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授课参考方案文档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视听元素:画面、声音、剪辑、摄影、表演等视听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作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二章:画面语言2.1 教学目标掌握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画面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画面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2.2 教学内容画面语言的定义与特征画面元素:镜头、构图、色彩、光线等画面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画面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画面语言进行创作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画面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画面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三章:声音语言3.1 教学目标掌握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声音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3.2 教学内容声音语言的定义与特征声音元素:对话、旁白、音效、音乐等声音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声音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声音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声音语言进行创作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声音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声音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四章:剪辑语言4.1 教学目标掌握剪辑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剪辑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剪辑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4.2 教学内容剪辑语言的定义与特征剪辑元素:镜头切换、剪辑节奏、蒙太奇等剪辑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剪辑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剪辑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剪辑语言进行创作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剪辑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剪辑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五章:摄影与表演5.1 教学目标掌握摄影与表演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摄影与表演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摄影与表演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5.2 教学内容摄影与表演的定义与特征摄影元素:摄影机运动、镜头角度、景别等表演元素:演员表演、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摄影与表演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摄影与表演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摄影与表演进行创作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摄影与表演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摄影与表演创作的成果第六章:视听语言与叙事技巧6.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叙事中的作用掌握叙事技巧,包括故事结构、角色塑造、情节推进等学会运用视听语言创造紧张、悬念和情感共鸣6.2 教学内容叙事元素:故事、角色、情节、冲突等视听语言与叙事的关系:如何通过视听元素推动故事发展经典叙事技巧分析:如闪回、倒叙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叙事元素和视听语言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叙事技巧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叙事技巧进行创作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七章:视听语言与主题表达7.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主题表达中的作用掌握通过视听元素传达主题的方法学会运用视听语言深化观众对主题的理解7.2 教学内容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视听元素与主题的结合:如色彩、音乐、镜头等经典影片主题表达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主题表达的重要性和视听元素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主题表达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表达主题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主题表达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主题表达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八章:视听语言与风格塑造8.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风格塑造中的作用掌握通过视听元素塑造独特风格的方法学会运用视听语言体现个人风格8.2 教学内容风格的概念与重要性视听元素与风格的结合:如剪辑风格、摄影风格、音乐风格等经典影片风格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风格的概念和视听元素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风格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塑造风格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风格塑造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风格塑造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九章:视听语言与新媒体技术9.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新媒体中的作用掌握新媒体技术对视听语言的影响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视听语言的表现力9.2 教学内容新媒体概述:互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与视听语言的结合:如交互式视频、360度视频等新媒体视听语言创作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媒体的概念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新媒体视听语言创作案例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十章:综合创作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视听语言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品10.2 教学内容创作流程:构思、策划、拍摄、剪辑等创作要求: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等作品评价与修改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作流程和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的特点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进行综合创作实践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创作流程和要求的理解能力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艺术性和技术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案中的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doc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doc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ZB010课程名称(中文):视听语言课程名称(英文):visual and audio language学分:2 总学时:36 实验学时:12适应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先修课程:广播电视概论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课程,是影视应用理论的基础知识,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使用影视语言的能力方面而设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影视语言的基本规律,掌握分镜头原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视听语言》所阐明的内容,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知识,对于学生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的建立和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内容大都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概论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同学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2、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是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影视艺术形成感性的认知,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历史发展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1、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3、视听语言的特点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课时:4课时第一章影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是学生明白画面造型语言各元素之间的概念,内容和应用规则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各个元素均为教学重点主要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景别景深与焦距角度构图色彩和色调光线视点教学要求:了解画面造型语言的各个元素的概念和内容,画面造型语言的叙事和表意作用,理解景别的划分与选取,不同景深的画面造型特点,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掌握景深控制,构图法则,色彩控制,光线控制,。

教学课时:16课时第二章声音声音的概述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声画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声音的时空属性,声音在影视创作中得重要作用,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音响音乐的功能声画结合的关系教学要求:理解声音在叙事和抒情上的作用,使用声音塑造空间,使用声音灵活调动时空,使用声音推动叙事,烘托气氛,营造氛围,通过声画关系的艺术处理,形成独特的视听艺术效果。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概念和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讲授视听基本要素,学生能够理解镜头分切、轴线、场面调度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
视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3.通过讲授蒙太奇的原理及其理论,使学生对动态影像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并逐步养成使用镜头叙述思想与内容的习惯;
4.通过讲授剪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对影视剪辑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正确理解剪辑的重要性;
5.通过讲授影视声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声音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对画面、音乐、声效的综合处理,获得综合运用视听手段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张浩岚.视听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o
2.陆邵阳.视听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o
3.主要参考书
1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o
4.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5.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6.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视听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

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定义及其分类2、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3、知道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4、掌握镜头的概念5、了解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叫《视听语言》。

那么什么叫视听语言,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导论的学习,把大家带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大门.(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或媒介符号.思考:人类能在没有工具或媒介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吗?二、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外延大小分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

狭义的语言指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它又称作自然语言文字语言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符号系统,它又称作书面语言。

法国美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中指书:“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

”广义的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符号。

如数学中有数学语言,计算机中有计算机语言,艺术中有艺术语言。

2、根据语言的存在方式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

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

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一、视听语言的发展流程简单表意的手势动作和声音:思想感情交流不够精确,有很大的模糊性.口头语言:可以精确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但是受到时空限制.留声机:不受时空限制,但只限于单向交流,并且传播速度慢。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602016 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视听语言》课程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以广播电视基本理论基础及实践方法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传授影视语言知识。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具备电视节目创作的基本才能,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并配以适当的观摩与实例分析,教师指导下的讨论等方式手段。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广泛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素质相统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教学与课程阐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教学与课程阐述第一节教学目的阐述第二节课程关键词解读:影像、声音、语言、科技、文化、艺术、媒介、光线、色彩、空间、空间调度等(重点关键词为科技、艺术:通过艺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验证视听媒介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形态;通过各个元素解读,深刻理解电影综合性的概念)重、难点提示: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解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的内容,对视听语言有一个宏观上的理解和把握第二章视听语言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节视听媒介媒介内涵;媒介的分类;媒介的发展历程;视听媒介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视听思维从思维形态来看,视听思维不属于概念思维;视听思维不是线性思维,应打破文学线性思维的习惯。

重、难点提示:视听思维是一种非线性思维、情感性思维,和文学的线性思维不同。

第三章视听语言20世纪新语言(2学时)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视听语言含义第二节电影与人的心理现象视觉暂留原理似动现象完型心理第三节视听语言特点镜头没有最小的信息单位;视听媒介是一种单向交流媒介;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视听语言授课大纲(研究生)

视听语言授课大纲(研究生)

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视听语言》教学安排侯克明教授一、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1。

上课:理论和创作规律的讲授,作品分析。

2。

看片:泛读——每年不低于300部,三年1000部。

精读——每周1部,每年40部,三年100部。

拉片要求:A 选一个10~30个镜头的段落B 画出画面构图、机位图。

C 写出分镜头记录本。

D 写出看片笔记。

3。

拍摄作业。

4。

讨论。

5。

读书。

二、视听语言主要参考书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与演员》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蒙太奇在1939”巴赞:《电影是什么?》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三、课程安排与考试行课18周,其中安排1~2次拉片。

期末以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考试成绩。

论文要求:A 选定一部影片的一个段落拉片分析。

B 画出画面图、机位图。

C 写出不少于2500字的分析文字。

出勤率低于2/3的,最高成绩为及格;低于1/2的,没有成绩;四、授课大纲第一讲:概论(一)视听语言的内容与学习方法一、蒙太奇的概念与视听语言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三、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二讲:概论(二)视听语言的特征一、视听语言与大众传播媒介二、视听语言与文化现象三、视听语言与艺术四、小结第三讲:镜头的内容(一)一、人:黄土地,二、景三、物第四讲:镜头的内容(二)四、光五、色六、声音七、小结第五讲:镜头的构成(一)一、景别:特写与近景中近景与中景全景与远景小结二、角度:摄影高度:平拍、仰拍、俯拍。

摄影方向:正拍、侧拍、反拍。

小结第六讲:镜头的构成(二)摄法光学镜头特技第七讲:镜头的构成(三)镜头长度声带第八讲:分镜头的依据与场面调度第九讲:轴线(一)双人对话场面多人对话场面第十讲:轴线(二)运动场面轴线的超越第十一讲:导演工作要点分镜头工作拍摄工作第十二讲:剪辑(一)常规叙事性剪辑剪辑概说剪辑模式平行剪辑连续剪辑第十三讲:剪辑(二)表现性剪辑心理剪辑情绪剪辑第十四讲:剪辑(三)跳切戈达尔安东尼奥尼第十五讲:剪辑(四)画面剪接技术简介第十六讲;声音与声音剪辑同步与对位声音空间声音剪辑技术要点。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李序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所在单位:传播与经贸系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视听语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视觉心理形成机制、视听语言的特点、视觉思维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地位;(2) 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人的视听感知特性在影视中的运用;(3) 视听语言的特点;(4) 视觉思维的形成。

教学要求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

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记录本性和幻觉性;视觉思维:形象元素间的组合关系带来视觉语言的表意。

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语言各元素的概念、内容和应用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是整个视听语言教学的重点章节,其各个元素均为教学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1) 景别:景别的划分、各景别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2) 景深:景深控制、长焦、中焦、短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及影视应用;(3) 构图和角度:构图三任务、构图法则、构图的象征意义。

角度的类型、各自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4) 色彩和光线: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情绪、色彩控制手段;光线的分类(光位和光性)、不同光位与光性的画面造型功能;(5) 视点: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教学要求了解:画面造型语言各个元素的概念和内容;画面造型元素对于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意的作用。

理解:景别划分与选取;不同景深的画面造型特点;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角度的叙事表现功能;色彩和光线的情绪暗示;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掌握:景深控制;构图法则: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和重力平衡)以及对待法则的态度;色彩控制:色彩体系的建立、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处理;光线控制:光线的造型能力、三点布光法;视点:客观视点、主观视点、导演视点。

视听语言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视听语言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2. 适用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传播等相关专业3. 学时:32学时4. 学分:2学分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的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影视作品分析、创作和批评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二、课程内容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基础(8学时)- 视听语言的概念、特征和发展-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蒙太奇、长镜头、时间、空间、声音、剪辑等- 视听语言的分类与流派- 视听语言的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2. 第二阶段:视听语言分析(8学时)-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听语言在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听语言在纪录片、广告等不同类型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 第三阶段:视听语言创作(8学时)- 视听语言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分镜设计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剪辑中的应用4. 第四阶段:视听语言批评与鉴赏(8学时)- 视听语言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影视鉴赏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的鉴赏方法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结合经典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影视作品分析、创作和批评的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网络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作业(30%):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3. 期末考试(30%):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视听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影视视听语言》2. 辅助教材:经典影视作品、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等3. 网络资源:影视资料库、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理论学习阶段2. 第五周至第八周:案例分析阶段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创作实践阶段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视听语言批评与鉴赏阶段七、课程特色与创新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视听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原版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原版

视听语言教案参考教材:《视听语言》邵清风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案:影视视听语言十五讲第一讲/2课时:第一节/引入部分:视听语言,即画面、声音以及二者之间产生的组合关系三部分。

首先,介绍一下视听语言产生的基础与原由:物质基础:摄影、放映术,录音、还音术,色彩技术等生理基础:视觉滞留原理出示一负相图进行学生实验心理基础:似动现象心理补偿机制等其次,简单的介绍一下视听语言当中的几部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最后,考虑到学生的拍摄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先将以视听语言为基础的分镜头脚本引入到课程当中。

注:此分镜头脚本为示例,不为授课标准所用。

第二节/正课部分:一、什么是镜头和机位,镜头和机位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二、什么是摄影和摄像,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三、形成影响的基本元素:画框、构图、景别、角度、焦距、摄像机的运动、照明、色彩、调度等等。

四、画框与构图:1、画框的概念、画框的功能、画框在影像中的特殊运用2、构图的概念、构图的原则、常见的构图方式及特点、影响构图的实体因素和虚体因素:常见的构图方式:S 形构图、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图等等 实体因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等虚体因素:线条、几何形状、水平与垂直、位置与重心等 参考影片:《黄土地》《重庆森林》《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第二讲/2课时 第一节/景别与角度一、景别的概念、分类、作用 二、不同景别的界定与功能:三、角度的概念、分类、作用 四、不同角度的界定与功能夹角背面与正面相反适合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引发想象、制造悬念垂直夹角平视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高度典型的新闻摄影的角度,表达平等、客观、公正仰视镜头高度低于被拍摄对象被摄物体显得高大,表达崇敬、敬仰的态度俯视镜头高度高于被拍摄对象被摄物体闲的矮小,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第二节:焦距与景深备注:本章节为重难点章节,此图表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意识概念,具体的讲解与分析还需与具体影视示例相结合。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视听语言》2. 教案作者:XXX3. 适用年级:XXX年级4. 教学课时:XXX课时5.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培养学生对视听语言的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视听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等媒体中的作用。

2. 讲授新课(1)视听语言的概念:从文化、艺术、传播等角度解释视听语言;(2)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镜头叙述的规则,声画关系处理;(3)视听语言的元素:画面、声音、镜头、剪辑、色彩、光影等;(4)视听语言的运用:案例分析,如电影《风声》、塔可夫斯基作品等。

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部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2)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分析成果。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视听语言的重要性;(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部电影或电视节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作业等情况,评估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视听语言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视听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元素、运用等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视听语言;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五、改进措施1. 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视听语言的运用;2. 鼓励学生课后多观看电影、电视节目,提高自身的视听鉴赏能力;3. 在课堂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更多类型的影视作品。

视听语言 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 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在理论讲解中,讲师会详细介绍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影像构成的基本元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像创作的基本原理。

在案例分析中,讲师会选取经典的影视作品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表现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将亲自参与影像创作过程,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视听语言》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影像___与听的语言类型及运用能力的把握。

课程主要介绍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影像构成的基本元素,以及影像创作过程中包含的各个元素。

通过对经典的影视作品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该课程重点强调视与听的语言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与技术体现,帮助学生创造出更优秀的影视作品。

在本课程中,我们采用了传统授课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影视语言的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也采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实践运用视听语言中各个要素,并通过有效的组合和运用,理解视听语言的应用特点。

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我们展示了优秀导演的杰出作品片段,帮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艺术特点。

此外,我们也采用了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视听语言元素进行全面表达,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采用了传统讲授和案例教学法,对影视的产生和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使概念讲述更加清晰透彻。

对于运用性问题,如景别、运动镜头、色彩与光效等的运用,我们采用了项目驱动和探究式研究的方式。

在课前布置任务后,小组讨论其应用,并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学生充分讨论,互相评价,锻炼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也将“翻转”带入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们的研究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作思维和创作技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影视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视听语言教案XXX教案编写格式与基本要求教案是教师以章节和课时为单位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授课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

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

一、教案的基本格式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教案首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开课分院、上课班级、任课教师,课程内容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内容。

2、教学单元教案主要包括授课学时、授课章节,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章、节)、教学方式、基本教学内容、复思考题与作业题、本次课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等。

二、教案的编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教材为依据。

2、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

3、科学安排进度,突出重点,讲清那点,注重启发。

4、精心选用教学手段,注明其使用时机。

5、教案应存入各教研室教学档案。

视听语言课程教案课程性质任课教师授课对象课程内容简介和主要参考资料影视视听语言课程编号学分3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XXX职称助教总学时48授课:48学时实验:学时实:周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2班课程内容:本课程立足于中外影视制作实际,立足于学生已经得的影视理论、技术课程之根蒂根基,用理论与例片阐发结合的方式,讲述视听语言的根本概念、特征、构成关系,讲述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审美内涵。

主要参考资料:《视听语言》,XXX、XXX等编著,XXX,2017年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影视视听语言的纪律,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为学生编导影视作品打下理论基础,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特征、构成关系,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审美内涵,以及运用视听语言知识进行影视分析和创作。

视听语言课程教案6学时授课题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章、节)教学方式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含义、特点,掌握视听语言的发展概况,理解电影与戏剧、文学等艺术的区别与关联。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达方式3. 学会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意表达和故事叙述4. 提高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二、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视觉和听觉元素的结合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时间、空间和节奏的处理2. 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摄影机运动等听觉元素:音乐、音效、对白、旁白等3. 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画面构图和摄影技巧音乐和音效的运用剪辑和节奏的控制4. 创意表达和故事叙述创意构思和剧本编写角色塑造和表演场景设计和拍摄角度的选择5. 影视作品的欣赏和批判分析影视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评价影视作品的优缺点培养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表达方式2. 示范法:播放经典影视作品片段,分析其视听语言的运用3. 实践法:分组进行影视创作实践,锻炼学生的视听语言运用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批判性讨论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情况2. 影视作品创作:学生分组创作的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创意性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感悟五、教学资源1. 教材:《视听语言》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2. 影视作品:经典影视作品片段或整部电影3. 投影仪和播放设备:用于播放影视作品片段和整部电影4. 网络资源:在线影视平台或视频分享网站,用于获取更多的影视作品和相关信息六、教学进程第1周: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视听语言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视觉和听觉元素的基础知识第2周: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视觉元素)分析画面、色彩、构图和摄影机运动等视觉元素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片段,讨论其视觉元素的运用第3周: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听觉元素)讲解音乐、音效、对白和旁白等听觉元素的作用分析影视作品中的听觉元素运用和对其效果的影响第4周: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画面构图和摄影技巧)讲解画面构图的原则和技巧探讨摄影机的运用和拍摄角度的选择第5周: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音乐和音效的运用)分析音乐和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运用技巧观看影视作品片段,讨论其音乐和音效的配合效果第6周: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剪辑和节奏的控制)讲解剪辑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探讨剪辑对影视作品节奏和叙事的影响第7周:创意表达和故事叙述讲解创意构思和剧本编写的方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和表演技巧第8周:影视作品的欣赏和批判分析影视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评价影视作品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和讨论:教师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思考。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

视听语言教案分析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视听语言》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等。

2. 能力目标:掌握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影视作品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特征2. 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3. 视听语言的符号编码系统4. 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5.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视听语言。

2. 提问:这段影视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感受到哪些视听元素?(二)讲授新课1. 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特征- 介绍视听语言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析视听语言的符号编码系统,包括画面、声音、镜头、剪辑等。

- 阐述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镜头叙述的规则- 声画叙述规则- 视听元素的分析3. 视听语言的分析方法- 视听元素分析- 镜头分析- 剪辑分析- 声音分析4.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 以具体影视作品为例,分析其视听语言特点。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选择一部影视作品,分析其视听语言特点。

2. 撰写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等。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视听语言分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视听语言分析报告的质量。

3. 考核: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视听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视听语言分析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视听语言 教案

视听语言 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教案标题:视听语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视听语言技能,包括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对视听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通过听取各种视听材料,如录音、视频、电影等,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理解能力。

包括听取对话、短文、新闻报道等不同类型的材料。

2. 口语表达:通过观看视听材料,学生将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口语表达。

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3. 视觉辨别:通过观察视听材料,学生将学会辨别图像、人物、场景等,并进行描述和表达。

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视频片段或播放一首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与所展示的视频或音乐相关的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主体:1. 听力训练:a. 提供听力材料:播放一段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取并理解内容。

b. 提问与讨论:根据听力材料,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回答并展开讨论。

c. 检查答案:与学生一起核对答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听力理解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d. 反馈和讲解:针对学生的听力问题,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讲解,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技能。

2. 口语表达:a. 观看视听材料:播放一段视频或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并理解内容。

b. 练习口语表达:根据所观看的材料,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包括描述人物、场景、情节等。

c.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d. 演示和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短剧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视觉辨别:a. 展示视觉材料:展示一些图片、图表、地图等视觉材料,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其中的信息。

b. 描述和表达:要求学生描述所展示的视觉材料,包括图像特征、人物动作、场景背景等。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构成要素3. 学会分析和解构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4. 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视觉和听觉元素的融合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用叙事和表意的结合2. 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摄影机运动等听觉元素:音乐、声音、对白、音效等3.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剪辑:镜头切换、画面组合、节奏控制等摄影:角度、景别、光线、构图等音效:声音的运用和组合,氛围的营造等4. 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叙事手法:顺序、倒叙、闪回等表意手法:象征、隐喻、夸张等情感表达:音乐、画面、表演等手段的运用5. 视听语言的创作实践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学生短片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构成要素,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

2. 实践法:学生进行短片创作实践,运用所学视听语言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影片中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分享创作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短片创作:学生完成短片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对视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经典影片:用于分析和讲解视听语言的运用。

2. 教材:提供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和构成要素的知识。

3. 摄影机、麦克风等视听设备:用于学生短片创作实践。

4.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播放影片和展示学生作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结构:第1-4课时: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5-8课时: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构成要素第9-12课时: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第13-16课时:视听语言的创作实践七、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通过播放一部经典影片片段,引发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视听语言》授课计划

《视听语言》授课计划
四、声响蒙太奇
3
1
多媒体
观看动画片,分析有特色的镜头运动的作用。
4

3.21
第四节蒙太奇的依据和作用
一、蒙太奇的依据
二、蒙太奇的作用
第五节动画片蒙太奇结构的要求
3
1
多媒体
分析一部电影中蒙太奇的含义。
5

3.28
第四章动画片的场面调度
第一节关于场面调度
一、场面调度的概念
二、摄影机调度
第二节动画场景调度
一、动画场景调度的概念
二、动画场景调度与其他场景调度的区别
第三节 角色调度与镜头调度
一、角色调度
二、镜头调度
3
1
多媒体
分析一部电影中蒙太奇的叙事方式。
6

4.4
第四节场景调度的方法
一、平面调度
二、纵深调度
三、中外调度
四、对比调度
五、象征性调度
六、群众场面调度
第五节场面调度的作用
3
1
多媒体
分析电影中的场面调度。
第二节 人声
一、人声的分类
二、配音的艺术
第三节 音乐
第四节 声音与画面
3
1
多媒体
声音、声效、背景音乐的收集。
10

5.9
第八章动画片的艺术处理
第一节风格化的动画视听语言
一、风格的本质
二、各国动画视听风格
3
1
多媒体
声音、声效、背景音乐的收集。
11
十一
5.16
第二节动画片的细节处理
一、细部动作的表现
二、物的细节处理
三、节奏的美感
第二节节奏的处理方式
一、节奏处理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授课参考方案文档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2)《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3)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49年。

4)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地球,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郭沫若。

6)中国第一本关于舞蹈理论的专著是《新舞蹈艺术概论》。

7)裕容龄是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中国宫廷舞蹈家。

B)《逍遥游》、《齐物论》出自《庄子》。

9)闻一多提出现代诗歌创作要做到“三美”,“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0)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头像设立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大厅。

11)屈原出生于战国,代表作是《离骚》、《天问》、《九歌》。

12)《皇后喜剧芭蕾》被公认为欧洲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1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14)《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

15)《上林赋》、《子虚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与其同属一个时代的同一体裁的文学家有扬雄、班同、张衡。

16)茅盾描写养蚕丰收成灾的短篇小说是《春蚕》。

17)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的芭蕾舞作品是《吉赛尔》。

1B)“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汉代组诗《古诗十九首》,其中一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后两旬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19)觉慧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

20)著名的《天鹅舞》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曲。

21)建安七子是王粲、刘桢、徐干、陈琳、孔融、阮踽、应场。

22)诗歌《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

23)竹林七贤是阮籍、嵇康、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王戎。

24)三大秧歌通常是指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

25)奥运会会旗是由五个圆环组成的白色无边旗,五环相套,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

26)除了朱自清写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有俞平伯写有同样题目的散文。

27)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郁达夫。

2B)马头琴是蒙古族舞蹈的特色伴奏乐器。

29)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0)《为奴隶的母亲》的作者是柔石。

31)“赛乃姆”、“多郎舞”、“萨玛”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32)我国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33)安徽花鼓灯流行于淮河两岸,它是从明朝开始形成的。

34)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彼得大帝夏宫、桂离宫分别坐落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俄罗斯圣彼得堡、日本京都。

35)在我国现代文学中以写湘西题材著名的作家是沈从文。

36)被人们称为早期现代舞奠基人的是鲁道夫·拉班。

37)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作者是张天翼。

3B)“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

39)鲁迅的二弟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名字是周作人。

40)舞蹈是一种“虚幻的力”,这一说法是由苏珊·朗格提出的。

41-我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量蕉二&堕、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42)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43)被誉为中国第一只白天鹅的是白淑湘。

44)芭蕾舞中的术语主要为法文。

45)《倾城之恋》的作者是竖墨坠,《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是曹七巧。

46)长篇小说《金粉世家》的作者是张恨水。

47)被孔子评价为观后“i月不知肉味”的乐舞是大韶。

48)晚明性灵小品主要是指竖垡、重塞遒、重主遭、王星壁、塞i徊等人的创作。

49)新时期朦胧诗的三位代表诗人是北岛、顾城、舒婷。

50)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钱伯斯。

51)在草原、森林、湿地、海洋和沙漠中)其中被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环境的是森林、海洋、湿地。

52)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

53)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棋王》的作者是阿城,小说《爸爸爸》的作者是韩少功。

54)《说同》的作者是陈从周,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55)作家巴金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散文集是《随想录》。

56)戏曲中扮演士兵、衙役等随从人员的被称为龙套。

57)电影《长恨歌》是香港导演关锦鹏最近拍摄的电影,电影是根据王安忆作品改编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叫王琦瑶。

5B)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设计教堂的理想空间是中心化。

59)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改编的。

60)电影《芙蓉镇》是根据古华的小说改编的。

61)袁雪芬是著名越剧演员。

62)中国画简称国画,强调用线条描绘对象。

63)扬州八怪指的是扬州画派,有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觯、郑板桥、李方膺、罗聘等人。

64)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作家苏童的《妻妾成群》改编的。

65)书法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66)戏曲中的“老旦”通常扮演老年妇女。

67)唐代楷书代表书法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

68)“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中的一场戏。

69)小说《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

70)京剧《霸王别姬》是梅兰芳的代表作。

71)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剧目是《十五贯》。

72)Q系列有一系列商数,如AQ、EQ、IQ、MQ,它们的相应表示是AQ——逆境商,EQ——情绪商数,IQ——MQ——。

73)三星堆被发现于四川省,主要出土物品是青铜器。

74)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75)晚清戏曲舞台艺术改革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汪笑依,他创作了《哭祖庙》、《马前泼水》、《骂阎罗》等名剧,被誉为“活跃在京剧舞台四十余年的一代宗师”。

76)《新青年》在1918年6月出版“戏剧改良专号”,这是我国杂志出版外国作家专号的肇始,掀起了“五四”时期向西方戏剧学习的热潮。

77)由田汉创作的《关汉卿》和老舍创作的堡&堕2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话剧创作中的两大巅峰之作。

78)1906年一群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了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其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

该社上演了名剧《茶花女》的第i幕和多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标志着中国文明新戏的开端。

79)1933年,年仅23岁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曹禺在毕业前夕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80)1937年,夏衍创作出他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这部戏剧截取了上海典型的“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描写了五户人家灰色而痛苦的生活。

81)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于l942年首演于重庆,轰动了山城,其中“雷电颂”的诗句久久地回荡在嘉陵江两岸。

82)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探索戏剧的热潮,其巾最能代表这一时期话剧成就的是《狗儿爷涅檠》和《桑树坪纪事》。

83)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分为三类,分别是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84)《戏剧小工具》是德国布莱希特的论著。

85)有“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之称的莱辛的著名戏剧论文集是《汉堡剧评》,是104篇剧评的汇编。

86)什么是广播剧?戏剧形式的一种,适应广播的特点,用对白、音乐、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刻画人物。

有时穿插必要的解说词,帮助听众了解剧中情境和人物的活动。

87)什么是独幕剧?戏剧作品形式之一,全剧事件在独立的一幕内完成。

由于展示剧情受到较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堕8B)什么是戏剧剧本?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

89)什么是剧本中的幕?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的段落,按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

幕又可按情节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场或景。

90)什么是场?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的段落。

也指演出时的舞台场面,如演员的上下场。

91)什么是演员?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

92)什么是戏剧道具?戏剧演出巾所需的舞台用具。

93)什么是布景?舞台美术的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剧本内容、导演构思和舞台美术设计意图,以幕布、平台等,运用平面绘画、立体造型、光影技巧等艺术处理,为剧中人物创造特定的环境。

94)什么是戏剧导演?戏剧创造工作中的一种职务。

职责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拟订艺术处理方案和导演计划,组织和指导排练,经过演员和有关人员的创作实践,把剧本的内容体现为具体的舞台形象,达到预定的演出目的95)话剧《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96)话剧《关汉卿》是田汉的作品。

97)由上海戏剧学院编撰的著名戏剧专业刊物是《戏剧艺术》。

9B)《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h生的作品。

99)《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作品。

100)“默片”时代被称为中国第一代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授课参考方案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授课参考方案第一章、镜头(第一周)影片读解:《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课堂练习:放一段录相,由同学写出分镜头台本。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洗头一段,共22 个镜头。

)思考题:①、如何划分一个镜头?②、影像构成的元素主要有哪些?第二章、构图(第二、三周)影片读解:《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课堂作业1:将一段文字分出镜头,并画出每个镜头的草图:★、课堂作业2:“试用10个镜头描述雪天一农户家中,一家人围坐在煮着野味的地炉边,等待吃饭的温馨场面。

”思考题:①、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应该遵守什么原则?②、构图能否在形式上不具美感,为什么?第三章、景别(第四、五周)影片读解:《鸟人》★、课堂作业3、“特写作业”题目:《朋友》要求:①、30 个镜头左右。

②、特写镜头在作业中起“支撑”作用。

思考题:①、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②、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③、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第四章、角度(第六、七周)影片读解:《法国中尉的女人》、思考题:①、电影镜头的角度主要有哪些变化?②、举例说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艺术效果?第五章、运动(第八、九周)影片读解:《美国往事》影片读解:《阿基米德后宫的茶》★、课堂作业:让同学们用一个镜头讲述一件事情。

思考题:①、运动在电影中有何作用?②、谈谈你理解的长镜头创作方法和蒙太奇创作方法③、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运动元素?第六章、照明(第十周)影片读解:《阳光灿烂的日子》★、课堂作业:用光的元素完成“一场戏”,题目《窗口》(用分镜头剧本形式)思考题:①、照明的种类主要有哪些?②、照明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③、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第七章、色彩(第十一、十二周)影片读解:《罗拉快跑》★、课堂作业:色彩作业:《母女情》思考题:①、举一部色彩处理有特点的影片,谈它好在哪里?②、色彩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第八章、语言(第十三周)影片读解:《活着》思考题:①、如何写好人物对话?第九章、音响(第十四周)影片读解:《红色沙漠》★、课堂作业:①、用音响完成一个微型剧作构思(可以讲述一件事),书面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