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导学案-30诗四首

初二语文导学案-30诗四首

第 30 课诗四首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结合注释透彻地了解字句的深层含义,对诗句进行赏析;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3.能背诵并默写诗歌。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荒秽.()荷.锄()草木长.()逢侯骑.()

二.知人论诗,走近作者:Array 1. 说说陶渊明:

2.说说王维:

三.朗读比赛,我最棒!

【新知探究】

★探求一:结合注释,译读诗歌,理解《归园田居》内容。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探求二:结合注释,译读诗歌,理解《使至塞上》内容。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综合提升】

1. 品。 的词、句及理由。

2. 背。

【当堂检测】

1、《归园田居》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 。

2、《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归田园劳动情景的诗句

是: 。

3、《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与 合称“王孟”,是唐代 诗

派的代表。

4、《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5、《使至塞上》中作者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的诗句是:

【学习反思】

我们收获了:

不足的方面

【知识链接】

1.《归园田居(其三)》背景:晋义熙二年(406),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次年写下的

诗歌。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

2.《使至塞上》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小勃律(即今

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诗四首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诗四首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古诗四首

一、学习流程:

1、下发复习资料

2、确定自主学习的方式及目标(哪些是需要背过的,哪些是需要理解、了解的)

3、基础知识检测1(让学生预知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4、汇报交流知识拓展内容

5、基础知识检测2(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希望全体学生检测成绩达到80%)

6、分层学习 A层进行能力提升检测

B层进行基础知识检测巩固

7、归纳总结完成能力提升后进行知识点归纳,答题思路总结

完成基础知识检测后,整理诗意、诗情、佳句赏析(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学习目标:

参考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背、默四首古诗。()

2、阅读知识链接部分内容,记住作者、朝代,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3、能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4、能对诗歌中的佳句进行赏析。()

5、能概括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他目标:

学法指导:已给出的为全体同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目标,其他目标是同学们自己订立的能力提升目标。

三、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学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或是参照知识链接给出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2、选择自学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按照目标一步步完成学案完成后参照知识链接给出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研讨

选择参照知识链接完成目标的同学列出目标及达成标准按照给出的内容进行学习,要求背过的把内容要点默写在学案上,要求了解的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子组互相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学习成果记录: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指庐山盛:多稀:稀疏兴:起理:清除荒秽(huì):田中杂草荷(h è):扛着狭:窄沾:沾湿,打湿足:值得惜:惋惜但:只,只要使:致使,让愿:意愿,心愿。指辞官归隐,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2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2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2

学案导学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先学后教

1.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其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

用“/”给四首诗划分节奏;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概述诗意;齐读,熟读成诵。

《渡荆门送别》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诗中的写景句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现、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写完山势、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法从不同角度写长江的近景、远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慢。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联从正面描写。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b.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山势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6.30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6.30 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学会联想和想象,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背诵、默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四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送别,是古今文人墨客常写的题材,你知道哪些送别诗?把其中的名句、诗题及作者写下来。

学习研讨

1、读一读:

要求: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2、译一译:

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

这四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理由吗?

4、品一品:

(1)《归田园居》一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你能说说陶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

(2)《游山西村》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吗?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归田园居》《游山西村》这两首诗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红楼梦》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赞同香菱的说法吗?

(5)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理解。

5、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

6、想一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四首

教与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

言,体味

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与难点:

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见《金榜行动》

二、,先熟读诗四首,再完成文言词汇知识表内容.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三、读、背诵四首诗

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行动》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学习《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一)朗读以上两首诗,注意朗读节奏。

(二)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探究下面问题

1、这首诗可分哪几层意思?“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创新的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创新的学案

?30四首?学案

教案目:

1、感情朗;背、默写四首古;感知歌的内容。

2、品味歌的意境美、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划:2

:朗文,力求准字音和奏。合本注和工具,除字障碍

四首古都以景情,交融,我展出一幅幅美的卷。我随着

人的笔触,走那色彩、形象的境之中。?园田居<其三〕?表的是辞官于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山水田园的代表,

首写的却是塞的光,体了王中有的特点;李白在?渡送

?中表达的是初次离那种b5E2RGbCAP

之情;南北宋之交的著名人的?登楼<其一〕?,凭“吊古〞,勾起

人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凉悲壮,堪称得杜<杜甫〕。p1EanqFDPw

第一学内容:?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一、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1、范、、自由⋯⋯自背,互背,指名背。<4-5分背熟并

关〕

2、充注。<参考本和“百度百科〞等改。〕<填所留之空〕

:起<床〕。荒:形容作名,指豆苗里的草。:本,。里指田中草。荷:扛着。荷<hè〕,。晨理荒:早晨起来到

田里去除野草。DXDiTa9E3d

狭:狭窄。草木:草木生。,生。<,注zhǎng。我尊重之。但我cháng更好。理由:①与

下文意更相符。草.木如短,衣不易沾

露。②草木的生是非瞬不可察的程。—H〕RTCrpUDGiT

沾:沾湿。足:。但:。愿:指向往田园

生活,不五斗M折腰,不愿与

世俗同流合的意愿。但使愿无:只要不背自己的意

愿就行了。

:。5PCzVD7HxA

3、参考文:<我〕种豆于南山之下,草茂盛豆苗稀稀。早晨起来<到地

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时间年月日

学习内容:《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一、学习《归园田居(其三)》

导入: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文章了,谁能说说他的事迹。

(一)预习、导学

1、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把它写下来。

2、了解写作背景。

3、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就诗歌的中词语、句子的意思给别的同学提出问题,看看他能不能回答。

(二)学习、研讨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人归园田居的情景吗?

2.“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

4.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

5.陶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

6、你觉得陶诗的语言怎样,你能说说吗?

二、学习《使至塞上》

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一)预习、导学

1、写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2一起来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就诗歌的中词语、句子的意思给别的同学提出问题,看看他能不能回答。

(二)学习、研讨

1、《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

2、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哪一句?你能说说这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里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你能画画它的图景,说说它的意境吗?

三、拓展、延伸

背诵这两首诗,谁来试一试。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

一、学习《渡荆门送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使至塞上》与《渡荆门送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使至塞上》与《渡荆门送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课题:《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课型新知预展课

学习目标:1、朗读并熟练背诵这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导入: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洁,蒲州人(今山西永济人)。九岁就负有

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后

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

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味摩洁之画,

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艺术特色。

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西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

廷。《使至塞上》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时,结束

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

生活。杜甫盛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

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背景: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

出蜀东下,这首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候骑()都护()燕然()

用“/”划出节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归园田居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背诵默写

2、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略)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

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30诗四首

☆课文导读

《归园田居》写出了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写了王维出使西北边塞的经历,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抒发了作者失意的惆怅、寂寞和感伤。

《渡某某送别》描写了李白乘舟过某某时所见的景色,写出作者在政治上的抱负和豪情壮志,同时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登某某楼(其一)》是《登某某楼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借对某某楼景象的叙写,表达了自己的身世悲凉之感和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晨兴.(xīnɡ)荒秽.(huì)

荷.锄(hè)草木长.(zhǎnɡ)

侯骑.(jì)燕.然(yān)

帘旌.(jīnɡ)徙.倚(xǐ)

二、词语释义

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道狭:道窄。

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大荒:广阔的原野。

天镜:比喻明月。

海楼:即蜃楼,海上形成的一种幻景。

故乡水:指长江,来自作者的家乡某某。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横分:这里指瓜分。

徙倚:徘徊。

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三、语句解读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30诗四首导学案

30诗四首导学案

30诗四首

班级姓名时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前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学习《归园田居》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诵读理解:

(1)朗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B、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

C、: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3、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想像“带月荷锄归”等的动人画面。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欣赏陶渊明的另外两首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学习《使至塞上》

1、简介边塞诗及作者: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

何理解“愿”字的含义。

4直”

。并且注意

答案:田园劳作之乐,按照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赏析句子和赏

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

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

教师行为:陶渊明视权位官俸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30 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学习难点】

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知识链接】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很深。

2、背景资料:

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以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着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其五∶

使至塞上

王维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

2、背景资料: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父经商、家豪富。他从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著有《李太白集》。

2、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职责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西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3、题目解说: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游山西村

陆游

1、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时正值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失去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