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地球仪与地图
作 划分 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
用 半球 160°E~180°~20°W为 划分;热带、温带、
西半球
寒带的划分
定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 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
距 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 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
离
111·cos φ千米
定
作位 用
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 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 度、经度)
地球
个经线圈均可
平分地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赤道最长,在两极收缩成 所有的经线长
长度
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 度都相等
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都会聚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于南、北两极点
间隔
间隔度数相同的任意 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 等
任意两条经线间 的间隔,在赤道 上最大,向两极 递减
指示方向
专题一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知识点一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 在地球仪上连 垂直并顺着赤道方 接南北两极, 向,环绕地球一周 并和纬线垂直
的圆圈
相交的线
半圆;两条正
线圈 形状
特 点
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 相对的经线组
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 成经线圈且每
3.比例尺
图上距离
(1)概念:比例尺=实际距离 。 (2 (3)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ⅰ.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第一章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第1课 地球及地球仪 PPT课件
C D
判断图中各 点之间是否为 最短距离: • AB • CD • EF 图中甲乙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
甲 乙:先东北,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
乙 甲:先西北,再向西, 最后向西南
甲 乙
• 1.具有地理意
义的几个大圆:
• 经线圈
• 赤道
• 晨昏圈
2.在以上几条线上最短 航线方向的判断
①经线圈上
A
很少考查
例1.图中ACB为晨昏线,
本初子午线
各是哪个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66.5° N
重
要
23.5 ° N
的
纬
23.5 ° S
度
66.5° S
说出 纬度 范围 及学 校所 在的 纬度 带
各是哪个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例题:
1.有关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地位于东经度范围内,在西半球
B.甲地位于北半球,无太阳直射现象 C.乙地位于西经度范围内,在东半球 D.乙地位于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自主梳理
一、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 1.地球
大小:平均半径 6 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2.地球仪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根据上图,可以把经线的纬线、经度和纬度对比如下: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
经线 半圆
图示
例题:
右图中的圆表示地球,读图回答问题。 1.若线段PR表示赤道,则线段MQ:
A、肯定是纬线 B、M、Q两点的纬度是70° C、肯定是经线 D、P点到M点的最近距离约是1110千米 2.若线段P0为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QO肯定是70°E线 B、Q点肯定在西半球上 C、线段MO肯定是110°E线 D、线段RO肯定是180°线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A.昼夜现象 B.四季变化 C.昼夜更替
D.板块运动
(4)读图,当地球沿公转轨道至C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_(纬
线);此时,南通市正处于________________(春、夏、秋、冬)季。
第三节 地图
知识点1 地图上的比例尺 1. 比例尺的含义:比例尺表示__图__上___距离比___实__地___距 离缩小的程度。 2.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最小
由小变大
最大 由大变小
南 北 回 归 线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
之间的地区 太阳直射点的远离和接近而变小或变大
(4)、四季更替
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
球 公 转
太 阳 直 射
昼夜长 短变化
黄 赤 交 角
点 南 北 移
正午太 阳高度 变化
动
地
球
表
面
获
得
太
四季更替
阳
光
热
的
季
节
变
化
(5)地球上的五带
40°
A
20 °
0°
20 °
40 °
B
A 20 °N
B 40 °S
60 °
C
50 °
40 °
C 50 °N
D
35 °
40 °
45 °
D 35 °S
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极
北 半 球
地心
南 半 球
南极
赤道
高
中 低
60o
纬
度 30o
的
划 分
0o
30o
60o
90o
高纬度 中纬度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7
主干知识 ·自主学习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课时规范练
一轮 · 地理
2.地球球面对称点的判断技巧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注:除0°和180°外,相 对的两条经线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征。
及示意图,学会判读以及应
用地理工具——地图。
思维导图
2
主干知识 ·自主学习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课时规范练
一轮 · 地理
[基础自查] 知识清单 地球仪与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由于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两极 ___稍__扁_____,赤道___略__鼓_____的不规则球体。
5
主干知识 ·自主学习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课时规范练
一轮 · 地理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 从_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_向东、向西各划分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为 180°
为 90°
分布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
规律 越向西越大
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半球 20°W~0°~160°E 为东半球,160° 以___赤__道_____为界,以北
一轮 · 地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1
主干知识 ·自主学习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课时规范练
一轮 · 地理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通过经纬网对
经纬网图,并
地图三要素、能进行距离计算。
七年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4.地球的表面积是( )
)
4.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A.5.1亿K㎡ B.5.1亿Km C.5.1亿Km² D.5.1Km
5.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渐短 东西方向
4.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60° 40° 20° 0° 20° 40°
90°
90°
5.纬线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增大
90°N 60°N
40°N 20°N 0°
20°S 40°S 90°S
赤道是南北半球 分界线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北 __纬, 南纬 向南度数变大的是__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6.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 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线和纬线—纬线
思考回答:
1.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圆
2.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 线? 无数条 3.不同的纬线,长度是 否相等?有何变化规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天圆地方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 状推测地球的形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麦哲伦和他的船员开始了 伟大的航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卫星照片
海边看船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经线与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划分起点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9oN,112oE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南北极各为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的范围:0º——90ºN 南半球的范围:0º——90ºS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北极点
南极点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高中低纬度 的划分:
900 N
高纬度
中纬度
0
60
N
0
30
N
低纬度 0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C
B
1、北极点的纬度是(
)
A.90° B.0° C.90°S D.90°N 2、下列四条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南纬8度纬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
4、东经和西经各用什么字母作代号?
5、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哪两条经线?
经
零度线的确定
度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0—1800 往东、往西度数越来 越大 相同度数的区分 东经(E)西经(W) 西经200 和东经1600 的经 半球划分 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标度的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写出各点的经度
0 00 0 60160 0 18001700 00 7000150A:西经100(100W) 50 10 0 10 A C:东经500(500E) CD B:东经100(100E) D:西经1700(1700W) B
2、地球的大小
3、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人们根据地 球的形状,并按 照一定的比例缩 小,制成地球的 模型。
地轴
北极(N)
认 识 地 球 仪
南极(S)
赤道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 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 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 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球体——两极稍 扁赤道略鼓的不 规则球体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代人为什么说 天是圆的,地是 方的? 此说法正确吗?
天圆地方说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 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 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 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 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 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 有“天如斗笠,地如覆 盘”之说。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 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 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 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 是球形的。 麦 哲 伦 环 球 航 行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讲义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表达是(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 D.④位于北温带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限时:10分钟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1-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是站得越高,看得 越远,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 气候有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地形有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有关。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7-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图中③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极 半径,④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是 赤道 半径。实际上③的长度 小于 (大 于/小于)④的长度,因为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 不规则球体。 (3)⑤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赤道 ,长约 4万 千米。
4.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写照 B.地球仪不能反映地球的大概形状 C.地球仪便于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D.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转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5-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知识点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地球仪的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缩小 ,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就是地球仪。 5.地球仪的作用。 (1)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 和文字来表示陆 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 位置 、
高中地理必修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解析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
极洲大陆,可判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悉尼位于N地东北
1.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 离为2 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
解析 因N、M、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 两地纬度相差23°,又因N为北极点,则M地的纬度为67°N。
经线(度)和纬线(度)的判读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
C.120°W,60°S
D.120°W,60°N
解析 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经纬度间隔均 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地图上的方向
1.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 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图上的方向 读“两袖珍国(甲国为莱索托、乙国为安道尔)区域图”,回答第2题。
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东南方向
高中地理课件-1 地球仪与地图
纬度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半球 特殊
经
,160°E→180°→20°W为 西半球 本初子午线 为东、西经分界线,
以南为南半球 30°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 60°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纬度 180° 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回归线 是热带、温带界线, 极圈来自(线)是温带、寒带界线
[特别提示]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相反,经度和是180°。假如一条
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之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为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1.侧视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断
1)图中横线(直线、虚线或弧线)一般表示纬线,竖线(直线或弧线)一般表示经 线。虚线一般表示回归线或极圈,甲中a表示北回归线,b表示南极圈。 (2)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的经(纬)度间隔一般是相等的。 (3)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 (4)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
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C 新
D 老
S
观测点坐标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三 利用经纬网确定最短距离与飞行航线 5.[2015·全国卷Ⅰ] 甘德国际机场(图1-14)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一 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 能为( ) A.66.5°N B.60°N C.53°N D.40°N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600W
0°
300E
900E
900W 300W
600E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为 18,00
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用 表示; W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西__经,用 表示.
60ºW
0° 60ºE
90ºW 30ºW 30ºE 90ºE
50°40°30°20°
40°60°80°100º
90oN 30oN 0o
60oS
oN oN
oS oS
北极点
北寒带 北温带
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W
E
N
S
A: (5ºN,10ºW)
北半球、东半球
低纬度;热带
B: (5ºS,10ºE)
南半球、东半球
低纬度;热带
E
W
N
S
C: (5ºN,170ºE)
北半球、西半球 低纬度;热带
D: (5ºS,170º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ºW和160ºE划分 东 西半球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度
经度
度数划分起点
赤道
本初子午线
标注度数范围 0—90o
0—180o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 极逐渐增大 东西逐渐增大
代号
划分半球的 界线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赤道划分了南 20ºW和160ºE的经线圈
);B(
);C(
);
5.读图判断方向:
A在B的
方向;A在C的
方向;A在D的 方
向;B在D的
方向;D在B的
方向;
6.图中描画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精讲解析版)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讲地球仪与地图单科命题备考导航素养解读1.经纬网的判读2.经纬网的应用3.地图三要素1.区域认知以经纬网图为背景,对世界或我国特定区域进行定位,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判断相对方位及计算距离等。
2.综合思维以区域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3.地理实践力以经纬网图或小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具有实践和应用。
探究点一经纬网的判读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 / 272 / 27(1)将图示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地球赤道半径略④ 大于 极半径,地球是一个两极⑤ 稍扁 、赤道⑥ 略鼓 的椭球体。
(3)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⑦ 北极星 附近。
(4)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⑧ 地球表面 相交的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⑨ 北极 ,另一点是⑩ 南极 。
2.经线与纬线读经线与纬线图,回答下列内容。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 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 平行 的圆圈。
经线纬线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3.经度和纬度对比经度和纬度图,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的度数向东减小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南纬的度数向北减小半球划分20°W—0°—160°E:东半球160°E—180°—20°W: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26'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是温带、寒带界线3 / 271.不同经纬网图的构成特点(1)侧视图中:竖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经线,横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纬线。
1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内容标准
核心考点
核心素养
规律趋向
1.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
经纬网与地 图
2.地球仪、经纬 等高线地形
网及其地理意 图
义。
3.地图上的方
向、比例尺、常
见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 地形剖面图
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深)线地形
图,地形剖面图。
栏目 导引
2.地球仪 读地球模型图,回忆下列知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北端始终指向_北__极__星__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3)经线与纬线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③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
图幅大小 的内容越_详__细__;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 相同时 范围越大,内容越_简__略__;大范围地图多选用_较__小__ 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球,160°E~180°~20°W 为
划分
球,以南为南半球
_西__半球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经度
纬度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分
①0°和 180°经线为东西经 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
特殊
度分界线
度分界线
经纬
②_1_8_0_°__ 经 线 大 致 与 国 际 ②23°26′纬线是热带、温带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探究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将图示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地球赤道半径略④ 大于 极半径,地球是一个两极⑤ 稍扁 、赤道⑥
略鼓 的椭球体。 (3)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⑦ 北极星 附近。 (4)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⑧ 地球表面 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 一点叫⑨ 北极 ,另一点是⑩ 南极 。
探究点二 经纬网的应用
探究点二
栏目索引
读下图,回答相关知识。
探究点二 栏目索引
(1)A在B的① 正西 方,C在A的② 正北 方,B在E的③ 西南 方,E在H 的④ 东南 方。 (2)图1中赤道上A、B之间的距离大致⑤ 等于 (大于、小于或等于)经线 上A、C之间的距离。图1中60°N上C、D间的距离约为⑥ 9 990 km。图2 中经纬网格面积甲和乙相比,甲⑦ 大于 (大于、小于或等于)乙。 (3)沿最短路线从D到C,先向⑧ 正北 方向走,然后再向⑨ 正南 方向走, 其最短距离约为⑩ 6 660 km。沿最短路线从G到F,其运动方向是先向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低纬度 C.③地与南北两极点的距离相等 D.④地位于南温带 解析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①点位于20°W 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 ②点位于中纬度;由上题可知,③点的地理坐标为(0°,45°W),故其与南北两极 点的距离相等;由上题可知,④点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故其位于北温带。
特别提醒 (1)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向北极点方向走即为向北,向南极点方 向走即为向南,因此沿经线走若方向不变,不会绕地球一周。 (2)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只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走,无论走多少圈,永远是向 东走;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走,无论走多少圈,永远是向西走。即沿着纬线走按 同一方向能绕地球一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二 特殊经纬度的确定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 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3.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在北半球,北极星的 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从图中看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 拍摄的。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图1
图2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若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如图1;若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 针,则该纬线为南纬,如图2。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中既有东 经又有西经,图2中只有西经)。
2.经线与纬线 读经线与纬线图,回答下列内容。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 道 平行 的圆圈。
垂直 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经线
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
旧址的经线
特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 相等 ;经线是 半圆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 经线圈
方法技巧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 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 160°E)。互为对跖点的两点在同一个地球大圆上,两点间的 实际距离约为2万千米。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划分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特殊 经纬度
经度
纬度
从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 从 180°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分90°
东经度的度数向东 向东 减小
增大 ,西经度的度数 北纬的度数向北 减小
增大 ,南纬的度数向北
20°W—0°—160°E: 东半球
160°E—180°—20°W: 西半球
作用
指示 南北方向 (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 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
纬线 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
每条纬线都自成 圆圈(纬线圈) ; 赤 道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 两极缩成 一点 指示 东西方向 (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 有东西之分)
3.经度和纬度 对比经度和纬度图,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 球
0° 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180° 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30°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 60°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3°26' 是热带、温带界线, 66°34' 是温带、寒带界线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不同经纬网图的构成特点 (1)侧视图中:竖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经线,横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纬线。 (2)俯视图中:放射状直线多为经线,弧状曲线多为纬线。 2.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的是北纬(N),向南增加的是南纬(S),向东增 加的是东经(E),向西增加的是西经(W)。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一 经纬网的判读与经度、纬度的确定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 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的判读。根据甲地地理坐标为(30°S,45°E), 乙是甲的对跖点,可以判断乙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通过经纬网和地 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①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10°E),②点的地理坐标为 (40°S,170°W),③点的地理坐标为(0°,45°W),④点的地理坐标为(30°N,135 °W)。所以,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