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满足行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的增长,我们制定了以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工科基础知识,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应对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时代要求的适应能力,善于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熟悉相关国家法规、规范和标准,能够进行机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维修与管理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电气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4.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行业热点课程、前沿技术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和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
三、实践实习环节1.实验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实验、电气控制实验、自动化控制实验、计算机应用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
2.设计实训:学生参与各类实际案例的机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加强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了解和掌握生产现场的操作技巧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实验室建设1.机械设计实验室:配备各类机械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让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验和仿真。
2.电气控制实验室:配备各类电气控制设备和实验平台,进行电气控制实验和控制系统仿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能在机电工程领域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加工、维护维修、设备管理、设备引进改造及技术开发、销售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2)文明礼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3)热爱工作、爱岗敬业,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4)有团队工作精神,合作精神;具有协调工作、组织管理工作能力;(5)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与人团结共事;(6)身心健康、乐观积极,具有连续工作的耐力。
2、知识结构(1)具有一定的公共外语知识;(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3)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4)掌握电机及其电气控制基础知识;(5)掌握工厂供电电气调试的基础知识;(6)掌握传感器技术基础知识;(7)熟悉单片机技术;(8)掌握基础的PLC应用技术;(9)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维护技术;(10)掌握气压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11)掌握数控机床及控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3、能力结构(1)具有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2)具有专业读图、绘图能力;(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工具的能力;(4)具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能力;(5)具有机电设备的故障排除、维修和系统分析能力;(6)具有一定的对本专业技术产品进行推广营销、管理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篇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1.学制:五年一贯制2.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3.办学层次:专科二、培养目标面向各行业中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1.素质目标(1)爱国爱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和完美的品格。
(3)养成爱岗金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2.知识目标(1)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
(3)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
(4)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
(4)了解机械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拆装的基础知识。
(5)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方法。
(6)了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各单元间的通信接口技术。
(7)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指令代码和编程技术。
(8)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技术。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拥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人才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学生项目三个方面。
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引言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电气工程的交叉学科,其深度融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相关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
2. 课程设置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结合。
首先,学生应该学习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传动、电路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学生还应该学习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知识,如自动化控制、嵌入式系统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如工程管理、创新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训练除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也是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训练中,学生将有机会亲自操作和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可以与合作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比赛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项目学生项目是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学生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项目可以是一个小型实验、一个模型设计或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
在学生项目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挑战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而制定的。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学生项目的组织,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12.【入学要求】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面向“两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纺织、化工、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对接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工、技术员与管理员岗位,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知识,能安装调试机电设备,能分析、诊断与排除机电设备故障,在生产服务一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1)知识目标●掌握安全作业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的知识;●掌握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知识;●掌握常用机构运动、受力分析和通用零件的选用的基本知识;●掌握机床结构、应用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液压回路的设计、安装与控制知识;●熟练掌握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性能、使用及元件参数对电路工作状态影响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参量的检测与测量基本知识;●掌握PLC应用基础、基本逻辑控制、定时器及应用、计数器及应用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的保养、拆卸、维护、维修、管理基本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及处理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依据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对作业场地、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作业;●能熟练运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知识,绘制零件图、机械传动原理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及诊断;●能依据液压、气动传动系统原理图对液压、气动系统进行维修、维护;●能正确选择低压电器并对其电参数进行正确整定;●能对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正反转进行控制;●能正确选择及使用各种电工仪器、仪表;●能正确选择及应用各类传感器;●能用PLC、变频器对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调试;●能依据机械传动原理图、装配图对机电设备进行机械部件、整机的拆装、精度检验、调试;●能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电器布置图对电气设备实施安装、接线及处理常见故障;●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故障诊断、维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2学制)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专业类别和专业代码:自动化类和580201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3.学制:3+2年4.学习形式: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专业岗位,能够完成相关企业的设备操作、电气维修、技术管理、车间管理、机电产品营销和技术支持等工作任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3.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知识要求1)会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气控制等专业理论知识;2)熟悉本专业电工电子产品的性能、用途方面的有关知识;3)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数控机床、自动化流水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知识;4)熟悉本专业机电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常用机电设备电气维修能力(核心能力)。
2)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图的能力。
3)操作数控机床、自动化流水线等机电设备的能力。
4)制造业企业机电产品营销和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荣辱观,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求索精神,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虚,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本专业实施在“四个导向、四个结合”原则指导下“四阶段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结构框图见图1。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框图“四个导向、四个结合”是指:以产业结构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结合产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合职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教学实践,实行“学做结合”以岗位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人才,实现“工学结合”“四阶段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两阶段知识技能培养、两阶段顶岗实习。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8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备管理,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图与AutoCAD、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CAD/CAM应用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后应获得和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道德素养与法律知识。
1.具有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AutoCAD等一般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一般机械零件的工艺设计、夹具设计和工装设计方面的知识。
3.具有普通机床加工典型零件的方面知识。
4.具有数控机床编程、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
5.具有PLC与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机械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修与管理,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专业理论知识。
6 .具有电气读图、识图、绘图能力和一定的电路设计、维修方面的知识。
三、知识和岗位技能要求1.具有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保养能力。
2.具有一般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
3.具有简单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4.具有普通机加工零件的工艺编制能力及数控编程能力。
5.具有组合夹具的选用及简单夹具的设计能力。
6.常用机电设备的销售能力。
7.具有网络和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及初步设计施工能力。
8.具有朔料加工设备与模具加工技术认知能力。
9.具备自动机械与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查障与检修能力。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1.学制:三年。
2.招生对象:具有高中毕业学历或中职升高职的学生。
五、主要课程设置及理论课时安排表1.本专业必修课程共开设29门课程,其中主干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CAD/CAM应用基础。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580201)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机电制造行业,根据该行业相关岗位(群)需求而设置, 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安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技能力,能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中的建设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施“多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学生交替跟进学习模式管理办法》、《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条例》、《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形成健全的“多段递进式”管理机制,建立与企业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项目带动下的“多段递进式”模式的有效实施,逐步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拓展合作内容,促成合作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从而培养出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1.工程素养培训阶段及基础技能训练阶段这两个阶段安排在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知识14周,第二阶段进行2周的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认识的训练。
主要安排军训、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大学英语等),同时安排1次校外实习基地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的认识实习,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建立工程理念和专业职业概念,培养良好的岗位安全生产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培养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工程素养和基础实践能力。
2.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18周。
在本阶段主要安排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电路基础等)和工程基础实践训练(金工实习及一体化课程教学中融入的实训等),从而掌握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1 专业背景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和电子技术基础,具有综合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专业人才。
1.2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机械、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案2.1 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领域设置基础、专业、实践性课程,包括机械设计、电机原理、数字电路、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设计等,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实践教学开设实训基地,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工程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 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基础和能力。
2.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了解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与人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施方案3.1 教学团队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专业领域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3.2 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教学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需求。
3.3 课程体系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3.4 实习基地合作与行业内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评估与提高4.1 教学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2 学生评价与调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目录一、专业培养目标 (2)二、职业面向 (2)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2)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培养方案框架及资格证书要求 (2)五、典型专业课程介绍 (6)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9)七、专家评审意见 (18)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一般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安装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机电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岗位的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为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面向(1)就业岗位机电产品生产与加工、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销售与服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2)继续学习为满足毕业生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本专业中职毕业生主要衔接:高职:光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机电类专业。
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3)证书要求本专业可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维修电工、机修钳工、生产线操作工、机电产品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培养方案框架及资格证书要求(一)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4.专业方向能力(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培养方案框架结合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学习生活特点,和就业升学需要,设立以“知识+技能+拓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加强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需要。
做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兼顾。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分析,以机电一体技术典型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开发课程,然后由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论证,确定职业岗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一、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工程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态;3.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实际工程项目;4.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培养规划1.第一学年:进行数理基础知识和英语等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
2.第二学年: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3.第三至四学年:进行机械设计、故障诊断与维修、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机原理与控制、PLC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训。
4.第五学年:进行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的培养,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美育基础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故障诊断与维修、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机原理与控制、PLC技术与应用等课程。
4.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培养。
五、实践教学1.实验实训:开设机械制图、数控加工、电控技术、电气安装等实验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与技术需求,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六、教学方法1.以问题导向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展项目式教学;2.采用案例教学和专业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1.机电系统设计基础1.机械力学2.电路基础3.运动控制2.机电系统仿真与优化1.机电系统建模2.仿真软件使用3.优化理论与方法3.智能控制技术1.传感器技术2.控制技术基础3.智能控制方法与应用实例4.电力电子技术1.电力电路基础2.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3.电力电子系统设计5.先进制造技术1.先进制造技术综述2.机器人技术3.现代制造工艺与方法6.数字信号处理技术1.数字信号处理基础2.音视频信号处理3.信号处理算法及其应用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1.机电系统设计实验2.电路实验3.控制系统实验2.实践课程1.机电产品设计实践2.机器人应用实践3.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实践3.企业实践项目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生产实践项目3.企业文化考察实验室建设1.机电一体化实验室1.仿真软件2.测试仪器设备3.机电系统实验平台2.控制系统实验室2.信号发生器3.仿真软件3.电力电子实验室1.模拟电源与负载2.数字电源3.电力电子器件测试仪器专业认证1.机电一体化工程师1.考试科目1.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2.智能控制技术3.电力电子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2.认证标准和流程2.实践考试3.资格审核2.自动化工程师1.考试科目1.控制系统设计2.控制系统应用3.数字信号处理2.认证标准和流程2.实践考试3.资格审核就业方向1.机电一体化工程师2.控制工程师3.自动化工程师4.机器人工程师5.生产工程师特殊应用场合:1.航空航天领域2.新能源汽车领域针对航空航天领域:1.增加大型机械结构设计课程,包括翼身结构、可重构结构等,在机械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大型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增设飞行控制理论与仿真课程,分别涉及导弹、飞机、火箭等飞行器的运动控制理论和仿真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应对复杂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工作。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飞行控制系统是高度安全敏感的领域,学生的仿真设计安全性要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应、往届普高(职高)、普通(职业)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
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以益阳的机电制造产业背景为参照,将职业目标定位于机
械加工与维护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图 1 所示。
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 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
1、机械零部件生产中、低职位职位:操作机加工设备进行零件的生产;零件的组装; 2D/3D 绘图员;车工、铣工、钳工等操作工职位。
2、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中、低职位职位:机加工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工厂电气控制 技术;维修电工等职位。
3、工艺编制中、低职位职位:零件工艺性审查;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设备的选用; 现场生产指导;不合格产品的分析与控制、工艺设计员等职位。
1、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中、低职位职位:产品检验员;质量统计与分析;机电产品营 销等职位。
机电制造 产 业 链 岗位群
职业目标 定 位
图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
1
工艺
加工
维护
服务
高端设计 ◆
高级绘图员 ◆工艺流程方 案的编制 中低
端设计
◆2D/3D 绘图员 ◆零件加工工
艺的制定
工艺编制
机电设备
技术服务
高级职位 ◆机
械加工工艺师 ◆车间主任
中低级职位 ◆
车工操作工 ◆铣工操作工 ◆钳工操作工 ◆电焊工操作工
高级职位
◆高级顾问 ◆车间主任
中低级职位
◆维修电工 ◆设备维护
高级职位 ◆营
销策划 ◆技术服务总监
中低级职位
◆售后服务 ◆产品维修
机械零件
三、职业能力
(一)岗位描述
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
(二)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机电制造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3
4
(三)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
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集合,具体如表3所示。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制造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
线需要,具备较强的机械零件的加工、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机床设备基本操作技能、PLC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售后技术支持等专业实践能力,主要从
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械零件的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机电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课程体系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专业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以核心
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培养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原则建立课
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对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典型工作过程中
5
各工序的要求,从而确立本专业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形成模块化、能力进阶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能力进阶知识体系
(二)参考教学计划
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入公共基础课程,按照三个学年、六个学期进行时间和学习量的分配,得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参考教学计划”,如表4所示。
6
注:★为专业核心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
7
8
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