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小学优秀配套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综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综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9344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0.png)
很高兴能够写一篇关于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综合教案的文章。
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绘本《从前有座灵剑山》展开的。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语文、古代神话和传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各项语文技能。
2.让孩子了解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并提高他们对于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对于古代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事物来获得知识和启示。
4.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于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绘本阅读:通过阅读绘本《从前有座灵剑山》,让孩子了解古代神话和传说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古代文化的认识。
②听力:通过听取老师讲解,或者听取其他同学的故事,让孩子发展听力技能,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
③口语表达:通过讲解故事、分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写作:通过写故事、写感悟、写读后感等方式,让孩子逐步掌握写作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⑤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事物,比如花草树木、昆虫和动物等,让孩子了解自然规律和自然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导读法:在阅读绘本之前,先和孩子们进行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讲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②朗读法:在阅读故事的时候,老师把重点句子或者段落朗读出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和理解。
③分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发展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https://img.taocdn.com/s3/m/8ba632d25901020206409c50.png)
7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紧、润、等”等 13 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 8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体会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闭、事、窗”3个生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由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1.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课件出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2.教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
课件展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
(板书:7 妈妈睡了)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课件出 2)提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 3、4)一类字:哄先闭脸事沉发窗二类字:紧润等吸发粘汗额沙乏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一、二类字看看是否都标出来了。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 5)hǒnɡxiān bìliǍn shìchén fāchuānɡ哄先闭脸事沉发窗正音:“脸、沉、紧、粘、汗、前”是前鼻音,“哄、窗、等”是后鼻音,“事、沉、窗、润、沙、粘”是翘舌音。
“发”是个多音字,读“fÀ”,组词:头发。
读“fā”,“发生”的意思。
(课件出示6)jǐn rùn děnɡxīfÀzhān hÀn éshāfÁ紧润等吸发粘汗额沙乏“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优秀公开课配套教学设计、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优秀公开课配套教学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55639a02d276a200292e84.png)
4.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正确。 5.通过读一读,借助课文的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新词,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 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3.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正确。 教学难点: 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讲小蝌蚪 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塘”等1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多音字 “教”的字卡(注本课读音),“两”等10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塘”等1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 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长长的暑假里,你们有安排读书活动吗?有谁读过关于科技、科普的书?能告 诉同学你读过哪本科技、科普书吗?读科技、科普的书,能学习到科技知识,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状况。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科普课文。是一篇什么科普课文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 1.老师板书题目:①小蝌蚪找妈妈(“蝌蚪”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蝌蚪”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二)释题,明确主要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预设:小蝌蚪)写了小 蝌蚪的一个什么故事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们知道“蝌蚪”是什么吗?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婴儿。那么,小蝌蚪找 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借助插 图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 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 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自然段标序号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 例:t—ánɡ,tánɡ,塘、塘、塘,池塘的塘。)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学习多音字“教”。 (1)导语:除了要读准这些会认的字外,这一课还有个多音字要读准。(出示“教”和其在本课 的读音音节) 出示任务:自由拼读,然后想一想这个读音可以与生活中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 个体拼读思考。 (2)反馈指导。 组词预设:教书教唱歌教画画 指名拼读组词后,自由练读读音读词,齐读读音读词;再指名反馈指导。 (3)出示任务:这个“教”字,我们学过还有什么读音?这个读音可以组什么词语? 同桌交流。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识字教案(全)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识字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f248c0fab069dc502201d3.png)
识字1《场景歌》学习目标: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帖:海鸥沙滩军舰帆船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滩(沙滩)(海滩)艘(一艘船)(几艘)军(军舰)(军队)舰(舰队)(军舰)帆(扬帆起航)(帆船)稻(稻谷)(水稻)园(公园)(园林)孔(孔雀)(孔桥)翠(翠竹)(翠绿)队(队伍)(军队)铜(黄铜)(铜器)号(学号)(句号)(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
(范读)(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四、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一()鱼塘一()稻田一()石桥一()翠竹一()海鸥一()帆船板书:一只()一条()一片()一片()一艘()一群()教学反思:反思与对策现象一: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朗读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朗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e42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6.png)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朗读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二年级的语文上第二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巧,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的发音,并掌握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2、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调和语音,提高朗读能力;3、学会把表达内容转化为准确的口语语言;4、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朗读基础知识——包括语音、字音、语调等方面;2、朗读技巧——表达速度、音量大小、语音连贯等方面;3、朗读表达——文字的转化为口语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音节拼读1、教师播放包括a、o、e、i、u在内的元音音节,并讲解其发音基础知识;2、学生跟读教师所播放的声音,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第二节、字音练习1、教师播放包括b、p、d、t、k、g、m、n、f、l、s、sh、ch在内的多个辅音字音;2、学生跟读教师所播放的声音,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第三节、语调练习1、教师讲解语调的基础知识,并包括上升调和下降调等。
2、学生模仿教师上升调和下降调进行相关练习。
第四节、口语表达1、教师提供简单的表述内容,以话题为导向,让学生们进行简短的口语表述。
2、学生进行语言短文的表述并互相交流,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第五节、情感表达1、教师提供情感表达的背景话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情感背景进行情感表达。
2、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并进行互相交流,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五、教学方法1、例会制——注重以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2、互动式教学——通过开展小组和讨论等互动式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3、激励式教学——通过激励和提醒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朗读及表达的质量和量,参与课堂的表现等方面。
2、期末考试——按照掌握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七、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音、字音、语调等方面的朗读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在以后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受到很好的应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4860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两首古诗,分别是XXX的《登鹳雀楼》和XXX的《望庐山瀑布》。
前者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所见所思,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后者则通过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古诗,但由于诗歌语言简练,有时候会省略词语或颠倒次序,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因此学生不易把握诗句的意思。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等展示的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尽、欲”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尽、层”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著名古楼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著名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记录诗人墨客的不同情怀。
引出本课的课题《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停顿。
1)读准字音:“登”(dēng),后鼻音;“鹳”(guàn)。
2)登/鹳雀楼。
3)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预设问题:谁登上鹳雀楼?登鹳雀楼干什么?鹳雀楼在什么地方?3.解题:1)“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2)唐代诗人XXX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句1.播放动画课文《登鹳雀楼》,学生形象感知诗歌内容。
2.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3.检查朗读。
课件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9f70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3.png)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材解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
通过写小蝌料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自找到自己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塘、脑、袋、灰、哇、披、鼓”7个生字;认读多音字“教”。
2.会写“两、宽、眼、睛、肚、皮”6个字。
3.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借助课后习题第二题,按顺序排列图片,知道蝌虯长成青蛙的过程。
4.通过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短语,了解“披、鼓、露、甩"4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说话。
板块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
(1)听谜面: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
(小蝌蚪)(2)齐读词语“蝌蚪”、“小蝌蚪”,比较加上“小”字有什么不同。
(在称呼前面加上“小”,会让所说的事物感觉可爱。
)(3)玩游戏:我说事物,你换说法让事物变得可爱。
出示:猴子(小猴子)、狐狸(小狐狸)。
2.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师生齐写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利用谜语导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b87a45a300a6c30d229f2f.png)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根据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2.熟读儿歌《葡萄架》,利用部首查字法认识7个生字。
3.积累名句,了解名句蕴涵的道理。
4.熟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了解儿歌中出现的各种花开放的时节,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查字典1.活动一:七嘴八舌助博士。
(1)创设情境。
要点:一天,博士在读一首儿歌,可是儿歌中有好多字它不认识,该怎么办呢?谁能够帮帮她?提示:出示标记有生字的儿歌《葡萄架》。
(2)七嘴八舌说方法。
(3)师生讨论,得出最佳的帮助方法——部首查字法。
2.活动二:火眼金睛认字典。
(1)教师边讲解名称,边示范翻找,学生跟着翻找。
要点:音节表、部首目录、检字表、字典正文。
(2)比一比看谁找得快。
教师报字典各部分名称,学生翻找。
3.活动三:手疾眼快查字典。
(1)看谁找得快。
①师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
认识“系”和“酉”两个部首。
提示:结合后面习题熟练数出“艹②教师出示“禾”“日”“狐”“尖”“须”,学生找部首。
要点:独体字有时候自己本身就是部首,如:“禾”“日”等。
合体字如果两个字都是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取外不取内,如:“须”取“彡”部;“尖”取“小”部等。
(2)自读课本明步骤。
提示:分四大步,找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找页码;根据页码在检字表找字;根据页码在字典正文找要查的字。
要翻查三个表:部首目录、检字表、字典正文。
(3)手疾眼快查字典。
①教师说,学生做,查“狐”。
提示:在练习第三步的时候,结合后面练习题的第二题,让学生能熟练数出“葡”“紫”“笨”“酸”去掉部首后的笔画数,并在书上填写好。
②同桌比赛查“狸”,查得快的奖励小红花。
4.活动四:练习巩固成能手。
(1)看谁查得快。
完成后面习题的第三题,看谁查得又快又对,按组评选班级“查字典小能手”,颁发小小奖牌。
(2)用学习的部首查字法查出儿歌中其他不认识的字,并标注拼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5ef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5.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 能正确朗读并书写《小白兔的鼻子》课文中的字词
- 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小白兔的鼻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 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小白兔的鼻子》课文所学内容
教学重点
- 准确朗读并书写《小白兔的鼻子》课文中的字词
- 理解并运用《小白兔的鼻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教学准备
- 课文《小白兔的鼻子》的教材及教辅资料
- 讲台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卡片,点出其中的动物,并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研究新课
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并朗读《小白兔的鼻子》课文。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 教师分段教授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每段课文,并进行操练。
巩固练
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并适当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头问答练,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结与反思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提供适当的练和作业。
教学延伸
- 学生可自行选择其他课文进行朗读和书写练。
- 学生可通过编写类似的故事,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进行写作练。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 2《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 2《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377144b73f242336c5fdf.png)
教学目标: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是一棵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 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 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 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 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 字去 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 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下,读“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
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
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
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 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
文。(板书课题)
(四)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 音,读熟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 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 红 于二月花。”来理解。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https://img.taocdn.com/s3/m/a61ea8f590c69ec3d4bb7596.png)
手掌绿装耐寒守北疆
化石银杏水 杉 自由拼读,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朗读
师:现在我们把词语放回到儿歌中,把儿歌读准确。
4.出示儿歌全班齐读
请个别同学读。
分句子朗读。
似。
拼读并交流
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引导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快速识字。
在朗读中继续认读和学习生字。
三、指导书写
化、柏、松、枫、桐
化:“花”去掉草字头,提示最后两笔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白、公、风、同四个字都学过, 提示跟木字旁合作时,注意左右两部分的高矮胖瘦和避让。
3.了解“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4.在课外积累关于不同种类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3.了解“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4.在课外积累关于不同种类树木的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以上四个字可通过学生自主观
观察
书写字头评议
一定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运用以前的就知来学习新知。
察,教师适当的提醒,学生自主
完成。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木字旁与树木相关
课题
树之歌
课型
第二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学习书写剩余生字。
2.了解每种树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尝试背诵。
4.积累木字旁的生字,对木字旁的构字含义。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一些树的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这些树吗?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知道他们的生长习性吗?
今天我们记住一首儿歌,来认识几种树木,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
十分钟看懂诗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十分钟看懂诗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f4b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2.png)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在十分钟内让大家轻松掌握这份教案。
这份教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流程。
以下将分别进行讲解。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听、说、读、写本单元所学的诗歌;二是理解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基本的音韵和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诗歌时能够主动感受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
1、诗歌的语言翻译和解释,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和讲解。
2、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并在欣赏诗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流程
1、热身环节
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热身活动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语感。
比如将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单词或场景显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读出来或者快速形成一个故事。
2、课堂展示
让学生听教师讲解这首诗歌的背景和内容,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这首诗歌,帮助他们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课本的练习来让学生掌握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比如可以让学生画图或者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课后练习
在课后,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的详细介绍。
在学习诗歌过程中,除了要掌握诗歌的音韵和词汇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情感体验。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阅读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cb5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中表达的内容和意思,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及其意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短文并用简单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述。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其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三、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用好看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并探讨阅读的好处。
第二节:阅读课文1.教师介绍课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并找出其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
3.请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同学,并引导他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4.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三节:小组讨论1.把学生分 into 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就课文中表达的故事内容及主题进行探讨。
2.合理分配时间,督促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且在小组内进行互动。
第四节:角色扮演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等细节。
2.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并扮演课文中的两个主要角色,通过互动,模仿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节:语文巧练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些语言锻炼,例如说出人物的台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等。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第六节:课堂小结总结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学习进行展望。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以教师现场辅导、交互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中,本单元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a1e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8.png)
教学要求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重点)3.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课件。
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二查字典诵读儿歌。
(出示课件2)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1.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板书:部首查字法)3.以“狐”字为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
第一步:要查“狐”的读音,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犭”部。
再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部首,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再介绍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最后练习。
4.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出示课件3)艹( ) 糸( ) 犭( )( ) 酉( )(1)以“艹”为例,先数数“艹”的笔画,共三画。
再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艹”和它所在的页码35页。
(所用字典均为《新华字典(第12版)》)(2)以同样的方法查出“糸”所在的页码是100页,“犭”所在的页码是60页,“”所在的页码是95页,“酉”所在的页码是103页。
5.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配套教案1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配套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72a00e0f18583d04864590a.png)
教学目标: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5.预设问题:(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
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52b4e2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c.png)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通过范例引领和实践操作,认识7个生字,明白部首的含义,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自主识字意识。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并背诵名言,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3.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了解在正月至腊月开放的花及其特点。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查字典的能力。
2.朗读《十二月花名歌》,了解各个月份盛开的是什么花。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通过范例引领和实践操作,认识7个生字,明白部首的含义,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自主识字意识。
(重点)一、读儿歌,导入新课1.学生读儿歌。
(课本第25页)2.师:同学们你们在读儿歌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3.师提示: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师巡视。
2.学生汇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四个步骤。
(生举手回答)3.教师做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和后面的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按查字典的方法完成课本第26页习题。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教师小结1.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2.读一读话语框中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作”和“法”都是左窄右宽的字,“都”和“别”是左宽右窄的字,注意占位和书写顺序;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4.练习书写,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同学们今后遇到不认识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字。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并背诵名言,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重点)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了解在正月至腊月开放的花及其特点。
(难点)一、日积月累1.师:同学们,你们读过《论语》和《孟子》吗?你了解其中的哪些故事?可以说出其中的一些语句吗?2.学生交流、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 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 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 (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 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流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
些 地方?板:(海边、乡村、公园)
程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
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
1
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 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 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 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 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 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 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 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 16 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
3
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 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4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 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 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
⑴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 画。
⑶ 预设学路3: ① 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 到了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 “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 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⑵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 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 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 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
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题
场景歌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认识“滩、艘”等 12 个生字。会写“园、孔”10 个生字。
教学 目标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
的事物。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
突出教
量词的运用;
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 环 节
当地运用数量词。
第一课时
指导书写 练习背诵
课堂
激趣引入
生成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
教 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
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
学 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板书 设计
海边
乡村
场景歌 公园 活动
教后 反思
6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
树之歌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⑴ 预设学路1: ① 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 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 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 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 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 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 预设学路2: ① 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
5
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
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
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 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 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 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 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 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 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