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分析——基于460户样本的调查数据
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作品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
四川大学
一等奖
《新阶段三种扶贫模式在河南实践的调查研究--以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为例》
河南科技大学
一等奖
《食品安全中食物过敏原的基础研究及相关试剂盒的研制》
深圳大学
一等奖
《农户借贷行为与二元金融联动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
苏州大学
二等奖
《“拿来”有道--从利益平衡视角看中国开源软件著作权保护》
复旦大学
二等奖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
二等奖
《新增300亿斤粮食从哪里来?--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产能调研》
河南工业大学
二等奖
《农村财务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佛山市三水区引入中介组织管理村级财务调查与思考》
特等奖
欧阳光明(2021.03.07)
《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特等奖
《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
特等奖
《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
特等奖
《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
山西大学
二等奖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中村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太原市10个典型城中村社区的实地考察》
二等奖
《论社会的有机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等奖
《金融危机下影视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以重庆影视产业为例》
重庆邮电大学
农村土地流转长期化的思考_对安徽省一个村_反租倒包_个案调查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从1984年开始,已逐步由农户之间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到由以农企租赁、农户入股等,显示出土地流转方式由短期的口头协议、自发式转向有组织的合同契约式转变,土地租赁期由几个月,不足一年的短期向几年到十几年的长期转变,反映出土地流转具有长期化的趋势,农村土地流转长期化对农民来说,可以稳定耕地的收入预期,新的收入机会的增加,对承包土地企业来说,可以增加长期投入,提高耕地产量,对促进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从全国很多地方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比较成功,而另一些地方却困难重重,土地流转纠纷较多,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与长期化?我们通过对安徽省岗西村“反租倒包”的实施状况进行的调查,揭示出土地流转方面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即土地流转长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相关重要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在制度设计上应如何完善?1土地流转长期化已具备的条件土地流转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来出现的,这是否能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长期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劳动力大批转移进入城市为土地流转的长期化准备好了条件。
合肥市大杨镇岗西村的实践给予回答这一问题的启示。
岗西村地处合肥市城郊北部,离市区约20公里,在这样一个典型城郊结合区,全村耕地1800亩,人口1500人。
近年来城市工业扩张和人口增加,基础设施、道路大规模建设与改造,加之商品住宅建设由城区向周边地区的扩展,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道路重建与居民住宅建设对苗木与花卉树木需求加大,市场需求推动起该村发展蔬菜种植、苗木花卉生产,随之土地集中的规模经营的势头正在上升。
2006-2007年两年内,先后有五家企业或经营大户,主要从事苗木、花卉与蔬菜种植,共计承包了从全村农民手中集中起来的土地800多亩,占全村耕地的44%,期限到2025年,可以算是土地流转由短期化变为长期化了。
最新-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精品
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土地是人们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逐年递减的有限资源。
1990年到年的十二年中,全县耕地面积减少了85万亩,相当于减少了12个中和乡的耕地面积。
大量的劳力外出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
为此,我们对全县土地撂荒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耕地撂荒的成因全县现在耕地644万亩,其中土194万亩,田45万亩,人均耕地仅093亩。
据现在571个村的调查统计,全县撂荒14670亩,占耕地面积23,涉及农户7456户,21130人。
中和乡现在耕地7036亩,而撂荒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岚峰占52,二坪占42。
在撂荒地中,60为坡瘠地边远零星地,投入产出比较低。
形成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如下1、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从事农业不如从事非农产业的效益高,以种一亩水稻为例,产稻500公斤,收入460元,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耗115元按我们3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占25计算,请人犁田、栽秧、收割等费用180元左右,亩平纯收入165元左右含自己的劳动量价值,即一个劳动力种一季水稻的净收入为165元,如果种小春生产,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瘠薄地、边远零星地更是入不敷出。
农民说得好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要想奔小康,必须背井离乡。
农业的比较效益差,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2、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
由于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和农产品价格多年持续走低等原因,去年,外出劳动力18万人左右常年外出14万人带回劳务收入8亿元左右。
外出劳力占劳动力资源的50且为主要劳动力。
在家务农的基本为九九、三八式劳力结构。
3、户口外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越来越多。
年12月至年的二年间,全县农村人口实际外迁20375人扣减年以来移民安置5386人,在这两万外迁人员中,部分土地进行了合理流转。
部分土地形成撂荒,全县由农户外迁而撂荒占20左右,水口就占33。
4、土地零星、分散、偏远、瘠薄等管理不便,形成撂荒。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贵州屯堡地戏面具产业化发展调查和品牌创新研究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果农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研究—以周至县猕猴桃
产业链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学科类别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F025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F041 F042 F043 F044 F045 F046 F047 F048
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的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调查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传统—基于 8 市 22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
研 劳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广东南海高新区企业的调查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 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安徽省土地流转与农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关系研究
安徽省土地流转与农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先是分析安徽省农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土地流转与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大体上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但也会在一些地方存在不和谐,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土地经营权一、农户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特点由安徽省统计年鉴资料可知2000~2010年安徽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的最主要收入来源,11年平均占比高达55.9%,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其纯收入构成比中呈现下降趋势,由2000年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1%下降到2010年49.7%;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农民的第二大收入来源,11年平均占比为37.3%,而且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其纯收入比重平稳上升,由2000年占农民纯收入的28.3%增加到2010年的41.7%;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很低,11年的平均占比分别为2%和4.2%,其中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成比波动性大,转移性收入占比近年来增长较快,从2000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5.9%。
2001年以来安徽省农民家庭各收入来源中增长最快的是转移性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9.5%;其次是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7.5%;第三位的是工资性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5.8%;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最慢,11 年平均增长率仅为8.2%。
二、土地流转与农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关系1、土地流转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关系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资源再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受到来自市场、政府、农村社区三个方面的影响,所以农村”剩余土地”经营权的流入方形成”剩余”农户、企业和政府三者共存的一种局面。
鉴于在此讨论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先暂且只考察”剩余土地”经营权流入”剩余”农户这一种情况。
在我国,目前仍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有弱质劳动力和具有专门技能和一定社会资源的种粮大户。
安徽黟县“有农”土地流转模式调查分析
安徽黟县“有农”土地流转模式调查分析雷 曜摘要:安徽黟县“有农模式”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挥小农户活力结合,一方面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土地流转和农民就业,另一方面由专业团队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本文分析了安徽有农公司对土地流转模式的三次探索,阐述了安徽黟县推动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实践,并从推出更能适应农业新形态的信贷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 土地流转 “有农模式”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8)08 - 0018 - 0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国小农”是对我国国情农情的基本判断,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我国目前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有2.3亿,其中土地经营权已经流转的农户和土地都在三分之一上下。
单一依靠本地农民和能人提高耕作规模和生产能力,往往很难适应市场风险;若依靠外部专业团队或资本,又可能遭遇“水土不服”或造成农民失地失业,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式将分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
一、有农公司对流转模式的三次探索安徽有农公司创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200万元,是安徽省黄山市规模最大的优质粮油种植企业。
有农公司牵头组建的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成员2000多户,带动7000多户,种植面积达7015亩,实现全机械化种植和全产业链经营。
(一)租赁模式“解近忧而存远虑”在黟县屏山、龙江、宏村、横岗村,有农公司以整村流转、每年支付租金的形式,租用了4600余亩土地种植优质粮油作物。
这一模式简单明了,保证了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按稻谷500斤/(亩·年)的国家粮食收购价支付农民租金,按60元/(亩·年)支付村集体管理费,由村集体协助企业处理日常事务。
其主要有三方面缺点:一是由企业承担种植和经营环节的全部资金压力和风险;二是大部分农民实际“失业”,不关心农业生产经营,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较弱;三是每年签订续租合同后租用关系才能受到法律保护,企业资金和银行信贷投入存在短期化倾向。
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作者:储成兵李平来源:《软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利用安徽省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 Heckman 两阶段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搬迁意愿、农地流转的价格、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在乡镇是否有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等因素对农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较为显著。
最后,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流转;Heckman模型;意愿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083-05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中,产权清晰明确的界定和自由转让,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1]。
而且,资金、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农户间的自由流动和交易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稳定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用地的有序流转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及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2]。
作为市场交易及土地经营的主体,农户的意愿和行为对一个地区农用地流转规模和流转模式的形成起决定作用[3]。
而农户农用地流转的意愿及实际流转农用地的比重又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户农用地流转的意愿及行为,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和规范农用地流转的政策提供依据。
一、文献综述农用地流转是指在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农户将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合理的流转,有利于实现农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有助于调整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方式,以适应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芜湖市为例
农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芜湖市为例陈振;程久苗;费罗成;徐玉婷;赵海燕【摘要】正确认识当前农地流转的形势,剖析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规范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文章采用安徽省芜湖市4个县和4个区的17份农业大户访谈记录、244份农户调查问卷,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农地流转的现状差异;科学地选取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剖析了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现状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方式、流转规模、流转期限和流转价格等4个方面;(2)农地流转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其中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利益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同时,科技进步、政策法规等因素也从侧面推动农地流转.建议综合协调各方面因素,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引导农地高效流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规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7页(P72-78)【关键词】农地流转;现状;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芜湖市【作者】陈振;程久苗;费罗成;徐玉婷;赵海燕【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传统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最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安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分析-精品文案范文
安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分析安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分析第三,转包、转让。
早在1996年底,安徽省政府农村经济办公室就制定了“安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方法(试行)”,承认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4种形式。
[5] 其中转包、转让这两种流转形式操作比较规范,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村委会,农户和集体的权利能得到尊重和保障。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安徽省的有关规定,以转包、转让方式流转土地的应签订书面合同,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土地的转包、转让签约率不高,以后引起纠纷可能比较难处理。
第四,出租、反租倒包。
出租是指农民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
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
这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但在实践中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以此种方式流转的土地,大多数是在乡镇政府的推动或直接干预下进行的,有不少地方成立了以乡镇长为主任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有的还以各种名义参与租赁费的分配或获得“倒包”中的差价。
第五,公司+农户。
指大的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的支持下,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租赁大量连片土地从事农业开发,出租土地的农民可以在企业上班。
这实际上也是第三种流转方式中的一个特例,农民在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还可实现不离乡就业。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的地方。
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进行,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基层组织越俎代庖,操纵控制土地流转活动,有的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威逼农民就范。
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群体抗争事件的主要原因。
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逼民流转。
按现行法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发包方是村民委员会,一些基层干部就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运用行政权力硬性强迫农民参加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报告一、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形式还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土地流转是群众自发的行为。
土地流转缺乏约束力和规范的政府管理,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
一些乡镇和村庄没有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工作中仍然存在不作为的现象。
从调查来看,据了解,如果租金合适,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愿意拿出土地进行流转,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大的种植者想扩大规模。
但是,到目前为止,县乡两级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规范的土地流转体系和方法,更没有一个土地流出流入的信息平台和市场环境。
主要原因是一些基层干部和相关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流转范围、程序、补偿标准、配套政策、管理措施研究不够。
他们不注意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性和先进性。
(四)集中出让土地难以成片的。
在土地联合生产和承包的那一年,在整个村庄、一组土地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中等、之后,大部分土地在家庭之间平均分配。
因此,每户每单位面积拥有更多的土地。
这种情况对土地转让的规模有较大影响。
一些毗连的租用土地将不得不与十几个家庭打交道。
一户、两户。
不说话会影响整块土地的转让。
土地家庭经营的分散性、随机性与土地流转规划、规模之间的矛盾制约着规模经济的发展。
如新镇想引进甜叶菊+黑玉米和其他农业项目,因为它租不到毗连的土地,所以放弃了。
此外,分散的地块也是制约农机推广的主要因素。
(五)土地流转规模难以融资。
高效农业发展的大规模承包土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而大型土地承包商一般没有贷款担保单位,也不能使用土地使用权作为贷款担保。
因此,很难从银行和信贷部门获得贷款。
此外,一些地方的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以及自然基础设施条件差,使得筹集资金或引进资金更加困难,导致一些土地所有者在土地开发方面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很难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
例如,赤江镇赤江村的张和根想大规模种植一亩芋头,团结村的刘太阳想再扩大一亩(现有的一亩),李安堂村的吴志波,一个新的稻作镇,想推一个田埂坑养鱼,集村镇沙村的罗春林,苦于缺乏种桑养蚕的资金。
安徽省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分析
安徽省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分析安徽省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分析一、工作背景和目标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农业用地的管理和调查工作对于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农业用地的现状和利用情况,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安徽省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进行分析,以促进农业用地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农业用地调查内容:(1)农业用地面积和分布:调查安徽省农业用地的总面积和各类农业用地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
(2)农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各类农业用地的利用情况,包括耕地的占用率、粮食种植面积、农作物种植结构等。
(3)农业用地质量状况:调查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灌溉条件、排水情况等,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4)农业用地保护情况:调查农业用地的保护状况,包括建设用地占用、工业污染对农业用地的影响等。
2. 农业用地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调查人员对农业用地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
(2)统计数据分析:将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农业用地的总体情况和问题点。
(3)遥感技术辅助: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业用地进行遥感调查,获取大范围和高效率的数据。
(4)模型分析:借助模型和软件进行农业用地利用分析和决策辅助。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1. 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
实地调查是获取真实数据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调查面广,人力物力有限,并不完全覆盖每一处农业用地。
解决方法是结合遥感技术,提高调查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和利用问题。
获得调查数据后,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以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和建议。
解决方法是加强数据分析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
3. 农业用地保护问题。
农业用地保护是调查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占用、工业污染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加强农业用地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政策的制定,加强对农业用地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安庆耕地流转情况汇报
安庆耕地流转情况汇报安庆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耕地资源丰富,耕地流转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安庆市的耕地流转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就此向各位汇报如下:一、耕地流转总体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安庆市耕地流转总体情况良好。
目前,安庆市耕地流转面积较大,流转率较高,农民参与度也较高。
耕地流转已成为安庆市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耕地流转类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安庆市的耕地流转类型主要包括家庭承包经营户之间的流转、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流转以及耕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流转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三、耕地流转管理。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安庆市政府对耕地流转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规范流转手续、保障农民权益、加强监督管理等。
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安庆市耕地流转的有序进行,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耕地流转问题。
尽管耕地流转总体情况良好,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民对耕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风险意识不强。
其次,一些流转合同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需要加强合同管理。
最后,一些地方存在着违法违规流转行为,需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五、耕地流转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风险意识。
其次,完善流转合同管理制度,规范流转行为。
最后,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流转行为。
六、结语。
总的来说,安庆市的耕地流转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市的耕地流转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对安庆市耕地流转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能够认真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对农业产值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对农业产值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张樱馨;钱力【摘要】文章从地区基本信息、土地流转面积、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期限、土地流转涉及户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徽省16个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序上和空间上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并运用Panel Data面板模型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与农业产值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绩效时序上呈现逐年逐季上升的趋势;第二,农村土地流转绩效空间上呈两极分化现象,皖北、皖中地区流转绩效明显高于皖南地区;第三,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不同导致农业产值存在显著差异.【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7页(P138-144)【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主成分分析法;农业产值【作者】张樱馨;钱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蚌埠233000;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区域流动,农村部分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
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使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凸显[2]。
农地的自由流转有助于农地的边际产出在各户间趋于一致,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3]。
自2009年以来,安徽省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4]。
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土地流转呈现出明显加快的势头。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流转期限的差异化,不同的土地流转形式对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也产生了影响。
因此,通过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外学者更多地集中于农村土地交易的研究[5],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把握和制约因素分析[6]。
土地流转调查方案
肥西县xx、xx镇、村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一是通过调查土地流转经营组织(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承租土地的形式、运行机制、效益、存在问题,提出土地流转经营的相关建议;二是通过调查所在乡、村行政组织对土地流转的做法、态度,提出行政组织如何推动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三是通过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土地流转情况,分析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的原因及愿景,提出激励农户流转土地的相关建议。
二、调查假设(初步设计)(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但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直接正相关。
(二)农村土地流转涉及经营者、转让者的利益博弈,是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三)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体系、服务体系,进而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非农产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五)指标体系:主要通过土地流转率、土地经营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率、各村镇经济增长率、农民满意度对比印证土地流转的益处,分析土地流转的动因和限制性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
三、调查内容(一)土地流转经营组织:基本情况、规模、流转期限、流转的主要形式,与农户的契约关系,取得的效益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所在乡镇、村行政组织: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经验和效果,遇到的难点与问题。
(三)农户:基本情况(人口、土地、收入、劳动力转移、经济收入)、土地流转意愿及今后的打算。
四、调查区域及对象到肥西县调查2个以上的土地流转经营组织及所在乡、村行政组织及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五、调查方式(一)问卷调查:1.乡镇、村总体情况及土地流转基本情况:由乡、村行政组织填写问卷(问卷一)。
我国农村农地流转地区差异性分析——基于对浙江、安徽两省的调查
作者: 韩菡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经贸系
出版物刊名: 价格理论与实践
页码: 60-6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农地流转;地区差异;市场化;规模经营
摘要:本文利用浙江、安徽两省四县479农户的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地经营与农地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差异。
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别,不同地区的农地流转率、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农地规模经营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8
一
、
调 查 问卷 的设 计
本调 研主要 采取 实地访 谈 与问卷 调查相 结合 的方式 , 在 借鉴 已有研 究 成 果 的基 础 上 结合 安徽 省 的 实 际设计 了《 安徽 省农 村土地 流转 问卷 调查 表》 。
( 一) 问卷 内容
问卷 内容主要 为 : 受访人 基本情况 、 农 村 土地流转 现状 、 土地 流转方式 、 土 地流 转合 同 的签 订情况 、 土 地 转入 和转出的原 因及农 户 土地 流转 环境 等 。具体 涉及 以下 问题 : 农 民 的基 本 情况 ( 年龄、 性别 、 文化 程
中图分类号 : F 3 2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7 6 ( 2 0 1 4 ) 0 6— 0 0 6 8 — 1 0
自2 0 0 9 年以来 , 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措施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 全省农村土地流 转面积逐年增加。据安徽省农委的数据 , 到2 0 1 3年 1 月底 , 全省 土地流转面积为 2 3 l 4 . 4 7万亩 , 其中 , 耕地面积 1 5 3 7 . 8 6万亩 , 约 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2 4 . 7 %, 土地流转率在中部地区居第 5 位, 在全 国居第 9 位。另据相关统计 , 到2 0 1 4年 1 月底 , 全省农村耕地流转率为 2 8 . 8 %, 但各地进展差异明显。
的推动力之一 ; 潘锦云等( 2 0 1 1 ) 通过对安徽两个典型乡镇的调研 , 发现 当前农地流转率虽然较高 , 但流
转效率较低 ; 王崇志( 2 0 1 1 ) 选取安徽省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 ,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 , 运用 I . o g i t 模型计量 分析了影响宿州市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 ; 陈小林( 2 0 1 1 ) 基于对安徽 省两市 、 五县七个乡镇的实地调查 ,
全 省农村土 地 的流 转情况 。调 查结果 显 示 , 目前 安徽省 农村 土地 流 转呈现 流 转方式 多元化 、 流
转 过程 市场 化且 日益规 范化 、 流转价 格 日益合理 等趋 势。 虽然 农 村 土 地流 转 提 升 了农 业经 济
效益、 提 高 了土地资 源利 用 率、 增加 了农 民收入 、 加 快 了产 业结构 调 整进 程等 , 但 同时也面 临一
些新 问题 , 如 土地产 权 不明 、 缺 乏 有序 的土地 流转 中介组 织 、 土地 流 转形 式过 于分散 、 农 村社会
保 障 体 系不健 全 等 。为 此 , 本 文 提 出相 应 的建 议 , 以期促 进 安徽 省 农 村 土地 科 学合 理 有序 的
流转 。
关 键词 : 农村 土地 流转 ; 调查 分 析 ; 安徽 省
已有 专家学 者从 不 同角度 来研 究安 徽 省农 村 土地 流 转情 况 。如 周 冲等 ( 2 0 0 6 ) 调 查 了安 徽 省 所辖 的各市 区县 , 从 土地 流转 意愿 、 土地 流转 补偿 、 就业情 况等方 面对 当前农 村 土地 流转 工作进 行 了描述 ; 徐 黎 明等 ( 2 0 1 0 ) 认为, 土地大 规模 流转 是 农 村生 产发 展 的必然 趋 势 , 也在 实 践 中被证 明是 农 村生 产 发展
( 市)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的数据来综合分析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 以期加快安徽省农村土
地流转进程 , 增加Biblioteka 民收入 ,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0—1 0 基金项 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 自 然科 学研究项 目“ 包容性发展 视域下安徽农村土地流转评价研究”( K J 2 0 1 3 Z 0 0 9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项 目“ 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综合评价与提升研究”( A H S K Y 2 0 1 4 I ) 4 3 ) 作者简介: 刘越( 1 9 7 5 一) , 男.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 向: 土地流转、 当代经济理论 、 区域经济与管理。
・
调查研 究 ・
《 新疆财经) 2 0 1 4年第 6期
安 徽 省 农村 土 地 流 转 分析
基于4 6 0户 样 本 的 调 查 数 据
刘 越
( 安 徽财 经 大学 经济学 院 , 安徽 蚌 埠 2 3 3 0 3 0 )
内容提 要 : 本文基 于 安徽省 具 有代表 性 的县( 市) 农 村土 地 流 转情 况 的实 地调 研 数据 分析 评价
对 当前 农村 土地承 包经 营权 流转 中存 在 的新 问题 进行 归 纳分 析 , 并 就 完善 土 地 承 包经 营权 流转 工作 进 行理论 探讨 ; 王德 福 、 桂华( 2 0 1 1 ) 基 于一 起 由行 政 力量 主导 的大规模农 地 流转 案例 ( 皖 南林 村 ) , 分 析大 规模农 地 流转分别 在 经济层 面 与社会 层 面产生 的后果 , 以及 对农 民生 活与 乡村治 理 造成 的影响 ; 贺雪峰 ( 2 0 1 1 ) 以安徽 繁 昌调研 为基 础 , 讨 论 了土地 经营 规模与 劳 动投 入和 粮食 产 量 的关 系 。从 已有 研究 成果 来看, 对 安 徽 省农 村 土 地 流 转 进 行综 合 分 析 的 文献 还 比较 少 , 为此 , 本 文基 于对 全 省 具 有代 表性 的县
度、 家庭 成员情 况 、 家庭收入来 源 、 家庭 的主要支 出、 工作 现状 、 对 农村 土地 流转 相关 法律法 规政 策 的了解
情况 等) 、 农村宅基地使 用情况 、 转 出或 转人 土地情况 、 转 出或转人 土地 的原 因及 方式 、 土地流 转后 的用途 是否改变 、 农 民对基层 政府和村 委会 是否满意 、 土地流转是 否规范 、 流 转农 民的权 益是否得 到有效保 护 、 土 地 流转发生 纠纷 的解决途径 、 中介 组织参与农村 土地 流转情 况及农 民流转 土地 的环 境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