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李自成》故事节选

《李自成》故事节选一、《李自成》《李自成》为中国现代作家贾平凹所写,讲述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起义,推翻满清政权的故事。
小说主要讲述了李自成的兴起和覆灭,同时也呈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人民在战争时期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李自成》故事节选1. 赵五娘赵五娘是一个充满悲惨遭遇的女人。
她小的时候失去了双亲,被迫嫁给了一位瘸腿的年长男子。
后来她的丈夫去世,她又被强行嫁给了当地的土豪,生下了一个男孩。
可是不久后,她的儿子被土豪抢走,她只能独自生活。
为了生存,她到处做工,但是总是受到欺凌和辱骂。
直到她遇到了李自成,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和仁慈。
在李自成的影响下,赵五娘开始参军,成为了一名妇女军事领袖。
她和其他军人一起奋斗,为推翻清朝政权而奋斗。
尽管她最终死于战争,但她的付出和坚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李半天李半天是李自成的亲信,也是一个著名的将领。
他为人正直,军事才能出众。
李自成知道他的才华,因此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副手。
在李自成的领导下,李半天指挥着一支军队,成功地攻占了许多重要城池。
他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爱国精神。
然而,由于李自成的轻率和自大,最终导致军队重创,李半天和李自成开始了殊死搏斗。
尽管李半天最终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人们。
3. 李自成李自成崛起于明朝末年,他是一位富有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的天才,也是一位有着前卫思想和强烈爱国情怀的领袖。
他为人具有决断力和果断性,在战争中多次带领军队打败敌人。
然而,他的一些缺点也成为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他过于自大,轻视群众的力量,最终导致了军队的失败。
虽然他的抗清历史受到争议,但他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民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他的故事传承至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振兴历史。
三、结语《李自成》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展现了当时历史的内涵和精神。
同时也展示了明朝末年社会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们回归历史,反思自身,明确我们自己在民族历史中的责任和角色。
悲剧艺术的杰作.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悲剧艺术的杰作.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悲剧艺术的杰作.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来华强今天咱们漫谈一下这个题目,就是《悲剧艺术的杰作——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李自成》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是姚雪垠先生倾尽四十年的心血创作出来的一部杰作,他这一生有七十多年的创作历史,其中有四十年用来创作这部小说,也可以说,这是姚雪垠先生一生最大的一件事情。
一个人,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
雪垠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可以无憾此生了。
姚雪垠生于1910年,1999年去世;河南省邓县人,长期生活在湖北。
雪垠先生对自己担负的使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非常自信。
他相信,不是他,别人是写不出这样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
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你得有这份自信。
你都不自信,你能让别人相信你吗?我相信在姚雪垠先生一定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样一种豪迈的感情在心里面回荡。
为什么?我们知道姚雪垠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多少人在打成右派之后,身处逆境,命运急直下,失去了创作的权利,许多人自己都不能不消沉下去了。
但是姚雪垠恰恰正是在打成右派这一年,就从1957年开始,就在逆境里面立志写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从57年开始,一直写到1997年。
四十年的历程就这么过去了,历尽了风霜雨雪。
老先生非常刻苦,每天都凌晨起床写作。
他这一生,没有其他的什么嗜好,就是写作。
他儿子回忆,无非每天就是清茶一杯,中午稍微喝一点酒,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这部伟大著作的撰述之中。
一个人要是没有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尤其是精神创造,那个杰作是无法诞生的,是不可设想的;再加上姚雪垠先生的气质性格跟他所要写的题材是那样的吻合,我看了之后觉得,天生姚雪垠,就是为了要完成这个使命。
这种排列组合,那很难得的。
只有各种条件都达到最佳组合的时候,一部杰作才可以诞生。
大家可以想一下,中华民族的性格导致了咱们民族的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悲剧艺术作品不是太多。
信阳师院-网络学习-新时期文学-第二阶段-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1、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 ) (分数:2 分)A. 《三里湾》B. 《山乡巨变》C. 《创业史》D. 《春种秋收》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C2、《上海的早晨》是描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鸿篇巨制,其作者是( ) (分数:2 分)A. 艾芜B. 草明C. 茅盾D. 周而复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 ) (分数:2 分)A. 郭沫若B. 周而复C. 姚雪垠D. 欧阳山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C4、《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于( ) (分数:2 分)A. 1956年B. 1960年C. 1962年D. 1963年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5、《结婚》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优秀短篇小说( ) (分数:2 分)A. 康濯B. 马烽C. 孙犁D. 赵树理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B6、康濯在解放初描写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 (分数:2 分)A. 《新事新办》B. 《我的第一个上级》C. 《登记》D. 《春种秋收》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二、多选1、“百花”时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有(分数:3 分)A. 秦兆阳B. 巴人C. 钱谷融D. 钟惦棐标准答案是:ABCD。
您的答案是:ABCD2、下列篇目中,作者是巴人的有(分数:3 分)A. 《况钟的笔》B. 《“废名论”存疑》C. 《论人情》D. 《电影的锣鼓》标准答案是:AC。
您的答案是:AC3、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刘绍棠的有(分数:3 分)A. 《田野落霞》B. 《西苑草》C. 《小巷深处》D. 《美丽》标准答案是:AB。
您的答案是:AB4、下列小说中,属于反对官僚主义倾向的有(分数:3 分)A. 《灰色的帆篷》B. 《科长》C. 《改选》D. 《沉默》标准答案是:ABCD。
您的答案是:ABCD!。
简析《李自成》中的人物形象

简析《李自成》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精湛的艺术,把历史人物塑造成一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大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艺术画廊。
李自成是作品的中心人物。
作者从纵横两方面人手对李自成加以刻画,着力表现李自成政治上高瞻远瞩、英武果断的领袖风度。
在纵的方面,作者将李自成放在急剧、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显现他在政治上、军事上逐渐成长的发展过程。
横的方面,作者多方面表现李自成的英雄性格和优秀品质,并显示出李自成所具有的眼光、气魄和风度。
另外,小说也没有回避他的历史局限和缺点,他的皇权思想和流寇主义都得到一定的揭示。
“亡国之君”崇祯在小说中同样是一个描写得相当出色的人物,也是当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反面典型。
作者将他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通过皇帝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他复杂的性格特点,并深刻概括了封建社会后期没落统治阶级垂死挣扎时的许多共同特点。
在众多起义农民的英雄群像中,刘宗敏、郝摇旗、张献忠的形象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
《李自成》中的人物,在已出的三卷中已达三百人以上,这些人物在小说中相互关联,如蛛网交错,同时又互为映衬,对比凸现,大大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人物画廊。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 作品重点反映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经历的潼关南原大战,商 洛山反围剿战以及进军河南、攻馅洛阳等三个斗争阶段。
❖ 潼关关南原大战是李自成遭受挫折的阶段。小说第一卷就写 了北京城外清兵压境,炮声震天,崇祯皇帝不但不调兵迎战, 反而调兵围迁农民起义军,使李自成军队陷于前有重兵埋伏, 后有三路追兵的困境,在遭受战败的打击下,李自成不悲观 也不动摇,带着仅剩有的18名将士潜伏在商洛山中,一面扩 充操练人马,整顿军纪,征集粮草。另一方面又冒着风险亲 赴谷城,推动张献忠重新起义,从而使起义军的队伍不断扩 大。
❖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 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 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 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 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 京后自缢,终年34岁。
❖ 商洛山反围剿战,集中描述了李自成起义军在敌军分三路包 剿的困境中,群策群力,内平叛乱,外歼明军,化险为夷, 夺得了商洛山反围剿战的胜利。接着李自成率领精兵从武关 突围而出,潜伏于郧阳山中,然后看准时机,疾驰入豫,随 即破洛阳,杀福王,将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 阶段。这也形象的说明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才是推动历史进 步的真正动力。
艺术特色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重视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为了真切地描绘出不同历 史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气质,因此,在体裁形式的运用、 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借鉴了我国文学传统的表现 手法,但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李自成》 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李自成》是钱钟书所著的小说,在我读完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描写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吴国的历史和李自成的人生经历,以及李自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这篇读后感将探讨这本书让我感到震撼和启示的原因。
首先,李自成是一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朝末年发动了起义,平定了大小王朝的军队,建立了农民国家。
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传奇人生和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其次,小说让我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吴国。
在一些中国历史书籍中,我经常会见到这个国家的名字,但是我不会太多关于它的信息。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吴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这一切都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最重要的是,我从李自成这个人物身上学到了许多关于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精神。
李自成这个人物在整个小说中都是一个吸引人的角色,他饱满的个性和奋斗精神让人敬仰。
他的背叛、被镇压和叛乱,他的无止境的奋斗和他的令人惊叹的胜利最终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从这个人物的故事中,我学到了坚定的信念、决心、勇气和不屈的精神。
我相信这些品质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总之,我认为读《李自成》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这本书描绘了历史上一个人物的命运和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历史。
通过这个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同时也可以从这个人物身上获得启示和力量。
这本书是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关注中国,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带来深刻的启示。
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世界(可编辑)

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世界密级??分类号??编号??弹中罐『鬣火等博士学位论文些鲎垦益簋鱼虫丛:邈笪圭鱼盛窆的艺术世界学位申请人姓名:工童屋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鱼舅使±申请学位学科专业:土璺墨查垡塞差指导教师姓名:墨墨圣耋丝丈脚删渊⑧榭雠博士学位论文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艺术世界论文作者:丁文厚指导教师:王又平教授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年月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泸年彭月钐日、爻置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签经储张瑶争日 :师期也日期:加哆年‖月甲日杪、叶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旧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回意迨塞握变卮溢卮;旦主生;旦生;旦三生筮鱼签艇作着签名:宁日师期弘日期:加多年多月甲目 :厂绋讽博士学位论文似⑧内容摘要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是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李自成》是一部以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为主角的历史小说。
作者通过对李自成的塑造,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
小说以其深刻的历史底蕴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
李自成,一个出身平民的英雄。
他从小就身世坎坷,家庭贫困,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在逆境中,他学会了坚韧和勇敢。
他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努力克服。
他的坚韧不拔,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李自成的另一个魅力在于他的真诚和善良。
在他的心中,有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顾一切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他的真诚和善良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感染了我。
在我们生活中,也需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用真挚的情感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爱情。
小说中,李自成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坚韧、勇敢和真诚,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李自成一样,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困难,用真诚和善良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通过阅读《李自成》,我不仅了解了李自成这位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坚韧、勇敢和真诚,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懈努力,也会更加热爱身边的人和事,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一切。
感谢《李自成》给予我的启发和感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论述题

当代文学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第一章1949-1976文学思潮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文学思潮一.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起点。
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讲话”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
二、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这种以政治运动方式介入文艺的思想斗争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这场运动和斗争,从对俞平伯的批判深入到对五四以来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中胡适思想及影响的批判,由学术探讨扩大到政治问题,由古典文学研究扩大到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由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四、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建国后第三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胡风的文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切中我国国情的,至今还葆有它的生命力。
而1955年推向GC的对胡风文艺思想及其政治上的批判,将本来属于文艺思想范畴的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彻底混淆了人民内部与敌我之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
这次运动不仅造成了胡风等人极大的人身痛苦,而且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给我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创伤。
五.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浪潮。
六.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正当文艺界贯彻双百方针,初步出现活跃局面的时候,从1957年下半年起,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
政治领域的反右斗争,波及文艺领域。
从而践踏了双百方针,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又一次把文艺问题、思想问题等同政治问题。
七.文艺政策的调整。
进入六十年代,为了纠正“左”的文艺倾向,周恩来等领导人对文艺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多次讲话,极大的鼓舞了文艺工作者。
《李自成》 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其中一位国士被后人广泛称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他就是李自成。
近日,我有幸读了一本关于李自成的历史小说,让我对这位强悍的农民起义领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李自成》这本小说中,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考证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李自成的一生。
小说以李自成的崛起和覆灭为主线,鲜明地表现出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个性魅力和历史作用。
首先,小说描绘了李自成的坚毅和决心。
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学成才,领导农民起义,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对抗腐败的明朝官府。
他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断前行。
他不畏艰险,决心改变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命运。
其次,小说还展现了李自成的聪明才智和谋略。
他能够驾驭民众的力量,并善于协调各方势力,使农民们团结起来,对抗统治者的压迫。
他善于运用兵法和政治手段,制定战略,打击敌人。
他对自己和敌人的深刻了解,使他在战略部署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小说中还刻画了李自成的复杂性格。
他既是一个勇猛善战的将领,又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政治家。
他对家庭、朋友和部下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但他也不惜牺牲他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既受人爱戴又引起争议的人物。
在读完《李自成》后,我对李自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的勇敢和决心激励着人们,他的聪明才智让人佩服。
他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充满了敬佩和感动。
通过这本书,我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是一个充满了英雄和悲壮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奋斗。
李自成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光辉故事让我对这个时代的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读完《李自成》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丰功伟绩和独特的个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小说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个人的力量和意义。
我相信,在李自成这样的人物的启发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__历史小说《李自成》

第一卷(上、下)出版于1963年,写明崇祯十一年十月, 清军进逼京城,官军在潼关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 崇祯在和战问题上犹豫不决,明朝社会动荡,皇室风 雨飘摇。
第二卷写李自成潼关之战失利后,来到商洛山中,受 到官军、土豪、叛军围剿;李突围入豫,联合张献忠, 破洛阳,攻开封,气势达到顶峰。
第三卷则开始了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而走向 悲剧的过程。人物众多,结构宏阔。写出明清之际的 “历史百科全书式”的长篇的企望,使小说呈现“全景 式”的展开方式。从社会图景的描绘而言,涉及包括从 宫廷到民间,从都城到乡村,从关内到关外,从政治到 经济、军事,到农事百工等广泛领域。
小说第4、5卷反映的是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悲剧性结果。 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 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 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 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 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 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历史小说《李自成》
一、新中国历史小说创作概况
1、60年代历史小说的短暂繁荣: 《广陵散》、《陶渊明写《挽歌》》、《杜子美还家》 等。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2、历史小说的题材: ① 民间抗争 ② 帝王的生涯沉浮 ③ 古代士人和官吏命运 ④ 现代革命历史题材 3、代表作品: 姚雪垠的 《李自成》 刘斯奋的《白门柳》 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
二月河的突出成就是创作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 此举发端于他的“红学”研究。 80年代,他在“红学”会刊上,接连发表了《史湘云是 禄蠹吗》和《凤凰巢与凤还巢》,引起“红学”界的重 视。 1982年,他以“红学”学会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在 上海召开的“红学”年会。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1999年8月,姚雪垠逝世三个月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
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
姚雪垠“一九五七年秋天动笔”,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上、下册出版;1976年12月第二卷上、中、下册出版;1981年8月第三卷上、中、下册出版;80年代中期,作家“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 ,直到1999年第四、五卷(每卷各上、下两册)同时出版,其间近四十二年。
这还不包括据姚雪垠自述,抗战期间,“即四十年代开始时,他就想到要写历史长篇小说”,萌生了“写作《李自成》的念头、并开始为此搜集、研究明末史料” 。
如果把这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小说经历了20世纪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凝聚作家大半生心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小说观念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顾名思义,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命名历史小说,这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事变轴心,表现王朝更替、天崩地裂的历史大变局。
20世纪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受观念影响的小说却没被束缚在观念预设的小说框架内,在讲求观念的时代,小说与历史形成一种张力: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
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1999年8月,姚雪垠逝世三个月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
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
姚雪垠“一九五七年秋天动笔”,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上、下册出版;1976年12月第二卷上、中、下册出版;1981年8月第三卷上、中、下册出版;80年代中期,作家“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直到1999年第四、五卷(每卷各上、下两册)同时出版,其间近四十二年。
这还不包括据姚雪垠自述,抗战期间,“即四十年代开始时,他就想到要写历史长篇小说”,萌生了“写作《李自成》的念头、并开始为此搜集、研究明末史料”。
如果把这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小说经历了20世纪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凝聚作家大半生心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小说观念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顾名思义,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命名历史小说,这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事变轴心,表现王朝更替、天崩地裂的历史大变局。
20世纪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受观念影响的小说却没被束缚在观念预设的小说框架内,在讲求观念的时代,小说与历史形成一种张力:一方面,小说不可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观念及其话语范畴;另一方面,文学想象又不断地开拓并僭越特定观念的边界,就像“新的语言不断加入到旧的语言之中,形成老城区周围的新区”。
在“新”与“旧”中间,我们很难划一条严整的界限,辨明谁新谁旧,或此或彼,但模糊的新、老交融的景象让人不得不承认,“语言”或“城区”的面目已判然有别。
我这里想特别说明,小说的复杂性正植根于现代观念的总体特征。
《李自成》 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我在读完《李自成》这本书之后,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人物的不凡。
这个曾经被视作小说人物的历史人物,最终崛起为大清朝的缔造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本书令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了解了李自成的生平和思想。
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磨难,却始终秉持着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为国家和人民的奋斗。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是因为他拥有强烈的信念和理想。
虽然他曾受挫折和打击,但他仍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最终实现了他的目标。
此外,这本书也给予了我许多关于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启示。
在李自成的领导下,他的部队获得了胜利,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夺取全国政权的反抗势力。
这需要领袖和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紧密团结。
总的来说,阅读《李自成》让我更加了解中国历史的底蕴和精髓,同时也让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历史和人文研究的读者们。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主要内容
❖ 《李自成》第一、二卷描写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艺术地再 现了明末的历史现实。
❖ 李自成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候,在 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全国“十 之八九的土地都被皇帝、藩王、勋戚、宦官、大臣、乡官所 占”,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失去土地,流离失所”而且增加 了名目繁多的税名,如辽饷、剿饷、练饷等,赋税繁重,高 利盘剥,对劳动人民实行敲骨吸髓的榨取,穷苦百姓的血汗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 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 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 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 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 京后自缢,终年34岁。
❖ 语言活泼凝炼,形象生动,句式较短,讲究音节美。人物对 话有文有白,也符合人物的各种身份。
成就与背景
❖ 姚雪垠在30年代后期开始了文学生涯,1938年发表了短篇小 说《差半车麦秸》,开始引起文学界与读者的注意。此后陆 续发表了一些中、长篇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牛全德与 红萝卜》《春暧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等。
❖ 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一面教书一面着手研究明代以“东厂” 和“锦衣卫”为镇压工具的特务政治和崇祯的政治生活,发 表了《明代的锦衣卫》《崇祯皇帝》等论文。他还广泛地阅 读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资料,为创作《李自成》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1957年被划为右派,但他没有丧气,在逆境中开始了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第 二卷于1977年出版。《李自成》共5卷,全书约有350万字。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显示了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填补了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历史小说的空白,谱写了一首描绘农 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史诗。
《李自成:全十卷》读书笔记模板

招降失败 决计东征
多尔衮时代的开始 兵败山海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1
悲风为我从天 来
2
太子案始末
3
巨星陨落
4
尾声
5
文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燕山楚水
高夫人东征小记
洪承畴出关
三雄聚会 辽海崩溃
项城战役 横扫宛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从北京到商洛 张献忠谷城起义
夫妻会师 北京的忧郁
商洛壮歌
文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1
汴梁秋色
2
杨嗣昌出京督 师
3
张献忠与左良 玉
4
从商洛到鄂西
5
紫禁城内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李岩起义
李自成星驰入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事业编招聘历年真题汇总【2012年-2022年考试版】(二)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事业编招聘历年真题汇总【2012 年-2022 年考试版】 (二)1、多选题税收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因为税收具有下述_____的职能作用。
A : 组织财政收入B : 调节经济运行C : 调节资源配置D : 调节收入分配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这句名言体现了_____。
A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 : 运动和静止相统一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的责任既有教书也有教人做人,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但主要矛盾只有一个,两者之间教人做人才是主要矛盾,老师的职责教人做人要比教书更重要;学生的矛盾 (职责) 有读书和学习人生之道两点,但这两点中学习人生之道是为重点,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故本题答案选 C。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在一些学术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总有人为了引人注目而故作惊人之语。
哪知道,学术界的肝火是很盛的,保不齐惹恼了谁就会群起而攻之的。
殊不知,这却钻进了别人设下的“连环套” ,也许人家会嬉皮笑脸地说:“小子不才,一不留神,您抬举了我。
”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_____A : 有些人为了引人注目而故作惊人之语,殊不知,却钻进了别人设下的“连环套”B : 学术界的肝火是很盛的,但有时只是为了借机抬高自己C : 学术界对某些故作惊人之语的人群起而攻之,哪知道,人家却不把这当回事D : 有些人设下“连环套” ,用故作惊人之语和引来别人的批评来抬高自己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br>这段文字共三句话,前两句是说学术界里故作惊人之语的容易导致群起而攻之;第二句话是说这些故作惊人之语的人用别人的批评来抬高自己。
简评《李自成》的战争描写

作者: 段柄仁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17-120页
主题词: 战争描写;武装斗争;革命战争;反围剿;攻坚战;战役;李自成;英雄气概;起义军;保卫战
摘要: <正>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宏篇巨制。
已发表的小说一、二卷,把一系列武装斗争写得惊心动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其中,有构思宏伟、场面广阔、人物众多而又十分酷烈的潼关南原大战;有情节曲折、紧张惊险、以少胜多的商洛山反围剿战;有极富传奇色彩的强渡汉水之战;有智取张家寨、破杞县、破洛阳等攻坚战;有张献忠老营被偷袭的玛瑙山战役;还有卢象升抗清的悲壮惨绝的贾庄战役,等等。
正面实写。
关于《李自成》的几个主要人物及其他

作者: 周修强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63-69页
主题词: 李自成;历史真实;长篇历史小说;主要人物;姚雪垠;张献忠;虚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社会生活
摘要: <正>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多采的风俗画卷,在读者眼前展现三百多年前明末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人们期待着第二卷。
十五年后,第二卷出版,读者踊跃争购,先睹为快。
一时出现了《李自成》热。
固然有长期缺乏精神食粮的原因,也反映了《李自成》第一卷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卷出版后,一些名家发表了关于《李自成》的通信,评论文章也不少。
湖北省社联还专门举办了规模较大的《李自成》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祯皇帝画像
小说中的崇祯皇帝
在《李自成》这部小说中,作者还以酣畅淋漓的笔 墨刻画了崇祯和他的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一批腐朽统 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崇祯这一形象 时,没有将这个人物简单化,脸谱化,而是真实地 表现崇祯日夜操劳,亲理朝政,励精图治。从而透 过表面现象,揭露这个封建帝王性格的实质。“我 要努力的是将崇祯写成一个生活着的人,而且是他 这个人,并不是别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亡国之君”
人物形象
李自成
作者选择了一系列典型情节,来表现李自成的高 贵品质。如他亲赴谷城推动张献忠再起义,表现 了他远大志向和过人的胆识。 李自成忍痛斩杀族弟李鸿恩,表现他军纪严明, 不徇私枉法。 李自成每次打仗后,都到军宫慰问伤员,替伤员 挤出脓血等,表现他关心和爱护战士的优秀品质。 通过写李自成入河南提出的一系列口号和政策, 表现了他对腐朽的明王朝的憎恨。这些高贵品质 都在李自成身上闪闪发光,给人教育,给人鼓舞。
李自成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
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 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 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 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 京后自缢,终年34岁。
主要内容
《李自成》第一、二卷描写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艺术地再 现了明末的历史现实。 李自成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候,在 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全国“十 之八九的土地都被皇帝、藩王、勋戚、宦官、大臣、乡官所 占”,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失去土地,流离失所”而且增加 了名目繁多的税名,如辽饷、剿饷、练饷等,赋税繁重,高 利盘剥,对劳动人民实行敲骨吸髓的榨取,穷苦百姓的血汗 被宫庭权贵、地主豪绅吸干。 当时社会情况:清兵入侵,已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实行的却 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愚蠢路线,对外不敢“浪战”,只求 妥协,在宫内支持主和派,压制主战派。而对农民起义采取 的是残酷的扑灭手段。
作品重点反映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经历的潼关南原大战,商 洛山反围剿战以及进军河南、攻馅洛阳等三个斗争阶段。 潼关关南原大战是李自成遭受挫折的阶段。小说第一卷就写 了北京城外清兵压境,炮声震天,崇祯皇帝不但不调兵迎战, 反而调兵围迁农民起义军,使李自成军队陷于前有重兵埋伏, 后有三路追兵的困境,在遭受战败的打击下,李自成不悲观 也不动摇,带着仅剩有的18名将士潜伏在商洛山中,一面扩 充操练人马,整顿军纪,征集粮草。另一方面又冒着风险亲 赴谷城,推动张献忠重新起义,从而使起义军的队伍不断扩 大。 商洛山反围剿战,集中描述了李自成起义军在敌军分三路包 剿的困境中,群策群力,内平叛乱,外歼明军,化险为夷, 夺得了商洛山反围剿战的胜利。接着李自成率领精兵从武关 突围而出,潜伏于郧阳山中,然后看准时机,疾驰入豫,随 即破洛阳,杀福王,将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 阶段。这也形象的说明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才是推动历史进 步的真正动力。
明末社会矛盾
《李自成》第一、二卷,还通过商洛山饥民白鸣鹤的控诉、 洛阳邵时信的三代冤仇、红娘子的出身遭遇,以及宫女陈 顺娟刺血写经、福隆寺小和尚慧静的“自焚”、小太监玉 河投水情节,揭露了明末社会的黑暗,揭露了以崇祯为总 头子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及其他穷苦群众残酷的经济剥 削和压迫。 作品围绕 和清、讨贼、筹饷等问题,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 大官僚地主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的矛盾。 正面写了卢象升勤王坚决抵抗清兵入侵,而崇祯却派太监 高起潜对卢象升事事制压,导致卢象升兵败身亡,反映出 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矛盾。 通过不同阶层的人参加起义军,张献忠两次想吞掉李自成 等情节,反映农民起义军内部斗争的复杂性。
不足之处
《李自成》第一、二卷所存在的缺点也是明
显的。李自成的形象塑造得过于追求完美, 有现代化和政治化的痕迹,不可否认李自成 确实有些地方,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过于 冗长和沉闷。
感谢
翁筱曼老师的辛勤培育与教导!
祝您体健康,工作顺利!
制作人:陆金环
林晓晴 伍香妍 姜桃花
艺术特色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重视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为了真切地描绘出不同历 史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气质,因此,在体裁形式的运用、 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借鉴了我国文学传统的表现 手法,但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继承了我国章回体小说的传统,注意留下艺术悬念,但又抛 弃了形式主义的东西。 结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作品在整体构造上采取的是复线 结构法。小说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崇祯的明朝之间的生 死斗争作为主线,这条主线又穿插了表现农民军内部矛盾, 明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和明、清之间的尖锐民族矛盾等副线, 在描写中抓住主线,带动副线,有主有次,相互制约,使各 种矛盾线索交错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 语言活泼凝炼,形象生动,句式较短,讲究音节美。人物对 话有文有白,也符合人物的各种身份。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二卷)
作者:姚雪垠 性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邓州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生卒年: 1910.10.10-1999.4.29 曾任职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湖北省作 家协会主席。 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姚雪垠(右)骆宾基(左)在河南大学
成就与背景
姚雪垠在30年代后期开始了文学生涯,1938年发表了短篇小 说《差半车麦秸》,开始引起文学界与读者的注意。此后陆 续发表了一些中、长篇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牛全德与 红萝卜》《春暧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等。 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一面教书一面着手研究明代以“东厂” 和“锦衣卫”为镇压工具的特务政治和崇祯的政治生活,发 表了《明代的锦衣卫》《崇祯皇帝》等论文。他还广泛地阅 读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资料,为创作《李自成》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1957年被划为右派,但他没有丧气,在逆境中开始了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第 二卷于1977年出版。《李自成》共5卷,全书约有350万字。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显示了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填补了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历史小说的空白,谱写了一首描绘农 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