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教学实施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它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一)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全年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
二、活动目标1.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课程的实施1.利用综合实践课堂,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
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所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2.走进小葵花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动手劳动能力。
让学生走进我校的小葵花实践基地,按年级分为六大块,指导学生播种、施肥、种植,如白菜、土豆、西红柿、茄子等,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增长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走进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工作思路:1.整体构思,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本学期,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在各年级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订出详细、全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以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策略
利开展;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 日常管理制度, 例如组建综 合实践活动的教研组 , 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 , 落 实课时及课时安排制度 、 教师调配制度等 ; 建立教师研 讨培训制度 、 教师评价与奖励制度、 学生综合评价—— 个人成长档案 ; 建立活动安垒保障制度 , 即学生安全须 知, 每次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并且在起始年级开展 “ 牢记安垒 自我保护”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家长活动陪同制 , 对于学生的外出 活动尽量要求有条件的家长陪 同学生参加 ;引入活动
实在常规教学之中。
l寻找一个支撑点——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 -
制度建设是关键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 证 ,尤其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教育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更新 , 学校与新课程相应的管 理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 光靠校长的责任感是远远不
够的。因此 , 抓好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 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支撑点 。 为
维普资讯
名 在 性教 师 线l 探究 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 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 , 是-I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 7
别的新课程 ,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不同 的课程理念, 而且又没有统一的教材 , 这对习惯了单科
阶段是 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依据学生 自主选择的主题组 织和指导活动 , 课程管理由实验阶段转入常态实施 , 所
面临的困难很多, 诸如课时调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
评价、 教师的培训、 教师的有效指导等问题亦随之而来。 面对这种情况 , 课题组及时研究探讨解决初中综合实践 活动常态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 , 我
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有效实施
教 师 应 有 指 导 方案 和 活 动后 反 思 。做 到 的 给 予 奖励 ,
缺 项 的 按 未 完成 任 务 考 评 。 同 时加 强 教研 组建 设 . 将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纳 入 常规 教 研 之 中 , 开 观 摩 课 , 多 申报 多 项 课 题 研 究 , 励 教 师 在 研 究 中活 动 , 活 动 中研 鼓 在
课堂内外・ 教师版 f 教学方法
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常态化的有效实施
张 俊 来
【 郧县城关镇新 区小学 , 湖北 十堰 42 0 4 5 0】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有效实施过程 中,学校须从制度上
保 证 , 师须 转 变观 念 , 高 素 质 , 有 效 地 整 合 与 实施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课 落到 教 提 并 将 实处。
确 这 门课 程 的 重要 性 ,掌握 切 实 可 行 的 指 导 方 法 。 力 求 基 本 方 式规 范 . 服 随 意 性 。组 建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理 克 论 学 习 小 组 , 理 论 学 习正 常 化 , 题 研 究 扎 实 有效 。 使 课 在 确 定 主 题 阶 段 , 师 要 明确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主 题 来 源 教 于 学 生 个 体 生 活 和社 会 生 活 . 只要 是 与 学 生 的生 活 相
究, 提高 研 究 水 平 。
几 年 的实 践 。 些 学 校 的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仍 然 还 是 有
一
种 应 景 式 的 教 学 ,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时 被 他 用 。我 校 综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19〕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根据浙教基〔2019〕12019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
如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我们创新哲人的教育智慧,分享 自己的教育经验 ,让智力在对话 中接受挑战,让激情在交 流中碰撞飞扬,让生命在合作 中相互回应 ,让人性在互动中勃然绽放…… 话题研究,一
场思 想的盛 筵 ,一 次美丽的馈赠 ,更是 一种 诗意生 存的 方式 ;话题研 究 ,在 建构 对话 、合 作 与探 究的课程 文化 的 同时 , 给新课 程 实施旅途 中的 同行 者送去 思维 的鲜 花与精 神 的阳光 欢迎 广大的教 育理论 工作 者和一 线教 师踊 跃到此播 种 、耕耘 和收获 ,与我们 一道打造教 师专业化成 长的幸福 乐园。
传 统 课 程 的 教 学 资 源 观 主 要 在 于 支 持 “ ” 教 ,而 新课 程背 景 下 的课 程 资源 主 要在 于支 持 学生 “ ” 学 ,综 合实 践 活动课 程 的教 学 资源如 果仍
以 支持 “ ” 为 主 ,则无 疑 是 与新 课 程改 革 背 道 教
实践 活 动 两大 板块 构 成 。与 以往 课 程设 置相 比 , 新课 程 特别 强 调学 科 课 程与 综 合 实践 活 动 课程 互
课 程 意 识 不强 ;更 在 于 技 术 层 面 上 ,对综 合实 践
活 动课 程 的 实施 及 管 理 缺 乏 经 验 。 因此 ,构 建 有 效 的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校 本 管 理 体 系 ,是 课 程 全面 实
施 的重要保 障 。
高 一 学 生 学 习 压 力 相 对 较 轻 应 该 不 无 关 系 。 同 时 ,我们还 发现 ,所开 设 的研 究性课 题项 目中 “ 学
经验 ,它们 对 如 今 高中 新课 程 的 实施 一 定 有 所启 示 。今 天 ,绍 县 几位 综合 实 践 活 动课 程 的 学校 管理 者 、一 线 教 师和 教 研 员 ,一 起 主 要 就义 务 教 育 阶段 的学 校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 程 常 态化 实 施 进 行
双轨并行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
双轨并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作者:雷丽珠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01期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要保证这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可以通过实践、摸索,实行双轨并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即构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开发独树一帜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走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之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双轨并行常态实施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94-021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及学生对于此课程的认识和态度,探寻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之路,达到课程开足、开齐、开好的目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013年笔者面向所处城区一所学校三至六年级40名学生及20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1 问卷调查结果从问卷调查的内容反映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了十年之久,本应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热点,但似乎有“亮点不亮” “热点成难点” 的趋势。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约有82%的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好上”“难教”“怕教”,有75%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一般,甚至觉得没意思,不大感兴趣。
大部分教师仅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学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资源包”的内容,老师是在“教”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1.2 分析与反思1.2.1 课程认识不清晰许多老师偏面的认为“活动”中有动手,有动手的活动就是“实践活动”;也有教师认为“综合”就是所有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大杂烩的课程。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让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变成了一个大箩筐,白菜、萝卜都往里装。
认为开展相应的少先队活动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认为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甚至有的教师将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也理解为是综合实践活动。
1.2.2 师资力量不到位从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很少,许多年级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 规定的小学至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 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它的本质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 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作为课程主要内 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 研究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 去经历、去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 责任感得到培养和提高。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铺开 之际,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活力 的一个领域,正以其日益凸显的育人价值而备受人们关注。
2、合理规划研究内容
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 主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 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主题。 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 主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 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 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问题、 贸易与市场问题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主题。 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 主题。如:乡土文化、民俗文化、故乡文化、古代文明、历 史遗迹、名人思想与文化、校园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文化 与现代文明、东西方文化比较、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 文化、时尚问题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主题。
3、培树典型
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① 充分发挥基地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3、培树典型
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及实施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及实施形式作者:丁宗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5年第09期摘要: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59-00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一次结构性突破,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可以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而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
地处苏中的乡村小学,就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了一些探索。
一、目前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模式,即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
我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目前,学校的课程开设已呈常态化,虽然每周都有课时安排,但在内容上却呈现出学科化倾向。
主要表现在:1.评价工作没有跟进。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价。
学校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情况的有关评价办法,也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事实情况的专项考核或评估的指标要求。
二是缺乏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状况的有效评价。
学校没有制订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成果的鉴定、评估要求与办法等,使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变得可有可无,完全凭借学生的个人喜好在主宰课程实施的一种无政府状态。
2.课程实施水平差异大。
一是课程实施存在明显的差异。
(1)教师对课程的胜任情况有差异;(2)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参与指导程度有差异;(3)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基于本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谭淑平)
基于本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策略正文内容:学校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思想原则上只有紧紧围绕“基于本土”四字,才能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在操作层面上要贯彻“基于本土、源于本土、服务本土”的教育开发理念核心,体现“彰显地域性、回归本土性、沥显针对性和兼备实用性。
”这一教育服务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一、因地制宜,发掘校内“显性”资源。
学校历时多年的办学活动,汇集了诸多外显性资源,它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师生触手可及的首要资源。
学校的环境、文化、活动等,这种显性教育资源的存在,有着明显的时空脉络,并且表现出具体、可见的特点,师生们只要对此稍加整理就可成为教育研究活动服务的内容。
如功能研究室、图书馆、劳动基地等,都可成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平台。
1.拓展功能室使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兴趣“借点而发”学校的各功能室为师生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活动平台,但目前功能室的管理现状却制约了师生们的活动时间。
学校的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为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自由的舞台。
如在学生研究过程中需要了解区域化风土人情时,可以提供学校的图书室,网络电子阅览室给学生使用。
当出现图书管理人力资源不足时,可以采用学生管理岗的形式弥补。
热衷于研究的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会细心管理,认真搜集信息,完成相关信息资源的查找积累。
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学校力争使各个专用场所发挥了最大的教育辅助功能,为学生搭建了研究活动便利的辅助平台。
2.尊重人权,实现研究活动中的“生本价值回归”我们要积极去挖掘校园中常见的现象作为教育资源,从现象挖掘,走向问题探讨,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身边现象作为教育资源的挖掘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导、 培训、 检 查等 工 作难 以保证 , 综 合实 践活 动 课程 规 范化 、 常态 化实施 也 就难 以达成 。
导但 缺 乏一 些跟 进 的措施 , 未 能确 保 综合 实 践活 动 国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3 0
作者简介 : 游爱娇 ( 1 9 6 6 一 ) , 女, 福建永安人 ,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学高级教 师。
程 的教师 有顾虑 , 造 成很 多学 校 即使有 富余 教师 也 没
人愿 意担 任该 门课 的专任 教 师 。
、
中小 学综 合 实践 活动课 程 实施 的 程毕 竟还 是一 门新 兴 的课 程 , 其 师资 培养 的机制 还没 有很 好建 立起 来 ,培训 机制 也不 够 完善 , 队伍 的建 设 和师 资素 质 的提 高 成 了综合 实 践 活动 课 程 实施 迫在 眉睫 的 问题 。
( 二) 扎实推进规 范实施, 实现课程的有效运作
省 教育 厅 要 求全 省 各 中小 学 校必 须 将 综 合 实践 活动纳入 学校 课程 计划 , 应切 实纠 正综 合实 践 活动 流 于形式 的现 象 。 1 . 各县 市 区 均 需配 备 专 ( 兼) 职 的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教研 员 , 负 责区域 内中小学 综合 实践活 动课 程 实施 的 指导、 培训、 检查等 工作 , 确保 综合 实 践活动课 程 规 范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已十年, 效果如何? 笔者对它的实施情况进行 了调研 , 针对该课
程 目前还处于管理上没有相应措施 、 教 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 评价体 系不规范的局面, 笔者提 出几 点思考意见, 以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 有效实施。 关键 词 : 综 合 实践 活动 ; 实施 ; 问题 ; 建 议
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1 1 0 0 4 5 沈 阳市 大 东区望花 小 辽 宁 沈 阳 朱 志琴
要】 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反 映了以 施效果并 不理想 ,针对 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 家长会可 以作为学校与社会联络 的机构 ,为 实 践 活动 课程 的实施 问题 ,提 出以 下建 议 。 即将走人社会 的学 生铺路 搭桥。学校还应建 I . 加 强综 合 实践活 动 的全 过程 管 理 设综合实践课程专 门的志愿组 织 ,号 召有 能 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综合实 践活动的实施 力的家长作 为学校 的辅 导人员。只有学 生家 重点还是学 校课 程的管理。其一 ,学校需要 长大力支持和领导甚至 与学生一起参 与到综 对制度进行完善建设 ,才 能给综 合实践活动 合实践活动 中去 ,才能形成更为强劲 的推动 常态化奠定夯实 的土壤 。建立 相应的领导小 力 ,让课程更好的实施。 组 ,成 员 可 以 以学 校 领 导 层 的 人 员 为 主 ,制 例如,有 一些热播 的影视剧 ,对于学生 【 关 键词 】 综合 实践 活动课 程 ;常态化 定 出台相关 的实施方案。 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生能够在这些影视剧 实施 :课 程 评价 例如 ,某城 乡结合 部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 中吸取营养 ,从而扩展 自己的知识脉络 。教 的 实 施 方 案 ,从 课 程 目标 的选 择 、课 程 的 管 师可以从这些节 目与影视剧之 中筛选一些优 引 言 理 与 组 织 、课 程 的实 施 步 骤 、课 程 的 原 则 、 质的推荐学生去观看 ,帮助学生扩展第二学 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的是在新课 改的背景 课 程 的 开 发 及 课 程 评 价 等 六 大 方 面 提 出 相 应 习课堂 ,鼓 励学生主动 的去接触课外 资源, 下 国家规定 、地方指定 、校本开创 的一种 新 的 规 则 和 要 求 ,为 课 程 的实 施 和 开发 提 供 相 而家 长 也需 要 相应 地 给 予支 持 。 颖 的课程形态 ,反映 了以素质教育为 目的新 应 的发 展框 架 。 5 . 加 大 投入 ,开发 校 内外 课程 资源 时代要求 。本文 主要从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 2 .动 员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师资 综合实践 活动对课程 资源具有较强的依 实践 活动课 程常态化实施策略进行 了初 步探 培 训 赖性 ,由于国家只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索 ,并试探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综合实践 的活动课程 ,多指 由教师 引导 的学习领域 , 并没有规定其具体的学习内容 , 二 、对课程 内容 的评价及设计 学 生进行的综合性学 习,它与一般学科相 比 因此 ,学校应 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为有效 ( 1 )如何评价一个课程 内容 的好坏 ,可 有 自己的特点 , 但是与其他课程也能够相通。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硬件保证 。 从 以下几 方面衡量 :①课程 内容 的过程 与结 由此而言 ,教师是整个课程实施 的执行 者和 例如 :在有条件 的情 况下 ,教师可 以在 果是否统 一;② 课程内容是否科学 、观点是 领导者 ,师资 队伍 的组 建更是综合实践活 动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 《 百家讲坛 》、 否正确 ,是否具 有普遍性 ;③ 课程 内容是否 课程走 向常态化 的基础条件 。因此 ,综合实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 科学与探索 》、《 道 具备可教育性;④ 内容要素是否综合 、全面、 践课程 的培训是极为重要 的,学校应该采用 德观察 》 、《 国宝档案》 等一系列的科普节 目, 合理且具 备典型性 ,是否涵盖认 知、情感 、 “ 全 员指导 ,一 人负责” 的师资模式 。只有 这些节 目不 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百态 , 价值观等方 面;⑤ 内容能否与学校硬件资源 让教 师们 建立起新 的知识观 、课程观和学生 也 可 以 帮 助 学 生 深 刻 的 了 解 生 活 ,丰 富 学 生 相符合 ,是 否与学校师资相匹配 ,是否符合 观 ,才能 明确综 合实践活动 的过程 和方式, 的综 合 实践 活 动课 程 内容 。 社 区需要 ,是否有 利于促进学校及教师水平 从 而 良性 推 动课 程 的 发展 实 施 。 6 .关 注 综合 实 践 活 动 实施 过 程 中的 安 全 的发展 ;⑥内容是否具备普通的适用性 。 3 .建 立 综合 实 践 活 动校 级教 研 和 年 级教 责任 问题 ( 2)另外从内容 的设计上面也可从 以下 研 两级教 研 制 度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不 止在校 内进行 ,学 只有 综 合 实践 活 动 的实 施 、开发 、管 理 、 几方 面衡量:①活动设计:可衡量的因素有: 生需要 走人大 自然 ,走入社会 当中。因此 , a 能否使学生产生兴趣;b能否使学 生获得各 评价等 问题 得到了解决 ,才能从宏观上调整 学生 的安全是 个极 为重要的问题。学校应 该 种经验;②文字设计 :可衡量 的因素有:a 是 和管理实践 活动的进程。如果想要解决这些 提前做好安全教育的普及和相应的防范工作。 否严谨 、规范,有逻辑性 ;b措辞是否通俗易 问 题 ,还 是 得 由校 级领 导 组 成 的 调 研 小 组 进 带 队老 师也应该 时刻观察本队学生的走 向, 懂 ,易于让小学 生接受 ;③图表设计 :可衡 行调研 和管 理。年 级调研 小组多 以一个年级 学生 的人身安 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唯 量 的因素有 :a 使用是否严谨 、规范 ;b对文 为单位 ,根据每学期 的活动内容为主题 ,整 有学生安全 ,家长才能够放心让 自己的孩 子 字是否具备辅助作用,与文字内容是否一致; 合不 同年级学科 的老师和邀请 学生家长一 同 参 与其 中。 ④ 版式设计 :可衡量 的因素有 :a 是否美观 ; 参与到活动 中来 ,围绕综 合实践活动和学习 四 、总 结 b 是 否 与 课程 目标 一致 。 主 题 等 问题 开展 相 应 的探 究研 讨 。 总之,对学生 的评价要 客观、公正、合 三、城 乡结合部小 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 .加 强 对 家 庭 教 育 的 指导 ,争 取 家 长 的 理 ,要 尽 量 从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的角 度 恰 当地 给 有 效 支持 以正面的评价 , 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 , 提高兴趣 , 常态化实施策略 学 校 在 重 视 学 生 教 育 的 同 时 ,也 不 能 忽 激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动力 。 虽 然城乡结合部的小 学积极推行综合实 可以通过相应 的家长会 , 参 考文 献 : 践 活动的课程要求 ,但 由于该课 程是校本开 视学生家长的资源 , 创 的新课程 ,没有现成 的教材 和模式可以参 或其他联系方式等 ,让家长积极 参与到学校 [ 1 ]郭元 祥 .综合 实践 活 动课 程 的管 理 与 考 ,长期 通过照本照纲讲课 的教师对此会感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的课 程 中 来 ,配 合 和 支 持 学 生 评价 [ H ] .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 0 0 3 到难 以适从 ,与语 文、数 学、英语 这类客户 们的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建立相应 的家长会 , [ 2 ] 顾建军 .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设计 [ H ] . 的常态化实施而 言,综合 实践 活动课程的实 对学生家长 的信 息进行整合成一个资源库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不同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课 程 的 目标 、 容 、 式 、 内 形 过程 、 价 等 方 面 进 行 策 略 性 的指 导和 评
探 索。
一
导 学 生 走 进 家 乡、 进 自然 融 入 社 会 , 学 生 发现 家 乡 的 美 、 走 让 发 现 家 乡 的 不足 , 请 学 生 逐 一 展 示 并 动 情 地 介 绍家 乡美 景 、 再 特产 图 片 , 掘 它 的 与 众 不 同之 处 , 后 让学 生 分 析 家 乡 还 有 哪 些美 挖 然 中 不足 地 方 , 后 让 学 生 充 当 小 小 设 计 师 , 组 用 橡 皮泥 捏 , 最 分 用
会 和 睦 相 处 的 能力 , 要 发 展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合 实 践 能 力及 又 综
报 设 计 比赛 , 内 容 、 式 、 彩 到编 排 均 由学 生 独 自完 成 , 张 从 形 色 一
张板报图文并茂, 内容 丰 富 这 种 集 图 画 、 作文 、 法 、 辑 艺 术 书 编
Hale Waihona Puke 可 以 说 《 刀 的 启 示》 学 生 带 来 了 认 识世 界 、 造 自然 、 剪 给 改 创 新 生 活 的 无 比 乐趣 , 也给 我 这 样 一 个 经 历 过 多 次 失 败 和 挫 折 的 综合 实 践活 动 老 师 带 来 深 切 的感 悟 。 相 信 , 我 只要 我 们 依 照 综 合
1. 03
不同阶段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建 瓯市 第一 小学 任 文有
结 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钥 、 是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为了不
同 阶段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 常 态 有效 实施 ,我 从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管理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管理[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因而学校必须将这门课程纳入“常态化”教学之中。
实践证明,强化对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实施水平,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培训提升引领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最能突出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笔者认为,在一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如果得不到重视,不能“常态化”的开展,就不能说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真正理解,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就显得苍白无力。
笔者在此浅谈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管理中的点滴做法和笔者的体会。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我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的。
中心校校长任组长,主管全镇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全镇德育工作的书记任副组长,负责全镇综合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工作。
中心校教导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各村小校长为组员,协同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各项计划措施。
各村小也相应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或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任副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为组员,并以中、高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专题研究小组。
同时要求每位老师学期初上交一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每个教研组(3~4年组、5~6年组)上交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计划,每所村小向中心校递交一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方案。
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教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由于组织健全,制度化、网络化的管理,保证了我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常态化”中有序进行。
二、组织培训,提升理念教师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执行者,而且是该门课程的开发者。
因而师资队伍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的重要条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和资源支持。
一、建立鲜明的课程定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明确其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应用。
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
二、建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项目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项目,包括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艺术创作等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
在活动项目的设计上,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引导和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
三、强化校本资源支持为了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学校需要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优势,对于实践活动教学场所、器材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
学校可以依托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和教学设施,开展种植养殖、风景园林、实验室创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四、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教学水平和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教师们进行实践活动教学观摩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课程。
五、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与学校共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7、这个课题需要查找哪方面的资料,我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这些资料,我是否 有这些途径如果我没有,我的合作伙伴是 否有
8、如果我的课题属于调查类,我需要抽 取哪些样本,我通过同学老师家长等方面 的帮助能否完成抽样调查?如果需要到社 会上进行抽样调查,我们的精力时间人员 够不够?
重点指导:
小组在课堂交流讨论,如果没有 老师的指导,往往是流于形式的, 大部分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有个 别学生趁机谈天说地,懒得提出 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很好的引导 学生交流讨论。
五 结题指导课
参考课堂形式一 《总结交流阶段信息的分析与整理》
授课内容: 1、指导学生分析、处理资料 2、指导学生形成研究结论
12、估计我们的活动需要多长时间,会 不会与我们的其他学科学习产生矛盾,如 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老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
1主题的可研究性, 2不能让主题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3主题研究对学生的发展意义, 4主题的可持续性, 5主题应该具有多次研究的价值, 6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通俗化、简洁明
授课内容:
1、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
2、指导学生提出质疑,积极参与论证 重点指导: 1、答辩前的准备 .. 2、质疑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
三 过程指导课
参考课堂形式一 《研究方法的指导》
授课内容:1.文献资料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实地考察法 5.实验法 6.观察法
重点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 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
参考课堂形式三 《实施阶段信息的整理与研究》
授课内容: 1、介绍资料整理的基本程序和
方法 2、具体指导整理与研究的过程
重点指导:
1、整理信息的过程..
2 分析、研究的基本程序..
Hale Waihona Puke 四 过程答疑课参考课堂形式 《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与交流》
授课内容: 指导小组成员围绕课题最新进展 展开交流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 问题、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吗? 2、我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这个课题吗? 3、这个课题有没有实用价值? 4、这个课题别人做过没有,如果别人做过,
那么我们再做时有没有创新? 5、我们能否从校内或者校外找到能指导我们
研究这个课题的老师? 6、哪些同学能够成为我的研究伙伴,这些同
了。
参考课堂形式三 《选题阶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授课内容:
1、指导学生对资料按内容分类、筛选 2、分析其内在联系,发现问题,确立子课题 重点指导: 1 指导学生围绕活动的方向,通过报刊、书籍、
网络、实地调查等途径,广泛搜集资料 2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
的课题。
二 开题指导课
1、如何发现和确定课题 2、如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 3、如何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
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4、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如何写结题报告 6、课题研究答辩与成果展示
参考课堂形式二 《如何选题》
授课内容 1、选题的方法 2、选题的途径 3、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指导 课题的途径,也就是课 题可
性强 6、成员分工具体、合理..
二 开题指导课
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任务和研究方向, 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目标、内容,对时 间、场地、活动方式、活动的具体过程等 做出安排。
2指导学生充分考虑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困难和问 题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课堂形式二 《课题开题论证会》
参考形式二 《收集信息的模拟演练》
授课内容: 1.创设情景——活动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演练、讨论、评价、总结活
动 3.激励学生,增强实战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指导:创设情景,设想采访、调查、参观、
上网等活动能遇到的情况,如采访被拒绝、答 非所问、危险求助、如何拜访名人专家、如何 与社会机构联系等
以从哪里来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启发引导..
活动主题开发的三条主线
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环境问题探究 类的主题活动,如“社区环境调查”、“保 护水资源”等
二、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例如“洋快 餐现象”、“中学生与日本动漫现象研究” 等
三、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例如“爱眼行动”、 “了解我的成长历程”等活动..
重点指导:如何分析、处理资料
确保信息资料的可靠性 .. 确保信息资料的有效性 .. 注意信息资料的充分性 .. 注意信息资料的典型性 .. 注意信息资料的时间性 ..
总结交流的形式
静态:论文,调查报告, 绘画作品、模型、体验日 记等
动态:主题演讲、口头报 告、比赛、演示操作过程
对内: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 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论文 答辩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教学实施模式
基本步骤
进入问题情境: 1、提出问题 2、确立课题 3、撰写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
实践体验: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3、初步的交流
表达交流:1、归纳整理 形成书面材料 2、指导教师主持答辩 与评价 3、成果展示(展板、墙报、刊物等)
学生要掌握的主要过程性方法
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9、我们的课题如果属于实验类,我们需 要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我们学校或者家 庭能否提供这些设备和材料
10、我们的课题如果需要参观访谈,我 们应道哪儿去参观,找哪些人访谈,这些 地方是否安全,好不好联系,交通是否便 利?
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1、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估计需要多少 资金,我们能否筹集到这些资金?
参考课堂形式一
《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授课内容: 1、研究方案的内容:课题名称、课题组成
员及分工、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的具体 实施步骤、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等。 2、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方案
二 开题指导课
反思课题方案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1、主题名称表达清初、具体、准确 2、内容与主题统一一致 3、内容表达清楚、全面、准确 4、可行性分析具体、全面 5、实施方案清楚、具体、明确,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