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固体-液体和气体
《液体》教学设计
《液体》教学设计作者:尹延生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年第06期一、《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液体》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模块选修3-3中二级主题“固体、液体与气体”的内容,其基本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
”(二)教材分析1.教材教材选自《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选修3-3模块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教材主要是由“微观结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液晶”五个问题组成。
2.地位、作用和价值液体知识点是在固体、气体之后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微观结构解释宏观现象的巩固和延伸。
学生将通过具体内容的探究学习,进而更好的利用微观解构解释物体的宏观现象。
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验和生活现象进行探究,从物理来源生活的角度,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知识基础学生是高二平行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子动理论、气体、固体的相关知识。
(二)学生学习特点平行班学生,自主学习性较差,接受知识较慢,对已有知识掌握不牢逻辑思维不强;但有一定的动手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对液体的宏观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利用微观结构进行解释。
三、教案(一)液体的微观结构1.问题引导:液体对比于气体和固体分子结构有什么不同?宏观表现有什么差别?2.学生阅读,利用白板进行知识概括:(1)液体的分子间距比气体的小,很难被压缩,具有一定的体积。
(2)液体的分子力比固体的小,具有流动性,扩散速度更快。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趣味实验,引入表面张力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质疑,并引导观察生活中(叶面上的露珠、水黾停在水面)的表面张力现象。
学生实验:利用注射器向一元硬币滴水,记录所滴水滴数量和水滴形态。
利用智能演示,实时传输学生实验画面。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p A>p B B.p C<p BC.p A>p C D.p C>p B2.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管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管内水银面低于管外,在温度不变时,将玻璃管稍向下插入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增大B.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C.若将玻璃管倾斜,保持管的上端高度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减小D.若将玻璃管倾斜,保持管内水银柱长度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减小3.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其目的都是改变水的表面张力B.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不漏雨水,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指向液体内部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4.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B.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不再产生压强C.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静止浮在水面,这是由于针的重力与表面张力平衡D.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6.一定质量的气体在T1、T2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变化图线如图所示,A、B和C、D分别为两条等温线上的点。
在下面p- -T和V- -T图象中,能表示图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7.如图,两个相同的导热气缸固定在地面上,内部封闭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两活塞质量m A>m B,现使两气缸中气体降低相同的温度,不计活塞摩擦,系统重新平衡后()A.A活塞下降的高度比B活塞大B.A活塞下降的高度比B活塞小C.A、B活塞下降的高度相等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8.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则该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一定越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颗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9.某同学用同一个注射器做了两次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根据实验数据却在p、V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的双曲线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①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②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③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压强的数据不同④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体积的数据不同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②④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1V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a→b→c→d→a,图中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1V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A.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B.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C.c→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减小D.d→a,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11.现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等温压缩.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压强P和体积的倒数1V的关系的是( )A.B.C.D.12.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对此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于扩散现象,原因是金分子和铅分子的运动B.是由于布朗运动,小金粒进入铅块中,小铅粒进入金块中C.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小铅颗粒进入了金块中D.是因为铅和金之间存在表面张力的原因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其温度由原来的27℃变为( )A .127KB .150KC .13.5℃D .-23.5℃ 14.如图所示,粗细相同的导热玻璃管A 、B 底部由橡皮软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 管内,气柱长度为L (cm )。
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设计2:9.2液体教案
2 液体教材分析与整合:教科书从分子动理论出发,分析构成气体、固体、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引出液体微观结构的特点。
随后围绕液体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在讨论这三个问题时教科书从生活现象,实验演示切入,再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研究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到浸润与不浸润以及毛细现象,这都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本节课教科书中也涉及到了液晶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第2课时中讲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掌握液体的微观结构。
(2)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会分析表面层分子的微观结构,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会对相关现象做出解释。
(3)知道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会从分子微观结构对浸润与不浸润想象进行解释。
(4)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会进行原因分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对液体的相关特殊现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由潜入深用分子的微观结构来分析物质的宏观特性和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猛然发觉看似简单的液体竟会蕴含如此多的相关想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分子动理论不但能在微观意义上研究气体、固体,而且能研究液体。
教学重点: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对浸润与不浸润的微观解释。
实验器材:表面张力演示器、肥皂水、儿童吹泡泡液一分钱硬币、培养皿毛细现象演示脱脂棉与普通棉花新课引入:复习分子动理论:【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2)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画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3、固体的微观结构:分子间距较小r o,分子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
4、固体的宏观性质:具有固定的外形,不易被压缩,扩散速度慢。
高考物理选修3-3公式
高考物理选修3-3公式
对于涉及气体实验定律的问题,以下是一些与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固体和液体、热力学定律相关的常用公式:
1.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其中,P 是气体的压强,V 是气体的体积,n 是气体的物质量(摩尔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气体的绝对温度。
2. 查理定律(等压定律):
V₁/T₁ = V₂/T₂
在恒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关系。
3. 盖吕落差定律(等体定律):
P₁/T₁ = P₂/T₂
在恒定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关系。
4. 法尔查多定律(等物质量定律):
V₁/n₁ = V₂/n₂
在恒定物质量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关系。
5. 熵变公式:
ΔS = Q/T
其中,ΔS 是系统的熵变,Q 是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T 是系统的绝对温度。
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统内能的变化,Q 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 是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这些公式是在研究气体实验定律、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过程时经常使用的,它们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性质、行为以及能量转化等方面的问题。
请根据具体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运用,并确保对这些公式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B.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D.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P-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的过程,气体的内能减小B.A→B的过程,气体的体积减小C.B→C的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D.B→C的过程,气体的内能不变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下列哪些过程,其压强有可能回到初始压强的是()A.先等温压缩,后等容升温B.先等容降温,后等温膨胀C.先等容升温,后等温膨胀D.先等容升温,后等温压缩4.温度为27℃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把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温度变为()A.127K B.150K C.13.5℃D.23.5℃5.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蜂蜡和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6.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汽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厚度及与缸壁之间的摩擦),用一弹簧连接活塞,将整个汽缸悬挂在天花板上。
弹簧长度为L,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为h,汽缸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活塞内气体压强为p,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外界温度升高(大气压不变)时,L变大、H减小、p变大、V变大B.当外界温度升高(大气压不变)时,h减小、H变大、p变大、V减小C.当外界大气压变小(温度不变)时,h不变、H减小、p减小、V变大D.当外界大气压变小(温度不变)时,L不变、H变大、p减小、V不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B.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C.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8.如图所示,用一根竖直放置的弹簧连接一个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九章 第1、2节 固体、液体含答案
第1、2节固体__液体1.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的现象叫各向异性,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一样,叫各向同性,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液体的微观结构:分子之间距离很小,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
3.表面张力: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相互吸引力,使液体表面绷紧。
4.一种液体润湿并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不浸润。
一、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类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两类。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宏观外形物理性质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形状(1)有确定的熔点(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1)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形状(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1)没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形状(2)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3.晶体的微观结构(1)规则性:单晶体的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变化或转化:在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
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例如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成石英玻璃。
二、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1.液体的微观结构(1)分子距离: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小得多,比固体分子之间距离略大。
(2)流动性: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液体能够流动。
(3)分子力: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
2.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的薄层。
(2)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绷紧的力或说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
三、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热学【选修3-3】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相对静止时有:F=(M+m)a 再选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pS-p0S=ma mF 解得:p=p0+ 。 SM+m
mF 答案:p0+ SM+m
2.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 p0, 在图 1123 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中液体密度均为 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图 1123
解析:在甲图中,以高为 h 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知 p 气 S=-ρghS+p0S 所以 p 气=p0-ρgh 在图乙中,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 F 上=F 下有: p 气 S+pghS=p0S p 气=p0-ρgh 在图丙中,仍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有 p 气+ρghsin 60° =pB=p0
(2)活塞 b 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 a 开始向 1 上移动,直至活塞 a 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 时,活塞 a 上 16 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 设氧气初态体积为 V1′, 压强为 p1′; 末态体积为 V2′,压强为 p2′。由题给数据和玻意耳定律有 1 3 V1′= V0,p1′=p0,V2′= V0 4 16 p1′V1′=p2′V2′ 4 由⑤⑥式得 p2′= p0 3 ⑤ ⑥ ⑦
(√ )
(6)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水不再蒸 发和凝结。 (× )
(7)压强极大的气体不遵从气体实验定律。
( √)
要点一
固体、液体的性质
1.晶体和非晶体
(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 出各向异性。
(2)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
[针对训练] 1.如图 1122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 M
的气缸,气缸内放有一质量为 m 的可在气缸内无 摩擦滑动的活塞,活塞面积为 S。现用水平恒力 F
高考物理3-3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3-3专项练习题1(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也保持不变B.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C.某个固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这个固体不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熔化过程,晶体分子总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E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的斥力,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斥力的表现1(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竖直放置。
管中有两段水银柱a、b,长分别为5cm、10cm,两水银液柱上表面相平,大气压强为75cmHg,温度为27℃,a水银柱上面管中封闭的A段气体长为15cm,U形管水平部分长为10cm,两水银柱间封闭的B段气体的长为20cm,给B段气体缓慢加热,使两水银柱下表面相平,求此时:(i)A段气体的压强;(ii)B段气体的温度为多少?2(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到达状态d,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过程①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B. 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功C. 过程③中气体温度升高D. 气体在状态c的内能最大E. 气体在状态a的内能小于在状态d的内能2(2).如图,横截面积分别为2S、3S的密闭导热汽缸A、B,高度相等,底部通过细管连通,汽缸B顶部旁边有一阀门K,初始时阀门关闭。
A、B底部装有水银,汽缸A中被封闭理想气体高度为h=15cm,汽缸B中被封闭理想气体高度为2h,打开阀门K,经足够长时间后两汽缸内液面高度恰好相等。
外界大气压p0=75cmHg,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求打开阀门后,从阀门溢出的气体初态的体积与汽缸B内初态气体的总体积之比。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B.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 在空气中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100 ℃的水蒸汽,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D.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E. 热量不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3(2).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足够长的导热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质量为m的水银柱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T,大气压强为p0时,理想气体的长度为l0,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缓慢水平放置。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材分析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第1节固体
本节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第一节《固体》是介绍固体基本物理特性及微观结构的一节内容,对于后面继续学习液体与气体提供了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并且提供了对照的模型。
通过这节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固体物理”这一前沿学科的关注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分组探究实验,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重点与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与区别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探究实验是突破该难点的最佳途径.
3.不同版本教材比
通过不同版本的比较我们发现,人教版对于固体的要求相对较低,特别对于微观结构和新材料的要求要低于其他版本。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1-2 固体 液体与气体
缩的空间.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p1V1 p2V2 =C = T T1 T2 或_________.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__________
气体实验定律可看作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基础自测
1.关于晶体、非晶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 是非晶体 C.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
图2-3
解析 性. 答案
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单晶
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
多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跟踪短训】 1 .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
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功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
).
解析
液体体积与分子间相对位置相联系,从宏观上看,分
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A 正确.多晶体表现各向同性, B 错
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遵循统计规律, C 错 误.露珠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呈球状, D 正 确. 答案 AD
热点二
气体实验定律及状态方程的应用
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及气态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以cmHg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
的压强为p1=p0+l2
p1l1=p1′l1′ 度为l3′=l3+l1-l1′-Δl ③
①
②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1′ ,由玻意耳定律得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Δl,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
2012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3-3.2二章 固体 液体和气体(选修3-3)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考纲知识梳理】一、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1.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由以上表格内容可知:(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2)晶体中的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2.液体(1)液体的微观结构(2)液体的表面张力①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②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③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3)液晶①液晶的产生: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②物理性质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3.饱和汽湿度(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①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②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2)饱和汽压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②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3)湿度①定义:空气的干湿程度.②描述湿度的物理量a.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b.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c.相对湿度公式二、气体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1.三性2.气体的压强(1)产生的原因: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地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2)决定因素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度.(3)常用单位:帕斯卡(Pa):1 Pa=1 N/m21 atm=760 mmHg=1.013×105 Pa(4)计算方法①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气体压强计算方法a.液体封闭的气体压强的确定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它的受力平衡,求出气体的压强.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液面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压强.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总压强为p=p0+ρgh.b.固体(活塞或汽缸)封闭的气体压强的确定由于该固体必定受到被封闭气体的压力,所以可通过对该固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来找出气体压强与其他各力的关系.②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一般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三、气体的实验定律,理想气体1. 理想气体的状态参量:理想气体:始终遵循三个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气体。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①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其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3)当r=r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4)当r<r0时,作用力的合力为斥力。
(5)当r>r0时,作用力的合力为引力。
[注意]1.明确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引力、斥力的区别。
2.明确分子引力、斥力以及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①[判一判]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引力(×)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3.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二、分子动理论┄┄┄┄┄┄┄┄②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分子的热运动虽然是无规则的,但符合统计规律。
[说明]1.对于任何一个分子而言,其运动都是无规则的,具有偶然性。
2.对于大量分子而言,其运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统计规律。
②[选一选]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解析:选C由分子动理论可知A、B正确;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错误;分子动理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正确。
1.用弹簧模型理解分子力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中间连有一个弹簧,小球类比分子,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2)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r<r0),类比着分子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固体、液体、气体.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3-3)2 固体、液体、气体一、选择题1.下面的表格是北京地区1~7月份气温与气压的对照表: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 ( )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增强了C.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D.单位时间内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减少了2.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增大 B.气体的压强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3.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空气,气柱长L=20 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 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100 cmHg B.85 cmHg C.95 cmHg D.75 cmHg4.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做定向运动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5.(2008年高考重庆理综)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6.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下被竖直悬挂,活塞下系有钩码P,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外界温度升高,外界可能对气体做正功C.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一定吸热D.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体积一定减小7.(2008年高考上海卷)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缸垂直于ab,而cd平行于ab,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9.如图所示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 ( )A.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 B.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10.(2009年北京模拟)如图所示,在绝热气缸内封闭着质量、体积和种类都相同的两部分气体A和B(不计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中间用导热的固定隔板P隔开.若不导热的活塞Q在外力F作用下向外移动时,下列论述:①气体B压强减小,内能减小②气体B压强减小,内能不变③气体A压强减小,内能减小④气体A压强不变,内能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二、计算题11.(2009年广州模拟)如图8所示,喷洒农药用的某种喷雾器,其药液桶的总容积为15 L,装入药液后,封闭在药液上方的空气体积为1.5 L,打气筒活塞每次可以打进1 atm、250 cm。
3热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梳理考点64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罗德罗常数要求: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x1023mol T )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设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丫、摩尔体积匕、物质质量M 、摩尔 质量〃、物质密度p 。
目 p V _ V _ R(1)分子质量:m = N =N (2)分子体积:V 0=N =PN -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 AA A A 据的空间大小)(3)分子直径:4 d : 6V 而 "球体模型.N A 38(2)3=V d = 3菽—=3寸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Q 立方体模型.d = 3;'匕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4)分子的数量:p V M VN = N = N = NA 日 A p V A V A11 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考点65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要求: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请补充实验步骤C 的内容及实验步骤E 中的计算式:A .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B .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 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1cm 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 方形的个数m (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算)E .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d =cm .考点66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 要求:1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热运动)。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3学案:9.1 固体 含答案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情景切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洁白轻灵的雪花为我们展露了冰山一角。
这一章我们从分子的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来探究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物理性质。
〔知识导航〕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一对矛盾决定了分子的不同聚集状态,也就决定了物质的结构。
当分子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气体状态;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相当时,物质将呈液体状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本章内容共四节,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第1、2 节,即“固体”和“液体”,讲述固体和液体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可看成是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二单元包括第3、4 节,即“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和“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通过讲述汽化过程的一些知识,再扩展到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本章重点: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
本章难点: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熔化热;汽化热。
〔学法指导〕本章内容是对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如何突破本章知识要点,把握重点、掌握方法是关键。
(1)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从宏观特征入手,通过照片和图示来呈现晶体的几何形状和规则的外形特征。
(2)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液体的性质,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发现问题。
(3)从“动”的角度认识现象,理解“动态平衡”的思想。
(4)从分子动理论认识物态变化的能量交换。
(5)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将物理知识与当前活跃的科研领域结合起来,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第一节固体【素养目标定位】了解固体的分类、晶体、非晶体※知道晶体的分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各向同性【素养思维脉络】课前预习反馈知识点1固体及其分类1.特性(1)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察觉它的存在。
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
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填空训练版)知识点一、固体1、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
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2、固体的分类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像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金属等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还有:硫酸铜、蔗糖、味精、石膏晶体、方解石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单晶体是指样品中所含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中呈规则、周期排列的一种固体状态。
整个物体是一个晶体的叫做单晶体,单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等。
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如大块的食盐、粘在一起的蔗糖、各种金属材料等。
(2)非晶体:像玻璃、蜂蜡、松香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还有:沥青、橡胶等。
说明:各向异性是指这种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即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5. 晶体的微观结构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与非晶体不同是因为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6. 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
(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
(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
知识点二、液体1、液体液体没有确定形状,往往受容器影响;液体与空气的交界面叫自由面;液体具有显著的流动性。
2. 液体的微观结构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排列也很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而这些小区域又杂乱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物理选修3-3知识点(全)
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V=Sd V 是滴入水盆中油酸的体积,等于油酸溶液的体积乘以浓度。
S 是单分子油膜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2)1m o 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N m o 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模型: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分子体积等于小球体积。
立方体模型: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为空气分子的平均间距。
注意:立方体模型表述的是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不是空气分子的形状。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 olA M m N =b.分子体积:m o lAV v N =c.分子数量:A A A Am o l m o l m o l m o lM v M vn N N N N M M V V ρρ====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是分子热运动的直接证据。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的得更快 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 减小。
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 更快些。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估算问题、分子力曲线和分子势能曲线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在已知宏观物理量的基础上往往可借助N A 计算出某些微观物理量,有关计算主要有1.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M ,借助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以求得这种物质的分子质量m 0=M N A。
2.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V A ,借助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以计算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所占据的体积V 0=V A N A。
3.若物体是固体或液体,可把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可估算出分子直径d =36V A πN A。
4.依据求得的一个分子占据的体积V 0,可估算分子间距,此时把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看做一个小立方体模型,所以分子间距d =3V 0,这对气体、固体、液体均适用。
5.已知物质的体积V 和摩尔体积V A ,求物质的分子数N ,则N =V V AN A 。
6.已知物质的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求物质的分子数N ,则N =m MN A 。
[典型例题]例1.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 kg/mol ,密度为8.9×103 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
若每个铜原子可提供1个自由电子,试估算铜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密度。
[解析] 1 m 3铜中铜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ρV M 摩=8.9×103×16.4×10-2 mol ≈1.4×105 mol , 1 m 3铜中的铜原子数为N =nN A =1.4×105×6.0×1023个=8.4×1028个,由每个铜原子能提供1个自由电子可知,1 m3铜中含有的自由电子数N电=N,故铜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密度为ρ电=N电V=8.4×1028个/m3。
[答案]8.4×1028个/m3[点评]估算题的特点1.显性条件较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较为隐蔽,往往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失分率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一固体和液体1.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分类比较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外形规则不规则熔点确定不确定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原子排列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无规则形成与转化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形态.同一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晶体典型物质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玻璃、蜂蜡、松香(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3.液晶的物理性质(1)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3)从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1)只有单晶体和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2)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作用力的表现.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浸润与不浸润也是表面张力的表现.知识二饱和汽、饱和汽压和湿度1.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①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②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2)饱和汽压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②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2.湿度(1)定义:空气的干湿程度.(2)描述湿度的物理量①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②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即:B =pp s×100 %. 知识三 气体分子动理论和气体压强1.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2.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3.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4.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速率的平均值也是确定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5.气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地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2)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知识四 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1)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②公式:p 1V 1=p 2V 2或pV =C (常量). (2)等容变化——查理定律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②公式:p 1p 2=T 1T 2或pT=C (常数).(3)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②公式:V 1V 2=T 1T 2或VT=C (常数).2.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2)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或pVT=C (常数).考点一气体实验定律及状态方程的应用应用气体定律或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气体.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p1、V1、T1及p2、V2、T2.3.由状态方程列式求解.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2013·重庆高考)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强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解析】对轮胎内的气体:初状态p1=p0,V1=V0末状态p2=p0+Δp,V2=ΔV+V0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ΔV=-ΔpV0Δp+p0【答案】ΔV=-ΔpV0Δp+p0————————————图11-2-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11-2-1,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和p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1)恒温热源的温度T;(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 x.【解析】(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 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T T 0=7V 0/45V 0/4① 由此得T =75T 0②(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大.打开K 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 ,由玻意耳定律得pV x =p 03·V 04③(p +p 0)(2V 0-V x )=p 0·74V 0④联立③④式得6V 2x -V 0V x -V 20=0⑤ 其解为V x =12V 0⑥另一解V x =-13V 0,不合题意,舍去.【答案】 (1)75T 0 (212V 0考点二 用图象法分析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 类别图线 特点举例等温p -VpV =CT (其中C 为恒量),即pV 之积越大的等温线温度越高,线离原点越远过程p -1Vp =CT 1V,斜率k =CT ,即斜率越大,温度越高等容过程p -Tp =C V T ,斜率k =CV,即斜率越大,体积越小等压过程V -TV =C p T ,斜率k =Cp,即斜率越大,压强越小————————————(2011·上海高考)如图11-2-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 ,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图11-2-2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始终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解析】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C 可得,气体的压强p =C TV,由图象可知,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减小,所以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故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11-2-3所示,p -T 和V -T 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图11-2-3(1)温度600 K 时气体的压强;(2)在p -T 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 升高到600 K 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解析】 (1)由题图知,p 1=1.0×105 Pa ,V 1=2.5 m 3,T 1=400 K p 2=?,V 2=3 m 3,T 2=6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 1V 1T 1=p 2V 2T 2p 2=p 1V 1T 2T 1V 2=1.25×105 Pa(2)在原p -T 图象上补充两段直线【答案】 (1)1. 25×105 Pa (2)如图所示1.(2012·重庆高考)图11-2-4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图11-2-4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答案】 A2.图11-2-5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11-2-5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A.ab过程中不断减小B.bc过程中保持不变C.cd过程中不断增加D.da过程中保持不变【解析】首先,因为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所以bc是等容线,即气体体积在bc过程中保持不变,B正确;ab是等温线,压强减小则体积增大,A错误;cd是等压线,温度降低则体积减小,C错误;连接aO交cd于e,则ae是等容线,即V a=V e,因为V d<V e所以V d<V a,所以da过程中体积变化,D错误.【答案】 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B.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C.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源是不会减少的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同性【解析】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B错误;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但能源是会不断减少的,能量与能源的意义不同,C错误.液晶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故D错误.【答案】 A4.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其规律遵循查理定律B.是因为饱和汽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是因为饱和汽的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当温度升高时,蒸汽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饱和汽压增大;同时,液体中平均动能大的分子数增多,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将增多,在体积不变时,将使饱和汽的密度增大,也会导致饱和汽压增大,故选D.【答案】 D5.如图11-2-6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图11-2-6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解析】细管中封闭的气体,可以看成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洗衣缸内水位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因温度不变,故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pV=C得,气体体积减小,B选项正确.【答案】 B6.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解析】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在等温变化过程中,压强p与1V成正比,故选B项.【答案】 B7.(2012·福建高考)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 atm的空气6.0 L,现再充入1.0 atm 的空气9.0 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A.2.5 atm B.2.0 atmC.1.5 atm D.1.0 atm【解析】取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由p1V1+p2V2=pV1得p=2.5 atm,故A正确.【答案】 A8.(多选)(2013·广东高考)图11-2-7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 L水,上部密封1 atm的空气0.5 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 atm的空气0.1 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11-2-7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解析】对理想气体,由于充气前后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有pV=C,充气后体积变小,压强增大,A选项正确;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选项错误;充气前后由玻意耳定律p1(V1+ΔV)=p1′V1,得p1′=1.2 atm,由于p1′>P0,打开阀门,水就会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外流,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选项正确;当封闭气体压强变小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时,上部的空气变为0.6 L,喷出0.1 L的水后就不再喷水了,故D选项错误.【答案】AC9.(2012·江苏高考)(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 A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2)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______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T 1、T 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11-2-8所示,则T 1__________T 2(选填“大于”或“小于”).图11-2-8【解析】 (1)红墨水散开和花粉的无规则运动直接或间接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C 、D 错误;水黾停在水面上、露珠呈球形均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选项A 、B 正确.(2)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平均速率变大,平均动能增大,即分子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较大,所以T 1<T 2.【答案】 (1)AB (2)平均动能 小于 10.(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如图11-2-9,由U 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 、B 和C 浸泡在温度均为0 ℃的水槽中,B 的容积是A 的3倍.阀门S 将A 和B 两部分隔开.A 内为真空,B 和C 内都充有气体. U 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 mm.打开阀门S ,整个系统稳定后,U 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图11-2-9(1)求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 为单位);(2)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 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 mm ,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解析】 (1)在打开阀门S 前,两水槽水温均为T 0=273 K .设玻璃泡B 中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B ,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为p C ,依题意有p 1=p C +Δp ①式中Δp =60 mmHg.打开阀门S 后,两水槽水温仍为T 0,设玻璃泡B 中气体的压强为p B .依题意有,p B =p C ②玻璃泡A 和B 中气体的体积为 V 2=V A +V B ③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1V B =p B V 2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 C =V BV AΔp =180 mmHg.⑤(2)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到T ′时,U 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Δp ,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为p ′C =p B +Δp ⑥玻璃泡C 中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得p C T 0=p ′C T ′⑦ 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 ′=364 K .⑧【答案】 (1)180 mmHg (2)364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