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1)(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一)(含解析)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一)(含解析)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

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讲练)

【题型概述】

配制溶液、粗盐除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金属的冶炼以及溶液酸碱性检验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主要以选择题考查的更多些。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

考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2)(附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2)(附答案解析)

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二)(讲练)

【题型概述】

水的电解、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金属的锈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即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碱变质的探究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

考点一:水的电解

1、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考点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2020初中化学三轮复习推断题突破口知识总结

2020初中化学三轮复习推断题突破口知识总结

2020初中化学推断题突破口+必考常识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 黄绿色气体:氯气

19.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 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03微型创新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河北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解析】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

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

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2019·山东)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过量,故A错误;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错误;

C、a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故C错误;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四 组合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四 组合实验与数字化实验

15.(2021·龙东,九上 P19 图 1-16、P27 图 2-3、P75 图 4-16、P80 图 4 -25,九下 P54 图 10-7 改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 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铁铁丝丝在在空空气气中中
不能能燃燃烧烧。
氧气
10.(2017·北部湾)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 A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锥锥形形瓶瓶。
(2)实验室常用装置 A 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aaCCOO33++22HHCCll======CCaaCCll2+2+H2HO2+O+COC2↑O2↑,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将将燃燃着着的的木木条条放放在在集集气气瓶瓶口口,,若若木木条条熄熄灭灭,,说说明明二二氧氧化化碳碳已已经经收收集集满满。
元素
(4)装置 4 可用于研究 CO2与 NaOH 溶液的反应。关闭弹簧夹 K,将 NaOH 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弹簧夹 K。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水水倒倒吸入吸烧入瓶烧并变瓶为并变红为色红形成色美丽喷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22NNaaOOHH===N=a=2C=ON3a+2CHO2O3。+H2O。
(3)实验三: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能与与水反水应反应生生成成碳酸; (4)实验四:由于氧氧气气浓浓度度不同造成硫燃烧碳的现酸象不同。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1 常见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讲练(含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1 常见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讲练(含答案解析)

01 常见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讲练)

【题型概述】

常见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类题目是每年必考的题,该类题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基本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规则,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各单元穿插的其它基础实验等基本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熟知操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操作,以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加强对此类的训练,研究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考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1)常用的实验仪器;(2)基本实验操作—文字叙述型;(3)基本实验操作—图示型;(4)基本操作与其它基本实验结合型(5)实验现象的描述。

【考点梳理】

考点一: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常取用仪器:镊子(取块状药品)、药匙(取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品)

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不能伸入容器内、不要平放或倒放、不能放实验台上)见加热仪器:酒精灯(1、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外焰;2、禁止酒精灯引燃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打翻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仪反应容器:1、可以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2、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烧瓶(加热时垫上石棉网(使仪器受热均匀,防止炸裂))。器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加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其它仪器:玻璃棒(用于引流、搅拌或转移液体)、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考点二: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取用

2020新突破化学选修三人教版(老标准地区)专用讲义+精练:章末综合测评(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突破化学选修三人教版(老标准地区)专用讲义+精练:章末综合测评(一)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电子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

B。用n表示电子层数,则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就是原子轨道

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三个方面进行描述解析A项,由于元素周期表未填满,以后还会有元素被发现,电子层除有s、p、d、f四个能级外,可能还有其他能级存在,错误。C项,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错误。D项,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电子的自旋状态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错误。

答案B

2.铋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ⅤA族

C.Bi原子的6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解析A项,209为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质量数,错误。C项,Bi 原子的6p能级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错误.D项,Bi原子最外层的5个电子能量不完全相同,错误。

答案B

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疑难知识点03 酸和碱难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疑难知识点03 酸和碱难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第十单元酸和碱难点突破

考点一:PH值及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1.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

【答案】C

本题考查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的实验,测定时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试纸伸入液体中,也不能先将试纸润湿,通过pH试纸测定的溶液pH值为整数值。

【解析】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用水润湿试纸就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为12.6,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03基础实验及创新题试题(沪教版附答案)含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03基础实验及创新题试题(沪教版附答案)含答案

题型突破(三)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

|针对训练|

1.[2019·山西]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

图T3-3

2.[2019·娄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T3-4

A.图甲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乙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丙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丁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3.[2018·淮安模拟]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4.[2019·齐齐哈尔]图T3-5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T3-5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5.[2017·淮安]根据图T3-6回答下列问题。

图T3-6

(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应该先检查装置的,然后添加药品。

(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6.[2019·龙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图T3-7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三部分 化学实验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三部分  化学实验

第三部分化学实验

一、基础梳理 (1)

二、真题分析 (7)

三、变式训练 (11)

四、参考答案 (18)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2020年2月

一、基础梳理

1.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学会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三不原则: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要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______mL,固体只需________。

处理原则:一般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_______。

基本操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固体药品(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中;

取用时,用或将药品送到试

管底部

固体药品(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立试管放,防止固体打破试管底

部;

用将药品放在,让

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多量)倾倒法①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中;

②瓶塞放;标签向心;瓶口紧靠

试管口边缘,缓缓地倒

液体药品(少量)用胶头滴管垂直

悬于容器口上方

滴加①取液后,胶帽保持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

②滴加时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或伸入容器内

液体药品(定量)①用水平

放置量取

②精确度为

mL ①先倒入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再改用胶头滴管滴液体至所需刻度;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最低处相平

固体药品(定量)①用称

②精确度为g ①称量时,药品不能直接放于托盘里,要放在

称量;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则放在等玻璃器皿称量;

②a.放平,b.调零,c.左右,砝码用取用,d.读数

(2)物质的加热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2 课本基础实验及其创新-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2 课本基础实验及其创新-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2 课本基础实验及其创新

1.下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C.配制10%的氢氧化钙溶液

D.区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A、过程中,食盐在水中完全溶解,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说明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有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充分振荡后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加热后硝酸钾完全溶解,说明温度对物质溶解性有

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10g氢氧化钙不能完全溶解,因此不能配制10%的氢氧化钙溶液,

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

的。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

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与水反应

B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

杯烧杯内壁有无色

液体产生

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答案】B

【解析】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CO2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不一致。

B、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产生,该气体不一

定是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气体,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疑难知识点05 化学与生活难点突破(附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疑难知识点05 化学与生活难点突破(附答案解析)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难点突破

考点一: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组成

1.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丙烯酸(C3H4O2)则: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科它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选A.

2.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向世界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儿童安全考虑,有一种“福娃”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PET 纤维),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和 PET 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

B.羊毛和 PET 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C.PET 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羊毛和 PET 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羊毛属天然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PET 是有机高分子合成纤维,两者燃烧前者有焦羽毛味,后者有刺鼻气味,因此 A、B、C 选项说法均正确,D 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 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教材实验拓展及创新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教材实验拓展及创新

B
B. 曲线①只是CO2能溶于水的结果
C.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所以充分吸收CO2应用NaOH溶液
【题7解析】曲线①还能表示CO2与水反应的结果;若 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 化钙溶液吸收效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充分吸 收CO2应用NaOH溶液。故选B。
2. (2022·黄冈)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 氧气
向盛有80 ℃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 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
入氧气,观察现象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 碳酸钙
高温煅烧
C
鉴别NaCl、NaOH与 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同温等体积水中,
A. 该实验可证明纸屑的着火点高于木屑
B
B. 该装置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C.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可以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
行尾气处理
D. 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6. (2022·眉州)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 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 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 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七 教材基础实验综合与数字化实验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七 教材基础实验综合与数字化实验

A.粉尘爆炸实验
B.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C.稀释浓硫酸
D.石墨性质实验
(1)A 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接触触越充越分充(或分接(触或面接积触越大面等积,合越理大即等可),,
燃烧越剧烈。
合理即可)
(2)B 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OO2(2或(或氧氧气气)含)量的不同。 (3)C 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散散热热(合(理合即理即可可)。)
题型突破七 教材基础实 验综合与数字化实验
类型 1:教材基础实验综合 【题型解读】 1.教材基础实验综合题是将几个教材基础实验组合在一起,通过分析、 对比,得出物质的某些性质,总结出物质变化规律的实验。 2.教材组合实验题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探究中,是甘肃中考命题的一 大亮点。
1.(2022·兰州)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人教九上 P34 图 2-13,P129 图 7-5(Ⅰ),P139 图 7-27 改编]下列选
项中,对相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7.(2022·江苏)“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 验中也常被使用。
(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是 过过滤滤(或(除或去除水去中的水难中溶的性 难溶杂性质杂等)质。 (等2)实) 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 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需要要可可燃物燃物。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棉棉花花燃烧燃(烧)。 (3)实验③的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试管 c 内棉花中放氯化钙的目 的是作作干干燥剂燥(剂或吸(或水吸)。水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 aa (填序号)中的铁钉 生锈,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大题突破(三)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大题突破(三)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

大题突破(三)综合实验探究

(对应复习讲义第176页)

[题型解读]

1.呈现形式

综合实验探究题主要有物质的制备实验探究和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以常见气体或有机物为载体,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与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

2.试题特点

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相结合,将实验基础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立足于对考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

3.考查方向

(1)给定实验情境或物质性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2)提出实验问题,要求选择仪器、药品,组装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评价实验方案;(3)结合给定的实验情境考查现象分析与结论得出。

[解题指导]

1.制备型探究题的分析思路

(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可从题目所给实验目的结合有关知识获取,综合考虑,促进制备主反应,消除控制副反应。

(2)理清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根据方案中方法步骤,把握各步操作的要领、目的和原理,理清制备后除杂提纯操作的先后关系与原理。

(3)弄懂各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图中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分析装置作用,举一反三,分析缺少装置的可能后果,表格中信息如何控制运用落实。

(4)梳理总结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数据(现象)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分析现象(或数据),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推导与计算。

2.探究型实验的破题思路

(1)基本流程: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猜想

(2)整体思路:

①明确目标,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该题需要解决的最终目标。

②分析问题,根据目标,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分析解决该问题可能涉及的所学知识,即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该问题。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三 数字化实验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三 数字化实验
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保保温温材材料的特性有关。 料
类型 3:有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变化 9.(2022·烟台)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 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 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胶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 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 t1 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 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A.E点温度大于A点 B.D点反应结束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D.C点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D点生成氢气的质量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关于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 B.若将饱和 NaOH 溶液换成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所得曲线完全相同 C.对比曲线中 bc 段和 de 段,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曲线中 ac 段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先变多后变少
( C)
A.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两种
B.0~100 s,主要发生的是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C.BC 段 pH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停止,其原因是滴加的碳酸钠溶
液中含有水
D.在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气泡后有沉淀生成
11.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 pH 传感器测得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讲练)

【题型概述】

配制溶液、粗盐除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金属的冶炼以及溶液酸碱性检验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主要以选择题考查的更多些。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

考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

计算的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量取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考点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仪器: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

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过滤是把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紧靠3层滤纸,漏斗的末端靠在烧杯内壁。

4、蒸发结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内。

5、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考点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原理:4P+5O2 2P2O5。

2、装置:

3、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4、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5、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

6、误差分析: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铜红磷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装置漏气;

【视野拓展】用铜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鲁教版)

1、原理:2Cu+ O2 2CuO。

2、装置:气球作用(缓冲压力防止橡皮塞冲出使氧气充分反应)。

3、步骤:测硬质玻璃管的体积(记录),及注射器内气体体积;连接仪器加热,不断推拉注射器

(目的: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至室温后读数(不然,读数偏大,使氧气含量偏小)

4、现象:红色铜逐渐变成黑色,注射器内气体减少。

5、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

6、误差分析: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铜粉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装置漏气;

考点四:金属的冶炼

装置:

1、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需对装置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漏气。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的原因是排出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3、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生成高温的铁又

被氧化。

4、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上方导管口处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5、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CO2、Ca(OH)2+CO2 =CaCO3↓+H2O 、2CO+O22CO2

6、思考装置中导管末端点燃酒精灯: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7、工业炼铝的原理:2Al2O34Al+3O2↑

考点五:溶液酸碱性检验

1、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①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②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③滴在pH试纸(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上,④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⑤便可读出溶液的pH(注意:读数精确到整数。(简记为:放、蘸、滴、对、读)

2、实验注意事项:pH试纸不能用水预先润湿否则,若溶液是酸性的则酸性减弱pH会偏大;若溶液是碱性的则碱性减弱pH会偏小;若溶液是中性则没有影响pH不变。

【典题聚焦】

题型一:配溶液

【例1】【2019四川自贡】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答案】C

【解析】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