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五章课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一个隐喻:
❖ 学校——工厂 ❖ 校长——经理 ❖ 课程专家——工程师 ❖ 课程——施工蓝图 ❖ 教室——生产车间 ❖ 教师——施工员 ❖ 学生——原料 ❖ 评价者——质量检验员
2021
二、课程的类型
1、按课程形态分: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按课程内容分: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3、按课程形式分: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国学者认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 有计划的教学进程,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 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2021
3、经验结果说
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 成的。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每个学生都是 独立的学习者,他们从同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都 是各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惟有学习经验, 才是学生实际认识到的或学习到的。
基本含义:指功课及其进程。 建国后,课程的含义从“学程”演变为“教程”,课程 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等看待。
2021
西方:课程(curriculum)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 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源于拉丁语 “currere”意为“跑道”,即“学习的进程”,为不同学 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有人说:“美国的课程与中国恰好相反,在中国,凡是登 不了大雅之堂的都不能进入课程,什么家庭财务、装修、购 物等等;但在美国的学校里,凡是儿童生活中有的事情,都 能在课堂上学到,包括吃喝拉撒玩,课程是五花八门,什么 都有。”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美国哈佛大学有8000门次的课 程供学生选择。中国很多大学只有2000多门课程。他认为, 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学 生的选择面小,成材的机会就少。
2021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或“整合课程” ,根本 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 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学 科中。
存在困难:一是教材的编写;二是师资问题。 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 内容,如美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英国的科学、数学和英 语,中国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 习内容。 核心课程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社会问题课程 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 的课程,这类课程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
2021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四、课程的理论流派 五、课程的表现形式
2021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中国:唐朝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中“维护课 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但只关注教学科目,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 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 大影响的维度。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范围远远超过列入课 程的学科。
2021
2、学科进程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他们认为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 的总和,或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4、按课程实施分: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按课程管理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021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 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六艺”、西方的“骑 士七技”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优点: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 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或“儿童 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 程。儿童的经验、兴趣、动机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优点:学习者成为真正主体,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 前社会生活的关系。 缺点: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容易导致“活动主义”, 忽视智力培养。
2021
(四)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1、学科知识内容 → 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课程目标计划 → 课程过程本身 3、教材 →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 4、显性课程 →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实际课程 → 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学校课程 → 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
2021
❖ 材料:
“跑”:课程是一个人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 “道”: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
2021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科目说(学科、知识)
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 的课程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方有 “七艺”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 音乐)。事实上,西方学校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其他 学科,逐渐建立起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
第七章 课 程
2021
第七章 课 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2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程的概念。 2、了解课程的类型、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以及 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3、了解现代课程的表现形式,重点掌握课程标 准和课程资源。 4、重点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以及对教 师提出的要求。
2021
(三)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全部经验, 包括课内外一切活动,而不限于各科知识的教学。
狭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主要是课内的课程),包 括各学科的名称、地位、开设的顺序和教学时数。
综上所述,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了学生的发展而 创设的所有教育影响。
2021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ຫໍສະໝຸດ Baidu,是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或 官方课程。它一般有固定的教材,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明 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进行测验和评价。例如,我国中小 学课程表中所规定的学科都是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伴 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 影响的那些内容。包括校容校貌、班风学风、礼仪习惯、人 际关系等。
一个隐喻:
❖ 学校——工厂 ❖ 校长——经理 ❖ 课程专家——工程师 ❖ 课程——施工蓝图 ❖ 教室——生产车间 ❖ 教师——施工员 ❖ 学生——原料 ❖ 评价者——质量检验员
2021
二、课程的类型
1、按课程形态分: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按课程内容分: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3、按课程形式分: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国学者认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 有计划的教学进程,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 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2021
3、经验结果说
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 成的。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每个学生都是 独立的学习者,他们从同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都 是各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惟有学习经验, 才是学生实际认识到的或学习到的。
基本含义:指功课及其进程。 建国后,课程的含义从“学程”演变为“教程”,课程 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等看待。
2021
西方:课程(curriculum)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 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源于拉丁语 “currere”意为“跑道”,即“学习的进程”,为不同学 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有人说:“美国的课程与中国恰好相反,在中国,凡是登 不了大雅之堂的都不能进入课程,什么家庭财务、装修、购 物等等;但在美国的学校里,凡是儿童生活中有的事情,都 能在课堂上学到,包括吃喝拉撒玩,课程是五花八门,什么 都有。”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美国哈佛大学有8000门次的课 程供学生选择。中国很多大学只有2000多门课程。他认为, 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学 生的选择面小,成材的机会就少。
2021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或“整合课程” ,根本 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 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学 科中。
存在困难:一是教材的编写;二是师资问题。 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 内容,如美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英国的科学、数学和英 语,中国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 习内容。 核心课程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社会问题课程 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 的课程,这类课程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
2021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四、课程的理论流派 五、课程的表现形式
2021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中国:唐朝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中“维护课 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但只关注教学科目,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 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 大影响的维度。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范围远远超过列入课 程的学科。
2021
2、学科进程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他们认为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 的总和,或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4、按课程实施分: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按课程管理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021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 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六艺”、西方的“骑 士七技”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优点: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 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或“儿童 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 程。儿童的经验、兴趣、动机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 优点:学习者成为真正主体,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 前社会生活的关系。 缺点: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容易导致“活动主义”, 忽视智力培养。
2021
(四)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1、学科知识内容 → 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课程目标计划 → 课程过程本身 3、教材 →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 4、显性课程 →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实际课程 → 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学校课程 → 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
2021
❖ 材料:
“跑”:课程是一个人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 “道”: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
2021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科目说(学科、知识)
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 的课程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方有 “七艺”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 音乐)。事实上,西方学校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其他 学科,逐渐建立起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
第七章 课 程
2021
第七章 课 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2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程的概念。 2、了解课程的类型、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以及 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3、了解现代课程的表现形式,重点掌握课程标 准和课程资源。 4、重点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以及对教 师提出的要求。
2021
(三)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全部经验, 包括课内外一切活动,而不限于各科知识的教学。
狭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主要是课内的课程),包 括各学科的名称、地位、开设的顺序和教学时数。
综上所述,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了学生的发展而 创设的所有教育影响。
2021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ຫໍສະໝຸດ Baidu,是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或 官方课程。它一般有固定的教材,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明 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进行测验和评价。例如,我国中小 学课程表中所规定的学科都是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伴 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 影响的那些内容。包括校容校貌、班风学风、礼仪习惯、人 际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