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新高考复习课件

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新高考复习课件

项。
3.(2017·天津卷)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已知形体最大、形 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 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 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开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二、对世界物质性的证明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 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上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②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改变了人 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 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2020·江苏卷)“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
送芳香。”这一民谣是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
由此可以看出( C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优秀艺术作 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①符合题意。极富中国特色的2020年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大会 的举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会标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 鱼等文字组成,体现了文艺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念对艺术创作有深刻 影响,②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此艺术 作品不具有客观内容的说法是错误的,③排除。“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 代变化而改变”说法错误,因为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 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艺术作品的价值会发生变化, ④排除。故选A项。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4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辨析] 有人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2.完整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3.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内涵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外延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地位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 同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 结合起
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自我检测
(× )
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 ×)
3.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知识回顾
世界的 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知识梳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知识梳理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 物质 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
按照自身 固有的规律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
不可认识之物。
二、运动的规律性
知识梳理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 地 指导 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 实践 把观念的东西变
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二、运动的规律性
知识梳理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 尊重客观规律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 客观规律 的制约。
世界观
方法论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 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规律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世界观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 与主观能动性 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精品教学课件
1.物质是 运动 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 和 变化 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 和 过程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 。世 界上不存在脱离 运动 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宏观物体 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 子、分子、离子等是 化学运动 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
从意识的主观 是个体意识的这种差异性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
差别看 践决定的,因此,意识虽有差异性,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客 观的
从意识的主观 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特征看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2.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实施的极端 恶性暴力事件让人惊心。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 出应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____物__质_体__系_____,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地__理__环__境__、__人__口__因__素_______ 和____生__产__方__式___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 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物__质__性______。
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个别特性
别 态,否则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 ②不能用物质具体形态去代替物

质,否则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③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③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 联
体表现,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 系
狼孩有健康的人脑,为什么没有产生人类的意识?
提示:有了健康的人脑并不意味着就有了意识。人脑是意 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但人的意识还是 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狼孩虽然有健康的人脑,但长期离 开人类社会,所以不能形成人类的意识。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课时世界的物质性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归纳世界的物质性原理2、过程与方法• 联系自然界中的事物并分析其客观性,从而认识自然界的物质性• 联系社会事例,分析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然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意识也依赖于物质,这就是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据此,我们应该反对神创论,自觉坚持无神论思想。

二、教学重点• 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批驳上帝创世说的荒谬性三、教学难点•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探究活动1】课本第28页●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2、什么是物质?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 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自然科学上所讲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属性,都是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一些具体论断,其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自然界这一部分,或者说只涉及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囊括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探究活动2】课本第29页●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探究活动3】课本第30页●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四、教后感第二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联系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要遵循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可以结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事例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反对否认运动的不变论,也要反对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教学重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三、教学难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四、教学过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什么是运动?【探究活动1】课本第31页(上)●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必修4.2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必修4.2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
根本属性
过程 载体
本质的
普遍的
目的性
反映 实践
前提条件
客观规律
与时俱进 结合起来
易错纠偏 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提示:× 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提示:× 意识离不开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物质是 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两个反对:①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提醒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法要求:认识联系的普遍
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答案:D
解析:①错误,“人定胜天”夸大了人类的作用;③错误,联系是客观的, 只能被利用,不能被创造。
命题点2 意识的本质 2.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 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 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6.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造,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
提示:×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 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随 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万古不变的。
7.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
精析精练·提升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4《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4《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复习要求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1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必记必背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主体。 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 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离开物质 谈运动 离开运动 谈物质 唯心 主义 形而 上学
高效复习导航ຫໍສະໝຸດ 第33课考点展示哲学的物质、运 动、 规律的概 念,自然界的物 质性、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运动 和物质、绝对运 动与相对静止的 关系,规律的客 观性和普遍性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概览
世界是物质的
物 质 观
运动和物质、 静止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按客观规 律办事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2)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 —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是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 的。而客观存在着的具体 的东西作为物质的表现形 态,是有条件的、可变的、 千差万别的、相对的。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2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 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的物质性
复习要求
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1
规律的概念 规律就是事物 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注意: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 的、现象的、偶然 的、多变的联系。
规律的概念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规律是什 在相应的序号打“ √”号。 么呢?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阶级斗争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 国家衰败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2、水往低处流 3、苹果落地 4、万有引力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结论1:人类社会是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结论2: 意 识 是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形成了社会关系。
拓展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生产力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客观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
简单反应
植物和简单动物
刺激反应
复杂动物
感觉心理

人类意识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起源
(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3.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
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须人的意识的参与
B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物质性,是一 个客观物质过程,②④符合题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时人们 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①③表述错误。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2)人类社会的本质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是⑩__地__理__环__境____、⑪__人__口__因__素____和⑫__生__产__方__式____。这 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 的⑬__物__质__性___。
(2)运动是⑥__物__质__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规律 (1) 含 义 : 规 律 是 事 物 运 动 过 程 中 固 有 的 ①_本__质___ 的 、 必 然 的 、 ② _稳__定___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③__人__的__意__志____为转移 的,既不能被④__创__造__,也不能被⑤__消__灭__。
1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改错: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
观规律。 易错 1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 明辨 观。
改错: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
客观。
考点辨析·提素能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① __规__律___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 都 有 自 己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史 , 都 是 统 一 的 ② __物__质__世__界____中的一部分。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错误;物质第一性,是本原的,意
识是派生的,物质不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③错误。
〔变式训练1〕
(2020·海 南 卷 )2009 年 是 达 尔 文 200 周 年 诞 辰 , 他 发 表 于 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 哲学与文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 哲学与文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概念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

3. 培养学生思考世界本质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物质概念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念。

2. 难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和相关概念的解释。

2.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材料,用于课堂讨论和讲解。

3.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准备课后作业,包括思考题和实践活动,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引出本课主题。

(二)探究世界本质1. 运用教材图片和材料,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探讨物质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条件。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概念和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 展示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怎样发展的?探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 引入主观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主观世界指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和物质世界有什么区别?(三)总结探究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成果,教师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

(四)布置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思考物质世界是怎样发展的?2. 搜集一些关于物质世界的名言警句或诗词,谈谈你对物质世界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高考政治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4 第2单元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

高考政治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4 第2单元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备考导航物质和运动材料(节选自2013·北京卷,28)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

探究1: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析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

提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探究2:材料主要说明了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提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存在(本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进行一种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2.明确世界物质性的五种表述(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世界统一于物质。

(5)世界是物质的。

3.全面理解相对静止(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顺利进行;新事物产生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巩固阶段,否则就不能向更高阶段发展。

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提示: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要点政治必修四是高二要复习的重点,那么第二课有哪些知识点要复习好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要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主观唯心、客观唯心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4 -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辨析] 有人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完整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
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
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
3.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区别


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
的东西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
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
实性


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即客观物质世界
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
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
而且指向主观世界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
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
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
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
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
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思考]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提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1.意识的含义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反对唯心主义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

2.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说明人的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客观存在。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经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和关系等的映象,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存在,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3)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②用于分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性;③用于阐述敬畏自然、敬畏规则的意义等)
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应用示例:①用于说明发展经济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②用于分析特殊情况下搬迁式扶贫的必要性;
③用于分析人口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等)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意识的本质;②用于分析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③用于分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等)
4.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是运动的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思考]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无不改”“无不积”“无不变迁”等都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