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创意思路
佛教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创意思路一、现状背景建设地点:池州市墩上镇有九华黄精良种培育基地100亩及200亩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500亩标准化栽培生产基地,200000万份黄精保健养生产品开发。
对墩上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综合优势,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高效发展。
二、总体构思以佛教文化为基础,恢复地藏文化第一景,营造神圣意境,以“地藏菩萨生平园”为亮点,将景区定位为“中华佛苑”。
以旅游为源头,带动文化、康复、养生、休闲、度假、中药、佛茶、佛酒、佛田种植、教育、研究、陵园、艺术等多种产业模式,同时为当地农民找到一条新的产业模式。
三、设计理念紧密围绕其本身固有的文化精髓,通过打造文化与旅游并存、内涵与外延协调的产品链,形成规模与细节兼顾的空间组织和赢利模式,以可行、可操作、可消费、可创造综合价值为目的。
不仅对历史、对政府负责,也是要对市场负责,对高品位的开发商和今后的游客负责。
1、植物景观风貌设计该园区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表现出立体山水画模式,以名贵珍稀、常用中药种植为主。
在布局上以自然式为主,辅以规则式,力求体现“棵棵是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卉,步步是景观”的建园宗旨。
整个园区形成以下三种景观:文化景观:精选药用植物,利用中药文化、佛教农业文化来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内涵。
生态景观: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集中种植,形成特有景观,如黄精产品种植区、旱生区(仙人掌、芦荟、剑麻等),花卉区(芍药、牡丹、菊花、枸杞)等。
传统园林景观:强调因地制宜,舒卷畅达,顺其自然,叠石引泉,增加景观的层次感、立体感,达到朴实疏落、宛自天成的效果。
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为便于观赏,在布置上犹如行云流水,重点突出名贵珍稀药材和较大规格的药用植物。
2、建筑景观控制(1)师法自然点面和谐,运用自然因素,创建人类生活境域。
虽是人为,宛自天成,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在地貌上尽量不做大的改造。
腊八节纪念谁的节日
腊八节纪念谁的节日腊八节纪念谁的节日腊八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是中国农历的最后一个月——腊月的第八日,也就是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
在这一天,中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举行不同的庆祝活动,例如吃腊八粥、喝腊八茶、吃腊八糕等。
然而,腊八节是纪念谁的节日呢?事实上,腊八节有多种起源和涵义,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可能对其背后的故事、神话和传说有不同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腊八节的起源和来源。
一、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忌佛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之一,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在佛教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据传说,腊八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佛教创始人之一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忌而设立的。
据《南岳志·齐秦愚老》记载,南岳大庙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建成,为庆祝佛祖降生和涅槃于腊月初八日放生,请河神宴大肆慰劳,从此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古老的节日文化。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是印度古老的一条聪明善良的王子,他在28岁时放弃王位,告别家庭、财富、声望和权力,追求灵性上的真理和内心的和平。
之后,他经历了六年的苦行修行,最后于腊月初八日达到了涅槃(也就是己所未得的理解和觉悟),彻底超脱了轮回。
因此,许多佛教徒在腊八节这一天会去寺庙朝拜、诵经,祷告向佛祖学习,追寻内心的宁静和真相。
二、古代农民庆祝丰收的日子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腊八节还具有另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庆祝丰收的日子。
据历史学家们推测,早在元朝、明朝以前的宋朝和金朝时期,腊八节就已经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节日。
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
此时天气寒冷干燥,雪花飘落,风吹过耳畔时也格外地刺骨。
农民们在这个时候举行祭祀仪式,感谢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庇佑,祈求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五谷丰登。
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习俗也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
腊八粥由大米、各种豆类、花生、红枣、莲子、桂圆等清热降火的食材熬成,能够补充体力、祛湿保暖。
而这样的腊八粥其实是一种丰收节庆的食品,是农民们用自家收成的谷物和果实来做出来的。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佛教中,四大天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四大天王通常被认为是保护佛教教义和护持四大部洲的神祇,他们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多闻天王和广目天王。
他们的形象形态、所管辖的区域以及具体的作用虽然各有不同,但在整个佛教世界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一、持国天王持国天王(也称“增长天王”、“多闻天王”)在佛教文化中是四大天王之首,通常被认为是佛法的守护神。
持国天王的形象通常是一个威严的天王,手持宝塔,是佛教道场的护法神。
持国天王的主要作用是守护佛教教义,保护佛教徒免受邪恶的干扰和侵害。
他也是佛教中最受供奉的神明之一,很多佛寺的门前都会供奉持国天王的塔像,以求得持国天王的庇佑。
根据佛经记载,持国天王主要统辖东方,护持东方的佛教信徒。
他的所管辖的区域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广阔的胜地,也是佛教信仰的根据地。
持国天王在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奉为佛法的护持者和守护神。
二、增长天王增长天王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通常被认为是掌管风与雨的神明。
在佛教的经典文献中,增长天王被描述为长相威武,一手执宝剑,一手持宝塔,身披铠甲,头戴宝冠。
增长天王的使命是管理风雨,调节气候,保护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增长天王也被尊为农业的护法神。
增长天王通常被视为持国天王的弟子,负责辅助持国天王守护佛教教义。
他的所管辖的区域通常主要是北方,因此在中国的佛寺和寺庙中,也常能看到供奉增长天王的塔像。
在增长天王诞辰日,佛教徒常常会组织隆重的庆典,向增长天王祈福求保佑。
三、多闻天王多闻天王是佛教中的一尊护法神,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在佛教经典中,多闻天王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威严庄重的天王,身披铠甲,手持宝塔。
多闻天王的任务是守护佛教徒,消灭邪恶,并保护佛法不受破坏。
多闻天王在佛教文化中也被尊为佛法的护持者。
佛教
大 乘 佛 教 与 小 乘 佛 教
小乘行者,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 (得一己之乐),大乘行者,为了自度度 人,自利利人。小乘修观无常行,对于宇 宙万有,只说其生灭现象;大乘究竟观一 切法,于生灭现象外,更说明不生不灭的 平等真如的本体。
名称的由来(80)
大乘佛教的宗旨: 1.普渡众生,体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 2.大慈大悲,以行善威德为修行解脱的主要途径。 3.承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给信仰者一种 永生的追求。 4.不出家也可修行,只要布施积德,也能成佛。
南禅与北禅 唐诗与禅宗
佛 教 与 科 学
那些惊人的巧合!
论地球的形状 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论微生物
论寄生虫
佛教与 物理学
佛教与 心理学
佛教与伦理 学
科学不是宗教的杀手,正确 面对科学与佛教的分歧。
佛 教 的 死 亡 观
发现死亡
解析死亡
• 中国佛教死亡观的视 角
• 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基 石 • 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宗 旨
政治
思想
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 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 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 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 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 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 “乔达摩· 悉达多”,意为 “一切义成就”。 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 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 “释迦族的圣人”。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 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 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 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 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 教。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说: 苦谛:苦是逼迫性,是说明众生身心,常备种种痛苦缠扰不安,所以称为逼迫性。 集谛:亦称为苦集谛。集是招感性,是自己内心所起的无名、贪(无厌的物欲)、 瞋(气忿的言行举动)、痴(事理不明的自然心理)等所驱使,去妄造一切恶业, 依业受报而招集得来的,故称为招感性。 灭谛:又称为“苦灭谛”。灭是可证性,是无明烦恼,由集业断除去我、法二执, 贪瞋痴烦恼已尽,生死解脱,众苦消除,得寂灭境,安住涅槃,故称可证性。 道谛:是可修性的,是指能通达涅槃的道路,或称为“苦灭道谛”,是达到苦灭 解脱,进入涅槃果位的修行方法。
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1、分析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宗教很多,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其它都是外来宗教。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外来宗教中,没有一个像佛教那样为民众所广泛接受,无论是高层的统治者还是下层的穷苦百姓都虔诚的皈依佛门;并且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政治方面唐代是佛教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唐代社会不同阶层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唐代前期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受佛教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崇佛行为非常普遍,他们崇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是很复杂的。
他们最看重佛教在政治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地利用佛教来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教化民众,甚至改朝换代的有利思想武器;他们也利用佛教进行敛财,追求权势等等;当然,他们对佛教也有着纯粹的精神需求,为自己修功德、为亲人祈福、为亡者表达哀思等等,通过佛教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唐玄宗限制佛教,而在唐朝后期,唐肃宗、唐代宗又再次推崇佛教,导致了相当势力的寺院经济出现,同时又有僧侣干预政事;其后唐宣宗唐懿宗崇佛。
加之唐时禁忌少,科学文化政策开明,总体上看,唐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教,这才是佛教在唐能兴盛的根本历史原因,因为宗教与政治息息相关,宗教必须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之下才能得到兴盛。
二.经济方面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佛教作为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大量的农田都是在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垦出来的,寺院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营格局,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因为唐朝的佛教活动需要用到各种特定的物品,即宗教商品,承载了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消费;而且唐朝宗教生活较为自由,许多人笃信佛教,并不吝钱财投入到施舍建寺、修经造像等佛教信仰消费当中。
中华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
中华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它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表现形式,本文将从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和科技发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思想道德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思想。
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循“仁爱”、“义气”、“忠诚”、“诚实”等道德规范,追求“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精神的核心”。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支,强调人们应该遵循“自然之道”,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
它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界的运行。
3.佛教思想佛教思想最早于汉朝时期传入中国,被广泛接受和传承。
佛教强调人们应该追求“涅槃”,超越世俗的欲望和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
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文学艺术1.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等名家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2.书法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笔画和字形的变化表现出文字美感和精神内涵。
书法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官方文件、书信、印章等方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3.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以音乐、舞蹈、唱腔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基础,通过扮演人物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戏曲的魅力。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礼仪习俗1.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礼仪习俗。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重要文化遗产。
2.婚礼习俗婚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礼仪。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盛行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盛行及其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真正开始影响到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社会。
在这一时期,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甚至对政治和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佛教最早是通过传教士的方式传入中国的。
据传说,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往南亚察觅神秘的瑰宝,其中传教士驮着金书悄悄来到了中国。
随着时代的推移,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一时期,佛教的盛行离不开诸多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的动荡和军阀割据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们开始寻求安稳和精神慰藉。
佛教的信仰教义和禅修实践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另一方面,佛教在科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的发展也为社会的普及打下了基础,吸引了大量的信徒。
二、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佛教在哲学领域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传统哲学相互交流,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融合和创新。
例如,《华严经》提出的一切法门的因缘空观念,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
佛教还在东阳派、涅槃宗等哲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佛教的影响还促进了中国哲学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禅宗提出的顿悟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哲学融合的重要产物。
通过对于身心和谐的追求及顿悟的实践,佛教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同样深刻。
佛教的美学理念与传统艺术有许多不同之处,它追求内在的意义和精神的力量,注重意境的表达和超越视觉的形式。
这种美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有所差别,但是却满足了人们对于思想、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佛教所带来的优美意境和真理象征,对于中国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的艺术一定程度的影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因缘果报论word资料5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因缘果报论佛家讲求因缘果报,其佛教义理不仅深邃,又不乏与自然规律相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常闻常见,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我最初曾在民众口语中听见它,后来,在儒家文章中看到它,而真正让我对它如此深切感悟的则是在佛教义理中。
正是佛的灵光开启我的愚蒙,让我在简单地知晓“种瓜得瓜”之外,对于它的因缘果报有了更深的会悟“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一、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自然人事,种收同质。
佛家义理旨在劝教人事,却与农业规律相合。
“种瓜得瓜”,是说种下的是瓜的种子,那么后面收获的是瓜的果实。
“种豆得豆”亦如是,种下的是豆种,收获的则必然是豆豆而非其它。
也就是说,先前种下什么因,那么日后必收获什么果,即所谓“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亦即“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播种与收获的东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样的理解是最表层的含义。
佛教义理充满智慧的灵光,它既含有人生哲理,又符合自然事理,并能深入浅出,劝人向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简称“瓜瓜豆豆”),其喻理十分恰当。
它用种瓜种豆这样的日常农事来说明因果报应之理,这样使得芸芸众生皆能通晓和接受此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这样,本是很深的佛理一下子变得令人晓喻了!尤其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期,用“瓜瓜豆豆”之喻进行说教,其效果可想而知了。
也许,这又是佛家的一种智慧所在。
其实“瓜瓜豆豆”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实有的,很多的。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监狱狱长问三个囚犯,当你们每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心愿的满足时,你们最想要什么?其中英国人说,“我要烟”;法国人说“要美女”;而犹太人说“要一部可以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这个监狱长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三年后,他们三人都同时出狱了。
可这三个人的变化却比三年前大不相同。
当年要烟的那个英国人耳朵上夹着烟,嘴里嚼着烟,他没有火,这三年只能靠闻嚼烟丝度日。
法国人浪漫,他要美女相伴,结果他身边这位美女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里怀着一个孩子,他老兄本人还抱着一个孩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佛教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文化融合,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佛教思想家和文化精英。
在这个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的变革密切相关。
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但正式进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
由于汉朝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使得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但随着汉朝的衰落和分裂,佛教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力。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真正成为一种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宗教文化。
佛教在这个时期的传播和扎根,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使得周围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
佛教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推动。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生活日益繁忙。
佛教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安宁和思想的寄托。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教团为例,当时的佛教教团可以轻松地穿越国界,将佛教思想和文化传播到各地。
佛教教团通常由一些有着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士组成。
这些人士不仅掌握了佛教经典的精髓,还对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
他们以佛教教义为核心,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理性又富有情感的佛教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也在思想框架、宗教庙宇、艺术表现、文学创作等方面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点。
佛教思想家如竺法深、慧远、慧灯等在经学、哲学和逻辑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些寺庙建筑、雕塑、壁画等文化遗产,不仅是艺术上的珍品,而且也是佛教文化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学创作,擅长于描写情感,通常把佛教的思想融入到文艺作品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佛教协会•【公布日期】2019.07.24•【文号】•【施行日期】2019.07.24•【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宗教正文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汉传佛教寺院管理,落实民主管理原则,维护寺院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循佛教戒律和传统丛林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寺院是依法设立、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寺院符合法人条件的,可以按相关规定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法人。
第三条寺院应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第四条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护、传承、发展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海内外佛教徒的纽带。
寺院应自觉加强道风建设,保持清净庄严,维护僧团和合,遵守佛教团体制定的规章制度,抵制佛教商业化不良影响,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和公益慈善事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第五条寺院应坚持民主管理原则,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和佛教团体教务指导。
第二章管理组织第六条寺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民主管理组织。
民主管理组织可采取寺务委员会、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等形式。
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寺院应按有关规定设立民主管理委员会。
寺院民主管理组织的任期一般每届五年。
第七条寺院民主管理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须由住持担任,由班首、主要执事及有关负责人员组成,可吸收个别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正信正行、作风民主、有组织和工作能力的居士参加。
圣俗并举中国农村村名和佛教
看俗并枣:中®农封#名和侔教安希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佛教入华,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入寻常百姓家。
村落地名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和载体。
村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是文化的根系所在。
村名记栽着先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奋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名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
通过对村名渊源的了解,能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在中国地名文化中受佛教影响命名的村庄,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 统原生态村名是自古既有、经久流传的。
地名村名对研究历史、地理、经济、交通、民情有助。
村 名是社会历史的缩影或活化石,承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象征一段 特定因缘。
关键词:佛教建筑;佛教人物;村名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华夏,广袤国土上星 罗棋布着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传统原生态村 落。
在长期的农耕文明迢递中,村落逐渐得以 形成,这是基于亲族利益诉求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是自发形成的小群落。
村名与该 村的文化景观密切有关,往往蕴含着历史传说,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关,融人民众的价值取 向。
传统村落村民的特点是闭塞、亲情、血缘、地域、保守、祖宗崇拜、安土重迁。
村庄名称属于乡村方舆方志草野文化,村 名名不见经传。
农耕文明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 成一种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社会制度、礼仪风俗、村落结构、家族姓氏、民间信仰、礼 拜仪式等文化集合。
传统中国社会最初的宗教 以自然崇拜为主,但佛教促进了互相往来。
普 度众生,平等慈悲,使农民接近了普世价值。
文章编号:1000—6176 (2021) 01—0013—07―、佛教和农耕文明大体说来,佛教属于农耕文明,绝少城镇商业气息。
山岭幽谷,所在多有。
佛教寺院对于 蛮荒之地的垦殖,对于偏远农村山乡民众的道德教化,对于村民的风俗淳化,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有很大意义。
这体现在村庄名称和佛教寺院地名称呼的相同性、重合性上,足 以看到佛教寺院和村庄山乡的良性互动。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杂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佛陀来到一座村庄托钵,正在耕田的农夫见到佛陀,就说:“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你也应该这样做。
”佛陀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给饮食。
”农夫怀疑地问:“我都不曾看见沙门瞿昙驾牛耕田除草,为什么瞿昙要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可否为我讲说您的耕田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农夫一听,欢喜赞叹佛陀是位真正善于耕作的人。
的确,佛陀是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他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
佛教就在这种“善耕心田”,以“众生为田”的因果教义下,发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等,以及勤耕诸众生田,必得福德善果的福田思想。
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无法如印度、南传国家以托钵方式乞食,寺院便在秋获之后,由僧侣出去农村“化冬”,以储备来年的粮食,并过着以垦田耕种,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
寺院僧侣垦田辟地,长期与农民相处下,也扩大了佛教弘传的范围。
因此,佛教之于农业,不仅是在外相上对农地的开垦改良、农业经济的改善有所贡献,对于给予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发挥了莫大的影响。
佛教农禅思想依《高僧传》卷五记载,道安大师初出家时,常“齎经入田,因息就览”,由此可以推知,中国佛教僧侣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
而佛教在唐朝发展到全盛阶段,其中禅宗的祖师们主张,日常的着衣吃饭、作务出坡,都透露着禅的妙机。
因此,僧侣参加垦田辟地尤为禅宗所倡导。
首先是四祖道信禅师倡导“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接着六祖惠能大师亦以当初在五祖门下做舂米工作的体悟,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门修行原则。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混乱和多元化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因为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之间的过渡。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发生了,它们令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
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背景:农业经济、封建等级、道教佛教、士族文化、蛮族入侵。
1.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经济的支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但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重大变化。
在这段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个体化和分散化的社会。
许多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独立经营,大规模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衰落。
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由于蛮族的侵入和对中原大规模迁移的影响,农业生产力明显下降,人口锐减,造成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
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包括通过减税、从外地运送粮食等方式来增强农业生产。
2.封建等级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等级制度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组织方式。
封建等级制度是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等级和权力关系限制社会上层的自由,维护社会政治秩序。
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封建等级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向更为个体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这段时期的社会变化也为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逐渐瓦解奠定了基础。
3.道教佛教道教和佛教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段时期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和新兴文化的兴起。
传统思想逐渐不再满足人们对于现实问题的需求,许多新的思想借助佛教和道教这样的宗教来弥补,成为社会变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教崛起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精神的满足,对于受到社会动荡和战乱打击的人们而言是一种价值的上升,道教则是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其强调“自愿自律”与社会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
4.士族文化士族文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色。
佛教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佛教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道坚建立健全出家僧侣的基本保障机制十七大报告有“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表述,对促进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作为生活在寺院的出家僧侣,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应该也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医疗、教育等权益。
现在佛教寺院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西北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多寺院都处在贫穷阶段,还停留在自种自收,自给自足的以原始农耕文化阶段的水平,无法起到引导四众弟子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作用。
目前只有少数寺院解决了僧侣基本保障问题,而大多寺院的经济能力尚无法承担僧侣的养老、保险、医疗等基本保障,笔者真诚地希望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佛教界能集中精力,解决这一历史性的难题。
保障佛教徒的平等教育权益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佛教徒也是中国公民,也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
在平等教育权益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出家僧人的教育权益问题。
出家僧人是佛教的修道和布道专业人士,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要求,继续教育刻不容缓。
佛教注重青年僧侣的培养深造,要求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少数国家院校对佛教教育文凭、出家身份接受教育等问题还持保守态度,甚至这种平等的权益受到侵犯。
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航向,说明出家僧侣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二是在家教徒接受佛学教育的权益。
如何引导这些分布在社会各阶层的在家佛教徒,使之成为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就成了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
像原中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就是以在家佛教徒身份,成为党的亲密朋友,对社会对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报告中还有“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论述,为将来佛教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规范参与社会办学用到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的起源及其发展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
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参与政治、军事的宗教,是世界上唯一不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地区和国家发生冲突和争端及战争的宗教。
佛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
佛教是唯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修行成佛的宗教。
佛教教化人们向善,教化人们如何摆脱内心的苦恼,达到“开悟”状态,因此在我看来佛教也是一门教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的“大学问”。
佛教起源的背景与婆罗门教:说到佛教的起源,不得不提印度这个国家,据资料显示,公元前1500,当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主要生产方式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
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加上人们学会了种植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再加上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社会结构进入奴隶制社会。
当时的社会人群被分成四个等级:①婆罗门(宗教祭司,掌握掌握神权和教育权,宗教经典和文化知识),②刹帝利(武士阶层,后来还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他们掌握军事和行政权。
)、③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后来还包括从中分化出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
)、④首陀罗(由非雅利安的土著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
另外还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被称为“贱民”,“不可触者”(untouchable)。
当时印度社会上的“正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
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
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来生轮回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违犯种姓规定的行为,或有杀生行为等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
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和道教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佛教和道教在这个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唐代的佛教与道教,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讨论。
一、佛教在唐代的传播与兴盛1. 法相宗的兴起:唐代初期,法相宗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法相宗的主要教义是宇宙与心识的关系,强调人们内心的清净和觉悟的重要性。
2. 净土宗的兴起:唐代中期,净土宗成为佛教中备受欢迎的一个分支。
净土宗以信仰弥陀佛为主,倡导众生心诚信愿,念佛称号,朝向极乐净土的追求,成为普通民众信仰的重要方式。
3. 天台宗的影响力:天台宗在唐代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其宗派创始人智顗的著作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台宗强调修持行持、禅定修行和对经论的研究。
二、道教在唐代的发展与兴起1. 公元隋唐时期的道教复兴:隋唐时期,道教逐渐复兴,成为与佛教齐名的宗教。
唐代时,道教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各种道教派别纷呈,形成了庄子派、老子派、五斗米道等多个流派。
2. 道教与政治的关系:在唐代,道教经过多次的政治利用和天子的支持,逐渐与政治体制融为一体。
尤其是武则天时期,道教甚至成为官方的国教。
3. 道教对文化的影响:唐代的道教主张追求长生、仙道修行等思想,对文学、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诗歌、绘画和建筑等艺术形式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三、佛教与道教的互动与影响1. 佛教和道教的互通:唐代的佛教和道教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通和融合。
例如,一些道教寺庙中也供奉佛像,同时一些佛教寺观也会接纳修行道教的人。
2. 双方对社会的贡献:佛教和道教在唐代社会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僧侣在教化百姓、救济贫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道教则在医药、农业和科技等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 对后世影响的思考:唐代的佛教和道教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宗教信仰方面有所延续,还对后来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世俗与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世俗与宗教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文化,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
这两种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自然地融合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赋予了中华文化生命的力量。
世俗文化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表达和创造,它是建立在人们物质和精神基础之上的。
古代中国的世俗文化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研究,这些方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艺等。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古代的世俗文化大部分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包括农历、阴阳五行、中药等等。
同时,中国古代还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手工业,如陶瓷、丝绸、竹编等等。
商业方面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例如商业贸易、银行、保险、场所等等,尤其是在宋朝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得非常突出。
科技方面,中国古代创造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发明和发现,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育在中国古代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大学或书院是最高级别的学府,而中小学也已经存在。
最后,文艺则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方面,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宗教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
两千多年来,佛教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交流,而佛教文化的学习和实践则被广泛采纳。
道教也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推崇,道教一直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秩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倡导者非常重视中庸之道,建议在个人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保持适度,以避免过度和极端。
许多中国文化中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这个后天魂。
尽管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冲突,但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却是不可替代的。
世俗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而宗教文化则以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形式普及了中国文化的范围。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史。
在中国的文化史里,尽管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相互渗透、交融得非常紧密。
印度古代的孔雀王朝与佛教的兴盛
印度古代的孔雀王朝与佛教的兴盛印度古代,一个伟大而辉煌的王朝崛起,这就是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兴起与佛教的兴盛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构成了印度历史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孔雀王朝与佛教的起源、发展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深入探究这段历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孔雀王朝及其背景。
孔雀王朝,也称为恒河两岸王朝,是指位于印度北方恒河流域的一系列王朝,最初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
这些王朝的兴衰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印度的悲伽梨王子释迦牟尼所创立,崛起于恒河流域地区。
佛教的教义倡导无私、慈悲、智慧等思想,深得民众的认同,也对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孔雀王朝和佛教的兴盛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孔雀王朝的统治者对佛教持支持态度。
早期孔雀王朝的统治者,如阿育王和善马王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们将佛教视为国教,并积极推广佛教的传播。
阿育王更是亲自建立了许多佛教寺庙和佛塔,使印度成为了佛教的中心。
孔雀王朝和佛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互为助力。
孔雀王朝的统治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推动了印度古代农业的发展。
他们修建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提高了灌溉能力,使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这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人们生活富足了,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更加关注心灵的寄托和追求。
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得以传播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拥护。
此外,孔雀王朝和佛教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文化和艺术方面。
佛教艺术的发展与孔雀王朝的繁荣密切相关。
佛教寺庙和佛塔成为了艺术家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佛教故事和教义成为了他们灵感的源泉。
壁画、雕塑、雕刻和瓷器等艺术形式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这些艺术品挂满了孔雀王朝的城市和寺庙,使整个社会文化氛围被佛教所浸染。
然而,孔雀王朝的衰落和佛教的衰退也同样有着内在的联系。
随着孔雀王朝的疆域扩张,统治者的贪婪和暴虐开始显现,社会秩序逐渐陷入混乱。
这也导致了佛教的衰落。
孔雀王朝后期的统治者不再支持佛教,甚至对佛教进行了压制和迫害。
回顾农耕文明的历程
回顾农耕文明的历程回顾农耕文明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
从最初的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到后来的铁器时代,农业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耕文明逐渐发展壮大。
在我国,农耕文明的历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
这些文化遗址见证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商、周等朝代相继崛起,农耕文明不断壮大。
到了汉代,农耕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农耕文明开始影响到世界各地。
随着历史的推进,农耕文明在唐代迎来了辉煌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宋代时期,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如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明代时期,农耕文明进入了成熟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清代时期,农耕文明继续保持繁荣,国家疆域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
在这个过程中,农耕文明不仅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还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都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些文化为我国农耕文明赋予了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近现代史上,农耕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我国的农耕文明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
资源匮乏、人口压力大、技术落后等问题,使得农耕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国开始寻求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努力实现农耕文明的转型升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农耕文明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农耕文明不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将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回顾农耕文明的历程,我们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看到新时代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之一。
指以寺院(或佛教协会)为基本单位,坚持“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个传统(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指导下,以贴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融入其中,以农业发展寺庙经济,以农业陶冶僧众情操,以农业与村民和睦相处,以农业引导众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农业劳动。
佛教农业类型及创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具体在佛教农业建设上,可采取两大类型六种具体的创建模式:一、庄严国土型
庄严国土型,重在强调利用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农业生产优势,不断绿化、美化、净化寺院环境,创造美好的人间净土。
包括传统农业模式,自然生态模式,环保模式。
1)传统农业模式:
主要表现为村庙,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据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村庄是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
而佛教僧侣,参予村庄的管理,指导影响人民的生活。
僧侣和村庙是村庄的中心。
除了传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侣也参加世俗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古时,很多村庄的建立是由于僧人们在荒芜之地先建立了寺庙,随着僧人们开垦荒地种田收获,逐渐吸引农人们在周边安家落户,并形成一个村庄型的经济体,分工协作,共同生活。
历史上,很多村庄名称来源于寺庙名称。
2)自然生态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自然山川与建筑、绿化的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
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
作为游人、香客,从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经一偈都可体会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们正是通过此种亲切的感受来认识佛教。
佛寺自然景观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则是其基础。
3)环保模式:
基于佛陀所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念,佛教主张在环境尚未被破坏之前,就应该进行互利共生的措施。
亦即从事环保不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是希望拥有平衡的自然生态。
现代的佛教界,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种种实际的环保运动与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强调佛教中慈悲的、济世的、利众的人文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在劳作之中净化世道人心。
包括产业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贫救困模式。
1)产业化模式: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禅僧务农,大都因地制宜,采茶制药,以资生息。
“自古名寺出名茶”,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许多珍品,最初皆出于禅僧之口。
如九华佛茶,即为禅僧所命名;地藏黄精,即依禅僧而得名。
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黄精之采集、选用,多有创造。
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使黄精与成佛合二为一,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黄精文化的产业化。
2)素食文化模式:
众所周知,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生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
说正是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以田园生活的清新气息和佛道两教的浓郁色彩,活跃在名山古刹的斋堂和南北都会的素菜馆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爱。
事实证明,素食不仅符合佛教的慈悲、护生、环保、节俭世界观,也符合世界公认的健康生活理念。
3) 扶贫救困模式:
僧团要在社会上立稳脚跟,除了内部的建设,还当谨记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本着济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会,切实做好扶贫救困的工作。
一座寺院,地处一村、一镇、一路、一区之中,就可为这一村、一镇、一路、一区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业。
特别是在农村,与其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文化科技信息方面对农民有所帮助,让广大农民实际收益,老百姓最看实际,只有密切联系民众,服务世人,才能博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赞誉。
佛教农业的意义
中国的农业自古和佛教就有紧密联系,据记载寺院自耕农田最早始于东晋,以农悟道的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曾经是古时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许多祖师大德多是农家子弟出身,也因此带动了古时农事活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农业是国家存立的根本,中国人从农业中培养出刻苦、耐劳、勤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佛教惜福爱物,精进忍耐的观念十分相契。
尤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思想,为大众树立起勤劳生活的榜样。
佛教在新植物品种的引进培植方面也贡献巨大,例如菠菜、新罗茄子、胡桃、胡椒、胡萝卜、菠罗密、贝多树等植物,都是古时通过僧侣们的弘法交流活动引进中国的。
现代社会工业化发展迅猛,青青田园污染重重,食物的安全性失去了保障。
加上经济利益驱使科学技术滥用,让粮食和蔬菜也被过度工业化种植,营养成分越来越少但是农药残留却越来越高,甚至转基因种子泛滥,食物的健康性也成了社会大问题。
我们一直希望让农业回归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挽救日渐失去的农耕田园生活,让人们吃到更多天然的食物。
中国佛教精神的复苏,使佛教文化重新引入农业,将佛教思想尤其是其思维方式引入农业理念和实践,它不但有利于农业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农业实践中,促农业道德体系树立,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