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交换原理第二章作业解答-图文.

合集下载

交换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交换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交换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1. 什么是交换原理?交换原理是指将网络中的数据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的过程中,将数据拆分成数据包并按照一定的路由规则逐个发送到目标设备的原理。

交换原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转发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2. 交换原理有哪些主要的分类?交换原理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方式。

3. 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路交换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独占的物理通信路径,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直保持该路径,并释放该通信路径。

电路交换类似于电话通信,需要一直占用通信资源,传输过程中不会中断。

4. 报文交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报文交换是指将完整的数据报文发送到目标设备,不管数据报文的长度和数据包大小,直到传输完成。

在报文交换中,目标设备会接收到完整的数据报文,然后再进行处理和转发。

5. 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分组交换是指将数据拆分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分割成更小的分组进行传输。

每个分组都包含了目标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数据的一部分。

在交换网络中,这些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独立传输,并在目标设备处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6.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什么?分组交换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优点。

由于数据被拆分成小的分组进行传输,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并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此外,分组交换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7. 分组交换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分组交换的核心技术是路由和转发。

路由是指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路径和规则,转发是指根据路由规则将数据包从输入端口转发到输出端口。

8. 分组交换的常见技术有哪些?常见的分组交换技术包括IP交换、以太网交换和ATM交换等。

IP交换是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以太网交换是基于以太网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ATM交换是基于异步转移模式的分组交换技术。

9. 分组交换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分组交换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对于大流量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分组交换更为适用。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现代交换原理》作业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现代交换原理》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1. 在两个长途交换中心之间选择路由时,最后才选择()。

A. 迂回路由B. 高效直达路由C. 转接次数较多的迂回路由D. 基干路由2.3. 指出下列错误的长途区号: ( )。

A. 10B. 222C. 351D. 5104.5. 当局间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时,第10帧(F10)的TSl6传送()的线路信令。

A. 话路9和话路26B. 话路10和话路26C. 话路9和话路25D. 话路10和话路256.7.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话路时隙为TS19,在随路信令情况下,MFC信令在()中传送。

A. TS0B. TSl9C. TSl6D. 以上均可8.9. 国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位二进制数。

A. 12B. 14C. 24D. 3610.11. 在64kb/s的信令链路上传输时,信令单元为消息信令单元, 消息信令单元的SIF和SIO字段的长度为200字节,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

A. 0B. 1~2C. 63D. 63以上12.13. ISUP消息的内容是在( )。

A. SCCP消息中传送B. MSU的SIF中传送C. TCAP消息中传送D. 在LSSU中传送14.15.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四级功能由()完成。

A. 固件B. 硬件C. 软件D. 硬件和软件16.17. T接线器的输出控制方式是指()。

A. T接线器的SM按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B. T接线器的CM按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C. T接线器的SM按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工作D. T接线器的CM按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工作18.19. 时分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

A. 时分接线器的SM按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B. 时分接线器的CM按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C. 时分接线器的SM按顺序写人,控制读出方式工作D. 时分接线器的CM按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工作20.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1.指出下列错误的长途区号: ( )。

北邮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北邮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北邮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1234 56 6.16.278910(1)(2) stmtctftAcft()()()sin(2)sin(2),,,,mc Ac ,,,,[cos2()cos2()],,cmcmfftfft2Ac (){[()][()]},,,,,,,,cmcmSfffffff4 Ac ,,,,,,{[()][()]},,cmcmffffff4 (3)相干解调输出y0(t)r(t)理想低通滤波器Cos(Wct)与发端相干解调相干解调:将接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 sin(2),fctAc rtftAmtftft()sin(2)()sin(2)sin(2),,,ccc,c,,()[1cos(4)],mtftc2Ac 通过低通滤波器抑制载频的二倍频分量,得到解调信号为 0()()ytmt,2 444st()cos(21021.110,,,,,,,,ttt)4cos()cos(21.210),,,2解:(1) 44,,4cos(21.110)[10.5cos(20.110)],,,,,,tt调制系数是a=0.5; 信号频率是f=1000Hz14444 (2) ,,,,,,,,,,,,,,Sfffff()[(10)(10)]2[(1.110)(1.110)]2 144 ,,,,,,,,[(1.210)(1.210)]ff2S(f)5/223/211/210000120000f(Hz)-12000-10000-1100011000(3)r(t)y(t)包络检波器3解:(1)已调信号无法用包络检波解调,因为能包络检波的条件是, mt()1, 这里的,用包络检波将造成解调波形失真。

Amt,,,max()151(2)0(t)yr(t)理想低通滤波器cos(2*pi*fct)载波提取电路相干解调:将接收信号与载波提取电路的信号相乘,得到 cos(),ctAc ()cos()()cos()cos()()[1cos(2)],,,,ccccc,,,rttAmtttmtt2Ac 通过低通滤波器抑制载频的二倍频分量,得到解调信号0()()ytmt,2 (3)s(t)m(t)p/Aca=AAccos(2*pi*fc*t)发端加导频的DSB-SC AM信号产生框图r(t)导频窄带滤波器提取频率为fc的载波如上图:在DSB-SC信号上加上导频,在接收时就可以提取导频作为解调波4解:(1)stfft()2cos[2()],,cm,Sfffffff()()(),,,,,,,,cmcmS(f)210-(fc+fm)fc+fmf(2)调制方式为上边带调制。

北邮版《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邮版《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为什么说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转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络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对连接到交换节点的传输链路上的信号进行汇集、转接和分配,实现多点到多点之间的信息转移交互。

1.2 电话通信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要完成那些操作?•交换机不断扫描用户线,以便及时检查用户摘机;•当用户摘机时,扫描器识别到用户摘机并将用户信息送到中央处理器分析,如果是合法用户,由中央处理器驱动信号音与用户连接,向用户送拨号音;•用户拨号信息(脉冲或双音频)由扫描器(或收号器)识别并送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号码分析);•若被叫空闲,则主叫预占一交换网络话路,同时给被叫振铃,向主叫送回铃音;•被叫听振铃摘机,交换机将主叫预占的话路与被叫接通,于是主被叫可通话。

•交换机监视通话双方,一方挂机后发出拆线指令,一次通话完成。

或参考P7:BL10~P8:L101.3 一个普通电话机是怎样工作的?以号盘话机为例说明:参考课本P6:L8~L141.5 如何理解ATM交换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1)采用固定长度的ATM信元异步转移复用方式。

2)ATM采用面向连接并预约传输资源的方式工作。

3)在ATM网络内部取消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而将这些工作推到网络的边缘设备上进行。

4)ATM信元头部功能降低。

1.7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1)提高节点吞吐量。

2)降低交换成本。

3)透明性。

第二章2.1说明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布控交换和程控交换的基本概念。

答:书 21 页 2.1.2节2.2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

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2.3电路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应有哪些基本要求?答:书 23页 2.2.2节2.4电路交换机由哪些基本功能模块组成,并说明各模块作用?由终端接口功能、连接功能信令功能和控制功能等模块组成,终端接口功能主要作用是适配外部线路传输信号的特性要求,将外部信号传送格式与适合交换机内部连接功能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相互转换,并协同信令功能模块收发信息。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习题答案及知识点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习题答案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1.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2.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7、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工作方式有什么特点?不管是面向物理的连接还是面向逻辑的连接。

其通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2)一旦建立连接该通信的所有信息均沿着这个链路路径传送求保证信息的有序性。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无连接的时延小。

北邮现代交换原理试卷及答案

北邮现代交换原理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内序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装----------订----------线-------------------------------------------------- 北京邮电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笔试占总分60%)标准答案考试注意事项一、学生参加考试须带学生证或学院证明,未带者不准进入考场。

学生必须按照监考教师指定座位就坐。

二、书本、参考资料、书包等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律放到考场指定位置。

三、学生不得另行携带、使用稿纸,要遵守《北京邮电大学考场规则》,有考场违纪或作弊行为者,按相应规定严肃处理。

四、学生必须将答题内容做在试题答卷上,做在试题及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考试课程交换技术与交换网考试时间2005年 6 月 21 日题号一二三(1) 三(2) 三(3) 三(4)三(5)三(6) 三(7) 总分得分阅卷教师试题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交换系统 、 传输系统 、 (用户)终端系统 。

2、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是由_话路(信息传送)_子系统和 控制 子系统构成的。

3、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主要功能有七种,请给出其中三种 馈电 、 监视 、 过压保护 。

(可选的还有:编解码与滤波、测试、混合电路、振铃控制)4、No.7信令单元有 MSU(消息信令单元) 、 FISU(填充信令单元) 、 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三种类型。

5、构成交换节点的交换网络的基本交换单元可以分为空分方式与时分方式,其中 共享存储器( T接线器) 、 共享总线(DSE数字交换单元) 为时分方式, S接线器(或开关阵列)为空分方式。

6、在PSTN业务网中,其业务交换结点采用的交换方式是 电路交换 ;在No.7信令支撑网中,信令点和信令转接点采用的交换方式是 分组交换(数据报) 。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2 课后题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2 课后题
计算机学院:王小茹
increasing the payload before error correction from 260 ´ 50 = 13 kbps to 260 ´ 75 = 19.5 kbps. Thus, the quality loss was an intentional trade-off to put more users per cell and thus get away with bigger cells.
计算机网络 第2章课后习题详解
举一反三
北邮计算机学院 王小茹
2-2 学习应用 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 一条无噪声4kHz信道,按照每1ms一次进行采样,请问 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 解题原理:
✓ 理解奈奎斯特原理,计算出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理解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的关系和区别 ✓ 学会排除无关的已知条件,如采样速率。
计算机学院:王小茹
分组总的数量为 x/p个,传送信息总量为 (p+h)x/p;
t=(p+h)x/pb 最后一个bit 发完
t=(p+h)x/pb+(k-1)(p+h)/b最后一个bit 到达接收 端
总时间T=(p+h)x/pb+(k-1)(p+h)/b;对T求 导:
T’=-hx/bp2+(k-1)/b p=(hx/(k-1))1/2
• 解答:
✓ 利用奈奎斯特计算码元传输速率=2×6=12Baut ✓ 利用4级数字信号,可知,每个码元代表2比特,则总的
信息传输速率=2×12=24bps
计算机学院:王小茹
2-3 香农和奈奎斯特的适用条件
• 如果在一条3kHz的信道上发送一个二进制信号,该信道的 信噪比为20dB,则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通信原理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

通信原理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

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题2-1】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0()()d H K t ωϕωω⎧=⎨=-⎩其中,0,d K t 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1】 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d j t j H H e K e ωϕ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d h t K t t σ=-。

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d d s t s t h t s t K t t K s t t δ=*=*-=-讨论:题中条件满足理想信道(信号通过无畸变)的条件:()d d H ωωφωωτττ⎧=⎨⎩常数()=-或= 所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

【题2-2】设某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为[]0()1cos d j t H T e ωω-=+,其中d t 为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2】 该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1cos )d j t j H H e T e ωϕω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011()()()()22d d d h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0011()()()()()()()2211 ()()()22d d d d d d s t s t h t s t t t t t T t t T s t t s t t T s t t T δδδ⎡⎤=⊗=⊗-+--+-+⎢⎥⎣⎦=-+--+-+讨论:和理想信道的传输特性相比较可知,该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0()(1cos )H T ωω=+不为常数,所以输出信号存在幅频畸变。

其相频特性()d t ϕωω=-是频率ω的线性函数,所以输出信号不存在相频畸变。

北邮 大三下 微博考试重点 现代交换原理

北邮 大三下 微博考试重点 现代交换原理

书上“软交换和下一代网络”那章内容较简单且不涉及IMS技术,目前软交换与IMS技术发展更成熟、应用更普遍,因此对这部分技术内容掌握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增加了相关内容。

应以PPT为准。

不需要死记硬背,重点理解技术特点。

题型:对错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画图题、问答题(问答题是应用题)H.323协议栈和SIP协议、X.25,知道有这样的协议,在什么网用即可。

===============================================================================问:ATM输入缓冲窗口法(课件61页)那个图第一时隙是(x,x)(x,y)竞争,然后I1的x和In的y成功;TS2竞争的应该就是(x,x)和(y,s)了吧。

为什么TS2成功的是I1的第二个X?是因为TS1中比In的第一个X优先级高吗?然后TS2中(y,s)竞争为什么是In的s获胜呢?I1的y优先级应该高吧?答:第1时隙信元到来时,I1的x和In的x同抢出线,I1的x(优先级高)与In的x之后y 同时输出(窗口大小W=2);第2时隙,I1的x和In的x竞争(队列排头),同抢,I1的x 与In的x之后s同时输出;第3时隙,I1的y和In的x不同抢,同时输出;第4时隙,I1的z与In的s不同抢,同时输出。

注意:I1优先,窗口W=2。

问:老师,请问84页话路建立部分,为什么话音经过串并变换和复用后变成了每帧64个时隙?谢谢!答:因为有2条PCM进入M(复用器),而每条PCM有32时隙,也就是共有64个时隙需要共享输出的一条PCM,就要把输出端的一条PCM分为64个时间片,故每帧64个时隙。

记住:输入端总的时隙数(PCM条数X每条的时隙数)=输出端一条PCM每帧的时隙数问:图3.19的第三个图,每个TS只是标示与原来时隙长度的对应关系吗?实质上HW0,HW1它们各自就是一个时隙?答:对的。

书排版时没有将三张图的时隙对应起来,上课时我特别说明了。

北邮培训光交换

北邮培训光交换
选路,依照信元的波长,将信元选路到输出端口的 光缓冲存储器中
14
4、光分组交换系统
光分组交换技术 (OPS——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光突发交换技术 (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
15
OPS——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波分光交换模块由波长复用器/去复用器、波长选择 空间开关和波长变换器(波长开关)组成。
12
波分光交换
λ1
λ2
λ1...λ4
波长解复

λ3
λ4
波长变换 波长变换 波长变换
λ1
λ2 λ3 波长复用
λ1...λ4
λ4
13
ATM光交换
ATM光交换是对ATM信元进行交换的技术。 ATM光交换遵循电信号领域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采用波分复用、电或光缓冲技术,先对信元波长进行
20
OBS节点结构模型
21
3、光交换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提供灵活的信息路由手段。
2
2、光交换的基本器件
半导体光放大器
光输入
半导体光放大器 控制电流
光输出
3
2、光交换的基本器件
耦合波导开关
输入
控制电极
光信号通道
输出
4
2、光交换的基本器件
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
波导臂
1
薄膜加热器
2
3dB 耦合器
相位移动
1' 2'
5
2、光交换的基本器件
9
空分光交换
输入
输出
输入
1
3
1
2 平行状态
4
2

(北邮课件)现代交换原理讲义.doc

(北邮课件)现代交换原理讲义.doc

(北邮课件)现代交换原理讲义 >>发附件贴请务必注明以下选项:>>【成文时间】:2002【语言】:中文【页数】:8章*30【作者】:桂海源编【文件格式】:PPT【文件原名】:现代交换原理【推荐点评】:本书4交全血地介绍了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硬件、软件和信令技术。

内容包括: 电话通信网的基木组成,我国电话网的结构;No. 7信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结构,数字交换原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终端和接口: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交换机运行软件的结构,程控操作系统和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智能网的基木概念和结构;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技术一一AT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的原理以及综合业务交换机。

本书是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摘要或目录】:第一章电信交换基础11电话交换的基本原理11.1. 1电话通信网的基木组成及功能 11.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1.3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31.2电话交换机的类型及发展 41.3主要的交换方式 51.3.1电路交换 51.3.2分组交换 61.3.3 ATM 交换74我国电话通信网的结构和编号计划71.4. 1长途电话网84. 2本地电话网91.4.3编号计划10 思考题与练习题13 第二章信令系统141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M1. 1信令的基本概念141.2信令的分类152.2用户线信令162. 1用户话机发出的信令162.2.2交换机发出的信令162.3屮国No. 1信令172.3. 1线路信令173. 2记发器信令204 No. 7信令系统概述254. 1 No. 7信令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52.4. 2 No. 7信令系统的结构264. 3信令单元的格式292.4.4我国No. 7信令网的结构322. 5消息传递部分352. 5. 1信令数据链路352. 5. 2信令链路功能362. 5. 3信令网功能392.6电话用户部分412. 6. 1电话用户消息的格式412. 6. 2常用电话用户消息的功能452. 6. 3信令程序472. 6. 4 No. 7信令与No. 1信令的配合512. 7信令连接控制部分642. 7. 1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来源及口标642. 7. 2 SCCP的基本功能及所提供的业务652. 7. 3 SCCP消息的格式672. 7. 4 SCCP的结构及路山控制功能702. 7. 5无连接程序742.8事务处理能力792.&1事务处理能力(TC)概述792. & 2事务处理能力的基本结构802.& 3事务处理能力消息格式及编码86思考题与练习题93第三章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硕件系统953.1程控数字交换机硬件的基本结构951. 1采川分级控制方式的交换机的硬件基木结构953.1. 2全分散控制方式交换机的基本结构973.1.3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的基本结构99 3.2数字交换原理和数字交换网络1012. 1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通信1012. 2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接线器1043.2.3复用和分路、串一并和并一串变换1093.2.4数字交换网络1103.2.5交换网络的阻塞计算1173.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终端与接口1193. 1用户模块1193.3.2中继器1233. 3信令设备1253.4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1274. 1处理机的兀余配置方式1274. 2处理机的控制结构1293.4.3处理机之间的通信130思考题与练习题134第四章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软件1351程控交换软件的概述1351. 1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1351. 2数据驱动程序的特点及其结构1384.1.3有限状态机(FSM)和有限消息机(FMM)的概念4.1.4在交换软件设计中应用的三种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4.2运行软件的一般结构1472. 1运行软件的基本结构1472.2局数据和用八数据1474.2.3操作系统、呼叫处理程序以及维护管理程序1483程序的级别及调度1494.3. 1程序的优先级、各类程序的特点及驱动方式149 4.3.2时钟级程序的调度1504.3.3处理机占用率计算1524.3.4棊木级程序的调度1534呼叫处理程序1584.4. 1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1584. 4. 2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纽成及层次结构1614. 4. 3呼叫处理中用到的数据1624.4.4信令处理程序1654.4.5呼叫控制程序1804. 6分析程序和资源管理程序185思考题与练习题191第五章智能网1921新业务的传统实现方法1925.1. 1缩位拨号1921.2呼叫前转1935.2智能网的基本概念1945.3几种典型的智能业务1985.3. 1被叫集中附费业务1985.3.2记账卡呼叫业务1985.3.3虚拟专用网业务1993. 4个人通信业务1993.5电话投票2005.4智能网的结构2005.5智能网应用部分2045. 1 INAP 操作2045.5. 2信令发送顺序205思考题与练习题208第六章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2096.1 N-ISDN 概述2091. 1 N-ISDN的基木定义2091.2 N-ISDN的基本结构2101. 3 N-ISDN的寻址和编号210 140 1416.1. 4 N-1SDN提供的业务2112用户一网络接口2146.2. 1两种用户一网络接口2142. 2用户一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2146.2.3用户一网络接口的协议2166.3 N-ISDN的局间信令232ȀЀࠀࠀࠀࠀࠀࠀࠀࠀࠀ. 1综合业务数字用户部分(ISUP)的功能2323.2 ISUP消息的结构2333. 3常用TSUP消息功能简介2371.3. 4基木的呼叫控制过程2396.3. 5 ISUP与TUP的信令配合2416.4 ISDN 设备2446. 1 ISDN 交换机2446. 4.2第一类网络终端(NT1) 2476.4.3 ISDN终端和终端适配器248思考题与练习题253第七章宽带ISDN的关键技术ATM 2547.1 ATM的基本概念2547.1. 1 ATM的发展背景2542.1. 2 ATM的基本工作原理2551.3 ATM信元的结构2571. 4耳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的比较259ȀЀࠀࠀࠀࠀࠀࠀࠀࠀࠀ. 5 ATM 的特点2607.2 ATM协议结构2617.2. 1 B-TSDN的协议参考模型2627.2. 2物理层规范2632. 3 ATM 层规范2667.2.4 ATM 适配层AAL 2753 TP/ATM集成交换2877.3. 1 1P/ATM集成交换概述2873. 2 MPLS的基本原理2923.3标签分配协议(LDP)和基于限制路山的标签分配协议(CR-LDP)2943. 4 MPLS标记捆绑的驱动方式300思考题与练习题305第八章电信网与因特网的结合3068.1因特网接入的儿种方式3061. 1用户通过PSTN/ISDN网接入因特网的一般结构306& 1. 2接入服务器3082因特网话务对PSTN的影响及解决方案3108.3综合业务交换平台312思考题与练习题318附录《现代交换原理》教学人纲319 参考文献326。

北邮大三交换原理实验二摘挂机检测

北邮大三交换原理实验二摘挂机检测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摘挂机检测实验班级学号姓名实验1 摘挂机检测实验一、实验目的摘挂机检测实验用来考查学生对摘挂机检测原理的掌握情况。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1、实验原理及设计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保存以备这次可以读取,同时读出这次的线路状态,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取反与这次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为1,就说明检测到摘机消息了。

同理,我们把这次的线路状态取反再与前200ms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为1就说明检测到挂机消息了,然后把摘挂机信号作为事件放入摘挂机队列中。

2、实验主体流程图3、实验步骤:了解实验原理及设计;了解实验主体流程及主要数据结构;编写C程序实现对摘挂机状态的检测;在实验平台上运行程序;三、源代码1、实验主要数据结构:函数功能为:检测到摘、挂机事件,并把该事件放入到摘挂机事件队列中。

函数原型:void scanfor200(int linestate200[LINEMAX],int linestate[LINEMAX],UpOnnode * head1, UpOnnode* end1);其中LINEMAX为线路总数,是定义在"bconstant.h"中的一个宏,linestate200[LINEMAX]为已保存的200ms前线路状态,linestate[LINEMAX]为当前的线路状态,head1,end1为摘挂机队列的首尾指针,该队列已经在主程序中进行了初始化。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检测到的摘挂机事件以摘挂机队列节点的形式插入到摘挂机事件队列中。

数据结构说明:头文件:"bconstant.h";(以下的数据结构都已在该文件中定义)LINEMAX :最大线路数;int linestate200[LINEMAX],linestate[LINEMAX]:线路从0开始编号;状态:1:有电流,0无电流;enum UporOn {ehandup,ehandon} :为摘挂机区别符:ehandup表示摘机,ehandon表示挂机;struct UpOnnode //摘挂机队列节点结构{UporOn phonestate; //摘挂机区别符;int linenum; //线路号(从0开始);struct UpOnnode* next; //指向下一节点的指针;};注意事项:1.我们编写的模块是基础实验部分预加载的本局交换系统的一个模块而已,在系统中head1头指针和end1尾指针已经完成初始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一个交换单元,若满足:(1交换单元的入端数M等于出端数N;(2没有空闲的入端和出端;(3没有点对多点的连接。

最多有多少种连接方式?解答:最多有N!种连接方式。

2.对于M*N(N<=M的交换单元,没有空闲的出端(1不存在同发时,最多有多少种连接方式?(2存在同发时,最多有多少种连接方式?解答:不存在同发时,最多有N!CM N种连接方式;存在同发时,最多有M N种连接方式。

3.用2*2交叉单元构造的16*16可重排无阻塞benes网络,再用2*2交叉单元构造的16*16banyan网络。

画出这两个网络,并比较两者的异同和相关性。

解答:16*16可重排无阻塞benes网络如下: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1111111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1111111111116*16banyan网络如下: 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0 10 1 0 10 111111111111111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111111111111相同点:(1两个网络都是有2*2交叉单元构造;(2两个网络都能实现任意入线到任意出线的连接。

不同点:(1benes网络无内部阻塞,banyan网络有内部阻塞;(2benes网络有7级,banyan网络有4级;(3benes网络有多条路径,banyan网络只有一条路径;(4benes网络需要56个交换单元,banyan网络需要32个。

相关性:benes网络相当于两个banyan网络背对背相连,然后将中间两级合并为1级。

练习题构造16*16的交换单元,(1)采用基本开关阵列,需要多少个开关?(2)采用Banyan网络,需要多少个2*2的交叉连接单元?(3)采用可重排无阻塞网络,需要多少个2*2的交叉连接单元?(4)采用共享存贮器需多少个存贮单元(CM和SM)并画图示意。

解答:(1)16*16有向交换单元,需要 16*16=256个单向开关; 16*16无向交换单元,需要 16*16=256个双向开关;(2)采用banyan网络,需要 (16/2 * log216 = 32个交叉单元(3)采用可重排无阻塞Benes网络,需要 16 * (log216 – 1 = 56个交叉单元(4)采用共享存贮器,需要16个CM,16个SM,总共32 个存储单元采用共享存贮器构造16*16的交换单元的图示如下:写入读出 0 1 . . . . . . 15 SM 0 1 . . . . . . 15 CM课后习题 3.试计算构造16*16有向交换单元,采用基本开关阵列时需要多少个开关?若构造16无向交换单元,同样采用基本开关阵列时分别需要多少单向开关和双向开关?解答:(1)构造16*16有向交换单元,采用基本开关阵列时需要16*16=256个开关;(2)构造16无向交换单元,需要 16*(16-1)=240个单向开关;构造16无向交换单元,需要 240/2 = 120个双向开关。

6.一个S接线器的交叉点矩阵为8*8,设有TS10要从母线1交换到母线7,试分别按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画出此时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说明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和单元的大小(比特数)。

解答:设每条母线上有N个时隙,有8条母线,所以CM单元的大小为log28=3bit; 1个CM的容量大小为3Nbit; 8个CM的容量大小为3N*8=24Nbit。

输入控制方式: 0 0 1 2 . . . 9 10 11 . . . N-1 1 2 3 4 5 6 7 输出控制方式: 0 0 12 . . . 9 10 11 . . . N-1 1 234567 7 17.时分交换单元主要由共享存储器和共享总线型两种,试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解答:相同点:(1)两种时分交换单元内部都只有一条唯一的通路,由各子信道分时共享;(2)都没有内部阻塞;(3)都有时延;不同点:(1)共享存储器型内部唯一的公共通路是存储器,共享总线型内部唯一的公共通路是总线;(2)共享存储器型的存储器被划分成N个区域,N路输入信号被放在存储器的N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N路信号被读出形成N路输出信号;共享总线型则按照总线控制权的分配方法,把总线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多个时段(最简单的是划分为N个时隙),在每个时段内把总线分给某条入线;当输入部件获得总线上的输入时隙后把入线的信号送到总线上,同时,对应的输出部件将总线上的信息读入并从出线上输出信息;(3)共享存储器型交换速度与控制器有关,共享总线型交换速度与总线宽度有关。

8.一个T接线器可完成一条PCM上的128个时隙之间的交换,现有TS28要交换到TS18,试分别按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画出此时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说明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和每个单元的大小(比特数)。

解答:话音存储器:有12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大小为8个bit,所以容量为 128*8=1024bit 控制存储器:有12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大小为7个bit,所以容量为 128*7=896bit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0 . . . . 0 . . 18 28 . . . . 28 8位输入 . . 127 SM 127 CM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0 . . 0 . . . . 18 8位输入 . . . . 28 18 . . 127 SM 127 CM14.若入口级选择8入线的交换单元,出口级选择8出线的交换单元,试构造128*128的三级严格无阻塞CLOS网络,并画图说明。

解答:出线入线数目n=8,要构造严格无阻塞CLOS网络,则要求 M >= 2n – 1 = 15构造图如下: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 7 8 1 2 .... .... 1 1 16 1 7 8 .. .. 15 1 2 .. .. 1 2 .. .. 16 1 2 15 1 2 1 2 .... 7 8 1 2 .... .... 15 1 2 .... 2 2 16 .... .... 7 8 2 16 15 ...... 1 2 (1)2 1 2 ...... 1 2 .... .... .... 7 8 .... .... .... 16 15 15 16 16 15 7 8 1615.已知一个T-S-T数字交换网络,每个T接线器完成一条 PCM上的512个时隙之间的交换,初级T接线器为输出控制方式,次级T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S 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其交叉点矩阵为8*8型。

试画图说明PCM1的TS8和PCM7的TS31的交换(内部时隙为TS15并采用对偶原理)。

解答:A -> B的内部时隙为T15; B -> A的内部时隙为T15+256 = T271。

输出控制 TS8 输入控制 0 TS8 . . . . . 511 b TS8 8 a a SMA1 15 8 0 . . . . 5110 . . . . . 511 8 b b 输入控制 TS15 TS271 SMB1 0 . . . . 511 a TS271 b TS15 271 8 b CMA1 TS31 a CMB1 b 31 a TS31 a SMA7 271 31 0 . . . . . 511 0 . . 15 . . 511 7 271 10 . . . . 511 TS31 0 . . . . . 511 a 31 a CMC1 CMC7 SMB7 CMA1 第1级 0 . . . . 511 15 31 CMB7 第2级第3级 0 . . . . 51116.试画图说明用2*2的交换单元,构造16*16的banyan 网络。

并举例说明其内部阻塞的情况。

解答:图如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图存在内部阻塞:比如同一时刻入线0 -> 出线0,入线1 -> 出线3时就会发生阻塞17.对于8*8的banyan网络,举例说明其自选路由特性。

解答: 8*8的banyan 网络图示如下: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如上图所示,从入线到出线的选路由其自身的二进制数表示,三位二进制数分别表示三次选路,0表示选路到出线 0,1表示选路到出线1,这样000入线就可以通过三次选0 号出线而输出到000出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