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合集下载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精选2021版课件
5
1 .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 在 0.5g (含 0.5g )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 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 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 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 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参茸卫生丸、 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 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 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 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等。
精选2021版课件
6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精选2021版课件
7
3 .水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 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 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 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 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 防风通圣丸等。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 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 ( 速效、高效、长 效 ) 、三小 ( 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 、五 方便 ( 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 ) 的 原则。
精选2021版课件
3
二、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
(一) 丸剂 1 蜜丸 2 水蜜丸 3 水丸 4 糊丸 5 蜡丸 6 浓缩丸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分类
胶浆剂外用散及喷雾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凝胶膏硬膏剂黑膏药橡胶硬膏巴布膏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外用散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气雾剂与吸入剂喷剂气雾剂鼻用喷雾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外用涂剂栓剂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阴道用药w外用阴道膜
外用酊、
外用溶液剂、洗剂、冲洗剂、漱口剂、含漱液、
水、油、
外用溶液剂
搽剂、涂膜剂酊剂、油剂、外用混悬剂、外用酒
膏、贴、
剂、外用酊剂、灌肠剂;泡沫剂;胶浆剂(外用)
散及喷雾
剂(W)
软膏剂
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凝胶膏
硬膏剂
黑膏药、橡胶硬膏、巴布膏
凝胶剂
乳胶剂、凝胶剂
涂剂(膜剂)
涂剂、涂膜剂、涂布剂
贴剂
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
外用散剂
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
滴眼剂
滴眼剂、滴眼液
滴耳剂
滴耳剂、滴耳液
滴鼻剂
滴鼻剂、滴鼻液
气雾剂与吸入剂
喷剂、气雾剂、鼻用喷雾剂、喷粉剂、喷雾剂、 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 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 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 液
服酊、水、油、
胶浆剂、口服液、口服乳液、乳剂、胶体溶液、
膏剂)
合剂、露剂、、水蜜丸、滴丸、微丸、水丸、蜡丸、浓
口服丸剂(C)
缩丸、糊丸
口服颗
颗粒剂、肠溶颗粒剂、缓释颗粒剂、细粒剂、茶
粒、粉、
口服颗粒剂
剂、混悬颗粒剂、泡腾颗粒剂、
散剂(A)

搽剂的名词解释

搽剂的名词解释

搽剂的名词解释搽剂,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剂型,其主要成分是药物和基础油脂,通常以乳霜、凝胶、膏体或液体的形式出现。

搽剂的使用方法是将药物搽抹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解释搽剂的定义、组成、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定义搽剂是一种外用药物剂型,用于直接涂抹在皮肤上的药物。

由于其灵活的形态,搽剂常被用于治疗因外伤、皮肤病等引起的局部炎症、疼痛和瘙痒等不适症状。

二、组成搽剂主要由药物和基础油脂组成。

药物是搽剂的活性成分,其种类各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和止痛药等。

基础油脂起到贮存和保护药物的作用,同时有助于药物在患处的均匀涂抹。

三、作用搽剂通过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药物可以迅速被皮肤吸收并渗入深层组织。

搽剂的作用主要有:1. 消炎和止痛:搽剂中的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导致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同时,含有止痛成分的搽剂还可以缓解因创伤或肌肉酸痛引起的疼痛感。

2. 抗菌:某些搽剂中含有抗生素成分,可以防止皮肤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3. 改善局部循环:搽剂中的药物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的达成。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搽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清洁患处:在涂抹搽剂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处,去除污垢,保持皮肤干燥。

2. 用药节制:搽剂的用量和使用频率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来进行。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和不良反应。

3. 避开开放性伤口:搽剂主要适用于未开放性的伤口或创面。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选择其他合适的治疗方式。

4. 孕妇和儿童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搽剂,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5. 不适时停用:如果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用搽剂,并向医生咨询。

综上所述,搽剂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物剂型,通过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药物可以迅速被皮肤吸收并发挥治疗作用。

搽剂的使用方法简便,而且适用于多种皮肤症状的治疗。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搽剂的用药节制和避开开放性伤口等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搽剂。

搽剂、洗剂和涂膜剂介绍

搽剂、洗剂和涂膜剂介绍

搽剂、洗剂和涂膜剂应进行最低装量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并应符合规定。 以水或稀乙醇为溶剂的搽剂、洗剂和涂膜剂,还应进行相对 密度和pH值检查; 以乙醇为溶剂的搽剂、洗剂和涂膜剂应进行乙醇量检查; 以油为溶剂的搽剂应进行酸败度和折光率检查,均应符合规 定。
麝香祛痛搽剂
本品为麝香0.33g、红花1g、樟脑30g、独活1g、冰片20g、 龙血竭0.33g、薄荷脑10g、地黄20g、三七0.33g制成的搽剂。 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分别用50%乙醇10ml分3次 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地黄用50%乙 醇100ml分3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 血竭、独活分别用乙醇10ml分3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 滤过,滤液备用;冰片、樟脑加乙醇100ml搅拌使溶解,再加 入50%乙醇700ml,混匀,加入上述各浸渍液,混匀;将薄荷脑 用适量50%乙醇溶解,加入上述药液中,加50%乙醇至总量为 1000ml,混匀,静置,滤过,即得。
4. 装量差异
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规定。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5瓶(5支)除去标签、铝盖,容器外壁用 乙醇擦净,干燥,开启时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 分别迅速精密称定,倾出内容物,容器用水或乙醇洗净,在适 宜的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求出每 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瓶(支)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 应符合表9-1中的规定。如有1瓶(支)不符合规定,应另取10 瓶(支)复试,均应符合规定。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
第五节 注射剂
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 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液系指注射入体内(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 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或乳状液型注射液, 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 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溶液 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 注射用浓溶液系指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药剂学》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与涂膜剂

《药剂学》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与涂膜剂

《药剂学》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与涂膜剂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绪论•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涂膜剂目录01绪论软膏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全身治疗作用。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非半固体外用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

指药物与适宜溶剂混合制成的外用制剂,涂于患处后,溶剂迅速挥发,形成薄膜,具有保护、治疗作用。

定义与特点乳膏剂糊剂涂膜剂凝胶剂软膏剂和乳膏剂是最早的药剂剂型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

糊剂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新剂型,主要用于皮肤破损处。

涂膜剂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新剂型,主要用于皮肤破损处。

凝胶剂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新剂型,具有不油腻、不污染衣物、无油腻感等优点。

历史与发展分类与适用范围软膏剂和乳膏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全身治疗作用。

糊剂主要用于皮肤破损处,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

凝胶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全身治疗作用。

涂膜剂主要用于皮肤破损处,具有保护、治疗作用。

02软膏剂软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涂抹在皮肤表面。

特点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同时可促进皮肤表面坏死的角质层不断更新,达到清洁皮肤的效果。

定义定义与特点VS分类与组成分类根据软膏剂稠度不同,可分为乳膏剂和凝胶剂两种类型。

组成软膏剂主要由药物、基质和附加剂三部分组成。

制备方法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研磨法、搅拌法、熔合法和乳化法四种。

工艺流程制备软膏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药物与基质的混合、研磨、加入附加剂、分装和灭菌等步骤。

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03乳膏剂乳膏剂是指药物与乳化剂、辅助剂及水混匀并制成的一种稳定的油、水混合型乳剂。

制剂通则——搽剂、洗剂、涂膜剂

制剂通则——搽剂、洗剂、涂膜剂

搽剂、洗剂、涂膜剂为外⽤液体制剂。

搽剂系指药材⽤⼄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破损患处揉擦⽤的液体制剂。

其中以油为溶剂的⼜称油剂。

洗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法提取制成的供⽪肤或腔道涂抹或冲洗⽤的液体制剂。

涂膜剂系指药材经适宜溶剂和⽅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涂抹,能形成薄膜的液体制剂。

搽剂、洗剂、涂膜剂在⽣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法提取或⽤适宜的⽅法粉碎成细粉。

⼆、搽剂常⽤的溶剂有⽔、⼄醇、⽢油、植物油、液状⽯蜡等;洗剂多为⽔溶液;涂膜剂常以⼄醇为溶剂,常⽤的成膜材料有聚⼄烯醇、聚⼄烯吡咯烷酮、丙烯酸树脂类等,增塑剂有⽢油、丙⼆醇、邻苯⼆甲酸⼆丁酯等。

必要时均可加适宜的附加剂,所加辅料对⽪肤或黏膜应⽆刺激性。

三、除另有规定外,以⽔或稀⼄醇为溶剂的⼀般应检查pH值和相对密度;以⼄醇为溶剂的应检查⼄醇量;以油为溶剂的应⽆酸败等变质现象,并应检查折光率。

四、除另有规定外,应密封贮存。

【装量】除另有规定外,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物限度】照微⽣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ⅩⅢC)检查,应符合规定。

皮肤科外用药的种类及应用方法

皮肤科外用药的种类及应用方法

常用的几种软膏:10%硼酸软膏有软化痂皮,去除鳞屑作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有杀灭真菌,促进角质形成作用,治疗皲裂,脚癣角化型较好;20%硫磺软膏用于治疗疥疮、阴虱等;10%黑豆馏油软膏用于治疗慢性皮炎、湿疹;1%红霉素软膏用于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10%鱼肝油软膏用于治疗鱼鳞病及手足皲裂症等。
7、糊剂:是将较多的氧化锌、滑石粉等与凡士林、羊毛脂混合制成,粉剂占25—50%。其稠度较高,粘着力不如软膏,性质温和,刺激性小,有吸收分泌物和保护创面作用。适用与脓痂性和磷屑性皮肤病,以及亚急性、慢性炎症性皮炎、湿疹。有毛发的部位不宜用,寒冷季节用糊剂需加温变软,涂于患处,敷纱布包扎。
4、酊剂(醑剂):药物溶于乙醇或是药物的乙醇浸出液,成为酊剂(醑剂)。具有杀菌、消毒、止痒及对某疾病的治疗作用。用毛刷或棉千蘸酊剂,涂于皮损处,根据主药作用和病情决定用药及次数。
常用的药物有:2%碘酊含有碘、碘化钾、酒精溶液,有强杀菌、消毒作用,用于皮肤表面消毒、杀菌。浓碘酊含碘10—20%,用治疗甲真菌病。百部酊是百部的乙醇浸出液,用于灭虱、除疥、止痒。补骨脂酊是补骨脂的酒精浸出液。用于治疗白癜风。因主药的治疗作用会出现目的性药物反应,如含补骨脂可引起光敏反应,色素沉着,水扬酸可引起脱皮等等。
常用的药物有:炉甘石洗剂含有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氢氧化钙溶液。涂在皮损上,水分蒸发时,皮肤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洗剂干燥后,留下的粉剂在皮肤表面有干燥收敛及保护作用。用于治疗急性皮炎、痱子、带状疱疹等。复方硫磺洗剂含有沉降硫磺、硫酸锌、樟脑酒精等,有杀菌、抑菌、抑制皮脂分泌作用。应用于治疗痤疮、酒渣鼻、皮脂溢出、疥疮等。复方甘油洗剂(手水)含有甘油、酒精、水。有保持皮肤湿度,滋润皮肤,保护皮肤作用。适用于皮肤干燥、老年皮肤瘙痒症。新霉素洗剂(新万溶液)含硫酸新霉素、二甲基亚砜、甘油、水。有杀菌作用,渗透力强,用于治疗毛囊炎,小疖肿,特别是毛发部位的。

第九章 名词解释

第九章 名词解释

第九章1.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2.增溶剂: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的作用叫做增溶,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叫增溶剂。

3.助溶: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叫做助溶剂。

4.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5.防腐:系指防止药物由于细菌、酶、霉等微生物的污染而产生变质的添加剂。

6.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

7.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8.絮凝:如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地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颗粒聚集而成絮状物,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

这种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9.反絮凝:如果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和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Ꜫ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种现象称为反絮凝。

10.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溶胶剂中分散的微细粒子在1~100nm之间,胶粒是多分子聚集体,有极大的分散度,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11.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非均匀液体制剂12.助悬剂: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13.触变性: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少,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停止或减小时,体系黏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4.润湿剂: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被水润湿的能力的附加剂。

常用外用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一、外用药物的剂型种类1.溶液剂:是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剂型,可供局部涂擦、洗涤、湿敷等。

2.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具有吸收水分、保持皮肤表面干燥、减轻外界对皮肤的摩擦刺激等作用,适用于急性炎症性皮损或涂软膏后外撒粉剂以利于附着和吸收。

3.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是用水和乙醇为分散介质。

洗剂具有消炎、杀菌、收敛、保护等作用,如红皮病型银屑病时常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4.酊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具有消毒、杀菌、止痒等作用,但不能用于急性炎症和糜烂渗出的皮损。

5.乳剂:油和水混合并加入乳化剂而制成,兼具亲水性和亲脂性,又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大类。

前者对水的亲和性大,涂于皮肤后水分散失较快,能起到冷却、止痒的作用;后者则易被油稀释,性质比较稳定,适用于干性皮肤。

6.软膏:是软膏基质和药物混合制成的一种均匀、细腻、半固体、具有适当稠度的外用制剂。

其中油性基质具有柔软保护、防止干裂、软化厚鳞屑的作用,水性基质则有不油腻、易涂展、易洗除、释放药物快等优点。

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以软膏类制剂为多。

7.糊剂:是大量药物粉末和液体石蜡、凡士林、羊毛脂、蜂胶等机质混合制成,其稠度较高,粘着力不如软膏。

糊剂一般又有两种类型,脂肪性糊剂有吸收分泌物、保护创面的作用,性质缓和,刺激性小,适用于鳞屑性皮损;乳剂型糊剂除含粉状药物之外,用凡士林、羊毛脂等制成乳剂型。

8.硬膏:指药物和固体或半固体的粘性机质混合,涂于布基或其他裱褙材料而成,是一种粘柔带韧性的固体剂,市面上最常见的有肤疾宁硬膏。

硬膏主要适用于比较局限的慢性、肥厚、浸润的皮疹。

二、外用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合理、正确地使用外用物对解除病人疾苦,减少毒副反应,使药物能充分发挥疗效都是至关重要的。

1.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的性质、特点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应了解每种剂型的制备特点,以及添加的辅形剂、溶剂、助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等,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名词解释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名词解释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一)中成药的命名中成药品种繁多,掌握其命名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成药。

通过药物名称可了解该药的处方来源、主要药物、主要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方法等某一方面的特点,方便文献查询及临床用药。

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介绍如下。

1.以处方来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方的来源。

如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局方至宝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肾气丸出自《济生方》等。

2.以药物组成命名:多以方中主要药物命名,若为单方制剂或药味较少的小复方则以全方组成命名,便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

如麻子仁丸、人参败毒胶囊、板蓝根颗粒、黛蛤散、良附丸等。

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由四味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由六味药物组成,八珍颗粒由八味药物组成,九味羌活丸由九味药物组成等。

4.以功能主治命名: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

如开胸顺气丸,功效为顺气化滞,消食逐水,宽胸散结;清音丸,功效为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润喉开音;寒喘丸,主治肺寒哮喘;白带丸,主治赤白带下等。

5.以其他方法命名:除以上常用命名方法外,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命名方法。

有以成药性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等。

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服用剂量为七厘等。

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

(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中成药分类,各有不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

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

皮肤外用药物常用剂型和药物

皮肤外用药物常用剂型和药物

皮肤外用药物常用剂型和药物皮肤外用药物剂型包括溶液、酊剂和醑(xǔ)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凝胶、气雾剂等。

一、溶液溶液是指药物的水溶液。

主要作用: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等作用,溶液中如果含有抗菌消炎成分的可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治疗。

常用药品:3%硼酸溶液、0.05%~0.1%小檗碱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0.2%~0.5%醋酸铝溶液、0.1%硫酸铜溶液等。

二、酊剂和醑剂酊剂和醑剂是指药物的乙醇溶液或浸液,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醑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

主要作用:酊剂和醑剂外用于皮肤后,乙醇迅速挥发,将其中所溶解的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皮肤表面,发挥其作用。

常用药品:2.5%碘酊、复方樟脑醑等。

三、粉剂粉剂是指一种粉状药物。

主要作用: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

主要用于无糜烂和渗出的急性皮炎皮损、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

常用药品: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粉等。

四、洗剂洗剂也称振荡剂,为30%~50%粉剂与水的混合物,两者互不相溶。

主要作用: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常用药品:炉甘石洗剂、复方硫黄洗剂等。

五、油剂油剂是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

主要作用:有清洁、保护和润滑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皮炎和湿疹。

常用药品:10%樟脑油、25%~40%氧化锌油等。

六、乳剂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

主要作用: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均可配成乳剂,具有保护、润泽作用,渗透性较好的,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

油包水型,有轻度油腻感,主要用于干燥皮肤或在寒冷季节使用。

不包油型,容易洗去,适用于油性皮肤。

七、软膏软膏是用凡士林、单软膏(植物油加蜂蜡)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的剂型。

主要作用:具有保护创面、防止干裂的作用,软膏渗透性较乳剂好,加入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疾病,由于软膏可阻止水分蒸发,不利于散热,因此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的渗出期等。

常用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常用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注射剂
注射剂的特点:
剂量准确,作用快 适用于病情严重或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注射给药不方便,且产生疼痛,使用不当危险 性大 要求严格,生产过程复杂,澄明度、剂量与疗 效、质量控制等
注射剂
无针注射系统 (Jet Inj. System)
注射剂
临床适用范围: • 急重症不适合口服给药的患者
酒 剂
酊剂(tincture)
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 制剂。 一般药:100ml :20g原药物 毒剧药:100ml :10g原药物
常用液体剂型
3.糖浆剂(syrups) 系指含有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 液。 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 浆,简称糖浆,浓度为85% (g/ml)或64.7%(g/g)。
搽剂 洗剂 涂膜剂
特点及使用注意:
• 搽剂溶媒有水、乙醇和油。含乙醇制剂有一定的刺激 性,一般不用于破损皮肤或创伤。如妇洁搽剂、骨质 宁搽剂等。 • 洗剂一般以水为溶媒,用于创伤和腔道清洗的洗剂应 注意无菌。用于阴道冲洗的洗剂易改变阴道的正常菌 群和pH值,临床上应慎用。如复方苦参洗剂等。 • 涂膜剂优点是作用时间长,且可以在创口形成一层保 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可经口腔、眼结膜、阴 道、皮肤等途径局部给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眼科 疾病、鼻腔疾病、妇科疾病、烧烫伤、皮肤炎症等。 如痤疮涂膜剂、疏痛安涂膜剂等。
2011年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
常用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延 边 大 学 药剂学教研部 郭建鹏 教 授
常用液体剂型
常用液体剂型
• • • • • • 汤剂 酒剂 糖浆剂 合剂 注射剂 擦剂、洗剂、涂膜剂
3
常用液体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按物态分类的剂型: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露剂、搽剂、注射剂、洗剂、涂膜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膜剂、锭剂等。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凝胶剂、贴膏剂等。

4、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根据药物在溶剂中的分散特性,分为真溶液型液体制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乳浊液型液体制剂、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按制备方法分类有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

药物剂型影响着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刺激性等,决定着给药途径等。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根据药物性质、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根据生产和“五方便”的要求。

《中国药典》对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作出了如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

1、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识无菌的制剂和原辅料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用于手术、严重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3、非无菌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4、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5、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6、有兼用途径的制剂中药制剂在制备的各个环节均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其主要途径包括原药材、药用辅料、制剂设备与器械、制药环境、操作人员、包装材料。

药物化学降解及其影响因素:水解、氧化、异构化、聚合、脱羧。

通常有关贮存条件的规定为: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2、密闭,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3、密封,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4、熔封,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5、阴凉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度。

6、凉暗处,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7、冷处,贮藏温度为2℃~10℃8、常温:贮藏温度为10℃~30℃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1、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

药学专业知识:外用液体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外用液体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外用液体制剂
外用液体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通过动物体表给药以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及供临用前稀释的高浓度液体制剂,具体包括以下等剂型:
(一)洗剂
系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洗剂一般轻轻涂于皮肤或用纱布蘸取敷于皮肤上应用。

如水杨酸升汞洗剂、复方硫磺洗剂等。

洗剂可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液体制剂,其中混悬剂为多。

(二)搽剂
系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用乙醇和油作分散剂。

搽剂可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液体制剂。

如复方地塞米松搽剂。

(三)滴耳剂
指滴入耳腔内的液体制剂。

以水、乙醇、甘油为溶剂。

(四)滴鼻剂
系指专供滴入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

以水、丙二醇、液体石蜡、植物油为溶剂,多制成溶液剂,但也有制成混悬剂、乳剂使用的。

如复方强的松龙滴鼻剂,盐酸麻黄碱滴鼻剂等。

(五)含漱剂
(六)滴牙剂
(七)灌肠剂
1.泻下灌肠剂;
2.含药灌肠剂;
3.营养灌肠剂
(八)灌洗剂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九)涂剂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腔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
例题:
A.洗剂
B.搽剂
C.含漱剂
D.灌洗剂
E.涂剂
1.用于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是
2.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是
3.专供涂抹、敷于皮肤外用液体制剂是
4.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是
答案:D、E、A、B。

2016药剂每章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2016药剂每章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2016药剂每章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洗剂、搽剂与涂膜

第十二章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一、问答题
1、聚乙烯醇是最常用的成膜材料,试述其性质及优点,
2、试写出甲酚皂溶液制备过程采用的皂化反应式,有哪些植物油可代替豆油,它们的成品的杀菌效力有无影响,
3、分析炉甘石洗剂与硫磺洗剂制备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4、复方硫磺洗剂中还可加什么稳定剂,
5、石灰搽剂制备的原理是什么,它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二、单选题
1、甲酚皂溶液属于 (D)
A、溶液剂
B、混悬液
C、乳浊液
D、胶体液
E、以上均不

2、涂膜剂的物理状态为: (B)
A、膜状固体
B、胶状溶液
C、混悬溶液
D、乳浊液
E、以上答案都
不对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聚乙烯醇作为成膜材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E)
A、口服后在消化道
B、毒性、刺激性小吸收好
C、不易被微生物破
D、对眼组织无刺激性

E、成膜、脱膜性能

2、涂膜剂的主要优点在于: (BCDE)
A、为固体剂型,便于携
B、制备工艺简单带
C、对患处有保护作用
D、使用方便
1
E、能逐渐释放所含药物
起治疗作用
2。

外用制剂概论

外用制剂概论

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外用制剂作用特点
一、皮肤的结构与各部位的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组织,具有以下功能:
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侵入 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损失 汗液和皮脂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有许多神经末梢,能感知冷、热、痛及压力等刺激 ,与外界接触时起保护、感觉、调节体温等作用
4.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 ) 汗腺
汗腺广泛分布于皮肤,蜷曲状的腺体通过导管从 真皮深部向表皮延伸,穿越表皮开口与皮肤表面 的汗孔。 汗腺的分布因部位和遗传而有差异,汗腺的数目 约80~600个/cm2 。手掌、足和腋窝最多,其次为头 皮、躯干和四肢的皮肤。 主要功能是在受热刺激时出汗。 汗液的pH为4.5~5.5,出汗快时排除的汗液pH较高 。
扭伤等的对症治疗及由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的辅助治疗。
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
酸甘油软膏用于预防心绞痛。
皮肤的外用制剂有:
酊剂、洗剂、搽剂、涂剂、涂膜剂、散剂、软 膏剂、乳膏剂、气雾剂、凝胶剂、透皮贴剂等 。 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适用的剂型亦 可能不同,需要根据适应症选择剂型。 同一剂型,基质选择不当,其疗效也不一样。 除根据皮肤病选择药物外,还应结合皮肤病变 与渗出液情况注意选择适宜的剂型。
外用制剂多含水分而易霉变,故在处方中常需加入防 腐剂。 设计和配制不当会引起刺激性、过敏性。 某些制剂如外用气雾剂的抛射剂具有致冷效应,多次 使用于皮肤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外用液体制剂通常体积较大,通常没有外用固体制剂 稳定,不方便携带、运输与储存,对不稳定易变质的 需临用前配制。 分散度较大的外用制剂存在一定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第四篇 外用制剂
第十章 外用制剂概论

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典

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典






取样量
判断标准
小容量200支、(粉针5支, 注射液20支、(粉针5支, 另订) 加倍复试 另订) 等量复试
5%~7.5% ——最终7.5% 1支5%(不允许微量白点)
(允许抗生素500或化学药 ——复试后最终2.5%(粉针 200um白点,0.5cm的毛) 10%,另订)
光散射法用于有色容器及液 体(不用灯检法确认)
注意事项

2005年版需要说明的问题
• 标准先进性问题:
如紫杉醇原料,USP为97%~102%,性状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或粉 末;而CHP为98%~102%,性状为白色结晶性——采纳 对照品问题: 凡例已明确,处理方法及指标等均在对照品说明书中描述,药 典不再规定 残留溶剂问题: 参ICH,具体品种需另订,已有限度需统一,如:卡波姆—残留 苯,原为100ppm,现为2ppm。 性状描述问题: 原描述存在歧义之处,如“本品为白色或浅黄色颗粒…”,执行 中“微黄色颗粒”是否判为合格的问题,此次统一规范为白色至 浅黄色颗粒 规格统一问题: 如磷酸苯丙哌啉原料、片及胶囊规格均为20mg(以苯丙哌啉计),而口 服液、颗粒剂规格20mg(却以磷酸苯丙哌啉计)。此次统一按苯丙哌啉 计,后者需增加投药量 下一步工作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主要变动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04年9月 上海


• 第六条:增“【鉴别】仅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
的特征,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类似如HPLC或TLC 进行有关物质检查的结果以%表示杂质限度的情况)
• 第七条:强调【检查】
(1)重点从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三方面考虑; (2)改变工艺必须对所执行标准进行相应无菌,供冲洗伤口或腔体 灌肠剂:供灌注于直肠

2000版中国药典附录(二部)

2000版中国药典附录(二部)

二部药典附录Ⅰ A 片剂.................................................................................2~4 Ⅰ B 注射剂..............................................................................5~7 Ⅰ C 酊剂 (8)Ⅰ D 栓剂 (9)Ⅰ E 胶囊.................................................................................10~11 Ⅰ F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12~13 ⅠG 眼用.................................................................................14~16 ⅠH 丸剂.................................................................................17~18ⅠJ 植入剂(增订) (19)ⅠK 糖浆剂 (20)ⅠL 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21~26 ⅠM 膜剂 (27)ⅠN 颗粒剂..............................................................................28~29 ⅠO 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30~31 ⅠP 散剂.................................................................................32~33 ⅠQ 耳用制剂...........................................................................34~35 ⅠR 鼻用制剂...........................................................................36~37 ⅠS 洗剂冲洗剂灌肠剂 (38)ⅠT 搽剂涂剂涂膜剂 (39)ⅠU 凝胶剂 (40)ⅠV 贴剂………………………………………………………………………41~42附录Ⅰ A 片剂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一、问答题
1、聚乙烯醇是最常用的成膜材料,试述其性质及优点?
2、试写出甲酚皂溶液制备过程采用的皂化反应式,有哪些植物油可代替豆油,它们的成品的杀菌效力有无影响?
3、分析炉甘石洗剂与硫磺洗剂制备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4、复方硫磺洗剂中还可加什么稳定剂?
5、石灰搽剂制备的原理是什么?它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二、单选题
1、甲酚皂溶液属于(D)
A、溶液剂
B、混悬液
C、乳浊液
D、胶体液
E、以上均不是
2、涂膜剂的物理状态为:(B)
A、膜状固体
B、胶状溶液
C、混悬溶液
D、乳浊液
E、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聚乙烯醇作为成膜材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BCDE)
A、口服后在消化道吸收好
B、毒性、刺激性小
C、不易被微生物破坏
D、对眼组织无刺激性
E、成膜、脱膜性能好
2、涂膜剂的主要优点在于:(BCDE)
A、为固体剂型,便于携带
B、制备工艺简单
C、对患处有保护作用
D、使用方便
E、能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