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 (1)

合集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

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欢迎来参考!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译文赏析《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南北朝: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当时的年龄。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赏析】《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好了一起出行,他们约定的时间在中午,但是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于是陈太丘不再等候他的朋友而自己先离开了,等到陈太丘离开了以后他的朋友才赶到。

元方当时的年龄才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陈太丘的儿子元方,说:“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他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他他等不到您已经先行离开了。

”于是友人便生气了,他怒气冲冲地说道:“真不是人啊!明明和别人约定好的一起出行,现在却丢下别人自己一个人先离开了。

”元方听了以后也生气了,说:“您与我父亲约好了在正午,正午您却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孩子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但是元方不理他,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七年级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
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
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
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
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
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
第1页共2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及原文1.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翻译和字词翻译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注释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舍,丢下;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不:不,“不”通“否”,语气词,无意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则:就是信(则是无信):信用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ou(三声)表示否定。

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及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及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原文及赏析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赏析:本文讲的是“信”和“礼”。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友人失信,没按时来,陈太丘就走了。

友人对此不但不自责,反而辱骂陈太丘无信、“非人”。

元方是怎样面对的呢?首先,他提出什么是“无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谁无信呢?话说在点子上,友人无言以对。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注释1、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3、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4、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正午。

6、至:到7、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舍,丢下;去,离开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戏:玩耍,游戏。

10、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假字,通“否”。

11、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3、顾:回头看。

14、信:诚信,讲信用。

15、时年:这年(那时)。

16、非:不是。

17、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18、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19、惭:感到惭愧。

20、礼:礼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当时的年龄。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

文言知识一、通假字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二、古今异义1、儿女:古:子侄辈;今:子女2、去古:离开;今:到什么地方去3、文义古:诗文;今:文章意思三、一词多义1、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2、信则是无信(讲信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四、重点词语1、期行:相约同行。

关于陈太丘的文言文

关于陈太丘的文言文

关于陈太丘的文言文一、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注释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3.期行:相约而行。

期:约会、约定时间。

4.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中午。

6.至:到。

7.舍:舍弃8.去:离开9.乃:才。

10.戏:玩耍,游戏。

1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12.不:通假字,通“否”,不。

13.非:不是14.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15.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6.惭:惭愧17.引:拉。

18.顾:回头看。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那朋友还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要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译文赏析《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南北朝: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当时的年龄。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赏析】《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真题(解析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真题(解析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内阅读(一)(2022·广西全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太丘舍去(离开)C.相委而去(舍弃)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D.待君/久不至3.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下车引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

过中不至”是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这是客人“无礼”的表现。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

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答案】1.D2.B3.B4.D5.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

6.要做一个守信用、讲礼貌(或知错能改)的人。

【解析】1.D.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顾:回头看;故选D。

2.句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

“时年”译为“当年”,指时间,若在“时”与“年”中间断句则会出现破句的现象,应在主语“元方”后断一处;即“元方/时年七岁”;故选B。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之巴公井开创作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他人相约同行,却丢下他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忸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忸捏。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
【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陈太丘与友期(1)

陈太丘与友期(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注释:[期行]约定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期,约定的时间。

日中,正午时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注释:[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通假字)“不”通“否”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注释:[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注释:[引]拉。

[顾]回头看。

内容点击:《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

阅读探究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3.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

七上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译文赏析练习

七上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译文赏析练习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七年级上册2.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乃]才。

[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赏析:《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仅有一百多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陈太丘文言文翻译

陈太丘文言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拓展阅读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之外。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 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 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 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 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 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我爸爸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
元方说; 用。”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
感到惭愧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 拉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自学指导二(8分钟)
自学指导一(8分钟)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 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 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方: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 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答案: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
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
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
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
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 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 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 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 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有礼貌。”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 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 旨)?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 方的聪敏,懂礼识仪。 2. 更说明“信”和“礼”的 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 有礼。
当堂训练(8—10分钟)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 人问元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 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 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 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 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 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 (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 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 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元礼有 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 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 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 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 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 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
驳父亲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
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 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 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 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 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 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 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 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 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 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 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通( 否 ) 古:约定 今:日期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古 :拉 今:引用、带领 古:回头看 今:照顾
元方入门不顾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不久 就,然后
4、重点语句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过了那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 那人才到。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你父亲不是人啊! 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