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农业

合集下载

佛教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创意思路

佛教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创意思路

佛教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创意思路

一、现状背景

建设地点:池州市墩上镇

有九华黄精良种培育基地100亩及200亩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500亩标准化栽培生产基地,200000万份黄精保健养生产品开发。

对墩上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综合优势,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高效发展。

二、总体构思

以佛教文化为基础,恢复地藏文化第一景,营造神圣意境,以“地藏菩萨生平园”为亮点,将景区定位为“中华佛苑”。以旅游为源头,带动文化、康复、养生、休闲、度假、中药、佛茶、佛酒、佛田种植、教育、研究、陵园、艺术等多种产业模式,同时为当地农民找到一条新的产业模式。

三、设计理念

紧密围绕其本身固有的文化精髓,通过打造文化与旅游并存、内涵与外延协调的产品链,形成规模与细节兼顾的空间组织和赢利模式,以可行、可操作、可消费、可创造综合价值为目的。不仅对历史、对政府负责,也是要对市场负责,对高品位的开发商和今后的游客负责。

1、植物景观风貌设计

该园区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表现出立体山水画模式,以名贵珍稀、常用中药种植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为主,辅以规则式,力求体现“棵棵是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卉,步步是景观”的建园宗旨。整个园区形成以下三种景观:

文化景观:精选药用植物,利用中药文化、佛教农业文化来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内涵。

生态景观: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集中种植,形成特有景观,如黄精产品种植区、旱生区(仙人掌、芦荟、剑麻等),花卉区(芍药、牡丹、菊花、枸杞)等。

传统园林景观:强调因地制宜,舒卷畅达,顺其自然,叠石引泉,增加景观的层次感、立体感,达到朴实疏落、宛自天成的效果。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为便于观赏,在布置上犹如行云流水,重点突出名贵珍稀药材和较大规格的药用植物。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佛教

佛教

政治
思想
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 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 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 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 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 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 “乔达摩· 悉达多”,意为 “一切义成就”。 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 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 “释迦族的圣人”。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 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 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 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 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 教。
大 乘 佛 教 与 小 乘 佛 教
小乘行者,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 (得一己之乐),大乘行者,为了自度度 人,自利利人。小乘修观无常行,对于宇 宙万有,只说其生灭现象;大乘究竟观一 切法,于生灭现象外,更说明不生不灭的 平等真如的本体。
名称的由来(80)
大乘佛教的宗旨: 1.普渡众生,体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 2.大慈大悲,以行善威德为修行解脱的主要途径。 3.承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给信仰者一种 永生的追求。 4.不出家也可修行,只要布施积德,也能成佛。
1.佛教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3.佛教与科学 4.佛教的死亡观
佛 教 起 源 与 早 期 发 展
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 世纪的古代印度,这既有经 济与政治的背景,又有思想 文化方面的原因。
经济
由于铁器开始普及,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劳动向深层分工, 因天时地利之便,农业的发展特别显著。手工业也很发达, 出现了许多分工细致的专业。商业往来频繁,不仅内地的商 品交换比较频繁,对外贸易也十分活跃。当时的货币有金、 银、铜三种,除国王外,富商及行会均可铸造。 国家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统治,兼控周围的聚落、村落等 农牧业地区。王权由此而日益巩固和扩大,国王被认为 是“人中最上者”,具有很大权势,地位空前提高,有 些智者也为之倾倒,说什么“智者下劣,有权者优越”。 由于恒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急剧发展和列国兼并战争引 起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变比,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十分敏 感的反响,加上婆罗门教文化同这个地区土著文化的交 汇激荡,以及《奥义书》哲学的兴起,终于在前6世纪 形成了以婆罗门教为一方,由诸沙门团体为一方的两大 思潮。

《2024年元代腹里佛寺田产研究》范文

《2024年元代腹里佛寺田产研究》范文

《元代腹里佛寺田产研究》篇一

一、引言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其中,佛教的兴盛与寺院田产的管理是元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腹里地区作为元代的重要区域,其佛寺田产的研究对于了解元代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宗教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元代腹里佛寺田产的研究,探讨其发展状况、管理方式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二、腹里佛寺田产的发展状况

元代腹里地区的佛寺田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这些田产主要包括寺庙自身的土地、山林、水域以及附属的农业设施等。在元代,佛教的兴盛使得佛寺田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规模扩大。这些田产主要用来供养寺庙的僧侣、进行宗教活动以及支持寺庙的日常运营。

三、佛寺田产的管理方式

元代佛寺田产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寺庙自行管理,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协助管理。在寺庙自行管理的方式中,寺庙的住持或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田产的分配、租赁、征收等工作。而在地方政府协助管理的方式中,地方政府则负责监督田产的使用情况,确保其不违反规定,同时也为寺庙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无论是哪种管理方式,都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田产的收益能够被合理分配和使用。此外,佛寺田产的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佛寺田产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元代佛寺田产的发展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佛教在元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其次,佛寺田产的管理也为当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交流与传播。此外,佛寺田产的管理还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寺院僧人管理制度

寺院僧人管理制度

寺院僧人管理制度

篇一:天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探究

天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探究

——以天堂寺为例

【摘要】寺院是传播佛教文化的中心,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发扬取决于藏传寺院的兴盛与否。而天堂寺在华锐地区的建立与繁荣,是藏传佛教在华锐地区更好的传播。因此本文以天堂寺为例,文中就其天堂寺的的建立及寺院改为格鲁派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入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寺院管理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就其这种改变总结出了新时期寺院管理特点,为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和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天堂寺;寺院管理

史书记载:“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古代藏族文化相交融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支派。公元7世纪左右,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传入西藏,经过与传统苯教的长期冲突、融合,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佛教在西藏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先后形成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众多派别,开始在全国各地弘扬佛法。宋、元年间,藏传佛教宁玛、萨迦、噶举等派先后在甘肃藏区及藏区边缘地区也开始弘法,创建了自己的寺院。”表,其对天祝藏区的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堂县志记载:“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汉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是天祝藏区的第一大寺院。寺址在县南90多公里的天堂乡,其前身是唐宪宗(806—822年)时所建的藏族苯教寺院,当时称阳庄(臃肿)寺。”500年后,到元至正十二年(1360年),臧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世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1304—1383年)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要求,降伏大通河中的“毒龙”,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明、清是音译为“朝天堂”(藏语却典堂之转音)寺,后直称“天堂寺”沿用至今。自噶玛大师建塔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便在此兴盛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逐步转变为藏传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寺、观、庙,这3者都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区别?

寺、观、庙,这3者都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区别?

寺、观、庙,这3者都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区别?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宗教建筑,有的叫XX寺,有的叫XX观,有的叫XX庙。这三种建筑都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追寻这三个字的本意,就可以知道区别了。

寺的本意是官署,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某某部,如卫生部、农业部等。

中国历史上有太仆寺、光禄寺、大理寺等,这些都是国家官署,如果把它们理解为寺庙,那就会闹笑话了。

那么“寺”为何会变成佛教场所的名称呢?这要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

汉明帝有一天做梦,梦见西方有一个金色的神人。第二天一早,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说西方有神,称之为佛陀。汉明帝于是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后来又两位印度高僧同东汉使者一起,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暂住,因为鸿胪寺是当时接待外宾的部门。

后来僧人们借用了鸿胪寺的“寺”字,建起了白马寺,这是中国的第一个佛寺。从此寺就成为佛教的专用名词。

观作为动词就是观看、观察,作为名词则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

星象的“天文观察台”。

古人认为,仙人住在天上,所以“观”也可以用来硬接仙人下凡。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迎接仙人。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

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

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

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

设具而候神人。(《史记·孝武本纪》)

在古代,观察星象,迎接仙人,这都是道士的职责,所以道士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之为“观”。

传说我国最早的道观叫做楼观,是关尹子的故宅。

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与建筑)
掌心托宝珠(或药丸),左手施九品印; 右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左手施禅定印于脐下,掌心托宝
塔,右手施九品印。
弥勒佛 释迦佛 燃灯佛
(3)供五尊佛
五方佛:正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手 第一尊为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尊为东 方阿閦chu4佛,表觉性。右手第一尊为西方 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尊为北方不空成就 佛,表事业。
元明清三代佛教发展相对稳定。元至元二 十八年(1291)全国佛寺2318所。
明代为区别寺刹,分为禅寺、讲寺、教寺 三类。
清初官建大寺6073所,私建大寺8450所, 全国大小寺院共79622所。
晚清以来,寺院虽多遭战乱所毁。
二、殿堂布置:寺院典型结构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总称。 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地方, 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主要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
(1)毗诃罗(Vihara):意译为住处、游行处、精舍、 僧坊;
(2)刹:原意指幡竿,因一般习惯在佛堂前立刹,故 有此称;
(3)僧伽蓝摩(Samgharama)、伽蓝:意译为众园、精 舍,即大众共住的园林;
(4)阿兰若(Àrinya)、阿练若、兰若、练若:意译无 诤、空闲处,指村外适于清静修道之所。


严 寺 五 方 佛
山 西 大 同
主尊两侧,常有“胁 侍”,即左右近侍。
释迦佛的近侍,一般 为老“迦叶”、少 “阿难”两大弟子。

和平网试析佛教中国化

和平网试析佛教中国化

和平网试析佛教中国化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判教开宗和平网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何谓“佛教中国化”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其思想学说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有着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实际。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简而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1]

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表现

1、初传入华和译经格义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之间,正是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2]而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说法,至今仍未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说”

[3]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三国时期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据此,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共同确定199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年,并举办了纪念活动。这也说明了佛教界对此种说法的公认。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佛教协会

•【公布日期】2019.07.24

•【文号】

•【施行日期】2019.07.24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宗教

正文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汉传佛教寺院管理,落实民主管理原则,维护寺院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循佛教戒律和传统丛林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寺院是依法设立、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符合法人条件的,可以按相关规定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法人。

第三条寺院应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第四条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护、传承、发展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海内外佛

教徒的纽带。

寺院应自觉加强道风建设,保持清净庄严,维护僧团和合,遵守佛教团体制定的规章制度,抵制佛教商业化不良影响,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和公益慈善事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第五条寺院应坚持民主管理原则,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和佛教团体教务指导。

第二章管理组织

第六条寺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民主管理组织。民主管理组织可采取寺务委员会、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等形式。

长知识为什么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长知识为什么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长知识为什么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经常用于劝诫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一定要把事情做完,做彻底。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一垄或一人两茬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者就回头帮那收割慢的人。

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帮人要帮到地头。时间一长,这句话的含义便被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送佛送到西”,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仪。但佛与人一样,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

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为怕它走错路,往往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故称:送佛送到西。

唐朝经济论文范文

唐朝经济论文范文

唐朝经济论文范文

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

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文章是对佛教对唐朝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政治、文

化均实现巨大发展,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亦是在唐朝达到顶峰。两者之间存在着独特的联系。前人关于佛教对唐朝经济发展的作用多持消极否定的观点,而笔者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对于唐朝的经济发展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佛教唐朝经济积极影响

引言:佛教在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纵览关于佛教对社会发展影

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对大众的文化、精神、思想的影响;二是佛教对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稳定政治的影响。而对佛教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积极影响的论述实为少见。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唐朝为例,进一步深入、具体地分析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对唐朝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对经济产生影响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经济实体,直接参与了

经济活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支力量。在唐朝,佛教的寺院经济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寺院基本都有自己的地产和山林,佛教的寺院经济力量日益壮大。当时寺院和僧尼的一项重要收入就是“营生”、“自供”,包括垦殖田圃、商旅博弈、聚蓄委积、机巧异端、占相卖卜、

行医治病等,其中农耕、行商、工艺等构成寺院经济的独立部分,使佛教与世俗社会更紧密地联结起来。经营俗业、管理财务,也成了寺院的另一职能。寺院本身强大独立的经济实力,理所当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许多寺院都有自己庞大的独立经济实体,由于帝王及王公大臣的崇佛,寺院经济利益也得到了他们的保护、支持。这些寺院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出了出租部分田产外,招纳佃客等与封建地主完全相同的方式不断聚敛财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但应当看到寺院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并没有脱离社会财富之外,聚集在寺院中的财富和劳力并没有从社会中消失掉,而是一种等量转移,起到了积累社会财富的作用。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杂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佛陀来到一座村庄托钵,正在耕田的农夫见到佛陀,就说:“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你也应该这样做。”佛陀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给饮食。”农夫怀疑地问:“我都不曾看见沙门瞿昙驾牛耕田除草,为什么瞿昙要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可否为我讲说您的耕田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农夫一听,欢喜赞叹佛陀是位真正善于耕作的人。

的确,佛陀是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他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佛教就在这种“善耕心田”,以“众生为田”的因果教义下,发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等,以及勤耕诸众生田,必得福德善果的福田思想。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无法如印度、南传国家以托钵方式乞食,寺院便在秋获之后,由僧侣出去农村“化冬”,以储备来年的粮食,并过着以垦田耕种,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寺院僧侣垦田辟地,长期与农民相处下,也扩大了佛教弘传的范围。因此,佛教之于农业,不仅是在外相上对农地的开垦改良、农业经济的改善有所贡献,对于给予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发挥了莫大的影响。

佛教农禅思想

依《高僧传》卷五记载,道安大师初出家时,常“齎经入田,因息就览”,由此可以推知,中国佛教僧侣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而佛教在唐朝发展到全盛阶段,其中禅宗的祖师们主张,日常的着衣吃饭、作务出坡,都透露着禅的妙机。因此,僧侣参加垦田辟地尤为禅宗所倡导。首先是四祖道信禅师倡导“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接着六

圣俗并举中国农村村名和佛教

圣俗并举中国农村村名和佛教

看俗并枣:中®农封#名和侔教

安希孟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佛教入华,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入寻常百姓家。村落地名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和载体。村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是文化的根系所在。村名记栽着先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奋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名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通过对村名渊源的了解,能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在中国地名文化中受佛教影响命名的村庄,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 统原生态村名是自古既有、经久流传的。地名村名对研究历史、地理、经济、交通、民情有助。村 名是社会历史的缩影或活化石,承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象征一段 特定因缘。

关键词:佛教建筑;佛教人物;村名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华夏,广袤国土上星 罗棋布着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传统原生态村 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迢递中,村落逐渐得以 形成,这是基于亲族利益诉求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是自发形成的小群落。村名与该 村的文化景观密切有关,往往蕴含着历史传说,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关,融人民众的价值取 向。传统村落村民的特点是闭塞、亲情、血缘、地域、保守、祖宗崇拜、安土重迁。

村庄名称属于乡村方舆方志草野文化,村 名名不见经传。农耕文明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 成一种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社会制度、礼仪风俗、村落结构、家族姓氏、民间信仰、礼 拜仪式等文化集合。传统中国社会最初的宗教 以自然崇拜为主,但佛教促进了互相往来。普 度众生,平等慈悲,使农民接近了普世价值。文章编号:1000—6176 (2021) 01—0013—07

晋朝的佛教传播道家与佛教的交融

晋朝的佛教传播道家与佛教的交融

晋朝的佛教传播道家与佛教的交融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朝代,其间涌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

思想流派和宗教信仰。其中,佛教和道家思想在晋朝的传播与交融过

程中,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晋朝佛教的传

播背景、佛教与道家思想的接触、交流与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晋朝佛教传播背景

晋朝时期,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

条件。在政治方面,东晋后期,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失政,社会动

荡不安,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个体心灵解脱的渴求促成了佛

教在晋朝的传播。在社会方面,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经济

地位提升的一部分人开始关注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文化层面上,晋

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而佛教作为一种异域宗教信仰,与儒释道

三家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为佛教在晋朝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佛教与道家思想的接触与交流

在晋朝时期,佛教与道家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交流。在此期间,佛教的禅宗与道家的思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禅宗注重个体心

灵的直接体验和解脱,与道家追求生命真谛、修养个体心性的理念相

契合,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佛教和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于

人生的追问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两者互补互益,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佛

教道家思想流派。

三、佛教对道家的影响

晋朝时期,佛教对道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使得道

家的思想体系更加充实丰富。佛教讲究个体的修行、人生的边缘性与

无常性,这与道家追求自然无为、个体心性修养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共

通之处,为道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内容。同时,佛教在晋朝的传

惊人发现---佛教起源于古蜀国,而非印度!

惊人发现---佛教起源于古蜀国,而非印度!
惊人发现---佛教起源于古蜀国,而非印度!
惊人发现---佛教起源于古蜀国,而非印度; 风水吧 | 2016-02-25 12:40
一、现实对传统旧观念癿冲击
在人们癿传统观念里,佛教是由印度癿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Gautama?Siddhartha?Sakyamuni,创立癿,中国癿、外国癿一切有关佛教癿乢籍都是这样说癿,这是早已做了结论,无须再讨论了。佛祖出生在公元六丐纪巠史,他不中国癿孔子出生在春秋时代相当,说明他俩是同时代癿人物。现在问题出现了,四川广汉古蜀国癿考古学时代是商代,商代进比中国癿春秋时代要早,为什么在四川广汉古蜀国会出现大量癿佛像呢?而丏有佛头实物,佛像是凿刻在玉牙璋上、象牙上、玉壁上等等,更为神奇癿是,佛像不中国进古癿太极图、八卦、十二生肖组合在一起。我们知道,太极图、八卦、十二生肖是中国进古癿传统文化,它们组合在一起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值不值得学术界去认真研究呢?人们不仅会问:佛教真癿是起源于印度向?答案是:值得讨论。 研究认为:佛教癿起源可能在中国四川广汉古蜀国。早在B.C.2000年前,有一条从川,成都,,于,于南,,缅,缅甸,,印,度,,阿,阿富汉,,欧洲癿古商道,佛教很可能是沿着这条古商道传播到印度去癿。众所周知,商贸大道癿开通必然引起文化思想艺术癿交流,人文风俗习惯癿交流,科学技术癿交流等等。中外交通叱与家研究表明,如果佛教是产生于印度,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流行?在印度反而不流行。 研究西藏古象雄国历叱癿与家认为:“西藏古象雄国苯教认为,释迦牟尼不是佛教癿创立者,他只是起作宣传佛教癿作用”。佛教由印度“传入”西藏是吏蕃王朝以后癿事情,而在此之前,苯教早已在西藏流行开来了。如上所述,佛教可能是由古代癿商道戒民族迁徙之路从中国四川传至印度,如果说藏传佛教是由印度“传入”癿话,而在此之前,佛教就可能存在多时日了,它可能是绊过僧人们癿加巟整理成型之后,再吐外宣传转而可能传回中国,就是我们提出癿佛教“出口转内销”癿观点。佛教进入中国是汉哀帝二年,国内各地癿佛像造型,例如敤煌、峨嵋山、乐山大佛、于岗石窟,西藏等等,可能是汉代以后癿事情。其实在进古癿四川古蜀国,佛教就可能十分流行了,为了说明佛教可能是起源于四川广汉古蜀国,我们将有关实物介绉给读者,部分,。

腊八节的佛教与民俗由来

腊八节的佛教与民俗由来

腊八节的佛教与民俗由来

朗读本文

腊八节是中国民间流传久远的一个普通节日。这个节日在中国流传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历代宫廷及普通民众的重视。追溯腊八节的源头,不仅有佛教的因素,而且还有民俗的成分,因此,这个具有不同由来的节日,不仅为佛教界所重视,也成为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下面就简要介绍腊八节的佛教及民俗由来。

一、腊八节的佛教由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佛教信徒普遍认为这一节日来自于佛教。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凈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出家以后,开始时过了六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祇吃很少的食物,到后来已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有一位牧羊女,送了一钵盂的奶粥给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喝了之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之后他在尼连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并施舍给百姓。「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粥由此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又称「佛成道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信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还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民众都认为喝了寺院的腊八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在宋朝时,杭州名剎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直到今天,我国仍然有很多寺院依然保存着腊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之一。指以寺院(或佛教协会)为基本单位,坚持“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个传统(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指导下,以贴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融入其中,以农业发展寺庙经济,以农业陶冶僧众情操,以农业与村民和睦相处,以农业引导众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农业劳动。

佛教农业类型及创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具体在佛教农业建设上,可采取两大类型六种具体的创建模式:一、庄严国土型

庄严国土型,重在强调利用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农业生产优势,不断绿化、美化、净化寺院环境,创造美好的人间净土。包括传统农业模式,自然生态模式,环保模式。

1)传统农业模式:

主要表现为村庙,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据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村庄是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而佛教僧侣,参予村庄的管理,指导影响人民的生活。僧侣和村庙是村庄的中心。除了传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侣也参加世俗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古时,很多村庄的建立是由于僧人们在荒芜之地先建立了寺庙,随着僧人们开垦荒地种田收获,逐渐吸引农人们在周边安家落户,并形成一个村庄型的经济体,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历史上,很多村庄名称来源于寺庙名称。

2)自然生态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自然山川与建筑、绿化的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作为游人、香客,从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经一偈都可体会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们正是通过此种亲切的感受来认识佛教。佛寺自然景观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则是其基础。

3)环保模式:

基于佛陀所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念,佛教主张在环境尚未被破坏之前,就应该进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从事环保不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是希望拥有平衡的自然生态。现代的佛教界,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种种实际的环保运动与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强调佛教中慈悲的、济世的、利众的人文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在劳作之中净化世道人心。包括产业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贫救困模式。

1)产业化模式: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禅僧务农,大都因地制宜,采茶制药,以资生息。“自古名寺出名茶”,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许多珍品,最初皆出于禅僧之口。如九华佛茶,即为禅僧所命名;地藏黄精,即依禅僧而得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黄精之采集、选用,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使黄精与成佛合二为一,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黄精文化的产业化。

2)素食文化模式:

众所周知,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生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

说正是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以田园生活的清新气息和佛道两教的浓郁色彩,活跃在名山古刹的斋堂和南北都会的素菜馆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爱。事实证明,素食不仅符合佛教的慈悲、护生、环保、节俭世界观,也符合世界公认的健康生活理念。

3) 扶贫救困模式:

僧团要在社会上立稳脚跟,除了内部的建设,还当谨记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本着济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会,切实做好扶贫救困的工作。一座寺院,地处一村、一镇、一路、一区之中,就可为这一村、一镇、一路、一区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业。特别是在农村,与其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文化科技信息方面对农民有所帮助,让广大农民实际收益,老百姓最看实际,只有密切联系民众,服务世人,才能博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赞誉。

佛教农业的意义

中国的农业自古和佛教就有紧密联系,据记载寺院自耕农田最早始于东晋,以农悟道的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曾经是古时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祖师大德多是农家子弟出身,也因此带动了古时农事活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是国家存立的根本,中国人从农业中培养出刻苦、耐劳、勤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佛教惜福爱物,精进忍耐的观念十分相契。尤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思想,为大众树立起勤劳生活的榜样。佛教在新植物品种的引进培植方面也贡献巨大,例如菠菜、新罗茄子、胡桃、胡椒、胡萝卜、菠罗密、贝多树等植物,都是古时通过僧侣们的弘法交流活动引进中国的。

现代社会工业化发展迅猛,青青田园污染重重,食物的安全性失去了保障。加上经济利益驱使科学技术滥用,让粮食和蔬菜也被过度工业化种植,营养成分越来越少但是农药残留却越来越高,甚至转基因种子泛滥,食物的健康性也成了社会大问题。我们一直希望让农业回归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挽救日渐失去的农耕田园生活,让人们吃到更多天然的食物。中国佛教精神的复苏,使佛教文化重新引入农业,将佛教思想尤其是其思维方式引入农业理念和实践,它不但有利于农业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农业实践中,促农业道德体系树立,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