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陈琳
来源:《高教学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贫困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极为的关注,并积极的进行帮助,但是在资助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也会出现许多负面的情况,因此文章通过对责任的概念进行浅析,进而分析在资助工作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引起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总结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以后更好的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学生资助;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61-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have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o the state, society and colleges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is special group and actively offer help. Although they intensify funding to these poor students, a lot of negative situations emerge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n expound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cau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hich can lay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一、“责任”的基本概括
(一)责任的起源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体系下,“天人合一”思想一致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直始,从而形成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关系体系,從而以“孝悌”作为焦点,外加“礼仪”乃至人类社会和自然的责任伦理关系。《论语·学而》当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这当中的“孝”则通常指的是对父母的孝敬,“悌”则指的是对兄长的尊重,“孝悌”至此成为了对家族内部关系进行处理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当中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当中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以及夫妇之间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道德责任关系;在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现的则是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而
在清朝初期,著名的儒学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充分体现出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和民族的兴旺承担责任。
(二)责任的基本概念
“责任”在英文当中主要可以翻译为:duty,cupability等,在这当中,duty可以翻译为:“职责和义务、责任”;cupability则可以翻译为:“应该承受出发、犯罪”。從其解释当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责任一词所具有的复杂性特点。
而对于“责任”在相关出版专著当中有这几层的含义:在程东峰的《责任论》当中表明:“责任所展现出来的是行为主体针对特定的社会关系当中所规定的人物进行自觉的服从”;田秀云在其著作《当代社会责任伦理》当中表明:“责任通常所标识的是在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相关机构当中所具有的职责”等等。
二、现行资助条件下,受助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
(一)缺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于现当代大学生而言,远大的理想、美好的向往都是其思想意识中和内心积极性的表现,经过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以及压力的迫使下,他们也会充分的感受到,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这种意识的形成以及内心积极性的特点固然重要,但是这种思想意识往往只是表现在对自我的实现之上、表现自我的实现价值,而却忽视了与社会理想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导致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渐淡化的局面,进而使得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缺乏了对自己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
(二)荣辱观错位及诚信意识缺失
现如今,有部分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恶意的逃避对助学贷款的清还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则对这笔费用进行挪用,甚至还有许多家庭较为富裕的学生也来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申请,像学校以及社会来申请救助,从而导致许多真正贫穷的学生得不到补助。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相对薄弱,没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导致对是非界限难以划清、荣辱观念错乱、混淆,最终导致诚信意识的淡化。
(三)思想扭曲及缺乏感恩意识
当前,有许多在受到国家、社会资助和帮助的贫困生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当初困难之时受到帮助的时候还会心存感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将这种帮助演变成了一种理所应当,进而形成了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思想,不断的像他人索取,而淡漠了责任感和感恩之情。在《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形,丛飞作为对许多大学生进行
资助的好心人,但是在在其卧病再创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大学生前去探望,如此淡漠的情境不仅让人泪下,于是许多人开始质疑今后自己的奉献是否也会是这种结果,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则不得不引起我们和社会各界的反思和探究。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资助政策设置具有缺陷
现今,各个高校都设置许多奖学金的名额,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尤其是所设置的助学金以及社会资助项目,又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学费减免等项目,这些丰厚的奖励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免费的大餐”,因此许多学生开始窥视这一丰厚的奖励,进而滋长了学生的“等、靠、要”的懒惰心理,甚至催生了许多因以及私立而出现的恶意竞争和索取心理。
(二)家庭教育环境及力度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有些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往往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因此很少去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对于家庭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今家庭的教育主要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加强,为的是能够在学校去的优良的成绩,能够在以后的就业上获取成功,而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而言,家长仍然秉持“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观点,缺乏对孩子的责任感进行培养。
2. 由于工作的繁忙,大多数家长忽视对学生的德智体方面的发展,缺乏让学生自己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因此学生对自我生存的能力较为欠缺,同时视别人的付出为理所当然,进而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大学生自我因素的制约
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除此脱离父母,而进行自我生存、学习,在学生当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意识,慢慢有了自身对其他事物的需求,从而在很多情况下会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情况认识上的偏差。而家庭贫困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社会接触的实践不长,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在加之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遇到事情不能够冷静、客观、全面的进行考虑,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他人、社会和自身,这也往往会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四、在学生资助工作条件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識的实施策略
(一)調整高校自主结构,建立健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