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反弹高度》教材解析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小学数学第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了物体反弹的内容,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篮球、乒乓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中都有应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式来了解物体反弹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和数学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物体反弹的规律;(2)了解反弹高度与落地高度之间的关系;(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物体反弹高度。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习惯和兴趣;(2)培养学生珍视每一个小实验的心态;(3)让学生善于发现与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好奇心与思考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体反弹的规律及反弹高度计算。
2.教学难点:如何把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如何理解物理学中的弹性规律。
四、教学准备:1.工具:小球,测量尺,实验台,白板和黑板,尺子等。
2.材料:小球,自行车外胎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有弹性物体的小球,让学生感受一下小球在地上的反弹高度。
同时询问学生大厅,“假如这个小球从这个高度掉下来,它会反弹到哪个高度呢?”2.开展实验:教师把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用测量尺测量它反弹的高度,并在黑板上记录相关数据。
然后,让学生(每组3人左右)进行自行车外胎的实验,也记錄下所得数据。
这个实验可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3.分析数据:根据实验和上课讲授的知识,在黑板上进行计算,让学生参与其中。
计算的公式为:反弹高度 = 落地高度×恢复系数4.讨论总结: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探讨小球反弹高度与落地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恢复系数对反弹高度的影响等重要问题。
六、巩固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反弹高度计算的理解。
2.自行寻找物体反弹的实例,并讲述它们的规律和应用。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运动,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反弹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探索一些实践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以下特点:一是这个活动内容是学生熟悉的,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研究问题的过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是能让学生了解球的弹性的一些科学知识。
“球的反弹高度”这一活动充分体现综合与实践的基本过程,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拍皮球、打乒乓球等,感知球从高处落地后都会反弹,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引发思考:探索一些实践问题:如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种不同的球反弹情况相同吗?……并运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索。
学生通过参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有效积累和提升基本的观察、操作、体验、猜想探究、交流等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校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提升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82页。
【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篮球、兵乓球,米尺、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玩球,谁能介绍一些平时玩球时的一些发现。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球的反弹高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探究球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理解影响反弹高度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决。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学会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尺子、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器材,记录表格。
3.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球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球类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地面上反弹的高度是否一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球的反弹高度》。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球的反弹高度》(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研究球的反弹高度,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球的反弹高度与球的材质、下落高度、地面硬度等因素的关系。
同时,通过测量和计算,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球的反弹高度,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球的材质、下落高度、地面硬度等因素的关系;学会测量和计算球的反弹高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球的反弹高度与多个因素的关系,如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如何测量和计算球的反弹高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2. 学具:小球(不同材质)、直尺、地面硬度测试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球的反弹现象,引发学生对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材质、下落高度、地面硬度等因素对球的反弹高度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规律。
3. 数据分析: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数据,找出球的反弹高度与各因素的关系。
4. 知识讲解:讲解如何测量和计算球的反弹高度,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球的反弹高度》2. 重点内容:球的反弹高度与各因素的关系、测量和计算球的反弹高度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球的反弹高度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内容:球的反弹高度。
(教材第78-79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
3. 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篮球、排球、乒乓球、尺子。
一、数学小讲师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知识来玩球,有兴趣吗?【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践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玩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实践活动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蕴含的问题性】师: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都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
出示自学提示:将篮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后会怎样呢?你是怎样理解自由落下和反弹高度的呢?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答案。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球的反弹高度。
通过刚才的活动先说说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如果把这些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它们的反弹高度会一样吗?如果是同一个球,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弹的高度一样吗?把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哪种球反弹得会高一些?球的反弹高度和自由落下高度之间有联系吗?……【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而主体是学生,这样设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师:通过整理的问题,请你结合生活中你见到的现象,先思考然后说说你自己有哪些认识?生1: 要解决这四个问题,需要用到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我们可通过做实验来实际测量一下。
生2: 要解决第1、3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高度下落,来实验就能得出答案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球的反弹高度 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与下
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也就是弹性是一样的; 不同的 球从同一高 度下落,其反弹 高度一般也 是不同的 ,同时表 示相应反弹 高度与下落 高度 关系的分数自然也就不同。
不同的球反弹情况相同吗?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 先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 ·不同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 ·同一种球由不同的人来做结果一样吗?
【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 主体是学生,这样设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 实践活动探寻,突出学生主体。本节课是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 动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引导猜想——实践验证 ”都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不断探寻球的反弹 高度的规律,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仅提高了自己与他人 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了积 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有关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观察、测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方案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基础。加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 过分数、百分数、平均数等知识,这正是本课学生在对数据进行数 学处理时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挑战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 很感兴趣。学生的问题意识较薄弱,学生缺乏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的经验,经过引导能够从老师所呈现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并提出一些 实践问题。
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力度、角度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对于反弹高度与投掷力度、角度等因素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掌握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力度、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掌握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力度、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发现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篮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篮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篮球投掷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球的反弹高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篮球投掷后为什么会反弹吗?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投掷篮球,并测量反弹高度。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投掷力度、角度的变化,以及反弹高度的测量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反弹高度与投掷力度、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改变投掷力度和角度,你们认为反弹高度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教案、教学设计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课件、视频等,展示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如不同材质的球、测量工具等,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3)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知识。
3.教师强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准确记录数据、保证实验的公平性等。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作业布置
1.实践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内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设计并完成一个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分析以及实验结论。
1.学生们对于球类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球类,因此对本章节的学习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2.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但可能对于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认识不够全面,需要通过实践探究来加深理解。
3.在数据分析方面,学生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但可能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规律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4.小组讨论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a.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b.我们是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提高实验效率的?
c.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和完善?
5.预习作业:布置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评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评课稿引言《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文旨在对该课进行评课,通过细化章节内容、教材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展示该课的教学优势和改进空间。
一、章节内容概述《球的反弹高度》是数学下册的第三章,主要内容围绕球体的反弹高度展开。
该章节共分为三个小节,包括了球的下落规律、反弹高度分析以及实际问题的研究等内容。
1.球的下落规律:介绍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引出球的反弹问题。
2.反弹高度分析: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并引入数学公式。
3.实际问题的研究:通过实例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特点1.寓教于乐:本章节通过引入球的反弹问题,结合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2.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教材内容以讲解为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引导思考:教材通过提出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教材扩展了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2.问题导向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归纳总结法:在学生实践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并通过学生的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优势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反弹高度(综合与实践)学习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建议学习课时数:2课时。
编写说明教科书安排“球的反弹高度”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等),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反弹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探索一些实践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以下特点:第一,活动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研究问题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能综合应用统计和分数等相关知识;第三,能让学生了解球的弹性的一些科学知识。
为了体现综合与实践的基本过程,教科书依据实验研究的过程,呈现学生活动的具体过程,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经历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即“从头到尾”思考问题:明确活动任务→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
在活动最后设计了“自我评价”的栏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任务首先教科书以问题为载体,明确活动任务——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哪种球会反弹高一些?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先猜一猜,再做实验。
然后按四个步骤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设计方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先在小组内针对活动任务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教科书在此环节设计了4个问题。
1.实验方案中应包含哪些内容?教科书呈现同伴的对话,意在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就实验的步骤、实验中如何收集数据等方面的内容主动进行思考,主动呈现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球的反弹高度丨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球的反弹高度丨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球的反弹高度”章节,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理解反弹系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反弹系数的概念,并能计算球的反弹高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反弹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斜面、刻度尺、计时器。
2.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小球、斜面、刻度尺、计时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玩过弹球游戏?你们有没有发现,不同高度扔下的球反弹的高度是一样的吗?”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初始高度下球的反弹高度,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4. 概念讲解:讲解反弹系数的概念,指导学生计算反弹系数。
5.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弹系数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球的反弹高度2. 教学内容:反弹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3. 教学目标:掌握反弹系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难点:反弹系数的理解和计算。
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反弹系数。
2. 思考题:讨论反弹系数与球的质量、材质的关系。
3. 实践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反弹系数的稳定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反弹系数的概念,并学会了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数据分析部分,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反弹物体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弹性玩具入手,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弹性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探究物体反弹高度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反弹物体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反弹物体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弹性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弹性玩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弹性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反弹物体的高度,初步感受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弹高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归纳出结论。
4.数学建模: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反弹高度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解释生活中的弹性现象。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弹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开展实验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活动,初步了解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感受用分数描述客观规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体会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2.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锻炼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球的反弹高度”是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主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统计、测量以及刚刚学过的分数知识,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相应下落高度的关系,感受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价值。
教材首先联系现实背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实验研究的愿望。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实验活动,在提出问题之后,教材结合示意图具体示范了实验的方法、步骤和要求,然后引导他们先用同一个球选择不同的高度做实验,分别记录每次的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计算出反弹高度分别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从而发现表示同一个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体是不变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球照上面的样子再次进行实验,用分数分别表示另一个球每次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表示同一个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体是不变的;表示不同的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分数通常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而且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获得初步的结论后,教材及时引导他们回顾活动过程,说说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提升认识。
随后的“你知道吗”对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作了简单说明,并介绍了体育比赛时对篮球反弹高度的规定,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实验结果的认识,拓展知识视野。
【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球的反弹高度》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球的反弹高度》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好奇心,愿意进行探究。
但是,对于数据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提高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
3.数据分析: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4.总结结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的结论。
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球的反弹高度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及反弹次数的关系。
2.能够通过讨论和实验的方式,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及反弹次数之间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及反弹次数的关系;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球、计时器、尺子;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球的反弹过程,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反弹次数与球的反弹高度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并与全班分享。
B. 球的反弹高度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及反弹次数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将计时器归零;(2)放置尺子,在地上0cm的位置上;(3)站在尺子的0cm位置上,让一个同学将球从1m的高度落下,并记下球的反弹高度H1;(4)重复以上操作,记录球的反弹高度H2、H3、H4、H5;(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反弹次数与反弹高度的关系图。
3.实验要求:(1)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2)全班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记录实验数据;(3)通过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有效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及反弹次数之间的关系。
C. 观察与分析1.让学生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在相同的反弹次数下,反弹高度H与原始高度h有何关系?(2)在相同的原始高度下,反弹高度H与反弹次数n有何关系?(3)反弹次数n对反弹高度H是否有影响?2.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1)在相同的反弹次数下,反弹高度H与原始高度h成正比例关系;(2)在相同的原始高度下,反弹高度H与反弹次数n成反比例关系;(3)反弹次数对反弹高度有影响,反弹次数越多,反弹高度越小,反弹次数越少,反弹高度越大。
D.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出示若干球的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的数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球的反弹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的反弹高度》教材解析
在提出问题前,可
以先出示几种不同的
球,让学生猜一猜:如
果把这些球从同一高
度自由落下,你认为它
们的反弹高度会一样
吗?估计哪种球会反
弹得高一些?由此,进
一步追问:如果把同一
个球从不同的高度自
由落下,你认为它的反
弹高度会一样吗?如
果用分数表示每次反
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
关系,得到的这些分数
会有什么特点?学生
围绕上述问题充分交
流后,可顺势提出实验
探究的要求。
开展“实验探究”
的活动之前,要结合教
材中的示意图讲清实验的步骤、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把球从指定高度下落时,要将球的下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第二,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下沿)及时做上标记。
测量反弹高度时,可保留整厘米数。
第三,要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此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各人在小组中的分工,一般可以4人一组,一人负责用球操作,两人负责观察、测量,另外一人负责记录数据。
用同一个球做实
验时,要分三次进行,
每次确定一个下落高
度。
每次下落的高度最
好全班统一,以便于计
算和比较。
参考结论
是:用同一个球从不同
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
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
分数大体不变,这说明
同一个球的弹性是一
样的。
用不同的球做实
验时,可以让每个小组
自由选择一种球,并用
所选择的球进行三次
不同高度的下落实验;
再通过与上轮实验或
其他小组实验的比较
获得相关结论。
至于这
轮实验中的三个下落
高度,最好与上一轮实
验相同,以便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参考结论是: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通常是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通常是不一样的。
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时,要突出两点:一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需要开展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作出判断;二是用分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获得结论。
“你知道吗”,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初步了解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也可以组织学生算一算比赛用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其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计算时,可把1.8米、1.2米、1.4米分别改写成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