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成语结构的凝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成语结构的凝固性
作者:申跃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8期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定型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但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成语的意义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相对而言意义比结构的稳定性更强,一个成语可能有多个化用的形式,而这些发生变化的成语仍然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并且同时存在于语言中,可见成语结构的凝固性在衰弱,当然这个现象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的。
语言有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这两方面都有成语结构凝固性衰弱的表现。现在广告中化用成语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且成语的原形和变形共存,这是成语结构凝固性衰弱在共时层面的反映。本文不讨论广告中的成语使用,而是谈谈成语结构凝固性在历时层面表现出的衰弱情况。《汉语大词典》收词从历史原则出发,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较完备地收录了汉语有文献记载的词语。该书古今义兼列,并且通过合理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词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这正是我们要考察成语结构凝固性演变的研究对象。
《汉语大词典》卷帙浩繁,本文仅以“辵”部为例,考察成语结构凝固性的衰弱问题。辵部共收字393个,其中收有“辵”条成语的单字是71个,这71个字共收成语1032个。我们先看看下面两例:
(1)【追云逐电】形容迅疾。(2)【返本朝元】犹言
返本还源。
【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返本還元】犹言
返本还源。
【追风逐日】同“追风逐电”。【返本還原】同“返
本還源”。
【追风掣电】同“追风逐电”。【返本還源】①返回
原地。②恢复根本。
【逐风追电】追赶迅风和闪电。
【逐电追风】见“逐风追电”。
经过统计,在全部的1032个成语中,如上面这样的例子,由同一成语变形而累计的数量就占到了一半以上。我们把这样由同一成语变形而分化出来的若干个成语作为一组,共找出204组,619个成语。对这二百多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成语出现大量变形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顺序颠倒这种变化的成语基本都是由两个并列组合构成,这两个组合可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等。以动宾关系的组合(V1N1V2N2)为例:
1. 两个动宾关系组合整体颠倒顺序(V2N2 V1N1)如:
迎新送故——送故迎新返朴还淳——还淳返朴远至迩安——迩安远至
2.两个动词的顺序颠倒,名词顺序不变(V2 N1 V1 N2)如:
追风逐电——逐风追电近交远攻——远交近攻
3. 两个名词的顺序颠倒,动词顺序不变(V1 N2 V2 N1)如:
通古博今——通今博古道同志合——道合志同遣将调兵——遣兵调将
二、同义替换这种方式形成的变形成语数量最多,情况也比较复杂。
1.动词替换,如:
逸兴云飞——逸兴遄飞——逸兴横飞遮天蔽日——遮天映日——遮天盖日
2. 名词替换,如:
连篇累册——连篇累帙迷天步障——迷空步障逐浪随波——逐影随波
3.形容词替换,如:
进退狐疑——进退首鼠——进退狼狈通都大邑——通都巨邑
4.数词替换,如:
回肠九转——回肠百转连一接二——连三接四——连三接五
5.介词替换,如:
迎刃而解——迎刃以解通此以往——通此而往迫在眉睫——迫于眉睫
三、同音替换这种情况可能是人们在交流中,口耳相传造成的讹误,而长期使用也就延承下来了,如:
返本还元——返本还原——返本还源逆阪走丸——逆坂走丸
四、繁简替换这只是单纯的因汉字简化而遗留下来的结果。
进德修业——进德脩业游手好闲——游手好閒游山玩水——游山翫水
五、对典故的不同表述成语大多寓含着一定的寓言神话、典章故事,对同一典故有不同表述就出现了多个不同的成语。
辽天老鹤——辽天华表——辽东白鹤——辽东华表——辽东归鹤——辽门之鹤——辽城鹤化——辽海故家——辽阳华表
本文以“辵”部为例,虽然收词有限,但是对成语结构凝固性的衰弱表现也可见一斑。虽然研究成语的文章众多,其间论及结构问题的也不少,但并没有深入探究这二者间的关系。从以上论述中可见,意义上的定型更为重要,结构上的凝固从属于意义上的定型,并且正是意义束缚着结构,才使成语的各种变形没有远离其原形。成语的变形有些是为了适应一定的修辞需要,而有些变形,像繁简替换类则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要规范成语的使用,保持成语结构的凝固性稳定,才能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曹增杰.汉语大词典论集[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申跃,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