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行当说课稿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案)-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京剧四大行当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简单的表演,展示行当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收集各种京剧行当的表演图片、戏服图片、京剧乐器图片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准备一些简单的京剧动作图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表演技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角色特点和表演风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京剧四大行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未来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京剧经典剧目:推荐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京剧剧目,如《红楼梦》、《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以加深对京剧的了解和欣赏。
5. 其他资源:邀请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课堂教学或表演,让学生亲眼目睹京剧表演的艺术魅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京剧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表演技巧和剧情发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剧的四大行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京剧吗?它有哪些独特的表演形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的奥秘。
京剧行当说课稿
京剧行当说课稿赤峰红山中学白泳鑫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京剧行当》,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是教材分析,京剧行当是人音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京腔昆韵中的拓展延伸课。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
京剧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其中蕴含的文化不胜枚举。
凭借一节课时无法把整体的京剧艺术介绍全面,所以只选出京剧所涉及的一个小点来进行讲解。
我所选择的这个点是京剧的行当介绍,因为京剧的行当实践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参与体会,进而了解这其中的艺术。
第二、学情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模仿能力较强。
让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的理解京剧的行当。
第三、教学理念,本节课是以模仿实践为主的欣赏课第四、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京剧行当,再现一些经典的京剧曲目。
2.通过对京剧行当知识的了解与曲目场景的再现,创设出师生共同参与的体验活动。
3.通过学习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并热爱国粹,喜爱中国文化。
第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京剧行当,体会京剧的魅力。
教学难点是通过体验京剧行当,对京剧功能的再现(实践、体验)。
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首先给学生表演一段音配像京胡名曲《夜深沉》,让学生听旋律,观察画面,引出京剧内容,进而往主题上相靠。
二、新课教学1、介绍京剧定义首先我会给学生介绍京剧的定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表演形式分为唱、念、做、打四种艺术形式,京剧剧目丰富、行当齐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介绍京剧四大行当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始详细的介绍京剧的四大行的。
一)介绍“生”角定义,除花脸和丑角以外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
性别角色男,分类分为文老生、文小生、红生、武生。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京剧说课稿1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教学重点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播放视频《唱脸谱》)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
大班社会教案:京剧四大行当
大班社会教案:京剧四大行当一、教学目标1.学习京剧四大行当的起源、特点、扮相和表演技巧,了解其中文化和艺术的内涵。
2.通过观看京剧四大行当表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3.感受京剧文化、传承经典,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2.京剧四大行当的视频、音频材料。
3.课外阅读资料:《京剧》等相关资料。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什么是京剧四大行当1.引入:老师展示一组经典的京剧表演照片,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讨论:师生共同探讨什么是京剧四大行当。
老师简单介绍京剧艺术简史,然后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基本概念、起源和演变过程。
3.观看京剧四大行当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不同行当的表演视频,了解表演特点。
2. 四大行当的特点1.每个行当都有其特定的扮相:生行扮相高大淳朴,旦行扮相端庄贤惠,净行扮相精细华贵,丑行扮相滑稽逗趣。
2.每个行当也有其特定的表演技巧,生行擅长跑动、奔跑等动作,旦行擅长手势、眼神等,净行擅长花枝招展的动作,丑行则擅长卖乖逗趣的表演。
3.观看不同行当表演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四大行当的特点。
3. 各个行当的代表人物1.生行的代表人物有: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等。
2.旦行的代表人物有:荀慧生、程砚秋、陈少春等。
3.净行的代表人物有:谢锦堂、李少春、侯宝林等。
4.丑行的代表人物有:张君秋、常香玉、马三立等。
5.观看代表人物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四大行当的巨匠们的扮相、表演特点、表演风格。
4. 京剧四大行当的经典剧目推荐1.生行的经典剧目有:《霸王别姬》、《祥林嫂》等。
2.旦行的经典剧目有:《赵氏孤儿》、《红楼梦》等。
3.净行的经典剧目有:《打金枝》、《宝莲灯》等。
4.丑行的经典剧目有:《二进宫》、《打龙袍》等。
5.观看经典剧目表演视频,并通过剧目内容,了解京剧情节、唱腔、音乐、舞蹈与服饰等。
四、教学总结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表演的起源、特点、扮相和表演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音乐《京剧行当》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8教学设计教案
ppt动画演示
第三部分 课堂小结 学会口诀
我们已经介绍了京剧的四大行当,接下来,跟着老师读一读下面的口诀吧!
老生雍容端方
小生倜傥风流
花脸粗豪雄浑
丑角风趣滑稽
青衣庄重娴静
花旦活泼窈窕
刀马旦伶俐婀娜
每个行当都在舞台上
各领风骚、各具风采
ppt动画演示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四大行当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了解完什么是京剧的行当后,我们再来仔细的了解一下各个行当又是什么呢?
1、生
那么什么是“生行”呢?
生是京剧舞台上最常见的主人公,演绎的是舞台上的各种男性角色,根据气质和年龄的不同,又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等,同学们,你们来猜猜图片中都是什么角色呢?你们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些角色的呢?
同学们想的很对!从外形上看,小生比较文雅,武生拿着武器,老生戴着胡子。
教学过程
内 容
画面设计
一、片头
京剧的行当
ppt动画演示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创境激趣,视频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音乐微课堂,你们喜欢京剧吗?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找寻我们国家的京剧文化。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物从心理到外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舞台上就要有不同的条件和类型的演员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那么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就将人物类别划分为各个行当。
4、丑
还有一个行当,化妆也用脸谱,就是“丑角”,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说的就是丑行的重要性,京剧中的丑不是丑陋的丑,有点像现在的戏剧明星,是有喜感的角色!丑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明百姓。男女老沙,不分大小,忠奸善恶,统统可以演绎!她们既活泼风趣,滑稽搞笑,又能够画龙点睛!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剧的行当教案
1.请简要回答京剧行当的分类及其特点。
2.请列举出不同行当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请简述你通过本节课学习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感受。
4.请说明你在小组讨论中学习到的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5.请谈谈你对京剧行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的看法。
检测答案:
1.京剧行当的分类及其特点:京剧行当主要包括生、旦、净、丑四个大类。生行主要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旦行主要包括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净行主要包括铜锤花脸、架子花脸等;丑行主要包括文丑、武丑等。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技巧。
2.不同行当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例如,老生行中的代表人物有谭鑫培、马连良等,代表作品有《空城计》、《四进士》等;青衣行中的代表人物有程砚秋、梅兰芳等,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宇宙锋》等;武生行中的代表人物有李少春、杨小楼等,代表作品有《长坂坡》、《打虎上山》等。
3.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对京剧行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明白了京剧行当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了不同行当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们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行当的表演技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行当,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不同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其次,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京剧行当的表演技巧。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不同行当的表演技巧,同时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使用在线工具,如搜索引擎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行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在线工具来查找和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认识。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If you tell a friend of happiness, you will get two happiness, and if you confide your sorrow to a friend, you will be divided into half of sorrow.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京剧说课稿1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沿格及主要的代表人物。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2,教学目的1)欣赏乐曲,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及情感内涵,在这基础上认识两个唱腔的特征。
2)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聆听,认识(南邦子)和(四平凋)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感受体现表现音乐美的载体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的节奏、音色、唱腔、拖腔等方面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京剧的不同唱腔特点,从而来探究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有关京剧的知识。
四、说教法京剧是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老年一辈特别痴迷,相反对于我们年青一代来说起魅力却不是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其京剧所要表达的一些内在的东西了解甚少,所以,为了要激起学生对聆听京剧的兴趣我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教学。
1,视觉图象法京剧的声腔、行当、板式和伴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易于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打好基础。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京剧四大行当》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京剧四大行当》
活动背景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而京剧中的“四大行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教案旨在通过社会活动的形式,让大班幼儿认识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并感受到京剧艺术之美。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表演特色和代表作品;
2.了解京剧戏服的制作和特点;
3.掌握基本的京剧造型和表演技巧。
活动流程
1. 知识讲解(20分钟)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的背景、表演特色和代表作品,让大
班幼儿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观摩表演(30分钟)
请专业京剧表演团体现场演绎京剧四大行当的经典片段,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京
剧的独特魅力。
3. 服饰体验(20分钟)
将经典的京剧戏服带到现场,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戴上、脱下、摆出造型等环节,让他们对京剧戏服的制作和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4. 表演练习(40分钟)
在团队辅导下,大班幼儿可以轮流尝试不同的京剧行当,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华丽的造型和表演技巧。
5. 剧目创作(30分钟)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老师设计适合他们的小剧目,每个小组安排角色分配
和造型设计,让孩子们亲自编写表演内容,提升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6. 表演展示(20分钟)
整合每个小组的表演节目,进行表演展示,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幼儿通过观摩、体验、练习等方式,加深了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在自主创作过程中也锻炼了创意和表演技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大行当》(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大行当》(四篇)
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大行当》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脸谱》含反思二
幼儿园大班教案《人体的骨骼》三
幼儿园大班教案《人的呼吸》四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大行当》一
大班教案《京剧四大行当》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巩固幼儿对四大行当特征的了解,并能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激发幼儿对京剧表演的兴趣,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京剧四大行当》教案吧。
活动目标:
巩固幼儿对四大行当特征的了解,并能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激发幼儿对京剧表演的兴趣。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活动准备:
图片、黑板、京剧道具、磁带
活动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猜猜他是谁你们想玩游戏吗? 让我们能一下就猜出他是谁? (教师小结)
2、现在老师要难点的来考考你们,行不行?
二、尝试分类巩固认识
1、你们认识他们吗?是谁,属于什么行当? 为什么?
2、后面桌子上有很多我们一起收集的照片,(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请你们把他送到他们的行当中去,不要送错哦。
(幼儿操作)
(1)纠错:看看都送得对吗?
(2)设疑、质疑——巩固知识 (那你们看了这些照片后有什么问题吗?)
2 / 2。
京剧行当(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京剧行当”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京剧行当的基本概念,包括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特点及代表角色。
2.学习京剧表演的基本功,如唱、念、做、打,以及各种行当的表演特点。
3.观赏经典京剧片段,分析行当在剧目中的作用,感受京剧艺术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行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团队协作与表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京剧行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定义、分类及代表角色,使学生能够清晰区分各京剧行当。
-京剧表演基本功:重点讲解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技巧,以及各行当的表演特点,使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核心要素。
-经典京剧片段欣赏: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京剧片段,分析行当在剧目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京剧艺术魅力。
-亲例解释:
-在讲解京剧行当时,可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各行当的经典角色,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行当特点。
-在表演基本功教学中,可通过示范、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京剧表演的魅力,并掌握基本技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引导不够到位。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进行。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国粹——京剧。
教材中涵盖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等内容。
我们将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行当、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
难点: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京剧唱段音频、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作为开场,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详细讲解京剧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及著名剧目。
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
3. 实践:分组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体会京剧的表演风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之处。
4.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京剧的感受,以及学习京剧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京剧:起源、发展、行当、唱念做打、著名剧目七、作业设计1. 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及著名剧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京剧的表演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京剧表演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京剧演员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
难点: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作为开场,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案)-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京剧行当再现一些经典的京剧曲目。
2、通过学习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并热爱国粹,喜爱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行当体会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行当的相关图片、特点及经典京剧曲目)四、设计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微课堂在上课前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音乐片段,请你说一说片段里的曲子属于什么体裁?是的,片段里的曲子属于戏曲里的现代京剧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京剧的四大行当(二)重点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角色的类型来划分。
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根据人物的性格性别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把舞台上的角色分为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不同的行当在演唱和表演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红生小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老生又叫虚生扮演的是中年以上男性的角色红生就是勾画红脸的虚生角色小生扮演的是年轻的男性角色,不戴胡子,扮相上也比较清秀英俊武生是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娃娃生是指专门扮演儿童类的角色欣赏老生表演片段2、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花衫等类别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女性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丽的小家碧玉或丫鬟刀马旦则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武旦表现那些身具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花衫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
欣赏旦角表演片段3、净行是性格鲜明,具有独特风格的男性人物,在脸上勾画彩色脸谱所以又被称为花脸,可以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三大类,表演的常常是性格刚强或气度不凡的人物,演唱风格高亢雄浑欣赏净行表演片段4、丑角一般扮演插科打混比较滑稽的角色,大多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可以扮演坏人,也可以扮演正直善良的好人,丑行又可以分为文丑和武丑文丑常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欣赏丑角表演片段(H)练习五、课堂小结。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京剧的四大行当教案
d. 末:如马富禄、谭富英等。
e. 丑:如萧长华、马三立等。
5. 京剧四大行当的服装、化妆特点:
a. 生:文生穿着长袍、马褂等,武生穿着战袍、甲胄等。
b. 旦:花旦穿着华丽的首饰、衣裳,青衣穿着素雅的首饰、衣裳。
c. 净:正面净穿着庄重的官服、斗篷等,反面净穿着花哨的衣裳、头饰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国粹京剧可能存在一定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实践性、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参与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技能。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京剧的四大行当时,学生可能会对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感到困惑,难以区分生、旦、净、末、丑各自的特点。此外,学生可能在理解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方面存在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当特点;同时,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表演,从而加深对京剧的理解。
3. 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等教学媒体,直观地展示了京剧四大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 课堂组织管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参与。
2. 教学方法应用: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四大行当》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四大行当》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基本表演特色和形象,培养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了解“行当”的概念2.认识京剧四大行当3.学习京剧四大行当基本姿势和动作动作4.学习京剧常见的唱腔与经典台词5.初步表演四大行当形象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行当”的概念在教学开始之前,先向幼儿们介绍京剧中的“行当”概念,让幼儿了解“行当”的意义,并能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演出形式和传统文化内涵。
第二步:认识京剧四大行当在介绍完“行当”的概念后,我们将向幼儿介绍京剧四大行当,即:生、旦、净、丑。
让幼儿了解每个行当的基本信息和特点,为后面学习与表演做好准备。
第三步:学习京剧四大行当基本姿势和动作在完成对四大行当的基本认识后,我们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包括生的起立、净的开幕式形态、旦的作揖和丑的捏马。
第四步:学习京剧常见的唱腔与经典台词在介绍完四大行当基本姿势和动作后,让幼儿了解京剧常见的唱腔和经典台词。
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们了解一些京剧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对于爱国和忠诚等价值观的褒扬。
第五步:初步表演四大行当形象在完成对京剧四大行当的基本了解和学习后,幼儿们将开始进行简单的表演。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带领幼儿们分别完成生、旦、净、丑行当形象的表演。
教学评价通过上述教学内容和步骤,我们能够让幼儿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基本信息和特点,对于传统文化也能够有所了解。
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能够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问答方式对于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直接观察学生表演的能力和舞台表现进行评价。
对于表现出色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对于表现一般的幼儿则要给予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对于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在京剧四大行当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和表达,对于京剧和传统文化也能够有所了解。
《京剧的行当》教学设计
《京剧的行当》教学设计《京剧的行当》教学设计《京剧的行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戏曲音乐的重要类别;②了解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欣赏、演唱等活动,感受京剧的韵味,特别是能辨析京剧行当中的角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传统与现代京剧经典曲目选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京剧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京剧的行当及角色划分。
难点:根据人物角色特点和京剧唱腔特点辨析京剧舞台上的行当。
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小学音乐课中学习的京剧的唱腔、场面、脸谱等等。
对于京剧的行当大家肯定能脱口说出,但就深层次的理解和辨析京剧行当角色划分缺少一定的认知。
本课围绕此问题来展开教学。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白板使用功能)导入篇京剧的形成与京剧行当的划分。
唱京剧选段导入,师生共学京剧形成,对联过渡京剧行当。
激发情趣,引起注意,了解京剧形成的一般过程。
图片视觉冲击,对联猜谜激趣。
鉴赏篇一、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依据二、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依次鉴赏一、师生共学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依据二、生行鉴赏1、教师文本呈示2、学生图片选择3、师生唱腔聆听三、旦行鉴赏1、学生旦行猜选2、教师文本呈示3、师生唱腔聆听4、花旦、武旦讲解四、净行讨论学习正净唱腔聆听五、丑角发言学习认知、理解行当角色划分依据1、文本呈示2、图片插入3、屏幕遮挡4、魔术笔5、视频、声音插入6、选择模版运用活动篇根据唱腔和人物特点辨析选择行当。
一、视频观看,京剧反串,行当选择二、我的“京剧一家人”能够通过人物特点及唱腔选择所属行当1、图片文本插入2、视频插入3、配对模版运用结课篇师生同唱《唱脸谱》,升华京剧艺术魅力。
同唱《唱脸谱》,师生共同结课唱京歌,京剧美,爱京剧视频插入《京剧的行当》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一节以京剧念白《报灯名》为学习内容的一年级音乐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内容,我力求遵循“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听、说、看、模仿、表演等音乐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表演的特征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热情”的指导思想设计教学。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教案一. 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基本行当以及各个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京剧行当的丰富内涵,使学生能够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音乐和戏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京剧的认识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京剧行当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知道各个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2.能够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3.通过对京剧行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行当的识别和特点掌握。
2.京剧唱腔和表演技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行当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京剧的表演方式。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
4.欣赏法:学生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京剧行当的图片和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京剧表演视频,用于欣赏和分析。
3.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京剧行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行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行当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和表演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京剧的表演技巧,如唱腔、动作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京剧的表演风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京剧行当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学生欣赏并分析京剧表演中的行当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行当的重要性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行当说课稿
赤峰红山中学白泳鑫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京剧行当》,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是教材分析,京剧行当是人音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京腔昆韵中的拓展延伸课。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
京剧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其中蕴含的文化不胜枚举。
凭借一节课时无法把整体的京剧艺术介绍全面,所以只选出京剧所涉及的一个小点来进行讲解。
我所选择的这个点是京剧的行当介绍,因为京剧的行当实践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参与体会,进而了解这其中的艺术。
第二、学情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模仿能力较强。
让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的理解京剧的行当。
第三、教学理念,本节课是以模仿实践为主的欣赏课
第四、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京剧行当,再现一些经典的京剧曲目。
2.通过对京剧行当知识的了解与曲目场景的再现,创设出师生共同参
与的体验活动。
3.通过学习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并热爱国粹,喜爱中
国文化。
第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京剧行当,体会京剧的魅力。
教学难点是通过体验京剧行当,对京剧功能的再现(实践、体验)。
第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首先给学生表演一段音配像京胡名曲《夜深沉》,让学生听旋律,观察画面,引出京剧内容,进而往主题上相靠。
二、新课教学
1、介绍京剧定义
首先我会给学生介绍京剧的定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表演形式分为唱、念、做、打四种艺术形式,京剧剧目丰富、行当齐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介绍京剧四大行当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始详细的介绍京剧的四大行的。
一)介绍“生”角定义,除花脸和丑角以外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
性别角色男,分类分为文老生、文小生、红生、武生。
代表曲目有《三岔口》。
然后欣赏《三岔口》的经典片段。
询问学生视频片段中有哪些伴奏乐器?鼓、钹。
让学生体会京剧中伴奏乐器速度的作用,然后带领学生实践,之后练习亮相动作,配合鼓的节奏咚咚嚓一起做出,完成实践环节。
二)介绍“旦”角定义,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
角色性别为女,行当分类分为青衣,代表人物白素贞;花旦,代表人物春草;刀马旦,代表人物穆桂英;老旦,代表人物佘太君。
这些都是按照年龄、身份、性格表演特点而分的。
然后欣赏旦角的经典片段《卖水》,欣赏之后让学生参与剧中经典场景。
让学生体会“旦”
角这一角色。
此过程老师需要带领模仿。
三)介绍“净”角定义,俗称花脸,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面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角色性别为男性,行当分类分为正净,代表人物包公;副净,代表人物窦尔敦;武净,代表人物典韦;油画净,代表人物钟馗。
欣赏经典的净角曲目《御果园》,因为净角扮演的一般都是在社会中较有社会地位的人,所以模仿剧中回府喽的场景,鸣锣开道,老师带领模仿理胡子的动作。
这时需要用到工具大锣以及“髯”,老师对同学的动作进行指导。
四)介绍“丑”角定义,通常扮演喜剧角色,鼻梁上抹一块小白粉,俗称小花脸。
角色性别有男有女。
行当分类分为文巾丑,代表人物蒋干;文丑,代表人物崇公道;武丑,代表人物刘丽华;丑婆,代表人物点婆。
然后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丑角曲目《武大郎卖烧饼》,观看完《武大郎卖烧饼》后,老师示范模仿一下剧中场景,此时用武大郎衣服的道具。
之后让学生上台模仿,体会角色的魅力。
三、课堂小结
总结学习成果,询问学生四大行当都有哪些?各个行当有什么特色,带领学生复习亮相的动作,然后在做亮相的过程中对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出其不意的结束整个教学过程。
这就是《京剧行当》这节课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