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新时代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_点线面”
EDUCATOR
11
新时代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点线面”
张婧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考察北京市育英学校时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持续性、实践性与主体性特点。新时期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从“点—线—面”多维度呈现出时代特色,在课程教学、绿色学校建设、立德树人目标下,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家校社协同实践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点融入,多元实践
新时代,建设绿色学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重大主题融入课程与教学的常态化实践,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为教育强国助力。
构建实践场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学校是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与生活方式的学习者,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目的是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
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当前,中小学主要从生态文化、学习创新、课程体系、师生素养、校园硬件、生态贡献等维度开展绿色学校建设与实践,打造系列特色实践场域。如很多中小学结合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课程中的自主管理等相关课程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传承,形成“责任担当”的文化场;在校园环境氛围的创设上,主张简约、朴素,自然、留白,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在人际环境的营造上,倡导尊重、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和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合“环境·心理”特色课程群系列课程学习,构建“和谐共生”的心理场;根据校园实际情况,精心打造室内外结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的创新实验室群,如水技术与环保实验室、绿色能源实验室、气候变化实验室等,充分利用人与环境
绿色环保红色传承融合打造实践育人特色教育——以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少先队活动为例
绿色环保红色传承融合打造实践育人特色教育——以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
少先队活动为例
荣华道小学少先队活动围绕绿色环保教育和红色传承教育两条主线相融合,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实
践育人与环境育人并举,阵地建设与载体创新共融,使学校
德育工作特色更加突出。
一条“绿色”环保主线搭起低碳生活实践育人
路北区荣华道小学自1987年开展环境教育,先后荣获河
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环境教育基地、河北省环境教育先进
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德合作校园环境
管理项目成员学校,河北省第一所喜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学校。
一、绘制绿色环保校徽。
学校校徽运用单色调——绿色,视觉冲击力强,朝气蓬勃。蕴含两层含义,一是象征着学校是育才的苗圃,学生似稚嫩
的新芽,荣小学子在此沃土定能茁壮成长。一是象征环保办
学理念,预示着学校三十多年的环保教育的传承。校徽中心
外圆内方,象征外柔内刚、礼节但不失原则。圆形寓意学校
朝气蓬勃,充满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二、设计校园环保吉祥物。
组织全校学生设计环保吉祥物,最终魏子涵同学设计的荣小环、荣小保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以绿水青山为设计原型,有机结合“山川、河流”等设计元素,表达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将“凤凰山、凤凰亭、凤凰、陡河”等地域符号融入其中,象征荣小学子在唐山这片沃土绚丽多彩、无忧无虑的成长。魏子涵同学荣获河北省环保小卫士称号。
三、创编环境教育校本教材。
为使环境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学校组建校本教材开发团队,主编了《绿色·未来》校本教材。该教材一至六册,每
册编排了环境知识、环保新闻链接、环境小调查、环保实践
生态德育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南寨中学生态德育工作介绍
几年来,学校以抓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强化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摆脱说教,注重实践”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校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3391”行动立德生态德育新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年级确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七年级侧重突出习惯培养教育,八年级侧重突出青春成长教育,九年级侧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城关二小绿色教育实施方案
城关二小绿色教育实施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城关二小绿色教育实施方案
----持续、和谐、共生的绿色德育教育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健康”、“天人合一”的理念,将绿色理念与行动贯穿于学生、学校置身其中的一切生活时空中去,实现绿色理念的“全时空”覆盖,扩大绿色教育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2、铸造学生、教师、学校的绿色发展模式,为学生、教师、学校的持续成功、永续成功、最终成功奠定,提供教育的引擎。
3、以绿色校园环境生态建设为起点,以绿色学生人生发展为重点,以绿色教师培养为依托,以绿色学校办学模式为关键,以绿色学校文化生态与社区
文化生态为辅助,全面实现学校及周边社区文化、环境、发展的生态化转变,构筑学生、学校、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4、以“全人绿化”“全校绿化”“全社区绿化”为主旨,全力打造“人--校--区”的三体互动、鼎力协作的绿色教育新模式,将绿色教育理念的创造与行动、创意与实践、创举与探索统一起来,打造品牌化的绿色教育典范,实现人的发展、学校发展、社区发展之间的共赢。
二、工作目标
(一)营造绿色校园环境生态与文化生态,为师生发展、学校品牌塑造、校园育人环境的净化、纯化、绿化提供祥和、温馨的环境支持。
(二)提升学生的绿色意识,激发学生的绿色行动,造就学生的绿色人生信念,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教育支持。
(三)创造绿色学校教学与管理生态,为学校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办学实力的夯实与拉升,提供理念上的上位引领
与有力的观念支持。
(四)推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绿色区域发展方式在县域内产生,充分发挥学校绿色办学理念、教学思维、管理观念向周边社区的辐射、渗透、推衍功能。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作者:于振华
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09期
摘要:学校德育环境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通过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分析,发现生态建构理念的缺失与空位、德育环境内部的恶劣与贫瘠、学校德育环境的封闭与单一等问题,进而探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德育环境;德育工作;中小学
环境对于人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这些论述无不是突出环境对人的影响。
德育环境是指影响德育对象德行生成的各种因素总和。学校德育环境是指在学校层面影响德育对象德行生成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如何优化及利用学校德育环境,对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分析
1.生态建构理念的缺失与空位
(1)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要有整体性的关注。反观当下,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隔离和不统一,让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两套理论、两个世界中无所适从。学校缺乏对自身德育系统因素的优化与组合导致德育活动流于浮表,形式盛行。这些割裂学校德育生态的现象时有上演,究其原因就是整体性理念的缺失。
(2)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要有和谐性的追求。学校德育关注的根本点应该从关注德育对象个体的被动接纳转向德育对象在特定德育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发展与健康成长。所以,如何创造内部环境的生态和谐,是学校德育生态建构所应涉及之命题。
2.德育环境内部的恶劣与贫瘠
(1)“集体道德”的强势生长。现代学校的德育内容,过分强调公共价值及集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道德的合理表达,“集体道德”的强势生长,导致学生“个体道德”的缺席。在这种价值多元的时代和个性张扬的群体中,过分压抑或缺少个体表达,引来得更多的是对集体道德的质疑与批判,对个性生命的压抑与摧残。
关于“绿色德育”的几点认识
关于“绿色德育”的几点认识
“绿色德育”,即生态德育,它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了“绿色”的理念。即: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促使自己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友好协助、相互关爱的高尚道德境界。它是一种旨在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的道德教育活动。
绿色德育主要由课程教育、生活教育、环境教育三方面构成。
1. 课程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是由个体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心理品质等构成。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教育要贯彻绿色德育理念,使德育主体认同并实践。教学内容应涵盖心理、法律、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环境等内容、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重视非德育课程的德育教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育内容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科学求实精神,使绿色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2. 生活教育
绿色德育教育要渗透到中学生活,以生活为根,不断创造生活。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是理想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价值增长过程。道德教育旨在追求生命中的善和幸福,追求生命的意义,同时道德教育为了生活,为了生命的发展。只有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惑,才能在生活中实现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生活要以科学为指导,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空间要生活化,营造生活的氛围,使道德教育更富情感、生活和时代气息。
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
念运用于人 、 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研究上争得了
(一)生态和谐的生命观
所谓生命观 ,是指人对生命的看法和理 解。生态和谐的生命观是对培根经验主义 自 然 观, 笛卡儿分解的科学 法和牛顿力学机械论 世纪图景所形成的还原论 、二元论价值观的消
59
作者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讲师 教育学硕士(r 州, 510635)
综合了 “ 和谐” 、 “ 系” 、 “ 关 共生”等理
念, 更重要的是它关涉生命,以生命成长为中 心,以生命之间或生命与文化、环境等的亲和 互利为依据; 同时, “ 生态”也考察生命的整 体性、复杂性,生态共同体中各因子间的非线 性和自 组织性等。 “ 生态”内涵转移促使生态学转向。目前 的生态学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种思 想、一种观点 ,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所谓生
态学方法 ,指全 面和辩证地把握所研究 的对
下, 要求依照自 然规律 “ 周行”、 “ 复命”,
渗透着 “ 天人合一”、 “ 道法 自然”的原始 、 朴素的生态智慧 : 《 周易》中乾 、坤 ,比, 颐, 咸等卦渗透着万物并育不相害 、 协调发展 的原则 ,其六十四卦每卦都辉映着特殊的生态 伦理之意蕴。可以说古代的生态智慧是一种典
关于“绿色德育”的几点认识
关于“绿色德育”的几点认识
“绿色德育”,即生态德育,它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了“绿色”的理念。即: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促使自己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友好协助、相互关爱的高尚道德境界。它是一种旨在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的道德教育活动。
绿色德育主要由课程教育、生活教育、环境教育三方面构成。
1. 课程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是由个体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心理品质等构成。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教育要贯彻绿色德育理念,使德育主体认同并实践。教学内容应涵盖心理、法律、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环境等内容、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重视非德育课程的德育教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育内容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科学求实精神,使绿色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2. 生活教育
绿色德育教育要渗透到中学生活,以生活为根,不断创造生活。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是理想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价值增长过程。道德教育旨在追求生命中的善和幸福,追求生命的意义,同时道德教育为了生活,为了生命的发展。只有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惑,才能在生活中实现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生活要以科学为指导,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空间要生活化,营造生活的氛围,使道德教育更富情感、生活和时代气息。
“绿色德育”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的尝试
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2021年5月
May.2021
“绿色德育”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的尝试
陈奕传
(阳春市春州小学,广东阳江529600)
摘要: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容忽视。文章作者尝试树 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德育”理念,让德育结合环境、时间、个体三者实施,从“因地施教,润物无声”“因时施教,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助力成长”来实施品德教育,努力实现德育生活化的目标,使德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绿色德育”;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4-09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14-0007-02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因社会环境复 杂,青少年儿童面临着多元化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 性和创新性,笔者确定了 “绿色德育”的研究理念。
"绿色德育”是融合了 “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尊重、人文、和谐、向上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 德育”倡导发挥环境、时间、个体三者的作用。"绿色德育" 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就是顺应小学生的学习生 活环境,伴随曰常生活、传统节日,结合他们的个性来实施 的品德教育。在整个小学阶段,学校的德育管理体系顺应‘‘环 境、时间、个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将更具针 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学校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方案篇
学校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方案篇
现代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学校有必要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本文将分析绿色环保教育的意义,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案。
其一,鼓励开展校园绿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行动,在校园内开辟绿地,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通过亲身参与绿化活动,学生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应该为创造美丽的校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其二,推广垃圾分类教育。垃圾分类是环保的基础。学校可以开设垃圾分类课程,教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校应当提供垃圾分类的便利设施,例如分类垃圾桶和提供垃圾分类指导的标识牌。
其三,举办环保讲座和活动。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环保组织工作人员来进行环保讲座,宣传环保知识和重要性。此外,可以举办环保主题的文艺演出、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其四,开展绿色能源教育。学校可以引入可再生能源教育课程,介绍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原理和应用。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绿色能源设备,如使用太阳能电池充电等,从而积极响应环保行动。
其五,倡导低碳生活。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如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定低碳生活规范和行动计划,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低碳生活方式。
其六,强化环保教材的运用。学校可以选择环保主题的教材,将其融入到各科的课程中。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让学生读一些关于环保的诗词,或者在科学课上学习有关环境和生态的知识。通过融入环保元素,可以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班主任论文“三色生活德育”模式的建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如何改进学校的德育生态,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动起来、让德育工作活起来?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建构三色生活德育模式改进学校的德育生态。
一、三色生活德育模式的内容
所谓三色,就是根据中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习惯上让他们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富有前途的、有职业含金量的专业对口岗位或者为他们创造持续升学的路径。为此我们的模式设计从三方面入手:中职第一年,蓝色适应教育。以适应职业教育为支点,以培养良好人格为目标,加强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等,强化职业意识、规则规范团队意识。中职第二年,绿色发展教育。以发展实训技能教育为支点,以构建职业理想为目标,培养人际交往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实训规范意识和实操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中职第三年,金色收获教育。以就业教育为支点,以就业态度和能力为重点,通过职场品德、能力和态度、应聘技能等,提高责任意识和就业能力,体现自身价值。
所谓生活德育,即是我们认为,生活才是德育的最合适载体,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赋予德育最真实的教育材料、最真实的人际关系、最真实的环境因素和最真实的结果。通过各种情境化、课程化、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悟。
二、三色生活德育的课程结构
在三色生活德育从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设计的教育模式结构包括以下五大内容。
1.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
包括以德育课为切入点、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开展的两类职业素养教育:一是入学初的普职融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初步团队意识和融入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二是以三个年级阶段的学校人、实践人和职场人三种身份开发的三套职
“绿色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笔书法 , 刚柔并济 , 修心养性 。又如人人 参与 的花绳 比赛 、 风筝大赛等 , 人人是选 手、 人人是 观众 , 既开 阔了眼界 、 长 了 增 知识 ,又为学 生创 造了表现 自我 的机会 和舞台 , 学生 在体 验中培养 自信 , 展示个
种 德 育 观 . 绿 色德 育 ’ 体 现 、 情 感 、 行 为 训 练 。在 几年 的 实践 中 , 积 极 探 索 多层 次 的绿 色德 育 模 式 , 力 营 造教 书 育人 、 ‘ ‘ ’ 重 重 重 我 努 管
理 育 人 、 境 育人 的 育人 环 境 氛 围, 建 学校 、 环 构 家庭 、 会 一 体化 的教 育格 局 , 学 生的 后 续 发展 积 蓄 力量 。 社 为
一பைடு நூலகம்
9 _7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_ 基 2墨! 7 第 . .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别、 娟 晓
摘
一
要 :绿 色德 育 ” 不 是 简单 意 义上 的 生 态环 境 教 育 , “ 并 而是 融 合 了“ 色” 个名 词 所 象征 的 自然 、 谐 、 文 、 绿 这 和 人 民主 等 思 想 的
关键 词 : 绿 色德 育 ” 可持 续发 展 ;教 育 智 慧 ; 文 力 量 “ ; 人
生态体验理念下如何构建幼儿德育
生态体验理念下如何构建幼儿德育
生态体验德育具有和谐之美,是整合传统教育后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教师初步构建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以美益德、挖掘和凸显幼儿生活学习中的和谐美善的“人格生成因子”,让幼儿从中学会感恩与尊重,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文章具体从拥抱绿色,营造生态体验德育的氛围;以美益德,拓宽生态体验德育的途径;持之以恒,渗透生态体验德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生态式融合课程,把道德、知识、审美融合起来,反思和构建幼儿生态体验式德育,在生态体验中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一、拥抱绿色,营造生态体验德育的氛围
1.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美化、绿化、净化校园为载体,强化环保育人。园所环境融自然质朴与人工雕琢、自由开放与工整有序为一体,打造和谐温馨的生态式教育环境,为幼儿亲近自然、主动学习和自由探索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在入园的醒目位置,将学校办园历程、办园特色、办园成果等进行展示,以达到励志养德的作用。
2.形成极富特色的校园文化
除了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我园还特别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以校园文化节为依托,开展了大班的“成语故事长廊”、中班的“童心向党,童声欢唱”、小班的“童谣润童心,童心寄安全”等活动。在活动期间,将各年龄段的活动室走廊布置上成语故事连环画和名家书画等,让幼儿领悟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诚信”……
二、以美益德,拓宽生态体验德育的途径
1.创意戏剧活动渗透生态体验德育理念
实施“生态”教育,创建苏小德育新模式
实施“生态”教育,创建苏小德育新模式
一、指导思想
“以爱育爱,以生为本,创建绿色人文校园,构建生态课堂”是我校的办学思想,其核心理念就是“生本”、“绿色人文”、“生态”。生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绿色”是最令人舒适的颜色,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人文”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生态课堂就是呈现原生态的课堂,学生开展自主预习、自主研究,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课堂中,发挥小主人的作用。苏小的“生本、绿色人文、生态”教育就是“爱”,苏小的“绿色教育”就是最适合学生的、“爱”的教育。
学校引导全体教师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寻求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自己尝试、亲身体验”,探索出一系列“具有苏小特色的”德育新模式。
二、高效课堂,为培育良好品德打下坚实基础。
1、品德生态课
课题研究是我校两大名片之一,为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深入有效,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品德生态课堂”的研究,成功地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课堂学生
变得能动,一个个问题都是在学生查阅资料、讨论、争论的基础逐步解决,课堂变得开放自主回归原生态。其实这种研究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查阅过程就是一种自主学习,课堂自主解决问题就是一种思维碰撞、理解提升与行为内化。而这时教师的角色退化的只是激化学生的思维,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
2、少先队活动课的不断改革
班会课是国家课程设置中的一门课程,多年来这门课程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材,为了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特色化,学校加强了对少先队活动课的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在张莉校长、王秀君副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专门成立了“爱的教育”少先队活动课课程化研究中心组,并任命大队辅导员冯文娟老师为组长,从各年级精心挑选了14位骨干班主任教师担任中心组成员。
创新德育促课改孕育生命乐成长
创新德育促课改孕育生命乐成长
万盛小学:犹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教师朋友们:
大家好!
面对如火如荼的课改工作,我们的德育应该怎样行走在这条路上呢?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本着:创新德育促课改,孕育生命乐成长(出示发言题目)这一目标,助力我校打造“绿色教育”特色品牌。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课改一年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创新“绿色德育”模式全面发展有根更有本
根据我校“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的培养目标,我校将育人模式有序整合,建立了“德”“智”“身”“心”四个目标模块,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德育特色。(课件出示:德:养成教育,培养习惯;智:科技创新,勤学多才;身:阳光锻炼,磨练意志;心:心理健康,快乐成长)模式的建立,为我校的育人指明方向;模式的实施,成就了万小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绿色文化”环境绿色育人润物细无声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课改以来,学校聚焦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构建小而专的校园文化,为课改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特别是今年“校园斑马线”的设置,培养了学生养成文明行走、遵循规则的好习惯。
创新“绿色班级文化”——学校德育牵头,打造班级特色,凝聚班级之魂,采用年级选拔、年段评比、全校展示三级提升,通过小组建设、班级命名、班徽设计、班歌颂唱、设计创新墙等途径丰富文化载体,彰显班级特色。
个性“绿色小组文化”——一年来,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引导孩子全力打造个性小组文化,组徽组名的设计,优秀合作小组的个性展示,彰显着课改一年来万小孩子的成长变化。
展读我校文化建设长卷,看到的是方寸之地体现精心设计,空间经纬显示育人匠心。
创建绿色学校 开展生态德育
与环境 和谐相处 的教育活 动。主要是指
教 育者 ( 师 ) 人与 自然相 互依 存 、 教 从 和 睦相 处 的生 态道德 观点 出发 , 引导 受教
绿 色象征着 和平 , 象征 着 自然 , 征 象 着环保 , 充满着希 望 , 意蕴着美好 。校园 环境 的绿化 、 美化 , 于振奋 学生精 神 、 对
培养 了孩子们 吃苦 耐劳 、 坚持不懈 、 爱护
环境 、 热爱 劳动 的 良好 品德 。环境教 育
让 孩子 在实 践 中体 验 , 体验 中变得 自 在
环境保 护 是我 国的一项 基本 国策 , 其重 要性和 紧迫性 已经无 可争辩 。绿 色 “
学 校 ” 称号 是对 一所 学校在 开展 环境 的
育的有效手段 结合环境 教育开展 丰富多彩 的青少
中小学教育抓起 。 当代青少 年儿童是未
来 开发 海洋 的生力 军 , 们必 须从小 就 我
年实践活 动是帮助学生树 立 良好 的环境 道德观 的有效途径 。为了帮助孩子们 树
立 良好 的环 境道 德观 , 养成 爱护环 境 和
使他 们了解海洋 、 认识海 洋 , 培养他们热 爱 海 洋 的感 情 , 立 起 强 烈 的 海 洋 意 树 识 。为此我校开展 了“ 向海洋进军 ” 科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O日
中堡龟查宣堡
◎四川宜宾学院任红亮
一
,绿色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德育"是现在中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和
改革的主流和新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提炼出来
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生态德育"是融合绿色所
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的德
育观念,它倡导和谐,人文,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社
会精神,倡导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植物及一切生
命体之间的共存共荣.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体现德育工作的人
文思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
都在极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绿色环境氛围,
努力构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会一体化的生
态型德育格局.
二,在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德育的重要意义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人
类正在深刻而严肃地反思.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共识.中小学校
作为传承文明,联系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
全球问题的客观要求,如何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
有生态理念和绿色思维的新型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
生态型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人,由于以自然界的"征服
者"自居,和谐的绿色思维习惯和行为不可能成为社
会的主流.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培养理性生态人,开展绿色思维与绿色习惯教育,是对生态与人类关系认识的理性升华,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课题,该内容深入
到中小学德育课堂,将为中小学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中小学德育重点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展
开的,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的思维
习惯中缺乏环保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中的"自然,和谐"思想是一个薄弱环节,绿色德育更几乎为零.生
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和l谐发展,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发展.然而,一个f国家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其前提条l件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习惯,必-
须具备"一切生命平等"的理念.今天的中小学生就
I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是经济建设l的中坚力量,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他们是否具有绿色的,理性的生态理念与习惯,将直l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l彻实施,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繁荣.因l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J三,绿色生态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l近几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地,尝试性开
f展绿色生态型德育模式探索,不同的学校采取的方法:和渠道也不同,但归纳起来,大体上是从以下几方面
I着手开展的.
J1.创建绿色的校园氛围
l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要搞好
I绿色生态德育,就必须重视校园环境的绿色改造.首I先要优化班级生活的微观环境.优美的班级生活环境1能给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高班级德育实施与-
管理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老师和德育教师,要指导学
1生设计,布置,保护学习环境,让学生亲手创造一个良f好的班级生活环境,如各班的黑板报,中队角,小图书1角的教室布置等,都要力求做到既美观大方,又注重:教育性和激励性,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营造环
I境的过程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l体,乐于奉献的好品质.再如,为了丰富图书角的内容,可以号召学生自愿从家中带一两本书捐入图书
l角,使他们懂得一本图书一个人拥有只发挥了一份作f用,如和全班同学分享,则发挥了几十份作用,好书要l大家看.每个人在为班级作出一份奉献的同时,回收到的是几十个人为你作出的奉献.其次,要优化班级
1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努力构建尊重,民
l主,共荣,体谅的班级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f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优化师生关系,关键在老师.教师l要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f
?
】9?
任红亮: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深师生感情,真正做到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l 生.同时教师要善于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搭建交往I 的舞台,让学生在交往中加深理解,提供相互帮助的l 机会.要重视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并注重舆论的评, 价,约束,同化,驱动和导向作用.要培养勇于开展批f
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颂扬真,善,美,鞭挞假,I
恶,丑.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班集体规范,培养自觉的守I 纪习惯.要不断进行遵守纪律的行为训练,增强班级l 凝聚力.再次,要美化校园大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I 学生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
相融,从而让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优美环境的审美价l 值,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l 到净化和升华,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 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 境,美化环境奠定思想情感基础.J
2.创建绿色的家庭环境I
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的潜在感染力对中l
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的德育方面.f
因为有血缘关系的存在,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I 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家庭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启I 蒙地,父母是儿童的天然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每一言:
行举止都可能会给其子女道德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家1 长对儿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l 律,可以运用故事,儿歌,录像,电视等方式和手段来l
进行,把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合为一体.如:
电视系列片《人与自然》,《地球故事》等,就是对儿l 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经常让儿童观看这I 类节目,有助于增加儿童自然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