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测意义 1
血清学检测在传染病诊断与控制中的应用
在传染病的检测中,血清学检测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所谓血清学检测,通常是指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抗原可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利用已知的抗原来检查血清或其它样品如卵黄、牛奶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抗体,并随着血清学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也逐渐建立了一些能够利用已知的抗体来捕捉相应抗原的血清学方法。
将血清学试验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控制是由Jones在1913年开创的,最早是将试管凝集试验用于鸡白痢的诊断,从此以后,许多血清学检测技术比如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AGID)、病毒中和试验(SN)等应运而生,在有效的畜群健康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疾病确诊和疾病控制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有效地利用血清学检测手段来解决疾病控制中的问题,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并与病史、免疫史等资料结合进行分析。下面就将血清学检测的目的、原则以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进行阐述。
1 血清学检测的目的:
在进行血清学检测之前,首先要明确血清学检测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进行血清学监测?怎样将血清学检测结果和种群的情况联系在一起?通常来说,血清学检测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监测疫苗接种方案的效果:疫苗接种是目前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传染病的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无论何种疾病,均有不同种类、不同来源和品牌的疫苗提供,而且不同的疫苗厂家也为自己的疫苗提供了相应的免疫程序。一方面,这为养殖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养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畜群的不同生长发育特点来选择所要使用的疫苗,如紧急免疫需要较大剂量的活苗进行,若追求较高的血清抗体可适当考虑灭活疫苗等。但另一方面,由于疫苗品种繁多也会使养殖者陷入难于选择的境地,再者选用的疫苗是否质量可靠、免疫方式是否确凿有效、免疫程序是否合理也是常常困扰着他们,这时候,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来评估畜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无疑就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性病的化验方式以及临床意义·1
性病的化验方式以及临床意义
梅毒血清学试验
梅毒是性病中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的传染病。机体受到梅毒螺旋体(TP,学名密螺旋体)感染后血清中产生两种主要抗体:一种是非特异性抗体即反应素;另一种是特异性抗体。
目前常用的试验有:
(1)灭活血清反应素试验(USR)。一般此试验用于梅毒的诊断筛选及流行病学调查。
(2)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此种试验也可作为梅毒的辅助诊断。
(3)荧光密螺旋体血凝试验(FTA-ABS)。此试验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4)密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这个试验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是梅毒确诊试验。
参考值: 凝集法、血凝法:阴性
临床意义:
(1)阳性反应:主要见于梅毒病(TPHA可确诊)。感染梅素1至2周反应素试验即可有76%以上呈阳性反应,继发期阳性率达95-100%,晚期阳性率约70-95%,隐性患者的阳性率也可达70-80%。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原发期约85-90%的患者呈阳性反应,继发期。晚期以及隐性患者的阳性率都高达95-100%。(2)假阳性反应:反应素试验可有假阳性反应,见于瘤型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旋毛虫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疾病。
淋病实验室检查
按患病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取材部位,规范地进行取材。脓性分泌物通常取自尿道口、宫颈口、阴道(幼儿)、尿道旁腺和前庭大腺的开口部和眼等。此外,尿液(男)、血液、关节液和脓疤内容物中,也都可能含有淋菌(DGI)。目前在临床上仍以涂片镜检和培养为主。基因检验技术(PCR法)主要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l.涂片镜检:可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内(或与之紧相连)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有典型尿道炎症状的男性,诊断价值较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0%以上。对无症状或症状轻者,尤其是妇女,阳性率低,检验结果仅供参考。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引言: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手段,可以迅速提供失血患者所需的血液成分,辅助其恢复体力和调节体重。输血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可能感染病原体,导致出现输血相关感染。为了减少输血相关感染的风险,临床上常规检测输血前的8项感染性指标。本文将介绍这些指标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指标
1.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是体外测定白细胞总数的指标,是评价机体感染性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仪、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等。在输血前检测白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从而判断输血是否安全。
2.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是评价机体感染性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与白细胞计数类似。使用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从而了解其免疫功能和感染风险。
二、炎症相关指标
1. 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炎症反应蛋白,其水平与机体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CRP水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从而预测其感染风险。
2. 补体C3、C4
补体C3和C4是血液中的两种主要补体蛋白,它们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通过测量血清中补体C3和C4水平,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预测患者的感染风险。
三、肝功能相关指标
1. 血清谷草转氨酶(ALT)
血清谷草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ALT会释放入血液中。通过检测血清中ALT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肝功能是否正常,从而预测其感染风险。
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病毒感染等。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非常重要。本文将探讨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首先,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筛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输血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等。这些疾病对受血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在输血前检测这些传染病的血清学指标非常重要。如果发现献血者有这些传染病的标志物,可以及时阻止输血,避免受血者感染。
其次,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预测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受血者输血后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过敏反应等。这些反应可能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白细胞的活化或溶血反应等引起。通过检测受血者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提前预知患者是否容易发生输血反应,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三,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还可以评估受血者的免疫状态。输血会引入献血者的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或其他细胞发生反应,导致输血不良反应。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可以判断受血者是否具有相应的抗体,从而评估受血者的免疫状态。这有助于预测输血后的免疫反应,选择合适的输血产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筛查输血相关的重要指标,如血型。血型配对是输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可以
确定受血者的血型,确保输血过程中使用相应的血型产品。这有助于避免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以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血清磷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和意义。
血清磷是指血液中的磷浓度,是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盐之一。血清磷的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摄入、肾脏排泄、骨骼代谢等。正常情况下,血清磷的浓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骨骼代谢:血清磷是骨骼中磷酸盐的重要成分,对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起着关键作用。血清磷浓度的异常变化会影响骨骼的健康,过高或过低的血清磷浓度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2. 肾脏功能:肾脏是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对血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排泄。血清磷浓度的升高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慢性肾脏疾病等。同时,血清磷浓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指标。
3. 代谢紊乱:血清磷浓度的异常变化还可能与代谢紊乱相关。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磷浓度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有关。血清磷浓度的异常还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
退等内分泌疾病相关。
4. 肌肉功能:血清磷浓度的变化还可能影响肌肉功能。低血磷浓度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肌功能障碍。因此,血清磷浓度的监测对于评估肌肉功能的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血清磷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盐之一,对于骨骼代谢、肾脏功能、代谢紊乱和肌肉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会通过检测血清磷浓度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是指血液中的磷含量,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清磷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磷代谢状态,进而指导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水平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磷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正常的血清磷水平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果血清磷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或软骨疾病的发生,如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而血清磷水平过高,则可能与骨质增生疾病有关,如骨赘生。因此,通过测定血清磷水平,可以对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血清磷的测定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肾脏是体内磷代谢的关键器官之一,它通过排泄尿液中的磷酸盐来维持血清磷水平的平衡。如果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清磷浓度升高或降低。高血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它与肾小管对磷酸盐重吸收能力下降有关。而低血磷血症则可能与肾性骨病或肾小管酸中毒等肾脏疾病有关。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肾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清磷水平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低血清磷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低血磷血症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增加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另外,高血磷血症也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血清磷水平还与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研究发现,血清磷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高血磷血症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细胞葡萄糖摄取等机制,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早期发现和干预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发展。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1)
ALT 主 要 由 肝 脏 产 生 而 AST 不 仅 由 肝 脏 可 产 生 其 他 组 织 器官也可产生 有 关 本 组 血 清 I FN- ) I L-4 水 平 均 呈 不 同 程 度升 高 提 示 细 胞 免 疫 可 能 参 与 了 C MV 感 染 的 免 疫 应 答 但 两者升高程度不一致 I L-4 升 高 幅 度 明 显 高 于I FN- ) 使I FN)I L-4 值 明 显 降 低 笔 者 推 测 C MV 感 染 后 机 体 可 能 存 在 Th1 Th2 功能失衡 与文献 5 报道一致 根 据 上 述 结 果 可 将 TNF-a ALT I FN- )I L-4 比值 3 项 测 定 作 为 C MV 肝 炎 严 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 对临床医师判断病情 制定合理的治 疗方案及疗效观察均有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141 例乙 肝 患 者 随 机 选 自 2006 年 4 ~ 6 月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 100 例 女 41 例 年 龄 6 ~71 岁 平均年龄38 .5 岁 1. 2 方法 1. 2. 1 ~BV Pr e- S2 检 测 ~BV Pr e- S2 试 剂 由 北 京 肝 炎 试 剂研制中心生产 采用 双 抗 夹 心 ELI SA 法 按 试 剂 说 明 书 操 作 使用上海新波生物技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EGATE 2310 全 自动微孔洗板机进行洗涤 用郑州安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
血清离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离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离子检测是一项关键的医学诊断方法,它是根据患者的血清中某些离子含量,来判断患者体内某种特定疾病的情况,以及有关生理或代谢功能的变化情况。离子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检验及疾病研究中均有应用,已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血清离子检测是以血清中各种活性物质的测定为基础,根据活性物质的质量、化学性质和其体内的表现特征,对病人的状态及对特定疾病的诊断情况进行评估。
首先,血清离子检测技术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清离子检测已经在临床诊断图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特定离子的血清浓度可以获得某种疾病的影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特定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其次,血清离子检测是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血清离子检测可以指导患者的用药制定,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药物分布情况,而且能够检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血清浓度。通过监测血清离子含量的变化,还可以帮助医师调整患者服药的剂量,从而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血清离子检测也有助于疾病的研究。离子检测在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分析和构建遗传改变、免疫反应和非遗传因素。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血清离子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诊断方法,能够有
效地指导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检验及疾病研究,提高对特定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血清PGC-1α、Irisin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鸢尾素(Irisin)水 平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定州市人
民医院收治的 AIS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头颅 CT 复查结果将其分为 HT 组(53例)和非 HT 组(71
2021,42(13):1575-1579.
· 1576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7月第42卷第13期 IntJLabMed,July2021,Vol.42,No.13
HT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nonHTgroup (P<0.05),andlevelsofserum PGC-1αand Irisin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non HT group (P <0.05).Pearsoncorrectionanalysisresults showedthatlevelsofserum PGC-1αandIrisinwerepositivelycorrelatedinHTgroup (r=0.562,P<0.05). ROCanalysisresultsshowedthattheareaunderthecurve (AUC)of源自文库erum PGC-1αandIrisininpredicting HTinAISpatientswere0.886 (95%CI:0.817-0.936)and0.811 (95%CI:0.731-0.876),thecorrespondingsensitivitywere83.02% and67.92%,andthespecificitywere80.28% and81.69%,respectively.Inaddition,theAUCofthecombineddiagnosiswas0.934 (95%CI:0.874-0.970),and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86.79% and85.92%,respectively.MultivariateLogisticanalysisshowedthattimefrom onsettointravenousthrombolysis≥4h,NIHSSscore > 13,PGC-1α ≤0.58ng/mL,Irisin ≤79.40g/L wereriskfactorsforHTinAISpatients(P<0.05).Conclusion ThelevelsofserumPGC-1αandIrisinarelowinAISpatientswith HT,whichareriskfactorsforHT,anditissuggestedthatPGC-1αandIrisinmaybeusedasser-
血清学诊断的用途
血清学诊断的用途
血清学诊断是通过检测和分析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诊断和监测疾病的方法。血清学诊断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血清学诊断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
体或抗原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存在。例如,通过检测抗体可以确诊病毒感染(如HIV、乙肝、流感等)、细菌感染(如梅毒、结核病、肺炎等)和寄生虫感染(如疟疾、弓形虫病等)。
2.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
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疾病。血清学诊断可以通过检测特定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体核糖体等,来确定自身免疫疾病的存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3.肿瘤标记物检测:血清学诊断对于某些肿瘤的早期筛查和
监测也非常重要。检测血清中的特定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可以用于肿瘤诊断、筛查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4.药物监测:血清学诊断可以用于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
全性。检测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药物剂量是否适当,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常见的例子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等的监测。
5.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血清学诊断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
定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来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血清学诊断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引言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可以评估人体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液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1. 血红蛋白(Hb)
-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用于输送氧气至组织器官。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可以指示贫血、出血等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
- 临床意义: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参与对抗感染和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用于判断感染、炎症等疾病的状况。
3. 血糖(GLU)
- 临床意义:血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高血糖可提示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低血糖可指示胰岛素过多或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疾病。
4. 尿素氮(BUN)
- 临床意义:尿素氮是代谢产物,用于评估肾脏功能。高尿素氮可表明肾脏损害,低尿素氮则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情况。
5. 总胆固醇(TC)
- 临床意义: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和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高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6. 肌酸激酶(CK)
- 临床意义:肌酸激酶是肌肉和心脏组织中的酶类,其水平的异常可以反映肌肉损伤或心肌梗死等情况。
结论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糖、尿素氮、总胆固醇和肌酸激酶等。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提
供临床医生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参考文献
(如果有的话,按照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
血清学鉴定目的
血清学鉴定目的
血清学鉴定是指通过对血液中特定抗体或抗原的检测来确定某种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如下:
1. 诊断疾病:血清学鉴定可以检测出血液中特定的抗体或抗原,从而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例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通过血清学鉴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2. 疫情监测:血清学鉴定可以用于疫情监测,通过对人群中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趋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3. 免疫学研究:血清学鉴定可以用于免疫学研究,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水平,可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免疫应答的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4. 药物疗效监测:血清学鉴定可以用于药物疗效监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水平,可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输血安全检测:血清学鉴定可以用于输血安全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
或抗原水平,可以确定血液是否存在传染病病原体或抗体,从而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第十一章血清学试验
第一节血清学试验概述
一、血清学试验的概念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之间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它既可以发生在体内,也可以发生在体外。在体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体外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主要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用于免疫学诊断。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将体外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鉴定、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监测。
二、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一)特异性和交叉性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指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结合的特异性,是由两者之间空间结构互补决定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主要依靠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末端可变区的氨基酸排列和立体构型,只有抗原决定簇的立体构型和抗体分子的立体构型完全吻合,才能发生反应。如抗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只能与新城疫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其他病毒结合。但较大分子的蛋白质常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则发生交叉反应。如肠炎沙门氏菌的抗血清能凝集鼠伤寒沙门氏菌。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越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的特点,在疾病诊断中可用抗原、抗体任何一方作为已知条件来检测另一未知方。
(二)敏感性抗原抗体的结合还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特点,不仅可检测定性,还可以定量检测微量、极微量的抗原或抗体,其敏感度大大超过当前所应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视其种类而异(表11-1)。
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及临床意义
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及临床意义产前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简便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孕妇进
行筛查,以评估胎儿是否患有某些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
在产前筛查中,血清学指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参数,它可以提供
有关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
血清学指标是通过血液中特定物质的检测来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母亲自身的指标,另一类是对胎儿健
康状态的间接指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自身的血清学指标。在产前筛查中,常用
的指标包括孕妇血清中的甲状腺功能相关物质、血糖、血脂以及凝血
功能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对预防孕期并发症
和优生保健非常重要。例如,定期检测孕妇的血糖水平可以及早发现
和有效治疗妊娠糖尿病,降低胎儿发育畸形和巨大儿的风险。
其次,对胎儿健康状态的间接指标也是产前筛查中的重要内容。这
些指标是从孕妇的血液中分析得出的,可以间接反映出胎儿患某些疾
病和异常的风险。常用的胎儿异常筛查指标包括孕妇血清中的人绒毛
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期血液中的血浆蛋白A(PAPP-A)以及染
色体异常风险评估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示可能存在的胎儿异常,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与其他筛查方法相比,产前血清学指标的优点在于其便捷、非侵入
性和低风险的特点。孕妇只需要抽一次血样,就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学
指标来获得宝贵的信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产前筛查的结果并不
能做出诊断,它只能提供某种异常的风险概率。如果在产前筛查中发
现异常,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仍然需要进行更具体的检查方法,如羊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
1.白细胞分类(DC):
化验介绍: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增高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减少见于: 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2)嗜酸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与变态反应有关,并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增多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减少见于: a.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增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蓝耳病血清学检测与防控应用
86
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0年 第1期近年来,猪场发病越来越复杂,主要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为主,很难看到疾病的典型特征,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已经很难来进行疾病诊断。在这种疾病流行趋势下,血清学检测方法尤其是ELISA 抗体检测方法,因其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成为确诊疾病和建立疾病预警系统的有效手段。本人长期从事实验室检测分析和临床猪场疫病防控等工作,就蓝耳病ELISA 抗体检测与该病防控应用做些总结,以供参考。
1 检测的目的
1.1 疾病预警和感染压力评估
通过检测猪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水平,可以了解猪蓝耳病(PRRS)在猪群中的流行及感染情况。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IDEXX 蓝耳病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用其检测不同阶段仔猪或群体的抗体水平(包括ELISA 数值高低和抗体均匀度),可以较好的了解蓝耳病在各个群体中的感染时间和感染压力。如图1所示。
该猪场仔猪未接种任何蓝耳病疫苗(包括“自家苗”),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仔猪抗体阳性率在4~8周之间不明确(没有详细检测4~8周抗体),但是8周龄以后一直维持高的阳性率,显示存在蓝耳病病毒感染,同时,PRRS 抗体数值也呈现上升趋势,抗体阳性率和抗体S/P 值变化同步,提示存在蓝耳病病毒血症或急性感染。14周龄和24周龄一直处于高强度感染。
在评估猪群某个疾病感染压力的时候,群体抗体的均匀度更加重要。一般均匀度越好,整个群体的稳定性相对要好;反之,均匀度越差,离散度越高,群体稳定性越差。但是,均匀度好,抗体S/P 值也很高,到也不是好现象。因此,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血清学检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一)抗体的检测
姜杰 QQ:3157394188
血清学检测分析作为从猪体和猪场取得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日趋广泛,临床兽医或养殖场主在养猪生产中,对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判断,非常有助于我们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依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改进。
血清学检测,通常是指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抗原可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利用已知的抗原来检查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抗体,或者利用已知的抗体来捕捉相应抗原的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检测作为解决猪病所必需的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大多数的养殖场对血清学的检测目的、检测结果分析和判断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现将检测意义和注意事项及其实际应用介绍如下:
1.免疫评估
监测疫苗接种方案的效果: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来评估畜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从而判定选用的疫苗是否质量可靠、免疫方式是否确凿有效、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预测接种时间:在临床上,恰当的免疫接种时间往往是有效免疫的关键,目前,大家都能够认识到,在使用疫苗尤其是活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在母源抗体(MDA)的影响,最可靠和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血清
学检测方法来测定母源抗体的消长,确定首免最佳时机并为以后的免疫打好坚实的基础。
例如:A场猪瘟抗体结果如下:
结果OD值
日龄10日龄
15头
15日龄
15头
20日龄
15头
25日龄
15头
2.599 1.87 1.350.971 2.5560.7380.4060.39 1.0670.8050.529 1.082
1.1360.7380.5010.294
2.061 2.1070.7470.453 2.0110.9830.4180.421
1.261 1.2360.3040.356
2.6370.8380.3850.438 2.7580.9930.4220.408 1.991 2.7640.5510.317 1.414 1.8360.4260.305 1.946 1.4150.3760.710 1.712 1.5380.2790.392 1.59 1.1850.4910.557 1.587 1.3080.7310.386
平均值 1.89 1.357 0.528 0.499
(表一)
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10-25日龄平均值分别为1.89,1.357,0.528,0.499抗体水平依次下降
由表一可以看出适合防疫日龄20天
下面就需要检测的内容简要说明如下:
1.仔猪:15,20,30日龄检测猪瘟抗体
30,45,50日龄检测伪狂犬抗体 ,口蹄疫抗体,
60.90 日龄检测口蹄疫抗体
2.母猪:怀孕检测,猪瘟,伪狂犬,细小,乙脑,蓝耳抗体
总结:猪群体况,胎次,季节,不同检测结果就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疫苗的防疫
二、注意事项
1. 首先要明确检测的目的,应该根据猪场内的整体免疫方案、疾病流行情况等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检测项目,比如需要做免疫抗体检测还是野毒感染检测,是需要做猪瘟检测还是伪狂犬检测;同时熟悉采集样品的要求。
2. 采集血液时,使针筒内留有部分空气,然后盖好针头盖子,将注射器针头向上成30度角,斜放,等待血液完全凝固。
3. 采集血清样品后及时送达检测单位,要注意保持样品的新鲜和稳定,获取的血清要相对澄清、透明,对于离心后获得的良好血清应该冷冻保存。
4. 采集的血清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应该随机均匀采集,样品份数要有一定的数量,采集样品与猪群总量的比例太小将不能如实的反映群体状况。
5.免疫效果检测时,最好免疫前采血清冻存、免疫后20天采血清同时送检,才能检测免疫后抗体升高多少,准确判断本次的免疫是否成功有效。
最后需要着重强调地一点是:我们对于检测结果的认识。
血清学检测的意义关键在正确的选择检测方法、检测试剂并且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成功的检测试剂大多是针对病原的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就是说并没有非常成功的针对病原进行检测的检测试剂,因此检测试剂的应用结果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也就是说并不能靠单纯的阴阳性来简单地判定结果,而是要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背景资料,比如猪群健康状况、免疫程序、检测样本猪的日龄……,同时请专业人员或实验人员综合地分析后,对检测结果给出一个评价性的报告,这才是兽医或者养殖场主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