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复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 ‘卧看’两字,逗趣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目标学法
1.了解中晚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大致反映,了解杜 牧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了解杜牧诗 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对人民疾苦 同情的情怀。
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 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 学习时要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并体味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胡骑(jì) 菰米(ɡū) 樊川(fán) 2.字形辨析
莓苔(méi tái)
《题乌江亭》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 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 讽刺。
2.句段赏析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品评:这是想象雁遭射击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 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 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在无防范情况下突然袭 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 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 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 和叫声之凄惨。
峻 险峻 俊 才俊
竣 竣工 浚 疏浚
骏 骏马
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因有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唐文宗太和进士,又 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宣 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 都。曾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后为考功郎中,知 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4)包羞忍耻是男儿。
品评:只有能够“包羞忍耻”,才是真正的“男儿”。项 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男 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自然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 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他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真是有愧于他的“英雄” 称号。其实,作者这里点明项羽兵败的性格弱点:意气用事, 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暗含作者的批评之意。
(2)背景链接
《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北 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 听到这个消息,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 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伤怀,于是以“早雁” 为题写了这首诗。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 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并寄予深切同情。
课文解读 1.主旨感悟
《早雁》采用象征手法,借写早雁往南飞翔的“四散 哀鸣”的痛苦状况,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 同时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这首诗,仅仅选取杨贵 妃要吃荔枝这件事的一个细节,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讽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同时表达了对驿使的 同情。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 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两诗在立意与表达方式方面 的不同之处。
剖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 是咏史诗。但二者在立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首先,《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通过送荔枝的典型 事件,来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批判的意向明显。 而《题乌江亭》则在为项羽的覆灭惋惜的同时,提出有别于 传统说法的见解,讽刺是次要的。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 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此诗为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 作。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尤以杜牧的这 首绝句为佳,脍炙人口。
《题乌江亭》
唐武宗会昌年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来到乌江亭。 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想到 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在表达方式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运用描写、 记叙,不发议论、不抒情,把思想倾向蕴含于冷静客观的描 写、记叙中。《题乌江亭》则通过议论表明诗人的见解。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虏弦 悬疑 玄妙
B.才俊 疏浚 竣工
C.四散 播撒 撤退
D.潇湘 肃穆 啸傲
(2)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品评: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 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 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这里的“春风”含有 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讥讽。
(3)一骑红尘妃子笑。
品评:骑马飞奔,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千辛万苦,与嫣然 一笑的贵妃,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 个幽默的“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 典型性。这就回答了读者对上句“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 大开的疑窦。这句乃全诗的点睛之笔,并且揭示了“安史之乱” 的祸根。
唐诗之旅(下)
第8课 杜牧诗三首
七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 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第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第三句写夜深仍 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 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3.探究拓展
(1)《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 手法?你能再举出相似的例子吗?
剖析:《早雁》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是一种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的手法,也可以称为象征手法。这种手法在古人诗 词中常见。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风。”于谦的《石灰吟》、黄巢的《题菊花》、王勃的《咏 风》、张九龄的《归燕诗》、李商隐的《流莺》等,这些诗 都是表面写物而实际写人、写意。
目标学法
1.了解中晚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大致反映,了解杜 牧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了解杜牧诗 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对人民疾苦 同情的情怀。
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 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 学习时要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并体味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胡骑(jì) 菰米(ɡū) 樊川(fán) 2.字形辨析
莓苔(méi tái)
《题乌江亭》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 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 讽刺。
2.句段赏析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品评:这是想象雁遭射击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 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 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在无防范情况下突然袭 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 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 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 和叫声之凄惨。
峻 险峻 俊 才俊
竣 竣工 浚 疏浚
骏 骏马
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因有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唐文宗太和进士,又 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宣 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 都。曾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后为考功郎中,知 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4)包羞忍耻是男儿。
品评:只有能够“包羞忍耻”,才是真正的“男儿”。项 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男 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自然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 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他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真是有愧于他的“英雄” 称号。其实,作者这里点明项羽兵败的性格弱点:意气用事, 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暗含作者的批评之意。
(2)背景链接
《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北 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 听到这个消息,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 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伤怀,于是以“早雁” 为题写了这首诗。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 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并寄予深切同情。
课文解读 1.主旨感悟
《早雁》采用象征手法,借写早雁往南飞翔的“四散 哀鸣”的痛苦状况,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 同时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这首诗,仅仅选取杨贵 妃要吃荔枝这件事的一个细节,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讽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同时表达了对驿使的 同情。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 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两诗在立意与表达方式方面 的不同之处。
剖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 是咏史诗。但二者在立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首先,《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通过送荔枝的典型 事件,来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批判的意向明显。 而《题乌江亭》则在为项羽的覆灭惋惜的同时,提出有别于 传统说法的见解,讽刺是次要的。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 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此诗为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 作。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尤以杜牧的这 首绝句为佳,脍炙人口。
《题乌江亭》
唐武宗会昌年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来到乌江亭。 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想到 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在表达方式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运用描写、 记叙,不发议论、不抒情,把思想倾向蕴含于冷静客观的描 写、记叙中。《题乌江亭》则通过议论表明诗人的见解。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虏弦 悬疑 玄妙
B.才俊 疏浚 竣工
C.四散 播撒 撤退
D.潇湘 肃穆 啸傲
(2)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品评: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 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 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这里的“春风”含有 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讥讽。
(3)一骑红尘妃子笑。
品评:骑马飞奔,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千辛万苦,与嫣然 一笑的贵妃,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 个幽默的“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 典型性。这就回答了读者对上句“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 大开的疑窦。这句乃全诗的点睛之笔,并且揭示了“安史之乱” 的祸根。
唐诗之旅(下)
第8课 杜牧诗三首
七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 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第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第三句写夜深仍 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 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3.探究拓展
(1)《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 手法?你能再举出相似的例子吗?
剖析:《早雁》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是一种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的手法,也可以称为象征手法。这种手法在古人诗 词中常见。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风。”于谦的《石灰吟》、黄巢的《题菊花》、王勃的《咏 风》、张九龄的《归燕诗》、李商隐的《流莺》等,这些诗 都是表面写物而实际写人、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