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新)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新)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ca556f2b8f67c1cfad6b86d.png)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无意义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v/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禁忌物-源自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运输信息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
识
中文名:氮、氮气[压缩的]
分子式:N2
英文名:nitrogen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UN编号:1066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的气体。
熔点(℃)
-209.8
相对密度
(水=1)
0.81(-196℃)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沸点(℃)
-195.6
饱和蒸汽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氮[压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压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829c26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7.png)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资料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95.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无资料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理化性质表
![氮气理化性质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09acacf8c75fbfc77db25d.png)
临界温度(℃):-147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3.40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类别:第2.2类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氮气理化性质表
标识
中文名:氮气
英文名:Liquid nitrogen
分子式:N2
CAS号:7727-37-9
危规编号:22006UN号 Nhomakorabea1977
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态:压缩液体,无色无味。
熔点(℃):-209.8
闪点(℃):无意义
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
引燃温度(℃):本品不燃
包装类别:053
禁忌物:无资料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毒性
最高允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9c32a22b160b4e777fcfb6.png)
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的分压下降,引 起缺氧至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咼时,患者取初感胸闷、气短、 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 惚、步态不稳,称之为 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 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咼压环境下过快转入 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 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急救方法: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或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名称氮;氮气分子式
N2危险性类别 第类不燃气体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C):—;沸点「C):;
临界温度(°C):-147;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水=1): (-196C);相对密度(空气=1):;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燃烧爆炸
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 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的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以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学品等混装 混运。应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
泄漏处理: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 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的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以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学品等混装 混运。应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储区应备有泄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7779b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b.png)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 化学式: N2化学式: N2- 分子量: 28.0134 g/mol分子量: 28.0134 g/mol- 物态:气体物态:气体- 密度: 1.2506 g/L(0°C,101.325 kPa)密度: 1.2506 g/L (0°C,101.325 kPa)- 熔点: -210 °C熔点: -210 °C- 沸点: -195.795 °C沸点: -195.795 °C- 溶解度:不溶于水溶解度:不溶于水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占据约78%的体积。
在自然界中,氮气以双原子(N2)形式存在,其分子相对稳定。
由于氮气具有较低的活性,它不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然而,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活性金属形成氮化物。
危险特性氮气在正常条件下并不具有明显的危险特性。
然而,当氮气以高浓度存在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险。
以下是一些潜在的危险特性:1. 窒息危险: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会排挤空氧,从而导致缺氧。
在密闭空间中,高浓度的氮气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可能导致窒息。
窒息危险: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会排挤空氧,从而导致缺氧。
在密闭空间中,高浓度的氮气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可能导致窒息。
2. 爆炸危险:氮气本身是并不易燃的,但它能够支持燃烧。
当氮气与易燃物质(如油脂、木材、氢气等)接触时,可能产生爆炸性的混合物。
爆炸危险:氮气本身是并不易燃的,但它能够支持燃烧。
当氮气与易燃物质(如油脂、木材、氢气等)接触时,可能产生爆炸性的混合物。
3. 压力危险:在中,氮气可以被压缩成高压态,如果受到损坏或不正确使用,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和爆炸。
压力危险:在容器中,氮气可以被压缩成高压态,如果容器受到损坏或不正确使用,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和爆炸。
4. 冷冻危险:液态氮气的温度非常低,接触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冰冻伤害。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a528c413e518964bce847c2c.png)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标识
中文名:氮[压缩的];氮气
危险货物编号:22005
英文名:nitrogen,compressed
UN编号:1066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压缩或气体。
熔点(℃)
-209.8
相对密度(水=1)
0.81
相对密度(空气=1)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0.97
沸点(℃)
-195.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LC50: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表1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性质表物质名称氮气理化特性沸点℃-1956
![表1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性质表物质名称氮气理化特性沸点℃-1956](https://img.taocdn.com/s3/m/e19da0490b1c59eef8c7b4de.png)
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
管阻塞,发生¡ 减压病¡ 。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防护 其他
中 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美 国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美 国 TLVWN
未制定标准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
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
稳定
√
不稳定
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 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
害,严重者可失明。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防护 其他
中 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c31eb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7.png)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氮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以下是对氮气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进行的简要描述。
理化性质- 化学式: N2化学式: N2- 相态: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相态: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 沸点和凝点:氮气的沸点为 -195.8℃,凝点为 -210℃。
沸点和凝点:氮气的沸点为 -195.8℃,凝点为 -210℃。
- 密度:氮气的密度为 1.25 g/L,比空气略轻。
密度:氮气的密度为 1.25 g/L,比空气略轻。
- 溶解性:氮气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
溶解性:氮气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
- 稳定性:氮气是相对稳定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稳定性:氮气是相对稳定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危险特性- 窒息危险: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造成窒息危险。
窒息危险: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造成窒息危险。
- 压力危险:氮气储存和运输时需保持一定的压力,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爆炸或泄漏。
压力危险:氮气储存和运输时需保持一定的压力,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容器爆炸或泄漏。
- 冷冻危险:氮气的凝点很低,接触凝结的氮气可能导致组织冻伤。
冷冻危险:氮气的凝点很低,接触凝结的氮气可能导致组织冻伤。
- 火灾危险:氮气本身不易燃烧,但能削弱燃烧过程中的氧气浓度,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火灾危险:氮气本身不易燃烧,但能削弱燃烧过程中的氧气浓度,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以上是对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描述。
在使用氮气时,需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确保人身和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氮气的性质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XX.。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b4fb727158fafab068dc0201.png)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の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の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包装
钢质气瓶;杜瓦瓶(液氮)。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の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の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の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身体和手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氮气、二氧化碳(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气、二氧化碳(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3cd77d331126edb6e1a10a3.png)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急救方法
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吸入。
毒性
LD50:LC50: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bd14ba6cfc789eb162dc85b.png)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95.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表
标识
中文名:氮[压缩的];氮气
危险货物编号:22005
英文名:nitrogen,compressed
UN编号:1066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压缩或气体。
熔点(℃)
-209.8
相对密度(水=1)
0.81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沸点(℃)
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e8a529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8.png)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②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闪点(℃)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 Pa)
1026.42(-173℃)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毒性及健康危害
毒性
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病”。
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氮气危险有害特性表
![氮气危险有害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727832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e.png)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
包装标志:5UN编号:1066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包装分类:Ⅲ储运条件: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最小点火能(mJ):
危险特性: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消防措施: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
无资料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精神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危规号:22005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熔点(℃):-209.8
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临界温度(℃):-147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之欧阳音创编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之欧阳音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efe2cc3c19e8b8f67d1cb939.png)
相对密度(空气=1):0.97
临界温度(℃):-147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3.4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本品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V%):
稳定性:
引燃温度(℃):
禁忌物: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标识
中文名: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分子式:N2
危规号:22005
氮气[压缩的、液化的]理化特性表(格式规范)
![氮气[压缩的、液化的]理化特性表(格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1dff1e448d7c1c709a14538.png)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泄漏应急处理
大量泄漏: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环境危害:无环境危害。
燃爆特性:本品不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配物:无资料。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生态学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运输信息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氮气[压缩的、液化的]理化特性表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氮、氮气、液氮英文名称:nitrogen,nitrogen gas
物质安全资料表 氮气
![物质安全资料表 氮气](https://img.taocdn.com/s3/m/0c7ddd16cc7931b765ce150e.png)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 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 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 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 气体。其它法规:工业用气态氮 (GB3864-83)。 十六、其他信息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四、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英文名称:
nitrogen
技术说明书编码:
33
CAS No.:
7727-37-9
二、成份资料
有害物成分
含量
氮
≥99.5%
三、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 、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 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 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5ba2254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a.png)
不燃,切断气源。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态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LC50: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理化特性表
![氮气理化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ef5ef8cc7931b764ce157a.png)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
急性毒
性:
LC5o:
LD5o:
接触限
值:
中国MAC( mg/m)未制疋
前办联MAC( mg/m)未制疋
侵入途
径:
吸入。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 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之无力;继而又烦燥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志不 清、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 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川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
173C)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C)
—147
临界压力(MPa
3.4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燃烧(分解)产物
氮气
燃 爆 特 性
燃烧性
不燃
闪点(C)
无意义
若遇咼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咼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 体内会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表
标识
中文名:氮[压缩的];氮气
危险货物编号:22005
英文名:nitrogen,compressed
UN编号:1066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压缩或气体。
熔点(℃)
-209.8
相对密度(水=1)
1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沸点(℃)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不燃,切断气源。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态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195.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LC50: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