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导学案

原子结构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够正确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重点】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前预习】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1)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关系: (电中性原子中)。

2.质量数(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 (Z )+ (N )。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称作电子层。

(2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字母代号离核远近 由 到 能量高低 由 到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 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如K 、L 、M 、N 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

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阳离子: 。

阴离子: 。

【问题探究】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有1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1)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0电子”粒子的方法(2)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8电子”粒子的方法【课堂成果验收】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3.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A.H2O B.F-C.Na+D.NH3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M层排满后才排N层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3.2原子的结构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3.2原子的结构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3.2原子的结构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

–掌握表示原子的电子结构的方法,如核记法、电子排布式。

–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示范、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掌握表示原子的电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小弹簧模型•实验材料: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1.讲师通过提问和展示实验器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大家知道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2.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回答问题。

讲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

步骤2:实验观察1.讲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小弹簧模型,并说明模型代表了一个原子的结构。

2.学生观察模型,并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这个模型代表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构?”3.学生通过展示实验、讨论和比较不同型号的模型,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概念。

步骤3:核记法1.讲师通过黑板和彩色粉笔,以核记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用于表示原子结构的方法。

2.讲师解释核记法的原理,并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几个示范题。

3.学生根据讲师的解释和示范,自主完成剩余的核记法练习题。

步骤4:元素周期表1.讲师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讲师解释原子序数的含义,并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3.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上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你对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步骤5:小结与拓展1.讲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讲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商水练集二中王雪洁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知识点一原子的内部结构】二、自学指导(一)1 自学内容:【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3-92自学方法:先独立阅读思考,再相互描述。

3自学时间:2分钟4自学要求:(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三【学生自学】(一)1 学生按要求看书,教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学得紧张高效。

2 检查自学效果四自学检测练习(一)(分别找好、中、差三层次的学生演板,其余分小组完成)(带1个单位)1.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2. 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五点评讲解(一)1 展示演板内容,再找学生更正。

2 各小组互相检查,做对的学生给做错的学生讲解。

3(教师讲解)原子并不是实心的球体,它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六要点归纳(一)(教师归纳)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自己归纳总结)【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如何?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一自学指导(二)1 自学内容:【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研究表3-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六三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六三制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但原子 。

由此可得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二、自主学习指导: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1、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他意识到,________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在________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________,既是这样原子核仍是可以再分的。

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因此原子核带________,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________。

不同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________,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3、原子(不显电性)思考: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分类有的物质是由____微粒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微粒构成的。

注意分子、原子在图示上的区别。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 氢气 氧气(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____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3)由于原子和分子一样,都是微观粒子,所以,他们的性质也是相似的,如原子的质量__________,总在不停的____________,原子之间___________。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比喻等方法说明原子的结构,并知道原子不显电性。

2、结合原子的结构,用数学方法分析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的运用。

引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介绍:原子的构成情况:()()()()⎪⎩⎪⎨⎧⎩⎨⎧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核外电子不带电中子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质子居于原子中央原子核原子注意:(1)体积关系:原子核占据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核外电子占据原子体积的绝大部分。

演示:比较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2)质量关系: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3)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介绍: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总结: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值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其中核电荷数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注意:(1)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不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3)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回忆:原子的体积小、质量小。

正是由于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一般情况下用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

121⨯=碳原子质量某原子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m 某原子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m 电子质量原子核质量=+m原子核质量≈ m所有中子质量所有质子质量=+ m一个中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质子数=⨯+⨯ m m m ⨯+⨯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举例:练习题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中子B.电子C.原子D.原子核2.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学校易门县小街中学设计教师马天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原子的结构》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的教学内容。

是继《分子和原子》后对物质微观分析的更深入的学习,同时原子的构成又与后面知识点如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与化学式等密切相关,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基础性的章节,学好这一课题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问题推进法、自主阅读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查找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相等,但比 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大得多。

的质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因此,原 子的质量约等于( 的质量)即 和质量之和。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方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表示? 【智慧阅读二】自主阅读课本 56页,思考下列问 题,完成下列填空: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 质量相同吗?有何区别? (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相对原子 质量(Ar ) ”单位为“ (2)原子质量是原子的 ”(一般不写出) 质量,“相对原子质 量”是该种原子的 除以1.66 X10-27 kg (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所得的一个 比值。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的能力【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在物理课上,“电荷”概念的引入和学习是从原子构成开始的。

但是学生对于原子构成粒子的带电量和电性等知识还是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才能进一步认识的。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然后结合目前国际形势讲述“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

【讲述,并提出问题】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好像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这么小,那为什么“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观看,倾听,思考。

利用图片和视频,结合国际形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述】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先弄清楚原子结构的奥秘。

(板书本节课的课题)环节二、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原子结构模型的变迁,认识科学的发展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

他说,原子是实心球体。

倾听,了解历史上“实心球模型”的建立。

了解历史上最早的原子结构模型。

【讲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电子的发现摧毁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倾听,了解了历史上“枣糕(西瓜)模型”:通过汤姆森发现电子,并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

点,并建立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科学们也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开始进一步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讲述】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即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提出问题】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记录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

【播放实验的视频】观看视频,交流观察到的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结构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吴美幼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补课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

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两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及课外知识都有限,对原子的构成内容的抽象思维和对教材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理解成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1、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和宏观比喻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结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2)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对原子结构模型认识发展史切入,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四、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五、教具、学具:西红柿、绿豆、红豆、塑料泡沫、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方法: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班级:组别:姓名:
【情境导入】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

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目标导学】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
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
3.质子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说说电子在核外的排布会有什么特点?(是否分层排布;若分层,各层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5、分析下边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
圈内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核外电子分层,最外层个电子。

【合作探究】
1.质子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你能读懂原子结构示意图吗?各部分的意义是什么?
【展示点评】
【小结训练】
1.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则铟原子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
A.66 B.49 C.115 D.17
2.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
子)总数为()
A.18
B.40
C.58
D.62
3.11.填表:
质子数
【拓展延伸】
练习册。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11第1课时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11第1课时原子结构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

2.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能从微观视角认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学习,初步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原子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形象地描述了原子结构,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问题探讨]1.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提示:不一定。

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2.你知道14C 中的“14”是什么含义吗?这种碳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提示:14C 中的“14”表示这种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此种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6。

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的?提示: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的。

4.已知R 2+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

则R 元素的原子符号可以表示为什么? 提示:由R 2+的电荷数可知R 原子的电子数为a +2,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再由“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得质量数为a +b +2,所以R 原子符号为a +b +2a +2R 。

5.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则它们的关系可能是什么?提示:(1)两种原子(同位素),如11 H 、21 H 、31 H ;(2)两种分子,如CH 4、NH 3、H 2O 、HF 、Ne ;(3)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如NH +4 、H 3O +;(4)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阴离子,如OH -、F -。

1.原子的构成原子 ⎩⎪⎨⎪⎧原子核⎩⎪⎨⎪⎧⎭⎪⎬⎪⎫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决定原子的质量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量很小 2.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符号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

如3717 Cl 表示质量数为37、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原子结构学案

原子结构学案

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了解,认识假说、实验等科学方法在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奥秘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钠、镁、铝等活泼金属元素和氟、氧等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知道这类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预习思考】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原子可以再分,它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呢?2.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

C-12原子指的是什么原子?【主干知识】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若用X表示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A表示表格中原子组成分别为:重要关系式:电性关系:原子:质量关系:离子:离子电荷=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的电荷数质子数(Z)=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3.同位素(1)元素(2)核素(3)同位素:(3)同位素应用:第二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观察下面图表,讨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n ):1、2、3、4、5、6、7…… 电子层符号: 离核距离: 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 能量高低: 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及外从能量 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 的电子层排布。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n 为电子层)。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

思考: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稳定结构与不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目为 个电子(只有K 层为最外层时为 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

4、离子结构示意图: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Mg 2+ F - Ca 2+ S 2- 【精彩例题】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共有( )A.1种B.3种C.4种D.5种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L M N O P 2 氦 He 2 10 氖 Ne 2 8 18 氩 Ar 2 8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氡Rn281832188课时1【课堂练习1A 、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B、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 C、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3D 、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 【达标提高】 一、选择题:2.据报道,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 、136B 、50C 、86D 、2223.1996年2月,德国达姆斯特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出当时最重要的人造元素,它是由 A 、111 B 、112 C 、113 D 、1144.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原子结构学案_杜海彦

第一节   原子结构学案_杜海彦

一.原子:原子是 中最小的微粒。

1.原子核: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 质子(Z 个) 原子核原子X AZ 中子(A —Z )个核外电子(Z 个) 原子内各微粒:结论: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原子核的 极大,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和 的质量决定。

二.离子:1.阳离子:原子 电子后所形成的微粒。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2.阴离子:原子 电子后所形成的微粒。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一般说来,原子形成阳离子后半径 ,原子形成阴离子后半径 ,三.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电荷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四.核素、同位素:⑴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元素。

⑵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1、H 2、H 3互称为氢的同位素。

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

⑶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

例如:上述H 1、H 2、H 3就各为一种核素⑷ 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上相同。

⑸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的原子百分比是不变的。

⑹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的原子量以及它们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例如:氯元素的原子量为: 34.969×0.7577 + 36.966×0.2423=35.453五.概念辨析:1.⑴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氧原子的真实质量是2.657×10-26Kg 。

⑵ 相对原子质量:以12C 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 )作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案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个微粒的带电情况。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1.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国际上规定以一种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3)用框图形式表示原子的够成情况,并表明个微粒的带电情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带电)不显电性(不电)(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5)什么叫核电荷数?(6)原子有多大?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2.从P53的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是否所有的原子构成都一定有中子?(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4)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否都相等?(5)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否相同?因此,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6)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同?(二)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公式:(2)相对原子量是否有单位?若有,单位是什么?(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用课本上提供的数据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量。

(4)将上题结果保留整数结合表3-2中的数据,思考:相对原子质量与构成原子的这些微粒有什么关系?三.展示提升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 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 可以用千克作单位C. 没有单位D. 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A)原子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3.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4.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3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克(B)12千克(C)12四.归纳反馈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认识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结构,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三者之间数量关系。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重点1.原子的组成。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难点1.理解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播放视频短片】提供原子弹爆炸的图像资料【阅读材料】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给广岛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市中心约12平方千米方圆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市七万多幢建筑物中,4.8万幢被毁,七万多人死亡,四万多人失踪。

讲解:当今世界,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

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今天我们学习《课题2 原子的结构》二、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过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

原子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那你可能要问:原子这样小,原子还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再分,又能分成什么?下面以‘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向小组内的同学提出你的猜想。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回答:1.原子像个乒乓球。

2.乒乓球里面是空的,我认为它应该像个铅球。

原子的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观察图3—9。

图片显示【问题1】你能根据这副图说说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吗?【学生活动】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有一位科学家叫卢瑟福,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束α粒子(α粒子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大约是电子质量的7200倍)以非常高的速度去轰击一块金箔,结果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回去。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
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课堂导学案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课堂导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活动1:角色扮演:结合章图(第2 至3页)及预习查阅的相关资料,各小组以科学家代表身份阐明观点:活动2:聚焦玻尔原子模型,认识能层、能级的表示方法阅读书本第4至5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不同的能层用什么符号表示?每个能层最多容纳多少电子,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2.不同的能级用什么符号表示?每个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3.每个能级最多容纳多少电子?各不同能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活动3:聚焦玻尔原子模型,认识能层、能级的能量阅读书本第4至5页,结合PPT展示的相关内容,讨论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坐标系中完成能层、能级排布图(在小黑板上利用模型完成):1.如何比较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大小?2.如何比较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的能量大小?1.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中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

(1)1s,3d(2)3s,3d,3p(3)2p,3p,4p2.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1s、2p、3dB.1s、2s、3sC.2s、2p、2dD.3p、3d、3f1.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HB.HeC.LiD.O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

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3.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

A.18B.32C.50D.724.下列各能层中,含有f能级的是( )。

A.N能层B.M能层C.L能层D.K能层5.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高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2p>3pB.4s>2sC.4p<4fD.4d>3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石桥中学初年级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唐明恩领导审核人:
学生班级:第小组姓名:
第四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法指导:(1)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的思维。

新课导入:
一、自主学习:看书
二、新学:(一)、原子的结构:
活动1:看表4-1[讨论]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
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原因:
结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活动2:看表3-1[讨论]
3.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结论: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结论:
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结论:原子的种类是由决定的。

巩固理解:
1 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有:()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1、某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核内有13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内有个质
子,是原子。

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无素氧。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0 B.86 C.136 D.222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4: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那么一个氧分子内的质子数为个。

(二)、相对原子质量:1、引入相对原子质量;2、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例:计算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3、相对原子质量= +
运用: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2,则相对原子质量为
四、提高练习:
1、已知一个碳-12的质量为Mkg, 一个质量为Nkg的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3、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为,电子数为。

五、学生总结,教师反思:
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