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8c604dc005087632311212e0.png)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⑴、探究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
实验步骤:①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②在锥形瓶口宾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导管,并系牢一个小气球,玻璃管下端与红磷接触;③称量锥形瓶并记录;④将玻璃管灼烧到发红,塞紧,将红磷引燃;⑤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并记录。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A、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
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
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
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稳后,
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是()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
一
主备人
王军
审阅人
马永华
教学
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一、温故知新:1、化学反应实质;2、过氧化氢制氧气。
二、合作探究: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56dfdec3ad51f01dc281f1d1.png)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 反应后变大的.
铁丝燃烧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木柴燃烧
实验
实验
4-7
反应原理
反应 反应后 现 象 前 质量 质量
产生气泡
1.
实验 4-8
石灰石+稀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 碳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此变化违背 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燃烧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不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 木柴燃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10g水受热变为10g水蒸气,此过程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不是化学变化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 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
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3、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 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 剩余,则生成C与D的总质量为15g。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H2O
通电
通电
H2+O2
重组 原子重组
三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二变 分子种类变化 物质种类变化
2.
3.
1. 产生气泡, 气球膨胀 2. 3. 1.
实验 氢氧化钠+硫酸铜→ 4-9 硫酸钠+氢氧化铜
生成蓝色 絮状沉淀
2.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1.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2.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前后质量才能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36eda3cf111f18583d05ae6.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1(新编201910)
![质量守恒定律1(新编201910)](https://img.taocdn.com/s3/m/c36e6f5110661ed9ad51f3ad.png)
5、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与2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生成D的质量 是多少?
6、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
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A Cu、O
B Cu、O 、H
C O 、H
D Cu、 H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高锰酸钾加热完全 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某某某
点燃
铁 + 氧气 Fe 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高锰酸钾
KMnO4
过氧化氢
H2O2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K2MnO4 MnO平衡 变化
是
是
是
是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题
1、氯酸钾加热后质量减少了
2、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3、思考课后练习第一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A 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 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
执教人:杨政军
1、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2
点燃
2、铁 + 氧气
Fe O 2
C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3、过氧化氢
H2O2
4、氯酸钾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水+
H2O
氯化钾
氧气
O2
+ 氧气
KClO3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1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b7bcaaf381c758f5f61f6787.png)
方案二: 1、调节天平平衡。 2、称量白磷、细沙、锥 形瓶、气球的总质量。 3、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 加热,使白磷燃烧。 4、反应结束后将上述装 置放在天平上再次称量。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关系 一、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怎样? 二、猜想 三、设计实验: 从下列物品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利用已学过的化学反应设计实验。 备选用品:盐酸、大理石、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白磷、托盘天 平、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橡皮塞(或单孔橡皮塞)、酒精灯、气 球、细线、导管、试管、放大镜
找一找存在的问题,看谁做得更好。 5、问题: 同学们所获得的实验结论相同吗? 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方案二
实验方案
方案三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气球先变大后又缩小
生成蓝色沉淀。
反应前总质量 (g)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变? 分 子
破裂
原 子
重新组合
新 分 子
聚集成
新 物 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 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 定律,但物理变化不适用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
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实验步骤
方案一: 1、调节天平平衡。 2、在锥形瓶中倒入3-5ml的氢氧 化钠溶液。 3、在小试管中倒入1-2ml的硫酸 铜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先不 要让两种溶液接触)。 4、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5、取下锥形瓶并倾斜,使两溶液 混合并充分反应。 6、称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初中:11 质量守恒定律1
![初中:1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3cab66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b.png)
i1.1质量守恒定律,❹I思维导图份|知识梳理一、质量守恒定律1、(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运用范围:解释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体积。
③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有剩余)。
④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守恒。
(3)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理解成“反应物”,因为有些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与反应,有“过量”问题。
(4)对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可以先确定已知一方各个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再对应查找另一方,左右相减就可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点详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推断物质的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3)推断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5)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种物质的质量,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及推断反应类型等(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33f064c280eb6294dd886cf6.png)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红磷 (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m1) (3)点燃红磷,观察产生的现象 (4)冷却后称量 锥 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m2)
方案一小结
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 生大量白烟;②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反应:磷 + 氧气
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
浅绿色
相等
P+O2
点燃
相等
P2O5
Fe+CuSO4 Cu+FeSO4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质的 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一切化学变化”,不 适用于物理变化。 2.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他物理量(如 体积)。 3.指反应或新生成的“各种物质”,固体、液 体、气体都要考虑。 4. 指“参加”反应的物质,(如催化剂不能视 为反应物、反应剩余物质也不是参加反应的 物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方案二: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 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称上 称量,记录下它的质量m1。
2、取下锥形瓶,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 察现象。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整个烧杯再 次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比较反应前后 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b5f908ebb68a98270fefa2d.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7534103fb90d6c85ec3ac631.png)
△ 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例:CuO+H 2〒Cu+H 2O 不变 ①宏观 Ⅰ元素种类Ⅱ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化学反应前后) ②微观 →原子 数目种类 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原因质量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总数 可能改变如:CO 2+H 2O=H 2CO 3 可能不改变如:NaOH+HCl=NaCl+H 2O2.应用:⑴、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例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 + CO 2 →淀粉 + O 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2: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只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⑵、确定化学式例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 )和双氧水(H 2O 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 2O 2 = N 2 + 2 H 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A. N 2B. NH 3C. NH 2D. N 2H 2例4: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 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X+6O 2=6CO 2+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练习]1、在化学反应2X 2 +3Y 2 = 2R 中,若用X 、Y 表示R 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A )X 3Y 2 (B )X 2Y 3 (C )X 3Y 4 (D )XY 22、铅丹 + 4HNO 3 =PbO 2 + 2Pb(NO 3)2 + 2H 2O ,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A. PbB. PbOC. Pb 2O 3D. Pb 3O 4⑶、简单计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1、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 物质恰好与8克B 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 物质的质量为 ( )A 、 8克B 、18克C 、10克D 、无法确定2、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9.6克B 、12.6克C 、6.6克D 、14.9克3、有X 、Y 两元素,使12g X 2与XY 3反应生成24gC ,化学方程式为:X 2+XY 3=3C 。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47b20e22f60ddccda38a0ee.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A.c-(a+b) B.a+b-c C.a-c D.a+b+c例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 C.SO2D.S例3.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例5.在反应A+3B==2C+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______。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例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 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基础演练】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3.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是H2和CO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素 B.氢元素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巩固提高】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7.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 B.N2O C.N2D.NO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3 D.N2O59.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f6afa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d.png)
培养实验技能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 的质量关系和守恒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硫酸铜晶体
氢氧化钠溶 液
烧杯
电子天平
搅拌棒
滴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
2. 设置电子天平
将电子天平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天平是水平的。开启电源, 显示器归零。
05
质量守恒定律的扩展理解
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联系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与能量守恒定律相辅相成,表 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是相互联系的。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number {01}
目 录
•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 •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 质量守恒定律的扩展理解
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1 2
3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 物质的质量不会消失或产生,只是进 行了重新组合和分配。
这意味着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 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无论是自发反应还是非自发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41b5012767f5acfa1c7cd6f.png)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 镁条多了 氧气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止,得到剩余固体 c 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b-c)
g,同
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c-b)
g。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 用氨气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1)一个 A 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 、 NO 。
02 基础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 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 A:反应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后同)。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 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C )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56b184ac7e21af45b207a8be.png)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在化学反应 2X2+3Y2
2R中,若用X与Y
表示R的化学式,则R的化学式为(
)
A、XY2 B、X2Y3 C、X4Y5 D、X3Y2
3、 某反应2Cu(NO3)2 则X的化学式为(
2CuO+4X +O2 , )
A、NO B、NO2 C、N2O D、N2O5
质量守恒定律(1)
已知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S+2KNO3+3C K2S+N2+3X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反应物的原子:
生成物的原子
K:2个 N:2个 S: 1个 O:6个 C:3个
K:2个 N:2个 S:1个 剩下3C和6O 变为3CO2
3X
质量守恒定律(1)
1、根据化学方程式: Cu+4HNO3 Cu(NO3)2+2R+2H2O 推断R的化学式:
质量守恒定律(1)
有人说:“蜡烛 燃烧后质量减少,质 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 规律”, 对吗?
质量守恒定律(1)
看图讨论
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1)
讨论三:
10克木炭和10克氧气反应能生 成20克的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1)
明确 :
1、“参加”-– 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物的质量 不能计入“总和”;而肉眼看不到的参加 反应的气体应记入“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1)
6.试从化学变化实质的角度, 驳斥“水变油”的谎言. (提示:原油的成份中, 主要含有C、H、O)
质量守恒定律(1)
7.最近美国科学家用氢气和甲烷合成了 金刚石(已知金刚石的主要成份是碳) 请同学们推测还会有什么物质生成。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d0f0577fcaaedd3383c4d391.png)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生成的水的质量小于过氧化氢的质量,因 此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的 质量
反应前后:
物质的 种类
原子的 数目
分子的 数目
物质的 状态
一定不变的
一定改变的
可能改变的
达标测试题:
1.
24克镁与16克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 ____克
40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16 克 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氧气参加了反应。
冲关挑战
能力提升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下列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 件下充分反应,测的数据为 四种物质 甲 反应前的质量/g 25 反映后的质量/g 11 则未测值是( D ) 乙 15 未测 丙 1 1 丁 5 22
A 3
B
6
C 8
D 12
归归类
元素的 种类 原子的 种类 物质的 总质量 元素的 质量 分子的 种类
小结: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含义
适用 质量守恒定 应用 化学变化 解释化学现象和 律 问题等
实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巩固提高:
1.2g的冰融化成2g的水,这一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对吗?为什么?
2. 90 g氧化汞完全分解可以得到 ? g的氧气和83 g汞。
3. 0.5 g二氧化锰和含有68 g过氧化氢的溶液混合,充 分反应后,生成氧气和水的质量是 ? g。 4. 32 g氧气和4 g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 g水; 则32 g氧气和6 g氢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水是 ? 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01cfe4b027d3240c8547ef8a.png)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2H 2O 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22H 2O 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初三化学二轮知识卡片第八讲——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书写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方程式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等将横线改为等号【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64bc24a4e87101f69f319598.png)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运用时必须在化学变化中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创 设 情 景 、 引 入 新 课
教学 内容 预习: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时应注意些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任何化学反应必定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完成《当》前期测评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 有机物 + 氧气 → 二氧化
碳 + 水 以下关于有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元素 B .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 .一定含碳、 氢和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
有氧元素
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备注
1、反应 A+B=C+D 中,已知 2 g A 和 5 gB 参加了反应, 生成了 4 g C,则有 ____g D 生成。
m1 = m2
实验注意事项: 1 、称量前天平应调零。
2、白磷燃烧前, 锥形瓶底部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为何?
3、白磷燃烧前,玻璃管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
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
思考:有何改进方
法。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注意事项: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
光亮。
注意观察: 1. 反应前硫酸铜溶液的颜 2. 反应后硫酸亚铁
2、 将 24.5 g 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 得到固体质量 1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次数
1.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难以判断
5.木材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木材的质量 B.大于木材的质量 C.等于木材的质量 D.无法判断6.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元素。
8.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元素。
9.在化学反应A+B=C+D中,80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g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______g。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化学反应A+B=C中,3g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gC。
如有12gA,能和_______gB 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