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控制基础-绪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都将成为现实!
物联网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现状
日本:“物联日本”战略,希望能够实现从有线到无线、从 网络到终端、包括认证、数据交换在内的无缝链接泛在网络环 境,100%的国民可以使用高速或超高速网络。 韩国:“智能韩国”战略,作为韩国的u-IT839八大创新服 务之一。最终能够让韩国民众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远程控 制家电设备,并能在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与互动多媒体服务。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RFID和EPC技术 ● 传感控制技术 ● 无线网络技术 ● 组网技术 ● 人工智能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
● 射频识别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即通过无线电波 进
Internet of Thing
物联网控制基础
课程目标
课程重点:
1 物联网基础知识 2 现场总线技术 3 物联网控制理论与方法 4 PID控制技术 5 网络控制系统
课程目标
课程难点:
1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 CAN总线技术 3 系统时域/频域分析法 4 PID控制技术
课程安排
共18周,54个课时; 15周理论课+3周实验课; 考试70%+平时分30%;
物联网概念的演进
物联网一中国 2010年
● 定义
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对物联网做出如下 定: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 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概念的演进
物联网一ITU 2005年
● 定义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 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 网。除RFID技术外,传感器、智能、纳米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 举例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 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交换。
● 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 计
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使之成 为智能物体 ● 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信息处理、 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 ● 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达到智能化 识
物联网定义
“物”的条件
①相应信息接收器 ②数据传输通路 ③数据发送器 ④一定的存储功能 ⑤处理运算单元(CPU) ⑥操作系统 ⑦专门的应用程序 ⑧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⑨在世界网络中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物联网控制基础
Internet of Thing
1绪论
1绪论
§1.1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2 物联网的基础知识 §1.3 物联网的建模探究 §1.4 物联网的控制理论基础

未来,也许您只需坐在 电脑前,就可以体验到真 实的购物享受,不必再询 问淘宝店主尺码是否合身, 如果喜欢,就试穿一下吧!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1999年 MIT的Kevin Ashton第一次提出:把RFID技术与 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
2005年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 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
2008年
IBM提出: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各种物体中,并且 普遍连接形成网络,即“物联网”,进而在此基础 上形成“智慧地球”
物联网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 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对该中心正在对继互联网、移 动通信之后的全新技术领域传感网进行攻关,立志开辟“感知 中国”(又称“智慧中国”)的创新之举,做出高度评价。 “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 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 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物联网概念的演进
物联网一IBM 2008年
● 定义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 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它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中的 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未来,也许您把蔬菜的标签 在仪器前轻轻一刷,就可以了解 它的产地,农药残留量和营养成 分。
农产品溯源系统让您买着顺心,吃着放心!

未来,也许您只需一部手机, 就可以遥控家中一切电器,坐在 办公室,就可以打开空调,并且 泡上一壶浓茶!
Baidu Nhomakorabea 行
未来,开车不再是焦急的等 待,而是自由的驰骋;不再会发 生交通事故,安全驾驶将得以实 现。
物联网的特征
● 全面感知
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 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 可靠传送
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并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 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 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 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的体系框架
软件
应用子部分 应用服务层
支撑子部分
基于TCP/IP 通信协议
物联网 体系结构
网络传输层
硬件
感知控制层
传输子部分 感知子部分
基于GPRS、 传感器通信 协议
物联网的体系框架
物联网的体系框架
感知层是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物联网的体系框架
网络层是物联网无处不在的前提
物联网的体系框架
应用层是物联网智能处理的中枢
● 目的
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物联网概念的演进
物联网一欧盟 2009年
● 定义
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便 形成了物联网。它是动态的全球网络框架,基于标准通信 协议,具有自组织能力。
其中,物理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 虚拟特性和智能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联接。
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制订《物联网战略
2009年
研究路线图》,介绍传感网/RFID等前端技术和 20年发展趋势
物联网概念的演进
物联网-AutoID 1999年
● RFID标签存储着规范信息 ● 通过无线通信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
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 ● 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
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