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目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简答题一、辨析题1.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2.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3.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4.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5、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7.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8、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9、焦虑总是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10、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1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二、简答题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3.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6.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7.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

8.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作简要的说明。

9.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11、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三、材料分析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少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1-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名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问题:请根据学习策略和方法的知识,在学习策略方面对小王加以指导。

(18分)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31题-心理发展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31题-心理发展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31题-心理发展类一、中学生发展心理☆①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过渡性、封闭性、社会性、动荡性。

②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心境化和持久性。

③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二、中学生学习心理[2016上]①学习动机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②学习心理(学习动机[2015下]、学习迁移[2014上]、学习策略)一、中学生发展心理(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1.过渡性。

中学生各方面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

2.闭锁性(封闭性)。

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很多想法不愿对长辈说。

3.社会性。

考察较少。

中学生在这个时期走入社会,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品德的影响,社会性主要是针对品德方面的。

因为初中阶段接触外界比较多,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品德发展不好。

4.动荡性。

考察比较多。

动荡性是指比较敏感、非常偏激,不稳定,经常会动摇。

有的情况下比较偏激、执拗;有的情况下会出现极端情况,如自杀、跳楼等。

【例题】某学校初一学生李爽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几乎没有朋友。

其父母是经商的,平时很忙对他关心得很少,李爽感觉一直很寂寞。

放暑假时,父母答应带他去旅游,却因临时有应酬而取消了。

李爽对此非常生气与伤心,认为父母都不关心他,又不愿意和别人倾诉,心里的怨气越积越多,觉得活着也没有意思,准备跳楼报复父母。

幸亏邻居及时发现,并报了警,消防队员将他解救了下来。

问题:试分析该案例反映的这个阶段学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并如何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首先,李爽的问题体现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闭锁性。

闭锁性表现在中学生常常不愿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材料中,李爽遇到心理问题不愿意和他人倾诉,最终导致极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其次,案例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

动荡性是指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好斗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容易走“极端”,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6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 延续性B. 模仿性C. 社会性D. 永恒性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 社会文化传统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 顺序性B. 稳定性C. 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集体本位论D. 个别差异性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C. 综合课程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B. 效度C. 难易度D. 区分度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3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2. 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

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3. 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4.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

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5.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

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并存7. 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 综合课程8. 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9. 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

A. 直观性原则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10. 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系统班-主观专项-材料分析题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系统班-主观专项-材料分析题

题型梳理21*2'=42’(28%)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4*8'=32’(21%)4*10'=40’(27%)2*18'=36’(24%)材料分析题1.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2.考查类型及作答方法4.考点汇总3.知识链接01020304材料分析题1.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2.考查类型及作答方法4.考点汇总3.知识链接01020304一、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中学科目二试卷中,案例分析题两道,每题18分,共36分。

案例分析题由材料和题干两个部分组成。

材料的作用是为案例分析题提供可供分析的素材——即作答的现实依据;题干的作用是呈现理论范围,表明答题方向——即作答的理论依据。

一、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30题(2018上)1.贾老师遵循了什么原则? (6分)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包括哪些?(12分)第一问,需要答出XX原则,再稍作解释则给满分第二问,答出关键词就给分,若没答出要点,酌情给分若第一问答错了,而第二问答的沾边,也会给分。

材料分析题1.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2.考查类型及作答方法4.考点汇总3.知识链接01020304二、考查类型及作答方法教学德育类心理发展类阅读题干(题量、圈画关键词、锁定知识点)01、撰写成文03带着问题读材料、联想知识点、圈点勾画02作答步骤①总:理论+评价②分:论点+结合材料阐述分论点1……解释…… 材料中,…………分论点2……解释…… 材料中,…………分论点3……解释…… 材料中,…………③总:照应开头,总结强化(总之、因此、综上所述……)言之有理材料分析题1.考查特点及评分标准2.考查类型及作答方法4.考点汇总3.知识链接010203041.直观性原则(清晰表象、感性认识)2.启发性原则(引导思考、积极探索)3.循序渐进原则(学科+学生认识发展)4.巩固性原则(理解+牢固掌握)5.量力性原则(适合学生发展水平)6.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知识+品德)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懂学会,学以致用)8.因材施教原则(有的放矢)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1.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实践活动4.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练习题罗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 永恒性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能动性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 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这种观点属于( )。

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8.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潜在课程9.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测验,弄清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已有的学期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赵老师的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0.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指的是()。

A.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用的工作方法B.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法C.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总和D.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A.孔子B.庄子C.韩愈D.荀子答案:A.孔子2、在教学策略中,教师常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种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策略?A.演绎策略B.归纳策略C.直观策略D.变式策略答案:C.直观策略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A.以学生为本B.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C.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强调评价的多元化答案:B.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二、辨析题1、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此观点不正确。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人格、发展兴趣等多个方面。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三、简答题1、请简述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特点。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学科课程为辅;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同时,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了80分,他非常伤心,觉得自己很笨。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请至少提出两种具体的建议。

答案:作为他的老师,我会采取以下两种具体的建议来帮助他:我会鼓励他在考试中表现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即使他只得了80分。

我会让他知道,分数并不是衡量他能力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他的努力和学习的态度。

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以增强他的数学能力。

我会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并鼓励他多做练习,以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他可以重拾信心,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学习心理B.情感与社交技能C.品德心理D.运动技能学习正确答案是:D.运动技能学习。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材料分析题材料: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

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

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贾老师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SSS_TEXT_QUSTI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

该问题分值: 18.7答案: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贾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SSS_TEXT_QUSTI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该问题分值: 18.7答案: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材料: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材料:周老师总是认真的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

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大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

”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的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设定不良,常常该发声没有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外屏保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

”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的评语如下:“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

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数情烦甚。

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静下来,坚持勤奋读书。

问题: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那些德育原则? 网校提供(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2):首先,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己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材料中,小张迷恋电脑,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的把他比喻为电脑,从而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对电脑的热爱和熟悉,借此,改掉了小张的毛病,多电脑硬件也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其次,周老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资真题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资真题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晏阳初 D.蔡元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3.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但是在教育史上,曾经有过漫长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阶段,这个阶段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说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5.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护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表述为()。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内容。

7.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我国学制主要采用的是()。

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类型。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活动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 政治制度B. 经济制度C. 人口变化D. 文化传统4.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A. 继承性B. 等级性C. 历史性D. 民族性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A. 国家一级管理B. 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 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A. 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 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C. 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D. 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材料:小芹是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智力正常,人际关系良好,上课和平时作业都比较认真,学习总体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自信心有些不足。

这次期中考试,她的数学没有考及格。

她认为数学没有考好是因为她比别人笨,即使她再努力,数学也是学不好。

问题: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小芹数学期中考试失利的归因属于哪一种因素?并指出这种因素在韦纳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上的表现。

正确答案:小芹将她数学期中考试失利归因为自己比别人笨,这是一种能力因素,而能力在三维度中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因素,自己难以改变它。

2.分析小芹的归因对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心理上会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将数学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为能力较差,会使她产生自卑,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会引起失望、无助、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可能会产生怕学数学的情绪和不愿意去学数学的倾向,从而导致真的学不好数学。

3.如果你是小芹的数学老师,你会怎样帮助她正确归因,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正确答案:教师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帮助小芹正确分析这次数学考试失利的具体原因,重点将原因归结为卷自较难(外部客观原因)和自己没有认真复习好(内部可控原因)上面,让她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下次数学考试就一定会考得更好,要帮助小芹树立自信心,可能的话,给小芹做一些数学辅导。

不断鼓励她学习,使她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对数学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再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数学成绩。

材料:小芹是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智力正常,人际关系良好,上课和平时作业都比较认真,学习总体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自信心有些不足。

这次期中考试,她的数学没有考及格。

她认为数学没有考好是因为她比别人笨,即使她再努力,数学也是学不好。

问题: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小芹数学期中考试失利的归因属于哪一种因素?并指出这种因素在韦纳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上的表现。

2024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

2024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

教师观答题模板材料中某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路的引路人。

材料中某老师。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师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应该在社区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地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学生。

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注重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材料中某老师。

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加强合作。

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材料中某老师。

因此,某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重赏助导,反思合作学生观答题模板X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材料: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讲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

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青水的萝卜变水灵了。

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

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问题:(1)张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分)(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6分) 【解析】(1)张老师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首先,张老师在讲解植物吸水时,先安排同学们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萝卜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这体现了实验法;其次,张老师又用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演示法;第三,张老师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萝卜在什么情况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通过问答的方式明白原理,体现了谈话法;最后,张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表建议和看法,体现了讨论法。

(2)张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首先,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谈话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最终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启发性数学原则。

其次,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连续的进行数学活动。

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然后通过谈话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白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解析6道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解析6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6道【题目1】某物理老师在教《轮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的力气大,他故意挑选了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先请他们上讲台掰手腕,女同学输了。

接着老师又拿起了一个啤酒瓶,请这两个同学再比一比,男同学握住瓶子的颈口部分,女同学握住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

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议论。

老师顺势说道:“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呢?这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接着老师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我赞同材料中物理老师的做法。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所以值得我们学习。

(1)材料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原则有:①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先是让学生“掰手腕”,接着又让男女生同时扭一个瓶子,这些都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生动形象的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感知,在充分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再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愈加深刻,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③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给学生呈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以及活动,从身边的感知入手,再呈现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尊重了书本的逻辑顺序;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经验的获得是从直接经验入手,进而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也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8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

A.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 心灵的建筑师C.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D. 辛勤的园丁2. 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 稳定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3. 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体育课B. 课外体育锻炼C. 体育竞赛D. 运动队训练4. 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

A. 国民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管理体制D. 学校教育结构5.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 决定作用B. 动力作用C. 主导作用D. 基础作用6.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在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

A. 实践模式B. 过程模式C. 环境模式D. 目标模式7.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

A. 分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课程D. 探究课程8.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 实验法B. 参观法C. 演示法D. 实习作业法9.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 形式教育论B. 实质教育论C. 传统教育论D. 现代教育论10.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 理论联系实际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 正面启发、积极引导11.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7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 《论语》B. 《大学》C. 《学记》D. 《孟子》2. 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 经济功能B. 育人功能C. 政治功能D. 文化功能3. 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 梅伊曼B. 赫尔巴特C. 洛克D. 康德4. 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在( )。

A. 幼儿期B. 青少年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 连续性B. 长期性C. 创造性D. 示范性6. 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命题的学者是( )。

A. 夸美纽斯B. 斯宾塞C. 杜威D. 博比特7. 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去钻研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

A. 联结学习B. 附属学习C. 正规课程D. 隐性课程8.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蒙,一子偻,一子跛。

乃使朴者农,敏者贾,蒙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这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 )。

A. 启发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直观性原则9.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文纳特卡制B. 活动课时制C. 道尔顿制D. 特朗普制1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思想性原则B. 疏导原则C. 连贯性原则D. 一致性原则11.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的是德育过程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目1.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试述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缺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何意义?1.【答案要点】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1)终身性,使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不会终止于学校教育阶段,而是使其一生受到连续教育,直至生命的终结。

(2)全面性和自由性,教育和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的,而是自由的、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的、有机联系的、协调性的学习化社会,每个人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

2.【答案要点】(1)不正确。

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

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 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1.某班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

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

问题: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2.小丽,女,高一学生。

祖父母和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在非常讲究卫生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做事谨慎、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十全十美,有条理,爱整洁,但缺乏灵活性,有不安全感。

入学后住宿,同室睡上床女生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洗手就拿食物吃,得了乙肝住院。

小丽想起该女生扫床时灰尘落在自己床上,又乱碰自己的水杯和食物,担心自己被传染上乙肝,又恰逢期末考试,学习很累,怕考试不及格。

自己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入”,“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

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了她的用品,她立刻就去清洗,还要求别人也去清洗,使人很反感。

四个月来,她知道自己做得过分,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主动去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问题:(1)小丽应该被诊断为何种心理障碍?(2)该种诊断的临床描述依据是什么?.【答案要点】这一实例说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有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这位班主任老师有良好的愿望并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教育理论已告诉我们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

虽然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因素是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切不可无视生物因素中起至关重要的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作用。

因此,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的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尽管付出很大代价,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很可能是由于遗传素质或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原因造成的,强求这类学生也达不到和其他优等生的一样水平,这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且搞不好还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

使这些学生本来经过适当的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不应有的干扰,甚至是负效应。

因为这种认识和做法违背了教育科学,忽视了遗传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过于强调教育的单一作用。

这就如同体育老师要求全班学生100米跑的速度都能达到全校冠军水平一样,有的学生再刻苦训练也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说有进步的话,也是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个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有不分什么情况,强求一律的做法。

2.【答案要点】(1)强迫症。

(2)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有人认为,强迫观念与强迫动作是我们无意识地防止具有威胁性的冲动进入意识的一种替代方式。

根据小丽的表现等可以推断她可能患了强迫症。

1.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

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特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

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

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知识,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2.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

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

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

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

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

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1.【答案要点】第一,让学生“代理班主任”工作,说明于老师既信任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第二,班主任培养班干部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1)大胆使用。

班上的主题班会、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春游、社会调整等工作都是学生锻炼的大好机会,应该让班干部自己去策划、组织和安排,使班干部在活动中不断增长才干。

(2)热情支持。

帮助班干部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使他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有成绩,要给予肯定、表彰;工作有困难,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工作中出了问题,要主动为他们承担责任,为他们撑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

2.【答案要点】日记内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

②自我体验的发展: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

(2)情绪情感的特征①两极性,如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

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

1.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受益?2.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要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1.【答案要点】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答案要点】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天赋,失去了自我。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