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创作的过程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7ff8222f46527d3240ce06e.png)
莫奈《睡莲》 布德尔《维纳斯诞生》
前苏联壁画 墨西哥壁画
前 苏 联 革 命 壁 画
美国总统山浮雕
2、中国壁画简史
中国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 今已约 2万余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 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 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 壁画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 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 新建筑中出现崭新的壁画设计作品,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 力、运用新材料、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 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
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伎乐天》
敦煌壁画《狩猎》
(4)元明清时期壁画
元代壁画尤以山西永乐宫的壁画最为壮观,在三 清殿墙壁上绘有《朝元图》生动描绘了280多个神像。
明代代表作为完成于1444年的北京郊区的法海寺 大雄宝殿中的壁画《帝释梵天图》
故宫和北海的著名陶瓷浮雕壁画《九龙壁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 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 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 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 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 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 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4)近现代的壁画:
19世纪后,壁画艺术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伴随着不同地域文化艺 术思潮的涌现,壁画艺术也开创了自由发挥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 从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看,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综合主义、 象征主义、巴比松派、学院派、 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 彩派风格、那比派风格、哈德逊河派等。壁画材料也丰富多样。
壁画非遗技巧
![壁画非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0baf6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b.png)
壁画非遗技巧摘要:一、壁画非遗的概述二、壁画非遗的制作技巧1.选题与构图2.素材的选择与加工3.壁画绘制技法4.创新与发展三、壁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四、壁画非遗的当代价值与应用正文:壁画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智慧。
壁画非遗的制作技巧独特,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文将从壁画非遗的概述、制作技巧、传承与保护以及当代价值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壁画非遗的概述壁画非遗是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一种特殊绘画形式,通常以墙壁、天花板、洞窟等为载体,通过寓意丰富、形式多样的画面,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信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壁画非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壁画非遗的制作技巧1.选题与构图:壁画非遗的选题通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
在构图方面,壁画非遗讲究对称、和谐、平衡,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
2.素材的选择与加工:壁画非遗的素材主要包括矿物质、植物染料、动物血液等天然材料。
在加工过程中,传承人需要对素材进行研磨、调配、筛选等步骤,确保画面色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壁画绘制技法:壁画非遗的绘制技法丰富多样,如线描、平涂、渲染、雕刻等。
传承人需根据画面内容和题材,选择合适的技法进行绘制。
4.创新与发展:在传承传统壁画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当代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现代艺术手法和材料融入壁画创作,使壁画非遗更具现代感和时代特色。
三、壁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壁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紧迫的任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壁画非遗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和选拔,促进壁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壁画非遗的保护工作,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壁画非遗的当代价值与应用壁画非遗在当代具有很高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首先,壁画非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https://img.taocdn.com/s3/m/2c2153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c.png)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流程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f53b2f0722192e4536f6ee.png)
湿壁画的制作
杨明炀壁画工作室
移动的湿壁画
目录
简介 .................................................................................................................................................. 2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一步:灰泥的制作................................................................................ 3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二步:抹灰............................................................................................ 4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三步:起线稿和填色............................................................................ 6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四步:勾线............................................................................................ 8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五步:揭画.......................................................................................... 10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六步:裱画.......................................................................................... 11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七步:洗画上框.................................................................................. 13 可移动的湿壁画.制作-第八步:做旧、细装.............................................................................. 16
艺术创新:石头彩绘创作过程
![艺术创新:石头彩绘创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17f13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e.png)
创作材料
石头的选择
石头的质地:选择质地均匀、 无裂纹的石头
石头的大小:根据创作需求选 择合适大小的石头
石头的形状:选择适合创作主 题的形状
石头的颜色:选择适合创作主 题的颜色
颜料的选择
颜料的种类:水彩、油画、丙烯等 颜料的特性:透明度、覆盖力、干燥时间等 颜料的品牌:温莎牛顿、马利、荷尔拜因等 颜料的价格:不同品牌和种类的颜料价格各不相同
创作风格
写实风格
特点:注重细 节和色彩的逼
真表现
技巧:运用多 种绘画技巧来 表现对象的质 感、光影和色
彩
适用范围:适 合表现风景、 静物和人物等
题材
பைடு நூலகம்
代表作品:如 现实主义画派
的代表作品
抽象风格
抽象风格:通过 色彩和线条的自 由组合,表现内 在情感和意念
具象风格:以形 象逼真、细节入 微的方式呈现对 象
THANK YOU
汇报人:XXX
绘画阶段
准备工具:选择合适的画笔、 颜料和画纸
构图设计:根据主题和创意进 行构图设计
上色绘制:按照设计好的构图, 逐一上色绘制
细节处理:对画面进行细节处 理,增强艺术效果
上色阶段
准备颜料:选择适 合石头彩绘的颜料, 确保颜色鲜艳且持 久。
涂底色:在石头上 均匀涂上一层底色, 为后续的彩绘做准 备。
面更加完美
完成阶段:作 品完成,可以
展示或保存
创作技巧
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邻近色等搭配,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色彩层次:利用色彩的深浅、明暗变化,营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色彩情感:根据色彩心理学,选择符合主题和情感的色彩搭配,增强作品情感表达 色彩统一:保持整体色调统一,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绘画 人物画2永乐宫壁画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绘画 人物画2永乐宫壁画](https://img.taocdn.com/s3/m/3685ca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2.png)
壁画中有286位神仙,而且神态 各有不同,所穿服饰更是丰富多 彩,精美绝伦。然而仔细观察,壁 画中的人物服饰虽然各有千秋, 但每幅壁画中都有独具代表性 的人物和服饰。它所描绘的题 材与图案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 和永远有着深远的意义。
永乐宫壁画诞生于元代。而元代的社会背景又不 同于其他朝代。自1260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至1368年元朝灭亡期间,所有的蒙古族统治者虽 然对宗教持兼容并包的态度,但更倾向于藏传佛 教。道教在此期间曾经一度遭到统治者的排斥, 也曾因传道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得以发 扬光大。因此,作为道观的永乐宫时建时停,历 时一百余年才建成。时断时续的建造过程也使得 永乐宫壁画的内容包罗万象,具有丰富、深刻的 社会内容。
中
国
传
永 人统
乐第 二
宫单 元
壁第 课
2
物 画
绘 画
画
中国传统绘画——人物画
一 永乐宫壁画
•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位于山 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 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 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 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 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整个壁画共有1000 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 和重阳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 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 长94.68米。
文化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上 的一些现象必然在文化上有所体 现。元代俗文化发达亦影响到永 乐宫壁画的创作。纯阳殿与重阳 殿的壁画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加以 表现就是很有力的说明。俗文化 是相对于雅文化而言的。俗文化 主要是面对下层大众和对中原传 统文化不太了解的蒙古族人、色 目人,多用白话文或浅近的语体 文来表达,较易理解。元代统一 全国后,蒙古族人、色目人希望 了解中原传统文化,而传统的雅 文化让他们望而生畏,因此俗文 化盛行起来。这体现在绘画上就 是图文并茂。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cafdf00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世界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敦煌壁画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艺术创造1.表现手法敦煌壁画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例如,有的画面采用了中轴线的对称构图,形成了稳重、庄重的效果,如武则天图;有的画面则采用斜线和倾斜构图,形成了动感和生动效果,如《浴佛图》。
2.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敦煌壁画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这些壁画采用了丰富的色彩,色彩饱和度高,异常明快。
不同颜色的搭配、渐变等手法被广泛运用,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视觉效果。
3.造型表现在造型表现上,敦煌壁画则采用了精炼简洁的手法,抽象化的表现方式,不注重物象的逼真,而是注重形象的表现力和符号意义。
二、美感形式1.宗教性美感敦煌壁画也具有宗教性美感。
其中的材料、题材、精神内涵,以及人们对它的崇敬和崇拜,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性美感。
例如,莲花、佛像、菩提树等宗教符号,都是敦煌壁画的常见表现形式。
2.文化性美感敦煌壁画还具有文化性美感。
它形成于古代中国的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些壁画中的题材涉及了许多领域,如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历史人物等,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和文化价值。
3.艺术性美感敦煌壁画还具有艺术性美感。
它们的造型、色彩、构图和线条等表现手法,被认为是人类艺术的杰出之作。
这些艺术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感,影响了后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
总之,敦煌壁画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特艺术价值和宗教性美感的艺术形式,她的存在和魅力不仅在于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其热爱和崇尚生命、一切生物的美好形态,这种美学意识深深地感染着观者,彰显了其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
沥粉工艺流程
![沥粉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3f4c5877232f60ddcca165.png)
沥粉工艺流程沥粉画的特点是创作简单,具有浮雕感,装饰性强。
沥粉贴金方法是我国传统壁画、彩雕以及建筑装饰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
但古代这种手法多用于局部的点缀,如表现帝王将相的车饰、伞盖、朝服盔甲以及贵妇人的头饰。
在壁画上大面积的应用沥粉贴金,这种方法近代才有。
这一方法简便易学,而且画面古朴、浑厚、富丽。
1、材料准备及主要用途五合板、木条、亚麻布或白棉布裁好、沥粉嘴、乳白胶、乳胶漆、立德粉、滑石粉、透明塑料布、一次性手套、丝袜、尼龙绳、喷壶、铲刀、复写纸、油画颜料或炳烯颜料、各型号画笔、毛刷、金粉或金银箔、清漆、骨胶、松节油、调色油、上光油、钉子或钉枪等等。
五合板、木条、亚麻布或白棉布:用于做画底。
刮刀:(中号),用以铲除挤得不好的沥法粉线条。
水桶:用与配置粉浆及用作清洗工具。
铁丝:用于清除沥粉铁管的阻塞。
塑料布:不易太薄,用于制作沥粉铁管漏子。
马口铁:用于制作沥粉铁管。
滑石粉、立德粉或大白粉、乳胶漆(乳白胶):用于配置粉浆及制作画底。
金、银箔:用于提金线。
清漆、骨胶:用于保护金粉或金银箔的效果。
丝袜:用于过滤粉浆。
2、做画板将五合板裁好,背后订上木条。
将乳白胶倒入盆中,加少量的水稀释搅匀,然后刷到画板上包括边框,放置一边。
将裁好的布用水壶稍稍喷湿,蒙在上好胶的画板上,用铲刀由中间向外刮平。
用钉子或钉枪将布固定在画板边框上,放置一边自然阴干。
最后,在画板布上刮两次乳白胶来做画底(防止渗油)。
3、准备图形人物、静物、花卉、风景图形都可以,画味感艺术性稍强最好适合用线表现的图形。
4、做粉袋(1). 将塑料布套在沥粉嘴上。
(2). 用绳扎第一次。
(3). 将塑料布反转过来,用绳扎第二次(4). 等调好的沥粉浆灌进去,再将塑料布尾部扎好则成粉袋。
5、调浆沥粉浆是将立德粉、滑石粉、乳胶漆、乳白胶按一定比例调和而制成的一种膏状体。
调浆所需的各种成分也决定了线条的性质,如滑石粉可使线条光滑,立德粉能使线条饱满挺立,乳胶漆使线条挺而不塌,乳白胶使线条能牢牢地粘在画板上。
古代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以资中甘露寺壁画为例
![古代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以资中甘露寺壁画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7c28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b.png)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古代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对古代壁画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观念和技术创新,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壁画作品。
06
结论与展望
对资中甘露寺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总结评价
01 02
制作材料
资中甘露寺壁画主要采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如朱砂、青石、黄丹等,以 及植物性颜料,如靛蓝、胭脂等。这些颜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能够长时间保持色彩鲜艳。
甘露寺壁画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 也是研究古代四川地区历史、文化、 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壁画特色
甘露寺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画面构 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具有 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
02
古代壁画制作材料
颜料种类与特性
矿物颜料
如青金石、孔雀石、石膏 等,色彩鲜艳、耐久,但 易脱落。
植物颜料
现代科技在壁画制作中的应用与创新
应用
现代科技在壁画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使用高精度扫描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技 术,对壁画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修复。
创新
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专家们还可以在传统壁画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
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展望
传承
通过研究甘露寺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代壁画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文 化艺术瑰宝。
色彩运用与表现力分析
色彩运用
壁画采用多种颜色进行绘制,以红、黄、绿、蓝等为主色调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画面中的色彩运用非常讲究,通过 色彩的明暗、冷暖等变化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中国传统装饰绘画
![中国传统装饰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15cacf7143323968011c9279.png)
• 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 明”而创作的。
– 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 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 之风更盛。白马寺的《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 ,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
2020/2/5
《单骑图》
• 秦代的墓室壁画遗迹,迄今尚未发现。但汉墓壁画的发现,则早在 本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了。
–概念
• 具有特定装饰功能的。 • 具有明显装饰风格的。 • 从属性、工艺性、装饰性是其主要的特点。 • 中国装饰绘画的形式:壁画、帛画、版画、木板年画
等
2020/2/5
• 绘画: –纯绘画不一定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更注重 其内在思想以及作画的技法、表现形式。 •我国的传统绘画讲究以线造型,用色薄 而透明; •注重表现与写意,强调感性。
有山水、竹石、花鸟等。
2020/2/5
道教与壁画
• 道教美术是体现道教教义,反映神鬼思想和道士修 道生活内容的美术作品,一般分 为道家思想的壁画 、墓室石刻,道教庙宇中的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的 石刻造像、道祖故 事画,举行道教仪式悬挂的水陆 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
• 各道观、民居、园林中也普遍采用民间广为流传的 八仙、麒麟、万年青等吉祥辟邪 的装饰图案。木版 印刷的门神、灶君、关帝、财神、寿星等神像,在 民间流传尤盛。 中国道教美术随着道教的盛衰,有 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 了 辉煌的一页。
2020/2/5
2020/2/5
2020/2/5
2020/2/5
2020/2/5
古代壁画
• 概述 • 新石器时代 • 秦汉时期壁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
壁画:三十年的创作与特征
![壁画:三十年的创作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248d2cc6137ee06eff91854.png)
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要服从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格调。王朝闻 有些壁画作 品, 如北京机场§ 科学 的春天》 (肖惠祥 )北京饭店的《 、 创 造・ 收获 ・ 乐》( 欢 刘秉江 、周菱,1 8 —1 8 9 0 9 2年 ) 民日报社 的 、人 百花齐放 》( 侯一民、 邓澍 , 9 9 1 8 1 7 — 9 0年 ) 、武汉南湖宾馆 的 《 楚 乐》( 犁、唐小 禾,1 7 —1 8 程 9 9 9 2年 )等,至今 令人记忆犹 新,难 以忘怀。北京 机场的壁画 《 哪吒 闹海》 张仃 ) 《 ( 家所具有 的前卫性 ,其题材选择 、造 型 色 彩 的 运 用 , 凸显 了 更 为大 胆 的 构 想 。 北 京 机 场 壁 画在 艺 术 形式 的探索上也有创新 ,如袁运生、肖惠祥在人物形态造型方面的变化, 尽管当时引起争议,但现在看来还是 比较成 功的 : 李化 吉、权正环
权 正 环 ) 助 于 优 美 的神 话 故 事 表 达 了民 族 文 化 的 人 文 精 神 和 现 代 借
在致 侯一民 的信 中谈道 : 壁画的形式风 格应该是 多样 的,具体作 “ 品的艺术个性不能不受它所存在于其 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的规
定 。 【 壁 画是 建 筑 实体 的 表 层 , 它 实 际 是 被 建 筑 限 制 的 创 作 。 壁 ”2 】
达 到 的艺 术 高 度 。
其二,总结 自北 京机场壁 画以来 3 O年的历史,中国壁画在推 动 当代 中国画坛复兴 运动中的先导作用 已经成 为一个不争 的事实。 北 京 机 场 壁 画 “ 现 了振 奋 的 中国 经 济和 世 界 进 行 横 向 比 较 时 , 一 体
开 始 就 敏 感 而 又 自然 地 关 系 到 与 它 形 象有 关 的 文 化 审 美 层 次 上 的 需 要 ,并 从 理 论 上 印证 了一 个 道 理 , 即和 一 切 先进 国 家在 同期 的 发 展 阶段 上 都 非 常 相 似 ,起 飞 的生 产 力 也 产 生 着 对 改 造 环 境 条 件 的审 美 需 求 ,而 壁 画 创 作 的 兴 起 和 活 跃 也 总 是 依 傍 着 经 济 条 件 和 思 想 解 放
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的壁画艺术
![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的壁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f5d23bfa300a6c30c229fdd.png)
61纸 贵迭戈·里维拉(1886-1957)是20世纪最重要且又具影响力的伟大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强烈刻画艺术与社会的关联,艺术表现社会性的主题,构成具有公共性的纪念碑式作品,成为其基本美学。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多年间,里维拉发起了墨西哥文艺复兴运动,在墨西哥革命时期,投入壁画运动的创作与发展,留下巨大的艺术遗产。
一、学习绘画初期里维拉1886年12月8日出生于墨西哥小城瓜纳华托,在他10岁那年进入艺术学校读书。
1898-1904年,他在首都墨西哥城的圣卡罗斯美术学院学画,研究古代墨西哥的雕刻和壁画。
1907年获得公费奖学金赴西班牙留学。
1909年旅居巴黎,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旅行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在意大利居留一年半,意大利画家乔托、马萨乔的壁画给他深刻的触动。
1921年回到墨西哥,得到教育部长的重用,被聘绘制众多大型壁画。
壁画的挑战的确非常吸引里维拉,但他并不懂得壁画的制作,因此他前往意大利做短期的游学考察。
在西耶那,里维拉见到了安布罗焦·洛伦泽蒂所做的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预言》,此作品提醒执政者需具备正义感和为人民谋福利的基本信念,这些要素后来也出现在里维拉在墨西哥所创作的壁画中。
二、返墨西哥投入壁画运动里维拉返回国后,改变他艺术生涯的主要人物是瓦斯康赛罗。
1921年11月,他请里维拉陪他去参观墨西哥的古迹与艺术传承,里维拉试着将现代经济与古老玛雅传统结合,草拟了一些速写草图,并委托里维拉负责国立预备大学的波里瓦剧院壁画工程。
这座剧院式教堂,中央是凹面的壁龛,可覆盖近100平方米的壁画。
这幅标题为《创造》的作品,是由里维拉主导。
其主题结合了宇宙、生命与人类,内容包含了创造人类的科学、艺术及哲学。
《创造》的整体构图是围绕着一个称之为“光一(light one)”的原初能源象征。
这个以蓝色与金色为主调的半圆形,向下放射着三道光线,每一道光线的终端是一只人类的手,而每一只手张开来的食指与中指代表“父与母”。
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
![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f2fb64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9.png)
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敦煌壁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经过千年的岁月洗礼,敦煌壁画依然屹立不倒,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文明的窗口。
而如何将敦煌壁画的元素进行提取,并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敦煌壁画的艺术元素极为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其线条的运用。
敦煌壁画以流畅、优雅、写意的线条表现出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形态,展现出华丽而又恢弘的气势。
这些线条在提取后,可以应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赋予作品一种独特的美感。
例如,画家可以运用粗细不一的线条来勾勒出线条的层次感,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同时,线条的起伏和曲折也可以为作品带来一种动感和生命力,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生生不息。
除了线条的运用,敦煌壁画中的色彩也是其独特之处。
敦煌壁画以明快、鲜艳、丰富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其中,红、黄、绿、蓝等鲜明的基本色彩被广泛应用于画面中,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在提取敦煌壁画的色彩元素后,艺术家可以运用这些明快的色彩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例如,在绘画中使用鲜红的调色板,能够给人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而运用青翠的绿色,则能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通过运用敦煌壁画的色彩元素,艺术家可以使自己的作品充满活力,引人入胜。
此外,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
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样,形态各异。
这些形象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形象,更是具有一定故事性和寓意的。
艺术家可以通过提取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创作出具有情感和内涵的作品。
例如,艺术家可以以敦煌壁画中的佛教形象作为基础,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宗教意味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通过重新演绎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艺术家可以使自己的创作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是一种既具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任务。
通过提取敦煌壁画中的线条、色彩和人物形象,艺术家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深远内涵的作品。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809b4ed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b.png)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的神秘岩画。
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反映了人类的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
岩画的构图更趋于复杂,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
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
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
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代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
壁画完成过程作文
![壁画完成过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051a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5.png)
壁画完成过程作文说起壁画,可能很多人会想到那些在古老寺庙或宫殿里的精美作品。
但我这次要跟您分享的,是我亲身参与完成的一幅壁画,那过程,真是充满了曲折和乐趣。
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心血来潮,决定把我家那面空白的卧室墙变成一幅美丽的壁画。
说干就干,我先跑到美术用品店,像个行家似的挑选着各种颜料、画笔和工具。
其实心里完全没底,但表面上还是装得很淡定,毕竟不能让店员看出我是个“菜鸟”。
回到家,我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清理到一边,给这面墙腾出了足够的“舞台”。
我站在墙前,手里拿着铅笔,开始构思要画的内容。
思来想去,我决定画一幅梦幻的森林场景,有高大的树木,五彩的花朵,还有飞舞的蝴蝶。
我小心翼翼地在墙上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这可不容易,我的手一直在抖,生怕画歪了。
画树干的时候,我本想画出那种苍劲有力的感觉,结果画得歪歪扭扭,像被风吹歪了的竹子。
我一边画一边嘀咕:“这树干怎么这么难画呀,简直比我写数学作业还难!”轮廓画好后,就该上色了。
我兴奋地拿起调色盘,准备大展身手。
我先调了一种绿色来画树叶,结果颜色太浅了,看起来就像营养不良的树叶。
我又加了点颜料,结果颜色又太深了,变成了黑漆漆的一团。
我无奈地摇摇头:“哎呀,这颜色怎么这么难调啊!”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调出了满意的绿色。
我满心欢喜地开始涂抹树叶,可涂着涂着,发现颜色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我只能又重新涂了一遍,这一遍可不敢马虎,一笔一笔慢慢地涂,就像在给树叶做美容一样。
画花朵的时候,我想画出那种娇艳欲滴的感觉。
于是,我选了红色、粉色和紫色的颜料。
可没想到,这些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一种说不出的奇怪颜色。
我哭笑不得:“这花怎么变成这样了,难道是变异品种?”没办法,我只能重新调色,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一点点地加颜料,终于调出了漂亮的颜色。
画蝴蝶的时候,我想要画出它们轻盈的姿态。
可我画的蝴蝶,不是翅膀大小不一样,就是形状怪怪的。
我气得把笔一扔:“这蝴蝶怎么这么不听话,就不能好好飞吗?”但发完脾气还得继续,我重新拿起笔,仔细观察了蝴蝶的图片,一笔一划地重新画,终于画出了几只像样的蝴蝶。
日坛公园祭日壁画内容介绍
![日坛公园祭日壁画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7263d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7.png)
日坛公园祭日壁画介绍日坛公园祭日壁画是位于北京市的一个独特的景点,以其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这些壁画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鲜明的色彩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
壁画内容日坛公园祭日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每幅壁画都有着独特的主题和寓意,展现了各个节日的独特魅力。
春节壁画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过年的日子。
在春节壁画中,可以看到人们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福字,街道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舞狮、舞龙、放鞭炮的场景也被生动地描绘在壁画上,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传统庆祝方式。
清明节壁画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去祭扫自己的祖先墓地和各位先辈。
在清明节壁画中,可以看到人们手持鲜花、烛炬,缅怀祖先的场景。
壁画中还展示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和祭祀器具,如烧纸钱、献上食物等。
端午节壁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壁画中,可以看到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的情景。
壁画中还展示了赛龙舟的竞赛场面,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中秋节壁画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团聚的时刻。
在中秋节壁画中,可以看到人们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月亮也被绘制得非常精细。
壁画的创作与保护日坛公园祭日壁画的创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画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壁画采用传统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水墨、彩绘等,使得画面更加细腻、生动。
为了保护壁画的原貌和品质,日坛公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定期进行壁画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壁画的色彩鲜艳、不受损。
其次,他们限制了游客的涂鸦和乱扔垃圾等行为,维护壁画周围的环境整洁。
最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了数字化保存,以备将来的修复和传承。
参观日坛公园祭日壁画的注意事项•游览时间:建议在白天或者天气明朗的时候前往,以便更好地观赏壁画的色彩。
中国民间壁画及图片欣赏
![中国民间壁画及图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167041eb52acfc789ebc9ba.png)
中国民间壁画及图片欣赏中国民间壁画及图片欣赏我国的壁画制作,历史很长。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历史上遗留的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宫室壁画、以及地下埋藏了几千年的墓室壁画,不断有所发现,不仅进行了维修和保护,并编印成巨佚图册,供给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参考和借鉴。
马王堆西汉《帛画》的发现,使得《楚辞》中所谓“琦玮僪佹”的若干神话故事题材的壁画,皆已得到证实,由此可以推想,典籍中记载的汉以前壁画的内容。
此后,历秦、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壁画不断发展。
从其内容可见,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统治者,都懂得利用各种不间的政治或宗教的意识形态,来麻醉人民和欺骗人民,借以达到他们政治宣传的目的。
但是,壁画毕竟是出于劳动人民之手,从另一个侧面,在作品里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经济形态、艺术好尚和聪明才智,这就给学术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发展包括壁画的制作技法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间壁画技法是画工的创造历代制作壁画的民间艺人,大部分是城市美术作坊和农村的画工,十四五岁时拜师做童工,和京剧行业的科班差不多,注重师承关系,规矩极为严格。
在技艺上,使用“粉本”,背诵“口诀”,保存着历代流传下来的一套“诀窍”,其中包含着一些可贵的传统技法。
民间画工是一种清苦的行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把他们当做苦工看待。
据说,当年在清理敦煌千佛洞的洞窟时,在一个刚刚容纳下一个人的小窟中,发现一具坐着的骷髅,旁边放着一个小颜色碗,一支笔,一个小油灯。
这显然是一个画了一生死在洞窟里的“画工”。
可以想象,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对于劳动人民的压榨和奴役是多么残酷!笔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时,访问了七八位从事壁画的民间艺人,收集了一部分资料。
由于是第一手材料,可靠性比较大。
他们口述的这些资料包括“口诀”和“方法”,大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总结的技法经验,在继承时必须经分析、批判才能使用。
史上最全的布达拉宫壁画,美得令人心颤
![史上最全的布达拉宫壁画,美得令人心颤](https://img.taocdn.com/s3/m/0035a6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7.png)
史上最全的布达拉宫壁画,美得令人心颤史上最全的布达拉宫壁画,美得令人心颤这里是一个新的小专题,为大家介绍一下布达拉宫内的壁画的源流。
由于布达拉宫内的壁画实在太多,未免有遗珠之恨,小艺将分为四期与大家分享。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白宫门庭、东大殿和西大殿内的壁画。
白宫门廊壁画五世达赖执掌政教合一的政权后,于1645重修了布达拉宫白宫,新建的东大殿是白宫的主要殿堂之一。
白宫正东面,前为东庭院。
如果您去拉萨,来到布达拉宫东庭院。
从德阳夏三排楼梯上方的门庭上去,便可直接进入白宫的大门。
白宫门庭。
进宫需登木梯,中间为达赖喇嘛专用梯门庭内有四柱八梁,上面雕刻有虎、狮、鹏、龙等精美的图安。
共有一百三十余平米的壁画。
白宫门庭内景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对白宫东区进行了维修,并依原样用金汁加盖了双掌印。
白宫门庭内的壁画遵照达赖喇嘛之旨,门庭的壁画由当时的大画家次仁嘉吾等人照原样进行了修复。
好了,我们闲话少叙,下面看画。
门唐派作品1645-1648这是公元七世纪初作品。
绘有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布达拉宫的形状,顶部均饰有旗帜和长矛。
是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以大昭寺一幅可信的壁画为范本创作的。
门唐派作品1645-1648法王松赞干布时期在药王山上建造王妃宫殿图。
门唐派作品1645-1648这幅壁画上描绘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红山上的王宫和后宫图。
两宫之间架有铁索桥,宫殿顶部饰有旗帜和长矛,共有九百九十九间房。
门唐派作品1645-1648这幅画表现的是吐蕃君臣迎接文成公主的陪奁,释迦牟尼所依像入殿的情景。
画中绘有木车内迎有释迦牟尼像,手持各种供品的人物为赞普松赞干布等吐蕃君臣。
门唐派作品1645-1648西藏佛教初兴时的比丘戒律图。
门唐派作品1645-1648珠匝体布告,内容为五世达赖喇嘛就任命仲麦巴为第司事告全体藏区百姓书。
门唐派作品1645-1648持国天王像,四大天王之一。
门唐派作品1645-1648增长天王像,四大天王之一。
早期文明中的图像制作
![早期文明中的图像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577b566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5.png)
早期文明中的图像制作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多发现于欧洲西部与中部。
其中克罗马农人的美术作品不仅产生的年代最早,被研究的历史最长,而且艺术价值也最高,(距今大约3.5万年至1万年左右)。
一、壁画:以法国南部的拉斯科和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最为精美。
拉斯科拉斯科都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包含丰富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在数量、题材种类上远远大于阿尔塔米拉洞穴。
壁画的绘制:壁画绘制在浅色的岩壁上以粗放、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动物富于动态的侧影轮廓。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创作的年代比阿尔塔米拉晚一些,在艺术上更为成熟,被誉为“史前的西斯廷教堂”题材也大多为动物,主要为野牛、此外还有鹿、马、狼等,绘制手法多运用线刻、勾勒、涂绘等方法;以显目的红、紫、黑作基调,准确地勾勒出野牛的外形,同时又巧妙地利用岩洞石壁的起伏来突出野牛身躯的体积感,因此极具感染力,有强烈的生命律动。
其中《受伤的野牛》代表了那个时代绘画上的最高程就。
此外著名的洞穴壁画还有:三兄弟洞、梵德高姆洞、康巴柰洞、尼奥洞它们的共同特点:动物形象占据主导地位。
(与当时人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绘画材料来源于自然。
如从木炭中提取黑色、从氧化铁中提取红色。
以及矿物中的黄、褐色等颜料将他们与水调和后染在岩壁上能使壁画的色泽经久不退。
二、雕刻:雕刻艺术萌发于工具制造,时间比洞窟壁画更早,考古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美术遗存是雕刻。
主要发现于欧洲西南部与中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形式为浮雕和小型雕塑。
在岩壁浮雕中,以表现女性裸体和动物为主,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不少。
雕像上那些与女性生殖力有关的部分被极度夸张,像乳房、胸腹部等,其余部分则大为简化雕刻者或许把它视为人类繁殖力的象征史前人物雕像中,男性雕像所占比例极少。
只在德国、俄国曾发现过,如《猫首人像》;面部特征介于人与动物之间,不免让人想起戴动物面具的人同西欧岩洞壁画中伪装着的猎人的造型有某些相似之处。
凿壁偷光的知识点总结
![凿壁偷光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6ee0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凿壁偷光的知识点总结凿壁偷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在山洞中游玩,并将自己的作品刻在山洞壁上。
由于山洞内光线昏暗,很多作品只能在适当的光线下才能看清。
后来,有些文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凿壁偷光技术,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通过精心设计的山洞结构,让阳光透过山洞口投射在壁画上,犹如一盏隐秘的灯光,使得壁画在神秘的光影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形态,从而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凿壁偷光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光线的运用,二是壁画的创作。
首先,凿壁偷光主要利用自然光线和灯光,将光线引导到山洞内壁画的位置。
通过滤光、折光等方法,使得光线能够集中到壁画上,从而展现出壁画的艺术美感。
在壁画的选址和设计上,需要考虑光线的自然投射和光线的反射,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同时,对于山洞的深浅和壁画的位置安排也需要严格考虑,以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投射到壁画上,使得整个作品显现出最佳的效果。
其次,凿壁偷光在壁画创作上也有其独特的技法。
壁画通常采用线描、泥塑、彩绘等多种技法,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充分考虑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以调整画面的色彩和明暗度,从而使得画面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细节和质感。
同时,艺术家还需要根据山洞的结构和光线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安排壁画的内容和布局,以确保画面的整体美感和光影效果。
凿壁偷光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技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光线和空间的独特理解。
同时,凿壁偷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一种传统,为后世壁画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技术积累。
在中国古代壁画中,凿壁偷光所体现的光影效果和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了古代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壁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同时,凿壁偷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象征和标志。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凿壁偷光的描写和赞美,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凿壁偷光的推崇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壁画创作的过程
画工在壁画上创作画稿,“行话”叫做“摊活儿”(把工作摊开的意思),开始时,把绘制的故事,例如:“佛本生故事”、“法华经变”“普门品”等,用木朽子(一种用细柳条烧成的细炭条)直接在壁面上起稿,一手持炭条,一手持手帕,随画随改,随着画师的丰富的想象力,把人物故事,一幕一幕的展开,摊完后,统观一下全局,小有修改,就开始落墨。
“落墨”即勾线,由高手画工担任这一任务,按照炭条的轮廓勾墨线,遇有需要修改之处,在勾线过程中改正过来。
着色,行话叫”成活儿”,画工有句谚语叫”一朽,二落,三成管”,用现代语说,就是第一步起稿,第二步勾线,第三步着色。
着色的第一阶段,由主稿画师按照画面情节规定整个墙面的总体构图的布局和色调,根据主题人物和情节的需要,决定色彩调子的安排。
这一工序很重要,它是决定壁画色调气氛全局的关键,及整个壁画的艺术效果的综合。
壁画内容浩繁,构图宏大,一铺大壁画常常需要很多人同时参加绘制,基于这种需要,主绘画师就要统观全局,规定题材内容所应配备的色彩,把国面上的人物,注明着色“代号”便于使协助绘画的画工有所遵循。
所谓“代号”,是代表一种色彩的符号,譬如“红”色用“工”字代替,绿色用“六”字代替,这些简化了的符号是为了省去写繁体字的时间。
这些“代号”是:工红,六绿,七青,八黄,九紫,十黑,一米色(米黄)、二白青、三香色(茶褐色)、四粉红(玫瑰红)、五藕荷(紫色)。
主绘画师按照不同人物地位的需要,用
代号分别注明在已句好墨线入物上,例如画中人衣服需要涂蓝色,便注上一个“七”字,如是浅蓝,注上“二七”(即稍浅的意思),再浅的蓝,就注上“三七”(更浅的意思)。
如果深绿注上一个“六”字,再浅注上“二六”,再浅注上”三六”,
深红注上”大工”,正红注”工”字,浅红注“二工”......,如此类推。
助理画工便可按照“代号”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分别涂上去,这样免得每-部分或每一个人
物的色调都去问师付,画工们把这种办法叫做“流水作业”。
民间绘画的特点,是线条明快,颜色鲜明,看起来爽朗鲜艳,很少使用泥泞灰暗的调子,这一点和地理环境、欣赏习惯有关。
基于此,民间壁画使用的色彩,多用纯色(即正红、正绿等色),“间色”占次要位置。
由于这一需要,多采用平涂的手法,平涂后,在衣褶或其它纹理处略加烘染,用以表现物象的凹凸感,但这种“凹凸感”不同于油画光暗面,它是在重“装饰风”的,只要色彩能够鲜明的衬托出主题的效果,“凹凸感”对于中国画来说是次要的。
衣褶经过烘染之后,再用“同类色”在线描上重勾勒一次,叫做“勒”,又称“勾勒”。
“勾勒”可以使物象更加爽朗、突出,增强形象的感染力。
为了增强壁画辉煌富丽的气氛,还有“贴金”,“立粉”这一工序。
如武将的盔甲、武器,文官的玉带,鞍马仪仗的金饰部分,采用“立粉”,“贴金”的手法,更能增加富丽堂皇的效果。
关于人物画颜面的画法,画工们叫做“开脸”。
古代壁画中画脸多用“斡染法”,技巧很有深度,费工的”面相”,有七开七染法,使面部有园挥逼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