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O的属性分析
AVO技术详解
第6章 A VO 技术详解AVO 技术是利用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原理,在叠前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估求岩石的弹性参数、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重要技术。
AVO 是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的英文缩写或振幅与随偏移距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 的英文缩写,AVA 是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的英文缩写。
在地震勘探中,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的偏移距可以等价地用入射角表示,故AVO 与AVA 等价。
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油气勘探中不断发展,并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中指导寻找天然气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技术发展情况看,P 波方位AVO 已作为一种预测油气藏各向异性的有效方法而受到青睐。
6.1 A VO 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地震波动力学中反射和透射的相关理论,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与分界面两侧介质的地质参数有关。
这一事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的岩性参数组合,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特性不同,称为AVO 正演方法;二是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本身隐含了岩性参数的信息,利用AVO 关系可以反演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称为AVO 反演方法。
6.1.1 Zoeppritz 方程AVO 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Zoeppritz 方程及其简化的思路。
设有两层水平各向同性介质,当地震纵波非垂直入射(即非零偏移距)时,在弹性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见图6—1。
各种波型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服从斯奈尔定理22221111sin sin sin sin S P S P V V V V ϕθϕθ=== (6-1)图6—1 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关系式中 1θ、1ϕ——纵波、横波的反射角;2θ、2ϕ——纵波、横波的透射角;1P V 、2P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纵波速度;1S V 、2S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横波速度。
AVO分析的基本方法
岩性 泥岩 砂岩(含气) 泥岩
速度 3050 2600 3050
泊松比 0.3 0.15 0.3
密度 2.4 2.3 2.4
(a) 厚度为1/8 出现了明显的干涉现象, 形成复合波,使顶底界面不能分开,随着炮检距
的增加振幅在增强,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形状基本没有改变
(b) 厚度为1/4 随着砂层厚度的增加,振幅随着炮检距的增加在增强,但是其幅度更加明显,振幅达到 极大。这时即使不能把薄层顶底反射面分开的情况下,也能推断出底部反射面的存在
密度 2.5 1.8 2.5
(
a) 厚度为1/8
(b) 厚度为1/4
(c) 厚度为1/2
(d) 厚度为1
模型5:水层模型
岩性 泥岩 砂岩(含水) 泥岩
速度 2250 2850 3050
泊松比 0.4 0.27 0.4
密度 2.0 2.4 2.0
(a) 厚度为1/8
(b) 厚度为1/4
含气和含水砂岩模型
(b)泥岩-含水砂
岩分界面波阻抗差 异大,垂直入射反 射振幅呈“亮点” 特征,AVO呈减少 趋势;
含气和含水砂岩模型
(c)当泥岩夹含
水砂岩,砂岩顶底 反射分不开,AVO 响应反映泥岩-含 水砂岩问的调谐作 用,宏观上看, AVO呈减少趋势, 反射同相轴出现扭 曲现象,极性反转 。
当气层厚度大于 1/16 波长时, AVO 明显呈增加趋
势。事实上,当气层厚度大于 1/4 波长时,气层的 顶底反射可区分,气水分界面AVO呈增加现象,当 气层厚度介于1/4~1/16波长之间时,气层顶底反射 分不开,形成复合波,AVO也呈增加趋势。但是, 当气层厚度小于1/16波长时,AVO明显呈减小趋势 ,出现极性反转。由此可见:即使岩性组合相同, 由于厚度的变化,也会引起AVO特征的差异,薄层 调谐作用对AVO影响很大,也反映AVO分析存在的 多解性 。
AVO技术及其特点
A VO技术及特点AVO是英文Amplitude Various with Offset的简写,早先称之为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 VO技术则是通过建立储层含流体性质与AVO的关系,应用A VO的属性参数来对储层的含流体性质进行检测[32]。
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利用地震反射的CDP道集资料,分析储层界面上的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或通过计算反射波振幅随其入射角q的变化参数,估算界面上的A VO属性参数和泊松比差,进一步推断储层的岩性和含油气性质[33,。
A VO应用的基础是泊松比的变化,而泊松比的变化是不同岩性和不同孔隙流体介质之间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
基于这种事实,使我们应用A VO技术进行储层识别和储层孔隙流体性质检测成为可能。
A VO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A VO技术直接利用CDP道集资料进行分析。
这就充分利用了多次覆盖得到的丰富的原始信息,而各种利用叠后资料进行解释的方法都忽视和丢掉了包含在原始道集里的很有价值的信息。
2、亮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平面波垂直入射情况下得出的有关反射系数的结论,仅用反射系数的大小和极性变化来推断界面的特性(波阻抗差)。
而A VO技术利用了振幅随炮检距(入射角q)变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利用了整条R(q)曲线的特点,亮点技术只利用了q=0这一特殊情况下曲线的一个数值。
所以,一般说来,A VO技术对岩性和储层含流体性质的解释要比亮点技术更为可靠。
从而,亮点剖面上的一些假异常也有可能利用A VO技术进行全面识别[52]。
3、波动方程偏移技术是利用波动方程进行地震剖面成象的一个重大成果,也可看作是用波动方程进行地下构造形态的“反演”。
而直接利用波动方程进行地层弹性参数的反演(也可看作是岩性反演)的工作,虽然近几十年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离真正用于生产还有一定距离。
A VO技术严格来说虽然还不能算是一种利用波动方程进行岩性反演的方法,但它的思路,理论基础已经是对波动方程得到结果的比较精确、而且直接的利用。
AVO解释方法在西非地区的应用
•
+v p vp
−
4
vs2 v 2p
sin2 θ
•
+vs vs
θ = (θi +θt ) / 2 vp = (vp1 + vp2 ) / 2 vs = (vs1 + vs2 ) / 2 , ρ = (ρ1 + ρ2 ) / 2
(1)
其中: vs1 为上界面横波速度, vp1 为上界面纵波速度, ρ1 为上界面密度, vs2 为下界面横波
用 λρ 、 µρ 解释 AVO 的实例 通过 AVO 反演后,得到了属性 λρ 剖面和 µρ 剖面。对于 AVO 属性剖面的解释,从前
面的模型中可知,目的层区域的 λρ 剖面和 µρ 剖面的交会图可以较好地分离出含气砂岩。
5
选择西非 A 区块的属性剖面作为分析实例。在区块 A 中选择含气井 A-1,如图 5 所示, 通过标定知道了气层的顶、底。合成记录标定见图 6 所示,图中测井曲线为自然伽马,从图
会图解释,可以预测出油气层在地震剖面中的位置。
图 3 研究层位位置
4
图 4 模型计算结果(AGIP 公司提供)
应用实例
AVO 资料的反演
AVO 资料反演的主要任务是得到高质量的属性剖面[8],它的处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叠前时间偏移产生 CRP 道集,第二阶段是利用 CRP 道集、速度场、井资料等进行A VO反演。CRP 道集之前处理的关键步骤是:①去坏道,去野值,避免在偏移时出现划狐 现象;②折射波静校正;③去除面波,多次波等干扰波,采用尽可能不损害有效波的处理模 块;④几何扩散振幅补偿,补偿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由于非弹性介质而衰减的振幅;⑤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去噪和提高分辨率;⑥二次速度分析和二次剩余静校正;⑦剩余振幅补 偿;⑧叠前道集去噪和叠前时间偏移。
AVO处理技术简介
AVO是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分析和识别岩性和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AVO技术,可以提取高精度的岩石物性参数,有利于资料的综合解释和油气预测,提高探井成功率和合理制定开发方案,从而降低勘探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地震岩性分析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立在叠后地震资料基础之上的地震属性和地震振幅分析方法,二是建立在叠前地震资料基础上的地震属性和地震振幅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称为AVO分析。AVO分析的基本方法分为正演和反演。AVO正演方法是利用模型正演模拟AVO现象,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水等气流体所产生的AVO特征,建立相应的AVO监测标志,在实际地震记录中直接识别岩性及含油气。正演方法一般用于定性的油藏描述。AVO反演方法是能更为合理地提取隐藏在地震信息中的岩性参数,预测岩性和烃类的重要途径。它根据振幅随入射角变化关系,由实际地震道记录估算岩石的地震参数。
与常规地震处理相比,AVO处理有三点不同:一是振幅处理要求高,它包括与偏移距有关的球面扩散和吸收补偿,应避免使用单道均衡,以免引起虚假的AVO现象。二是强调地表一致性处理,包括地表一致提取、异常显示、检测和增强的特殊处理。目前,已形成了包括高保真、保幅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异常振幅识别技术,模型正演及弹性反演技术等技术系列。
地震波反射振幅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研究人员发现,AVO的关键是要恢复叠前地震数据的地震振幅,来反应地下实际的岩性及含油气性。因此,AVO处理是AVO分析研究的关键,处理流程及参数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在AVO处理时要注意:一是要恢复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中所受到的各种能量衰减和畸变;二是利用AVO道集记录提取各种反映岩性和油气信息的叠前地震属性(AVO属性)。
AVO分析方法及Geoview软件
第三篇 储层参数AVO 分析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程度的加深,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难以检测地层油气藏的存在,这时可以使用AVO 技术来辅助检测油气。
AVO 技术最初用于识别“亮点”等振幅异常,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AVO 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里将从AVO 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Zoeppritz 方程及其近似式,之后将介绍AVO 分析属性,如截距、梯度、流体因子等。
最后利用Geoview 软件分别对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测试。
1、Zoeppritz 方程及其近似式1.1 Zoeppritz 方程从弹性波的角度出发,根据应力与位移连续的边界条件推导出Zoeppritz 方程。
具体的推导过程不再详述,Zoeppritz 方程如下:112211222221221111222211121112222112211111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2cos 2sin 2cos 2cos 2sin 2cos 2sin 2PP PS S P S P P PP S S P S S S P PS P P P R R V V V V V T V V V V V V V T V V V θϕθϕθϕθϕρρθϕθϕρρρρϕϕϕϕρρ-⎡⎤⎢⎥⎡⎢⎥⎢---⎢⎥⎢⎥⎢⎥⋅-⎢⎥⎢⎥⎢⎥⎢⎥---⎣⎢⎥⎣⎦1111sin cos sin 2cos 2θθθϕ-⎤⎡⎤⎥⎢⎥⎢⎥⎢⎥-⎢⎥⎢⎥=⎢⎥⎢⎥⎢⎥⎢⎥⎢⎥⎢⎥⎢⎥⎢⎥⎢⎥⎢⎥-⎣⎦⎦ (4-1) 上式中,V P 1、V S 1 、ρ1依次代表上界面的纵波速度的大小、横波速度的大小、密度的大小;V P 2 、V S 2、ρ2依次代表下界面的纵波速度的大小、横波速度的大小、密度的大小;PP R 、PS R 、PP T 、PS T 依次代表纵波反射系数的大小、转换横波反射系的大小、纵波透射系数的大小、转换横波透射系数的大小。
AVO
AVO[编辑本段]AVO 和反演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技术用于评估地震反射振幅随炮点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借助AVO 分析,地球物理学家可以更好地评估油气藏岩石属性,包括孔隙度、密度、岩性与流体含量。
尽管传统的AVO 方法相对成熟,但GX Technology (GXT) 已开发出新一代AVO 工具和方法,能够扩展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应用。
GXT 开发的一个关键工具是基于子波的AVO (WAVO)。
WAVO 建立在AZIM 各向异性处理的基础上,可以将更传统的AVO 技术应用扩展到更坚硬岩石、更深地层、薄床或裂缝油气藏以及低信噪比的区域。
仅使用P波能量进行AVO 分析的另一个局限是无法产生唯一的解决方案。
人们常常误认为无法区分充满气体的储层和仅仅具有部分气体饱和度(?#27773;水?#65289;的储层。
但是,借助全波能量(如ION 的VectorSeis 传感器记录的全波能量)进行AVO 分析,使地球物理学家能够区分气体饱和度,从而提高其公司的勘探成功率。
反演技术可以将地表采集的地震数据、垂直地震剖面和测井数据组合起来,建立一个包括地下层面及其厚度、密度、P 波和S 波速度的模型。
本质上,正是用这种方法将粗糙的地震数据按比例缩小到在测井级采集的更精细信息(例如,按比例缩小到测井数据)。
成功的反演通常需要较高的信噪比并且记录较宽的带宽数据,而这两者都是使用VectorSeis 单点传感器时可获得的关键结果。
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技术用于评估地震反射振幅随炮点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借助AVO 分析,地球物理学家可以更好地评估油气藏岩石属性,包括孔隙度、密度、岩性与流体含量。
尽管传统的AVO 方法相对成熟,但GX Technology (GXT) 已开发出新一代AVO 工具和方法,能够扩展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应用。
GXT 开发的一个关键工具是基于子波的AVO (WAVO)。
AVO
影响AVO分析的多种因素 动校正
常规情况下,AVO分析在动校正的道集数据上进行,这 样可能有两个问题: 动校正拉伸:与炮检距有关的振幅和相位畸变 剩余动校正:除振幅畸变外,速度的误差会引起剩余 动校正量,另外高阶项校正、方位角有关的校正量都 能产生剩余校正量。 这些畸变当AVO分析中引入更大炮检距数据时,会使问 题更严重。而大炮检距数据对三项的AVO分析是很重要 的。
影响AVO分析的多种因素
简化模型:
– 生成 I, II, III and IV 类异常 • 密度遵循 Gardner 关系式 – 褶积模型 • 反射系数用 Aki and Richards 方程生成 • Ricker子波(32.5 Hz 主频) – 常速,单一的角度与炮检距关系 – 最大炮检距4倍于目的层深度,角度达65度 – 用大角度突出误差
影响AVO分析的多种因素 球面扩散
依据旅行时间和速 度函数进行校正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影响AVO分析的多种因素
传输损失
可用Zeoppritz方程 计算。
一阶的传输损失(8毫秒平滑)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影响AVO分析的多种因素
非弹性介质的吸收和衰减
非弹性介质引起的吸收和频散应在AVO反演前校正 能量损失 dB Loss(f)=log10{exp(2fx/2vQ)} 衰减与传播距离、频率成正比
• • •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AVO分析用数据的保幅处理
噪声压制
地震记录上存在的噪声是AVO解释出现偏差导致孔隙流 体预测错误的主要原因。 相干噪声包含多次波、绕射波、侧面能量等。 AVO分析对于处理过程对振幅的改变非常敏感,所以需 要应用对振幅影响很小的噪声压制技术,而如果数据 上噪声很强,又没有适宜、有效的去噪技术可用来消 除这些噪声、同时保持振幅不变的话,这些数据就不 适宜用做AVO分析。
AVO分析与流体识别
AVO分析与流体识别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利用少量或者单一信息难以达到流体识别的目的。
因此,人们希望能从实际的地震资料中更多地获取反映储层流体的信息。
近年来,学者们以纵波、横波为基础对储层的流体识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研究表明,纵、横波信息的组合对流体信息的表达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横波勘探的成本高,技术实现难度大等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和广泛的应用。
但研究同时也表明,垂直入射只有纵波反射,而非垂直入射在界面处则会发生转换横波。
并且,近角度的反射类似于零偏移距的反射,包含的纵波信息较多。
而大角度的反射,在界面产生的横波信息会增多。
在含有流体的储层介质中,振幅随着炮检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较明显,而不含流体的围岩地层中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则不明显。
也就是不同的角度道包含有不同的流体信息,以及不同的流体信息反映出不同的地震信息。
为此,纵波,横波和转换横波的综合利用为流体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向。
因而,以此为基础,以AVO技术为代表的研究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而变化的相关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加之,AVO技术是以岩石物理和严谨而系统的数学推导为基础,同时在特殊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并且能从纵波资料中提取横波信息,加上流体识别方法的可深入性,可研究性,可发展性,越来越多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储层流体研究分析。
所以,这一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储层预测方法。
本文通过对AVO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
介绍了AVO技术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岩石物理基础和地球物理基础,介绍了Zoeppritz方程及其不同的近似表达式,并讨论了不同近似表达式的精度。
然后结合参数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对AVO反射系数的影响,包括泊松比的变化,岩层厚度,以及岩性的差异对反射系数的影响,分析四类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特征。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钻井资料得到的岩性参数,增加了对碳酸盐岩AVO 反射特征的正演模拟,得到AVO同样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研究。
AVO分析的基本方法
当气层厚度大于 1/16 波长时, AVO 明显呈增加趋
势。事实上,当气层厚度大于 1/4 波长时,气层的 顶底反射可区分,气水分界面AVO呈增加现象,当 气层厚度介于1/4~1/16波长之间时,气层顶底反射 分不开,形成复合波,AVO也呈增加趋势。但是, 当气层厚度小于1/16波长时,AVO明显呈减小趋势 ,出现极性反转。由此可见:即使岩性组合相同, 由于厚度的变化,也会引起AVO特征的差异,薄层 调谐作用对AVO影响很大,也反映AVO分析存在的 多解性 。
AVO正演方法
AVO正演模拟,首先要构制一个地质模型
,从钻井、测井以及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得到 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和地层厚度等参 数,并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各炮检距对应的入 射角、透射角,再通过Zoeppritz方程或者 它的近似式求出各道的反射系数,形成 CMP道集。 由此可见,这个道集是针对给定的地层模型 ,由实测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正 演计算合成的,是一个理论合成道集,我们 可以用来正演模拟各种AVO响应
煤层和气层叠前道集和
叠加剖面比较,叠加剖 面上,它们都是强反射 ,呈“亮点”特征,很 难区分, 在CMP道集上,两者 是很容易区分,煤层 AVO特征呈减少趋势 ,气层AVO特征呈增 加现象。
“亮点”型气层模型,在泥岩夹砂层(b)、泥岩夹 煤层(c)和砂层夹煤层(d)模型中,AVO均呈减 少趋势,只有泥岩夹气层(a)的AVO呈增加趋势
岩性 泥岩 煤层 泥岩
速度 3050 2600 3050
泊松比 0.3 0.4 0.3
密度 2.4 1.5 2.4
(a) 厚度为1/8
(b) 厚度为1/4
( c ) 厚度为1/2
(d) 厚度为1模型4:砂岩—煤层—砂岩来自型岩性 泥岩 煤层 泥岩
AVO属性分析
AVO属性分析
基于对AVO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前沿和存在问题的了解,本论文首先较为细致深入地描述了AVO精确理论、近似理论及AVO分析岩石物理基础,详述了近似公式每一项的物理含义,为实际工区地震资料AVO处理解释技术及AVO属性分析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以AVO分析基本方法为主线,基于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在研究了三种正演分析手段的基础上对AVO反演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常规AVO属性反演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两种AVO反演方法,即弹性阻抗反演和三参数AVO岩石参数反演;在讨论了AVO的基本分析方法之后,总结了AVO处理解释技术的特点。
主要从AVO技术所用地震资料在处理及解释各环节技术需求入手,展开论述。
AVO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强调保幅处理的同时,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振幅的
恢复,分析各种与偏移距有关的振幅衰减补偿方法;AVO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主要内容有AVO属性及其物理意义、AVO交汇图分析法及目前流行的含气砂岩分类;最后以大庆徐家围子工区地震资料为背景,应用本文的研究思路,以Kirchhoff
时间偏移后得到的共反射点道集和均方根速度模型作为反演的基础资料,应用AVO加权叠加反演方法反演得到了AVO截距、梯度、泊松比变化率、流体因子、纵波速度变化率、横波速度变化率等属性参数剖面,通过交汇图分析和AVO特征曲线分析技术确定了AVO异常,达到了油气检测的目的。
本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异常预测结果,这将使得AVO属性分析技术成为在徐家围子地区寻找油气的一个参考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03_AVO 属性提取
AVO 属性提取用于识别地震数据中的AVO异常。
识别到AVO异常后,可进一步利用Jason油藏特征描述软件分析研究。
AVO属性提取右图为沿下图剖面所示层位提取的截距和梯度(Shuey二项式)交会图,颜色表示时间。
其中,若干数据点偏离整体趋势。
从岩石物理属性角度来看,这只能相对定性的分析。
但是,如果利用同时反演分析这些异常,原因则一目了然(剖面底部的两个面板):层位之上的地层其纵横波速度比在背斜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背景趋势一类AVO异常AVOAVO属性提取AVO分析可用于远离井控区域的油藏特征的预测,但这需要输入可信的测井解释成果,如孔隙度、流体类型、饱和度等。
Fugro-Jason还为AVO分析提供PowerLog和RPM 等一整套完整的测井/岩石物理应用软件,以支持精细AVO分析所需的岩石物理模型。
利用AVO 分析模块,可在动校正后的角道集或偏移距道集数据上对振幅异常进行初始的判断,也可对地震资料和岩石弹性属性的差异进行估计。
偏移距道集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会按射线追踪的方式转换为角道集。
Fugro-Jason提供如下属性:截距和梯度(Shuey二项式)截距,梯度和远偏移距项(Shuey三项式)Vp /Vs(Smith& Gidlow)Zp /Zs (Fatti et. al)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相对密度叠前CMP道集中的AVO效应提供了工区内储层的岩性和流体性质等基本信息。
AVO属性提取模块可用于识别AVO异常,确定有利区范围,帮助选择精细油藏描述的合理方法,是寻找和描述有利储层的有效手段。
岩石物理模型一维正演模型属性提取和分析AVO 分类; Avseth et al., (2005) 此外,软件内置切除、镶边、稳定和滤波函数等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其它的Interpretation,Data Analysis和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等功能可相应用于层位解释和编辑、交会分析、体雕刻等工作。
AVO属性全面分析和正反演概述
2020/4/15
AVO分类
GeoView中AVO模块的分析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AVO类型。
I类:暗点,高阻抗储层 III类:亮点,低阻抗储层
II类:相位反转,近零阻抗储层 IV类:振幅随炮检距缓慢减小
2020/4/15
AVO属性
国内气田实例:IV类AVO异常,气层顶:负截距、正梯度
气层A*B层位切片图
(b) Zoeppritz equation.
(c) Aki-Richards equation.
岩石物理正演(ELOG)
比较正演模型和道集数据,对道集的AVO响应进行校验。
2020/4/15
角度范围叠加
GeoView偏移距、角道集等叠加处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AVO分析功能
近角度 (0o-15o) 叠加
Oil
Gas Wate r Saturation
在HRS中最有效的公式是: Biot-Gassmann公式
VP
Ksat
4 3
sat
sat
Vs
sat sat
v 2P K dr y 4 /3dr y (1 K (1 d K r /K d ym r /) K 1 y a /m K )m 2 a aK fl v2s dry
Vety vs Sw - Gas Case, Por = 33% Ks = 40, Kgas = .021, Kdry = 3.25, Mu = 3.3 GPa
2600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R()ABsi2 n
HRS提供了丰富的AVO属性(17种):
avo分析流程
avo分析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AVO 分析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 AVO 分析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AVO技术详解
第6章 AVO技术详解AVO技术是利用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原理,在叠前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估求岩石的弹性参数、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重要技术。
AVO是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的英文缩写或振幅与随偏移距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 的英文缩写,AVA 是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的英文缩写。
在地震勘探中,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的偏移距可以等价地用入射角表示,故AVO与AVA等价。
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油气勘探中不断发展,并得到迅速推广与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中指导寻找天然气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技术发展情况看,P波方位AVO已作为一种预测油气藏各向异性的有效方法而受到青睐。
6.1 AVO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地震波动力学中反射与透射的相关理论,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与分界面两侧介质的地质参数有关。
这一事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的岩性参数组合,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特性不同,称为AVO正演方法;二是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本身隐含了岩性参数的信息,利用AVO 关系可以反演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称为AVO 反演方法。
6.1.1 Zoeppritz 方程AVO 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Zoeppritz 方程及其简化的思路。
设有两层水平各向同性介质,当地震纵波非垂直入射(即非零偏移距)时,在弹性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与透射横波,见图6—1。
各种波型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服从斯奈尔定理22221111sin sin sin sin S P S P V V V V ϕθϕθ=== (6-1)图6—1 入射波、反射波与透射波的关系式中 1θ、1ϕ——纵波、横波的反射角;2θ、2ϕ——纵波、横波的透射角;1P V 、2P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纵波速度;1S V 、2S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横波速度。
04_AVO理论
Vs 1 r 2 R( ) (1 4 2 sin ) 2 r Vp
2
V p 1 2 2 cos V p Vs Vs 2 4 2 sin Vs Vp
2
10
Notice that:
1 2 / 2
And also
Average between angle of reflection and angle of transmission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平均值
.
当小角度入射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P波的速度; 当宽角入射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泊松比的差。
9
4
Rp G
17
利用A & R近似式可以得到如下反演结果
Impedance Attributes(阻抗属性体) 1,P-wave Impedence Reflectivity ------- P波阻抗反射率 2,S-wave Impedence Reflectivity ------- S波阻抗反射率 Velocity Attributes(速度属性体) 3,P-wave velocity Reflectivity ----------- P波速度反射率 4,S-wave velocity Reflectivity ----------- S波速度反射率 5,Pseudo-Poission Reflectivity -----------伪泊松比反射率 6,Fluid Factor -------------------------------流体因子 Elastic Modulus Attributes(弹性模量属性体) 7,Lame Constant Relative Changes ----- 拉梅常数相对变化 8,Shear Modulus Relative Changes ----- 剪切模量相对变化 9,Shear Modulus Reflectivity -------------剪切模量反射率 10,QC Factor -------------------------------- QC因子 18
AVO反演理论介绍
AVO 知识总结一、岩石物理理论体积模量K -表示不可压缩性,花岗岩:k 约为27×1010达因/厘米2剪切模量μ-表示其刚性,水:μ为0;花岗岩:μ约为1.6×1010达因/厘米2拉梅常数λ=K -μ*2/3密度为ρ的弹性固体内,可以传播两种弹性波。
P 波,速度为S 波,速度为(花岗岩:V P =5.5 km/s,V S =3.0 km/s ; 水:V P =1.5 km/s, V S =0 km/s ) 墨西哥湾统计出来的泥岩基线关系函数: V s =0.86 V p -1172Gardner 密度公式二、反射方程A k i R i c h a r d s 近似公式:(1)用γ*ΔVp/Vp 代替Δρ/ρ,上述方程式可简化为()ssp p V V c V V bR ∆+∆≈θ (2)S h u e y 近似公式()θθ20sin G R R += (3)ssp pV V c V V b a R ∆+∆+∆≈ρρθ)(基于A k i R i c h a r d s近似的A V O属性反射率意义公式近似的A V O属性反射率意义基于S h u e y基于模型的角度叠加剖面Near Normal Angle Stack ,近角叠加;Medium Angle Stack ,中角度叠加; Wide Angle Stack ,远角叠加。
远角度、中等角度、近角度的大小由用户自己来定义。
三、AVO 响应分析根据波阻抗和围岩特征不同,AVO 响应可分为四类。
其中第二类砂体的阻抗值与围岩接近或略高,砂体含气后阻抗变低,会发生极性反转。
属“暗点”型第三类是低阻抗的砂体和高阻抗的围岩,砂体含气后阻抗更低,随入射角增大振幅更强。
属“亮点”型第I 类第II 类第IV 类第III 类入射角反射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A O 中的 L m d . . h V a b aMuR o技 术获 得 流体 的 不 可压 缩J 和 硬度 。 同时对道 集模 型进 行 A O分 } 生 V
析 处理 , 总结 出不 同流体 饱 和 度 情 况 下 的 地震 响 应特 征 ; 分析 结 果 与 实际 井 旁道 地 震 资料 对 将
G ow y od a …认 为 l d ( 和 mu ) 性 的 a a A) mb ( 属
物理的解释是 : A属性 即不可压缩性 , 对孔状流体 比较敏感 ; 而 属性 即硬度 , 对岩石基质 ( 矿物成
分) 比较敏感 。因此对基 于参数 A和 , 及密度 P 做 A O反演提出一种新 的方法 , V 称为 Lm d. u a baM — R o方 法 J 同 时 , 提 出 了 用 LmbaM —h h 。 还 a d— uR o
的可能性分布 , 根据这些叠前属性再结合叠后反 演的多个属性 , 综合评 定 了该 区的气藏分布情 况, 通过 已钻遇的井证 实了预测的可靠性 , 该方法充分 的应用 了地震 的叠前信 息, 解决 了叠后 反 演所不 能解 决的 流体 分布 预测 问题 , 砂体 范围 内找合 流体 可 能性 最 大的砂 , 而 降低 了勘探 风 在 从
(. 1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 术学院 , 吉林 102 ; . 306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 8 ; 00 3
3 中 国石 油 华北 油 田公 司研 究 院 ,河北 任丘 0 2 5 . 6 5 2)
摘
要 :针对川 中地 区砂体分布多, 气藏分布在砂体的那个位置很难确定这一情况 , 对叠前数据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4 9 期
物 探 化 探 计 算技 术
20 年7月 0 7
文章 编号 :1 O — 1 4 (0 7 O —0 O —O O 1 79 2 0 )4 33 4
基 于 A O的属 性 分 析 V
高建荣 胡宇芳2 王 延3 , ,
这与该 区的地质情 况吻合。由于 Lm d. uR o a baM .h
在纵 向上具有很强的分辨率 , 但是在横向上显示 的 效果不佳 , 而且 没有给 出定量 的分布, 以采用了 所 A O流体反演技术 , V 来得 到平 面上油气分布 的可
能性。
2 L mba. o a d MU. Rh
维普资讯
物探化 探计 算技 术
2、 9卷
标层 , 作者 仅 以香 四段为例 , 应用 了叠前 Lm d. a ba M .h 和 A O流体反演技术来研究该 区的油气 uR o V
分 希 隋况 。
1 2 s 5m 以上是香五泥岩段 , 以没有红色显示 , 2 所
比, 而建立可靠的储集层性质与地震响应特征 的对应关 系, 从 为从地震资料 中提取储集层参数提
供 了依 据 。利 用 Bo.as n流体 替换 模 型 , l gsma t 分别 求得模 型 在 合 油砂 岩 、 气砂 岩 和 含 水砂 岩 时 合 的对 应 响应 , 即获得 了多个点 的截距 一梯度 交汇 图。 然后 利 用 用 A O 流体反 演 定量 的得 到 流体 V
3 A O流体反演 V
3 1 A O模型 的流 体 替换理 论 . V
根据储集层的矿物成份和含流体饱和度情况 , 光计算纵横波和密度的变化情况 , 然后用不 同流体 饱 和度替换 结果合成 A O道集模型 ; V 对道集模 型 进行 A O分析处理 , V 总结 出在不 同流体饱 和度情 况下的地震 响应特征 , 然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井旁 道地震资料相对比, 从而建立可靠 的储集层性质与 地震响应特征的对应关系, 为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储 集层参数提供了依据 。 利用 Bo gs a 流体替换模 型 , i.a m n t s 可分别求得
复乡 , 北抵西充县 占多扶镇 。在 区域构造上属于川 中古隆平缓构造区南充构造群 , 工区仅含南充背斜 构造西段。背斜构造二翼不对称 , 略呈南陡北缓 , 浅层沙溪庙组 以上为一逐渐 向北西方 向下倾 的简 单背斜构造 , 几乎未见断层发育 。自流井组 以下至
上三叠系, 完整 背 斜 形 态 被 肢 解 , 出现 至 少 三 排 呈
险
关键 词 :A O; a d . . h ;流体反 演 ;叠前 属性 V L mb aMuR o 中 图分类 号 :P6 14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0 前 言
川中是 四川油 田重要的产气 区之一 , 但该工区 砂体分布多 , 气藏 分布在砂体 的 哪个 位置很难 确 定 。因此仅仅通过岩性确定含油气性是不够 的, 更 重要的是应确定物性参数。作者在本文中 , 不但利 用 了叠前的流体属性 , 而且还综合了叠后反演的物 性参数 , 中对流体可能性分布的量化精度有了一 其 些 新 的认识 和 提高 , 用 这 些 技术 解决 了 “ 果 含 利 如 气, 那么含气 的可能性有多大 ” 这一难 题 , 为川 中 地 区的含 油气研 究找 到 一个行 之有 效 的方法 。
1 地 质 概 况
工区主要位于 四川省西充县、 南充市顺庆区境 内 , 起南 充市 荆溪 乡 , 至莲 池乡 , 东 西 南起 南 充 市新
基 金 项 目: 国石 油 “ 国 石 油预 探 区 带 综 合 评 价 与 战略 方 向 研 究 ” 0 0 1 中 全 ( 3 10—1 )
收 稿 日期 :2 0 0 6—0 8—2 9
雁行展布的高带 , 自南 东 向北西形 成三个独 立高 点, 分别为潆溪场潜伏高点及共兴场潜伏高点及多 扶南潜伏高点 。 香溪 群 埋 深 2 10 m ~3 10 m, 度 约 为 0 0 厚 80m, 0 为一套河 湖相交替 的厚层状 砂泥 岩沉积 , 其中香一段、 三段 、 香 香五段 为湖泊 沼泽相灰质粉 砂岩 、 泥质粉砂岩及黑色页岩 、 灰质 页岩、 薄煤层间 互, 香二段 、 四段 、 香 香六段为河流 ~滨湖相沉积 , 以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 岩屑长石英砂岩为主 , 间夹 薄层页岩或泥质 粉砂岩 。由于香 四段是主要 的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