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寄生虫 五年制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篇总论(一)主要教学内容(第一~四章):1.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2.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5.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二)主要教学要求1. 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
2. 通过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
3. 了解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幻灯等教具,课堂讲授2学时。
实验2学时。
(四)英语词汇:human parasitology 人体寄生虫学parasitism 寄生parasite 寄生虫host 宿主intermediate host 中间宿主definitive host 终宿主reservoir host 保虫宿主life cycle 生活史premunition 带虫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伴随免疫carrier 带虫者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parasitic zoonoses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第二篇医学原虫第五章原虫概论(一)主要教学内容:1.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4.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二)主要教学要求: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及常见种类和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幻灯等教具,课堂讲授0.5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供五年制本科生使用)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 法医 中西医七年制 医学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课程号:50127820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时:3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分:2
根据国家教委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
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适当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寄生虫学重要专业术语要
介绍外文,为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
-3-
掌握内容:
生活史:在媒介昆虫白蛉体内的发育;在人及脊椎动物体内的发育。 致 病: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及临床表现;我国黑热病的特殊表现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无鞭毛体及其超微结构、前鞭毛体。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骨髓穿刺物或血液涂片、培养及动物接种、皮肤活检)、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媒介、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特征;治疗患者、捕杀病犬、灭蛉、
第一篇 总论
掌握内容:
寄生虫、宿主、寄生关系的概念。
宿 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储存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期、感染途径及方式、世代交替、寄生部位及移行途径。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损害、化学毒素作用。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宿主免疫应答的类型、寄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原虫、蠕虫以 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为重点,同时联系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进行学习。医学节 肢动物以形态、生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学习重点。寄生虫学实验是该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理论讲授的重要补充,教学双方都必须加强重视和认真对待。通过实验课加强有关基本 技术操作和技能的训练。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螺类宿主对毛蚴的吸引作用,幼虫在螺体内的发育和无性繁殖,尾蚴逸出的条件和 尾蚴的生态)。 3. 日本血吸虫尾蚴所致的损害(尾蚴性皮炎),童虫所致的损害,成虫所致的损害, 虫卵所致的损害及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异位寄生和异位损害。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4. 伴随免疫的概念。 5. 实验诊断,包括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的应用。 6. 流行环节(传播途径和方式,保虫宿主在传播上的意义,钉螺生态)、我国疫区类 型及流行因素,综合防治措施。 第七节 了解: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感染途径和方式,致病特点。(自学)
理论课教学时数 32 学时,另外有配套的实验教学课 24 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是
4:3。
二、基本要求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及寄生 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 第一节 了解:寄生关系的演化。 掌握:寄生、共栖、互利共生、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
第十四章 绦虫 第一节 了解:1. 常见人体绦虫的分类。
2. 成虫、中绦期幼虫和虫卵形态特点。
3. 绦虫一般生理与体壁超微结构。
熟悉:绦虫生长、发育、繁殖的一般规律和园叶目,假叶目两类绦虫的形态、生活史的差异。
掌握:绦虫致病机制及对人体的危害。
第二节 了解:“增殖型”裂头蚴病和增殖裂头蚴病。 熟悉:1.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裂头蚴形态。
了解: 1. 肝片形吸虫的形态。 2. 肝片吸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掌握:1. 肝片形吸虫的生活史。 2. 致病特点。
第五节 熟悉: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环节和防治原则(两种并殖吸虫基本相同)。 掌握:1.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活史(斯氏狸殖吸虫基本相同)。
Hc-ffdj《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doc
%1我们II打〈败〉了敌人。
%1我们II 〔把敌人)打〈败〉了。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I刖a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杏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更点学习。
%1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里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1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1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II正文实验一总则吸虫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f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蝴、肺吸虫尾蝴及囊蝴、血吸虫尾蝴及毛蝴的形态特征。
医学寄生虫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供临床、皮肤性病医学类专业用)※<前言>人体寄生虫学属于病原学范畴,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研究人体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及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和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的目的。
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及医学节肢动物,主要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内容。
在医学教育中,人体寄生虫学与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及病理学总论有着密切联系,并为以后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医学专业等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22学时,全为理论学时。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引言一、教学目的学习寄生虫的危害性,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二、教学要求1.掌握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2.了解寄生虫的危害性、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1.寄生虫的危害性(1)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寄生虫生物学与寄生虫病学习寄生现象相关概念、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与寄生虫病特点。
二、教学要求1. 掌握寄生虫、宿主、寄生概念,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检验寄生虫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属于病原学和病原学检验范畴。
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共安排72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寄生虫病临床检验的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结合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以及我省常见和多发寄生虫病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为主。
原虫、蠕虫以其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理为基本教学内容,把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作为重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医学节肢动物以其直接危害与致病阶段相关的形态结构和诊断方法为重点,简述流行情况。
重要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贡献,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
适当介绍国外寄生虫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
结合双语教学的开展,尽量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文学名和专有名词。
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外自学以及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种类。
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教学大纲(医学检验专业用)前言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发生、发展及传播环节和规律。
寄生虫学是从生物学和动物学派生出来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们对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寄生虫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及造成这些损害的原因,并通过实验室诊断查出寄生虫的感染,以便用有效地手段进行治疗。
在教学过程中间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本专业外文词汇,为培养学生逐步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认识与贡献及国内外在寄生虫学与寄虫学病防治工作中的成就。
检验专业本课程教学时数36 学时,理论实验比例为1:1 。
第一篇总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寄生现象,宿主的种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
(二)、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了解寄生虫学定义和范畴及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一)、寄生现象: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和宿主的概念。
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的类别。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化学性损伤和抗原性刺激;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防治原则。
•医学蠕虫一、目的要求了解蠕虫的特征、分类、生活史。
二、教学内容蠕虫的定义、特征、分类、生活史(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 。
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蛔虫、钩虫、丝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熟悉流行因素,了解防治原则。
(二)、熟悉鞭虫、蛲虫、旋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一)、似蚓蛔线虫( 蛔虫) :形态( 成虫特征、虫卵) 、生活史( 寄生部位、外界发育、感染期和方式、幼虫移行) ,致病( 肠道损伤、并发症) 、实验诊断、流行( 分布、因素) 、防治。
(二)、毛首鞭形线虫( 鞭虫) 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平台课讲课学时:30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本科生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后续课程: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药理学开课单位: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属于病原生物学范畴。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控制与消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打基础,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依据。
它与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为主。
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学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
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对人体寄生虫学有系统的认识;2.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3.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主要致病作用及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技术;4.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首选治疗药物和诊疗新技术;5.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6.通过医学寄生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掌握常见寄生虫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人体寄生虫学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其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人体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性(免疫性)、诊断、流行和防治。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寄生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与寄生虫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等辅助方法及防治原则。
人体寄生虫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
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相关知识奠定病原学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科和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学检验专科、乡村医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专科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寄生人体的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以及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直接和间接危害性。
2.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能理论联系实际,将人体寄生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4.能在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病原学检查的特点。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按上课内容顺序)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总论 2肠道线虫 3 1组织线虫 2 1吸虫 3 2绦虫 3 1原虫概论和叶足虫 2 1鞭毛虫 2 1孢子虫 3 1考试 222 8四、考核要求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成绩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
详细学时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部分总论2第二部分医学线虫46第三部分医学吸虫 6 6第四部分医学绦虫 3 3第五部分医学原虫 6 6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 3 3小计24 24合计48第一部分总论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一、医学线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2. 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1. 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设计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设计《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
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容与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
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围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1、共栖2、互利共生3、寄生二、寄生虫分类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三、寄主的分类四、寄生虫的生活史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1、经消化道感染2、经皮肤感染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4、经接触感染5、经胎盘感染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素作用4、免疫病理损伤三、寄生虫感染的转归1、显性感染2、隐性感染3、带虫状态第三节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一、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1、固有免疫2、适应性免疫二、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1、寄生虫抗原复杂、种类繁多2、非消除性免疫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第四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寄生虫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生物因素3、社会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五、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概况第五节寄生虫检验的目的和方法一、寄生虫检验及目的1、寄生虫检验的目的2、寄生虫检验的概念二、寄生虫检验的方法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二篇医学蠕虫第一章线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虫卵和丝虫蚴、旋毛虫囊包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与实验诊断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总则吸虫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一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蚴、肺吸虫尾蚴及囊蚴、血吸虫尾蚴及毛蚴的形态特征。
(五)了解姜片虫与肝片虫的形态区别。
本科第七版(临床医学)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供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使用)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2008年12月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
教学以寄生虫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及诊断为重点,简述流行因素及防治(制)原则。
通过学习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奠定有关寄生虫的基础,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病原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中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
课程2学分,计划学时为57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27学时。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注意与临床病例的结合,进行理解记忆,注意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验教学采取直观方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有关新理论、新技术并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开设综合性及提高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考试方式及考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题等,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30%,主要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实验卷面考核等方面。
学时分配表第一篇总论熟悉寄生虫学的内容和任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寄生虫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引言【目的要求】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arasi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7222009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分:1.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选用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医学寄生虫图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 Essentials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M]. Jaypee Brothers Medical Publishers (P) Ltd,2014选读书目[1]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医学寄生虫学词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分子寄生虫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人体寄生虫学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5]Paniker's Textbook of Medical Parasitology[M]. Jp Medical Ltd,2013二、课程教学目标概述医学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重要的课程。
主要介绍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涵盖了医学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发育、繁殖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流行和防治等内容。
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助于认识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相关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指导临床医疗工作。
人体寄生虫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New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生使用)适应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妇幼法医中西医七年制医学检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课程号:50127820 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根据国家教委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寄生虫学重要专业术语要介绍外文,为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
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规律和控制消灭的基本原则。
目前,寄生虫学的研究已进入亚细胞和分子生物水平的研究,从而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根据。
人体寄生虫学不仅与其他医学基础课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适于在医用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课程结束;病理学总论和医学免疫学部分学完时再学习为宜。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适应性要强,毕业后可以从事医学临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工作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解决寄生虫病防治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寄生虫学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新技术,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
原虫、蠕虫以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为重点,同时联系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进行学习。
医学节肢动物以形态、生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学习重点。
医学与科技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医学与科技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衔接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
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演示、幻灯、录像、投影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与科技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20学时。
四教材:《病原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潘卫庆主编,第2版,2012年。
Ⅱ正文第一篇总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寄生虫学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及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及宿主的类别。
(二)掌握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三)熟悉寄生虫的类别、感染的免疫。
(四)了解寄生虫病的特点。
(五)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防治原则。
(六)了解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三教学内容(一)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类寄生虫的类别(体内、体外、专性、兼性、偶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宿主的类别(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带虫者);感染阶段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
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
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寄生虫的标本观察和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动物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开展学生业余科研小组活动,体会科研设计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专业外语: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学名,熟悉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本大纲适用于我校五年制本科的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
总学时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2.5学分。
二、理论课教学容及基本要求总论学时分配:2学时掌握:寄生关系中的寄生虫与宿主的含义;生活史的含义及其类型、寄生虫类别、宿主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寄生虫感染期(感染阶段)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熟悉: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及异位寄生的含义;寄生虫感染、寄生虫病、带虫者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寄生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了解:生物界中各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寄生环境引起寄生虫发生的适应性变化;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
医学蠕虫学共11学时吸虫学时分配:5学时(一)吸虫概论 0.2学时熟悉: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发育过程。
(二)华支睾吸虫 1.5学时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包括保虫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第一、第二)、感染阶段、感染方式;致病机理、引起的疾病与临床表现;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
熟悉:成虫的外形特征、口腹吸盘、消化系、生殖系的特点;华支睾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了解: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特征;免疫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三)布氏片吸虫 0.3学时掌握: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
熟悉:终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媒介水生植物。
了解:致病、实验诊断、流行特点与防治。
(四)卫氏并殖吸虫 1学时掌握: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第一、第二)、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异位寄生。
熟悉:转宿宿主;急性期、慢性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原学检查方法。
了解: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特征;X线、CT、免疫学检查;分布与流行特点、流行因素;防治重点及一般措施。
(五)斯氏狸殖吸虫和异盘并殖吸虫 0.3学时了解: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与卫氏比较)。
(六)日本血吸虫 1.5学时掌握:成虫(雌虫和雄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寄生部位、产卵方式、虫卵排出途径、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感染方式;虫卵的致病机理、病变部位、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粪便自然沉淀法、毛蚴孵化法、直肠镜活检等病原学检查方法;流行特点、流行因素。
了解:钉螺、毛蚴和尾蚴的形态特征;尾蚴、童虫和成虫的致病作用;伴随免疫的概念;免疫学诊断;流行现状,综合性防治措施。
(七)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0.2学时了解:病原、流行、防治。
绦虫学时分配:2学时(一)绦虫概论 0.15学时熟悉:成虫形态特点;绦虫生活史特点。
(二)链状带绦虫 1学时掌握:头节、成节、孕节及虫卵的形态特点;在人体及猪体的发育过程、感染阶段、成虫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成虫的致病;囊尾蚴致病及其感染方式。
熟悉:成虫的一般形态,肠绦虫病的病原学检查;流行因素。
了解:囊尾蚴的形态特征;囊虫病的一般检查方法;分布特点;综合性防治措施。
(三)肥胖带绦虫 0.2学时掌握:头节、孕节的形态特点;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成虫的致病。
熟悉:生活史、诊断。
了解:流行与防治。
(四)细粒棘球绦虫 0.3学时掌握: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棘球蚴(包虫)病发生及寄生部位。
熟悉:棘球蚴的形态结构;了解: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中间宿主;临床表现;一般检查方法及免疫学检查,棘球蚴病禁止穿刺;本虫在牧区的流行因素;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五)短膜壳绦虫(自学)熟悉: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
了解:三种类型的发育过程:经中间宿主、不经中间宿主和患者体增殖;自体重复感染,成虫致病特点;诊断、流行和防治。
(六)曼氏迭宫绦虫 0.35学时掌握:裂头蚴的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
熟悉:人体可作何种宿主;常见寄生部位、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了解: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终宿主、中间宿主(第一、第二);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线虫学时分配:4学时(一)线虫概论 0.1学时熟悉:线虫的发育阶段及其生活史类型。
了解:常见虫种及成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似蚓蛔线虫 1.2学时掌握:受精卵、未受精卵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寄生部位、虫卵在外界发育条件、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经肺移行;虫所致并发症及其原因。
熟悉:雌雄成虫外形、部结构(消化系、生殖系);幼虫、成虫的一般损害;病原学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造成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的原因。
了解:成虫寿命、产卵量;驱虫治疗性诊断、痰检蛔蚴;分布情况;综合性防治措施。
(三)毛首鞭形线虫 0.2学时了解: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
(四)蠕形住肠线虫 0.4学时掌握:成虫、虫卵形态特征;成虫寄生部位、产卵特性、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熟悉:成虫于肛周产卵所致损害,透明胶纸法查虫卵、夜间肛周检成虫等病原检查方法;成虫的异位寄生。
了解:成虫寿命,完成生活史可不需离开人体;分布和流行特点、流行因素、防治措施。
(五)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1.5学时掌握:两种钩虫的成虫鉴别要点、虫卵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终宿主、寄生部位、虫卵和钩蚴在外界发育条件、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经肺移行;成虫的致病作用,尤其是引起贫血及其机理。
流行因素与综合性防治措施。
熟悉:幼虫的致病作用;病原检查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了解:成虫寿命、产卵量;流行分布情况。
(六)粪类圆线虫 0.2学时熟悉:杆状蚴、丝状蚴形态特点(与钩蚴鉴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自身重复感染;病变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方法。
了解: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的成虫,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的发育过程,属机会致病寄生虫;影响致病的主要因素;流行与防治。
(七)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线虫(自学)熟悉:微丝蚴特征和两种微丝蚴鉴别;成虫寄生部位、微丝蚴夜现周期性、幼虫在蚊体的发育、感染阶段、传播蚊媒(中间宿主);急性期、慢性期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了解:成虫形态;微丝蚴的检查方法(厚血膜法、浓集法等);流行、防治。
(八)旋毛形线虫 0.4学时掌握:囊包的形态特征。
终宿主、寄生部位、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熟悉:致病过程(侵入期、幼虫移行期、囊包形成期);肌肉活检。
了解:成虫特征;结合询问病史,免疫学检查;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医学原虫学学时分配:10学时(一)医学原虫概论 0.2学时掌握:原虫的致病特点。
熟悉:医学原虫的形态与生理特点。
了解:医学原虫的分类与生活史类型。
(二)溶组织阿米巴 1.8学时掌握: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特征;感染阶段、生活史基本过程、滋养体在肠壁和肠外组织的繁殖;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熟悉:滋养体和包囊的病原检查方法;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带虫者在传播中意义;综合性防治措施。
了解:致病机制;与非致病阿米巴(如结肠阿米巴等)的鉴别;免疫学检查等辅助诊断;其他非致病肠道阿米巴(结肠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蜒阿米巴);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致病作用。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1学时掌握:滋养体、包囊的形态特征;寄生部位、繁殖方式、感染阶段、感染或传播方式。
熟悉:所致主要病变及其机理;病原诊断方法;实验诊断。
了解:流行、防治。
(四)杜氏利什曼原虫 1学时掌握:在人(或犬)体和白蛉体的发育、寄生的器官组织、感染阶段、传播媒介;黑热病致病机理、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无鞭毛体(利杜体)、前鞭毛体的形态特征。
了解:查找无鞭毛体的常用方法;防治成就、当前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五)疟原虫 4学时掌握:三种疟原虫红细胞期的形态特征,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为重点;间日疟原虫在人体(红外期和红期)及在按蚊体的发育过程;疟疾的感染过程:潜伏期、初发、再燃、复发;疟疾的典型症状、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病原学检查(薄血膜涂片法与厚血膜涂片法);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综合性防治措施:消灭传染源(即现症病人治疗、休止期治疗)、防蚊灭蚊和保护易感人群。
熟悉: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不同点;疟疾流行的特征和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社会)。
了解:疟疾性肾病、先天疟疾、输血疟疾;免疫与免疫病理;免疫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我国疟疾防治的成就及当前流行形势;抗疟药、疟原虫抗药性与疟疾监测。
(六)弓形虫 1学时掌握:滋养体期形态特征;终宿主、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
熟悉:病理变化、临床分类与表现;造成广泛流行的原因。
了解:假包囊、包囊、卵囊的形态;致病机制;涂片染色法、动物接种法、免疫学检查;流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