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积极心理学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引言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时代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一阶段,告别中学生涯的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重点由高考转向自我,主动探索并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在逐步成熟。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分化→矛盾→统一。
随着生活环境、学习要求的变化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肯定与否定等上下震荡的复杂情感体验,许多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作为正在亲身感受上述情感体验的大一学生,我想就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分化期和矛盾期面临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和思考,我能正视这一年来的心理变化,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冲突自我调适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适方法
四、自我意识的心理意义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1.自我意识分化的表现
当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的时候,大学生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对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自我思考和自我反省开始增多,“我应该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等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自我认识在各种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中不断加深。由于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行为、心理等各方面特征的主观认识,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自我意识分化将引起自我概念的修正和完善。
2.自我意识矛盾的表现
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注意到过去未曾注意的许多有关“自我”的细节,这种发现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也同时让他们发现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由此引发自我矛盾的凸显。
有自我意识分化引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
作为同龄人中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己有着相对积极地评价,但由于大学之前未有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并不完整,评价也不够客观。进入大学之后,伴随环境的改变,他们开始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观察自己,结果发现了种种客观但令人沮丧的现实,如“其实我学习并不算勤奋”、“原来我弹的钢琴只是业余水平”等等。这种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将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
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形象,现实自我是站在现实角度对自我各种特征的认识,两者一般都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差距激励人不断进步。
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新一代大学生拥有非常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成功,往往在心底设计了一个“理想我”,对大学生活也进行了某种理想化的设定,而能力、验的有限却造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落差。若这种落差过于明显,大学生将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以及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
③交往欲求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归属需求和认同需求,渴望交往和分享,希望找到至友和知己,想要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会借助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的机会进行自我表露。然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很难完全敞开心废与别人进行交流和合同,潜意识中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对于交往的渴望和自我的封闭意识存在强烈矛盾,让大学生既合群又孤独。
④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大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才能往往有着一定的信心,然而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自我定位并不准确,因而这种信心并不是稳定的“自信”,极易在外界影响中“过度膨胀”或“过度萎缩”。由于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当小小的成就到来时,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信心盲目膨胀;如果遭遇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他们极易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这种过山车市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情绪波动很大。
⑤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光趋于客观和全面,会像成年人一样用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客观问题,比如安排自己的作息、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等。然而面对主观问题时,他们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容易冲动行事,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有的同学在失恋之后一蹶不振,有的同学终日沉迷网络游
戏等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处理理智和情感的冲突。
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期,大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开始从多角度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并向理想自我靠近,建立“自我同一性”。虽然不断进行着自我意识的调整、整合,但大学生在处理各种自我矛盾时,由于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经历心理煎熬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自我意识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等许多问题。
根据对平时的观察和交流,我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以下总结:
1.心理方面
①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情绪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易受外界影响和波动性大。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比较敏感,十分看重成功带来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焦躁、冲动,情感经历着“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而有关自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承受力、情感调适力的考验,已经让他们足够“劳心伤神”,所以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他们很可能无法迅速有效地调适剧烈波动的情绪,因而时常处于不稳定的情感体验中。
②自我认知的两极分化
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本来就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对自我有着更多的关注、更积极的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更加明确,自尊心更强,有着更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是他们在自我认知中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由于他们无法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一旦遭遇比较大的失败或挫折(如考试挂科、留学申请被拒等情况),他们的自我认知往往会转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和强烈的自卑心理。
2.生活方面
①人际交往的障碍
由于社交欲求和自我封闭倾向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在孤身一人的时候倍感寂寞孤独,在学习之余渴望与人进行精神交流,但同时也在需要打破沉默、主动交往时表现得犹豫不决,在别人主动了解自己的时候无法给予充分的信任。这让他们陷入了人际交往“两难境地”,渴望友谊、关怀和交流,但同时也无法敞开心扉,像还没学会收起刺的“刺猬”。
②对未来的迷茫、焦虑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理论”也进行着确立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自我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什么是我最重要的特质?”、“什么是我未来的目标?”等问题,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尚未发掘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也没来得及进行长远而可行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往往思而无获,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心中并没有长期的计划,人生目标也没有完全确定;面对新闻媒体有关激烈职场竞争的大量报道,他们觉得自己即将迎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太多变数和不确定,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自己超过他人的特质和优势。这样的思考和顾虑充斥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感到不安、迷茫和焦虑,对未来很没把握,对自己也没有信心。经过这两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企业招聘的校园宣讲会或求职面试交流会上常常出现不少稚气未脱的面孔(大学一年级学生),咨询和关注这求职方面的信息和动态。这或许是一种职业规划上的未雨绸缪,但还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他们把不少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真的很有必要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他们这样做正暴露出了对于未来过多的担忧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