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实用案例分析.docx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一一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贵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一、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吴某性别:男年龄:73 岁二、个案来源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重要引发事件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
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
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
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
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与案例设计.doc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及案例设计第一题 (20分)快乐山小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
经济健康状况都不错。
除少数老人担任社区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
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小区,来往于宿舍和工地之间。
由于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贩。
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事件。
一些居民以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
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
此建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
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第二题 (20分)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倍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家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中级社会就业者考试案例分析二-社会工.doc
2014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二-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刘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
一直以来,小刘的学习成绩平平,而父母从事服装经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半年前,他和一群年龄相仿的社区青少年外出为朋友过生日,酒后他在别人怂恿之下帮忙“望风”拦路抢夺。
案发后,法院考虑到小刘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工的诉前考察教育。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刘这一个案。
问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刘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题要点: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1232014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二-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刘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
一直以来,小刘的学习成绩平平,而父母从事服装经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半年前,他和一群年龄相仿的社区青少年外出为朋友过生日,酒后他在别人怂恿之下帮忙“望风”拦路抢夺。
案发后,法院考虑到小刘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工的诉前考察教育。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刘这一个案。
问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刘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题要点: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123。
个案工作案例.doc
个案工作案例.doc
我曾经参与了一项社会工作项目,为一名弱势群体老人提供了生活咨询和支持服务。
这位老人是一位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居住在一间小公寓里,由于身体行动不便,需要长时间卧床,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
他的家庭成员都外出打工,无法每天照顾他的生活,他长时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前往老人家中进行探访,发现他的生活状况相当糟糕,衣物脏乱不堪,食物垃圾散落一地,卫生条件极其恶劣。
我们和老人进行了交谈,了解到他需支持的生活需求,包括身体护理、床上用品更换、清洁打扫、饮食安排等等。
我们立即对他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为他清理了房间并帮他更换了被褥,还为他购买了健康饮食和必备药品。
为了帮助老人更好地应对生活,我们建议他寻求医治双膝骨关节炎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帮助他预约了相关的医院。
我们也联系了社区志愿者组织,为老人提供了每日1-2小时的陪伴和援助服务。
在接下来的数周内,我们不断向老人提供生活咨询和支持服务。
通过我们与社区医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协调合作,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得到了提高,家中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和舒适。
通过这次个案服务经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我们的专业支持和关怀,弱势群体可以得到更加合适和全面的协助,摆脱孤独和贫困带来的困难和压力。
能够参与这样的社会工作项目令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社区工作精选案例分析.docx
社区工作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主要是安置“ 4050”失业人员,从事社区保洁服务工作。
其资金来源,一部分是享受国家有关政策的提供,另一部分是通过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后勤社区化服务而取得。
受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社区一些企业面临困难,影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正常经营活动。
例如 : 社区服务中心承接的某小区的保安工作和某机床厂厂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由于物业管理中心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不景气,终止了保安、保洁服务协议,至使社区服务中心 70 余名员工面临下岗。
这些下岗人员派代表向社区服务中心反映心中的不快和求职的愿望,询问有无解决的办法。
假如你负责这项工作,请你写一封回信,向代表表明下一步的对策。
面对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社区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危机,迎接挑战。
第一 : 员工自身要认清形势,使每位员工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作好应对准备,学习一技之长,提高自身能力。
第二 : 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开发就业岗位。
第三 : 依靠国家有关政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承接地区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安置待岗人员工作。
第四 : 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帮助创业。
案例二、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为数不少的待业青年,试针对这些待业青年的需求,选择一种适当的社区工作模式,并拟定一份相应的社区工作方案。
需求分析 : 一般情况下,青年待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和就业渠道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应该根据具体调查进行分析设计,运用地区发展模式来解决该社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设计 :( 一) 工作目标任务目标 : 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
( 二) 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
实践报告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分析
实践报告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分析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实践者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案例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应对策略。
2. 案例描述案例中涉及到一名年轻女性,名叫小红,她是一个经济困难的家庭成员。
小红在家中经常遭受家庭暴力,并且她也面临着性骚扰和欺凌。
她的母亲对此事毫不关心,并且拒绝帮助小红。
小红深陷困境,对未来感到绝望,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
3. 问题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3.1 家庭暴力问题:小红在家中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对她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3.2 母亲的漠视:小红的母亲对小红遭受的暴力和欺凌问题毫不关心,甚至反而对她进行指责。
3.3 经济困难:小红所在的家庭本身就处于经济困难的境地,这加剧了她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困境。
3.4 心理困境:长期遭受暴力和欺凌的影响,小红对未来感到绝望,并且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
4. 应对策略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问题:4.1 家庭调解: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小红的家庭进行沟通和调解,在提供安全的环境下,教育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尊重和关心。
4.2 个体辅导:对于小红自身而言,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个体辅导,帮助她处理受暴力和欺凌的负面情绪,并增加自我保护的能力。
4.3 经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红的家庭寻找经济支持的途径,例如申请社会福利或救助金等,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4.4 社区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可以调查和整合社区内的资源,例如妇女保护组织、法律援助机构等,为小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5. 效果评估在实施上述应对策略之后,我们可以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5.1 家庭调解:评估家庭调解的效果,包括是否改善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减少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5.2 个体辅导:评估个体辅导的效果,包括小红的心理状况是否有所改善,是否增强了她的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工作案例个案研究(1)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工作案例一、基本资料高某,男,1963年生,48岁中学文化程度。
高某以前在一家建筑企业工作,由于触犯法律被判刑10年,在监狱中表现良好批准为服刑矫正人员,现自属于社区归正人员。
由于服刑期间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妻子提前退休有一个孩子。
但又尚未达到低保救济的标准。
高某来社区前自己也去找过工作,二、背景资料高某因刑事案件被判入狱,妻子提前退休有一个孩子,由于没有工作加上长时间脱离社会自己没有一技之能加上有前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小孩子还在读书由于从小父亲就不在身边,孩子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高某回来以后和小孩关系也不是很好加上没有工作比较自卑。
老是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借酒消愁,经常和父母旁边的邻居发生争吵发脾气。
但也不是不想改变自己的现实状况,也自己主动去找过工作。
但由于是有前科所以用人单位都愿意录用他。
三、主要问题案主的工作、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暴躁和西斯底里的状态是性格扭曲的一种表现。
这个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自暴自弃,社会对他不公平没有给他机会表现。
但自身还是想改变,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觉着生活失去信心。
四、问题分析案主回归社会后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
人已经完全和社会脱节,与其说是社会给他压力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压力,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在所处的环境。
作为一个中年人,本应是事业有成的时候,而今却一事无成。
而且孩子以后的生活和教育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先阶段最重要的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给高某建立信心,让他能勇于去承当和面对生活,勇于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案主自身也是想改变现状,主观上也不是被动逃避,主动来社区寻求帮助也说明案主积极的一面。
五、帮扶计划化解相关疑虑,接受社区帮助。
通过与高某的倾心交谈及实际行动,让高某感觉工作者是真心帮助他的,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他的行为,他的压力和痛苦。
从而获得高某的信任,打开心结。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主背景:李某,女,今年18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
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
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门。
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
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
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
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
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
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
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
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性格问题(2)人际沟通问题(3)自我认同问题(4)家庭问题工作目标:(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工作方案:⒈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
此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
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
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某地社会工作者的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案例描述:在某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小李接手了一个个案,该个案涉及一位年轻女性陈女士。
陈女士今年30岁,已婚,育有一子。
她与丈夫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经常言语冷漠,对她情感疏离。
此外,陈女士还面临着经济压力,家庭负担较重。
问题分析:1. 婚姻问题:陈女士和丈夫的婚姻存在着情感疏离,缺乏沟通与交流,这对她的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经济压力:陈女士面临家庭的经济压力,这可能导致她的情绪低落,影响她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感。
3. 社会支持:陈女士可能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没有人可以分享她的困扰和忧虑,这会增加她个人的心理负担。
干预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小李需要与陈女士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和关心,了解她当前的困扰和需求。
2. 婚姻辅导:通过开展婚姻辅导,帮助陈女士与丈夫建立更健康的沟通模式,增进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3. 经济援助: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陈女士了解社会福利和经济援助的政策,协助她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
4. 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陈女士加入社区支持小组或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健康。
5. 社会支持:通过介绍陈女士参与社区活动或加入志愿者组织,帮助她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她的社交资源。
实施过程及成效评估:1. 社会工作者小李与陈女士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她愿意向小李倾诉自己的困扰和忧虑。
2. 小李从陈女士口中了解到她与丈夫的沟通问题,因此安排了一系列的夫妻关系辅导活动,教授他们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陈女士得到了社区资源的介绍,她申请到了一份兼职工作,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4. 小李还邀请了心理专家为陈女士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应对情绪问题,并将她介绍给一个邻里互助小组,提供更多的社交支持。
5.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陈女士的婚姻关系有所改善,她的心理状况也较之前有所好转。
案例分析及启示:通过对陈女士个案的分析和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完整word)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非典型"家庭暴力2010年9月26日来源: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非典型”家庭暴力个案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李侨明、娄靓一、个案基本资料(一)姓名(化名):陈丽(二)性别:女(三)年龄:41(四)婚姻状况:离异(五)接案社工:李侨明、娄靓二、个案来源(一)接案日期:2007年08月24日结案日期:2007年10月8日(二)接案原因: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无法处理(三)途径:社区工作站民政专干转介三、个案背景资料案主是41岁的离异家庭主妇,湖北人,婚前任公司会计,离婚后得到了其丈夫的所有财产.案主的儿子今年18岁,高三,父母离婚后随母亲到深圳生活。
前夫,据案主介绍,有类似狂燥症的心理障碍或疾病,离婚后还以各种理由与案主一起住.案主试过以各种方式摆脱,但都无效。
前夫发病时会殴打辱骂案主,案主被打得很严重的一次曾报过警。
案主想把前夫送到精神病院,但前夫家人不同意且并不打算把他接回家。
前夫老家在湖北,有一弟弟在深圳当律师。
案主以儿子要高考为理由辞去工作已有一年多,8月份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但由于她在深圳居住时间达不到要求而被拒绝了。
案主现在想把离婚时得到的房子卖了,换成一套较小的单元,剩余的钱酌情给前夫一些后,希望前夫能搬离。
三、案主需求分析、介入目标及理论支撑(一)需求分析及理论支撑中心任务介入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其次是有限的目标,它所确立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外在的、有限的,它的目标是案主的问题,而非案主的个人成长。
选择这种模式就是希望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达成案主自己选择的、明确的及有限的目标,从而提高个案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与其他模式相比,它提供的是一个实施过程的框架,而对于具体介入方法的选择则没有具体的规定,而是博采众长的方法.此案中案主的问题比较需要急迫的解决,且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个人的成长.所以选择此种介入模式较为妥当。
同时,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很多不适当的行为和情绪皆来自个人不理性的理念,人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理性的.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A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A背景信息在小城镇上,生活着一位叫做小明的中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离异后,他和他的妹妹一起和母亲生活。
由于母亲的工作不稳定,家庭经济状况一直很困难。
小明和他的妹妹都没有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
个案描述小明在学校里一直缺乏自信心,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
他常常因为学习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备,这进一步削弱了他的自信心。
他越来越自卑,甚至开始逃课。
小明的妹妹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无法购买一些所需的学习用品,这也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
个案评估社工通过与小明及其家庭的交流和观察,得出以下评估结果:1.小明的学业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缺乏学习资源和支持。
2.小明的自卑心理成为他学习上的阻碍。
3.母亲的经济困难使得小明和他的妹妹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制定目标基于个案评估的结果,社工制定了以下目标:1.提供小明和他的妹妹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和文具等。
2.帮助小明提升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在可行的范围内支持小明和他的妹妹获得奖学金或其他经济援助。
制定干预计划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社工制定了以下干预计划:1.协助小明和他的妹妹申请奖学金和其他经济援助。
2.寻找志愿者或社会资源来捐赠教材、参考书和文具等学习资源给小明和他的妹妹。
4.组织小组活动,帮助小明与其他学生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实施干预计划评估和纠正结论通过社会工作个案的干预,小明在学习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的自信心和积极学习态度也得到了提升。
小明的妹妹也受益于社工的援助,她能够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此外,小明和他的妹妹也受到了来自社工和其他学生的支持和关爱。
社会工作的干预在改善小明和他的家庭的生活状况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一)责任编辑: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更新时间:2009-8-6 13:35:27 保存本文加入收藏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
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
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
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
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一)答案责任编辑: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更新时间:2009-8-6 13:35:58 保存本文加入收藏答题要点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维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⑴ 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的需要。
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⑵ 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家庭要给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
⑶ 满足学习的需要。
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⑷ 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
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经考虑。
⑸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
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⑹ 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
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⑺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共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⑴ 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⑵ 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况;⑶ 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⑷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引言: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关怀和帮助的一项服务工作。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社会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老年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来探讨老年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个案背景和需求:
小王是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无法自理生活,也没有家人可以帮助他。
他居住在一所老年公寓,拥有自己的单人房间,但是无法从床上起来,不能独自外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他的主要需求是日常生活照料、社交活动和医疗护理。
个案分析:
1.日常生活照料:
2.社交活动:
3.医疗护理:
个案效果与反思:
结论:
通过个案分析可以看出,老年社会工作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日常生活照料、社交活动和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老年人可以得到全面的关怀和照顾。
然而,老年社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希望本文的个案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 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
初一下半学期
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
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
门。
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
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
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
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
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
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
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
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
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
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
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
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 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
此
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
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
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
并同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
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
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
响,采用了社会心理疗法、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介入个案,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个案访谈治疗外,还将案主的家庭、社区资源等整合到案主的治疗中,从而为她的身
心康复尽可能全方位的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孤独,尽早恢复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除此之外,本次服务计划所需要花费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较少,成本低,同时能够积极争取到案主父母及其社区资源的配合与支持,这
使得该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