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课标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含答案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
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表明( )
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
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
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5.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

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的政权解读错误的是()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
C.专制主义集权思想浓厚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6.《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观剧不可能()A.陶冶人们情操 B.渲染希腊城邦精神
C.培养公民意识 D.活跃公民大会气氛
7.《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

这主要体现了( )
A.契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
8.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

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罗马()
A.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
C.司法审查程序较为严格 D.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9.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

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

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这说明( ) A.绅士权威的衰弱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 D.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
10.封建帝王常常赋予监察官以特殊的礼遇。

如南北朝时,为了显示对御史的尊宠,实行“御史专道”;唐太宗时,准谏议官入宰相府共议国事。

这些封建帝王的做法目的在于( )
A.凸显监察官的独立性 B.树立监察官的权威性
C.利于扩大监察官职责 D.防止监察官独断专横
11.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腐败,皇权旁落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
D.宦官势力腐败
12.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40分,第14题12分,共52分。

13.(40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材料二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其顶峰是唐朝时期)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

……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罗兹·墨菲《东亚史》
材料三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

(14分)
(2)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现代”特征的“变动”。

(1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1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
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古代某朝北京地区政区示意图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淳于越和李斯的观点,提取两项关于秦初治国方式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分)
(2)材料三图中所体现的制度设置产生了何种问题,在该朝最终通过何种方式解决?(6分)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第I卷(选择题)
1.
【答案】A
【KS5U解析】考查海禁政策。

依据所学,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沿海居民“生理无路”,生活所迫,不得不入海为盗,故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2.
【答案】D
【KS5U解析】考查王夫之的思想。

依据材料“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可知,王夫之不赞同“理先于气”的说法,故①说法错误;而材料涉及经世致用的观点,故排除③,
②④符合题意。

所以应选D。

3.
【答案】A
【KS5U解析】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联系《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自此之后上海发展速度加快。

故此题应选A项。

BCD项都与材料上海和香港的发展情况关系不大。

4.
【答案】D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材料主要说明“农、工、商”之家都
有做官的,这表明宋代官员选拔较多,结合宋代选官制度可知“农、工、商”之家要想做官主要通过科举制,继而得出这一时期宋代科举制得到发展,录取人数大为增加,所以答案为D。

材料苏辙为宋代人,故A、B不准确;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衰落,而且其本身也不符合史实,故C不准确。

5.
【答案】A
【KS5U解析】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与题干中“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的政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制度设计在理论上都以尊君、卑臣和愚民为前提,其目的是维护家天下的专制统治,有浓厚的专制主义集权思想,CD正确。

“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权缺乏创新精神,B正确。

6.
【答案】D
【KS5U解析】从题干中雅典戏剧演出时的现象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治的人”“紧密的联系”体现了雅典人社会身份地位的认同,培养公民意识和城邦精神。

题干材料中的这一现象与雅典公民大会没有关系,D项符合题意。

7.
【答案】A
【KS5U解析】A该规定涉及罗马法中的私法,材料中明确强调“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体现了罗马法保护自由民个人私有财产的契约原则,故选A项。

8.
【答案】C
【KS5U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法律程序问题,不是重视证据,故B项错误;材料中“陈述记录原告”“书状”“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判决“说明罗马法比较注重审查程序,故C项正确;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知识材料中反映出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

9.
【答案】B
【KS5U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绅权和皇权关系的演变,不能说明绅士权威的衰弱,故A 项错误;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皇权不断突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从材料“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说明绅权不是皇权的重要补充,故C项错误;绅权和皇权关系从共存到共治再到奴役说明绅权与皇权并不是相互依存,故D项错误。

10.
【答案】B
【KS5U解析】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专司监察,自成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无论在财政还是人事方面,都不受其它部门的掣肘,但要对皇帝负责,故A项说法错误;
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

材料主要体现出监察官职责的特殊,故皇帝提高其地位和权威,选B项。

11.
【答案】D
【KS5U解析】A、D是直接原因,B是客观反映。

12.【答案】B
【KS5U解析】由材料中美国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推断是马歇尔计划。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40分,第14题12分,共52分。

13.(40分)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8分)
内涵: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6分)
(2)经济:“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6分)
社会:市民阶层发展。

(2分)
科技: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火药在军事上运用。

(6分)
(3)特点:向西方学习;中西文化的融合;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或答以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为武器亦可给分)。

(6分)
贡献: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培养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

(任答三点给6分)
【KS5U解析】(1)第一问,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问题。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共有四个,一是宗周时代的分封制、郡县制、汉初的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

有关趋势问题,即郡县制由原来的个别诸侯国推行到秦统一后的全国实行,即是由局部到全国性的发展。

(2)第二问,本题考查宋代经济发展状况。

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的理解题干中的“现代”的含义,即是经济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变化,并且要结合科技发展来分析回答。

在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所以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社会的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与现代相近的现象出现。

(3)戊戌变法的特点可结合材料内容与教材内容来回答。

材料中的“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表明了戊戌变法的学习西方的特点。

有关戊戌变法的贡献可依据教材的内容来回答,也可依据材料中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来分析它的历史作用。

14.(12分)
【答案】
(1)淳于越是要复古,实行古代的分封制,维护贵族政治;(2分)李斯是要革新,实施郡县制,建立官僚政治。

(2分)秦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
(2)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2分)颁布推行“推恩令”。

(6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分析与认识。

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

如材料“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体现了“淳于越是要复古,实行古代的分封制,维护贵族政治”。

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说明李斯主张进一步实行郡县制。

第(2)问,首先要分析图片的内容,可知应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造成地方诸侯做大,威胁到中央集权,从文帝时开始削藩,直至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得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