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岩体隧洞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初始地应力场分析方法研究
初始地应力场分析方法研究作者:章昱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03期摘要地应力是地球发展运动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工程,边坡或地基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设计的初始条件之一。
在实测地应力的基础上如何选择有效的分析计算方法,并提供合理可靠的初始地应力场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地应力分析计算方法,重点介绍有限元多元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地应力场分析方法。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分析方法多元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P55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地应力是地球发展运动的结果。
历次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岩浆活动的温差应力, 地壳升降运动引起的加荷、卸荷,都决定了地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等也对地应力有所影响。
从地质年代角度分析,地应力是随时间、空间而变化的非稳定场。
而本文研究的初始地应力在概念上区别于广义地应力,它是针对施工开挖后造成的应力重分布而提出的概念,即开挖前某一特定时间的地应力。
初始地应力场是边坡,地下工程或地基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初始条件。
地下工程尤甚,因其结构处于初始应力场中,则开挖、支护、稳定等分析研究都离不开地应力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大型地下工程项目的发展建设,工程条件日益复杂化。
在实测地应力的基础上如何选择有效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向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合理可靠的初始地应力场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 初始地应力场分析方法地应力最早的研究是海姆(Heim)于1878年提出“静水压力”假说。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地应力的实测工作。
随着量测技术的发展和实测资料的累积,总结出地应力分布的规律,并认识到影响地应力的因素很多,如岩体自重、成岩过程、构造运动、地形条件、温度、地表侵蚀、地下水、地震等,但最主要的是岩体自重作用和地质构造作用。
对地应力的分析计算从有海姆公式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1 岩体自重应力场假定远古时期地面平坦无起伏,将地应力场简化为岩体自重应力场,这是地应力研究前期最基本的简化分析方法,应力符合公式:=H(1)式中—岩体容重H —埋深2.2 海姆法则由于岩体处于较大且持续的应力作用下,受到长期流变作用而处于类似静水压力状态。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位移反分析法
逆解法是直接利用量测位移求解由正分析方程 反推得到的逆方程,从直接逼近法,也可称为优化反演法。 这种方法是把参数反演问题转化为一个目标函数的 寻优问题。
位移反分析的主要任务均是利用较易获得的位 移信息,反演岩体的力学特性参数及初始地应力或 支护荷载或工程边界荷载。
二、线弹性位移反分析基本方程 1、逆方程 2、初始地应力的解出 三、粘弹性位移反分析的基本方程 1、粘弹性问题的简化
粘弹性问题是岩石材料所受应力没有达到其屈 服值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流变现象。它包括蠕变、松 弛、弹性后效、粘性流动。 2、模型选取 3、平面问题的本构方程 4、粘弹性有限元位移反分析的基本方程
5、考虑工程因素对反演分析的影响 考虑工程因素的反演方程
四、粘弹性参数的分离方法 1、参数回归分离法 2、参数优化分离法
返回
第六节 位移反分析法
一、概述 在力学范畴内,一般是根据表征某一系
统力学属性的各项初始参数来确定系统的力 学行为;而当利用反映系统力学行为的某些 物理量推算该系统的各项或一些初始参数时, 这种问题通常被称为反问题或逆问题。在岩 土工程领域内,则被称为反分析法。
根据反分析时所利用的基础信息不同,反分析 法可分为应力反分析法、位移反分析法和混合反分 析法。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回归分析
所谓初始地应力场 ,就是岩体中的应力状态 ,它 由重力和历次地质构造作用而产生 ,又由于岩石的 物理特性 、风化 、剥蚀等作用而变化 ,其应力不断地 释放和重分布 ,而成为当前的残留应力状态 ,并且它 使施工开挖后造成的应力重分布. 而地应力 ,从地质 年代看 ,它是随时间 、空间而变化的非稳定场[1] . 对 于一般工程建设而言 ,初始地应力场可视为忽略时 间因素 (地质年代) 的相对稳定的应力场 ,且认为地 应力场主要由自重场和构造场组成 ,这就为问题的 解决提供了方便.
地下工程的失稳主要是由于开挖过程中引起的 应力重分布超过围岩强度或造成围岩过分变形而造 成的 ,而应力重分布是否会达到危险的程度要看初 始地应力场的具体情形而定 ,所以地应力是影响地 下洞室等工程稳定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 随着 我国诸多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进行 ,需要搞清楚工 程现场岩体的各种复杂状态 ,其中岩体的初始地应 力场就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地应力场是地质力学与 岩体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工程建筑地区的区 域稳定性能否合理解决 ,取决于是否提供了一个较 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应力场. 而其中初始地应力场是 地下工程从开挖到支护等仿真全过程分析计算的基 础 ,对于合理地进行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很大 的现实意义 ,如何合理地提供工程中可用的三维初 始地应力场 ,是地下工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图 1 所示考察域 , 若取 z 向为垂直向上 , x , y 分别取水平方向 , 对此构造场 σ构 无非由下列几种 因素组合而成 :由垂直于 x 轴的面加沿 x 方向的法 向分布荷载引起的σ构1 ;由垂直于 y 轴的面加沿 y 方
作者简介 :邵国建 (1963 —) ,男 ,浙江宁波人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研究. ·36 ·
浅埋三孔隧道围岩位移场解析解研究
An lt a o uin fs r u d n ipa e ay i l lt s o u r n ig ds lc me t ils i h l w h e u n l c s o o n ed n s a l t r e t n es f o
CH EN n Pe g,YANG a -i Xio l ,HUANG Fu
通域问题 分别进行 求解, 最终得到该 问题的解析解。最后 , 通过算例给 出隧道地表沉 降与净距 关 系曲线 。
关 键 词 : 埋 三 孔 平 行 隧 道 ;cw r 交 替 法 ; 变 函数 法 ; 浅 Sh az 复 多连 通 域 ; 面 弹 性 解 析 解 平 中 图分 类 号 : 4 2 1 U 5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0 9 2 1 ) 1— 0 7一 4 17 7 2 (0 1 0 0 8 o
陈 鹏, 杨小礼 。 黄 阜
( 中南大 学 土 木建 学 院 , 南 长沙 4 0 7 ) 湖 10 5
摘 要: 隧道 围岩应力和 变形分析是 隧道设计的重要 内容。随 着交通路 网的不 断发 展 , 同时受地理环境 的 限制 , 多孔 小净
距 隧道 不 断被 采 用 。但 对 于 浅埋 三孔 及 以上 孔 洞 隧道 围岩 位 移 场 解 析 解 在 数 学 处理 上 , 存 在 一 定 的 困 难 。 采 用 复 变 函 仍 数 法研 究 浅埋 S ̄, 行 隧 道 围 岩 的 平 面 弹 性 解 析 解 , 求 解 浅 埋 多 孔 隧 道 围 岩 的 弹 性 解 析 解 打 下 基 础 。 该 解 法 利 用 -L 平 为 S h az交替 法 , cw r 通过 一 定 的迭 代 次序 , 一 个 多连 通 域 问题 转 化 为 一 系列 的 单 连 通 域 问 题 , 利 用复 变 函 数 法 对 各 个 单连 将 再
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论文
近年来,隧道围岩受力规律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旨在研究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
首先,详细阐述了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主要机理及特点,分析了不同厚度的围岩对这一变化的影响,以及设计不同厚度的围岩所涉及的要点。
其次,介绍了用于研究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试验方法。
最后,本文运用模型试验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不同厚度的围岩对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影响;研究了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随施工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的规律。
本文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围岩厚度的增加,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程度会变大,围岩应力随着围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与施工时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在施工后几小时以后出现波动,之后开始平缓,位移及应力进入稳定期。
本文探讨了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的规律,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围岩厚度、水文条件及施工方式等不同情况下的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以及采用更复杂的模型以提高试验精度。
岩土工程中位移反分析方法及其进展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0221402)资助课题。
刘志宝,男,硕士。
岩土工程中位移反分析方法及其进展3刘志宝 宁海龙 张海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 100083)摘 要 阐述岩土工程中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各种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智能方法、随机不确定反分析方法和位移反分析解的唯一性将是反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位移反分析 智能方法 随机不确定方法 力学参数 1 引言岩体是一个不确定和复杂的系统,如何正确给定岩体的力学参数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随着监控量测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岩土工程领域提出了位移反分析方法,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1]~[5];自1971年Kavanagh 等提出反算弹性模量的有限元法[6]以来,反演方法发展很快。
1976年H 1A 1D 1Kirsten提出由实测岩体变形来反分析岩体弹性模量[7]。
1977年G 1M aier 等人则从模型识别角度进行位移反分析的探讨[8]。
位移反分析的重要早期研究者之一S 1Sakurai 等人在1979年提出了平面应变问题的弹性问题位移反分析和弹塑性问题位移反分析,而且将之作为地下工程辅助设计的一种技术[9],我国关于位移反分析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而且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2 岩土工程反分析方法原理所谓反分析法,即以现场量测到的、反映系统力学行为的某些物理信息量(如位移、应变、应力或荷载等)为基础,通过反演模型(系统的物理性质模型及数学描述)推算得到该系统的各项或某些初始参数(如初始应力、本构模型参数等)的方法。
其目的是建立接近现场实测结果的理论预测模型,能较正确地反映或预测岩土结构的某些力学行为。
根据现场量测到的不同信息,岩土工程反分析可以分为应力反分析法、位移反分析法及应力与位移的混合反分析法。
隧道工程反分析问题浅析
对 于 隧 道 初 始 应 力 场 的研 究 , 据 地 质 力 学 分 析 , 主 依 其
要组成成分为 自重应力场 和构造 应力场 的这一 观点建立 数 学 汁算模型。根 据隧道实测地应力结果 , 将计算 域内的地应
力 场视 为 自重应 力 场 和边 界 构 造 应 力 场 的线 性 叠 加 , 过 分 通
解、 模拟 自重应力场及 边界荷 载应力 场 , 后组合 成计算 地 最 应力场值 。一般作为 测量地应 力场 的水压 致裂法无 法得 到 铅锤 面内的剪切应力 , 因此 , 通常 回归计算 中仅选取 自重应
力 场 和 3个 边 界 水 平 构 造 应 力 场 ( 2 。 图 )
特别 是随 着 国民经济 的发 展 , 修建 的长 、 、 隧道逐 年 增 大 深 多, 在高地应 力场下 由于 隧道开挖 引起 的岩爆 、 变形等 危 大 害频频 出现 , 因此 , I 程区 内地 应力场 进行 研究在 交通 工 对 1 : 程领域逐渐得到重视。 获取地应力场的分 布通 常有两类方 法 , 其一 为位移反分 析方法 , 这是在施工 中由监测位移反演局部 区域应力分布 的
初 始地 应 方场 研 究 巾 目前 可 供 工 程 实 践 采 用 的 方 法仅 是 以
某些位置 的现场实测 地应力 资料来反 演初 始地应 力场 的应
力反分析方法 ( 叫“ 点法 ” ( 1 。 又 选 ) 图 )
岩土工程问题反演理 论是依 据可 由工程现 场获 取的信 息建立反演确定初 始地应力及地层特性参 数的理论和 方法。 即利用现场量测 到的信息 , 或者说量测到的来 自工程施工引 起的结构与介质 的扰 动量 , 括位移 、 包 应变 、 二次应力 或地层
【 要】 现今的隧道工程都向长、 深方向发展, 摘 大、 如何获得地层材料性状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场参数
岩石力学反分析
2.1直接法 这种方法是把参数反演问题转化为一个目标函数的
寻优问题,直接利用正分析的过程和格式,通过迭代最
小误差函数,逐次修正未知参数的试算值,直至获得 “最佳值”。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用于线性及各类非线性问题的反
分析,有很宽的适用范围,其缺点是通常需给出待定参数 的试探值或分布区间等,计算工作量大,解的稳定性差, 特别是待定参数的数目较多时,费时,费工,收敛速度缓 慢。
作为初值,建立第二个目标函数如下:
F2 ( x) [ X i ( x) i ]2
n
x [1 , 2 , 3 , 4 , 5 , 6 , , C, ]T
i 1
和岩体的弹性模量 E,凝聚力 c 和内摩擦角 。
1 , 2 , 3 , 4 , 5 , 6
的方差估计。
针对这些不足,将工程地域看作为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不确定性系统,引入信息论中的最大熵原理和赤池信息准 则。通过设置匹配系数来统一协调主观先验信息与客观量
测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贝叶斯反分析方法进行拓展与
完善,实现对结构材料参数或荷载项源的不确定性反分析 ,求得最优解值。
模式辨织能力。它采用类似于“黑匣子” 的方法,通过
学习和记忆,找出输入(岩性参数)和输出(位移量) 之间的特征关系(映射),这样就减少了预先假定岩性 参数和位移量服从某种数学关系而带来的误差。
在参数反分析中,无需知道变形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具 体关系,只需要将正分析中的输出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而将正分析中的输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从而得到位移
态随机不确定性过程,但其协方差矩阵的取值带有较大的 经验性。
与前二者相比,贝叶斯反分析方法较好地考虑了先验
信息和量测信息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但在观测数据与 先验信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匹配关系,且由于对有限元支配 方程求导的实现难度较大,贝叶斯方法很难得到待求参数
Golovec浅埋软岩公路隧道位移分析_曹磊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Vol.41,No.2April ,2015第41卷第2期2015年4月Golovec 浅埋软岩公路隧道位移分析曹磊,译(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译者简介:曹磊(1968-),男,江苏常熟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公路隧道设计工作。
原文出处:Karmen Fifer Bizjak.BorutPetkovs㊅ek 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tunnel support in soft rock around a shallow highway tunnel at Golovec [J ].Science direct Enginnering Geology ,2004(75):89-106.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斯洛文尼亚已建成了完善的公路网。
其中,Golovec 隧道作为首都交通建设的一部分,是连接卢布尔雅那东部和北部的重要通道。
该隧道为双洞三线隧道,位于软岩地区且埋深较浅。
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在隧道的施工中对支护结构进行了严密的监测,这使得笔者得以准确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Golovec 隧道从卢布尔雅那周围的丘陵穿越而过。
隧区属于石炭纪时代,主要由碎屑岩、粉砂岩、黏土石和砂岩组成。
隧区穿越两个逆断层,Golovec 丘陵位于其中的一个逆断层区域中,其岩体十分破碎。
Golovec 隧道共设置了97个监测断面,使用三维隧道管道位移测量仪监测其位移变化。
在这些监测面中,其中的两个安置了更加复杂的测量仪器来监测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
此外,本文通过对地表的三维变形监测来研究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同时,本文的第一部分还将介绍隧道的地质情况、施工过程和监测结果。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监测结果进行解释,重点是监测结果相关变化和围岩开挖-塑性区的变化。
基于反算法,使用有限差分析法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隧道至地表的卸荷区和应力场的扩散。
位移反分析法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
一 表示全部观测与 回归方程 的偏离程
度, 全 观 值∑ ∑ a 与 归 算 用 部 测 j 回 计 值∑ ∑ 的 差 方 k 残 平
^
在二维地应力场 分析 中 , 质构 造应 力场 模拟 为 : 加 载 的 地 在
的叠 加 ) 平即
侧 面边界 上施加梯形分 布( 即均匀分布 和适 量 的三角形分 布压力 该观测的残差 R = 在三维地应 力场 分 析 中 , 质 构造 应 力场 模拟 采 用 两种 形 地
场数学计算模 型都是 侧面 ( 侧边 ) 或 为水平 向约 束 、 垂直 向 自由 , 为 铅 垂 向上 方 向 。
底部边界为水平 向 自由、 垂直 向约束 , 内部介 质作 用着 铅垂 向的
体积力。
对每一个应力状态 可确 定一个 回归 计算值 , 观测值 与 回归方程 的偏离程度 , 用该 观测值
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以量测位移 为基础 的位 移反分 析法 , 是 解决数值 方法与岩土工程协调发展 的重 要手段之 一 , 既依赖 于 它 工程地质 和岩石力 学理论 , 又依托 于岩 体工 程的 现场 实际量 测 , 是理论性 和实践性 都很 强 的一 种实 用技 术 。该 方法 能解决 地下 工程 、 隧道工程 、 边坡工 程 、 地基工程 、 大坝等 结构与非 均质 、 非线
9 9 2— 3.
[] 5 刘玉卓 . 公路工程软基 处理[ 。 M] 北京: 民交通 出版社 ,0 2 人 20 。 [] 6 梁炯錾 . 固与 注浆技 术手 册 [ 。 锚 M] 北京 : 中国 电力 出版 社 ,
所谓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资料
所谓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即以现场测量到的位移为基础,通过数学物理反分析模型,得到岩土介质的本构模型及等效力学参数(如初始地应力、变形参数、强度参数等)的方法。
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输出位移更接近现场实测位移的理论模型,以便较正确地反映或预测岩土结构的某些力学行为。
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的研究,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涉及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下面就从位移解析解、位移反分析的唯一性、位移测量点的优化布置、本构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优化方法这六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地考察。
1.3.1 位移解析解1898年,Kirsch[92]最早发表了弹性平板中圆孔周围的二维应力分布解,Jaeger和Cook (1969)[93]对Kirsch 方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
此后,Poulos 和Davi(s1974)[94]、Pender(1980)[95]、Carter(1982)[96]和Verruijt(1999)[97]分别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给出了圆形巷道的位移解析解。
Exadaktylos(2002)给出了半圆形巷道的位移解析解[98]。
Muskhelishvili (1953)[99]和蔡晓鸿(2008)[100]分别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给出了椭圆形巷道的位移解析解。
吕爱钟(1998)[10]、张路青(2001)[101]求解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任意形状巷道的位移解析解。
1.3.2 位移反分析的唯一性反分析的唯一性是位移反分析中最重要却研究得最不充分的理论问题之一。
迄今为止,国外尚未有相关论文发表,国内的论文也是凤毛麟角。
吕爱钟(1988)[103]推导了参数可辨识条件,论证了地下洞室弹性位移反分析的多种唯一性问题,并指出某些问题无论安装多少个位移测点其反分析的结果都不是唯一的。
张路青(2001)[101]进一步研究了考虑剪应力时位移反分析的唯一性问题。
浅埋暗挖隧道位移反演分析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应用中存在问题建议
浅埋暗挖隧道位移反演分析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摘要: 依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信息,反演确定地层的初始地应力及地层特性参数,据此对隧道及地下结构进行设计计算或校核检验,为确定围岩的支护形式、合理的支护时间和合理的结构设计提供便利与依据.关键词:反演理论; 隧道及地下工程; 施工; 应用中图分类号:tv651.3 文献标志码:a自1987年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暗挖法建成了复兴门车站折返线工程以后,“隧道及地铁浅埋暗挖工法”由于其灵活多变、适用复杂多变的地层及隧道断面结构、设备简单、不干扰交通及周边环境等众多优点,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浅埋暗挖施工强调“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的施工原则,在施工中特别注重测量数据的反馈,指导后续施工,确保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环保和安全要求。
北京地铁4号线全长28千米,共设24座车站,以丰台区的公益西桥站为起点,终止于大兴区的安河桥北站,连接北京南站、西单、动物园、中关村等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区,是北京南北交通的主动脉之一。
为之,联合风险评估单位、施工单位,研究建立依据现场量测信息反演确定地层有关参数值,进而正算预测后续施工变形的反演分析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的考虑,论文结合北京地铁四号线暗挖法隧道施工实际,详细探讨反演理论在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期指导四号线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1隧道工程问题反演理论概述由于隧道围岩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隧道地层工程材料性状参数的确定问题一直是人们定量分析这一工程领域中的各种行为、现象的主要障碍。
基于现场变形量测的位移反演分析法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根据量测信息的类型,反演分析问题可分为位移反分析法,应变反分析法和应力反分析法三类。
在隧道和地下工程中,由于位移测量方便、精度高,位移反分析是其最为常用的反分析方法。
北京地铁四号线即采用位移反分析法。
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监测与初始地应力场反分析
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监测与初始地应力场反分析文辉辉;张婵娟;潘晓光;袁坤【摘要】隧道施工的安全预警问题,备受工程界关注.在湖北省谷(城)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过程中,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模型,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对隧道工程区域的岩体地应力场进行了反分析.根据反分析成果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工程区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其分析成果与周边隧道的应力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为工程的安全施工、监测断面的布置、围岩稳定性评价、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19【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位移反分析;初始地应力;隧洞开挖;围岩变形监测;珠藏洞隧道【作者】文辉辉;张婵娟;潘晓光;袁坤【作者单位】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现场围岩变形监测作为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同时,运用现有的地质勘探技术、岩石力学与工程理论,开展围岩材料特性参数反分析,对隧道掘进面附近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和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谷(城)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所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现场勘探资料并不完整,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文以现场拱顶位移和边墙收敛监测数据为基本信息,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对围岩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反分析,并将反分析结果应用于隧道施工监测,有效地预测了隧道围岩变形及最终变形量,为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工程概况珠藏洞隧道是谷(城)竹(溪)高速公路中的一条分离式隧道,位于湖北省保康县寺坪镇境内,地处青峰断裂带区域。
隧道按双向四车道进行设计,左洞全长2 356 m,右洞全长2 290 m,设计净宽10.25 m,净高5.5 m[2]。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淮地台(扬子克拉通)北缘的青峰台褶束,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走向近东西向,略向北突出。
基于有限元数学模型的隧道围岩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基于有限元数学模型的隧道围岩初始地应力场反演陈香梅;任永强;徐智勇;范建强【摘要】由于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得合理有效地模拟地应力场的分布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显的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地应力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学模型,提出了区域构造应变回归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构造应变同归分析和当前应用广泛的边界应力同归分析两种方法模拟了隧道围岩的地应力场的分布,并对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以构造应变进行同归分析计算,其方法是可行的,成果更可靠,结果可供相同的隧道工程施工和设计参考.【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7页(P767-773)【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构造应变;有限元;回归分析【作者】陈香梅;任永强;徐智勇;范建强【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
初始地应力是引起工程开挖围岩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是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石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条件[1,2]。
对地应力相关领域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
早期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地应力只与重力有关,即以垂直应力为主[3]。
但是随着地应力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后续研究逐渐表明,地应力场成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受重力影响还受到构造应力等相关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地应力场的现场监测也成为一种有效且直接的方法。
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综合考虑工程区域和经费情况,只能针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和有地质代表性的重要部位进行地应力场监测。
将各测点的监测成果叠加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测点附近的局部应力,但是,监测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使得地应力监测成果有一定程度的离散性[4,5]。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显式解析解_韩凯航_张成平_王梦恕 (1)
xxxx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14 年
Muskhelishvili[3]等对此都有相关论述。Verruijt[4-5]系统 阐述了利用复变函数法分析浅埋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及 位移的思路,避免了双极坐标法计算上的困难,也避 免了镜像法中关于奇点假设的不足,而且从地层损失 即用径向收缩变形和椭圆化变形来模拟重力场,在给 出应力场的同时还直接给出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解。由 于解决浅埋隧道周边应力场及位移场的精确性,复变 函数法已被众多学者青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 研究[6-8]。 然而, Verruijt 提出的解法在求解时涉及两复平面 的反复映射,应力及位移解不能直接由保角映射前 R 域内坐标(x , y)的函数表示,即可称 Verruijt 提出的 解法为隐式解析解(后文中简称为 Verruijt 解) 。其存 在以下几点不便: ①该解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若不是研究复变函数的专业人员, 无法像 Peck 经验公 式那样直接被工程人员使用,而对于显式解析解,工 程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地层参数来求得应力及位 移,这就使工程人员不必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研究其复 杂的映射原理; ②Verruijt 求解过程涉及两个复平面的 反复映射,计算效率低,求解过程复杂,编程计算量 大,而显式解析解,可以直接将应力及位移编程为保 角映射前 R 域内坐标(x , y)的函数,计算量较小; ③Verruijt 解不直观, 在求解承载地层条件下隧道施工 引起的围岩应力及位移时, 其适用性较差。 综上所述, 推导基于复变函数法的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 的显式解析解,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基于复变函数法,利用逆映射函数求解 z 平 面复势函数的级数形式,并结合柯西-黎曼方程(C-R 条件)对 Verruijt 提出的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隐 式解析解中的解析函数求导,得出浅埋隧道应力场及 位移场函数的级数显式表达式,并提出 3 种隧道洞室 边界的变形模式和 2 种变形比率,用以确定显式解析 解中的未知系数。通过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 证本文显式解析解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变形预测及参数优化反分析的开题报告
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变形预测及参数优化反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速,地下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浅埋隧道在地下基础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地质、地形、地下水等因素,浅埋隧道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变形,甚至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隧道建设对周边环境、地下水系统等的影响,保证地下工程安全运行,需要对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和优化分析。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针对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变形的预测方法,并通过参数反分析优化分析参数。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立体数学模型来模拟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变形的过程和规律,并进行参数反分析和参数优化,以获取最符合实际的模型参数值,进而预测和优化洞口段围岩变形。
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勘探和地质资料收集,对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2、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并进行围岩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3、通过参数反分析,确定最合适的模型参数,进而优化模型,并对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和优化分析。
4、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的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和检验。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应用以下方法:1、理论分析法: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2、现场勘探法:对浅埋偏压洞口段围岩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实际测量和分析。
3、有限元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立体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围岩变形过程进行模拟,获得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等参数。
4、参数优化法:通过参数反分析,确定合理的模型参数,并进行优化分析。
三、进度安排1、第一周: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调研和研究,并撰写开题报告。
2、第二周:对现场勘探和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
3、第三周至第六周: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参数反分析和优化方法优化模拟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对于深埋隧洞来说, 由于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 比较小, 并且地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大其规律性也愈 好。但是对于浅埋隧洞来说, 由于埋深比较浅, 地形 起伏对隧洞开挖的影响比较大, 通常需要考虑地形 的影响, 并且地应力场在浅表层其规律比较分散 , 没 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鉴于初始地应力的复杂性 及其对隧洞开挖工程的稳定性影响非常显著 , 国内 外许多学者对初始地应力场的现场测试、 分析方法
摘
要:对于隧洞开挖数值计算问题, 能否合理的模拟初始地应力场是技术关键 。 由于在浅埋岩体隧洞数值计算
过程中, 初始地应力场控制隧洞围岩变形规律, 岩体力学参数控制围岩变形大小 。 根据初始地应力场的数值计算 方法, 假设垂直方向的初始地应力为岩体自重, 在考虑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始地应力不相等基础上, 提出了以开挖相 对位移比例和开挖相对位移增量比例为对象的浅埋隧洞初始地应力场反分析方法, 并且通过一简单隧洞反分析实 例, 说明了该方法简单易行 、 结果合理, 符合工程实际。 关键词:岩石力学;隧洞;开挖位移;反分析;初始地应力场;侧压力系数 中图分类号:TV554 文献标识码:A
2
2. 1
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
位移的监测
说, 其数值的变化范围比较大。 根据全球范围内地应力测值的统计分析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基本规律:1 ) 在 25 ~ 2700 m 的范围 内, 竖直方向上的主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的重 量, 并且应力偏转的角度也比较小;2 ) 水平主应力 普遍大于主竖直应力, 且与水平主应力与水平面的 30° 。 夹角不超过 水平主应力的平均值与竖直主应
第 42 卷 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Vol. 42 No. 1 Jan. 2010
对于隧洞开挖的监测来说, 一般会在隧洞的顶 部和两侧布置监测点, 对于开挖断面比较小的隧洞 来说, 布置 3 点式位移计则可, 但是对于开挖断面比 7点 可能需要布置 5 点式位移计、 较大的隧洞来说, 式位移计甚至 9 点式位移计。 在位移监测过程中, 通常可以直接测得监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 某一监 测点的绝对位移需要通过一定的转换方法来计算 。
3087 ( 2010 ) 01003507 文章编号:1009-
浅埋岩体隧洞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1 1 1 2 1 周家文 , 杨兴国 , 吴震宇 , 刘兴宁 , 李洪涛 ( 1. 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与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2. 中水顾问集团 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
第1 期
周家文, 等:浅埋岩体隧洞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37
而在数值分析过程中, 监测点的绝对位移或者说相 对位移都会随着岩体力学参数的变化而改变 , 一般 来说, 开挖位移随着参数的升高而降低, 反之则增 大。因此, 如果分析某一监测点的绝对位移或者监 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对于初始地应力的反分析不会 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隧洞的开挖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 不管采用什么岩体本构模型, 监测点的位移会随 着开挖的不断进行而变化。因此利用监测点的位移 绝对数值并不能对地应力场进行反分析 。 2. 2 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法 如图 1 所示的隧洞监测断面, 共布置了 7 个监测点。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of Initial Sresses Filed of Shallow Rock Masses Tunnel
ZHOU Jiawen1 , YANG Xingguo1 , WU Zhenyu1 , LIU Xingning2 , LI Hongtao1
图2 图1 Fig. 1 位移监测断面 Fig. 2 Monitor section of displacement
隧洞开挖Tunnel e来自cavationyA ) , 假设监测点 A 的原始平面坐标为 ( x A , 监 B ( x , y ) , 测点 的平面坐标为 B 开挖变形后的监测 B y A ′ ) 和( x B ′ , y B ′) , 点 A 和 B 的坐标分别为( x A ′ , 则 原始监测点 A 与 B 之间和开挖变形之后的长度分别 为:
[3 - 4 ]
多数情况下介于 0. 8 ~ 力的比值在 0. 5 ~ 5. 0 之间, 1. 5 之间;3 ) 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主应力一般大小不 相等。从以上 3 条基本规律可以看出, 合理的模拟 水平方向的应力大小是正确模拟研究区域的初始地 应力场的关键所在。 2. 2 初始地应力场的计算和施加 由于自重应力场并不符合实际, 因此需要对初 始地应力场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一般可以分为两 种:1 ) 直接在重力场基础上叠加构造应力;2 ) 同时 引入侧压力系数和构造应力。这两种方法对于常用 的数值分析程序基本实用, 但如果是自编的隧洞开 挖计算程序, 则可以在求解初始地应力场的时候直 接设置一个比较合适的侧压力系数, 然后在此基础 。 上施加一个合理的构造应力 直接叠加构造应力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 σ x = ν γ H + σ0 x 1 -ν σ = ν γ H + σ0 y y 1 -ν σ = γ H + σ0 z z
1
1. 1
初始地应力场分析
全球初始地应力场基本规律 E. Hoek[1 3 ]曾经对世界上几个地区的初始地
{
0 σx = kx σz + σx 0 y
(2)
应力场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得到竖直方向的应力 与深度的关系, 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竖直应力基本
3 等于重力, 岩体的容重一般取 27 kN / m 则可以得到 比较合理的结果。 但是对于水平方向的地应力来
在隧洞开挖数值分析过程中, 初始地应力场的 合 理模拟对计算结果影响非常明显 , 因为隧洞开挖 围岩的应力变形规律主要受到初始地应力场的控
收稿日期:2008 - 10 - 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539060 ) ;四川大学 青年教师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8047 ) 作者简介:周家文(1982 - ), 男, 讲师. 研究方向:岩土力学与工程.
此可以在岩体力学参数不确定的条件下, 利用监测 点相对位移之间的比例来反演地应力场 。 而在隧洞开挖监测过程中, 监测断面的布置一 般滞后于开挖, 开挖位移数据一部份已经丢失, 虽然 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丢失的位移数据进行修复而 得到比较完整的开挖位移数据序列, 这样对位移数 据的处理方法存在着采用何种理论方法来找回未被 监测到的位移、 理论假设的监测断面布置前的位移 数据是否合理等问题。 但是在隧洞开挖过程中, 从 监测点布置了以后, 隧洞的继续开挖产生的位移增 量则可以通过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获取 。
36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第 42 卷
和数值模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初始地应力场的一 些基本规律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对于初始地应力 场的确定方法来说, 根据现场的地应力测值、 位移监 测数据 等 的 初 始 地 应 力 反 分 析 是 一 种 常 用 的 方 [1 - 2 ] 。初始地应力场的反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 法 类:1 ) 根据现场量测的地应力值来反分析研究区域 通过称之为应力回归分析方法, 该 的初始地应力场, 方法根据工程区域内少量地应力实测资料进行回归 计算, 使得计算应力场与实测应力场达到最优拟合 , 以求得工程区域内的初始地应力场
法等
提出了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的 TBA 方法。位移反分析通常基于数值分析结果, 在初始 地应力场的反分析过程中, 由于参数较多, 数值反分 析方法的迭代速度比较缓慢, 通常会引入一些优化
(1)
, 以加快反分析效率, 并且经常会用到正交 算法 [1 1 ] 。 张路青等[1 2 ]还对弹性位移反 化、 均匀化原理 分析方法地应力、 弹性模量的唯一性进行了深入研 究。诸多位移反分析方法和理论的出现给隧洞开挖 问题的初始地应力场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 作者在对全球地应力场规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 分析基础上, 根据浅埋岩体隧洞在数值计算的一般 位移规律, 结合现场的位移监测数据, 利用位移反分 , 析方法的原理 给出了一种适合于浅埋岩体隧洞初 始地应力场的位移反分析方法。
0 0
;2 ) 根据
开挖位移监测数据来反分析研究区域内的初始地应 通常称之为位移反分析法, 当然位移反分析方 力场, 法 也可以应用于岩体力学参数的反分析 。 位移反分析方法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 解 析法;2 ) 智能反分析方法;3 ) 数值方法, 等。 杨志
[8 - 9 ] [5 -12 ]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initial stresses filed, an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that vertical initial stress is equal to gravity stress of rock masses,and two direction horizontal initial stresses are not equivalent an initial stresses field back analysis method which used the object of the excavation relative displacement ratio and the excavation relative displacement increment ratio for shallow tunnel was put forward. Through a back analysis example of a shallow tunn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is back analysis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the results is rationally and accord to the engineering fact. Key words:rock mechanics;tunnel;excavation displacement;back analysis;initial stresses filed;lateral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