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原理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墙房屋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墙房屋§4-1概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指由钢筋混凝土纵梁、横梁和柱的构件所组成的承重体系的房屋,直接承受重力荷载,也可以承受各个方向的水平荷载。
§特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任意分割房间,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
所以适用于要求有大空间的商场、工业生产车间、礼堂以及住宅和办公楼以及医院等建筑。
§框架结构由于侧向刚度较小,当高度较大时,侧向变形会很大。
所以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
§当高度增加时,在水平力作用下,靠近房屋底层的承重构件的内力以及房屋侧移会随高度增加而急剧增大。
§这样,在采用框架结构,会使构件截面增大,提高结构造价,减小使用面积。
一般情况下,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
§框架-抗震墙结构:是指在框架结构纵、横向适当位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而成。
§特点是:侧向刚度明显增大,在水平作用下,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力,而框架结构承受小部分水平力。
§这样结合了框架与剪力墙两种类型结构,所以具有平面布置灵活,获得大空间,立面处理易于变化的优点,同时也具有较强刚度,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小,所以在我国地震区以及非地震区广泛应用。
§总体上讲,钢筋混凝土建筑有较高的承载力,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烈度地区广泛使用。
§4-2 震害及其分析§一、框架梁、柱震害从以前的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一般发生在梁柱节点处,有梁震害、柱顶、柱端震害,且一般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
二、抗震墙以及连梁的破坏三、填充墙的震害四、地基和其他因素发生的震害主要包括地基破坏以及如建筑碰撞等破坏状态。
软弱层破坏剪力墙连梁破坏剪切破坏§4-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一、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根据国内、外震害调查和工程设计经验,为使建筑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6.1 震害现象及分析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震害情况十分复杂,但从总体上可分为结构破坏和构件破坏两个层次:结构层次破坏指震害现象中明显表现为有规律的结构整体或特定局部的破坏情况,而构件层次破坏是指构件特定部位出现的震害现象。
▶6.1.1 结构层次破坏(1)平面不规则导致的震害结构平面不规则导致的震害通常发生在平面布置不对称,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惯性力作用于其质量中心,而抗力以结构刚度中心为作用点,当两者间距离较大时,结构整体扭转效应明显,容易产生扭转破坏(图6.1)。
图6.1 扭转破坏当结构平面布置存在较大的凸出、凹进,或平面布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强烈的局部振动时,在平面上的薄弱部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相应部位的结构震害严重(图6.2)。
图6.2 结构凸出部位破坏严重(2)竖向不规则导致的震害结构沿竖向刚度存在突然变化时,可能在刚度较小的楼层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甚至整层垮塌的现象。
2008 年汶川地震中,某框架结构底层无填充墙,二层以上为住宅,布置有较多填充墙,震后测量显示,底层层间位移达30 mm(图6.3)。
框架填充墙的刚度贡献应在结构分析中予以足够重视,以免造成严重破坏。
图6.3 刚度突变导致的震害▶6.1.2 构件层次破坏(1)梁端破坏梁端受弯矩、剪力的影响,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可能形成梁端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在实际震害现象中,因现浇楼板参与梁端工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规范期望引导实现的梁铰机制在汶川地震震害中却很少见到,该现象已引起众多学者关注。
图6.4 给出汶川地震中某无现浇板相连的框架梁损伤照片,梁端弯曲破坏特征突出,但破坏程度并不严重,震害统计结果表明,梁端出现充分塑性铰的情况并不多见。
与之对比,图6.5为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梁端破坏的试验照片。
对比可见,实际震害中梁端破坏较试验破坏现象明显轻微,在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中应关注这一现象。
关于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
关于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抗规6.1.3.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以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关于框架和抗震墙组成的结构的抗震等级,设计中有三种情况:1、个别或少量的框架,此此时的结构属于抗震墙的体系范畴,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仍按抗震墙结构的确定;框架的抗震等级可参照框架抗震墙的结构的框架确定.2、当底层框架部分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仍属与框架的范畴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的剪力墙足够,其框架是次要的抗侧力构件,按本规范框架抗震墙的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抗规6.2.13 4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二者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高规8.1.3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根据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地震总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其中的框架部分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既:结构中的剪力墙抗震等级可按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执行,其最大适用高度仍按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部分按框架剪力墙设计是指框架部分仍需满足0f 2.0V V (高规8.1.4)。
其侧向位移按剪力墙结构来控制。
2、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倾覆力矩的10%但是不大于50%时,按框架剪力墙进行设计。
(此种情况为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3、当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此种情况为结构的剪力墙偏少,框架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执行,剪力墙的坑震等级和轴压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执行。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注:表中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或建造于IV类场地的钢结构房屋,适用 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2. 钢结构民用建筑最大高宽比的限制 因建筑可能承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 用,故高宽比指房屋总高度与平面较小宽 度之比。 房屋高宽比过大,则结构体系较柔, 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较大。 《抗震规范》规定钢结构民用建筑最大 高宽比不宜超过表8.2的数值。
钢结构体系的塑性性能
一个超静定的框架结构若承受单向作 用的水平分布荷载 Fi ,即使若干梁已经达 到其承载上限,只要结构整体还有足够多 的赘余度,结构整体还能稳定承载(图 8.4)。 框架结构的延性系数可以和杆件的延 性系数一样的方法来定义:应极限承载力 的侧向位移和弹性侧向位移限值之比称为 钢梁的延性系数,建筑钢结构中杆件的延 性系数一般可达到2~5或者更大。 。
图中 可以 观察 到桁 架下 弦杆 的破 断。
2. 节点破坏 梁与 柱于 相连 的焊 缝发 生断 裂
柱子 加劲 肋板 在节 点处 的断 裂
圆管 绗架 节点 板弯 折屈 曲
钢结构整 体彻底坍塌的 实例较少。 图示结构 的层间变形, 是因为支撑结 构破坏后,框 架因产生塑性 铰而形成机构 造成的体系破 坏。
3.设置防震缝的规定 钢结构房屋宜避免采用不规则建筑结构 方案,不设防震缝。需要设防震缝时,参 照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 震墙结构,将抗震缝宽度放大1.5倍。
4.结构体系的选用和布置 钢结构布置时,要考虑多道防线问题 ,即对于罕遇地震下允许开展塑性和局部 损伤的结构,应考虑在大地震造成结构损 伤之后,结构仍能维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支承其上的重力荷载而不倒塌。
ay
(2)超过12层框架的梁、柱板件宽厚比应符 合表8.5的要求。 表中数值适用于Q235钢,梁柱杆件采用其他 牌号钢材时,应乘以 235 f
钢筋混凝土斜支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钢筋混凝土斜支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2-04T14:53:43.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作者:全纯[导读]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10000摘要: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
建筑结构承受的荷载分为水平与竖向两个方面。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作为主要控制因素,使结构抗侧移能力成为主要矛盾。
在当前工程应用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斜撑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斜支撑-框架;抗震设计1、混凝土斜支撑-框架结构与同类结构的分析对比1.1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对比本结构比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加了一个支撑框架系统,多了一道抗震防线。
支撑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大,与延性框架协同抗震,比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高很多,抗倒塌能力强很多。
斜撑对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点已经在钢框架一偏心支撑结构中得到了证实。
钢框架增加斜撑后,房屋适用最大高度增加一倍以上。
本结构相当于纯混凝土的框架一偏心支撑结构,房屋适用最大高度比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可提高50%以上。
框架增加斜撑对建筑使用有一些影响,例如门窗的布置,但房屋适用高度提高了,比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了。
框架上增加斜撑,包含混凝土框架上增加混凝土斜撑和钢支撑,钢框架上增加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都是提高结构抗侧向力能力的有效措施。
如果结构不受地震和风荷载等侧向力的作用,斜撑是多余的。
增加斜撑就是增加结构的赘余度,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
房屋结构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房屋抗震以预防为主,如果房屋立足于大震不倒,框架上增加斜撑是非常必要的。
1.2与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对比虽然两种结构都是在混凝土框架中加斜撑,但本结构增加的是混凝土斜撑,与混凝土框架同属一种材料,构件刚弹性一致,构件的变形、结构的位移也能协调一致,两钢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是两种不同的材料,不同材料的组合结构构件共同工作协调性较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摘要: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上部和底部抗震性能差异较大,结构布置、底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构造措施等方面要引起重视,才能保障结构安全。
本文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设计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关键词:底部框架抗震墙抗震设计Abstract: The bottom frame aseismic wall housing upper and bottom seismic performance difference is bigger, the arrangement of structure, the adjustment of earthquake action effects, structural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should be caused take seriousl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structure. The bottom frame aseismic wall housing design was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bottom frame aseismic wall building aseismic structural measures.Key words: bottom frame aseismic wall; seismic; design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的底框一抗震墙结构房屋,底层为商业,上部为住宅的多层房屋。
底层商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平面布置上满足了灵活的要求,上部住宅一般为多孔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既满足了商业要求,又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另外该结构形式还比较经济。
但是,历次震害表明,该结构在震害时底部发生变形集中,因出现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坍塌。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3)竖、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0.30%,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 间拉筋的间距≥600,直径≥6。
(4)边缘构件可按一般部位的规定设置。
(5)强度等级≥ C30。 P333-1
P332-四
约束砖砌体抗震墙——6度 (1)墙厚≥240,砂浆强度等级≥M10,应先砌墙后浇框架。 (2)沿框架柱每隔300mm配置2φ8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 焊组成的拉结网片,并沿砖墙水平通长设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 置与框架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墙长大于4m时和洞口两侧,应在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6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6.1 概述 6.2 震害及其分析 6.3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6.4 房屋抗震验算 6.5 抗震措施
6.1 概述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 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抗震墙结构, 以上部位采用多层砌体墙承重。
主要用于底层需要大空间,而上方各层允许布置较多纵、 横墙的房屋。
3. 抗震墙
P332-三
钢筋混凝土墙
(1)墙体周边设置梁(或暗梁)和边框柱(或框架柱)组成的边框; 边框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1.5倍,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 板厚度的2.5倍;边框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2倍。
(2)墙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墙板净高1/20;墙体宜 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等整体性好的基础。
控制上部与底部的侧向刚度比
γ=K2/K1
通过在底部纵、横向设置一定数 量的抗震墙; 侧向刚度比合理取值和控制范围:
房屋结构类型及基础分类
房屋结构类型房屋结构一般是指其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两个部分。
房屋在建设之前,根据其建筑的层数、造价、施工等来决定其结构类型。
各种结构的房屋其耐久性、抗震性、安全性和空间使用性能是不同的。
房屋建筑结构是指根据房屋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
一、房屋结构分类: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一般由梁、板、柱所组成。
其特点是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
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由于有框架结构的柱截面较大,不宜家具布置和装修,影响室内使用,以往在住宅建筑中采用较少。
结合框架结构特点,在新建住宅中出现了一种异形柱框架轻型住宅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异形柱框轻住宅与其他传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由T形边柱、十字形中柱、L形角柱组成框架受力体系,其柱间填充墙与体壁同厚,室内不出现柱楞便于使用,填充墙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因墙体减薄,与砌体结构相比可增加使用面积。
异形柱框轻住宅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多高层住宅中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
这些轻质墙体材料种类较多,如非承重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焦渣混凝土砌块、轻钢龙骨石膏板、石膏空心墙板及多中复合轻质隔墙板。
这些轻质墙体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装修时可以开洞或拆除。
常见的房屋结构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核心筒结构等,各种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按建筑物以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四大类。
建筑结构有六种类别:1、砖木结构: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楼板、屋架等用木结构。
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屋架、砖墙、木柱建造。
房屋两侧(指一排或一幢下同)山墙和前沿横墙厚度为一砖以上的砖木一等;房屋两侧山墙为一砖以上,前沿横墙厚度为半砖、板壁、假墙或其他单墙,厢房山墙厚度为一砖,厢房前沿墙和正房前沿墙不足一砖的为砖木二等;房屋两侧山墙以木架承重,用半砖墙或其他假墙填充,或者以砖墙、木屋架、瓦屋面、竹桁条组成的为砖木三等。
浅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
浅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对于地震区需要抗震设防的多层商住建筑,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大空间商店,上部为小开间砖房或砌块建筑,这些建筑物往往采用底框结构。
此种结构优点在于房屋的底部可提供较大较灵活的空间做商业,在上部可盖空间规整、不露柱子,造价低廉的砖混住宅。
此种结构其结构特点:在结构竖向体系、结构材料体系、结构刚度等多方面,在竖向存在突变,是一种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本来应该避免采用。
但随着对此类结构研究的深入,发现只要合理的设计此种结构,还是能达到一定抗震性能的。
所以,现行规范放宽了高度限制,当采取相应措施后底部框架可有两层;允许底部框架房屋的总层数和高度与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相当。
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严格控制相邻侧移刚度,合理布置上下楼层的墙体,并提高底部框架的抗震等级。
这就使底框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推广。
1 上下层刚度比的控制从材料上来看,底框结构底层为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为砖砌体结构,属上、下两种不同材料,不同性质的混合式结构:从质量上来看属上重下轻的结构;从刚度来看,属上刚下柔:从竖向传力途径来看,上部砌体结构通过两层(三层)梁板转化为底层的大空间框架。
以上几方面使底框结构为抗震不利结构。
从算法来看,PKPM 软件对此种结构在转换层将其一分为二:砖混部分采用底部剪力法,底框部分采用有限元法。
采用这种算法的前提是,房屋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
这已为框支墙梁振动台试验证实。
所以为使底框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更接近普通砖混结构的变形,就要控制各层的刚度比值使之变化比较均匀,使各层的刚度比接近普通砖混结构,最终才能满足算法上的要求。
所以《抗震规范》强制性条文第7.1.8-3、4款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摘要:在我国,多层建筑一般指高度不超过10层的建筑。
目前,这类建筑大部分为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就这两种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加固方法1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1.1 框架结构1) 框架柱设计。
框架柱是框架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要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就要确保框架柱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必要的延性。
因此,框架柱设计应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破坏时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柱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并应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2) 框架梁设计。
框架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是在梁上出现塑性铰。
但梁形成塑性铰后又要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要防止由于梁筋屈服渗入节点影响节点的性能核心。
因此,框架梁设计应保证框架梁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框架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框架梁筋锚固应满足构造要求。
3) 框架节点设计。
框架节点易破坏且难以修复。
其破坏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
因此框架节点设计应满足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梁柱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同时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太难。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1) 框架设计要求。
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框架部分设计按上述考虑。
2) 剪力墙设计要求。
剪力墙部分的破坏形态有弯曲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沿施工缝滑移和锚固破坏等。
为使剪力墙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保证剪力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同时应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分析2.1 结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的加固方法结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加固方法要针对具体部位来选用。
结构抗震-第4章-第10讲
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取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 之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一般情况下,柱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
(3)控制柱轴压比
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 设计值乘积之比,即:
N N / fcbchc
综合考虑不同抗震等级的延性要求,对于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各 种柱轴压比限值见下表:
柱轴压比限值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
部分框支抗震墙
(2)强剪弱弯
①柱剪力设计值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柱 端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调整:
V
vc
M
t c
M
b c
Hn
H n ——柱的净高;
M
ct、M
b c
——分别为柱上、下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
值;应符合强柱弱梁和底层柱底的调整要求。
vc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
ln ——梁的净跨;
VGb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带你详细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原理
带你详细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原理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物最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该结构以其传力明确而简捷的特点,被结构工程师所青睐。
框架结构的构件受力形式以受弯为主,杆件可以采用各种延性材料,形成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劲性混凝土框架、木框架等多种框架形式。
不论哪一种,其宏观受力状况是相同的。
在这里,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阐述框架结构的各种特点。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框架结构的组成包括梁、板、柱、以及基础。
梁与柱的节点为刚节点,个别情况下做成半铰节点。
柱的基础多为刚性节点基础,有时做成铰节点。
框架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在力学计算中,通常称之为刚架。
柱柱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抗侧向力构件,是框架的关键构件。
框架结构的柱多为矩形,从室内看,一般突出于墙面。
近几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也随着入们对于室内空间要求的提高,异型柱逐渐流行,“L”、“T”、“十”形状的柱也有使用。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圆形柱也有采用。
梁梁在框架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梁承接着板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柱上,并进而通过柱传递至基础;另一方面,梁也在协调着柱的内力,与柱共同承担竖向与水平荷载,这在框架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与剪力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框架与框架之间的梁称为联系梁,理论上联系梁不承担荷载,仅仅连接框架。
实际上,联系梁也要调整框架不均匀的受力作用,促使框架受力更加均衡。
同时部分联系梁也承担着板所传来的荷载。
板板是不仅直接承担垂直荷载的构件,而且对于水平荷载,板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是重要的保证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构件——板的平面内刚度极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无穷大,因此可以起到对于各个柱所承担的侧向受力进行整体协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平衡各个框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
在楼梯间处,由于没有连续的楼板,空间刚度大大折减,要靠四角的柱来稳固这一不利空间,因此很多工程师将楼梯间四角的柱设计成相对较大的尺度。
梁与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才能保证这种空间刚度,装配式楼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抗震地区,现浇楼板是必须的。
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
G.1 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抗规)G.1.1 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且房屋高度超过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时,可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组成抗侧力体系的结构。
按本节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时,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本规范第6.1.1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二者最大适用高度的平均值。
超过最大适用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G.1.2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钢支撑框架部分应比本规范第8.1.3条和第6.1.2条框架结构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仍按本规范第6.1.2条框架结构确定。
G.1.3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支撑框架应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同时设置。
2 钢支撑宜上下连续布置,当受建筑方案影响无法连续布置时,宜在邻跨延续布置。
3 钢支撑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V形支撑;采用单支撑时,两方向的斜杆应基本对称布置。
4 钢支撑在平面内的布置应避免导致扭转效应;钢支撑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符合本规范6.1.6条对抗震墙间距的要求;楼梯间宜布置钢支撑。
5 底层的钢支撑框架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G.1. 4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分和钢支撑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2 钢支撑框架部分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
当支撑斜杆的轴线偏离混凝土柱轴线超过柱宽1/4时,应考虑附加弯矩。
3 混凝土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应按框架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两种模型计算,并宜取二者的较大值。
4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限值,宜按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结构内插。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思考题答案-(2)
第二章2.1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每种结构体系举1~2例。
答: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抗侧力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如主体18层、局部22层的北京长城饭店);框架剪力墙结构(如26层的上海宾馆);剪力墙结构(包括全部落地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筒体结构[如芝加哥Dewitt-Chestnut公寓大厦(框筒),芝加哥John Hancock大厦(桁架筒),北京中国国际贸易大厦(筒中筒)];框架核心筒结构(如广州中信大厦);板柱-剪力墙结构。
钢结构房屋建筑的抗侧力体系有:框架结构(如北京的长富宫);框架-支撑(抗震墙板)结构(如京广中心主楼);筒体结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束筒)];巨型结构(如香港中银大厦)。
2.2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各有什么特点?答:(1)框架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梁和柱的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呈剪切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减小;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为弯曲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增大。
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所以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以剪切型为主。
(2)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即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3)框架-剪力墙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剪型, 层间位移上下趋于均匀。
2.3框架结构和框筒结构的结构构件平面布置有什么区别?答:(1)框架结构是平面结构,主要由与水平力方向平行的框架抵抗层剪力及倾覆力矩,必须在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设置框架,以抵抗各个方向的侧向力。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框筒结是由密柱深梁组成的空间结构,沿四周布置的框架都参与抵抗水平力,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建筑物的周边,形成抗侧、抗扭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大的外筒。
2.5中心支撑钢框架和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支撑斜杆是如何布置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比中心支撑框架好?答:中心支撑框架的支撑斜杆的轴线交汇于框架梁柱轴线的交点。
抗震判断问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1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 (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性铰在柱中出现,很容易形成几何可变体系而倒塌
4-5-1 框架梁截面设计
一、一般设计原则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截面宽度不 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 度之比不宜小于4。%
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中线 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 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 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主要原因:节点处弯矩、剪力、 轴力都较大,受力复杂,箍筋配置不 足,锚固不好等。
这种破坏现象在高烈度区较为普遍 破坏不易修复。
2、柱底与柱顶相似,由于箍筋较柱顶密,震害相对柱顶较轻。
3.短柱震害:当柱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H/b<4)时形成短 柱。短柱刚度大,易产生剪切破坏。
4. 角柱震害: 由于双向受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震 害比内柱重。
其原因是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位移较大,填充墙 企图阻止其侧移,因砖砌体的极限 变形很小,在往复水 平地震作用下,即产生裂缝,甚至倒塌。
三、地基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震害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引起建筑物
的类共振,通常导致建筑物破坏严重。
§4-3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在考虑地震烈度、场地土、抗震性能,使用要求及 经济效果等因素和总结地震经验的基础上,在震区选择 结构体系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现浇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 2、房屋高宽比限值 3、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有关 4、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 如:天然地基时埋深不小于1/12建筑物高度
二、框架梁的设计 1、框架梁抗剪承载力验算 1) 剪压比限值— — 梁最小截面尺寸要求 剪压比是截面上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面度上设承计受值名的义比剪值应,力以的大V小/ 。fcbh0 表示,用以说明截 梁塑性铰区的截面剪应力大小对梁的延性、耗 能及保持梁的刚度和承载力有明显影响。当剪压比 大于0.30时,即使增加配箍,也容易发生斜压破坏。 为了保证梁截面不至于过小,使其不产生过高 的框主架压梁应,力其,截规面范尺规寸定与:剪对力于设跨计高值比应符ln合/ h下b >式2.的5 的要 求。
⑤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框架结构布置
适用范围: 10层以下住宅、办公及各类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 ①宜双向设置承重框架 ②楼梯间、电梯间不宜设置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及拐角
处。 ③框架结构沿高度不宜突变。
④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 原则进行延性框架的设计。
3、框架— 抗震墙结构布置 适用范围: 10~20层的房屋。
框架-抗震墙
(2)框架-抗数值的50%,且不宜小于
70mm。
框架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
同时,按不利体系考虑,
并按低的房屋高度计算
缝宽。
t h
2、抗撞墙
8、9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防震缝两侧的结构, 当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防震缝两侧房屋 的尽端设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图4.3 框架— 抗震墙结构平面布置示意 1)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且横向与纵向的抗震墙宜相连。 2)抗震墙宜设置在墙面不需要开大洞口的位置。
3)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再房屋 的端开间
4)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300mm
5)一、二级抗震墙的洞口连梁,跨高比不宜大于5,且 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图4-1 框架房屋体系
§4-1 概述
框架-抗震墙房屋: 在框架房屋纵、横方向的适当位置, 在柱与柱之间设置几道钢筋混凝土墙体而成的图4-2 。 由于在这种结构中抗震墙平面内的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 向刚度大得多,所以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力主要 有抗震墙来承受,小部分剪力由框架承受,而框架主要 承受重力荷载。由于其充分发挥了抗震墙和框架各自的 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比框架结 构更经济合理。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 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1、甲、乙、丁类建筑应按抗震设防标准中的抗震措施 所要求的设防烈度按上表确定抗震等级。
2、当框架-抗震墙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墙时,其框架部分 是次要抗侧力构件,可按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确定抗震 等级。否则按框架结构确定等级。区分标准是看框架部分承 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是否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4-5 框架梁、柱与节点的抗震设计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 1)要控制梁、珠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
尽量避免或减少在柱中出现(图4.8)。— — 强柱弱梁 2)对于梁、柱构件而言,要保证出现塑性铰,而不过早
地发生剪切破坏,这就要求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大于塑 性铰的抗弯承载力;— — 强剪弱弯 3)为了保证延性结构的要求,在梁的塑性铰充分发挥作 用前,框架节点、钢筋的锚固不应过早地破坏; — — 强节点强锚固
≤25 一
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
三
二
一
一
框架-抗
高度(m)
≤6 0
>60
≤6 0
>60 ≤60 >60
≤50
震墙结
框架
四三三 二 二 一
一
构
抗震墙
三
二
一
一
抗震墙 结构
高度(m) 抗震墙
≤8 0
>80
≤6 0
四三三
>80 ≤80 >80 二 二一
≤60 一
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 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图4-2 框架-抗震墙房屋体系
§4-2 震害及其分析
一、框架梁、柱的震害
主要反映在梁柱节点处:
柱的震害重于梁; 柱顶震害重于柱底; 角柱震害重于内柱; 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
1.柱顶
柱顶周围有水平裂缝、斜裂缝或 交叉裂缝。重者混凝土压碎崩落,柱 内箍筋拉断,纵筋压曲成灯笼状,上 部梁、板倾斜。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 框架-抗震墙房屋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墙房屋
§4-1 概述 §4-2 震害及其分析 §4-3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4-4 框架、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4-5 框架梁、柱与节点的抗震设计及构造要求 §4-6 抗震墙截面的设计
§4-1 概述
5.节点核心区
节点核心区产生对角方向的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 混凝土剪碎剥落。节点内箍筋很少或无箍筋时,柱 纵向钢筋压曲外鼓。 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不足,约 束箍筋太少,梁筋锚固长度不够以及施工质量差所 引起。
二、填充墙的震害
一般7度即出现裂缝,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裂缝 明显增加,甚至部分倒塌。
FEK = α1Geq
Fi =
Gi Hi
n
FEK (1− δn )
∑GjH j
j =1
∆Fn = δn FEK
对于抗震墙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欧冠标准值。作为近似计算,也可 采用底部剪力法。
按上列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首先要确定结构 的基本周期。对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由于它 的侧移容易计算,故一般采用能量法计算基本周 期;而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抗震墙结 构和抗震墙结构,可采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基 本周期。此外,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但由于该 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选用时应注意适用 范围。
4、抗震墙的结构布置
适用范围:
20-30层高层居住建筑
1)抗震墙的门窗洞口 宜上下对其、成列 布置,形成明确的 墙肢和连梁,要避 免使墙肢相差悬殊 的洞口设置。
2)抗震墙宜自下而上 连续布置,避免刚 度突变。
3)较长的抗震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的、长度较 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约束弯矩较小的 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 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四、防震缝与抗撞墙 1、防震缝
高层建筑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
当建筑平面过长、结构单元的结构体系不同、高度和 刚度相差过大以及各结构单元的地基条件有较大差异时, 应考虑设防震缝。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面要求:
(1)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 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6、7、8、9度相应每增加 高度5m、4m、3m、2m,宜加宽20mm。
天然桩基时埋深不小于1/15建筑物高度 5、应注意技术经济指标。
一、房屋的适用最大高度 《抗震规范》规定:乙、丙和丁类建筑的框架结构和
框架-抗震墙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甲类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应专门研究。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结构类型 6
烈度
7
8
9
框架
60
55
45
25
6)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宜满足下表 要求(超过时,应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结构 现浇、叠合梁扳 装配式楼盖
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
6、7度
8度
≤4
≤3
≤3
≤ 2.5
9度
≤2
不宜采用
7)框架-抗震墙结构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 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采用配筋现浇层加强时, 面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可按下式计算:
nm
∑∑ Mc =
Vijhi
i=1 j =1
M c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
覆力矩;
n --结构层数;
m --框架i层柱的根数;
Vij --第i层j根框架柱的计算地震剪力; hi --第i层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