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1)(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提升及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提升及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提升练习(共7题,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2分,计20分)1、【2020山东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解析】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不符合题意。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因为火柴的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错误,符合题意。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物体的燃烧条件需要氧气的支持,隔绝空气可以使物体与氧气隔绝从而使可燃物灭火。
D、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取决于:1、氧气的浓度,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实际上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正确。
故选B。
2、【2021云南】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B.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C.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解析】A、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若酒精量太多易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实验安全事故,符合题意;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不能使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尤其是大量酒精着火时,不符合题意;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灯帽使得酒精灯与空气隔绝,当灯帽内氧气完全耗尽后,酒精灯因为缺氧而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品燃烧三要素:氧气、可燃物、着火点,酒精灯具备氧气、可燃物两大要素,燃着的木条则可以使酒精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2)(附答案解析)

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二)(讲练)【题型概述】水的电解、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金属的锈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即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碱变质的探究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
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
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水的电解1、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考点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考点三:探究金属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发生化学反应。
2、影响金属锈蚀的因素:铁的纯度、环境温度、氧气浓度酸碱性等都是影响锈蚀的因素。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Fe2O3+6HCl=2FeCl3+3H2O。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2.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硫粉C.氧气易与多数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3.下列关于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①用于排水收集氧气:C中充满水,由B进气,A排放水②用于收集二氧化碳:A进气,B 排放空气③用于收集氢气:B进气,A排放空气④用于洗气,除去H2中的CO2:C中装氢氧化钠溶液,A进气,B出气⑤用于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C中充满水,B进气,A出水,计算溢出水的体积.A.全正确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4.用托盘天平称量10g的药品,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此时应A.减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槽6.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用托盘天平称量15 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应是A.增加砝码B.添加粗盐C.减少粗盐D.调节平衡螺母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燃烧,铁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D.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黑色变红色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饶时产生大量白雾9.用量筒量取液体,开始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等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小于6毫升D.无法确定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托盘天平称量25.62g氯化钠B.用100ml量筒量取5ml某液体药品C.没说明药品用量时应取1~2 mL固体药品D.利用量筒量取24.3ml蒸馏水1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盘上砝码为20g,游码为2.2g,指针在正中央,药品的质量是A.22.2g B.小于22.2g C.17.8g D.大于22.2g二、填空题13.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突破训练及答案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推断题汇编(含解析)一、推断题1.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
(1)若A是一种含钙元素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则D物质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_____。
②A→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A是常温下的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单质。
①则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D→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W是最简单的有机物,E、G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X、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H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1)W的化学式是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
(2)反应②中C的作用是_____;反应⑥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3.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固体C可用于照明,气体甲、乙都是空气的成分。
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E________ 乙______(2)气体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4.如图转化关系中,A是紫黑色固体,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为黑色固体,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F组成元素相同,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1)试判断ABDH各是什么物质,请将其名称填在空格内。
A为_____,B为_____,D为_____,H为_____。
(2)写出②④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②_____④_____5.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 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1)写出物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人教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意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框图,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因此沉淀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铜,跟硝酸反应后得到的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如果稀硝酸有剩余,溶液中还有硝酸,所以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不仅有铜离子还有钙离子等,选项A不正确;B、因为固体加水搅拌后得到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铜,因此粉末中一定有NaOH、CuCl2,无色溶液A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的碳酸钠可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选项B正确;C、因为粉末中一定有NaOH、CuCl2,它们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所以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来有氯化钠,选项C不正确;D、因为NaNO3在题中无法证明有没有,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考题突破04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二测试新人教版

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二)(测试)1、【2019山东泰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D.③④ B.②④ C.②③A.①②B【答案】【解析】在水面处的铁丝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最先生锈,由于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导致瓶内的气压减小,故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
故选:B)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年安徽省】2、【2019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A.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外因和反应条件():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A【答案】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分子中【解析】A.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棒是可燃物,说明错误。
AB.不含氧气,故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地,C.正确。
B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故.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故D正确。
故选A3、【2018山东德州】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2: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D【答案】【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1:21,体积比为为8: D。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重点题型突破 题型六教材基础实验【精编习题+答案】

重点题型突破 题型六 教材基础实验类型1 制气类1. (2020资阳)实验室制备氯气通常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得:4HCl(浓)+MnO 2=====△Cl 2↑+MnCl 2+2H 2O用下列实验室常用装置或仪器(铁架台、夹持和连接装置略)的字母填空。
第1题图(1)制氯气需要的装置和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氯气制取或性质实验后,必须用G 装置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说明氯气具有________性。
(3)收集氯气的装置是________;干燥氯气可用装置________。
2.(2020包头改编)根据图示回答问题:第2题图(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所选装置为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 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且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以下两种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案: 方案一:加热碳酸氢钠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方案二:加热碳酸氢铵 NH 4HCO 3=====△NH 3↑+H 2O +CO 2↑你认为上述两个方案中选方案________更合理,不选另一个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0湘潭改编)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第3题图1(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基础》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你做将蜡烛用刀片切下蜡片并将蜡片放到水面上的实验时,不能证明的是A.石蜡质软B.蜡烛可以燃烧C.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D.石蜡难溶于水2.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无法确定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4.小华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华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A.提出猜想B.进行实验C.获得结论D.交流评价5.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一块橡皮的质量是23.43 gB.用100mL量筒量取4.6mL水C.点燃氢气前,需检验氢气的纯度,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可直接点燃D.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点燃酒精灯C.过滤D.稀释浓硫酸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容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D.以上说法都对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100 mL量筒量取8.2 mL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C.用内壁有水的烧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缓缓加入浓硫酸并搅拌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D.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1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A.硫在空气中燃烧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4.请把下列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测试(2)【带答案解析】

04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二)(测试)1、【2019山东泰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在水面处的铁丝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最先生锈,由于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导致瓶内的气压减小,故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故选:B。
2、【2019年安徽省】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答案】A【解析】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分子中不含氧气,故A错误。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棒是可燃物,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故B正确。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地,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故D正确。
故选A3、【2018山东德州】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答案】D【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讲练(1)【带答案解析】

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讲练)【题型概述】配制溶液、粗盐除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金属的冶炼以及溶液酸碱性检验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主要以选择题考查的更多些。
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
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计算的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量取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考点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仪器: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
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最新2020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项复习 实验突破 3教育课件

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气球形状变化的原胀因大:由于红磷燃烧放出热氧量气,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小__于______;红磷燃烧消耗________,瓶内气体减少,压
强减小,冷却后,瓶内压强________大气压强,所以气球变得比红磷燃烧前更瘪。
No
实验1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三: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反应原理:N_a_2_C_O__3_+__2_H_C__l=_=_=__2_N__a_C_l_+__H_2_O_+__C__O_2_↑__(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天平_不__平__衡___,烧杯中有__气__泡____产生。 (4)实验结论及分析: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边质量减少 ,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5)实验改进:针对此实验对反应装置做如下改进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No
实验1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四: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1)实验装置:
(2)反应原理:____2_M_g_+__O_2=_=点_=燃_==_2_M__g_O________(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_耀__眼__的___白__光__,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4)实验结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训练 (3)小亮同学认为实验3中,只需在锥形瓶中添加一种试剂就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试剂是_无__色__酚__酞__溶__液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__a_O_H__+__H_C__l=_=_=__N__a_C_l_+__H_2_O_。 (4)小张将实验2的装置改进为实验4(装置气密性良好,不考虑浮力的影响),你认为 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_能__,__原__因__是__反__应__在__密__闭__容__器__中__进__行__,__反__应__前__后__ _左__盘__中__物__质__的__总__质__量__保__持__不__变_____。
最新2020北京市中考化学专项复习 实验突破 1教育课件

实验10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5.总结 本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操作 溶解 过滤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引流,防止液体外溅或冲破滤纸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转移
No
实验10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重 点 实 验 —— 分 层 练 【例】如图1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操作: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没
有
过
高
的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漠
红
尘
,
芸
芸
众
生
皆
是
客
,
时
光
深
处
,
流
年
似
水
罗
你
的
第
一
部
戏
有
没
有
胆
怯
,
像
费
里
不
同
。
我
是
从
底
层
爬
上
来
基础训练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__⑤__②__③__⑥__④__⑦__(填序号)。 (2)操作③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加__速__粗__盐__溶__解___________。 (3)操作④的名称是__蒸__发____,该操作中有一处错误是__未__用__玻__璃__棒__搅__拌__;改正错 误后进行操作,当观察到蒸发皿中_出__现__较__多__固__体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
2020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拓展训练含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C.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不能重新燃烧答案 D 蜡烛燃烧时,石蜡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然后石蜡蒸气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B、C选项均正确。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能重新燃烧,故D选项错误。
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出现的现象是。
答案(1)小(2)a 外焰(3)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蜡烛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蜡烛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其次为内焰,焰心温度最低,故火柴梗的 a处最先炭化。
(3)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在下列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氧气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 A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氧气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附答案强烈推荐

材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_______; 因 ④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
15.实验室现有 10mL、20mL、100mL 的量筒,现量取 18mL 的盐酸,应取________mL 的 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___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 液体读出读数为 18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__18mL(填“<”、“>”或 “=”)。 16.下图为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仪器,请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 上。
19.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用 A、E 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 来的操作是________。 (3)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 制取乙炔。制取并收集乙炔的装置选________。 20.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用________;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________;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 (4)量取液体的体积用________;
育 (5)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14.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化学仪器(填仪器的名称)。
教 ①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 B 制取 CO2 , 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______(填名称)。收集 CO2 不选用装置 E 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 A 为发生装置。 22.如图是实验室过滤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29.(2020·湘潭)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请回答以下问题:字母序号)。
(2)如图二,取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 ,快速倒转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有H 2O 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假设用一个大烧杯扣住蜡烛(如图三),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
(4)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如图四),往装置中先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的氮气,再将 6.4g 样品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样品无剩余)依次通过装置A 、B 、C 、D (装置中涉及的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结果发现装置A 增重7.2g ,装置C 增重8.8g 。
试分析:①装置A 中利用了浓硫酸的 。
②装置B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由此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a (2)CO 2 (3)氧气(4)①吸水性②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③2NaOH+CO 2═Na 2CO 3+H 2O④1:1【解析】(1)如图一,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a ;(2)如图二,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快速倒转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由此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有H 2O 和CO 2;(3)如图三,用一个大烧杯扣住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4)①装置A 中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②装置B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③装置C 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 3+H 2O ;④样品中氢元素质量为:g g 8.0%1001822.7=⨯⨯,碳元素质量为:g g 4.2%10044128.8=⨯⨯,氧元素质量为:6.4g ﹣0.8g ﹣2.4g =3.2g ,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162.3:124.2=g g 。
2020人教版中考化学实验题突破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测试(一)(含答案解析)

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测试)1、【2019江苏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答案】A【解析】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
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
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019广东省茂名一模】用氯化钠配制50g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步骤是()A.计算B.量取C.溶解D.蒸发【答案】D【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不需要蒸发,故答案为D。
3、【2019山东菏泽】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取用NaOH固体B. 称量NaOH固体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溶解NaOH固体【答案】D【解析】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解、具有腐蚀性药品的时候要把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内进行,故B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D.为了加快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4、【2019黑龙江龙东】下列课本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替代红磷B.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C.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答案】B【解析】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基础》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 )A.蜡烛中有水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蜡烛中没有水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存在的错误是()A.加热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 B.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C.试管内的液体不足试管容积的1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33.酱油、食盐是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你能一眼就将它们区分开,你的依据是()A.用途不同 B.味道不同 C.状态不同 D.气味不同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添加液体C.取用固体粉末D.塞紧胶塞5.下列关于试管洗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B.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成股流下,表明仪器洗干净了D.试管内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7.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采用仰视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6毫升 B.小于6毫升 C.等于 6毫升 D.无法确定8.下列有关事实的结论合理的是()A.A B.B C.C D.D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 )①用水泥块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②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③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④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的刻痕比黄铜片上的浅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D.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8.5g食盐(1g以下使用游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放颠倒了,此时该物质(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9.5g B.9g C.8g D.7.5g二、填空题12.取固体粉末时,一般用_____,取颗粒较大的固体可用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一)(讲练)【题型概述】配制溶液、粗盐除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金属的冶炼以及溶液酸碱性检验等实验,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常考,题型涉及也很广泛,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主要以选择题考查的更多些。
考查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会有创新性的拓展考查。
这部分试题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好课本上这一部分实验的基础考点,再通过全国各地的考题以及变式考题,研究题型,探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计算的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量取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考点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仪器: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
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过滤是把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紧靠3层滤纸,漏斗的末端靠在烧杯内壁。
4、蒸发结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内。
5、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考点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原理:4P+5O2 2P2O5。
2、装置:3、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4、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5、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6、误差分析: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铜红磷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装置漏气;【视野拓展】用铜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鲁教版)1、原理:2Cu+ O2 2CuO。
2、装置:气球作用(缓冲压力防止橡皮塞冲出使氧气充分反应)。
3、步骤:测硬质玻璃管的体积(记录),及注射器内气体体积;连接仪器加热,不断推拉注射器(目的: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至室温后读数(不然,读数偏大,使氧气含量偏小)4、现象:红色铜逐渐变成黑色,注射器内气体减少。
5、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6、误差分析: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铜粉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装置漏气;考点四:金属的冶炼装置:1、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需对装置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漏气。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的原因是排出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3、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生成高温的铁又被氧化。
4、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上方导管口处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5、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CO2、Ca(OH)2+CO2 =CaCO3↓+H2O 、2CO+O22CO26、思考装置中导管末端点燃酒精灯: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7、工业炼铝的原理:2Al2O34Al+3O2↑考点五:溶液酸碱性检验1、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①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②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③滴在pH试纸(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上,④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⑤便可读出溶液的pH(注意:读数精确到整数。
(简记为:放、蘸、滴、对、读)2、实验注意事项:pH试纸不能用水预先润湿否则,若溶液是酸性的则酸性减弱pH会偏大;若溶液是碱性的则碱性减弱pH会偏小;若溶液是中性则没有影响pH不变。
【典题聚焦】题型一:配溶液【例1】【2019四川自贡】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解析】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8g=92g(合92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技巧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2】【2019湖南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g,水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盘。
(填“左”或“右”)(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把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g。
【答案】(1)量筒;(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6)100。
【解析】(1)由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50g×15%=7.5g,水:50g﹣7.5g=42.5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称取食盐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6)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50g×15%=(50g+x)×5% 解得:x=100g【技巧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并且明确加水稀释题目的依据是加水前后溶质质量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1、【2019重庆B卷】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答案】B【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玻璃棒加快物质溶解;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烧杯配制溶液。
不需要漏斗。
故选B。
2、【2019山东滨州】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①④B、③④⑤C、④⑤D、②③⑤【答案】B【解析】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20g×10%=2g,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20g-2g=18g(合18mL),应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2019山东青岛】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A. B.C.D.【答案】C【解析】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4、【2019辽宁辽阳】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答案】D【解析】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