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2024年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2024年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课题实施计划绿色生态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促进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关注,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环境保护行为。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绿色生态教育,特制定了2024年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课题实施计划,以下是具体内容:一、研究目标1.1 探索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提出适合小学生群体的绿色生态教育课程;1.2 研究小学生绿色生态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学生绿色生态行为的有效途径;1.3 提升学生对绿色生态教育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小学生绿色生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意识、生态认知、环境伦理等方面的知识;2.2 调查小学生绿色生态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2.3 设计和实施小学绿色生态教育课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改变情况;2.4 通过课外活动、社区参与等途径,提高学生对绿色生态教育的认知和关注程度;2.5 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策略和意见,为小学绿色生态教育提供参考。
三、实施步骤3.1 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课题审批;3.2 收集绿色生态教育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研究背景和最新进展;3.3 设计研究方法和调查问卷,组织对小学生的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3.4 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研究样本和控制组,设计和实施教育干预,进行绿色生态教育课程的实验教学;3.5 进行课后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育效果数据,分析结果;3.6 扩大研究范围,开展更多的绿色生态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行为;3.7 编写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发表研究成果,并向教育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资源保障4.1 教育部门提供经费和各类教学资源,确保研究的顺利实施;4.2 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配合研究的开展;4.3 教师参与研究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培训和奖励。
绿色德育
“绿色德育”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宗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交织碰撞,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走向多元化,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性的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少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无疑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为崇高和庄严的使命。
学校德育必须遵偱德育工作规律,从学生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等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再像传统德育那样填鸭式强制灌输,要牢固确立“生本意识”,设计情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动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德育途径,创新活动载体,创新德育内容。
按照杜威、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来看,一个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及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公益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逐渐积淀出来的。
我们开展“绿色德育”创建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符合社会的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扬,在校园里学习的文化知识和特殊的伦理道德教育要求,便会成为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真理和发展文化。
三、理论依据概念界定:“绿色”物理学意义:是由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后所呈现出一种青中带黄的颜色,科学研究表明,人眼对绿色是最敏感,也是感觉最舒服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体现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主色调——绿色。
2024年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课题实施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课题实施计划课题名称: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研究目标:通过实践让学生热爱绿色,创造绿色;让学生了解身边环境的现状,学会怎么样去保护环境;了解地球生态状况,用行动去让身边的生物变得更多姿多彩;从用水用电开始,学会如何节约能源,并有良好利用能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综合实践等能力;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本学期研究内容:1、继续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及环保现状,产生对环境的尊重和热爱感,及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平衡的教育,让小学生懂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把学生的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学生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促进他们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一个善待自然的伙伴。
3、引导学生生活中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形成充分利用资源的意识。
4、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渗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绿色生态的知识,并能初步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发展的良好品质。
并达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将学校的德育扩展到家庭、社会。
本期具体措施:1、打好课题研究的基础。
认真组织好固定的研究人员及课题组老师们,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品社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并制定严密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
2、从小处入手,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坚持“每周大扫除,时时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3、用课堂和活动全方位开展环境教育。
课堂渗透是我校生态教育的主要方式。
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开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对低、中、高年级分别进行常见植物的认识、各种植物的认识和保护实践、植物的保护实践活动开展的教育和指导。
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
限机件构成的没有生命力的整体; 躯体是生命 发展的活的载体 ,是生命活动得 以进行 的基 础; 生命不是由机体的材料和力量来维持的, 而是以躯体为载体,不断汲取能量、信息的一 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在与环境互动中达到 “ 智 力相生”、 “ 情感相生”、 “ 意志相生”,最 后提升为 “ 道德相生”。
扩展成 “ 研究具有生物性的关联的学说,”[1 Z 这 种关联是一种系统内的有序性关联 ,它包涵了 整体关联 、动态平衡性 、自组织性等。格里芬
(Griffin, D. R. )指山, “ 生态世界观指现实中
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
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1 3可见, “ 生态”不仅
念运用于人 、 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研究上争得了
(一)生态和谐的生命观
所谓生命观 ,是指人对生命的看法和理 解。生态和谐的生命观是对培根经验主义 自 然 观, 笛卡儿分解的科学 法和牛顿力学机械论 世纪图景所形成的还原论 、院高教研究所讲师 教育学硕士(r 州, 510635)
综合了 “ 和谐” 、 “ 系” 、 “ 关 共生”等理
念, 更重要的是它关涉生命,以生命成长为中 心,以生命之间或生命与文化、环境等的亲和 互利为依据; 同时, “ 生态”也考察生命的整 体性、复杂性,生态共同体中各因子间的非线 性和自 组织性等。 “ 生态”内涵转移促使生态学转向。目前 的生态学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种思 想、一种观点 ,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所谓生
“ 适应”、 “ 全息” 、 “ 合宜”、 “ 互动互
生” 的理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生态学也
灵魂转向”的途径之一,必须倡导人的可持续 发展。而德育实效的关键在于附载教育信息的 文本, 既德育课程。因此,只有建构一种生态 性德育课程, 才能使EPD教育最终同归主体,意 义得到升华。
生态体验 体验和谐——安徽省灵璧中学中学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构建
生态体验体验和谐——安徽省灵璧中学中学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构建【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首次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将生态保护和道德教育结合,提出了“生态体验”这一新的德育理论。
“生态体验”注重学生自己在生态活动实践体验中形成生态德性,让学生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会感激、敬畏和尊重自然,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养成善待环境的行为习惯。
一直以来德育工作总是单纯以思想教育为主,因而时代性不强,实效性差。
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变单纯的思想德育为生态德育,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多感受、多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生态德育三特校园和谐成长我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共识:体验中获得的感悟是最深刻的,体验后得到的转变才是自觉的行动,这是德育更高的追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着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构建了“书香味、人文性、实践性”的三种特色相结合德育模式,给学生创设自然、和谐、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学生们的成长经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打造特别有书香味的生态德育校园环境好坏可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个美丽校园,能够启迪学生对美和良好修养的一生追求;一个美丽的校园,能够成为学生向往和回忆的地方,成为珍藏在学生心里永远的美。
我校结合地方特色,精心建设“九园一院”美景,即钟馗园、虞姬园、奇石园、桂花园、樱花园、月季园、银杏园、百花园、百果园和灵璧中学旧址正学书院,让学生在身边感受春花秋实、夏荫冬绿的美景和学校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更有百米文化长廊、紫藤榭、步云亭、二桥映月等十大景点,分布在校园的各个地方,供学生课间小憩、读书学习。
美丽的荷塘,斜穿校园,岸边杨柳点水,杂花生树,绿草盈盈。
河水波光滟滟,荷花、水莲、争奇斗艳,处处赏心悦目。
河上二桥将南北两岸的南大门、科教馆、运动场和教学区联成一体,分合有致。
学校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学校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方案1. 介绍学校环境现状和问题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目前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学校周围的道路和停车场缺乏绿化,空气质量较差;其次,学校内外的垃圾分类工作尚不完善,导致环境脏乱;再者,学校的植被覆盖率低,缺乏绿色氛围,影响了师生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果。
2. 加强绿化建设为了改善学校环境,首要任务是加强绿化建设。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引入各种树种,丰富植被种类和数量,增加校园绿化面积。
同时,在校园内设置小花坛和草坪,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3. 推广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任务。
学校可以制定一套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并在整个校园内进行宣传和推广。
在学生宿舍和教室设置分类垃圾桶,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确保垃圾得到正确分类处理。
4. 倡导低碳出行学校应倡导师生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要建设骑行道,并设置停车位供学生停放自行车。
此外,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倡绿色出行的理念。
5. 引入环保技术设施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学校可以引入一些环保技术设施。
例如,设置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热水器,减少能源消耗;安装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物和冲洗厕所,节约水资源。
6. 设立生态池和有机农场在校园内设立生态池和有机农场,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美妙和重要性。
生态池可以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并养殖适应池塘环境的鱼类和小动物。
有机农场则可以种植作物,教导学生如何种植和养护。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7. 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如社区义工清洁行动、校园绿色日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环保习惯。
8. 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学校应设置环境保护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环境保护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方案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污染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通过环境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习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原则:全面性、循序渐进、生活化、参与式。
三、实施方式和措施1.提供环保知识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堂教育、专题讲座、专题展览等形式,向中小学生传授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低碳生活、资源回收利用等。
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
2.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通过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等手段,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鼓励学生保持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态度,培养他们的环境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3.实施生活化的环保教育将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实际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4.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清洁祖国等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保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成果。
5.加强与社区和家长的合作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形成合力,将环保教育贯穿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环境中。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四、方案评估与调整1.定期开展环境教育评估,评估学生的环保知识水平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的实施内容和方式,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合理的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切实培养环保行为习惯。
“绿色德育”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的尝试
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2021年5月May.2021“绿色德育”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的尝试陈奕传(阳春市春州小学,广东阳江529600)摘要: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容忽视。
文章作者尝试树 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德育”理念,让德育结合环境、时间、个体三者实施,从“因地施教,润物无声”“因时施教,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助力成长”来实施品德教育,努力实现德育生活化的目标,使德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绿色德育”;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4-09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14-0007-02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因社会环境复 杂,青少年儿童面临着多元化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影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 性和创新性,笔者确定了 “绿色德育”的研究理念。
"绿色德育”是融合了 “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尊重、人文、和谐、向上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
“绿色 德育”倡导发挥环境、时间、个体三者的作用。
"绿色德育" 理念下“因地、因时、因人”施教就是顺应小学生的学习生 活环境,伴随曰常生活、传统节日,结合他们的个性来实施 的品德教育。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校的德育管理体系顺应‘‘环 境、时间、个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将更具针 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一、因地施教,润物无声"因地施教”即环境育人。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 自芳”,可见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巨大 的影响。
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有利 于陶冶学生情操,人文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作用。
班主任论文“三色生活德育”模式的建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如何改进学校的德育生态,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动起来、让德育工作活起来?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建构三色生活德育模式改进学校的德育生态。
一、三色生活德育模式的内容所谓三色,就是根据中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习惯上让他们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富有前途的、有职业含金量的专业对口岗位或者为他们创造持续升学的路径。
为此我们的模式设计从三方面入手:中职第一年,蓝色适应教育。
以适应职业教育为支点,以培养良好人格为目标,加强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等,强化职业意识、规则规范团队意识。
中职第二年,绿色发展教育。
以发展实训技能教育为支点,以构建职业理想为目标,培养人际交往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实训规范意识和实操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职第三年,金色收获教育。
以就业教育为支点,以就业态度和能力为重点,通过职场品德、能力和态度、应聘技能等,提高责任意识和就业能力,体现自身价值。
所谓生活德育,即是我们认为,生活才是德育的最合适载体,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赋予德育最真实的教育材料、最真实的人际关系、最真实的环境因素和最真实的结果。
通过各种情境化、课程化、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悟。
二、三色生活德育的课程结构在三色生活德育从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设计的教育模式结构包括以下五大内容。
1.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包括以德育课为切入点、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开展的两类职业素养教育:一是入学初的普职融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初步团队意识和融入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
二是以三个年级阶段的学校人、实践人和职场人三种身份开发的三套职业素养课程:一年级新生开设蓝色《职校生活》入学素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二年级开设绿色《实践生活》素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实训实习的职业素养要求;三年级开设金色《职场生活》就业素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需要的各种职业品德与素养要求。
“绿色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芽, 开花结果 , 的绿 色环保意识增强 学生
了 , 言 更 文 明 了 , 为 更 规 范 了 , 保 语 行 环 行 动更 省 力 了 。
绿 色 的 德 育 需 要 绿 色 的 环 境 。经 常 开 展 丰 富 多 彩 的 绿 色 活 动 ,把 创 造 权 还 给学生 , 引导 学 生 参 与其 中 , 展 “ 人 开 人
学 之 间 的 温 暖 ,他 们 亲 手 升 起 的不 仅 仅 是 一 面五 星 红 旗 ,更 有 对 孩 子 未 来 的无
社 会 实 践 是 学 校 活 动 最 广 阔 的 天 地 , 里 有 取 之 不 尽 的 教 育 题 材 , 学 生 那 有
雨滋润着孩子们 ,本班正气也 如春笋般 节节拔高。对待学生赏识关 怀 , 对待家长
口, 而且 国家安定 、 民富足” 这就是一 人 ,
种 适 时 的国 情 教 育 。
正所谓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中悟 出 心
始知深 ” 十几年来 , 有始有终地践行 。 我 三 个 “ 导 ”三 个 “ 忌 ” 坚持 德 育渗 倡 、 切 ,
、
创 造 绿 色 氛 围 , 潜 移 在
一
9 _7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_ 基 2墨! 7 第 . .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别、 娟 晓
摘
一
要 :绿 色德 育 ” 不 是 简单 意 义上 的 生 态环 境 教 育 , “ 并 而是 融 合 了“ 色” 个名 词 所 象征 的 自然 、 谐 、 文 、 绿 这 和 人 民主 等 思 想 的
3课 堂 渗 透 . 物无 声 . 润
班级“ 三个一 ” 课程 : 每周一诗 , 徜徉
创建绿色学校 开展生态德育
到一蹴 而就 。我们在开展校 园生态德育
的过 程 中按 照实 事求是 的原 则进行 , 做
到合 理有 序 , 不仅 加强 了同学们 的 环境 保 护意识 , 而且使 同学们 形成 了保 护环
境 的 自觉性 , 积极 主动地 参与 到环境 保
界 的资源是有 限的 , 必须珍惜 保护 , 有偿
使用 , 避免浪 费。此外 , 学校与南 宁市海
的歌 声 , 着这首轻松 活泼的 曲子 , 师 伴 老
鱼儿嬉 戏的梦泉 ; 还有 长 1 米 、 3 6 高 米的
和孩 子们个个 卷起衣袖 , 拿着工具 , 投入
到卫 生保洁工作 中。学校将 “ 快乐 劳动” 向家庭 和社 会延 伸 , 有效 发 挥 了活动 的 辐射 作 用 。如今 , 校开 展 “ 学 快乐 劳动 ” 活 动 已经有 6 的时 间 , 打破 了传统 年 它 的“ 天一 小 扫 , 周一 大 扫 ” 每 每 的模 式 。
建 绿色 学校 为契 机 , 学生进 行 了生态 对
小队, 又获 全 国优秀科 技实践 活动一 等
奖 等荣誉称号 。 二 、开展校 园 环境 绿化 , 建绿 色 创
学 校
德 育教育 。 所 谓生态 德育 , 指在 生态 是
伦 理学 指导 下 的一种研 究人 与 自然 、 人
想道 德建 设 的一个 创新 , 培养 学生养 在 成 良好 的习惯 , 促进学生 的健 康成长 、 全
间, 同学们 在这里 放松 、 戏 , 嬉 感受 着祖 国的文 化 , 陶冶情 操 。中 国园如 画龙点
队部 牵头的“ 丽天使” 环保小卫 士” 美 “ 以
及 各班级 的红 领 巾志愿者 等 岗位 , 都积
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共生校园的有效构建及创新思路
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共生校园的有效构建及创新思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构建绿色、生态、共生的校园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创新思路的探索。
一、绿色校园的建设
1. 建立节能减排机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优化校园环境,栽植更多绿植,增加氧气含量和空气质量。
3. 推广低碳出行,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方式上下学。
4. 开展垃圾分类教育,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二、生态校园的建设
1. 建立生态保护机制,保护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2. 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3. 建立生态种植园,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
4. 开展生态旅游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然,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三、共生校园的建设
1.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师生之间
的共生意识。
2. 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共建和谐校园。
3.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共生发展。
4.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校园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总之,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共生校园的有效构建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通过创新思路和实践行动,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共建。
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前言为了推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市教育局决定深入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全市中小学的校园建设以及开展相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美丽、宜居的校园环境。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推动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
2.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持续性。
二、具体措施2.1 绿化校园1.树木种植:在校园内合理规划树木种植,增强空气质量,提供阴凉和美观的场所。
种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地树种。
2.鲜花种植:设置花坛、花坪等地,培养学生爱花、爱草、爱树的意识。
选择耐旱、耐寒且美观的花卉。
3.草坪建设:通过合理的草坪建设,增加校园的绿色指数,提供舒适的休闲活动场所。
草坪的建设应遵循环保原则,选择低毒、低药物残留的草坪材料。
2.2 节能减排1.照明系统:全面推广LED节能灯,减少能源消耗。
优化照明系统的布局设计,合理设置开关和感应器,避免能源的浪费。
2.水资源利用:提倡学生合理使用水资源,设置定时器节约用水,加装水红外感应器水龙头等。
通过科普教育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合理用水的习惯。
3.空调系统:加强空调设备的管理,定期进行保养和清洁维护,确保其高效运行。
同时,设置合理的温度范围,避免过度空调造成能源、环境浪费。
4.垃圾分类: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设立分类垃圾桶,并进行宣传教育。
学校要组织分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并举办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3 环保活动开展1.环保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展览、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绿色出行:鼓励学生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行,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停车设施,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3.环保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能力。
构建绿色生态模式打造德育和美课堂
响 主旋 律 。 常 的 德育 课 堂 , “ 平 可 润物 细 无 声 ”也 可轰 轰 ,
心
烈 烈 ; 滋 养 五 彩 斑 斓 的 百 花 , 需 五 彩 缤 纷 ; 朴 实 尢 需 也 要
智 教 育
华, 也要在实在 中绽放精彩。 德育呼唤绿色, 绿色应植 根
课 堂 , 要 依 靠 全 体 德 育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积 极 参 与、 验 、 这 体
表 达 自己 的 看 法 时 , 师 要 注 重 启 发 和 引 导 , 一 指 老 少 份 责, 多一 份 鼓 励 , 一 些 否 定 , 一 些 肯 定 。 让课 堂 变 成 少 多 学 生 学 习 的乐 园 , 成 学 生 们 的快 乐火 本 营 。 变
( ) 师要 让课 堂成 为“ 台”让 学 生 成 为“ 二 教 舞 , 明
德 育课 堂 是 学 生 提 升 思 想 道 德 水平 的 重 要场 所 , 将 直 接 决 定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的 高 低 , 学生 的成 长 构 成 对
潜 移 默 化 的影 响 。德 育 课 堂 , 要抓 住精 髓 , 准 命 脉 , 抓 唱 学 习活 动 的 组 织 者 、 务 者 、 导 者 , 学 生 回 答 『题 , 服 指 在 u J
动 , 成 学 生 为 主 体 、 生 互 动 的教 学 格 局 , 课 堂 变 成 形 师 让
了 一潭 活 水 。
二 、 体 验 的 空 间 还 给 学 生 。 学 生 在 尝 试 把 让 与 实 践 中体 验 和 创 新
体验 是针对情感而言 的, 体验的不断积 累会量变为
情 感 的 丰 富 与升 华 。在 以人 为本 , 注 人 的 成 长 的 教 育 关 中 , 育 课 程 的核 心 目标 就 是 通 过 教 学 丰 富 学 生 的情 感 德 体 验 , 学 生 在 弥 漫 着 情 感 的德 育 活 动 过 程 中 , 得 体 让 获
德育论文:小学“绿色德育”模式构建思路探索
德育论文:小学“绿色德育”模式构建思路探索随着我国“绿色德育”理念的正式提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在当前已经开始关注这种全新的德育思想,并且也相继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实践。
“绿”堪称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核心理念。
“绿”也代表着旺盛的生命,象征着无穷的活力。
新课改深入延展视域下,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序推动新时期“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升广大师生生态文明素养。
笔者所在的学区在近年来始终践行全新的“绿色德育”教育理念,进而为农村小学生创设一个优质的德育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创新化发展。
真正意义上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绿色教育”的两大主要支点,让两者进行完美融合,让边远农村小学的整体教育追求、教学水平和教育策略在“绿色德育”模式构建过程中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鉴于此,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绿色德育”模式构建的创新策略展开一定分析与探究,以供参考。
一、解析“绿色德育”的核心概念从主体概念上来讲,“绿色德育”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德育,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象征着自然、人文、民主、自由、人际和谐等思想,能够做到以生命为本,为学生打造健康的精神家园,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农村小学“绿色德育”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与方向结合笔者多年来针对“绿色德育”教育教研工作经验的深入分析,新时期农村小学“绿色德育”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与方向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自身“绿色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现状进行调研,充分掌握当地教育工作者以及全校学生对新时代“绿色德育”的具体认知度与理解度,并且能够针对当地农村小学绿色德育工作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刻总结。
其次,结合各地农村小学日常德育开展情况,科学化构建一个“绿色德育”实践的主体框架,并且针对各项教育策略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其中涵盖新时期农村小学“绿色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班主任“绿色德育”开展策略、各学科渗透“绿色德育”的具体路径以及“绿色德育”评价体系的正确创设等。
构建绿色校园的措施方案
构建绿色校园的措施方案构建绿色校园的措施方案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构建绿色校园的重要性。
绿色校园不仅可以提供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构建绿色校园的措施方案。
一、能源管理1. 提倡节能意识:校园内建立起节能意识的教育和宣传机制,通过组织节能知识讲座、开展节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
2. 采用可再生能源:校园内可尝试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装置,减少对传统燃煤能源的依赖。
3. 优化能源使用:通过安装智能照明系统、调整供暖制度等措施,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二、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回收利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利用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冲洗厕所等,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2. 强化节水意识:通过开展水资源节约教育活动,教育师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避免浪费。
3. 更新水管设施:通过更新和维护校园内的水管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泄漏和浪费。
三、垃圾处理1. 实行分类回收:在校园内建立起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将可回收物、有害物、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可以建立垃圾压缩站、生物处理站等,对垃圾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垃圾处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四、植被覆盖1. 增加绿化率:通过植树造林、建设花坛和草坪等方式,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2. 建立生态景观:在校园内建立湿地、花海、湖泊等生态景观,打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建设垂直绿化系统:可以在楼宇外墙和屋顶建设垂直绿化系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降低空气温度。
五、绿色交通1. 鼓励步行和骑行:增设步行和骑行道路,设置骑行停车场,鼓励师生和员工使用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 公共交通优先:对校园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汽车使用率。
绿色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及要素
2021年第3期绿色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及要素耿胜利摘要:绿色生态教育是一种和谐、人本、民主的教育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策略和文化。
它关注人的素养,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教育;内涵;目标;要素教育视点绿色生态教育是一种和谐、人本、民主的教育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策略和文化。
它关注人的素养,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个性化的发展。
新时代下的绿色生态教育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生态现状分析(一)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基础教育吹响了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号角,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培育时代新人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目标和更高要求。
而“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和功利化倾向仍然存在,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仍然是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
(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任重道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办教育、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明确要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指出单纯用考试升学的“指挥棒”指挥学校教育、评价学校教育、考核学校教育,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喻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
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及新任务需要新的评价体系,这无疑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语文课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
习 , 就要求学生 之间积极的相互支 持 、 这 配合 , 特别是 面对面 的 促进性 的互 助 ; 积极承担在完 成共 同任 务 中个人 的责任 ; 望 期
所有学 生能进行有效 的沟通 , 并能互相信任 , 有效解决 问题。
这 种“ 绿色课堂” 的具体操作如下:
、
让 学 生 自己提 出学 习 中的 问题
字词是一些 多音字 、 形近字 , 以填空题的形 重点放在分析理解上, 而分析理解应该以学生为主题, 让他们 选择题 的形 式出现 ;
自己提 出学习中遇到的不懂 之处来探讨 、 研究。正如美 国学者
式 出现 。提问其 他同学 , 同学予以评价 , 这位同学再进行详细的
所 言: 定位为一种积极 的学习过程——“ 学生去做 的事 , 而不是 讲解 。因为整个活动是学生 自己进行 , 以他 们每个人都很认 所
维普资讯
矗 嘲 - = 1 _ _
蕾。 _≈镬 i- 嚣蕊
r
tl - ■ 。 鞲 穗 棼奄嚏 酶
|
0 瓠
_
。。 l l l
}
主
。
瓤
语 文课 堂 “ 色 生态 环 境 " 绿 的构 建
绿色生态教育实施方案
绿色生态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生态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绿色生态教育旨在通过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为了有效实施绿色生态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1.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触和了解相关知识。
2. 可以开设绿色生态教育专题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校园环境建设。
1. 在校园中设置绿色植被,建立生态池塘或花园,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 设立环保主题墙,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实践教学。
1.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环境清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环保的乐趣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家校合作。
1. 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环保教育,鼓励家长在家中进行环保教育,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2. 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知识,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五、评价机制。
1. 设立环保意识考核指标,将学生的环保意识纳入学业评价体系中,激励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建立绿色生态教育的评价标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环保实践进行评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六、宣传推广。
1. 制作环保宣传册、海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保主题的微博、微信等活动,让环保知识更广泛地传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教育实施方案涉及课程设置、校园环境建设、实践教学、家校合作、评价机制和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学校和社会的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绿色生态环保教学设计
绿色生态环保教学设计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生态环保教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环保的原则和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绿色生态环保教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关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激发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
3. 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认识介绍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并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展示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2. 绿色生活方式介绍绿色生活方式的概念和原则,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使用环保产品等。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绿色生活方式,如如何减少碳足迹、如何选择环保产品等。
3. 环境保护行动介绍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环境保护行动,如义务清理垃圾、参与环保组织活动等。
通过讨论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传播环保理念。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2.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环境问题和绿色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料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研究和讨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校园环境整治、废物分类处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O日
中堡龟查宣堡
◎四川宜宾学院任红亮
一
,绿色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德育"是现在中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和
改革的主流和新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提炼出来
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生态德育"是融合绿色所
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的德
育观念,它倡导和谐,人文,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社
会精神,倡导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植物及一切生
命体之间的共存共荣.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体现德育工作的人
文思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
都在极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绿色环境氛围,
努力构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会一体化的生
态型德育格局.
二,在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德育的重要意义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人
类正在深刻而严肃地反思.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共识.中小学校
作为传承文明,联系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
全球问题的客观要求,如何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
有生态理念和绿色思维的新型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
生态型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人,由于以自然界的"征服
者"自居,和谐的绿色思维习惯和行为不可能成为社
会的主流.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培养理性生态人,开展绿色思维与绿色习惯教育,是对生态与人类关系认识的理性升华,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课题,该内容深入
到中小学德育课堂,将为中小学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中小学德育重点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展
开的,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的思维
习惯中缺乏环保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中的"自然,和谐"思想是一个薄弱环节,绿色德育更几乎为零.生
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和l谐发展,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发展.然而,一个f国家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其前提条l件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习惯,必-
须具备"一切生命平等"的理念.今天的中小学生就
I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是经济建设l的中坚力量,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他们是否具有绿色的,理性的生态理念与习惯,将直l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l彻实施,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繁荣.因l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J三,绿色生态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l近几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地,尝试性开
f展绿色生态型德育模式探索,不同的学校采取的方法:和渠道也不同,但归纳起来,大体上是从以下几方面
I着手开展的.
J1.创建绿色的校园氛围
l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要搞好
I绿色生态德育,就必须重视校园环境的绿色改造.首I先要优化班级生活的微观环境.优美的班级生活环境1能给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高班级德育实施与-
管理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老师和德育教师,要指导学
1生设计,布置,保护学习环境,让学生亲手创造一个良f好的班级生活环境,如各班的黑板报,中队角,小图书1角的教室布置等,都要力求做到既美观大方,又注重:教育性和激励性,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营造环
I境的过程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l体,乐于奉献的好品质.再如,为了丰富图书角的内容,可以号召学生自愿从家中带一两本书捐入图书
l角,使他们懂得一本图书一个人拥有只发挥了一份作f用,如和全班同学分享,则发挥了几十份作用,好书要l大家看.每个人在为班级作出一份奉献的同时,回收到的是几十个人为你作出的奉献.其次,要优化班级
1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努力构建尊重,民
l主,共荣,体谅的班级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f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优化师生关系,关键在老师.教师l要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f
?
】9?
任红亮: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深师生感情,真正做到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l 生.同时教师要善于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搭建交往I 的舞台,让学生在交往中加深理解,提供相互帮助的l 机会.要重视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并注重舆论的评, 价,约束,同化,驱动和导向作用.要培养勇于开展批f
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颂扬真,善,美,鞭挞假,I
恶,丑.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班集体规范,培养自觉的守I 纪习惯.要不断进行遵守纪律的行为训练,增强班级l 凝聚力.再次,要美化校园大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I 学生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
相融,从而让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优美环境的审美价l 值,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l 到净化和升华,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 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 境,美化环境奠定思想情感基础.J
2.创建绿色的家庭环境I
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的潜在感染力对中l
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的德育方面.f
因为有血缘关系的存在,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I 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家庭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启I 蒙地,父母是儿童的天然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每一言:
行举止都可能会给其子女道德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家1 长对儿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l 律,可以运用故事,儿歌,录像,电视等方式和手段来l
进行,把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合为一体.如:
电视系列片《人与自然》,《地球故事》等,就是对儿l 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经常让儿童观看这I 类节目,有助于增加儿童自然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
面,并从中领略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无穷奥秘,认识l 到物种之间,人与另类之问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价5 值和意义.所以,作为家长,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以身作则践行绿色生态? 理念,而且有意或无意地利用机会,对子女进行和谐f 的,绿色的生态德育观的强化.l
3.创建绿色的社区环境f
社区环境是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比较大的潜在l
环境之一,因为,中小学生在上学和放学路上,节假日l 的大多时间都在生活社区,经常能感受到来自社区的l 潜在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又大多参差不齐.中小学生: 如果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其坏习惯萌发的诱发因l 素就会少很多,而如果他们生活中一个较差的社区环l 境中,其很多不良习惯会自然形成并逐步表现出来.l 所以,构建绿色德育,要重视社区环境建设.加强社区: 环境建设有很多方法.首先,要运用电视,广播,报刊,l
?
20?
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在校园内和社区内广泛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如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地球故事》等栏目,都是很好的教育媒介. 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是形成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培养道德行为的基础.作为道德调节的最
重要手段,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功能.新闻
媒体要从国家的,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爱憎
分明,扬善抑恶,大力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
观点,新做法,无情鞭挞破坏生态环境的不道德行为. 其次,严肃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支撑生态道德教育, 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 相互支持.法律强调强制和他律,道德强调教育与自律.法律通过运用强制手段着力约束人的行为;道德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着力解决人的动机.因此,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必须依托法律的力量.增强他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对有严重破坏环境等有悖于生态平衡的不良行为,依法予以制裁.通过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启迪,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念.
4.养成绿色的生活习惯
对中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其一生
的财富.和谐人文的绿色德育理念在中小学生身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慢慢养成,点滴积累.要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
融人绿色生态观念的养成教育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活习惯和意识.如可以利用节假日和学校的传统节日加强环境教育.又比如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废物利用和废物回收活动,参加环保竞赛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活动使中小学生生慢慢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5.加强中小学生热爱"国学",学习"国学"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很多经典语录和着作里渗透着多重
人文精神,特别是容含有做人的道理,与人和谐相处, 热爱自然,包容等思想.例如《论语》,《大学》,《孟子》,《三字经》等,如果中小学生能经常诵读这些经典着作,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对于加强其人文精神和热爱自然心态都会有很大帮助.近几年,有很多中小学开展了读"国学",背"国学",讲"国学"的
相关活动,都与此有关.
参考文献
[1]李挺硕.绿色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文教
资料,2006(6).
[2]舒服才.生态德育论^广西社会科学,2003(3).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