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分享、影像学超声表现征象、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注意要点
![临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分享、影像学超声表现征象、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7fcd4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f.png)
临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分享、影像学超声表现征象、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注意要点病例分享患者男性,48岁,于今晨6时起床排便后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绞痛,平卧位时加剧。
疼痛部位起初在剑突,并偶向右侧肩背部放射,后逐渐波及全腹部。
门诊暂以“腹痛原因待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
患者时测血压170/96mmHg,呼吸稍快神志尚清楚,精神差,急性病容,心肺(-),肝脾未及,全腹部压痛阳性,急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尿淀粉酶未见明显增高;心电图检查均正常;X线胸片检查均未见异常。
后行超声腹部检查,肝胆脾双肾输尿管均未见异常,胰腺因腹腔内气体干扰,未能清晰显示完全,在剑突下扫查偶然间发现心脏左房稍大,换成心脏探头大体扫查。
上几幅图提示左房内径稍大,升主动脉内径约36mm稍增宽,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未见明显异常,前室间隔及前壁中下段运动幅度及收缩增厚率稍减低,并测得EF值为55%。
上述图片提示:升主动脉内径稍宽,降主动脉内径增宽,较宽处约50mm,降主动脉远端内透声差,可见漂浮样内膜回声,并可见分隔血流。
·胸主动脉显示欠清晰,腹主动脉上段内径约44mm流速减低,最大流速约26.7/-18.5cm/s,腹主动脉远端内径约30mm。
腹主动脉内见漂浮样内膜回声,似见真腔及假腔。
超声提示: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内径增宽并膜样回声:主动脉夹层可考虑(Debakey3型)。
紧急联系急诊科主管医生,医院多科室会诊,并行CT以明确诊断,后急送心外科开展手术,手术过程顺利,转ICU。
胸主动脉+腹主动脉CT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3型)。
降主动脉明显增宽最宽处内径约6.1x5.5cm,降主动脉至左侧髂总动脉可见双腔影,降主动脉弓降部见破口,真腔小,假腔大,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下端假腔内见弧形低密度充盈缺损(血栓可能)。
腹腔干由真假腔共同供血肠系膜上、下动脉起至真腔。
双侧肾动脉双腔供血。
主动脉弓及三大分支管壁增厚,头臂动脉见非钙化斑块影并管腔轻微狭窄。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https://img.taocdn.com/s3/m/05d7fd6648d7c1c708a145b6.png)
体格检查: 通常无典型体征,主动脉返流杂音的存在 常提示升主动脉瘤与马凡综合征及其相关 疾病的特征。
诊断检查: X线片、超声心动图、CT、MRI
鉴别诊断: 鉴别动脉瘤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疼痛 a.疼痛是否受体位影响,如果受影响,可 能是肌肉骨骼性疼痛; b.患者是否有腰骶脊柱疾病或下背部疾病 (如果有,次症状可能不是源于主动脉) c.患者是否感到肩胛间、背部疼痛,如果是, 表明疼痛为动脉瘤所致。
通常应在动脉瘤的大小达到上述临界点之前进行 干预。 胸主动脉瘤进行外科手术的大小标准 非马凡综合征(cm) 马凡综合征(cm) 升主动脉瘤 降主动脉瘤 5.5 6.5 5.0 6.0
症状: 大多数胸主动脉瘤是无症状的,如存在症 状,胸痛比较常见,通常呈持续性,不受 体位影响。 升主动脉瘤的疼痛通常位置较高,在胸骨 后 降主动脉瘤疼痛的位置常在背部的肩胛间 胸腹主动脉交界处的动脉瘤疼痛位置在左 季肋部
通常破入心包和左侧胸膜腔
假腔
假腔扩大,达到动脉瘤标准,最终可破裂
临床表现
急性夹层:发生在2周以内; 慢性夹层:超过2周以上为慢性夹层。 A型:较年轻,平均年龄49岁,很少有高血压病史 (约30有),并发先天性心脏病较多; 30 B型:平均年龄60岁,约71%有高血压病史。 大多数患者在夹层发作前没有特殊的运动;但举重 运动员急性高血压时可伴急性夹层。
夹层时休克原因: 一种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因进入假腔 或者心包组织而使循环血容量减少;另一 种为心源性休克,为急性主动脉瓣返流、 心肌梗死或心包填塞所致。 半数以上的患者到达医院前有出汗或四肢湿 冷,表现为休克,当仍呈高血压状态。
体征: 体征 上腹部疼痛或少尿、无尿通常表明肾动脉受累; 一个以上的肢体脉搏可减弱或缺如,通常为左下 肢; 主动脉瓣返流的舒张期杂音提示升主动脉受累; 动脉阻塞不完全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心包摩擦音表明血液进入心包腔; 脉搏重新出现和麻痹部位的改变提示假腔的折返 或者血管间歇性地被粘膜撕裂片阻塞; 神经系统体征
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
![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4a9da73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0.png)
❖ 鸟嘴征
❖ Cobweb sign(蜘蛛网征 )
内膜破口及再破口
区分真假腔
假腔显影与排空延迟
真腔
假腔
真腔小于假腔
主动脉分支受累
❖ 血管支架植入需区分主要受累分支起源于真腔 或假腔
❖ 如起源于假腔(夹层延伸至分支,并于分支血 管发生破溃),则有被闭塞的风险(血栓形成、 治疗性闭塞)
❖ 内膜片延伸至分支血管起始部可致其闭塞,称 为静态性闭塞
❖ 内膜片不直接累及分支起源,随真腔压力改变 可覆盖分支开口,导致其闭塞,称动态性闭塞
肠系膜上动脉受累
腹腔干受累
起源于 真腔
假腔
假腔
❖ 假腔延伸至左肾动脉,但未于左肾动脉发生破 溃,肾动脉闭塞,左肾明显缺血(起源于假腔? )
❖ 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
48Y,M,突发腰背部疼痛5小时,全腹C
附壁血栓
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内壁不光整 附壁血栓范围相对较小,位于内膜(可伴钙 化)内侧
穿通性溃疡
壁在性“充盈缺损”+深大的“龛影”
动脉瘤 壁内血肿
假性动脉瘤:破口小、瘤腔大、周围血栓包饶 真性动脉瘤:直径大于正常相邻主动脉直径的 1.5倍,无内膜移位
血肿位于中膜与外膜之间 没有明确内膜片,无内膜破口,无血流灌注 增厚动脉壁动态变化较夹层显著
道所致
冠状动脉开 口受累,导 致急性心机
梗塞
多见于III型 并发外膜破
裂所致
累及主动脉 进入脑脊髓 的分支,引 起狭窄、闭 塞致脑脊髓 急性缺血
常见于III型, 主动脉夹层 累及肾动脉 或血肿压迫 肾动脉引起 肾动脉狭窄
病理分型
DeBakey分型: ❖ 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升、降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nford B型夹层改良分型
根据降主动脉扩张部位将其分成三个亚型
• B1型(降主动脉近端型):降主动脉无扩张或 仅有近端扩张,中—远端直径接近正常
• B2型(全胸降主动脉型):整个胸降主动脉都 扩张,腹主动脉直径接近正常
• B3型(全胸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型):胸降主 动脉和腹主动脉都扩张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中心 郝洪秋
整理ppt
定义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由于先天 性或后天性疾病造成动脉壁中 层正常结构损害,管壁变薄, 在高压血流冲击下向外膨胀呈 瘤样扩张性改变的病变整理pptFra bibliotek整理ppt
(一)主动脉瘤分型
1 按部位分类 2 按病因分类 3 按病理分类
整理ppt
3 按病理分类
• (1)真性动脉瘤 • (2)假性动脉瘤 • (3)夹层动脉瘤
整理ppt
真性动脉瘤
主动脉壁和主动脉 瘤壁全层均有病变 性扩大或突出而形 成的主动脉瘤大多 数动脉瘤属于此型
整理ppt
假性动脉瘤
大多由于血管外伤,血液通 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 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 其内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 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内皮覆盖 的血肿
整理ppt
夹层动脉瘤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 并在内膜与中膜之间损伤并出现一 个或多个破口,从而在内膜与中层 壁间形成有活动的血液假腔,假腔 随夹层分离而扩大膨出,所形成的 病变成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 主动脉夹层
整理ppt
整理ppt
(二)夹层动脉瘤分型
1 Debakey分型:根据主动脉夹层累及 部位分为I型、 II型、 III型
整理ppt
整理ppt
改良的Stanford分型 (阜外医院试用型)
• Stanford A型夹层 • 根部病变的程度 A1、A2、A3 • 弓部病变 C型、S型 • 根据实际情况排列组合 如 A1C
• Stanford B型夹层 • 降主动脉的扩张部位 B1、B2、B3 • 主动脉弓部有无受累 C型、S型 • 根据实际情况排列组合 如B1C
整理ppt
整理ppt
根据主动脉弓部有无受累
• C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及远端 主动脉弓部
• S型:远端主动脉弓部未受累,夹层 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Stanford A型夹层改良分型
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程度分为
A1型:窦部正常型 窦管交界和其近端正常 无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
A2型:根部轻度受累型 主动脉窦部直径小于3.5厘 米 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导致其开口处内膜 部分剥离或全部撕脱 有1个或2个主动脉瓣 交界撕脱导致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 Stanford分型: A型、 B型 3 改良的Stanford分型(阜外医院试用
型)
整理ppt
Debakey I型
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 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部、胸主动 脉、腹主动脉大部或 全部,少数可累及髂 主动脉
整理ppt
Debakey II型
I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 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 少数可累及部分主动脉弓
整理ppt
Debakey III型
III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 下动脉开口远端,根据夹层 累及范围又分为IIIa(夹层累 及胸主动脉)、IIIb(夹层累 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大部 或全部)
整理ppt
Stanford分型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无论远端 范围如何
B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 远的降主动脉
整理ppt
1 按部位分类 • 胸主动脉瘤
• 胸腹主动脉瘤 • 腹主动脉瘤
整理ppt
胸主动脉瘤
(1)根部动脉瘤 (2)升主动脉瘤
( 3 ) 主动脉弓部瘤 (4)主动脉峡部瘤 (5)胸降主动脉瘤
整理ppt
2 按病因分类
• (1) 先天性动脉瘤 • (2)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 (3) 感染性动脉瘤 • (4) 外伤性动脉瘤 • (5) 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症 • (6) 其他:大动脉炎、白塞氏病
A3型:根部重度受累型 窦部直径大于5厘米 或3.5-5厘米但窦管交界结构破坏 有严重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整理ppt
整理ppt
根据主动脉弓部病变分为
• C型:(符合下列任意一项者) 原发内膜破口在弓部或其远端,夹层逆 行剥离至升主动脉或近端主动脉弓部 弓部或其远端有主动脉瘤形成(直径 >5cm) 头臂动脉有夹层剥离 病因为马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