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合集下载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描绘出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

意象是指通过文字描绘出的形象,而意境则是通过这些形象在读者心中产生的情感和思绪。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建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并通过几个实例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奇妙关系。

一、意象的力量意象是诗歌的独特之处,它可以通过文字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诗人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构建意象,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感知。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一意象通过诗人的描绘,使读者眼前似乎浮现出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的场景,产生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意象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可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和吸引人。

二、意境的构建意境是指意象所引发的读者的感情和思绪。

诗歌通过意象的构建,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反应,引发共鸣和共同体验。

意境可以是宁静、悲伤、欢乐、恐惧等各种情感,它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豪放不羁的意境,使读者体验到一种豁然开朗、振奋心灵的情感。

意境的构建不仅仅依赖于意象的选择和描绘,还需要诗歌的整体结构和节奏来支撑。

诗歌的韵律、押韵和格式都会对意境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宋词《声声慢》通过押韵和缓慢的节奏,构建了一种伤感、忧郁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思绪和秋意渐浓的寂寥。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紧密相连,它们相互补充,共同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需要通过意象来构建和表现,而意象则通过意境来获取更深层次的诗意和感受。

意境可以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构建,也可以通过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意象来触发。

无论是哪种方式,意象和意境都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是使诗歌独具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三、意象与意境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以下将通过几个例子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奇妙关联。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一)意象与意境的定义①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

②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③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二)常见的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

诗歌鉴赏意境和意象-图文意象、意境赏析【考点解读】意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

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3)意境和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

没有意象,不能构成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凄凉悲清的意境,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诗人,就是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创造出深刻的艺术形象,营造出不朽的意境。

【题型分析】1、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氛围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答题时景、情、境三个方面三方面缺一不可。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技巧】①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步骤】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描述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的思念): 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 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 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
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 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 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 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连理枝、比翼鸟、并蒂莲。
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给全诗营造了凄冷 感伤的氛围。(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作了铺 垫。)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 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 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 之感。
2、《度破讷沙》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整体描述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 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4、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意境=意象+氛围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 产生想象的境界。
常见意境
恬淡闲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宁静温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冷孤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雄浑壮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 悲壮惨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画面)。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 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 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 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 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 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分析氛 围特点),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分析思 想情感)。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精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全国卷三---广西省等)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精品
(五)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的 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浮云 落日 杜鹃 流水 秋 月 落花 酒 雁
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禾黍秋风,浮云飞蓬; 羌笛悠悠,芳草萋萋; 雁阵惊寒,冷月无声; 徘徊小径,送别长亭; 风飘万点,浊酒飞红; 枫叶飞霜,细雨梧桐;
精品
•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 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 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精品
五、怎样体味诗歌的意境? 如何解读诗歌的意蕴?
(一)关注意象,也 要关注非意象词语。
二、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意 象、创设意境呢?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创境以尽意
精品
三、读懂意象,悟 透意境,是读 懂诗的关键。
精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精品
人鸡 迹声 板茅 桥店 霜月 。,
四、意象的组合
精品
(一)意象之间可能 有主次之分
精品
旅夜书怀 杜甫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常见意象:1、 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 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运用美妙的语言表达,传递出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构建诗歌美感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探究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营造令人心旷神怡的阅读体验。

意象是诗歌中借助形象化语言描绘的事物或情感,是通过感官经验直观地呈现给读者的形象化表达。

通过意象,诗人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比如,"红红的太阳在蔚蓝的天空中升起"这句诗中,红红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就是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读者可以想象出明亮的早晨和令人愉悦的氛围。

意境则是指诗歌通过运用意象所创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或精神境界。

诗歌的意境往往是通过意象的联想和象征性运用来表达的。

通过意境,诗人能够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唤起共鸣和共情。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斜阳照壁红,马影带花骑”这一描写,创造了一种豪情壮丽的意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遥远而壮美的画面。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在不同的诗歌创作中,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意象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诗人对于词汇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诗人能够丰富意象的表达,以及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意象和意境能够使诗歌更具艺术感和美感。

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描写,诗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意象,以及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

其次,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适的意象和意境,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思考。

对于读者来说,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阅读过程中的重要魅力所在。

通过意象和意境,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和抽象的思想,进而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而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也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去解读诗歌,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 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 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 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 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倚仗,依靠 答案:“依”字有 ___________之意,写出 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 拟人的修辞 解释)运用 ____________手法,(修辞)不仅 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写柳,更形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高中语文赏析诗歌意象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赏析诗歌意象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赏析诗歌意象的方法有哪些诗歌之美在于意境, 通过意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人的心境以及诗人当时所处周围的环境。

意境让我们更加贴近作者, 同样, 解析诗歌意境也是高中语文的一大难点。

赏析诗歌意象的方法1.抓景物特点, 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 见景生情”, 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 以地上霜喻月光, 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2.析意境, 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 “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 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 画面或雄浑壮丽, 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 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 如“野旷天底树, 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 如“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 如“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 含蓄不露, 富有哲理, 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 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 水流急, 船行快,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诗歌鉴赏的五个步骤 1.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 以抒情诗居多, 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 借古感怀,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 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 可以以古喻今, 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 借何物显何志, 这是第一步。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幅绚丽的初春景象图: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意境明净绚丽、恬静 优美(或营造了一个明净绚丽、恬静优美的意境氛围)(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定居草 堂后的愉悦闲适的心境,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步骤三)。
常见的意境定位词(术语):一般组合成四个字。
(1)幽静、清幽、幽美、幽深、幽远 (2)宁静、宁谧、安宁、安详、祥和 (3)美丽、繁丽、绚丽、绮丽、优美、繁华、明媚、繁盛、明丽 (4)苍茫、苍凉、悲凉、辽阔、开阔、雄阔、雄浑、慷慨、激昂、热烈 (5)朦胧、素雅、素淡、淡雅、迷离、凄迷、凄凉、荒凉 (6)萧条、寂寥、冷落、清冷、暗淡、冷寂、萧索、肃杀、荒芜 (7)自然、纯朴、淳朴、清新 (8)空灵、渺远
4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2)梅花: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3)竹:正直谦虚,坚贞高洁。
(4)松柏:坚贞不屈的人格。
5
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1)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2)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意象,就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
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象的特点: 1.意象往往有丰富的内涵 2.意象都富有情感性
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专题04 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专题04 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四、范例剖析
请找出下列诗句的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 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 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 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 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 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秋时节,诗人才卸征鞍,又上孤舟,一“卸”一“上”,虽然 用语平淡,却写尽羁旅行役之苦。 B.颔联写景视听结合,“烟笼古木”“月印平沙”写出了夜色之美, 猿声、雁鸣突出了夜的静谧。 C.远处传来捣衣的砧杵声,使飘零的游子不由伤感落泪;鼙鼓之声 才响起,就惹起了诗人无尽的愁思。 D.尾联照应诗题,都是写当年易水送别的场景:二人击筑悲歌时, 慷慨诀别的气氛使寒波也为之凝滞。
五、典例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B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在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一“荒”字,有 咏怀古迹之意。 B.颔联抒情,与唐代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 感慨截然相反。 C.颈联写诗人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更觉霜发之多,也更深切地感到 时节相催。 D.陈师道作诗多学杜甫,这首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全诗沉郁顿挫, 内蕴深刻。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
类别 送别类 愁苦类 思乡类 抒怀类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或漂泊流浪:
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
或身世浮沉: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
难。
(张可久)
或相见又别:
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 轼)
或时时相隔
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刘 安)
(3)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
蓬草
浮萍
浪迹
流云
漂泊、流徙、客居
造句更有特色:意象组合回避动词,都是名 词铺排。(说意象)
(二)乐景和哀景
关乎情感生成的重要概念
四组情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二)之 1、以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此诗用“寒水”、“山家”、“怪 禽”、“旷野”、“落日”等景物状 描出山村人烟稀少、寂静萧条的景象, 似乎要向读者传达一种悲凉的情绪, 但结尾笔锋陡转,一个“亲”字,诗 眼明丽,仿佛告知人们,这里正是一 片未受战乱而分外祥和山村乐土,表 现出诗人由惧转喜的心理变化和亲切 温馨的内心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和平 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训练】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之 3、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 艳明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 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 但作者偏偏拿暖色调的客观景 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 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如 此谋诗,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 自不待言。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与画面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与画面

意境画面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 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 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渔父
诗歌描写了芦花、群山、溪水等意象, 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 水乡风俗人情画。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 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打鱼人家打开房门出来迎接我的到来, 小孩子偷偷的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 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 的酒喝。渔人殷勤的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渔船也归来了。 (步骤一) 表现出恬静闲适的意境,体现了渔家生活的淳朴。(步骤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步骤 三)
诗歌鉴赏之意象、 意境、画面分析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景物类型:
1、自然景物(季节、时令、地域等)
2、社会景物(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情怀?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
• • • • • • • •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斑斓 )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等) 联想、想象 绘形绘色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C、以景托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
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 壮阔而悲凉。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 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 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 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 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 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 白色恐怖。
例 1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营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小楼思恋故国、思乡怀人。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意境构建,让读者沉浸于美妙的内心世界。

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如意象和意境。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进一步阐释它们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意象的概念和作用意象是诗歌中所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方式,运用形象感知将抽象的思想和感情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

意象的目的是通过图像化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内涵和表达。

意象可以是物象的描绘,也可以是抽象概念的具象表现。

通过意象,诗人可以将复杂的情感和思维传达给读者,引发读者思考和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他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使读者在心灵上感受到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意象并不只是单纯的描述,它还通过诗歌中的运用和组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意象的创造需要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准确的描述和独特的视角,才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

二、意境的概念和生成意境是通常与意象相配合的一种理论概念,它是通过意象的呈现和叠加,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效果,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意境不仅仅是对感官的刺激,更是通过意象的融合,传递给读者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和思绪上的迸发。

意境的生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意象的集中和连贯性、意象的变幻和营造、意象之间的关联和矛盾等。

只有通过这些因素的有效组合,才能在读者的心灵中营造出独特的情感氛围和思绪风格。

意境在诗歌鉴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与诗歌之间建立起一种深层次的精神连接。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浓烈的意境将读者带入大自然的辽阔和壮丽,通过诗歌创造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江城子的激情和豁达。

诗歌鉴赏之_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之_意象和意境

象 •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 同 •联系全篇,宏观把握。 •掌握一些营造意象的方法。 意 蒙太奇般的意象组合 异
定的词。象枯、残、片、孤、落……
二、意象的并置、组合等产生的新 意义
要特别注意那些对意象进行修饰限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徐志摩《沪杭车中》)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 春天即将到来
意境:
例: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
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深夜江边清幽、 静谧的意境。
意象类别(手法)
诗歌的意象 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 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 (即几个物共同表达同一种感情等)。
立 意象: 象 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以 尽 物象+情感=意象 意 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
生动的事物。说白了是具体的景、
物、人 。
意境: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
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 的整体情境。 意境是空灵的。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 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 基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 飞入芦花都不见。
解读意象组合,要以题旨、情境为依 据,运用逻辑的方法,把握意象之间的内 在联系,更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补充形象, 还原画面,体验诗人的感受和心情,还要 进一步玩味画面的不尽之意,领略作品的 比喻、象征性意蕴。
意象的叠加组合
小 结
•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1)运用什么手法, (2)抓住什么意象,形成什 么画面。 (3)营造出什么意境(气 氛、氛围) (4)表达什么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兵”,等等。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8、以景衬情 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
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 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
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 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 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 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 ”“枝”分别与“思”“知”谐音。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 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 景衬悲情,
• 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 情,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 情)。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象征性意象
例③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 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 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 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芭 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 蕉 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 有舍情。 葛胜冲: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1、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李煜《相见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诗歌意,向意境何赏析 日是归年?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芳 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別或不息。 草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 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 的愁绪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意象-意境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1 “意象”简释
物象:客观自然景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 枯藤老树昏鸦 • 杏花春雨江南 • 铁马秋风大散关
痛苦忧伤
喜悦赞美 豪壮奔放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2 诗歌的意象类型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
的比喻性意象,烘托
性意象,象征性意象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梧桐
象征高洁、不

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 《卜算子》(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世人难解梅格调,真色孤芳绝代姿。 独领风骚迎瑞雪,暗香只有松竹知。
• (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 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4、塑造意境 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意境是作
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 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 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 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 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在正确解读之前,要明确诗歌意
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 解读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 矢。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 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 作用: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1、营造氛围 如《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
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 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枫叶荻花秋瑟 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 、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 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 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 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 7、以景衬境 • 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 • 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 • 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 • 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 • 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 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5、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
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 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 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 坚毅、情感纯洁等。 6、奠定情感基调
,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比喻性意象
例① 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 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然后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 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 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烘托性意象
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 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诗歌意向意境赏析
• 3、塑造背景或环境
• 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 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 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 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