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第七章)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解第七章
第七章●习题7-1. 有一玻璃球,折射率为3,今有一光线射到球面上,入射角为60°,求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7-2. 水槽有水20cm深,槽底有一个点光源,水的折射率为1.33,水面上浮一不透明的纸片,使人从水面上任意角度观察不到光,则这一纸片的最小面积是多少?7-3. 空气中的玻璃棒,n’=1.5163,左端为一半球形,r=-20mm。
轴上有一点光源,L =-60mm。
求U=-2°的像点的位置。
7-4. 简化眼把人眼的成像归结为只有一个曲率半径为5.7mm,介质折射率为1.333的单球面折射,求这种简化眼的焦点的位置和光焦度。
7-5. 有一玻璃球,折射率为n=1.5,半径为R,放在空气中。
(1)物在无穷远时,经过球成像在何处?(2) 物在球前2R处时像在何处?像的大小如何?7-6. 一个半径为100mm的玻璃球,折射率为1.53。
球内有两个气泡,看来一个恰好在球心,另一个在球的表面和球心之间,求两个气泡的实际位置。
7-7. 一个玻璃球直径为60mm,折射率为1.5,一束平行光入射在玻璃球上,其会聚点应该在什么位置?7-8. 一球面反射镜,r=-100mm,求β=0,-0.1,-1,5,10情况下的物距和像距。
7-9. 一球面镜对其前面200mm处的物体成一缩小一倍的虚像,求该球面镜的曲率半径。
7-10. 垂直下望池塘水底的物时,若其视见深度为1m,求实际水深,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
7-11. 有一等边折射率三棱镜,其折射率为1.65,求光线经该棱镜的两个折射面折射后产生最小偏向角时的入射角和最小偏向角。
●部分习题解答7-2. 解:水中的光源发出的光波在水——空气界面将发生折射,由于光波从光密介质传播到光疏介质,在界面将发生全反射,这时只有光波在界面的入射角小于水——空气界面的全反射的临界角,光线才有可能进入空气,因此界面的透光区域为一个以光源在界面上的垂7-2题用图直投影点为心的圆面,如右图,该圆面的面积即为所求纸片的最小面积。
应用光学(第七章)3
18
F’1
F2
2020/2/29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19
场镜
• 具有转像系统的光学系统,为使通过物镜后的轴外光束折 向转像系统,减少转像系统的横向尺寸
• 在物镜的像平面上或附近增设一块透镜 • 称为场镜
• 像与主平面重合,放大率为1
• 根据像差理论知:场镜不产生球差、彗差、像散和色散, 只产生小的场曲和畸变
中国出计窗量学院计目量镜测试工程眼径学瞳光院(阑出 )瞳、孔
入瞳11
该光阑被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眼瞳之后, 是一个放大的虚像,这就是系统的入射光瞳。
这时伽利略望远镜的视场光阑为物镜框,被 目镜所成的像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就是系 统的出射窗。
P’ F1’,F2
O1
O2
物镜(入窗、 2020/2视/29场光阑)
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应与其最小分辨角φ有 如下关系:
60"
2020/2/29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7
把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公式代入上式中得:
60"
140 D"
D 2.3
这就是望远镜应该具备的最小视角放大率。 也是正常放大率。
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设计望远系统时 应用大于正常分辨率的工作分辨率来作为望 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2020/2/29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8
工作放大率常为正常放大率的1.5~3倍。 若取2.3倍,则Г=D。
在瞄准仪器中,仪器的精度用瞄准误差△φ来 表示,它与瞄准方式有关。
若是压线瞄准时: 60"
若是对线、双线或叉线瞄准时: 10"
应用光学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波面:某一时刻其振动位相相同的点所构成的等相位面称为波阵面, 为光波波阵面的传播,与波面对应的法线束就是 光束。
波前:某一瞬间波动所到达的位置。
光线的四个传播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 在各向冋性的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相关自然现象有:日月食,小孔成像等。
2)独立传播定律: 从不同的光源发出的互相独立的光线以不同方向相交于空间介质中 的某点时彼此不影响,各光线独立传播。
3)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 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折射光线所在的介质与入射光线所在的介质的折射率(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表面,必定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 向反射(折射)出媒质的性质。
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 S 和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
各向同性介质: 光学介质的光学性质不随方向而改变。
各向异性介质:单晶体(双折射现象)马吕斯定律:光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 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并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
全反射临界角:C = arcsin 全反射条件:1) 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
2)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共轴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兀件表面曲率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物点/像点:物/像光束的交点。
实物/实像点: 实际光线的汇聚点。
虚物/虚像点: 由光线延长线构成的成像点。
共轭:物经过光学系统后与像的对应关系。
( A , A'的对称性)完善成像:任何一个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仍然聚交于同一点。
每一个物之比,即sin Isin In' n简称波面。
光的传播即 光路可逆:光沿着原来的反射 费马原理: 光总是沿光程为极小,极大,或常量的路径传播。
n2ni点都对应唯一的像点。
应用光学_第7章_摄影和投影光学系统
解决方案:
正负两光组分离;
采用反射镜。
超广角型系统
视场角大于90度
应用场合:航拍,光纤内 窥,光电监控...... 技术难点:
后工作距离短(mm级) 像面渐晕严重 畸变大
解决方案:
负、正两光组组合(加长工作距离)
增加像方远心光路
轴外扩束,像差渐晕
变透光率滤光片(中间透光率小)
所以:(D/f ')= 0.11,查表7.1,光圈数F选8或 11。
相对孔径D/f '
与景深程非线性关系,通常D/f '越大,景深越小。 与焦深程线性反比关系。 小结:相对孔径大,利于提高分辨率和照度, 但减少景深和焦深。所以,在分辨率和照度够 用的时候,尽量减少相对孔径。
视场角2ω
视场角决定被摄景物的范围。允许的成像范围 是由放在像面附近的视场光阑来限定的。 在电影摄影机和普通照相机中,视场光阑是片 门框,矩形。 则有:y'= -f ' ×tgω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距离位置的物体摄影时,焦 距长的成像大,焦距小的成像小。
ref: 镜头分类
按焦距的长短,摄影物镜可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其焦距约等于底片画幅对角线的长 度。普通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水平清晰视 角相当,约50°左右。
ref: 镜头分类
长焦距镜头:放大率较大,视场角小于标准镜 头,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而不易干扰 被摄对象。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形 象。能使纵深景物的远大近小的比例缩小,使 前后景物透视感减小 。 注意:调焦要格外小心;勿震动,曝光时间应 等于或小于焦距值的倒数。
眼视光应用光学下册
第三部分:眼镜光学第七章矫正屈光不正透镜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调节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参与调节过程主要是晶体、悬韧带、睫状肌等B、调节远点是指调节用大时,所看清的最远的点C、年龄一样,近点就相同,一般在33cm左右D、调节幅度和调节范围属于同一个概念2、下列关于调节与屈光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近视眼(裸眼)看见的时候可能不用调节B、远视眼(裸眼)看远的时候可能不用调节C、静态屈光与调节没有关系D、屈光全矫正的状态下调节近点可以反映该患者的调节能力3、下列关于近视眼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近视眼是屈光能力比正常人弱(在眼轴正常情况下)B、近视眼的近点在眼后,远点在眼前,距离眼睛距离多少与屈光有关C、近视眼遗传的概率较高,目前全世界发生率都是较高的D、眼屈光系统的像方焦点在眼后4、对于近视眼,下列哪项依照是否有调节参与分类是不正确的()A.假性近视 B.轴性近视 C.真性近视 D.混合性近视5、对于近视眼依照性质分类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轴性近视B、单纯性近视C、继发性近视D、变性近视6、下列关于远视眼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远视眼(裸眼)在视远的时候不需要调节B、远视眼在屈光与正视眼相同时,眼轴变长C、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近点在眼前D、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但是像会缩小一些7、下列关于调节与远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性远视只有在睫状肌麻痹时,才能检查出来B、能动性远视指得是调节可以代偿C、远视眼一般不容易产生视疲劳D、绝对远视是调节不能代偿的,但是不会导致视力下降8、下列关于远视眼按照结构特点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轴性远视眼B、曲率性远视眼C、绝对性远视眼D、指数性远视眼9、下列关于远视眼叙述不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B、远视眼(裸眼)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C、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轴性远视眼的眼轴比正视眼更长10、一副眼镜检测度数为—0.70DS,在1/8系统表示中为多少()A.-0.67DS B.-0.75DS C.-0.50DS D. -0.87DS11、下列关于镜眼距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负透镜来说,镜眼距增大,有效光度减少B、对于正透镜来说,镜眼距增大,有效光度减少C、镜眼距一般为12毫米D、在超过四百度时,隐形眼镜度数与框架眼镜度数不同,最主要是镜眼距的影响12、下列关于规则散光说法正确的是()A、规则散光不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B、规则散光是指点物成点像C、规则散光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也可用隐形眼镜矫正D、平行光经眼后,形成两条不垂直的焦线13、下列关于散光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规则散光不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 B.不规则散光可见于角膜的瘢痕C.不规则散光的矫正选择软镜的效果由于硬镜D.不规则散光平行光经眼后,形成两条不垂直的焦线14、下列关于规则散光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前后焦线之间间隔大小就是散光的大小B、强主经线在90度方向,会形成垂直线C、弱主经线的方向与后焦线方向相同 D.最小弥散圆在前后焦线之间偏后15、下列处方中,哪一项是逆规散光()A、-1.00DC*90B、+1.75DS -1.25DC*180C、-2.25DC*90 -2.25DC*180D、-1.50DS +3.00DC*9016、下列就规则散光根据焦线与视网膜位置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混合散光 B.复性近视散光 C.单纯近视散光 D.斜向散光17、患者右眼度数为-1.25DS+4.00*90,其在60度方向的屈光力为多少( )A.-2.25D B.-0.25D C.+1.00D D.+1.75D18、下列关于内散镜片叙述错误的是()A.外观好看 B.矫正效果优于外散 C.价格比外散镜片便宜 D.加工相对复杂19、下列处方中,哪一项是强主经线在垂直方向()A、-1.00DC*90B、+1.75DS -1.25DC*180C、-2.25DC*90 -2.25DC*180D、+1.50DS -3.00DC*9020、下列关于屈光不正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散光眼表现为视疲劳、视力下降B、远视眼在临床上一般不处理C、近视眼主要表现在视近的时候困难D、只要屈光不正常,患者就不可能表现为正视眼二、填空题1、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填前或后)2、轴性近视眼,眼轴每增加1mm,患者配戴眼镜度数增加()3、全散光指的是()和()4、倒散光也称为逆规散光,指的是强主经线在()方向5、近视眼目前的矫正手段主要有框架眼镜、()和屈光手术6、矫正屈光不正的原理是:使矫正眼镜的像方焦点与被矫正眼()一致7、对于同一枚眼镜来说,负透镜,若镜眼距增大,为负的()矫正8、远视眼+2.00DS看33厘米所用的调节和集合分别是()、()9、单纯柱镜轴所在方向屈光力是()10、与视网膜共轭的点称为()三、判断题1、近视眼不会出现老花眼()2、临床上,如果散光的度数很小,并且不出现临床表现,一般无需处理()3、目前视场上的散光镜片一般采用内散光镜片()4、经常眨眼容易导致逆规散光()5、老年性核硬化容易导致折射性散光()6、在散光根据轴的分类中,逆光散光影响视力最大()7、假性近视在临床上一般采取睫状肌的麻痹的方法鉴别()8、一个人裸眼看近时,最清楚在33cm,说明患者是近视眼()9、远视眼戴上眼镜时,镜眼距增大的时,患者所戴眼镜对患者来说是欠矫()10、单纯近视性散光,如果是倒散光时,患者容易看清垂直方向的E字视标()四、名词解释1、调节2、调节远点3、调节近点4、混合散光、5、远视眼五、计算题1、患者原来眼镜的镜度为-3.50D -1.00DCX90,原来的镜眼距为12mm,当患者镜眼距为15mm 时,患者该眼镜度数变成多少?2、一患者的远点在眼后2米,近点在眼前50厘米,患者的调节力是多少?如果在患者的远点在眼前2米,近点不变,求患者的调节力?3、一处方度数-1.50DS +3.00DC*90,求:确定该患者属于什么散光(按照轴位分类)并其在60度、30度方向的屈光力分别是多少?4、处方之间的相互转化(1)-1.25DS +0.50DC*70 (6)-2.25DS -0.50DC*125(2)-1.00DS +1.75DC*120 (7)-1.00DC*40+1.75DC*130(3)+0.25DC*45 -0.25DC*135 (8)+0.50DC*135 -0.50DC*135(4)+2.25DS +1.50DC*180 (9)+1.75DS +1.50DC*60(5)+4.50DS -1.00DC*90 (10)-3.25DS 11.50DC*175六、简单题1、规则散光眼根据轴的分类及根据焦线与视网膜位置的分类?2、比较内散、外散镜片的优缺点?第八章调节与近用眼镜一、选择题1、患者+3.00D的远视,裸眼视近处25cm,患者所用调节为()。
应用光学总复习与习题解答
总复习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返回内容提要有关光传播路径的定律是本章的主要问题。
折射定律(光学不变量)及其矢量形式反射定律(是折射定律当时的特殊情况)费马原理(极端光程定律),由费马原理导出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实、虚)物空间、像空间概念 完善成像条件(等光程条件)及特例第二章 球面与球面系统 返回内容提要球面系统仅对细小平面以细光束成完善像基本公式:阿贝不变量放大率及其关系:拉氏不变量反射球面的有关公式由可得。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返回内容提要平面镜成镜像夹角为 α 的双平面镜的二次像特征 平行平板引起的轴向位移反射棱镜的展开,结构常数,棱镜转像系统折射棱镜的最小偏角,光楔与双光楔关键问题:坐标系判断,奇次反射成像像,偶次反射成一致像,并考虑屋脊的作用。
第四章 理想光学系统返回内容提要主点、主平面,焦点、焦平面,节点、节平面的概念高斯公式与牛顿公式:当时化为,并有三种放大率,,拉氏不变量,,厚透镜:看成两光组组合。
++组合:间隔小时为正光焦度,增大后可变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负光焦度。
--组合:总是负光焦度 +-组合:可得到长焦距短工作距离、短焦距长工作距离系统,其中负弯月形透镜可在间隔增大时变 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正光焦度。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返回内容提要本部分应与典型光学系统部分相结合进行复习。
孔阑,入瞳,出瞳;视阑,入窗,出窗;孔径角、视场角及其作用 拦光,渐晕,渐晕光阑 系统可能存在二个渐晕光阑,一个拦下光线,一个拦上光线 对准平面,景像平面,远景平面,近景平面,景深 物方(像方)远心光路——物方(像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第六章 光能及其计算 返回内容提要本章重点在于光能有关概念、单位和像面照度计算。
辐射能通量,光通量,光谱光视效率,发光效率 发光强度,光照度,光出射度,光亮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关系 光束经反射、折射后亮度的变化,经光学系统的光能损失, 通过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像面照度总之,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返回内容提要本章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放大倍率、光束限制、分辨本领以及显微镜与照明 系统、望远镜与转像系统的光瞳匹配关系,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国科大应用光学作业答案_1-7_
1、根据费马原理证明反射定律。
答案:略2、某国产玻璃的n C=1.51389, n d=1.5163, n F=1.52195,计算其阿贝数,并查出该玻璃的牌号。
答案:V=64.06、K93、求图1-5的入射角i1。
答案:25.81︒4、已知入射光线A的三个方向余弦为cosα、cosβ、cosγ,反射光线A'的三个方向余弦为cosα'、cosβ'、cosγ',求法线方向。
答案:cosα'-cosα、cosβ'-cosβ、cosγ'-cosγ5、有一光线o o=+A i j入射于n=1和n'=1.5的平面分界面上,平面cos60cos30的法线为o oN i j,求反射光线A'和折射光线A''。
cos30cos60=+答案:略6、有一光线以60︒的入射角入射于n=点反射和折射的光线间的夹角。
答案:90︒7、在水中深度为y处有一发光点Q,作QO面垂直于水面,求射出水面折射线的延长线与QO交点Q '的深度y'与入射角i的关系。
答案:'y=1、一个玻璃球直径为400mm,玻璃折射率为1.5。
球中有两个小气泡,一个在球心,一个在1/2半径处。
沿两气泡连线方向,在球的两侧观察这两个气泡,它们应在什么位置?如在水中观察(水的折射率为1.33)时,它们又应在什么位置?答案:空气中:80mm、200mm;400mm、200mm水中:93.99mm、200mm;320.48mm、200mm2、一个折射面r=150mm, n=1, n'=1.5,当物距l=∞, -1000mm, -100mm, 0, 100mm, 150mm, 1000mm时,横向放大率各为多少?答案:0、-3/7、3/2、1、3/4、2/3、3/133、一个玻璃球直径为60mm,玻璃折射率为1.5,一束平行光射到玻璃球上,其汇聚点在何处?答案:l'=15mm4、一玻璃棒(n=1.5),长500mm,两端面为凸的半球面,半径分别为r1=50mm, r2= -100mm,两球心位于玻璃棒的中心轴线上。
工程光学第7章典型光学系统
物体位于明视距离处对人眼的张角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50mm,r=−两块密接透镜构成的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称为共轭距。
各国生产的通用显微物镜的共轭距离大约为190mm 左右。
我国适用于远视眼的视度调节适用于近视眼的视度调节F eF F eF满足齐焦要求:调换物镜后,不需再调焦就能看到像——物镜共轭距不变加反射棱镜、平行平板镜的焦面上,然后通过目镜成像在无限远供人眼观察。
无限筒长显微镜:被观察物体通过物镜以后,成在无限远,在物镜的后面,另有一固定不变的镜筒透镜(我国规定焦距250mm),再把像成在目镜的焦面上。
7.3 望远镜§7.3.1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望远镜系统的结构望远镜中的轴外光束走向'tan 'o y f ω=−视角放大率:'tan 'f ω望远镜系统中平行于光轴的光线(a)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和(b)伽利略望远镜系统(a)(b)两类望远镜系统中的轴外光束走向开普勒式望远系统加入场镜的系统=1:2.8照相镜头可变光圈孔径光阑探测器视场光阑−UU′聚光镜显微物镜光源物面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可变,调节进入显微物镜的能量,调节入射至显微物镜的光束孔径角,与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相匹配。
其缺点是光源亮度的不均匀性将直接反映在物面上。
双目望远镜系统望远镜系统简化出瞳距望远镜系统简化'30mmD D =Γ=''tan 8mmo y f ω=−='5mmD =光阑位置D 物D 分D 目l z '01.22d λ=艾里斑Airy disk2)实验系统相同,所用光波波长愈短则艾里斑愈小;U ′刚能分辩的两个像点min0.15≈角距离时人眼还2mm视觉细胞的直径,约5μm U′显微物镜的分辨率'σβσ=显微镜的几何景深2''x u δ≈Δ⋅弥散斑。
应用光学第七章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三 消色差
– 单色光的色差无法消除; – 将两个不同材料做成的正透镜和负透镜胶合起来,可
对选定的两种波长消色差; – 用相同材料做成的两个薄透镜组合起来,并且使其间
距等于:
d f1 f2 2
可对某波长附近的光消垂轴色差。
问题:反射式光学系统有无色差存在?
球差
• 定义
轴上点A发出的某孔径带的光线与近轴光线交于不同 点,形成球差
(2) 其形状为:
B
KT
BT
彗差的危害:把物面上的轴外点成象为彗星状的弥散斑, 破坏了轴外视场的成象清晰度。因此,光学系统必须对 彗差进行校正。
(5) 弧矢彗差
弧矢慧差
K S
B
•
A
B S
dz
c
B
B z
B c
B d
彗差图形
• 讨论 1)物点离光轴越远,彗差越大 2)对给定的离轴物点,成像光束愈大,彗差愈大 3)与透镜的形状和物点的轴向位置有关
可见:边缘光的球差近似为零,其他带的光线都有 剩余球差存在的
彗差
入射光瞳
a
A
z
子午慧差
KT 0 B
Y z
•
BT Y a
b
辅轴
Y b
B 折射前主光束是光束的轴线
折射K后T主光12束(Y不a再Y是b)光束Yz的 轴线
由上可见:对于同一视场,不同的孔径,慧差也不同. 结论 (1) 慧差是和视场及孔径都有关的一种垂轴象差。
应用光学
Applied Optics
像差与像质评价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1、光学系统成像:
n -u A
2、衍射成像:
n’
umax’
应用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四、常用目镜的型式
冉斯登 目镜
其视场角达30°~40°,相对镜目距达0.3,适用于测量显 微镜和测量望远镜。
开涅尔 目镜
其视场角达40°~50°,相对镜目距达0.5,结构简单,像 质较好。 18
对称式 目镜
其视场角达40°~42°,相对镜目距达0.75,适用于军用观 察和瞄准仪器。
无畸变 目镜
1
一、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因显微镜实质是一组合光 组,其视觉放大率为:
表明: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是物镜垂轴放大率与目镜视觉放大率 的乘积。物镜倍率有4、10、40、100;目镜有5、10、15。 2
250 (f 为组合焦距,单位mm) f 250 2 f f1 f 2 f1f 2
§7-3 显微镜系统
放大镜较低的放大率不能满足人们对近距离物体的极
微小细节进行观察,须用显微镜这种更高放大率的组 合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会聚透镜(组),两者的间 隔比它们各自的焦距大得多。 成像原理:物AB位于物方焦点外测附近,经物镜成一 放大、倒立的实象A'B'于目镜物方焦面上或物方焦面 内侧附近,再经目镜成放大虚象A"B"于眼视距离甚至 无限远处。
按瑞利判断,物镜的分辨率为: 1 D 1475D 1475 取0.555 m NL N L 1.22 f f F
摄影物镜存在较大像差,物镜的实际分辨率小于理论分辨 率;此外其分辨率还与被摄目标的对比度有关,因此评价 其成像质量要用光学传递函数。 (三)像面照度 主要取决于相对口径,由前面知识:
2
光瞳垂轴 放大率
物体 亮度
2 P 1 D2 1 D2 当物在无限远( =0) E L sin U L 2 E L 2 2 4 f P 4 24 f
应用光学习题
应用光学习题、第一章 :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 理论学时: 4 学时 )•讨论题: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有什么区别?它们研究什么内容?•思考题:汽车驾驶室两侧与马路转弯处安装的反光镜为什么要做成凸面,而不做成平面?•一束光由玻璃( n=1、5 )进入水( n=1、33 ),若以45 ° 角入射,试求折射角。
•证明光线通过二表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永远平行。
•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外界目标,需要在坦克壁上开一个孔。
假定坦克壁厚为 200mm ,孔宽为 120mm ,在孔内部安装一块折射率为 n=1、5163 的玻璃,厚度与装甲厚度相同,问在允许观察者眼睛左右移动的条件下,能瞧到外界多大的角度范围?•一个等边三角棱镜,若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对棱镜对称,出射光线对入射光线的偏转角为40 °,求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构成透镜的两表面的球心相互重合的透镜称为同心透镜,同心透镜对光束起发散作用还就是会聚作用?•共轴理想光学系统具有哪些成像性质?第二章 :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 ( 理论学时: 10 学时,实验学时: 2 学时 )•讨论题:对于一个共轴理想光学系统,如果物平面倾斜于光轴,问其像的几何形状就是否与物相似?为什么?•思考题:符合规则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应用光学要定义符合规则?•有一放映机,使用一个凹面反光镜进行聚光照明,光源经过反光镜以后成像在投影物平面上。
光源高为10mm ,投影物高为 40mm ,要求光源像高等于物高,反光镜离投影物平面距离为 600mm ,求该反光镜的曲率半径等于多少?•试用作图法求位于凹的反光镜前的物体所成的像。
物体分别位于球心之外,球心与焦点之间,焦点与球面顶点之间三个不同的位置。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 )分别对下列物距:求像平面位置。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 )分别对下列物距:求像平面位置。
•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毫米,被摄景物位于距离米处,试求照相底片应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设一物体对正透镜成像,其垂轴放大率等于- 1 ,试求物平面与像平面的位置,并用作图法验证。
应用光学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1 发光点、波面、光线、光束 返回本章要点 发光点 ---- 本身发光或被照明的物点。
既无大小又无体积但能辐射能量的几何点。
对于光学系统来说, 把一个物体看成由许多物点组成,把这些物点都看成几何点 ( 发光点 ) 。
把不论多大的物体均看作许多 几何点组成。
研究每一个几何点的成像。
进而得到物体的成像规律。
当然这种点是不存在的,是简化了的概念。
一个实际的光源总有一定大小才能携带能量,但在计算时,一 个光源按其大小与作用距离相比很小便可认为是几何点。
今后如需回到光的本质的讨论将特别指出。
波面 --- 发光点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光形成波面 如果周围是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形成以发光点为中心的球面波或平面波 第二章 球面和球面系统§ 2-1 什么是球面系统?由球面组成的系统称为球面系统。
包括折射球面和反射球面反射面:n ' =-n.平面是半径为无穷大的球面,故讨论球面系统具有普遍意义折射系统折反系统§ 2-2 概念与符号规则•概念① 子午平面 —— 包含光轴的平面② 截距:物方截距 —— 物方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像方截距 —— 像方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③ 倾斜角:物方倾斜角 —— 物方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像方倾斜角 —— 像方光线与光轴的夹角返回本章要点•符号规则返回本章要点因为分界面有左右、球面有凹凸、交点可能在光轴上或下,为使推导的公式具有普遍性,参量具有确切意 义,规定下列规则:a. 光线传播方向:从左向右b. 线段:沿轴线段 ( L,L',r ) 以顶点 O 为基准,左“ - ”右“ + ” 垂轴线段 ( h ) 以光轴为准,上“ + ”下“ - ” 间隔 d(O1O2) 以前一个面为基准,左“ - ”右“ + ” c. 角度:光轴与光线组成角度 ( U,U' ) 以光轴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光线,顺时针“ + ”逆时针“ - ”光线与法线组成角度 ( I,I' ) 以光线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法线,顺“ + ”逆“ - ”光轴与法线组成角度 ( φ ) 以光轴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法线,顺“ + ”逆“ - ”§ 2-3 折射球面返回本章要点•由折射球面的入射光线求出射光线已知: r, n, n',L, U 求: L', U',由 以上几个公式可得出 L' 是 U 的 函数这一结论, 不同 U 的光线经 折射后不能相交于一点点-》斑,不完善成像•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折射并成像.1 .近轴光线:与光轴很靠近的光线,即 -U 很小 , sin(-U) ≈ -U ,此时用小写:sin(-U)= - usinI=iL=l 返回本章要点近轴光线所在的区域叫近轴区2 .对近轴光,已知入射光线求折射球面的出射光线:即由 l , u —> l ',u' , 以上公式组变为:当 u 改变时, l ' 不变!点 —— 》点,完善成像 此时 A , A' 互为物像,称共轭点近轴光所成像称为高斯像,仅考虑近轴光的光学叫高斯光学返回本章要点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计算的其他形式(为计算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可使用不同公式)利用:可导出返回本章要点4 .(近轴区)折射球面的光焦度,焦点和焦距可见,当( n'-n )/r 一定时, l ' 仅与 l 有关。
北京理工应用光学习题【精选】
第一章 :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 理论学时: 4 学时 )•讨论题: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有什么区别?它们研究什么内容?•思考题:汽车驾驶室两侧和马路转弯处安装的反光镜为什么要做成凸面,而不做成平面?•一束光由玻璃( n=1.5 )进入水( n=1.33 ),若以45 ° 角入射,试求折射角。
•证明光线通过二表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永远平行。
•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外界目标,需要在坦克壁上开一个孔。
假定坦克壁厚为 200mm ,孔宽为 120mm ,在孔内部安装一块折射率为 n=1.5163 的玻璃,厚度与装甲厚度相同,问在允许观察者眼睛左右移动的条件下,能看到外界多大的角度范围?•一个等边三角棱镜,若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对棱镜对称,出射光线对入射光线的偏转角为40 °,求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构成透镜的两表面的球心相互重合的透镜称为同心透镜,同心透镜对光束起发散作用还是会聚作用?•共轴理想光学系统具有哪些成像性质?第二章 :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 ( 理论学时: 10 学时,实验学时: 2 学时 )•讨论题:对于一个共轴理想光学系统,如果物平面倾斜于光轴,问其像的几何形状是否与物相似?为什么?•思考题:符合规则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应用光学要定义符合规则?•有一放映机,使用一个凹面反光镜进行聚光照明,光源经过反光镜以后成像在投影物平面上。
光源高为10mm ,投影物高为 40mm ,要求光源像高等于物高,反光镜离投影物平面距离为 600mm ,求该反光镜的曲率半径等于多少?•试用作图法求位于凹的反光镜前的物体所成的像。
物体分别位于球心之外,球心和焦点之间,焦点和球面顶点之间三个不同的位置。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分别对下列物距:求像平面位置。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分别对下列物距:求像平面位置。
•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毫米,被摄景物位于距离米处,试求照相底片应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设一物体对正透镜成像,其垂轴放大率等于- 1 ,试求物平面与像平面的位置,并用作图法验证。
应用光学
《应用光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应用光学学分:4 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8)先修课程:大学物理一、目的与任务应用光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习几何光学、典型光学仪器原理、光度学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近轴光学、光度学、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学习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光电仪器的初步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部分(56学时)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4学时)1.光波和光线2.几何光学基本定律3.折射率和光速4.光路可逆和全反射5.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6.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14学时)1.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2.符号规则3.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4.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5.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6.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7.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8.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像9.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10.光学系统的放大率11.物像空间不变式12.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关系13.节平面和节点14.无限物体理想像高的计算公式15.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16.理想光学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17.单透镜的主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7学时)1.人眼的光学特性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3.望远镜的工作原理4.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5.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6.双眼观察仪器第四章:平面镜棱镜系统(9学时)1.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2.平面镜的成像性质3.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4.棱镜和棱镜的展开5.屋脊面和屋脊棱镜6.平行玻璃板的成像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7.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像方向的方法8.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第五章: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5学时)1.光阑及其作用2.望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3.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4.场镜的特性及其应用5.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第六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10学时)1.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2.辐射度学中的基本量3.人眼的视见函数4.光度学中的基本量5.光照度公式和发光强度的余弦定律6.全扩散表面的光亮度7.光学系统中光束的光亮度8.像平面的光照度9.照相物镜像平面的光照度和光圈数10.人眼的主观光亮度11.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的主观光亮度12.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13.投影仪的作用及其类别15.投影系统中的光能计算第七章: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7学时)1.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2.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球差3.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4.几何像点的曲线表示5.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6.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7.各类光学系统分辨率的表示方法8.光学传递函数9.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实验教学部分 (8学时)(1)光线成像实验(2学时)(2)目视光学仪器原理实验(2学时)(3)光具座演示几何像差实验(2学时)(4)计算机演示波像差和光学传递函数实验(2学时)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本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教学,采用全英文命题,统一阅卷,教研组集体复查,严把质量关。
应用光学第七章 习题-英文习题
Chapter SevenClassical Optical System补充:NA is invariant across plane refractive surface, whether measured in air or in the cover glass. Why? (Think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PPP)1. A man has a diopter of -2D, The accommodation range is 8D.1) Where is the far point? (Try to find r l ) 2) What about near point? (Try to findp l )3) If he wears a pair of spectacles with -1D, how large is 'f ? 4) What ’s the far point distance from the eye? 5) What ’s the near point distance from the eye? Solution:1) m l r 2.0-= (reciprocal value of r l ) 2) m l p 1.0-= 3)m f 1'-=4)、5)⎪⎩⎪⎨⎧-=-=-==m m l m l l p r 11.09111 2. A magnifier withmmf 25'=, entrance pupil diametermm D 18=. The eye separates from the magnifier by mm 50, Theimage has a distinct distance of mm 250, vignetting coefficientis%50=K .Try to find visual magnifying power , y 2andposition of the object. Solution:1) ⨯=9r2) mm y 102=3) mml 2.22-3. The objective of a microscope has the magnifying power⨯-=3β, numerical aperture1.0=NA , conjugate distancemm L 180=.The objective is served as the aperture stop. Focallength of eyepiece is mm f e 25'=. Find:(1) Visual magnifying power of the microscope. (2) Diameter of exit pupil. (3) Eye relief.(4) What ’s the resolution of microscope when illuminatedobliquely withm μλ55.0=.(5) Entrance pupil diameter of objective.(6) If mm y 62=, %50=K . Find the diameter of eyepiece Solution: (1)⨯=Γ30(2) mm D Xp 67.1=(3) eye relief is mm l 6.29'=(4) mm 00275.0=σ (5) mm D Ep 9= (6)mm D e 33.21=4. To resolve a small object with the size ofmm 000725.0, andilluminate it obliquely with mm 00055.0=λ. Try to find : (1) The minimum visual magnifying power of microscope. (2) What ’s the NA? Solution:38.0=NA Γ≤NA 500 ∴ ⨯==Γ190500min NA5.A biological microscope has NA=0.5, 2y=0.4mm, the area of illumination filament is 1.2×1.2mm 2,The distance from filament to the object plane is 100mm.If critical illumination is adopted. What’s the focal length of condens er and its diameter? Solution:1) F’= 18.75mm2) D=25mm6.To observe two points separated by 150mm which are 4km away (set 1ˊ=0.0003rad), if Kaplerian telescope is adopted ,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Effective magnifying power of Kaplerian telescope. 2) If tube length L=100mm,what’s the0f 'and e f '?3) If objective is served as the aperture stop, where is the eye relief?4)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orking magnifying power, findEPD .5) The accommodation range of diopter is 5D ±,whatis theshifting quantity of the eyepiece?6) If FOV in object space is 28ω=︒, what’s the FOV in image space?7) If vignetting coefficient K=50%,What’s the diameter of eyepiece? Solution: 1)0.000380.0000375T ⨯==2) 011.1,88.9e L f mm f mm ''⇒===. 3) eye relief: 12.5mm 4) D=18.4mm5) + 0.62mm , -0.62mm6) 58.4 7) D e =147.A kaplerian telescope has0200f mm '=,25e f mm '=.FOV inobject space is 028ω=, vignetting coefficient K=50%, Byusing a field lens in the back focal plane of objective, the diameter of eye piece is shortened to 23.7mm. 1) What’s the focal length of field lens?2) If i t’s a thin plano -convex lens (with plane in front), refraction index n=1.5. Try to find the radius of surface. Solution: 1)89.7f mm '=or 90mm2) 1211.5,,4590n r r mm ϕ==∞=⇒=-8.A film projector with the film size 22×16mm 2 ,adopt a carbon lamp as light source. The illuminance of screen is required to be 100lx, the distance from projector to screen is 50m, Width of screen is 7m,(Lightness of carbon lamp is L=1.5×108cd/m2). What the focal length of projector, relative aperture, and FOV? Solution: 1) f ’=157mm2) 1: 3.5 3) 169. A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is composed of a bulb and a condenser. Focal length of condenser is400f mm '=, D=200mm,To illuminate a circle diameter 3m away from the illuminator 5m, where should the bulb be placed? Solution:188.7mm10) A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has the diagonal size 3 inch (76.2mm ),The maximum diagonal size of large screen is 100 inch(2540mm), the projection distance is 3100mm,If the size of projected screen can be adjusted continuously from 45~90 inch(1143~2286mm).Try to find scope of the focal length and FOV . Solution: y=76.2mm1111111110011111433100206.772.6111193.81/211430.1844,10.45,220.93100l l mml l f mm l l f tg βωωω'=-==⇒=-'-=⇒=''⨯'''====2)2222222222863100103.376.21111001228620.36873100l mm l f mm l l f tg βω=-=⇒=-'-=⇒=''⨯'==0220.24ω'=02240.48ω'=11.A TV camera is used to monitor targets in sky, set lightness of target is 2500cd/m 2, the transmittance of optical system is 0.6, If we need to obtain illuminance of 20lx on video tube surface, how large aperture/iris should be adjusted ? Solution:21()4/#7.6720,0.6,2500D E L f f F DE lx L τπτ⎫'='⎪'⇒==⎬⎪'===⎭Take F/#=812. Design a laser beam expander with beam expanding ratio 10⨯, The tube length is 220mm. 1) What’s the focal length1f 'and 2f '?2) What kind of aberration of the laser beam expander should be corrected?3) If adopt two thin lens to compose a beam expander, what’sthe radius (set n=1.6, 23r r ==∞).Solution:1)1220200f mmf mm '='=2) Without off-axis FOV and chromatic aberration ⇒Spherical aberration should be corrected well. 3) r 1=12mm r 2=infinity r 3=infinityr 4=-120mm13. A stereo rangefinder has the base line of 1m. Relative error is less than 1℅ when object is 4km away . how large visual magnifying power of the rangefinder should be? Solution:2014.A kaplerian telescope has the tube length 225mm,8,26,'5D mm ω⨯Γ=-==o ,without vignetting, Find:(1)''0?,?e f f ==(2) The aperture of eyepiece and eye relief.(3) A field lens is put at the back focal plane of objective withfocal length '75f mm =.what’s the new aperture of eyepiece andeye relief?(4) The accommodation range of eyepiece is ±4D. what’s the shifting quantity? Solution: (1)''0'''00'225200,258e e e f f f mm f mmf f ⎫+=⎪⇒==⎬Γ=-=-⎪⎭(2)''111,225,25'28.13'e el mm f mm l mm l l f -==-=⇒= eye relief8,405EP EPEP XP D D D mm D ⨯Γ=-=--='0'20082252.5,225tan 311.792()2(11.79 2.5)28.58EP eeye f D a f a mm b mm D a b mm=======⨯+=⨯+=o(3)'200tan 310.48y mm ==oFor field lens,'111'l l f -=200,'75'120l f l mm =-=⇒=So the distance from the image of field lens to the eyepiece is'2595l mm -=. For eyepiece'111,95,'25'19.8'l mm f mm l mm l l f -===⇒=(eye relief)For L1, 20381.62tan 30l mm ==oApplying Gaussian equation, find200'131.23200ll mml ==+200'68.77x l mm =-=For field lens ,68.77,'75l x mm f mm =-=-='111'827.9'l mm l l f -=⇒=-Similar triangle :10.48827.921./2852.9e e D mm D ==⇒= (4) '2±4 2.51000e f x mm mm ==±15. A rangfinder of model 59-1 has the base line 3m ,the EP diameter of telescope' 1.6,32D mm ⨯=Γ=.Try to find:(1)the diffraction resolution and visual resolution.(2)To resolve a target of 0.1mm,what ’s the maximumdistance from the target to the rangfinder?(3) Could we increase visual magnifying power Γto resolve smaller detail? Why?Solution:(1)Diffraction resolution:120''120''120'' 2.34'''51.2D D ϕ====Γ Visual resolution:60''60'' 1.875''32ϕϕ⨯⋅Γ=⇒== (2)0.1 2.34''0.0000113448.815L L m ϕ==== (3) NO.To see more detail, we need to increase the diameter of objective D. 120''D ϕ=16. An 80mm focal length thin lens is used to image an object with magnification of -1/2, The lens diameter is 25mm and a stop of diameter 20mm is located 40mm in front of the lens. How big is the field of view without uvignetting ? How big is the field of view with fully vignetting ?Solution:'1/2,2'1111''80l l l l l l f β⎫==-=-⎪⎪⇒⎬⎪-==⎪⎭240'120l mm l mm =-=For unvignetting condition:/2/24020,25160/2201605200/240st st st D x D x D D x mmD x y mm x y y =+==⇒====⇒=-For fully vignetted condition:/24/2405160/9/240245/2200st D x D x x mmD x y mmy x ==-=-=⇒=+补充:1.what functions is F number? write down the equation of F number.答:控制像面的照度、系统的分辨率 和焦深(景深)。
基于Zemax的应用光学教程 第7章 像差理论
轴上点的球差
球差的定义
轴上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各个折射面折射后,不同 孔经角U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点上,相对于理想像点的位置有 不同的偏离,这就是球面像差,简称球差。它由孔径引起。
现象:整个孔径光 束的垂轴球差在像 面上形成了一个对 称于光轴的圆形弥 散斑,严重时使轴 上点成像变得模糊 不清。
•
相对畸变
q Yz y' y'
×100%
26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正常物体
畸变
枕型畸变
桶型畸变
27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第七章 像差理论
7.1 单色像差 7.2 色差
28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位置色差
A'F A'D A'C
10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如何矫正球差
单正透镜:产生负球差(球差校正不足) 单负透镜:产生正球差(球差校正过头)
光学系统中,对某一给定孔径的光线达到轴向球差=0的系 统称为消球差系统
Case 1:将正负透镜胶合起来,得到消球差透镜组 Case 2:折射率渐变的透镜也可以消球差 Case 3:? P28 P67 P77
-xt′ -δLT'
-δL'
即位于主光线上细光束的子午像点。 点BT'与理想像点Ao'之间轴向长度XT'
-XT'
趋向于极限值xt',即BT'与Bt’重合。
(1)xt':细光束子午场曲。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子午细光束在理想像面上的成 像质量。
应用光学各章知识点归纳
应用光学各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波面:某一时刻其振动位相相同的点所构成的等相位面称为波阵面,简称波面。
光的传播即为光波波阵面的传播,与波面对应的法线束就是光束。
波前:某一瞬间波动所到达的位置。
光线的四个传播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相关自然现象有:日月食,小孔成像等。
2)独立传播定律:从不同的光源发出的互相独立的光线以不同方向相交于空间介质中的某点时彼此不影响,各光线独立传播。
3)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折射光线所在的介质与入射光线所在的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nn I I ''sin sin = 光路可逆:光沿着原来的反射(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表面,必定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折射)出媒质的性质。
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S 和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
各向同性介质:光学介质的光学性质不随方向而改变。
各向异性介质:单晶体(双折射现象)马吕斯定律:光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并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
费马原理:光总是沿光程为极小,极大,或常量的路径传播。
全反射临界角:12arcsinn n C = 全反射条件:1)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共轴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元件表面曲率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物点/像点:物/像光束的交点。
实物/实像点:实际光线的汇聚点。
虚物/虚像点:由光线延长线构成的成像点。
共轭:物经过光学系统后与像的对应关系。
(A ,A ’的对称性)完善成像:任何一个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仍然聚交于同一点。
每一个物点都对应唯一的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球面。 非球面的面型能够使中央的光束略有会聚,而使边缘 的光束略有发散,这样球差得到很好校正。
F’
施密特校正板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27
马克苏托夫物镜由球面主镜和副弯月型厚透镜组成。
•
弯月形厚透镜的结构若满足下面条件就可以不产生色差,所以可用 它来补偿主镜产生的球差
1 n r2 r1 d 2 n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3
对于目视系统来说有意义的是视角放大率 即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物体的像对眼睛视角ω′的 正切与眼睛直接观察该物体时的视角ω0 正切之 比。
由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相对于望远镜的长度来说 要大得多,ω0与物体对入射光瞳中心的张角ω可 认为相等
因此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以Г表示,与望远镜的 角放大率γ相同,即 f1' tg' tg' tg0 tg f ' 2019/1/21 42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若以60"作为人眼的分辨极限,为使望远镜所能 分辨的细节也能被人眼分辨即达到了充分利用 望远镜分辨率的目的 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应与其最小分辨角φ有 如下关系:
60"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7
把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公式代入上式中得:
60" D 140 D " 2.3
P’ O1 O2
F1’,F2
2019/1/21
物镜(入窗、 眼瞳(出瞳、孔 目镜 视场光阑)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出窗 径光阑)
11 入瞳
该光阑被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眼瞳之后, 是一个放大的虚像,这就是系统的入射光瞳。
这时伽利略望远镜的视场光阑为物镜框,被 目镜所成的像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就是系 统的出射窗。
由于垂轴放大率β为常数(因为 )即可 用出瞳直径D′和入瞳直径D之比表示,所以
D D' 2 f 1' 2 f 2 '
D D'
视角放大率仅仅取决于望远系统的结构参数。
1
严格来说,望远镜应该用来观察无限远物体。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5
但实际上,由于人眼能从无限远至明视距离的范 围内自由地调节,故人眼通过望远镜观察物空间 时的对应量,可用下式表示:
调焦望远物镜
用光学零件位置的变化,实现调焦作用的光学系
统称为调焦系统。
调焦系统分为外调焦和内调焦。
若以目镜相对于物镜的位置变化实现调焦称外调焦系统。 外调焦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像质也比较好。但外形尺
寸较大,密封性能很差。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23
物镜 分划板 目镜
d f1’
d<f1′,具有筒长短、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这种望远镜没有中间实像面,无法安置分划板,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不能直接作为瞄准和精确定位之用。
10
上面的光路图是在不考虑眼瞳作用时,伽利略望 远镜的物镜框就是整个系统的入射光瞳。 由于眼瞳无法与之重合,所以轴外光束中有一部 分光线不能进入眼眶,而产生拦光现象。 若把眼瞳也作为一个光孔来考虑,它就是整个系 统的出射光瞳,也是孔径光阑。
目镜的这些光学特性决定了目镜的像差特性:它的轴上点 像差不大。 目前,常用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有惠更斯目镜、冉斯 登(Ramsden)目镜、凯涅尔(Kellner)目镜、对称目镜、 2019/1/21 29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无畸变目镜、广角目镜等等。
1、惠更斯目镜和冉斯登目镜
•
惠更斯目镜由两块平凸透镜组成,其间隔为d。
§7-4 望远系统
一、望远系统的一般性质
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能保持平行地射出的光学 系统称为望远系统或望远镜。
物镜的像方焦点应与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光 学间隔△=0。
F2 F1’ 目镜 出瞳
物镜(入瞳)
视场光阑
按照夫琅和费衍射理论,无限远的发光点在望远 系统焦平面上所形成的衍射图样,其第一暗环的 半径(即爱里斑半径)可表示为 1.22f ' 1.22 r暗1 D D f'
•
当物体在有限远时,移动物镜中的一块负透镜,使物镜所成的像仍然在固定 的分划板处。这种系统就称为内调焦系统。该系统尺寸小,携带方便,密封 性能好,在大堤测量仪器中多采用此光路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24
(二)反射式望远物镜
•
天文望远镜常用反射式物镜。
目前,多采用双反射系统来做为天文望远镜的物镜。 比较著名的双反射系统由两种:卡塞格林系统和格列果
1.22 ( rad ) 将r暗1公式代入上式中得 D 现以人眼最灵敏的波长λ=550nm代入,得到
' r暗1 / f '
1.22 0.000555 140 206265 D D
(s)
可见,以最小分辨角来表示望远物镜的分辨率时, 它仅决定于物镜的孔径(入瞳直径)。
P’ O1 O2
F1’,F2
2019/1/21
物镜(入窗、 眼瞳(出瞳、孔 目镜 视场光阑)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出窗 径光阑)
12 入瞳
入瞳中心对入窗的张角即系统的视角2ω ,眼瞳的位置和系 统的放大率都影响着实际视场的大小
入窗并不与物体重合,使轴外点光束产生渐晕。
L
l lp’
D P’ O1 O2
视场光阑 (物镜像平面 目镜前焦面) 场镜 接目镜 出瞳(眼瞳)
d
•
在成像质量上,由于冉斯登目镜的间隔小,所以冉斯登目镜的场曲小 于惠斯登目镜的场曲。
•
•
•
•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17
转向系统和场镜
•
开普勒望远镜需要正像,在系统内安放转像系统
•
作用是正像和系统加长 转像有单组转像和双组转像 加上转像系统后,物镜的像方焦平面和目镜的物方焦平 面是分开的
•
•
•
转像的物面是物镜的像方焦平面,其像面是目镜的物 方焦平面
2019/1/21
x x'
2
式中 x′— 像至目镜像方焦点的距离。
x — 物体至物镜物方焦面的距离;
在实际设计中,确定视角放大率要考虑许多因 素,其中包括仪器的精度要求、目镜的结构型 式、望远镜的视场角、仪器的结构尺寸等等。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6
表示观测仪器精度的指标是它的最小分辨角。
2019/1/21
•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20
一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m,相对孔径1:10,测得出瞳 直径为4mm,试求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和目镜的焦距 解: 由D/f=1/10 得D=100 由D/D’=f1:f2 得(100)/4=1000/f2 得f2=40mm
• • • • •
f1 1000 25 f2 40
•
下图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图:
被目镜拦掉部分
物镜(入瞳)
视场光阑
目镜
出瞳
目镜的口径如果足够大,开普勒望远镜中的光束将
没有渐晕现象。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16
出瞳距p’是出瞳到目镜最后一面透镜顶点的距离
•
当出瞳满足定义要求,出瞳距应考虑到人眼观察的特点和使 用情况,一般不小于6mm。 视场角 望远镜物方视场用系统的视场角表示 光学长度 望远镜物镜和目镜焦距之和为光学长度
反射系统对轴外像差的校正是很困难的。 理想的折反射系统中反射镜应该是非球面型的,但加工 2019/1/21 26 比较困难。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折反射型望远物镜比较典型的有施密特物镜和马克苏托夫物镜
•
施密特物镜由球面主镜和施密特校正板组成。
校正板是个透射元件,其中一个面是平面,另一个面是
式中,λ—波长,D—入射光瞳直径。 对望远物镜,其孔径光阑与入瞳可认为与物镜重合。 D/f′—可认为是物镜的相对孔径。 物镜的分辨本领决定于它的相对孔径。 望远系统的分辨率是以远处能分辨的两点对物镜入瞳 中心的张角φ来表示的,称为最小分辨角。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2
φ与爱里斑半径之间有如下关系:
21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三、望远镜的物镜
•
望远物镜的光学特性都用相对孔径D/f ′、焦距f ′和视场角2ω 表示。
物镜的这些性能参数决定了它的分辨能力、像的亮度和
结构的尺寸。 望远物镜可分为三种结构型式:即折射式、反射式和折 反射式望远物镜。
(一)折射式望远物镜 (1)双胶合物镜: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光能损失少。可以同时 校正球差、正弦差和色差。 (2)双分离物镜:与双胶合物镜相比,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 择玻璃对,使球差、色差和正弦差同时得到校正,只是装配校正 比较困难。 (3)三分离物镜将双分离物镜中的正透镜一分为二。透镜的弯曲 2019/1/21 22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比较自由,可以使之成为校正色球差的有力形状。
这就是望远镜应该具备的最小视角放大率。 也是正常放大率。 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设计望远系统时 应用大于正常分辨率的工作分辨率来作为望 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2019/1/21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8
工作放大率常为正常放大率的1.5~3倍。 若取2.3倍,则Г=D。 在瞄准仪器中,仪器的精度用瞄准误差△φ来 表示,它与瞄准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