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3. 利什曼病的危害性,我国防治黑热病的成就及现状。
熟悉:免疫诊断。 掌握:1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形态结构。
2. 生活史、致病和病原诊断。 3. 流行因素、环节和我国黑热病流行类型及白蛉媒介。 4. 防治原则。 第二节 了解:布氏冈比亚锥虫、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和克氏锥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及锥虫 病的流行和防治原则。 第三节 了解: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免疫。 熟悉: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流行和防治原则。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和诊断。 第四节 熟悉:阴道毛滴虫病的流行和防治原则。 掌握: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特点,致病和实验诊断。 第五节 了解: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的形态结构,与阴道毛滴虫比较。(自学)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了解:1. 疟原虫裂殖子超微结构及侵入红细胞过程。
2. 疟疾疫苗的研究概况。 3. 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 4. 世界疟疾流行概况及今后的任务。 熟悉:1. 免疫学诊断。 2. 疟疾媒介按蚊。 3. 疟疾的免疫(先天抵抗力,获得性免疫)。 4. 我国疟疾流行概况及我国疟防工作的成就及今后的任务。 掌握:1. 疟原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 2. 疟原虫生活史包括在蚊体内发育和在人体内发育的红细胞外期及红细胞内期,间
第三章 第一节 掌握:1.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直接型的土源性蠕虫,间接型的生物源性蠕虫,寄生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
一、前言
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它是研究各种病原体与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生活繁殖过程及其对人体的致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系统课程。本文将对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设计做出详细的介绍,以期帮助各位医学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熟悉寄生虫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和分类以及种类
•掌握寄生虫的形态、解剖、生命周期及其与人体疾病引起的关联
•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常识防寄生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内容
3.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寄生虫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2.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及其特征
3.2 寄生虫的解剖与生命周期
1.真菌的结构与功能
2.不同种类寄生虫的解剖结构
3.不同种类寄生虫的生命周期过程
3.3 寄生虫与人体疾病
1.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分类
2.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和致病机制
3.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4 预防与控制
1.日常生活中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2.社会与医学控制寄生虫病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媒体播放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等;
•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对寄生虫病的深层次认识;
•病例分析法:通过病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不同种类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五、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寄生虫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于寄生虫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答题;
•实验考核:测评学生对于寄生虫的鉴定和实验操作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
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妇幼、检验、口腔专业使用)
教学目标
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辨认,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附表:实验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教学内
容实验学时
实验一蛔虫、鞭
虫 3
实验二钩虫、蛲
虫 3
实验三旋毛虫、丝
虫 3
实验四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
虫 3
实验五并殖吸虫、血吸
虫 3
实验六绦
虫
3
实验七阿米巴原虫、贾第
虫 3
实验八阴道毛滴虫、利什曼原
虫 3
实验九疟原虫、弓形
虫 3
实验十医学昆
虫 3
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蛔虫、鞭虫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生物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蛔虫卵和鞭虫卵的形态特征;
3. 掌握蛔虫和鞭虫成虫的外部形态特点;
4. 掌握诊断肠道寄生虫常用的粪便直接涂片法。
【实习内容】
1.观察标本: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鞭虫卵
2.示教标本:蛔虫成虫自然形态、蛔虫唇瓣、蛔虫成虫引起并发症的大体标本(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肝脓肿等)、鞭虫成虫自然形态、鞭虫在肠粘膜的寄生状态
3. 操作技术:粪便直接涂片法
【电视录像】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时(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24)
学分:3 学分
适用对象:预防医学专业
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医学寄生虫学由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学习本学科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的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适应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为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本学科总学时为54学时,因此我们选择以下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医学原虫概论、叶足纲、孢子纲、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昆虫纲、蛛形纲。其中安排30学时理论讲授和24学时实验实习。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学诊断、流行环节为重点,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要介绍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要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防治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水平的新进展。同时要结合本省寄生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些重要的地方性流行的病原寄生虫。对寄生虫名称及重要专业术语必须介绍英文,为同学逐步掌握阅读英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讨论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并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医学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平台课
讲课学时:30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医学本科生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药理学
开课单位: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属于病原生物学范畴。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控制与消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打基础,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依据。它与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为主。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学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对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前言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进度安排(总学时45学时,讲课27,实验18),由本室主讲教师共同制订本教案,以供教师备课、讲课、实验带教、复习指导参考。
教案内容:
1.教学要求
2.时间安排
3.重点
4.难点
5.教学内容
6.中、英文专业词汇
7.思考题
8.参考文献等本教案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与提高。
病原生物学系
2006.12
修订
总论、医学蠕虫、线虫概论、蛔虫
教学课时 3学时
第一部分总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寄生虫病的名称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掌握寄生虫、宿主及寄生虫的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3.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4.掌握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概念
5.掌握感染阶段(期)、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等基本概念
6.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及寄生虫进入人体的方
式(即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特点
7.熟悉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8.熟悉生物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及寄生虫的演化
9.熟悉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等特点。
10.了解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了解目前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及寄生虫学的研究发展方向
12.了解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及分类系统
13.了解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14.了解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流行的地方性、
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特点及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时间安排:
总论 80分钟
第一章引言
1.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内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标准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40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空军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与疗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
《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能感染人的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医学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活规律、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和防治以及传播媒介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医学重要性和防制原则等。《医学寄生虫学》由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组成。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一门重要桥梁课程和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
预修课程为《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等,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充分说明,以教员为中心的单纯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军医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级军事医学人才的要求。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相对忽视了对学员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旧格局非但没有被打破,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高等医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依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军医大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进一步夯实医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出发逐步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最终确立学员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级军事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详细学时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部分总论
2
第二部分医学线虫4
6
第三部分医学吸虫 6 6
第四部分医学绦虫 3 3
第五部分医学原虫 6 6
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 3 3
小计24 24
合计48
第一部分总论
教学时数:3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
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
一、医学线虫
教学时数:6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科学。在医学教学中,它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的新概念,建立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认清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并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四个功能;使学生学会并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给予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制定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并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预防医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应用相应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讨论课是通过具体的预防医学案例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并且作为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在考题中既有客观题又有应用与分析题,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总学时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总学时为7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0学时,讨论课18学时。
《医学寄生虫学》学习指南
《医学寄生虫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
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
类健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术,以适应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有关病原学
的基础。
在学习人体寄生虫学时,要联系解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逐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体寄生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掌握
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主要致病作用及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了解寄生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首选治疗药物、地理分布及流行因素,从而可以制
定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的有关措施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学时:总计54 理论课 38 实验课或见习 16
学分:总计3.5 外语 0 课外 0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等、中医学、中药学开课院系:病原生物生物学系
(三)学习参考资料
①陈晓光、郑学礼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医学寄生虫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
②汪世平主编:副主编临床医学本科采用全国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陈晓光教授为副主编)。
③梁韶晖主编: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供临床、基础、预
防、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用)《医学寄生虫学》(彭鸿娟等副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
④高兴政主编:临床医学7年制和8年制采用长学制双语教材:《医学寄生虫学》(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寄生虫的标本观察和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动物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开展学生业余科研小组活动,体会科研设计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专业外语: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学名,熟悉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本大纲适用于我校五年制本科的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总学时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2.5学分。
二、理论课教学容及基本要求
总论学时分配:2学时
掌握:寄生关系中的寄生虫与宿主的含义;生活史的含义及其类型、寄生虫类别、宿主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寄生虫感染期(感染阶段)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熟悉: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及异位寄生的含义;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病、带虫者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寄生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了解:生物界中各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寄生环境引起寄生虫发生的适应性变化;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
医学蠕虫学共11学时
吸虫学时分配:5学时
(一)吸虫概论 0.2学时
熟悉: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发育过程。
(二)华支睾吸虫 1.5学时
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包括保虫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第一、第二)、感染阶段、感染方式;致病机理、引起的疾病与临床表现;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
熟悉:成虫的外形特征、口腹吸盘、消化系、生殖系的特点;华支睾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了解: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特征;免疫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三)布氏片吸虫 0.3学时
掌握: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
熟悉:终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媒介水生植物。
了解:致病、实验诊断、流行特点与防治。
(四)卫氏并殖吸虫 1学时
掌握: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第一、第二)、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异位寄生。
熟悉:转宿宿主;急性期、慢性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原学检查方法。
了解: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特征;X线、CT、免疫学检查;分布与流行特点、流行因素;防治重点及一般措施。
(五)斯氏狸殖吸虫和异盘并殖吸虫 0.3学时
了解: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与卫氏比较)。
(六)日本血吸虫 1.5学时
掌握:成虫(雌虫和雄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寄生部位、产卵方式、虫卵排出途径、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感染方式;虫卵的致病机理、病变部位、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粪便自然沉淀法、毛蚴孵化法、直肠镜活检等病原学检查方法;流行特点、流行因素。
了解:钉螺、毛蚴和尾蚴的形态特征;尾蚴、童虫和成虫的致病作用;伴随免疫的概念;免疫学诊断;流行现状,综合性防治措施。
(七)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0.2学时
了解:病原、流行、防治。
绦虫学时分配:2学时
(一)绦虫概论 0.15学时
熟悉:成虫形态特点;绦虫生活史特点。
(二)链状带绦虫 1学时
掌握:头节、成节、孕节及虫卵的形态特点;在人体及猪体的发育过程、感染阶段、成虫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成虫的致病;囊尾蚴致病及其感染方式。
熟悉:成虫的一般形态,肠绦虫病的病原学检查;流行因素。
了解:囊尾蚴的形态特征;囊虫病的一般检查方法;分布特点;综合性防治措施。
(三)肥胖带绦虫 0.2学时
掌握:头节、孕节的形态特点;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成虫的致病。
熟悉:生活史、诊断。
了解:流行与防治。
(四)细粒棘球绦虫 0.3学时
掌握: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棘球蚴(包虫)病发生及寄生部位。
熟悉:棘球蚴的形态结构;
了解: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中间宿主;临床表现;一般检查方法及免疫学检查,棘球蚴病禁止穿刺;本虫在牧区的流行因素;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五)短膜壳绦虫(自学)
熟悉: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
了解:三种类型的发育过程:经中间宿主、不经中间宿主和患者体增殖;自体重复感染,成虫致病特点;诊断、流行和防治。
(六)曼氏迭宫绦虫 0.35学时
掌握:裂头蚴的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
熟悉:人体可作何种宿主;常见寄生部位、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了解: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中间宿主(第一、第二);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线虫学时分配:4学时
(一)线虫概论 0.1学时
熟悉:线虫的发育阶段及其生活史类型。
了解:常见虫种及成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似蚓蛔线虫 1.2学时
掌握:受精卵、未受精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寄生部位、虫卵在外界发育条件、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经肺移行;虫所致并发症及其原因。
熟悉:雌雄成虫外形、部结构(消化系、生殖系);幼虫、成虫的一般损害;病原学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造成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