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能 力 ”的创新 教 育在数 学教 学 中愈来 愈显 得重 要 。
关键 词 创新 教 育;数 学课 堂 ;数学创 新 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 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 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的自信心, 价 值 取 向的教 育, 新 能力 的培 养 是其 核 心。 养 学生 的 增 强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创 培
方法等, 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 安排,对 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 良好 的思维情境,就能
1 轻松 活泼 的课 堂 气氛和 师生 关 系是培 养 学生 为 “ 探究”,充分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 创 新 能力 的 “ 土壤 ” 成为探索者,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其次要培养
数学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 2 加强 数学 基本 能 力的培 养 ,形成 创新 技能
和影响, 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 的新发现 、 新思想、 新
能力 , 到培 养和 发展 学生创新 能 力 的有 效途 径 ? 找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一种体操,如果能对数学教材巧
对 学 生 的思 维 进行 良好 的 训练 。在 教 学 中应 变 “ 授 ” 传
一
个个 抽 象 的 书面 符 号都 将 在 学生 眼 前 “ ”起 来 ,依 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数学教学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学生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就能使他们勇于探索规律,学会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发散思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果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不再厌烦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立愉悦的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观察乡镇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如在教《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可让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室里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图形呢?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了数学之美。
当我们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会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精心设置问题,促进思维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教学应用题“某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a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工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在分析题意时,我选用步步深入的方式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要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必须知道哪几个条件?(2)要求过去每天用原料多少吨必须先求什么?(3)根据哪两个条件才能求出原来用多少吨原料?这组提问紧扣重点,层层推进,引导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项学生必备的能力。
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数学教师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1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义实行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贯彻实施好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对实现我国教育的整体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本质因素。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连。
素质教育目标指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它重视人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的程度,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它反映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找出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趣味的数学学习中激发创新的灵感,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紧密相连。
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是创新教育的特征,教育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做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将。
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在整个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即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主要包括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革新、开拓、发现、发明、进取的的精神,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
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
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重要精神。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门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与科技、工程、金融以及各种现代技术密切相关。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提供多种解题策略数学问题有多种解题策略,例如借助图形法、代数法、分析法、分类法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通过不同策略之间的对比和思考,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新不仅在于解答问题,同样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探究其中的规律。
同时,我们也要设法帮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不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中去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5.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在交流中探索问题的答案。
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于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需要提供多种解题策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并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方式,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1. 强调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或者真实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培养起察觉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
2. 鼓励学生思辩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解决方向,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理,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做出猜想,并且能够合理地论证和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会逐渐培养起勇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通常不止一种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可以从几何、代数、概率统计等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培养起多元思维的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并且培养学生寻找更有效、更简洁的解题方法的能力。
4.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一个积极、协作的学习环境。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并且通过和他人的讨论,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
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出各种可能的解题方法。
5. 鼓励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课题,然后通过调研、实验、推理等方式深入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会逐渐培养起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提升的过程。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思辩,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创设合作学习环境,鼓励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主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并将之付诸实践的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帮助老师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引发探究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二维图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在教学概率论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自主计算概率等等。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分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数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在思考和创新时能够以更加灵活和富有创意的方式去进行思考,例如,通过一系列系列可视化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感悟并想象数学中隐藏的规律以及更广阔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邀请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胜任角色,增加参与度及有效学习时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研究领域离散化,让小组在成立之初就定义好小组成员的职责,并明确小组整体任务的目标,然后通过合作讨论、总结等方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更大程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个人化学习路线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问题的思考、策划以及其解决的过程带来的乐趣。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中,个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还包含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
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缺少独到的见解而依赖性很强,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就不能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人。
创新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风貌,是一种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只有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努力去学习,才能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大纲要求。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打破常规——求“变”(1)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题。
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大胆放手由学生完成。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标新立异。
学生在探究中的解法,虽然有简有繁,但每种解法都可能闪烁着创造性火花。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快乐,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2)变题型。
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在原有的提倡一题多变的基础上,增加“多题”归一。
即将多种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归结成同一类数学问题,触类旁通。
例如,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可解决投掷、桥拱、跳水等实际问题;利用对称的知识可解决求最短路径、最远近点、平面成像等实际问题。
让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变成家常便饭,时间长了,学生也就会消除“怯惧”心理。
(3)变课堂上机械完成教学任务为灵活机动安排授课内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为完成“等腰梯形性质”一节时,布置学生自己探索等腰梯形的画法。
由于学生有10多种成功的画法,故为了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保持他们难得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保持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空间,将教学目标适时进行了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就作出了必要的牺牲。
这种“牺牲”可顺利地在第二节课完成“判定”及“性质”两个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学效果也收到了奇效。
二、教学方法上求“新”现在教学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解题后思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落实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反思意识数学家庞加莱曾指出:“数学发明创造就是识别、选择,是知识的重新组合。
”而著名学者徐利治教授指出:“创造能力=知识×求异思维能力。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活动中不断产生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新颖的、独创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发明创造。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的知识体系,结合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谈谈看法。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然而,创新意识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即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
数学问题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好奇心理。
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索欲望设置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想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启发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点,让其渡过难关,取得成功。
这样,学生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三根棒是否一定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演示。
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三角形时,感到很好奇,这时老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截去一截,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寻找三边的长度存在着一个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创新是多种思维和能力的展示和综合,是多重实践的迭加和智慧的结晶。
中学数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意识的进行教学导向和设计,将有助于学生运用创新的观念和模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实践和应用(动手、动脑),增长创新才能。
现阶段的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接受知识的渠道丰富,有着自己对事物的见解。
但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初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没有较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只知生搬硬套,没有形成一套创新思维方法。
1巧设激疑情境,激化学生的好奇心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设法激化、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大凡科学家、发明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动力。
作为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化学生好奇心。
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老师上课魔术般地说,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传家宝-烧不坏的手帕,用酒精溶液浸泡手帕后点燃,燃烧后手帕完好无损。
同学们很好奇手帕为什么烧不坏,自主探究燃烧的条件。
数学联系实际很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感到无限神奇,内心充满着去解开谜底的强烈愿望。
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菜市场卖鱼的经常会向水中通入氧气?为什么汽水瓶一开盖就会冒泡?意大利有一个屠狗洞,人进去没事,狗一进去就会死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设置类似的情景,一步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此必须做到:(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
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奇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
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
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以设疑激趣为前提,诱发创新意识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枯燥。
为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钻得深,钻得深才有创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一上课老师便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先来做一个对口令的数学游戏。
”同学们一听做“游戏”,精神大振。
老师又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直角三角形只说一个锐角),老师便能立即说出另一个内角的度散,倘若不信,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报给老师。
同学们心里都装着一个谜,于是画呀、量呀,并且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有的想试一试老师说的真伪,有的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
同学们通过度量验证也确实如此。
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
于是,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新知,由此诱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二、以激励评价为动因,激发创新意识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征,也就是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激励评价的手段,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那么定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浪花一溅千丈,定会呈现出人人想创造、人人能创造、人人有创造的局面;反之,将会熄灭学生创造的火花,阻断学习兴趣的源泉。
如: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教学中,出示这样三组题: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并说出根据。
(1)()(2)()(3)()第(1)组同分母分数和第(2)组同分子分数学生容易比较,对第(3)组许多同学要用通分的方法比较,之后教师问:“谁有不同意见?“一位同学举手说:“我用与这两个比较,超过,还不够,所以大于”答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这种思路是正确的。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数学课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营造“情感”氛围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二者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情感极为丰富的活泼可爱的学生,而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看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而且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挥,还对形成以学为主的良好心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应用情感教育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和宽容;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型、展示教学工具性,来唤起学生渴望学好数学的情感;3.深入挖掘、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的素材,诸如解题的简洁美、奇异美、式子的对称美、和谐美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陶冶学生对数学的审美情感;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喜爱、乐学数学的情感,努力使情感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精髓,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的桥梁。
在新课标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数学的灵魂。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系统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能自如地驾驭知识,逐步形成技能和技巧,才可能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方法巧妙灵活,得心应手。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数学XX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数学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碗米坡学区黄会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
小学数学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应用性和性.作为小学教师应把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教学之重。
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探索、去创新,去主动探究.新课改下,教师该如何去做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努力方向。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好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为,主动参与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动力.创设好的教学情景能为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技能,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是这样导入的:“小猪”“胖胖"在家开舞会,它要为小动物们准备丰盛的食品,来到乐乐超市选购食品,它看到又香又甜的大苹果,有48个,买了25个,请你想想,在柜台上还剩几个?学生们年龄小,都想争第一,纷纷抢着最先完成问题。
情景的创设迅速点燃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火花.这些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用处。
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主体意识是其决定学习成败关键的时候.才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主动的要求进步。
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作为教师应做的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热情。
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探索。
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
ﻭ二、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主人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剖析例题 和习题的多解性. 课本上的例题一般 只给出一种解法 , 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 向 剖析, 能给出多种解法. 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 的解法来 个拓宽 , 探索其多解性 , 就可 以重现更 多的知识点 , 使知识点形成 网络. 这样 , 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 的作 用,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 的求异思维 和发散思维的能 力. 课堂上剖析例题的多解性 , 还可以集中学生 的学习 注意力 , 培养学生“ 目不旁骛” 的良好学习习响和决定学 习成败 的时候 , 主 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从认 识论 意义上看 , 知识 总是
l 横 向 剖 析 I
情境化的 , 而且在非概念 水平上 , 动和感知 比概念 活 化更加重要 , 因此只有将认识 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 内驱力的问题情境 中学 习, 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 才 发展. 鉴此 , 教师必须精心 创设教 学情境 , 有效 地调动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 , 使其学 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 逐步升华为兴趣、 志趣 、 理想 以及 自我价值 的实现. 教 师就教学内容设计 出富有趣 味性 、 探索性 、 应性和 适 开放性的情境性 问题 , 为学生 提供适 当的指导 , 并 通 过精心设 置支架 , 巧妙地将学 习 目标任务置于学生 的 最近发展区 , 让学生产生认知 困惑 , 引起反思 , 形成必 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 的建构. 因此 , 在创造性 的数学教学 中, 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 体. 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 , 教师 若能善 于结合 实际出 发, 巧妙地设 置悬 念性 问题 , 学生 置身 于“ 将 问题 解 决” 中去 , 就可 以使 学生产生好 奇心 , 吸引 学生 , 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 ,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 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 如 讲勾股定理时 , 教师可营造情境——建 房施工放线 , 在没有 三角板 和量 角器 的情 况下 , 怎样 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 , 为什么?华东师大 出版社的课改 教材七 年级 ( ) . 下 6 3节时 , 可设 疑“ 为 了装饰墙报 , 准备用 长 8 O分米的彩条 围一个长 方形 , 但好的作 品太 多, 怎样 围才能 张贴 出更多的作品 呢? ” 这样设计 , 可迅速点燃学 生思维 的火花 , 使学 生认识 了数学知识 的价值 , 从而 改变被动 状态 , 培养 学生主 动学习的精神 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如何突破难点和疑点. 因为转化思想和变量代换是 高中数学 的一个质 的飞跃 ,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陌 生和不习惯 的. 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 中的例题和习 题剖析得透一些 , 讲解得精一些 , 引导学生积极 思维 , 使学生真正领悟 , 必将提 高学生 的解题 能力 , 则 使学 生摆脱题海 的困境. 3 “ 题 ” 析 .变 剖 即改变原来例题 中的某些条 件或结论 , 之成为 使 个新例题. 这种新 例题是 由原来 例题改 编而来 的 , 称之 为“ 变题” 改编 例题是 一项 十分严谨 、 . 细致 而周 密的工作 , 要反 复推敲 , 字斟句 酌. 因此 , 教师如 果要 对课本 例题进 行改 编 , 必须 在备课 上狠下 工夫. 变 “ 题” 已经成为中学数 学教学 中的热点 , 年的“ 每 高考 ” 试题 中都有一些“ 曾相识” 似 的题 目, 种“ 曾相识 这 似 题” 实际上就是 “ 变题 ” 我们广 大数学教 师如果 也能 . 像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 变题” 那么必将激发 学生的 , 学习情趣 , 培养学生 的创造能力. 新课 程改革 已全 面展 开 , 们每 一位 教 师都 应 我 该认 真阅读新课 标 , 领会 其 中的精 神 , 改变 角 色 , 关 注每一个学 生 的发 展 , 新 教 育 , 养新 世 纪 的 学 创 培 生. 要在教学过 程中不断学 习、 反思 、 不断充实 自己, 积 累经验 , 在实践中去感悟 新课程 理念 , 让实践 之树 常青.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始终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要讲“颗颗”、“米米”。
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势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绝对权威”的震慑,更何况学生自己本身意识到就该“学而不厌”,因而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心安理得的“统治”着,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班门弄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成为创造型的教师。
所谓创造型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要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素质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科学,掌握数学的本质就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探索。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探索和实验,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学会尝试和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质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尝试和实验,并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想象力才能够得到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或者动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不仅仅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更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和碰撞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实践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提供实践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教学走出来,开展创新教育,树立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必须从数学课堂单一的传授知识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具备应有的创新意识,走出以往教学的窠臼,摒弃过去单一的、因循守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教学,推陈出新。
在创新教学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不能因创新而创新,走入另一个极端。
学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结合实际,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同时,要建立师生和谐的教育理念,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拿捏好分寸,掌握住节奏,把握好尺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教师必须要有开明意识,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批判性质疑应进行鼓励。
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
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创新能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将需要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新文化培养是创造力塑造的基础。
这种创新意识是正常人经过课堂文化熏陶可以培养出来的,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中数学教学地位和定义的分析和理解
相信身处高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高中数学的分量。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的教育自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只是将中国的教育级别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区分,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主要课程的地位和安排。
数学作为重要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与语文一样,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想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有更高的学术造诣,那么数学是必修课,而且还必须学好,因为以后在很多学科的学习中,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数学和语文是一个民族所必有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的教学观念中,数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让我们学生明白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学生从小通过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得到启发,也慢慢形成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在现在这样一个以数字为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中,学习好数学相当于是掌握好了基本的生存本领和技巧。
二、指导观察训练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在课堂上对学生应注意: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
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
再次,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作仔细、深入地观察。
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三、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学有兴趣,养成想问题、提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继而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还能深层次地提出哪些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指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的内容里,包含了很多对学生来说是“疑问”的东西。
学贵在有“疑”,唯其有疑,才能产生“愤、悱”境界,产生求知的渴望。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发端,是创造的基础。
人类的发展就是对“疑问”的不懈追寻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结果。
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就是
希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进行生动活泼的探索,进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然后在“问题解决”中,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会学生会思考、会提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着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科学批判精神,肯定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和质疑的行为,组织、指导他们辩论或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四、引导提问,培养创新精神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活动。
能不能提出问题,尤其是能不能提出上乘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未知世界中碰到的遇难、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愈敏锐,探求新知的欲望就愈强烈。
因此,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提问的示范,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联想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小中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探因索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等途径和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
唯其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领会、巩固和应用知识,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五、探究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敢问、善问,可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提问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在思考中生疑提问,在提问中深化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掘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问题障碍,不断增设创新性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一个问题解决以后,把握时机,及时转向,由此延伸出其它相关问题,使学生不断从探究问题的进程中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