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认识京杭大运河

合集下载

京杭大运河介绍(最新)

京杭大运河介绍(最新)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是连接京城北京和杭州的重要水运通道。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日前,我有幸参观了京杭大运河,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令我深感自豪和振奋。

首先,京杭大运河的壮丽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河两岸的风景秀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沿途的桥梁、码头、园林、古寺等建筑物犹如穿越时空般,将我带回到了古代的繁华岁月。

在运河上游船观景,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领略到了当年运河繁荣时期的盛况。

其次,参观京杭大运河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人的辛勤劳作和聪明智慧。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时数十年,其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古代工匠们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不断推进工程的进展。

整个运河的设计和建设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经验,这让我对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感敬佩。

最后,参观京杭大运河让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运河不仅是一条负责物流运输的通道,更是文化的载体。

我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和地区都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融入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亲眼目睹了古老的运河文化、船民文化和运河周边城市的独特魅力,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综上所述,参观京杭大运河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这条古老而又活力四溢的运河,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运河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感到无比自豪。

我相信,京杭大运河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为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创造力。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 该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历史风貌得到完整保存。
促进旅游发展
京杭大运河沿岸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结合当地特色, 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地区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发 展模式,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个人行动计划和实践建议
深入了解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背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增强对大 运河的认识。
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 志愿服务等,亲身体验大运河的风貌,了解其保护现状。
倡导保护意识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向 身边的人宣传大运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时期
南北贸易的繁荣
政治地位的提升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 易往来变得更加便捷,沿岸城市因此 得到了繁荣发展。
作为重要的漕运通道,京杭大运河在明 清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对当时的 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化交流的促进
京杭大运河的航运也促进了不同地区 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内涵。
慧和创造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历史见证价值
02
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教育价值
03
京杭大运河作为历史文的认识和了解。
05
京杭大运河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
当前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01
近现代的发展和影响
水利工程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 水利工程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

图解京杭⼤运河,地图上⼈字形的⼀折,折断了天下在隋炀帝众所周知的“暴⾏”当中有⼀条就是劳民伤财,尤其是京杭⼤运河修建,被认为是隋朝崩塌的⼀⼤象征。

《隋书》当中更是评价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之功不息。

”;直指隋炀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但历史往往属于胜利者书写,这也不免会丧失很多真相本来的模样,例如⼤运河的修建,在⼀般⾓度看来。

隋炀帝修建⼤运河是为了能满⾜私欲,留恋于江南的富⾜。

可事实运河修建的意义并⾮⽌步于此,《⼤运河⽂化的灵魂》⽂章中就提到:“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可见在运河修建上,京杭⼤运河的出现不但不是隋炀帝⾃掘坟墓的做法,反⽽是有远见的举措。

隋唐⼤运河,呈现“⼈”字形通过上图隋唐时期的京杭⼤运河显⽰,能够进⼀步论证运河的重要性和意义。

如今我们看到的京杭⼤运河已经是南北贯通的直线形状,但在隋唐时期京杭⼤运河却以“⼈”字形展开在淮河流域之间。

在“⼈”字的顶端则是隋朝时期的都城洛阳,两条分⽀的交汇贯通,实现了洛阳通过⽔路抵达各处的⽔路运输⽹络。

那么京杭⼤运河的作⽤能体现在哪些⽅⾯呢?运河修建的根源谈及运河修建的原因,就要说到⼀个影响了中国历史⼏个朝代的问题,那就是门阀制度。

杨⼴虽多有负⾯评价,但在治国理念上并⾮⼀个昏庸君王。

特别是有关于杨⼴私德不佳的评价,评价本⾝也缺乏证据。

若说杨⼴荒淫,但在《南史》、《尧⼭堂外纪》及《隋书》的记载⾥,只有7位确信⽆疑的后宫嫔妃,⽽且杨⼴有史可考的⼦⼥⼤部分出⾃萧皇后,可见杨⼴并⾮沉迷后宫美⾊。

所以杨⼴⾃毁长城可以归咎在其他原因上,⽽不是单纯“荒淫⽆度”四字就可概括的。

隋炀帝出⾏之所以论证杨⼴的私德,是为了体现杨⼴在⾝为君王⽅⾯的过⼈之处。

在隋⽂帝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门阀贵族是国家弊端,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则倾向⼀次到位,决定动⽤⼯程来解决问题,这个⼯程便是京杭⼤运河。

那么运河的为什么能起到抑制门阀贵族的作⽤呢?之所以门阀贵族可以牵制皇权,原因在于门阀贵族根深蒂固,在⾃⼰的地盘上更是有着很强的势⼒。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世界最长的运河时哪条运河呢?下面是整理的世界最长的运河,欢迎阅读。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两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京杭大运河外文名称the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大运河起点北京市通州区终点杭州市全长1794千米(1,115英里)基本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

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大运河遗产类别

京杭大运河遗产类别

京杭大运河遗产类别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工运河的代表,它的遗产类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利工程遗产: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的开凿和维护需要高超的水利技术和工程管理,因此被视为水利工程遗产。

2. 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运输线,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纽带。

沿线的城市和村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桥梁、古码头等。

3. 自然遗产: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也是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穿越了中国的东部平原和江南水乡,沿途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湖泊、湿地、森林等。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形成了许多与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运河船工号子、运河民俗、运河文化等。

总之,京杭大运河的遗产类别非常丰富,包括水利工程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

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杭州历史悠久,钱塘自古繁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之繁华,世上无人不知晓,西湖之美丽天下谁不赞叹,游人如织,风景如画。

而今日,我们则荡漾在京杭大运河之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欣赏,近距离接触这个美丽的杭州。

脚下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二千四百公里左右,途经四省二市,是一条于一七二四年开凿的人工运河,于二零一四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和故宫、长城一样历史长远,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它见证了日本的侵略,见证了杭州的发展,见证了临安府的繁华……走上犹如平地的游船,一声高亢的笛鸣就听到了。

船头打翻上开水流,缓缓前进,水流关上落叶,轻轻波涛。

岸边布满垂柳,青青的柳枝在风中飘然落,飘然着波澜起伏的河面。

古色古香的凉亭和房子森然于柳树的空隙中,在荡漾的柳条中若隐若现,房前柏树着各式的花儿,十分艳丽。

我的眼前仿佛显露出来南宋繁盛的景像:街旁的小摊的到处叫卖,商人们放着担子想要乘坐个“顺风船”,形形色色的货船在运河上来来往往,岳飞带领着他那精干的“岳家军”整齐的跑着,一个小男孩正从一艘渔船上望着年长的运河,那目光仿佛能够越过千年,与我的目光追尾。

我回过神来,突然发现一只白色的鸟儿在空中飞翔,呀,那是一只白鹭!它将双爪伸直身后,双翅张开,每一片羽毛在风的梳理下显得格外匀称。

那儿还有一对白色的不知名的水鸟,它们在天空中嬉戏,时而滑翔,时而俯冲,时而不停拍着翅膀直上青天,它们一身洁白的衣裳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瞧,在柳阴下一个凸出水面的石头上,一只不宜发现、叫不上名来的灰色小鸟立在那儿,它弓着背,单脚而立,目不转晴地望着水面,好像下一秒就会向水里的小鱼发起进攻一样。

这时,船上导游的声音一字一句地传入我耳中:“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因为五水共治,水质变好了,生态环境也十分美丽,吸引了众多小鸟在此安家。

”这时,船驶入了一个桥洞里,我向桥洞里望去,哇!洞壁上都是浮雕和汉字!遗憾的是,这些繁体字我只看懂一个“运”字,而浮雕则千奇百怪:有的刻着的是乾隆皇帝;有的刻着的是神话故事;有的刻着的是片片云朵……桥傍还有古代将军和夜叉的雕像,个个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京杭大运河研学课题

京杭大运河研学课题

京杭大运河研学课题是一项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对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

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对京杭大运河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京杭大运河研学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历程:研究京杭大运河的起源、发展、变迁以及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 京杭大运河的文化内涵:研究京杭大运河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如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

3. 京杭大运河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4.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京杭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案。

5. 京杭大运河的教育和研学:研究如何将京杭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融入教育和研学活动中,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对京杭大运河研学课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

参观京杭大运河的感受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贯穿了中国的北京和杭州两座城市,全程约1,794公里。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我有幸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并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独特的魅力。

一、水上文化的体验参观京杭大运河,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水上文化的博大精深。

运河两岸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彰显着古代中国人对水的深厚情感。

沿途的古老城镇和村庄,如苏州、杭州、扬州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人民生活的独特魅力。

在游船上漫游京杭大运河的过程中,我目睹了运河沿岸的亭台楼阁、古桥和精美的园林。

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和审美理念,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船上欣赏古老的风景,仿佛时间倒流到了几百年前的繁荣时期。

二、历史文化的探索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交通要道,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沿途的古运河街市和古代码头,见证了中国古代贸易的繁荣。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想象着古代商人和船工们在这里的繁忙场景。

运河两岸的历史建筑物,如古老的碉楼、庙宇和城墙,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防御和宗教文化。

走进这些建筑,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这些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三、自然风光的享受除了历史文化,参观京杭大运河还给我带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运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杨柳和桃花,让整个河道都显得生机勃勃。

鸟儿在空中翱翔,水生动物在河水中嬉戏。

这片自然景观为城市生活带来了一缕生机和宁静。

游船行驶在湖泊和河道上,水天一色,我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微风拂面,阳光洒在身上,让我感到无比舒适和放松。

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感受,使我忘却了喧嚣的城市生活,重拾了内心的宁静。

总结参观京杭大运河,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水上文化、历史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的融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跨越了南北多个省份,沟通了沿线多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命脉。

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对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概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运河文化的形成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时期,但真正形成运河文化是在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为了满足南北水路交通的需要,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

这个时期的运河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

随着运河的开通,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运河文化逐渐形成。

二、运河文化的特点南北交流: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频繁。

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可以通过运河运往北方,而北方的煤炭、铁器、粮食等物品也可以通过运河输往南方。

这种南北交流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水路交通: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以水路为主的交通通道,它的开通使得水路交通逐渐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与陆路交通相比,水路交通不仅更加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承载更大的运输量。

这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多元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经过了多个省份和城市,这也使得运河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古代的宫殿、寺庙、水利工程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生态文化: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还是一个生态系统。

沿线的水域、湿地、植被等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循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沿线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观赏等多种生态文化体验。

三、运河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

基本情况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①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

总的来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为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2006-7-9,17:53:4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

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

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400字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400字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400字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运河,也被称为京杭运河、大运河或京杭大运河。

它的总长约为1,794千米,连接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和南方的杭州市。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历时数百年,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政治交通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大运河并不是连贯的,而是由几条独立的运河组成。

而公元七世纪时,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政府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正式建成。

围绕着京杭大运河的交通发展,也给中国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而到了唐代,京杭大运河的航运更是进一步发展,这对中国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京杭大运河的水利工程是非常精密的,建设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精湛的技术。

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的调度和运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工程师们建设了一些集水、调水、防洪、灌溉等用水工程。

而在中华文明史上,这些水利工程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和建筑风格被誉为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此外,京杭大运河建设所涉及到的行政管理和监管制度也是十分严密。

最后,京杭大运河在中国古代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的桥梁。

沿途各地的商品和文化,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相互交融、互相渗透,形成了统一的经济市场和文化风貌。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杭州、苏州、扬州、北京等城市都是依附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

这些地方的商贸、手工业等经济文化因此而繁荣一时,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古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总之,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政治交通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建设历程是一个充满辉煌历史的过程。

常识积累:京杭大运河

常识积累:京杭大运河

常识积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

(2)北运河;(3)南运河。

(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通惠河历史性通航河道。

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

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

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南运河又名御河,长414公里。

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

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

中班综合:认识京杭大运河2

中班综合:认识京杭大运河2

中班综合:认识京杭大运河辛丰中心幼儿园朱春华活动目标:1.知道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及作用。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京杭大运河的河段图。

2.事先下载京杭大运河的景观图。

3.确定实地观察京杭大运河的路线。

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幼儿园门口有一条河,谁知道它的名字?2.了解京杭大运河的概况。

教师出示河段图,介绍运河长度。

运河长度:1801千米,世界第一,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

因为是从北京到杭州的运河,所以叫京杭大运河。

3.介绍运河历史。

师:古代人已经开始挖京杭大运河,古代人挖的没有这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对大运河进行了整修,形成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4.介绍大运河的古今作用。

1)师: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飞机、火车、汽车,外出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做船在水上走。

于是挖了京杭大运河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不仅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货,还可以外出做生意、旅游。

2)现代人们出行、旅游有了飞机、火车、汽车,很少再坐船了,但京杭大运河还是十分有用。

现在的大运河里大多走的是货船,用来运木头、砖头、水泥、黄沙等,船装的货物比汽车多得多,所以为人们做生意提供了许多方便。

5.结合景观图介绍京杭大运河。

观看电子图片,教师重点介绍镇江段、辛丰段的大运河,引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6.实地观察教师组织幼儿排好队,实地观察辛丰人行桥、辛丰大桥,大运河中运沙、运砖、运木头的货船。

7.回教室小结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看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活动延伸:请幼儿画一画京杭大运河,画一画辛丰人行桥、辛丰大桥。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观察得挺仔细,许多孩子天天上幼儿园在运河边走,但他们并不知道运河的名字,通过本次活动,幼儿都认识了大运河,不仅知道了它的名字,还知道了它的用途。

之所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在于我采用了室内介绍和实景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光有室内图片介绍,小朋友们没有实际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光有实景观察,即使教师进行具体的介绍,在室外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学生研学运河文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学生研学运河文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学生研学运河文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1.1):学生研学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而学生研学运河文化,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运河文化的背景与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探索运河建设的艰辛历程,感受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本文将探讨学生研学运河文化的意义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回顾运河文化的历史背景,介绍运河的起源、发展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探讨学生研学运河文化的意义,包括对学生认识历史、文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最后,我们将强调推广和传承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到学生研学运河文化的活动中来,以保护运河文化的独特价值。

通过学生研学运河文化,学生将亲身体验中国运河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学生将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由来和发展,从而增强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参与运河文化的研学活动中,还将锻炼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此外,学生还将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承,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因此,学生研学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历史文化的机会,还为他们开拓了视野,培养了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通过推广和传承运河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运河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学生研学运河文化的意义,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各界对运河文化的重视,并呼吁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共同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首先,引言部分将对运河文化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历史和特点等内容。

关于大运河叙述

关于大运河叙述

关于大运河叙述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全长达1794公里,起点在北京,终点在杭州,横跨六个省市,承载着沿岸地区的繁荣和文明。

大运河的修建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京城(古称洛阳)与南方地区之间的物资运输问题。

到了隋朝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力修筑大运河,将其扩展到全新的规模。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大运河共有两条主干线和五条支流,连接了京城和杭州,使得沿线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大运河的修建对于中国古代的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方便了水路货运,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繁荣。

大运河沿岸的城市成为商贸中心,各种商品和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被铁路和公路所取代。

大运河也逐渐沦为了遗迹,但它作为中国古代的杰作,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如今,大运河已经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旅游景点。

人们可以沿着大运河畔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和历史建筑。

沿线的古老城市、古桥、古运河等都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对象。

而乘坐游船在大运河上畅游的体验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大运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历史上,也体现在现代。

在2014年,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使得大运河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工艺。

大运河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他们创造了这条壮丽的水道,使得沿线地区的繁荣得以延续。

而今天,我们可以在大运河上畅游,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让我们为之自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地观察
教师组织幼儿排好队,实地观察辛丰人行桥、辛丰大桥,大运河中运沙、运砖、运木头的货船。
七、回教室小结。
1.教师小结。
幼儿说一说,运河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便利。
幼儿参观大运河。
幼儿说一说今天看到了什么?




原设计方案
修改意见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备注:标题小二黑体,全文小四宋体,行距为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辛丰中心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稿
主题
美丽的秋天
班级
中3
活动名称
综合:认识京杭大运河
备课人
孔令艳
上课人
活动目标
1.知道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及作用。2Leabharlann 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1.知道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及作用。
活动准备
1.京杭大运河的河段图。
2.事先下载京杭大运河的景观图。
3.确定实地观察京杭大运河的路线。
2.现代人们出行、旅游有了飞机、火车、汽车,很少再坐船了,但京杭大运河还是十分有用。现在的大运河里大多走的是货船,用来运木头、砖头、水泥、黄沙等,船装的货物比汽车多得多,所以为人们做生意提供了许多方便。
五、结合景观图介绍京杭大运河
观看电子图片,教师重点介绍镇江段、辛丰段的大运河,引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原设计方案
修改意见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幼儿园门口有一条河,谁知道它的名字?
二、了解京杭大运河的概况
教师出示河段图,介绍运河长度。
运河长度:1801千米,世界第一,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因为是从北京到杭州的运河,所以叫京杭大运河。
三、介绍运河历史
师:古代人已经开始挖京杭大运河,古代人挖的没有这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对大运河进行了整修,形成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幼儿回答。
幼儿讨论:我知道的大运河。




原设计方案
修改意见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四、介绍大运河的古今作用
1.师: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飞机、火车、汽车,外出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做船在水上走。于是挖了京杭大运河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不仅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货,还可以外出做生意、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