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0605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对最后一乐句中的节奏掌握。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因此,教师要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分析歌曲,完整地学唱歌曲,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感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走进解老师的音乐课堂,你们喜欢音乐吗?你认识哪些乐器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乐器,想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演奏一曲。
(你知道刚才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介绍曲子以及演奏乐器)引入傣族的泼水节。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傣族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传说呢?(放泼水节传说pp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泼水节?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吧!。
泼水节是不是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新歌《快乐的泼水节》(放泼水节课件,师板书课题)二、出示课题,感受《快乐的泼水节》观看视频《快乐的泼水节》。
看完视频之后,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三、学唱歌曲1、完整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师:听完了这首歌曲,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2、打节拍再次聆听歌曲。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9d03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b.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
教材配有一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
课文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
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词、析句、朗读课文,一方面感受泼水节欢乐的场面,一方面体悟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
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
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
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514d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课文说明】穿着傣族的节日盛装,踩着凤凰花瓣铺成的地毯,敲打着欢快的象牙鼓,泼洒着充满祝福的清水。
啊!多么快乐的泼水节!1961年的这个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而更加幸福,更加令人难忘。
这篇文章讲的就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课文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板书:泼水节)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f1c4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猜想1、小朋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吗?许多民族都有他们特别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风俗与节日。
(板书:泼水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场景吧(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这篇课文会向我们介绍什么?4、你们猜的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看看所写的内容与你的猜测一致吗?2、检查自读:(1)读词语:提着桶相互促进湿淋淋不肯离去幸福象脚鼓赛龙舟准备象征性吉祥如意(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与文中所写的是否一致。
(理清课文脉络与重点。
)4、你又读懂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回答后,引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泼水”,感受欢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2、交流,朗读。
(以下环节随机进行。
)(1)泼水前的准备:泼水节那天,人们在大街两旁准备好清水。
你喜欢这样的清水吗?为什么?怎样读出你喜欢的心情?指导读句: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洒上花瓣。
(2)人们心情:泼水节那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把傣族人民急切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3)泼水经过: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5db8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
(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2919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2.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地深厚感情。
3.课时安排:2课时二、说教学目标1.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阅读情趣。
由此,我确立了“情感和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三、说学生情况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
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
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b)朗读感悟《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307cb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学会体会文章感情的读书方法,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课件出示傣族竹楼、服饰、泼水节、孔雀舞、凤凰花等图片,并配上葫芦丝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
)课件播放至最后一张“凤凰花”图片停住,问:这是什么花“?“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美了。
指导读词语。
2.每年4月,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相机简介泼水节。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这次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出答案。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这次泼水节特别难忘)2.了解周总理。
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在世时深受人民爱戴,是人民的好总理,虽然他现在已经过世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教师小结:1961年,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仍不远万里从北京先乘坐飞机,再改乘汽车,又渡船过江来到云南的一个小城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3.这次泼水节又难忘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3610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3、再读思考:(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ed6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5.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泼水节,并能描述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了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展示图片,包括泼水节的图片、泼水节的中英文解释等。
2.准备一些水枪或水球,以及擦拭干净的毛巾。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阅读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泼水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Step 2 理解课文1.教师板书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解读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句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Step 3 观察与归纳1.教师放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泼水节的场景和习俗。
2.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
Step 4 实践体验1.教师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给学生展示一些泼水节的图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派一名学生扮演“水王”,其他学生使用水枪或水球向“水王”扔水。
3.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讨论,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的泼水节活动经历。
Step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复习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Step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并向家长询问家乡是否有类似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该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泼水节的习俗和活动,并进行了实际的泼水活动。
通过观察和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活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0c6e2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热情。
因此,本课设计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品读,从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感受那份兴奋和欢悦;从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感受那份激动和兴奋。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感受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泼水节及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视频资料。
2.周总理的事迹资料;周总理的照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搜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1.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课件出示关于“泼水节”的资料)(1)学生看后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了解泼水节。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泼水节的了解。
(2)教师相机补充: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被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
所以,这一天人们全身湿淋淋的。
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同时识记“泼”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发+氵=泼。
图片紧扣识字重点,营造气氛,进入课文情境。
3.揭题:课文中描写的泼水节是与众不同的,是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板书补充题目:难忘的),同时识记“忘”字,猜谜语:盲目不得,须用心计。
就是“忘”。
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别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759f533687e21ae45a98e.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61d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3.png)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教学目标1. 认识“泼、族”等15 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 了解泼水节的来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泼、族”等15 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 个字。
2. 教学难点:了解泼水节的来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出示泼水节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泼水节的,看看泼水节是怎么过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3. 学生齐读,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三)深入研读,理解内容1. 学习第1-2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是在什么时候?(2)出示傣族泼水节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
2. 学习第3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2)理解“特别”的含义。
(3)出示周总理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周总理。
3. 学习第4-6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2)理解“欢呼”的含义。
(3)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周总理的穿着和表情,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4)指导朗读,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敬爱之情。
4. 学习第7-8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2)理解“笑容满面”的含义。
(3)出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亲密感情。
(4)指导朗读,读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 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6e95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
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
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7416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
(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1)出示本课生字: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鲜柏恩龙敬凤凰脚泼特度(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4)齐读(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
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ccf936a98271fe900ef920.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共有8个自然段。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l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第三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第七、八自然段则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
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人民的服装,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
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生字特点,从读音、字形、字义方面分别给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驶、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族”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要在认读时提醒学生注意。
其中“盛”是多音字,本课读“chénɡ”,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读“shènɡ”时是茂盛、兴旺的意思:认读时,可以出示两组词语引导学生据词定音:茂盛、盛开、丰盛、盛大;盛饭、盛满等。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动作,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fe09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5.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二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泼水节的情景,通过对泼水节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底蕴,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感;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
三、教学重点1.理解泼水节的象征意义;2.掌握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泼水节的历史和传统,融入情景,提高语感。
五、教学方法1.问答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概括要点;3.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分组,探讨节日等相关话题。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通过引入泼水节的概念,提问学生是否参加过泼水节;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
2.了解泼水节的象征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泼水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泼水节的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课文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
学生可以逐句理解,理解其中的精髓和感受情感。
4.分组交流让学生分组,自由探讨泼水节等相关话题,并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思考和讨论,提振学生的兴趣。
5.蒙眼游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泼水节的气氛,老师安排蒙眼游戏。
学生带着眼罩,体验泼水节的场景,感受水花淋漓的快乐。
6.课文贯通通过泼水节的相关话题,串连和衔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并理解课文,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通过分组合作了解学生协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3.通过综合测验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理解情况。
八、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3.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九、教学资源1.语文课本;2.课件;3.图片资料。
十、教学参考文献1.《中小学语文教育规划》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a352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泼、度、龙、炮”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找出描写周总理的句子。
4、能按照顺序,说出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照顺序,说出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教学过程一、识字1、平翘舌音Shizhu shou cai驶祝寿踩2、前后鼻音Long rong jian kang龙容健康3、其它Podu qiao wan fu泼度敲碗福4、多音字铺pū()盛shèng()Pù() chéng()5、拓展祝福带有示字旁的字:社、视、神、祖、祈、祷6、词语泼水度过敲鼓龙舟容易踩踏铺开盛水银碗祝福健康长寿二、读文1、轻声泼呀洒呀笑哇跳哇2、带“的”的短语敬爱的周总理欢乐的鼓点盛满清水的银碗鲜红的地毯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年一度的泼水节3、带有数量词的短语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一只象脚鼓一条水红色头巾(1)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2)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4)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课文(1)自由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解1、概括课文写的是()年,()和()在一起过泼水节的事。
2、勾画把描写周总理的句子,用“——”画下来,读一读。
3、复述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欢迎、跳舞、泼水)四、写字po泼(泼水)(活泼)du度(长度)(高度)long龙(龙王)(龙船)Pao炮(礼炮)(大炮)2、书空3、要点注意撇的弧度和长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21a7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周总理资料,在班级进行周总理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的,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2、教师介绍傣族泼水节3、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这就是与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有关。
(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4、小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
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出示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踩着端着盛满敲起鼓蘸了水周恩来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出示周恩来的,配上文字: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
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642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谈理由)是的,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
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
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
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生谈感想)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生读)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板书: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
(生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汇报)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知道的?请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共有8个自然段。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l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第三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第七、八自然段则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
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人民的服装,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
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生字特点,从读音、字形、字义方面分别给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驶、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族”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要在认读时提醒学生注意。
其中“盛”是多音字,本课读“chénɡ”,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读“shènɡ”时是茂盛、兴旺的意思:认读时,可以出示两组词语引导学生据词定音:茂盛、盛开、丰盛、盛大;盛饭、盛满等。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动作,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
可以出示“龙船、银碗”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赛龙舟、跳象脚鼓舞等。
识字学词一定要结合语境。
但课文提供的语境有限,学习课文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组词语,借助词语语境,强化生字认读,例如:容——面容、笑容、容易祝——祝贺、庆祝、祝寿福——祝福、造福、福气康——健康、、康复度——尺度、温度、风度龙——龙舟、龙灯、画龙点睛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包含独体字、上下、左右、半包围4种结构。
指导写字要注意引导学生认清字形,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要重点指导。
上下结构:忘、穿、令。
“忘”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3字可合在一起启发学生观察,发现异同点。
左右结构:泼、炮,都是左窄右宽。
“泼”要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炮”右边“包”的“巳”要与“㔾”区别。
半包围结构:度、向。
书写“度”时,“广”的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边部件让出足够空间。
独体字:龙。
“龙”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像一个正三角形,书写时横短撇长,末笔点勿丢掉。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忘7画,上下结构。
上窄下宽,“亡”竖折的折段在横中线上,下边心字宽扁,稳稳托隹“亡”。
泼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发’’的长撇沿竖中线撇向左下,“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
度9画,半包围结构。
广字头横短撇长,里面的“廿”宽扁,下边“又”写得略小。
龙5画,独体字。
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勿丢掉。
炮9画,左右结构。
结构中,竖弯钩向右舒展出钩。
穿9画,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穴宝盖覆盖“牙”,“牙”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撇舒展。
向6画,半包围结构。
上小下大,撇画在横中线上方靠近竖中线起笔,外框写宽阔,“口”稍收紧。
令5画,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
二、课文学习1.朗读指导。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美好情感?朗读本文的整体基调是热情洋溢,幸福欢乐的。
第一、二自然段,“火红火红”“1961年”“特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词语集中体现了傣族人民幸福快乐的心情,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所以朗读时这些词语要略作强调,以表现傣族人民的开心与幸福。
第三自然段,“赶来了”“撒满了”“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这些语句画面感极强,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用朗读表现热烈的气氛。
读到最后一句,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公务繁忙的周总理,能来到偏远的村寨和傣族人民一同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是多么幸福!多么感动呀!读的时候可以把每一个字音略拖长:“周一总一理一来一了一”,以表达这种情感。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个性地朗读。
第四至六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
朗读时可以借助插图,图文对照,关注周总理衣着、神态、动作,用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
文中准确地用动词“接过”“敲着”“踩着”描写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同跳舞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朗读时要读好动词。
泼水时,周总理“一手端着……一手拿着……”,傣族人民“一边……一边……”的句式非常工整,朗读时要语气连贯,读出节奏与画面感,把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周总理的情感表现出来。
最后两个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将感受前置,反复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朗读时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得速度稍慢些,读出醉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2.理解运用。
(1)借助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写了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
学生对此了解较少,会产生一些疑问,周总理是谁?为什么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教师可适当做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勤政爱民、关心百姓,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他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同过节,令傣族人民感到无比幸福与难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与幸福。
(2)借助重点词句,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一个“赶来”写出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撒满”凤凰花瓣的“地毯”以及“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气氛,这些都是傣族人民为欢迎最尊贵的客人——周总理准备的。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语句,然后抓住“赶来、撒满”等词语体会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换词比较,体会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之热烈,最后通过朗读来表现这一盛况,表达傣族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
(3)图文对照,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心心相印。
第四至六自然段教学时要图文对照,体会情感。
学生读课文后,可以先结合插图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发现总理的着装与傣族人民是相同的,进而感受周总理的心也和傣族人民紧密相连;周总理的表情是和蔼可亲、笑容满面的,他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接着画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节日的语句,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一说,进而想象周总理为人们泼水祝福时会说些什么。
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体会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意。
(4)升华情感,背诵积累。
学生分段朗读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背诵积累感受深的语段。
如描写周总理外貌的语句,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语句,让敬爱的周总理的形象印在脑海,让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美好情感永驻心间。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要求朗读课文,然后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
题目所提示的几个词语都是表示傣族人民庆祝节日的具体事物,具有民族特色。
学习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时,已经渗透借助提示进行复述的方法,教学时,可以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表达,不要仅仅局限于优生之间的交流,最好能安排同桌练说,实现生生参与。
课后第二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图画和文字是如何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
教学时,可以图文对照,让学生说说周总理的衣着、神态,积累文中的句子,同时感受周总理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学文后,可以搜集周总理的其他故事阅读,如《周总理的睡衣》《温暖》。
教学资源周总理与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重大节日,时间为傣历6月中旬(公历4月中旬)。
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举行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恰逢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
他便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当年地区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后改乘汽车。
当时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
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拥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最高的民族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4月的西双版纳正是凤凰花盛开的季节。
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拿银碗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
从此以后,西双版纳在全NJSN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周总理在期间,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为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而努力。
周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位于市曼听村的曼听公园,它已成为西双版纳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
教学设计举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识记“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穿、令”3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一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说一说对泼水节的了解。
(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等庆祝活动。
)2.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
(非常、十分。
)3.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一)朗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1.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