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镇痛药芬太尼【英文名】Fentanyl【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疼痛及手术后和手术过程中的镇痛;也用于防止或减轻手术后出现的谵妄;还可与麻醉药合用,作为麻醉辅助用药;与氟呱啶配伍制成"安定镇痛剂",用于大面积换药及进行小手术.还可用于麻醉的诱导,而且可在经过选择的病人作为单一麻醉药同氧气,肌肉松弛药合用,以进行心血管,神经外科或骨科的手术。
【禁忌症】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对本品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用量用法】1。
麻醉前给药:0。
05~0.1mg,于术前30~60分钟肌注。
2.诱导麻醉:静注0.05~0。
1mg,间隔2~3分钟重复注射,直至达到要求;危重病人,年幼及年老病人的用量减小至0。
025~0.05mg. 3。
维持麻醉:当病人出现苏醒时,静注或肌注0。
025~0.05mg。
4。
一般镇痛及术后镇痛:肌注0。
05~0.1mg,可控制术后疼痛,烦躁和呼吸急迫,必要时可于1~2小时后重复给药;PCA术后镇痛用量为0。
19~2mg/天。
5.对2~12岁儿童,2~3μg/kg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
【规格】注射液:每支0.1mg/2ml;每支0.5mg/10ml吗啡【英文名】Morphine【适应症】用于剧烈疼痛及麻醉前给药,具有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及肠蠕动作用.【禁忌症】婴儿,哺乳期妇女,严重肝功能不全,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及颅脑损伤等禁用。
【用量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一次5~15mg,一日15~40mg ,极量一次20mg一日60mg【规格】注射液:每支10mg/1ml阿扑吗啡【英文名】Apomorphine【适应症】中枢性催吐药.主要用于抢救意外中毒及不能洗胃的患者;常用于治疗石油蒸馏液吸入患者,如煤油,汽油,煤焦油,燃料油或清洁液等,以防止严重的吸入性肺炎。
【禁忌症】心力衰竭或心衰先兆,腐蚀性中毒,张口反射抑制,醉酒状态明显,已有昏迷或有严重呼吸抑制,阿片,巴比妥类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所导致的麻痹状态,癫痫发作先兆,休克前期。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现状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现状随着科学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理想的麻醉性镇痛药相继问世,如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等,复以理想的全麻药丙泊酚及短效肌松剂如罗库溴铵,阿曲库铵等,使临床麻醉水平达到新的高峰,让患者真正感觉到无痛,舒适,安全。
舒芬太尼是2003年引进我国[1],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活性强,适用于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也作为复合麻醉的镇痛,在术后及重症监护室内的镇静、镇痛都有广泛的应用。
标签:舒芬太尼;药理学;临床应用1 药理学舒芬太尼属苯基哌啶类,是N-4位取代的芬太尼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N-{4-甲氧甲基-1-[2-(2-噻吩)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枸橼酸盐。
舒芬太尼是亲脂性化合物,极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保证脑内有效浓度的快速达到,因为它的脂溶性约为芬太尼的2倍。
与芬太尼相比,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所以镇痛效果更好,约为芬太尼的5~10倍,并且具有更长作用时间[2]。
同时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可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因此舒芬太尼适用于心脑血管患者。
舒芬太尼血浆分布半衰期为0.72~1.2 min,再分布半衰期为13.7~17 min,清除半衰期为140~158 min。
舒芬太尼分布容积小,消除半衰期短,其作用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芬太尼。
舒芬太尼不仅经肝脏代谢从尿和胆汁排出,也可在脂肪和肌肉组织中清除,因此反复用药,在组织中无明显蓄积现象。
另外,舒芬太尼经肝脏代谢产物去甲基舒芬太尼也有镇痛活性,效价为舒芬太尼的1/10,即相当于芬太尼,这又是舒芬太尼镇痛时间长的原因之一[3]。
这有利于术后镇痛的应用。
舒芬太尼治疗指数(LD50/ED50)为25211,是阿片类中最安全的一个,对呼吸的抑制与芬太尼相似,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但对呼吸的抑制短于镇痛作用,过量可用纳洛酮拮抗,对心血管的抑制也与芬太尼相似,表现为心率减慢,可用阿托品对抗,血压下降,但比芬太尼更平稳[4]。
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

药店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临床用于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一、麻醉性镇痛药;二、解热镇痛药;三、抗神经痛药;四、抗偏头痛药;五、解痉止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是最常见的镇痛药,临床主要有吗啡和芬太尼等,通过对中枢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二、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等;三、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络酮等。
用途一、急性疼痛。
对急性疼痛患者,主张使用速效和短效药物,如即释吗啡、芬太尼针、杜冷丁针等。
需持续镇痛的患者可通过持续给药方法达到长时间镇痛。
二、慢性疼痛。
如骨关节痛、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管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
对慢性疼痛患者,主要使用控释药物,如控缓释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等,以达到最小的药物浓度峰谷比。
三、癌痛。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主要包括:一、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醋氨酚)、吡唑酮类(如保泰松)、有机酸类(如布洛芬、吲哚美辛);二、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
用途一、解热镇痛。
可用于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肌肉痛和痛经。
二、血栓形成。
三、胆道蛔虫症。
抗神经痛药抗神经痛药大部分都是经过临床试用发现可能有效,再进行系统临床研究,然后回到实验室研究,探讨其机制,推动新药研究发展的一类药物。
主要包括:一、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二、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三、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四、其他药物,如神经妥乐平。
用途一、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
第一代抗抑郁剂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慢性腰背痛、慢性紧张性头痛、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炎性疼痛等神经痛具有镇痛作用。
二、局部麻醉药。
可缓解中枢和外周神经痛。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FDA批准了利多卡因贴片局部贴敷治冶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和其他神经痛。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时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种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根据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 ,对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赋予充分肯定;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协调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种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控制;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种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为加强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于 1987 年颁布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这种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运输和进出口管理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20XX8 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并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于 20XX11 月1 日起施行。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受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取了 20XX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品,从适应症、应用原则、使用方法、慎用及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几方面作出规定,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麻醉性镇痛药物盐酸纳布啡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3月第28卷第9期----------------------------------------------麻醉与疼痛-麻醉性镇痛药物盐酸纳布啡在无痛胃镜检查屮的应用代建忠刘彦龄徐家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69[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性镇痛药物盐酸纳布啡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门诊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
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盐酸纳布啡麻醉镇痛;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镇痛。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记录在麻醉前(T。
)、置入胃镜时(T,)、退出胃镜时⑴)、术毕后15min(T a)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T1、T:时的MBP以及HR低于T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T h T2时,A组患者的MBP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戸<0.05)。
卫时,A组患者的HR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联合应用盐酸纳布啡,循环稳定,麻醉苏醒更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很好的用药选择遥[关键词]无痛胃镜;盐酸纳布啡;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3(C)-0121-04Application of narcotic analgesic drug Nalbuphine Hydrochloride in painless gastroscopyDAI Jian-zhong LIU Yon-ling XU Jia-jiDeparLmenL of AnesLhesiology,FengLai You'anmen HospiLal of Beijing,Beijing10006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Lhe applicaLion of narcoLic analgesic drug Nabuphine Hydrochloride in painless gas-Lroscopy.Methods A LoLal of100paLienLs who planned Lo undergo painless gasLroscopy in Lhe OuLpaLienL Clinic of FengLai You'anmen HospiLal of Beijing from January Lo OcLober2019were selecLed as Lhe research subjecLs,and Lhey were divided inLo Lwo groups according Lo random number Lable meLhod,wiLh50paLienLs in each group.Group A was analgesic wiLh Propofol combined wiLh Nalbuphine Hydrochloride.Group B was anaesLheLised wiLh Propofol.The mean arLerial pressure(MAP)and hearL raLe(HR)were recorded before anesLhesia(T°),gasLroscope inserLion(Tj,gasLroscope wiLhdrawn(T2),and15min afLer Lhe operaLion(T3).Besides,Lhe operaLion Lime,awakening Lime,Propofol dose,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L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MBP and HR of Lwo groups aL T,and T2were lower Lhan Lhose aL T o,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A l T]and T2,MBP levels in group A were higher Lhan Lhose in group B,and 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A l T2,Lhe HR level of group A was higher Lhan LhaL of group B,and Lh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The Lime of awakening in group A was shorLer Lhan LhaL in group B,and Lhe amounL of propofol was less Lhan LhaL in group B,wiLh sLaLisLical significances(P<0.05).There was no sLaLisLical significance in Lhe LoL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Lions beLween Lhe L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n painless gasLroscopy,L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albuphine Hydrochloride has sLable circulation,quick awakening from anesLhesia,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Lions.IL is a good medicaLion choice.[Key words]Painless gasLroscopy;Nalbuphine Hydrochloride;Propofol;InLravenous general anesLhesia目前胃镜检查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由于胃镜检查是侵入性的操作,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采用无痛的方式进行胃肠镜的检查越来越广泛[1-4]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虽然很多医院常规采用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然而临床的实际效果并不满意,往往需要合并应用一些麻醉性的镇痛药物后,才能够显著改善。
优选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可待因。 3.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又分为:
①苯基哌啶类 ,如哌替啶、苯哌利定、芬太尼族; ②吗啡南类(morphinans),如羟甲左吗南; ③苯并吗啡烷类(benzmorphans),如喷他佐辛; 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
激动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 理效应。
(1)镇 痛:
❖ 特点: ①作用强大,迅速缓解各种疼痛 ; ②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 ③镇静; ④欣快(euphoria)。
镇痛机制的研究
1803年 吗啡被分离 1962年 邹冈证明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
围灰质 1973年 Snyder等提出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75年 Hughes等成功分离出脑啡肽 1992~1993年 克隆出 μδκ 阿片受体
❖ 欣快: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2)抑制呼吸
❖ 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降低呼 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并抑制呼 吸调整中枢,减慢呼吸频率,降低潮气 量。
(3)镇咳
❖ 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4)其他
❖ 缩瞳: 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 催吐: 激动脑干极后区的阿片受体
2.兴奋平滑肌
麻醉性镇痛药的 临床应用及不良
反应的处理
定义
❖ 所谓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或narcotics),通常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 绪反应,剂量过大时则可产生昏睡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有时也称为阿片类药 (opiates)。
麻醉性镇痛药分类:
特点:
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 药物与临床研究 ·162020年 第24期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陈史伟1 张接玫11.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摘 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以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方法:在研究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和镇痛;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之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
结果:通过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麻醉,取得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过程中,要注重对舒芬太尼进行有效地应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以做好患者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应用价值前言:相对于传统的芬太尼麻醉和镇痛而言,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中的一种,在临床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促进患者手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现就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评价舒芬太尼应用效果及价值过程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1.58)岁。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为12例,女性患者为9例,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5.21±1.59)岁。
麻醉性镇痛药

3. 代谢:肝脏。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4.排泄:大部分肾排泄,少量乳汁和胆汁 (孕妇、哺
乳期妇女禁用) 。
吗啡不良反应
1. 治疗量:恶心、呕吐、便秘等。
三大中毒症状
2. 用量过大,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瞳孔缩小、呼吸抑
制、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少尿,死于呼吸麻痹。
第十二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本章主要内容
1.重点掌握镇痛药的应用原则、代表药物吗啡的药理 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熟悉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
3.了解各种镇痛药的名称、使用方法。
疼痛的表现很多
面部疼痛
头痛
另:恶性肿瘤
多伴有疼痛
心绞痛
内脏痛
疼痛的表现很多
颈椎病可以 引起心前区疼痛
腰椎病引起腰痛
及肺功能不全者禁用。 (4) 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5) 降低子宫张力,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
延长产程,产妇禁用。
由于吗啡收缩胆道奥狄括约肌, 胆绞痛: 吗啡+阿托品 适宜合用
吗啡药理作用
3.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⑴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这与吗啡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促组胺释放和 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有关。 (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 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的结果。颅脑损 伤,颅内压高者禁用。 4.其他
吗啡的镇痛机制-激动阿片受体
• 吗啡通过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 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而发挥 镇痛作用。
• 作用于边缘系统和蓝斑的阿片受体,则可减缓疼痛 所引起的不愉快、焦虑等情绪和致欣快感。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前言药物滥用差不多成为对人类生存和进展构成重大威逼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纳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靠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放松和愉快感,从而逐步产生对药物的期望和依靠,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专门行为,经常会导致严峻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躯体依靠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专门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靠性,假设流入非法渠道那么成为毒品,造成严峻社会危害。
依照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关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确信;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和谐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操纵;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类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为加强对我国麻醉药品的治理,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麻醉药品治理方法»,对这类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运输和进出口治理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8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并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治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依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治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务人员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受卫生部托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治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麻醉药品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手术时
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包括静
脉麻醉药、插管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等。
2. 剂量的确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需要,确定
合适的麻醉药品剂量。
剂量过大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呼吸
抑制等副作用,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3. 给药途径的选择: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的考虑:麻醉药品的应用需考虑
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患者的禁忌症。
例如,麻醉药品与
局部麻醉药、镇痛药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5. 监测和管理:麻醉过程中需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管理。
包
括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麻醉深度的
监测和调节。
总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
要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管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
舒适。
此外,麻醉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护
人员的安全。
《麻醉性镇痛药》课件

如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 行机械通气。
恶心呕吐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可预防性地使用止吐药,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避免空腹使用。
治疗
如出现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 体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药物依赖性
06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研发新型麻醉性镇痛药
针对不同疼痛机制,开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新型麻醉 性镇痛药。
临床试验设计
建立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确保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充 分验证。
临床试验实施
确保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药物联合应用与优化方案
05
特殊人群使用麻醉性镇痛 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
许多麻醉性镇痛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麻醉性 镇痛药,以免增加胎儿畸形和发育不良的风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选择对胎儿 影响较小的药物。
哺乳期妇女
麻醉性镇痛药可能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期间,应暂停母 乳喂养,以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应严格控制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期 使用,同时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心理辅导。
治疗
如出现药物依赖性,应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直至戒断,同 时给予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其他副作用与防治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应详细了解 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与其他 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分类
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a e n e u a i n fn r o is g me tr g l t so a c t .Me h d Th a ite ,a u t u e n r q e c o a c t sd r g 2 0 — 0 8 o c t os ev r is mo n ,n mb 0 6 2 0 e c n i u o ptl r n lz d n o r h s ia we e a ay e .Re ut Th a c tci u o p t l a n i c e s d te d d rn 0 6 2 0 , u o — sl s e n r o i n o rh s i d a r a e r n u i g 2 0 — 0 7 B td wn ah n
酸 吗啡 缓释 片 用 于癌 症疼 痛病 人 逐 步增 加 。盐 酸哌 替 啶 注射 液 用 于 癌 症疼 痛病 人 所 占 比例 减 小 。结 论
用 的透 皮制 剂有 待 推 广和 提 高 。
麻 醉 性 镇 痛 药
能合 理 应 用 于麻 醉 、 后 镇 痛及 癌 症疼 痛 ; 用 于癌 症 疼 痛 患者 的 无创 性 给 药 用量 仍 有 不 足 。特 别 是 不 能 口服 的 患 者使 术 但 【 键 词】 麻 醉 药品 ; 合 理 用 药 ; 应 用分 析 关
sa o t p r t e a a g sa a d t e p i fc n e .Bu h h r p o e o o wo n d cn ii g f rc n e a in s i ,p so e a i n l e i n h a n o a c r v tt et e a y d s fn u d me ii e g v n o a c r p t t e wa t l a k n .Es e il o h a in swh r n b e t e te t d b r l h r n d r l r p r t n e d d ss i c i g ll p c al f r t ep t t o we e u a l o b r a e y o a ,t e ta s e ma e a a i s n e e y e p o t e p o t d a d i r v d o b r mo e n mp o e .
麻醉性镇痛药

哌替定(度冷丁):具有镇痛,安眠,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用药后有
欣快感,并有成瘾性。
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排
量降低,对呼吸有轻度抑制作用。
常作为麻醉前用药,常作为麻醉前用药,成人用量为50mg、小儿为lmg/kg肌内注射,但2岁以内小儿不宜使用。
与异丙嗪或氟哌利多合用作为麻醉辅助用药。
可用于急性疼痛治疗,成人
用量为50mg肌内注射,间隔4 -6小时可重复用药。
码啡:是从鸦片中提取出的阿片类药物。
作用于大脑边缘
系统可消除紧张和焦虑.并引起欣快感,有成瘾性。
能提高痛阈,解除
疼痛。
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轻者呼吸减慢,重者潮气量降低甚至呼
吸停止,并有组胺释放作用而引起支气管痉挛.吗啡能使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及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血压降低,但对心肌无明显抑制
作用 . 主要用于如创伤或手术引起的剧痛、心绞痛等。
由于
吗啡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常作为麻醉前用药和麻醉辅助药,并可与催眠药和肌松药配伍施行全静脉麻醉。
成人用量为5 -10mg皮下或
肌内注射。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导管位置: 放置于蛛网膜下腔 (subarachnoid space), 从脊柱经皮下
隧道连接至药泵
药泵位置: 腹部
用量小,相当于口服剂量1/300, 根据疼痛模式选择不同的输注 模式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类药物, 例如吗啡通过鞘内药 物输注系统注入鞘内,直接与脊髓后 角的阿片类结合,产生类似内源性内 啡肽和脑啡肽的作用,抑制P物质的释 放,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CH3
10
D
9H
1 11
B
15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2
12 A
13 C
7
E
34 HO
56
O
OH
含5个手性中心(5R,6S,9R,13S和14R) B/C环呈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顺式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口服首过消除明显;皮下、肌内注射吸收较好。 脂溶性低,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足以发挥药
理作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约35%) 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部分自肾排出T1/2=2.5-
和组胺释放使支气管收缩
Image 颅脑外伤、颅内压增高者禁用。(脑血管扩张)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诊断未明的疼痛如急腹症不 应盲目止痛。胆绞痛者不能单独使用。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羟考酮 可待因 芬太尼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羟考酮:中效镇痛止咳药同时具有抗焦虑和精神放松 作用
有效的疼痛治疗包含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 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性镇痛药)
明确诊断、疼痛原因、性质、部位、影响因素。 评估疼痛强度,让病人和家属有权参与评估 尽可能长时间的采用无创(非介入)治疗。 常规按时给药,PRN给药仅为常规给药的补充 个体化用药原则。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效果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效果麻醉科在术后镇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对患者来说常常是一次极大的身体负担,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不适。
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麻醉科医生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术后镇痛药物,以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效果。
一、术后镇痛药物的分类术后镇痛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进行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常见的术后镇痛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镇痛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传递途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知。
2. 镇静类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3. 局部麻醉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局部应用或局部注射,直接作用于术后创面,减轻局部疼痛。
根据给药途径,常见的术后镇痛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静脉镇痛:通过静脉输注药物,使药物迅速到达体内各组织,迅速发挥效果。
2. 口服镇痛:患者术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镇痛,方便易行。
3. 局部应用镇痛:将药物直接涂抹或涂敷在术后创面上,直接减轻创面疼痛。
二、术后镇痛药物的效果术后镇痛药物的效果因药物的种类和给药途径而有所差异。
合理选用适当的药物和给药途径,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以下是常见术后镇痛药物的效果介绍:1. 镇痛类药物效果:镇痛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镇痛、口服镇痛等给药途径应用。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镇痛类药物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
2. 镇静类药物效果:镇静类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镇痛等给药途径应用。
镇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3. 局部麻醉类药物效果:局部麻醉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具有良好的局部镇痛效果。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应用于术后创面,通过麻醉创面周围的神经末梢,减轻局部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甾体抗炎药 +-辅助药物
• 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 不同药物。
• 轻度疼痛:非甾类抗炎药止痛药---扑热息痛、阿司
匹林、双氯芬酸盐、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意施 丁等。
• 中度疼痛:弱阿片类止痛药---可待因、强痛定、曲
马多、奇曼丁、可待因控释片等。
• 重度疼痛:阿片类止痛药---吗啡片、美菲康、美施
药理作用
与吗啡相比
镇痛效价强度仅为吗啡的l/7一1/10; 无明显镇咳、缩瞳作用; 引起便秘,尿潴留作用弱;
成瘾性慢、戒断症状轻;
不延长产程。
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
临床应用:
镇痛
替代吗啡用于各种剧痛; 胆绞痛、肾绞痛: 哌替啶+阿托品; 可用于分娩止痛(故产前2-4小时禁用)。
住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
术后疼痛危害严重
• 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痛苦,干扰睡眠,影响情绪和日常活动, 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影响 呼吸急促 烦躁不安
心率加快
危害
促进血栓形成
血压升高
降低胃肠道功能
徐建国, 等. 疼痛药物治疗学. 2007; (1) : 265-266.
术后镇痛管理目标
I
3
阿片类药物 几无"封顶效应” (NSAIDs存在 封顶效应1)
机理:
吗啡与阿片受 体结合,兴奋阿 片受体,抑制感 觉神经末梢释放P 物质,使后膜产 生超极化,阻断 痛觉冲动传导, 产生中枢性镇痛 作用。
含脑啡肽的神经元与疼痛
含脑啡肽的神经元释放脑啡肽,后者可与 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减少感 觉神经末梢在疼痛刺激时释放 P 物质从而 阻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
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培训
目录
一、镇痛药的发展历史 二、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发明麻醉镇痛药之前的情况
• 在使用麻醉剂之前,惨死在外科医生 刀下的人所经受的痛苦无可名状。 • 由于手术时病人十分痛苦,休克极多, 迫使手术向快速方向发展。 •在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国医 生罗伯特· 李斯顿,他以手术奇快著称, 人称“李斯顿飞刀”。
为什么癌痛患者使用强阿片药物不易成瘾
• 连用3-5天即产生耐药性,1周以上可成瘾;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重度疼痛,按WHO三 阶梯止痛原则,口服给药、按时、按需、 剂量个体化,一般不会造成成瘾)。
• 1.循证医学的实证;
• 2.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
止痛的强烈要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疼痛是成瘾的“天然拮抗剂”)
[临床应用]
止泻 对症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导 致急性肺水肿而引起的呼吸 困难,其治疗为强心、利尿、 扩血管。
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 可迅速缓解呼吸困难; 扩张外周血管;
缓解心衰引起的恐惧、躁动;
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肺水肿 肺换气功能降低 呼吸困难
扩血管、降低前后负荷
吗啡
疼痛
疼痛评估
•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 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 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 疼痛强度评估 –视觉模拟评分法 –数字等级评定法 –语言等级评定法 –面部表情评定法
疼痛强度评估
数字等级评定法 面部表情评定法
术后疼痛普遍存在,镇痛不足现状不容乐观
40
阿片受体拮抗剂
最大程度的镇痛
II
最小的不良反应
目标
III
最佳躯体和心理功能
IV
最好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3) : 190-196.
药物镇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止痛途径:改善痛源、提高中
(2)按阶梯用药 ;
(3)按时用药 ;
枢的痛阈、阻断痛觉在中枢神 经系统中的传递达到止痛效果。
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
临床应用:
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 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哌替啶
– 哌替啶的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 – 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具 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 – 注射给药,使药物较快在脑内达到高浓度, 容易逾越镇痛浓度直达引起欣快感浓度, 增加成瘾性 – 可作为短效止痛药用于术后或爆发痛的治 疗,对于慢性疼痛度冷丁不做推荐
注意事项:
1.不宜长期使用; 2.不能滥用; 镇痛药的及时应用不但能消除病人的感觉, 还可改善、防止可能产生的生理功能紊乱。 但疼痛的部位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对 诊断不明确的病不要滥用镇痛药。 3.只用于机体不能忍受的且其他药物无效的 疼痛; 4.属对症治疗。
阿片类镇痛药
•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粟果浆汁干 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吗啡占约10%
其他:
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 →延长产程,影响分娩; 膀胱括约肌收缩 →尿潴留 输尿管平滑肌收缩 →尿潴留 大剂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哮喘↑
[药理作用]
• (三)扩张血管
扩张外周血管 → 血压↓ ①(+)孤束核的阿片受体,中枢交感张力↓ 。 ②组胺释放↑ 。 扩张脑血管 → 颅内压↑(呼吸↓ ,致CO2蓄积)。
降低呼吸中枢 对CO2敏感性
CO2潴留
呼吸急促、表浅 (呼吸中不良反应]
啡
1 副作用 呕吐、便秘(麻仁丸)、排尿困难、 体位性低血压、呼吸抑制 成瘾性!? 2耐受性 连用2-3周 ?
依赖性 身体 / 精神依赖性产生戒断综合症 / 觅药行为(蓝斑μ-R 下调)
3急性中毒 三联症(昏迷 呼吸抑制 针尖样瞳孔)
吗 啡(morphine)
[体内过程]
• 吸收:首过效应强,皮下注射吸收快,T1/2约2~3 h。
• 分布:广,30%血浆蛋白结合; 少量透过血脑屏障、可 透过胎盘屏障。 • 代谢:肝,10%成为去甲吗啡; 二相结合代谢产物活性 增强。
• 排泄:肾 & 乳汁排泄。
[药理作用]
三 镇 一 抑 制
致死的 主因 兴奋
吗啡急性中毒
过量引起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瞳孔 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 下降、少尿,死于呼吸麻痹。
抢救:人工呼吸、给氧、给予阿 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
吗啡(morphine)
禁忌证
分娩止痛; 哺乳期妇女止痛;
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
颅脑损伤及颅内压增高;
新生儿及婴儿。
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
①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羟考酮、可待因、罂粟碱、哌替啶、 安那度、芬太尼、美沙酮、镇痛新等
②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地佐辛、布托啡诺等 ③ 其他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罗通定
阿片类镇痛药物
1
阿片类药物 镇痛作用强1(迄今 为止最强效镇痛 药物2)
阿片类药物 特点
2
阿片类药物 无器官毒性1(NSAIDs 可引起严重胃、肝、肾 损伤2)
• 定义:作用于CNS,通过激动阿片受体,
在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的情况下,能选 择性抑制痛觉,减轻或消除疼痛的药物。
•
1.
特点:
对痛觉有高度选择性,镇痛时意识清醒, 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2.
3. 4.
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有效;
镇痛同时伴有镇静作用,可同时缓解疼痛 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属于麻醉性药品范畴,反复应用易成瘾, 为国家管制药品。 红处方
目录
一、镇痛药的发展历史 二、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 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75%~80%的癌痛病人、 50%~60%的慢性疼痛病人采用药物治疗 即可控制疼痛。 • 侵入治疗 麻醉: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 神经外科治疗:垂体切除 • 其他:生理和心理治疗
镇 痛 药
其他: 干扰体温:体温↓,但大剂量时体温反而升高 干扰内分泌:抗利尿素、催乳素和促生长素↑;黄 体生成素↓
中毒指标: 针尖样瞳 孔
[药理作用]
(二)平滑肌
胃肠道:胃肠平滑肌张力↑ 消化腺分泌↓,便意↓ →止泻及致便秘作用;
胆道: 胆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收缩 →胆道排空受阻,胆 道和胆囊内压↑ →胆绞痛。 阿托品
“李斯顿飞刀”三个特别令人胆 寒的病例
对魔幻止痛物的希冀 鸦片、可卡因、曼陀罗子
镇痛药发展简史 • 公元前 古巴比伦人已知其精神作用 后来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东方
• 4000年前 古阿拉伯医生已用其治病(止泻药) • 1803年 首次分离出morphine
• 1874年 合成二乙酰吗啡 (海洛因)
• 1939年 人工合成哌替啶
康定等。
• 辅助药物: (1)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和强的松,可以减轻周围神 经水肿和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 (2)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百忧解,可以镇痛、镇 静、改善心情; (3)抗惊厥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治疗撕裂性及烧灼 样痛和放化疗后疼痛; (4)羟嗪类抗组胺药,具有镇痛、镇静、止吐作用; (5)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 右美托米啶,口服用 药或经硬膜外途径给药,可有效控制癌性疼痛,尤其是神 经病理性疼痛; (6)其他辅助用药:安定类药物、布洛芬类药物可解除横纹 肌的痉挛;东良菪碱或氯苯尼酰胺可抑制肠痉挛;抗生素 能减轻继发感染的疼痛。
疼痛的意义
疼痛是一种警戒信号。表示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
伤,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防御反应,保护机体避免伤害。
但是:
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
疼痛长期持续不止,便失去警戒意义,反而对机体构成难以忍受的 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降低生活质量,产 生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精神情绪:精神兴奋、焦虑、烦躁、抑郁等 循环系统: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内分泌系统:激素释放→血糖升高等 呼吸系统:术后疼痛→术后肺并发症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凝血机制:提高血液黏稠度→血栓形成 其他:免疫功能↓、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