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道德与法治教案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教学设计
1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人们用充满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一)不同的生产方式
1.正因为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才各具特色。
2.在《中国地形图》,找一找我国的平原.高原.丘陵和平地。再了解一下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特点。
3.组内交流,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汇报)
(二)不同的居住环境
1.呈现各地的居住环境图片。东北雪乡。闽江水上人家、陕北窑洞、云南竹楼等。
2.为什么不同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不一样?
3.小结: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物产、地理条件等决定不同的居住环境
三.课堂总结
1.生谈收获。
2.师总结:祖国的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复杂。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产和方生活方式,增加了解,尊重差异。
板书设计:一方水土一方生活
不同地方不同居住环境
不同地方不同衣、食、住、行
(三)不同的衣食住行。
1.根据课前的资料收集,请大家说一说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选择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
2.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3.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
4..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交往之中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先锋学校品德与社会(四下)学科电子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课件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课件设计

牦牛肉
手抓羊肉
糌粑
青稞酒
藏袍
藏袍:
藏袍袖子长过手一大截,下摆长过脚 面,没有钮扣,穿的时候左右两襟一裹, 提起下摆,让下摆提到膝盖,然后用一条 彩色的腰带在腰间紧紧的一束,腰带以上 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兜,藏民们出门都不 带背包,喝茶用的碗、糌粑袋、酥油盒等 日常的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小孩子也睡 在里面。
哈达 布达拉宫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陕北
走进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 原。在我国中部偏北, 跨山西、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 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 里。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 沙;夏秋季炎热多暴雨。多年平 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部为干 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 为半湿润区。
青藏高原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 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 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 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 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 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稞
藏族同胞的主要交通工具 体形高大,
皮毛厚实, 性情温顺, 耐高原严寒,
能驮着很重的东西爬山。
牦 牛(交通工具)
小麦
窑洞
冬暖夏凉
探究问题: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原因,怎样还它 一个碧水蓝天?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兴修水库 打坝淤地 修建梯田 沟垄种植 轮作间作 地膜覆盖
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打坝淤地
当堂达标:
一、我会填:
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
品德与社会第九册
13、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各地的风土人情;(2)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2)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各地的风土人情;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图书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简要讲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气候等,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如方言、饮食习惯、传统节日、民俗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深入了解,探讨该地方的风土人情,如方言、饮食习惯、传统节日、民俗等。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地域文化案例,如四川的麻辣烫、东北的二人转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6.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中国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各地的风土人情;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探究问题:
在你的家乡,有什么专门的物产?有什么专门的产业?
总结:我们能够通过问家长,上网查询,市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物产及产业,了解我们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家乡
汇报自己家乡的物产。
我通过()方式了解到我家乡()的()产品有()能够用于()。
板书设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调查方式:问家长上网查询
市场考察
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产生了对家乡物产进行探究的爱好,明确了探究物产的途径和方法有专门多种,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产生对家乡物产进行探究的爱好
2、明确探究物产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激发爱好
教学预备
调查家乡物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时刻
学生活动
时刻
师:不同的地势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风光,从而形成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确实是人们都费城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山水因人而增色,家乡的土地因人而生辉。在家乡的土地上,人们依照家乡特有的地势气候特点,辛勤开垦、耕耘,开发家乡的专门物产,进展家乡专门的产业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的家乡在哪里》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的家乡在哪里》优质课教学设计_4

看地图找家乡教学目标1.会看中国地图,理解方向、图例、比例尺。

2.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省、市、县)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重点能在地图上查找到本地(省、市、县)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能准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比例尺、方位。

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湖南省地图。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家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后引家乡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地图上找家乡1.指名问:你的家乡在哪里?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说话。

2.出示中国政区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1)找一找:政区图上我们的家乡湖南省在哪?家乡的省会又在那呢?(2)画一画:参照政区图画一画自己家乡的轮廓,并涂上颜色,你觉得湖南省的版图像什么呢?(3)考一考:小组成员相互提问了解如下问题家乡的面积有();家乡的人口有();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家乡的简称或别称是();家乡周边相邻的省(市)有()。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

三、地图上认邻居1. 理解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比例尺、方位。

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2.展开活动:谁是我们的邻居。

(1)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2)贴图比赛。

各小组派代表完成“谁是我的邻居”拼图比赛,将贵州、江西、广东、广西等省份贴在湖南周边相对应的位置,并简单介绍。

3.了解各行政区简称。

(1)师生交流: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够看到这些邻居的简称?(2)齐诵《34行政区简称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五江(疆)云贵福吉安;(江苏江西浙江新疆黑龙江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四西二宁青陕甘;(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渝琼内台北上天;(重庆海南内蒙台湾北京上海天津)港澳回归不能删(香港澳门)四、课堂总结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一部分,湖南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湖南省湘潭市仅仅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1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1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自己所在地区的人文、地理有所了解。

但对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有限,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地的特色文化,认识不同地域的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祖国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地特色文化的认识,不同地域人特点的理解。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祖国文化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源。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知识点。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的特色文化,如四川的辣、东北的豪爽等,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地域的人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方,总结该地的风土人情,并展示给其他组。

三下道德与法治教案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下道德与法治教案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变化?
5、可爱的家乡人
1.师提问:谁在建设我们的家乡呢?生读课本89.90页并思考后回答。
2.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家乡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学好本领,用掌握的知识来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
四:小主人在行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设计
2,谈话导入
1.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家乡,了解精美的民间工艺,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参与多彩的文化活动,体会家乡别样的风情。
2.师PPT出示精美的民间工艺图片,让生欣赏。
3.讲述一下民间艺人故事,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4.师小结:匠心独运的民间工艺,是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也是艺术的发展。他不仅使家乡文明遐迩,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民俗大观园
1.师导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2.生学习81页和82页,了解我国不同的风俗习惯,明白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的生活。
3.师小结: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向上的传统习俗,为家乡的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传统习俗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也加入了时尚元素,更加与时俱进。
第四单元 教材页码79到85总课时
课题:2.别样的风情
第 1 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3.学会欣赏民间工艺。
4.能够理解民俗民风。
3.能够树立树新风、不迷信的观念。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1.学会欣赏民间工艺。
2.能够理解民俗民风。
难点:能够树立树新风、不迷信的观念。
教师准备

春山东版品社三下《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word教案

春山东版品社三下《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word教案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

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⑶、学生交流、汇报。

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1、看地图,找家乡。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

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未来版品社四下第一单元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认识到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常识和对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地理、文化、历史的知识,对于探究不同地域特色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学生对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认识到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方特色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地域环境与文化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各地风土人情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素材的课件。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介绍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各地的特色风光、民俗风情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各地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概念及其内涵。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分析地域文化在人们性格和生活习惯中的体现。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概念和内涵。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地域文化和人物特点。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环境特点,如山川、河流、气候等。

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特点,如饮食习惯、服饰特点、建筑风格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文特点。

运用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典型人文特点。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第三章:地域文化与人类生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分析地域文化在人们性格和生活习惯中的体现。

3.2 教学内容介绍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地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饮食习惯、节日习俗、语言文字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地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家乡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分析家乡地域文化在人们性格和生活习惯中的体现。

4.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如山川、河流、气候等。

分析家乡的地域文化特点,如饮食习惯、服饰特点、建筑风格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地域文化特点。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目标:1、本单元旨在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2、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3、了解和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5、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1、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2、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1、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2、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广东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总课时安排: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4、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1、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2、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总课时安排:5课时表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 欢迎到我家乡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在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看地图的方法,培养看地图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巩固看图的方法;通过调查、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提高学生利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从地图上找家乡的位置,引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情感;从家乡丰富的自然风光与自然资源入手,从感受家乡、主动了解家乡到宣传家乡,引导学生做家乡小主人。

教学重难点:知道家乡在哪里,设计旅游路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在哪里?这是一张山东地图,谁能上来指一指?2、大家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你能找到山东省吗?3、谁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么看地图的?学生畅所欲言。

4、引出地图上的知识:方向、比例尺、图例。

5、拓展练习:你能说说你的家乡东边、西边、南边、北边相邻的城市名字吗?你能说出山东省相邻的省吗?二.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一:设计旅游路线图。

1、播放本地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的公园或美丽的田园风光让学生欣赏。

2、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旅游路线,主要从出发地点、目的地、交通路线和景区游览路线几方面来设计。

设计时既要考虑交通路线,也要兼顾路线的合理性,节省时间又能游览更多的景点。

3、学生可以分小组设计,可以同桌一起设计,也可以自己设计;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帮助设计出行路线,省时又方便。

活动二:夸夸美丽的家乡。

1、美丽的家乡画展。

2、美丽家乡小美文。

3、美丽家乡摄影展。

4、美丽家乡手工展。

5、美丽家乡故事会。

教师总结:我们的家乡不仅风光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活动三:赞赞家乡的物产。

1、家乡物产展示会。

①小导游分别上台展示,介绍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

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说一说、唱一唱、尝一尝、自己扮演某种物产做自我介绍等方式介绍家乡的物产。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备课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是对小学低年级家乡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旨在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多角度地感受家乡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同时,银引导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地域与居民的关系,气候与饮食的关系,历史与古迹的关系等等,使学生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2、本单元整合地理、历史及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的、历史的思维视角的同时,通过读取中国行政图和中国地形图中有关家乡的信息,使学生能客观地了解家乡,形成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本单元将问题意识与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调查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

4、本教材适用于全国,兼顾普遍性和广泛性。

教师需要通过范例,领会所包含的教育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参考范例所提供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觉地与家乡实际相结合。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旨在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2.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3.了解和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5.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体会其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懂得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授课时数 8课时
主题一:我的家乡在哪里 3课时
主题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3课时主题三:浓浓的乡土情 2课时。

三年级环境教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年级环境教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活动目标】1. 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2.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

3.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和分析资料,学习利用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活动准备】搜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各地居民衣食住行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一、放眼祖国各地: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为了对不同的地域加以了解,课前我们划分了六个小组,分别是——雪域高原、江南水乡、蒙古草原、黄土高原、海滨小镇以及东北森林。

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资料,同学们回家后也查找了相关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吧。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相关资料。

)师:老师搜集到了不同地域的影片,想看看吗?不过我得考考大家。

下面我随机播放影片,播放的是哪个小组的研究主题,就请哪个小组上来汇报。

(分六个小组汇报资料,教师随机小结。

)师:可见,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是否也有所不同?所以说,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板书课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聚焦衣食住行:师: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的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下面让我们聚焦衣食住行,再来感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师:各小组查找了相关资料了吗?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提供给各小组。

(下发资料二至资料七)让我们充分运用手上的资料,进行解读、提炼、整理和分析,看一看各地域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什么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完成表格。

(下发表格,出示温馨提示,指名读)各小组交流,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表格。

各小组汇报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师:通过各小组的汇报,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地域的衣食住行的确存在着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梳理要点: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传统习俗;板书)小结:是啊,人们用自己的智慧来认识和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用自己的方式来阐释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课件 辽海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课件 辽海版

你知道南方与北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 哪些差异?
气候
饮食
景观
交通
民居
音乐
生活
语言
服饰
小麦
水稻
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 方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填写下表:
区 域 内容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干湿状况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0度以下 800毫米以下 干旱半干旱 旱地 小麦等旱作物 防寒保暖型 面食 以陆路交通为主
0度以上 800毫米以上 湿润 水田
交通工具
水稻 防雨通风型 米饭 陆路水路交通都好

气温
生活 方式

气候
降水
生产 方式


南方以水 稻为主
北方以小麦 和玉米为主
温州属于南方,亚热带气候, 它对当地的的生活(衣食住 行)与生产(农业生产)等 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辽海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这是一组景观图,请认真观察这些 图片,猜测它们分别是属于我国的南方 和还是北方?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 淮 河
南 方 地 区
问:1、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分界线
2、判断下列省市是位于北方还是位于南方? 哈尔滨、海南、北京、温州
你能说说形成南北方差异的 原因吗?
自然环境
气候
{
气Hale Waihona Puke 降水找一找哪条等温 线大致经过 秦岭 ——淮河一线?
找出气温最高 与最低的地方 并且计算温差 我国冬季气温 分布的特点
找出气温最高 与最低的地方 并且计算温差 看图请说出夏 季气温分布的 特点。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
填一填: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课本上。
根据汇报发言情况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家乡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之间的关系。
(2)家乡的经济特点。
请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发展经济的?
阅读课文中的“读一读”,谈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汇报交流情况小结:家乡的经济特点,家乡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都与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俗话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
进一步深化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情感、态度、
2.小小辩论会。
启发谈话:家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许多人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可是,这些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我们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是“山、水”是会“吃”光的,“吃”光了怎么办?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吧。
4.小结:看来,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1.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认真调查、积极探索,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还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收获真不小。
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主要物产和工业产品。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
板书设计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带《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生准备
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和工业产品。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反思调整措施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探究交流,辩论提升。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主要经济特点,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开展对家乡气候、地形、资源的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教学重、难点: 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搜集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的文字、图片等。

2.搜集家乡的工农业产品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议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美丽的邹城》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议一议。

我们邹城不光美丽,而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经济发展的图片如:煤矿、电厂农产品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美丽富饶的邹城离不开勤劳的人民,谁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3. 读一读。

课本p7四.说一说。

家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所以古人就有“一寸山河一寸金”的赞美。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家乡的物产。

1.调查汇报。

各小组将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工业产品在小组内交流,并填在卡片上。

2.全班交流。

五.拓展:1.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人和事?和大家交流。

2.家乡的自然环境为世代人民提供了生活所必需的资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资源。

我们该怎么做呢?。

(辽海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质课件2

(辽海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质课件2

交通运输
启 示
复杂的自然环境,使中国不同地域之 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人们在与当地自然环 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 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北方和南方不同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 己的智慧,认识、适应和改造当地自然环 境的结果。
学以致用
1、我们的家乡属于我国哪个 区域?
2、请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 识,分析一下我们的气候 特点(气温、降水)及它 对生产、生活(农作物、 景观、建筑、饮食、交通 等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分析自然环境对我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再见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辽海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秦岭--淮河分南北
主动学习 探究提高 感悟升华 拓展延伸
秦岭-淮河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 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一月均温北方低于0℃,南方高于0℃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辨一辨

A
B



C
D
生产活动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师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物产和特产,明白物产、特产和自然环境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有关物产和特产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家乡、以家乡特产为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明白物产、特产和自然环境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音乐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提问:1.这首歌唱的是哪种地形2.你看到了哪些和这种地形有关的特色小结:家乡的山水因人而增色,家乡的土地因人而生辉。

在家乡的土地上,人们根据家乡特有的地形与气候特点,辛勤的开垦、耕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独特的物产。

二、新课探究版块一:寻宝记——家乡的物产之前我们学习了每个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地形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甚至是同一个地区,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可能不同。

接下来学生分组根据教师展示的地形图和季节来寻找宝物,讨论可能会有的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或者工业产品,找到宝物最多的小组获胜。

学生展示寻宝成果后,教师总结“物产”的定义:一个地方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

教师提问:为什么刚才每个小组的宝物都不一样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物产的种类和地形、气候有关系,以抚顺为例:接下来学生将对课前收集的家乡物产进行进一步探讨,试着分析物产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这个问题较有难度,需要教师辅助指导,学生也不必给出完全正确的答案。

版块二:家乡的特产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特产,让学生了解特产的定义,然后提问:如果外地的朋友到你的家乡游玩,你会推荐他们尝试或者购买哪些家乡的特产为什么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又从另一个方面更加了解了家乡,知道了家乡的物产和特产,明白了物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希望大家能够以家乡的特产为豪,向不了解的人介绍家乡,也能够更加珍惜家乡人民的劳动成果。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原、山地、海域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物产或加工产品,了解油田的开采给家乡发展带来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经济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材页码70到78总课时
课题:1.欢迎到我家乡来
第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美丽的家园和名优特产。
3.能够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学会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美丽的家园和名优特产。
难点:能够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之情。
3.知道自己作为小主人应该做哪些事情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能够明白家乡的变化有多大。
2.知道是可爱的家乡人建设了美丽的家乡。
难点:知道自己作为小主人应该做哪些事情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纸、各色彩笔或荧光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3,谈话导入
师: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家乡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学会欣赏民间工艺。
2.能够理解民俗民风。
难点:能够树立树新风、不迷信的观念。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纸、各色彩笔或荧光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2,谈话导入
1.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家乡,了解精美的民间工艺,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参与多彩的文化活动,体会家乡别样的风情。
2.师PPT出示精美的民间工艺图片,让生欣赏。
3.学习课本72页,生能够根据旅游景区导游图和本地交通地图来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3、美丽的家园
1.学习73、74页,师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组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
四:家乡名优特产多
1.学习课本上的名优特产。
2.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让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并能设计广告词。
3.“烟台苹果莱阳梨,潍县出了萝卜皮”“槟榔敬君表如意,蜜柑祝君大吉熙”。这些关于地方特产的顺口溜,道出了各地人们的骄傲。越来越多的名优特产,成为各地别具一格的新名片。
四:小主人在行动
1.小组大讨论:作为家乡的小主人,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事情呢?
2.展开想象:家乡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后描述。
3.师小结: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为美丽的家乡骄傲和自傲,将来要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我是家乡的小主人
家乡变化大
可爱的家乡人
小主人在行动




1.欢迎到我家乡来
看地图找家乡
美丽的家园
名优特产多
教学反思(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第四单元教材页码79到85总课时
课题:2.别样的风情
第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3.学会欣赏民间工艺。
4.能够理解民俗民风。
3.能够树立树新风、不迷信的观念。
3.师小结: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向上的传统习俗,为家乡的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传统习俗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也加入了时尚师出示ppt图片,让生感受人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生自读小故事:餐桌上的新风尚,不宜动土。理解我们要提倡社会新风尚,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3.讲述一下民间艺人故事,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4.师小结:匠心独运的民间工艺,是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也是艺术的发展。他不仅使家乡文明遐迩,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民俗大观园
1.师导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2.生学习81页和82页,了解我国不同的风俗习惯,明白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的生活。
教学反思(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2.别样的风情
精美的民间工艺
民俗大观园
树新风不迷信
教学反思(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第四单元教材页码86到95总课时
课题:3.我是家乡小主人
第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5.能够明白家乡的变化有多大。
6.知道是可爱的家乡人建设了美丽的家乡。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纸、各色彩笔或荧光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1,谈话导入
师: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家乡自然风貌独特优美,名优特产繁多,我爱我的家乡。
2、看地图找家乡
1.师讲解什么是图例、比例尺以及看地图的方法。
2.生看课本上地图,通过地图找到自己的家乡位置。
师讲解什么是图例、比例尺以及看地图的方法。
4、家乡变化大
1.师多媒体出示与课本相关的家乡变化大的图片信息。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变化?
5、可爱的家乡人
1.师提问:谁在建设我们的家乡呢?生读课本89.90页并思考后回答。
2.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家乡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学好本领,用掌握的知识来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