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绪论共37页
水文地质学基础-绪论
主要参考文献: 《水文地质学ຫໍສະໝຸດ Baidu础》教材后附的参 考文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 中英文版—“地下水”和“水文地 质学”类教材 芮孝芳著,水文学原理,2004.8
水文地质学基础
绪论
一.概念: 1.地下水:埋藏和运动于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土 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2.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具体来说, 是研究地下水在周围环境(岩石圈、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其数量 和质量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如何应用这一规律有效地利用地下水和调 节控制地下水以兴利除弊。
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生态环境。 视野扩展: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生态环境→技 术-社会系统。 目标改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 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扩大到广义地下水,乃至 地下水圈。 思路的改变:从地下水生成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 究。 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地下水科学与其它自然科 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 问题。 服务方式转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 力,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4)转变时期:近30年,更多的理论研究 和实验模拟极大地丰富了地下水理论, 形成了地下水研究核心内容的转变。特 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使水文地质学 的发展正向“地下水科学”方向转变。 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应用到水文地 质学中,围绕地下水资源概念的确立, 提出了按地下水含水系统评价水资源, 统一规划管理水资源等理论研究。
水文地质学基础A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基础A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2003
03.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A04.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Hydrogeology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包含实验8学时08.课程学分:3
09.授课对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开课学期:4学期(春季)
10.选用教材:
张人权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2011年,第六版.主要参考书:
[1]薛禹群主编:《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2]沈照理等编著:《水文地质学》,科学出版社,1985年
[3]R.H.布朗等编,赵耿忠、叶寿征等译:《地下水研究》,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年
[4]任天培主编:《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6年
[5]霍崇仁等编:《水文地质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
[6]朱学愚、钱孝星编著:《地下水资源评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7]R.A.费里泽著,吴静芳译:《地下水》,地质出版社,1987年
[8]石振华,李传尧主编:《城市地下水工程与管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9]王大纯,张人权等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5年,第五版.大纲执笔人:
11.课程中文简介: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基本特征等,为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精选ppt
13
四、水文地质学发展的趋势 1、由寻找地下水转为解决地下水资源问题; 2、研究范围由饱水带含水层到包气带及相对 隔水层在内的整个含水系统; 3、研究对象由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扩 展到地下水圈; 4、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技术方法的应用相 结合, 使水文地质学由定性分析向严密的 定 量 分析方向发展; 5、水文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
可用淡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0.61% 地下水=(可用淡水)98.5%
①分布广,变化稳定(质、量、时空); ②水质良好,不易污染; ③保证率高; ④数量大,便于利用。 若集聚较多的盐分与元素(溴、碘、锶、钡等) 就成为具有工业价值的液态矿床—工业矿水。 若含有某些特殊组分(锶、氡等)或具特殊性质 (温度), 就成为矿水(饮之健体者叫矿泉水)。
植被学、土壤学等。 • 地下水的赋存 ——地层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
地质、地貌。
精选ppt
12
• 三、水文地质学发展过程(自学)
• 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 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是由低级向高级
螺旋式的逐渐发展起来的。该过程一般都是伴 随着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生存的需要而出现的。 需要将成为各个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
平均水层厚度( mm) 。 Y = W / F * 10-3 * 径流系数(a) — 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
的径流深度(mm)与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第6章_包气带水
Vt=K(hc /Z +1)
初期:Z很小,水力梯度(hc /Z +1)趋于无
穷大,故入渗速率V很大;
随着t增大,Z变大, hc /Z 趋于零,则V=K, 即入渗速率趋于定值,数值上等于渗透系数K。
包气带水运动与饱水带水运动的三个不同点:
包气带存在毛细负压或基质势,但饱水带不存在; 包气带任一点的压力水头是含水量的函数,但稳定
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即位置势能,源于重力场, 是在恒温条件下将单位重量的水从参考基准面移到某一高度Z, 纯自由水所做的功。其大小与基准面的位置有关。基准面以上Z 位置的重力势为Z,基准面以下Z位置的重力势为-Z。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相对于大气压力(参照零点) 所存在的势能差。潜水面处压力势为零(压强为大气压强); 潜水面以下饱和带的压力势为正。潜水面以上包气带的压力势 为负,常被称为毛细管势或基质势,对应于前文讨论的毛细负 压水头。 基质势(metric potential) :是由非饱和(土壤)基质对水 的吸附力和毛细力产生的。这种力将水束缚在土壤中,使土壤 水的势能低于自由水(参照状态)。基质势只有在包气带固、 液、气三相并存时才存在,其大小与岩性、含水量状况有关; 饱和带的基质势为零。
2R 2 Pc 2 R R
弯液面下的液体实际承受到的表面压强(实际 表面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与附加表面压强Pc之和, 即: P = P 0 + Pc
水文地质学基础共40页PPT课件
含水系统层次划分—系统与子系统
A
B
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含水系统
丘陵
倾斜平原区
低平原
广义地下水: 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 主要依据——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表3-1含水介质三类,埋藏三分,组合共分为9类
第二章 地下水的赋存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3.2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3.3 地下水分类 3.4 潜水 3.5 承压水 3.6 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 3.7 上层滞水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水面(水位):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一个自由水面,称为地下水面,以海拔高度表示称之地下水位 。 (一般通过打井,地下开挖来确定) 地下水面以上部分,包括毛细水带、中间带和土壤水带,岩石中的空隙未被水充满,称为包气带。 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岩石中的空隙被水充满,称为饱水带。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or zone of unsaturation) 包气带水的赋存与运移 受毛细力与重力的共同影响 雨季及雨后的影响 包气带水的影响因素 除受包气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影响外,气象因素的影响极为显著。 研究包气带水的重要意义 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重力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发,消耗出去。研究包气带水盐的形成及其运动规律对阐明饱水带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2390 水文地质学(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实践)课程代码:12390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地下水赋存、运动、水化学、补给径流排泄等专业基础知识、正确操作孔隙与水、达西渗流实验、潜水及承压水水文地质图判读等水文地质基础实验能力。为今后从事地质工程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学分要求)
1、掌握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给水度的持水度的方法。
2、掌握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理解达西定律。
3、了解包气带中毛细水的赋存与运动特征。
4、通过潜水模拟演示,增强对潜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感性认识。
5、通过承压水模拟演示,增强对承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感性认识。
6、掌握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方法,学会阅读和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图。
7、掌握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编制方法,具备阅读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能力。
8、能正确分析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9、能正确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水特征。
10、能正确判读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学》实践课程2学分,建议总课时3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指定教材:张人权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地质出版社,2011年。
参考教材:梁杏、郭会荣主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地
质出版社,2009年。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水文地质学基础”是与地下水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基础理论性强。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包括优秀教材的对比选择、四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任课教师的团队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总结,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并且可供相关院校同类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1-0146-03
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姜春露
郑刘根程桦向必伟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2015年11月
November ,201
5
University Education [收稿时间]2015-05-17[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质学新专业建设项目(2013ZYTZ009)和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xjt-szy1402)。
[作者简介]姜春露(1984-),男,安徽阜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一、引言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国内理科地质学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
安徽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基础上,于2011年开设地质学专业。在我校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以培养学生具有地下水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本文就两年来我校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12389 水文地质学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课程代码:1238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性质特点是:基础知识性和实践能力性并重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是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框架,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建立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初步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深入理解地下水赋存空间与特征、地下水的存在形式、与地下水有关的岩土水理性质(参数)、岩层含水性的划分、地下水的埋藏与分类、地下水资源与分类等基本概念(术语)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地下水运动定律、地下水化学成分与形成作用理论、地下水系统概念与方法、地下水补给与排泄基本方式、地下水均衡原理等基本理论(原理);初步学会从微观到全局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方法,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综合分析地下水运动和水化学特征的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水力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学基础”、“水文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后续的“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等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掌握地下水的功能,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教学设计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教学设计
课程背景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成因、分布、流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水资源、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影响等问题的学科。本课程面向地质学、水文学等相关专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熟悉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和保护等基本内容;
3.能够使用水文地质学的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问
题;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安排
第一周
教学内容
1.课程介绍和教学安排;
2.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教学方式
1.授课;
2.PPT课件演示。
作业要求
1.阅读教材第一章,理解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组建小组,并完成小组自我介绍。
第二周
教学内容
1.地下水的分布和类型;
2.水文地质学的地质基础和水文循环。
教学方式
1.授课;
2.PPT课件演示。
作业要求
1.阅读教材第二、三章,并理解地下水分布和类型、水文地质学的地质
基础和水文循环;
2.完成小组作业:调查当地地下水的分布和类型,并撰写一份报告。第三周
教学内容
1.地下水的运动和流域水文;
2.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保护。
教学方式
1.授课;
2.PPT课件演示。
作业要求
1.阅读教材第四、五章,并理解地下水的运动和流域水文、地下水资源
的评价和保护;
2.完成小组作业:对当地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和保护措施的提出建议。
第四周
教学内容
1.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
2.地质灾害与地下水。
教学方式
1.授课;
2.PPT课件演示。
水文地质学基础
附件2
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长安大学
课程学校长安大学
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水利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课程负责人马致远
填报日期2012.11.05
陕西省教育厅制二○一二年九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
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
报内容填写。
四、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
签字。
五、“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
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课程团队
3.课程建设
4.课程内容
8.承诺与责任
9.学校推荐意见
—21 —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2021/8/20
29
第3节 与水有关的岩土性质
容水性:岩石能容纳一定数量水的性质。用容水度表示。
给水性: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数量水的
性质。用给水度表示。
2. 分布:主要分布在固结岩层: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等保留原来成岩孔隙,但主要是在后期应力作用下产生裂隙。
3. 分类:按成因分:
成岩裂隙: 岩浆作用:侵入、喷出,冷凝收缩(岩浆岩)
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干缩 (沉积岩)。
岩浆岩最普遍,玄武岩(基性)柱状节理最有水文地质意义。
风化裂隙:风化作用
34
在数值上: u Sr M c
透水性:
渗透系数(K):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 各向同性介质中,单位水力梯度下的渗透流速(m/d) ,表示 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
影响渗透性大小的因素:
对松散层: 颗粒大小、形状、分选程度、密实度、胶结情况 水质、水温、液体类型。
对坚硬岩体 :
同松散层
更取决于裂隙的几何结构特征:延伸方向、宽度、密度、
长度、连2021通/8/性20 、充填物、裂隙面的粗糙程度等。
35
水文地质学基础教程
1.2.1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a)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我 国 西 北 地 区 缺 水 剪 影
2019/10/1
我国耕地与农村用水
60%
地下水灌溉面积 其它灌溉面积
全国60%的耕地 全部或部分使用地下水灌 溉
全国95%以上的农 村饮用地下水
2019/10/1
95%
Company Logo
农村饮用地下水 饮用其它水
2019/10/1
含水系统层次划分—系统与子系统
ww2w0.1th9e/m10e/g1allery.com
A B
Company Logo
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含水系统
丘陵
倾斜平原区
低平原
ww2w0.1th9e/m10e/g1allery.com
Company Logo
3.3 地下水分类
广义地下水:
2019/10/1
冰冻\积雪
地下水
1.2 地下水的功能(作用)
地下水——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为:
1、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3、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4、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
2019/10/1
※地下水与其周围的环境,人、水、热、动是个相互依存的有 着内在联系的生物生存链,打破一个环节就会引起或正或负 的反馈(报复)
水文地质学基础--1.绪论
转变时期: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核心内容的转变——找
水水文地质学→资源…→生态环境。
1.4 学科体系
水文学
地质学 传统水文地质学
理论水文地质学
技术方法水文地质学
应用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
地热资源
➢ 供暖、发电
储能
➢ 冬储夏用,夏储冬用 ➢ 地源热泵
旅游资源
➢ 泉水、湿地 ➢ 地下溶洞、古井遗址
占全球7.9%
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地壳内能量、热量、化学组分的传输者 强的溶剂——成矿、找矿; 传递应力——水库诱发地震、滑坡等灾害; 地壳内部的能(热)量的传输者(如温泉);
地下水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地下水是活跃敏感的生态环境因子
地下水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是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地下水 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使环境发生变化。
农业用水不当,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盐渍化 ➢沼泽化
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退化 ➢土壤沙化 ➢石漠化(南方岩溶地区)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活化石)
沿海岸线自北向 南发生海水入侵的地 区依次有 辽宁的庄河—丹东 大连 营口 下辽河三 角洲、辽西沿岸海水 入侵区 河北秦皇岛沿岸的赤 土河地区、耀华玻璃 厂和枣园水源地 山东的莱州—招远— 龙口一线的沿海平原 地带及烟台 威海 青 岛日照等地河口地段 广西的北海市海城区 海南的新英湾地区和 台湾的台北盆地、嘉 南平原北港地区。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第6章_包气带水
附加表面压强的产生:
设想切取一个半径为R的 半圆球形液面。
显然,在液面的圆周状边 线上都存在着指向液层内 部的表面张力;其合力为 α·2πR,垂直于面积为 πR2的投影圆面。
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表面压强为:
• 2R 2
Pc
R2
R
弯液面下的液体实际承受到的表面压强(实际表 面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与附加表面压强Pc之和, 即:
7-溢水管 8-支架
试验说明: 松散岩石中细小的孔隙通道构成毛细管,在地
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中广泛存在毛细水。
毛细水类型:
支持毛细水 悬挂毛细水 孔角毛细水
支持毛细水:
由于毛细力的作用, 水从地下水面沿着 小孔隙上升到一定
高度,形成一个毛 细水带,此带中的
毛细水下部有地下 水面支持,称为支 持毛细水。
D —毛细管直径,单位为mm。
hc为毛细压力水 头,是一个负的 压力水头。
可以用张力计测 定包气带的毛细 压力水头。
从图可以看出它 是一个负的压力
水头,故称为毛细 负压。
在饱水带中(用水力学原理):测量任一点的压力水头—用测压管(压力 计) H=Z+hp
在包气带中(测负压):张力计是一端带有陶土多孔杯的充水弯管,多孔 杯充水后透水而不透气。将此多孔杯插入土中,经过一定时间,张力计中 的水与土中的水达到水力平衡,在弯管开口部分显示一个稳定的水位。由 此水位到放置多孔杯处的垂直距离就是毛细压头hc,为负的压力水头。 H=Z-hc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第5章 地下水的运动
Company Logo
5.2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达西定律—线性渗透定律(linear law)
• H.Darcy—
法国水力学家,1856年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得出的。 5.2.1 实验条件:装置图—P33,图5.1
1)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uniform sand),断面为ω
2)上(下各)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保持稳定水流 3)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示意流线 4)砂筒中安装了2个测压管 5)下端测出水量(outflow)—Q
5.3 流网(Flow net)
5.3.1 基本概念
• 均质各向同性介质
渗透系数在含水层内是个常数,不随空间位置和方向 的改变而改变。
即K(x,y,z) = C =Kx=Ky=Kz
•
均质各向异性介质
渗透系数在含水层内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 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即K(x,y,z) ≠ C ≠ Kx≠Ky≠Kz
5.2.2 达西定律(Darcy’s law)
• 渗流流速 – 根据水力学,流速与流量的关系对上式转化: Q = ω ·V 与(2)式比较 V = K· I V称为渗流流速(seepage velocity \Darcy velocity )
达西定律中由此看出:
– 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是一次方成正比
H1 H 2 ΔH h I L1 2 L L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总复习
的比值
M 1000Q
F
(5)径流系数α 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与相应的降雨量的比
值
α= Y/ P
9
4、水文测量与信息采集
(1)水位 河流某时刻在某断面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目前全国统一基面:黄海基面 水位 = 水尺零点高程 + 水尺读数
Φp = … , … , …, … , …
x ②已知 、Cv值,代入 xpx(1Cvp)
(或
Kp
xp x
1Cvp
);
③ 以Xp (或 Kp )为纵坐标,以P(%)为横坐标,绘出一 条与三个统计参数相符的理论曲线;在曲线上求出设 计频率对应的设计值。
(要求会查表计算)
七、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方法
由样本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主要有矩法、三点法、权函 数法等。
√重现期表示方法: ① 实测水文系列(洪峰流量、洪水位、暴雨)由最 大值组成时,设计频率标准<50% ,有
或:
T1 P
T(Xxi)P(X1xi)
例如,某洪峰流量的频率为1%,那么此洪峰流量的重现期是100年,则称 平均100年出现一次大于或等于该洪峰流量的事件,或称为百年一遇。所 谓百年一遇,不可以认为恰好每隔100年一定会遇上一次,而是指相当长 的时间里平均100年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