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d225579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b.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 2)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时针、分针的指向和表示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计算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差值。
3.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时刻的概念,掌握时针、分针的指向和表示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计算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差值。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时钟模型或图片
2.练习题集
教学步骤及内容
1. 导入(5分钟)
•通过时钟模型或图片介绍时针、分针的指向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理解时钟的
构成。
2. 讲解(10分钟)
•告诉学生如何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即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引导学生认识时刻,并从时钟的角度出发讲解计算方法。
3. 练习(25分钟)
•告诉学生练习题的目的,即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计算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在讲题过程中逐步提高难度,增加乘除计算,使学生能够接受更高难度的计算题目。
4.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时间差的练习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外拓展
•建议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间,练习计算时间差。
•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如全球标准时间等。
课堂评估
•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并在答案中说明计算步骤。
冀教版数学三年下册《计算经过时间》的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三年下册《计算经过时间》的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cc32f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7.png)
•••••••••••••••••冀教版数学三年下册《计算经过时间》的学反思冀教版数学三年下册《计算经过时间》的学反思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计算经过时间是一个难点。
分析学生最近所做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练习,我感到相比较两种计时法互化,难度更是上了一个层次。
原因在于计算经过时间时,当分钟减分钟不够减向小时借时,借一不是当十,而是当60。
分钟加分钟不是满十进一,而是满60进一,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不同,所以常常会出现错误。
总结了一下,这部分内容以下几类题型也比较难:1、计算一天的营业时间。
难度在于,给出的营业时间分为几个时间段,并且某个时间段的跨度刚好是上午几时至下午几时。
2、计算两天中的经过时间,如睡眠时间或火车运行时间,难度在于,睡眠时间一般都由两天的部分时间组成,学生分不清,常常会机械地将起床时间与睡觉时间相减。
计算一天的营业时间这类题,步骤较多。
比如一天的营业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的:11:00—14:30,17:30—22:00,计算营业时间就要先算出两个经过时间,然后再把两个经过时间相加。
学生在完成这类题时,既有步骤不全的.,还有分钟减分钟不够减算错的。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题,我让学生辨析错因,明确错在何处和如何改正。
同时加强了此类题的练习,学生的完成情况有所好转。
计算两天中的经过时间,分段计算的方法比较适合。
如教材55页第6题T21车次出发时刻是18:00,到达时刻是第二天8:00。
本题可分两次想,从18:00到当天24:00经过时间是6小时,从24:00(0:00)到次日8:00经过了8小时,所以总共经过时间是14小时。
这类题只要分段正确,学生对计算方法还是能够掌握的。
关键是计算第一天的经过时间时,要用结束时刻24时减开始时刻。
少数学生忽视了这点,只用题中给的数字计算导致出错。
如:小兰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个小时?有的学生把晚上8时先换成20时,再用20时去减6时,求出她晚上一共睡了14小时。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3经过若干天的时间(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3经过若干天的时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2dbf085022aaea988f0f74.png)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计算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基础上学习的。
课堂活动中,先观看神州飞船发射的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增长知识的教育,然后试做稍简单的跨两天时间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神州”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时间,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书写出来。
交流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不在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过程。
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交流,讲解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有无限多个有理点,在你的任意一个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
但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4.零点存在定理告诉我们,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
5.有限覆盖定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如果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至于那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随他去吧。
6.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乐观地面对人生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a6ae3e4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3.png)
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 练习计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时器、卡片。
2. 学具:练习本、笔、时间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时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式。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时间计算的例子,巩固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时间计算卡片,学生独立完成卡片上的计算题目。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时间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课堂练习、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学习了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4)](https://img.taocdn.com/s3/m/ce1f19f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2.png)
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年级:三年级教材: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渗透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学习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已学过的有关时间的内容,如:时、分、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计算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如: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等于经过时间。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观察一天内自己经过的时间,记录并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使学生掌握了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作业设计既注重了知识巩固,又关注了实践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更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板书设计”部分。
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年、月、日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案冀教版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年、月、日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a827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1.png)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的基本概念”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内容,强调“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计时器、纸张和笔。
2.课程平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教学计划和教案。
3.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动画演示、在线练习题。
4.教学手段: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时间的故事》:一本介绍时间起源和发展的书籍,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201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abac568681c758f5f61f67e0.png)
方法一:
25日:2小时50分
26日:24小时
27日:24小时
28日:17小时37分
合计:68小时27分
方法二
25日21:10分—27日21:10
2天
27日21:10—28日17:37分
20小时27分
一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
……
生:客车每天下午5时发车。
第二天7时25分到达终点。
生:我们要计算这辆车路上用多长时间?
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
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课本第6页例3。
(二)读题了解信息
(三)提出计算神舟七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试算。
(四)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算法。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给学生创造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计算经过时间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
板书设计
计算经过的时间
分别计算每天飞行时间
25日:2小时50分
26日:24小时
27日:24小时
28日:17小时37分
合计:68小时27分
三、尝试练习
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交流了解到的信息。自主尝试解决,全班交流。
出示练一练的第2题。
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自主尝试解答。
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比较难一点的计算经过的时间,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请同学们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23页文档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2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759e6a2e518964bce847cae.png)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 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20024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3.png)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第二课时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内容教材4~5页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交流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求经过实践的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理解“时刻”与“时间”的意义及区别。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生谈话:1、妈妈(爸爸)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
2、我们每天几点上学,几点放学。
3、自己坐的公交车每天早上几点发车,晚上几点结束。
根据谈话内容,询问学生有没有算过妈妈(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我们在学校每天呆多长时间。
公交车每天在路上来回跑多长时间。
由此引出课题: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和生活经验入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目标。
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超市情境图,学生观察营业时间表,说出这个超市的营业时间。
1、提出问题一: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长时间?(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答。
(2)、全班交流、讨论解答方法,给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算法的机会。
方法1,1小时1小时的数:10时、11时、12时、13时……。
方法2,画线段图:11时开门关门方法3,计算同一天中经过的时间,可以直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板书:20 - 9 = 11(时)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中间时间(或经过时间)第三种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介绍并讲解。
(3)、区分得数11时与11:00的不同。
教师提出疑问:求出的结果11时与钟表上的11时意义一样吗?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果,求出的11时指的是11小时,钟表上的11时是11点钟。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2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e8b6c0a417866fb94a8e7e.png)
小初高题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知识和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问题一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理解,自主计算并交流不同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经过时间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问题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重点指导半时的计算。
在解决问题时,不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哪种方法,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在达标反馈时,还要注意如果是12时计时法,应该怎样计算,指导学生可以转化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也可以用其它方法计算。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85a060b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1.png)
方法一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100分+30分=2小时10分 19时+2时10分=21时10分
方法二
100分钟=1小时40分钟 19时30分+1小时40分= 20时70分=21时10分
答:这场比赛大约在21时10分结束。
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方法一 计数法。观察钟面上的指针,数出经过时间。 方法二 画图计算法。先画图,再计算。 方法三 用减法计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注意: 当不是整时数相减时,若“分”不够减,要向 “时”借1当60分再减。 因为1时=60分。
你知道妈妈每天工 作几小时吗?
你知道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吗?
你知道超市每天营 业多长时间吗?
计算超市的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周 日 8:30-21:00
(1) 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1) 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可以1小时、1小时地数:10时、11时、12时……
1.练一练
(1) 第一次取信与第二次取信间隔了 ( 3 ) 时
( 50 ) 分。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12:20 - 8:30 = 11:80-8:30 = 3时50分 时减时,分减分,分不够减,向时借“1” ,为60分。
“间隔”是什么意思?
“间隔”了多长时间, 就是经过了多长时间。
1.练一练
23 1
4 5
6
11
7
10 9 8
注意:数的时候从 10时开始,数到20 时结束。
周一至周五超市每天营业11小时。
可以画图计算…… 11时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3经过若干天的时间》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3经过若干天的时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e09c35010a6f524cdbf8529.png)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计算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基础上学习的。
课堂活动中,先观看神州飞船发射的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增长知识的教育,然后试做稍简单的跨两天时间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神州”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时间,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书写出来。
交流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不在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过程。
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交流,讲解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2014秋)(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2014秋)(2)](https://img.taocdn.com/s3/m/133550535727a5e9856a61e0.png)
1单元2课时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交流同一天内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
3、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4时计数法,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次课之前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两年多的校园生活体验,本次课理解起来不难。
在计算不是整时的两个时刻的时间差时,要重点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同一天中某件事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事情的开始或结束不是整时的情况时计算经过时间。
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抛出项目师:大家都经常去超市吗?关于超市的营业时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开门时刻开始营业,关门时刻停止营业,开始时刻到关门时刻经过的时间就是营业时间。
师:说的非常好。
看课本3页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生1:周一至周五开始营业9时,停止营业20时。
生2:周六日开始营业8时30分,停止营业21时。
生3:求营业时间就是求经过时间。
师:明白了信息之后,想想如何计算营业时间,自己试着计算周一到周五的营业时间。
二、完成项目自己安静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计算方法。
三、展示项目预设1:生:我是一小时一小时的数出来的。
周一到周五的营业时间,从9时到20时,先数10时,11时,12时、、、、,共11个小时。
师:从9时开始,数数时从几时开始数1?生:10时。
师:非常好,从9时到10时才是1个小时,这种方法我们叫观察法。
预设2:生:我通过作图画时间轴数、看出来的。
师:好,作图法清楚明了,一定要数对时间段。
预设3:生:我用20时-9时=11时,计算出来的。
师:计算法,用终止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计算经过时间所用的方法都有哪些?计算经过时间方法:1、观察法、2、画图法 3、计算法。
五、巩固练习1、师:大家明白了如何计算经过时间,你能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周六日的营业时间吗?预设:1、观察法:一个时刻一个时刻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d90cc6edb6f1aff001ff8.png)
教学设计科目数学课题24时计时法例3教材版本冀教版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的的理念。
而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的基础上,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的基础上,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通过直观和抽象,掌提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从中体验每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1、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比较和分析等多种活动,体验每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现优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每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知识链接1、请你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下午6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午夜12时是()时2、请你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是()时 22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景。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外出旅游时曾经来坐过哪些义通工具?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1)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谁能完整说一说(2)在这里出发的时间一上午9时,结来时间一下午6时,表示的是时还是经过的时间?(3)请同学们在时间尺上圈出出发的时间一上午9时,到达的时间一下午6时(4)独立思考:求经过的时间,你有什么好办法?汇报(5)小组讨论,还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探究方法后汇报(6)对比三种方法(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数(2)分段计算(3)用计算的方法教师:(2)(3)这两种方法不同,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1.2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1.2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70971f9ec3d5bbfc0a744b.png)
(3)这家快餐店早餐营业( 2 )小时( 30 )分,午餐营业 ( 2 )小时,晚餐营业( 2 )小时。一天共营业( 6 )小 时( 3,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活动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
(2)6时30分比8时30分早2小时。
() ()
易错点 计时法不统一导致计算错误
4.判断:爸爸8时开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下午1时 到达,爸爸一共开了7小时车。( ) 辨析:将下午1时改成24时计时法是13时。
提升点 生活中的时间计算
5.先仔细观察,再填空。
(1)美味快餐店晚餐的营业时间是从(17:30)到(19:30)。 (用24时计时法表示)
8.
165分=2小时45分 8时10分+2小时45分=10时55分 答:结束的时间是10时55分。
做运动 6:40
30分
7:10
上第二节课 8:50
40分
9:30
批改作业 9:45 2小时5分 11:50
开会
15:20 1小时40分 17:00
看球赛 19:40 1小时30分 21:10
7.张叔叔是一名徒步爱好者,他平均每分步行200米。 他上午11:30开车从起点出发,下午2:30到达终点。 起点和终点相距多少米?(忽略中间休息时间) 下午2:30是14:30 14:30-11:30=3小时 3×60×100=18000(米) 答:起点和终点相距18000米。
第2课时 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知识点1 整时的时间计算
1.根据箭头所指时刻,填出经过时间。
(1)
6
2
(2)
1
5
知识点2 不是整时的时间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c1c8dfb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2.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 (3)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时钟的指针读出具体的时、分数值。
2.能够通过时钟的指针推断时间顺序。
3.能够通过时间顺序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重点1.通读时钟,把握时分秒的指针指向。
2.掌握如何通过时钟的指针推断时间顺序。
3.理解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通过时间顺序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时钟模型或投影仪。
2.时钟模拟练习题。
3.大小相同的重物或书籍。
4.钟表作业。
教学流程1.温故知新:复习时钟读法,教师做练习题,学生跟读、巩固。
2.转换思路:把握时分秒的指针指向,模拟时钟的指针转动,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变化过程。
3.训练时间顺序:运用模拟时钟的方法,让学生推断一天内的时间顺序,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
4.经过时间的计算:通过模拟题目,引导学生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5.应用掌握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所学知识点,巩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1.模拟练习法:先让学生观察时钟的变化,再进一步通过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指针的指向和时间的变化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去发现问题,使他们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推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交互式教学法:学生主动参与互动,通过集体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评估1.逐一指导评价学生对时钟的读法、经过时间的计算是否准确。
2.给学生布置所学知识的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程度,并给予相应的反馈。
教学反馈1.对于每个课时的过程,教师总结提问,学生给予相应的反馈。
2.在课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回答,让学生解决问题,整合知识。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365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5.png)
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同一天内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时间计算。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主要内容如下:1. 同一天内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一下平时生活中的场景,如上学、吃饭、回家等等,引导学生感受一下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例如:•从家里出发上学的时间为早上7点,可是一路上发生了堵车,直到7点30分才到学校,那么所经过的时间有多少分钟?•下午3点半放学后,小明先去了个足球训练,训练了1个小时,那么他什么时候能到家?2. 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算盘或者手表等工具来计算所经过的时间,然而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如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分钟数相同,那么所经过的时间就是结束时间与开始时间之间的小时数;•如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分钟数不同,那么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小时减去开始时间分钟数加上结束时间分钟数。
例如:•早上7点到7点30分所经过的时间是30分钟,也就是0.5小时;•下午放学后30分钟再到家,那么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小时减去3点半的分钟数(30分钟)再加上4点的分钟数(0分钟),也就是0.5小时。
3. 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时间计算在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计算时间的场景,例如:•火车票上有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计算中间所经过的时间;•做作业的时间规划;•活动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计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计算。
教学策略1.提出问题:通过提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2.图文配合: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表达方式;3.真实体验:通过学生的互动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并强化记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通过引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同日内计算经过的时间|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同日内计算经过的时间|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3034d87cd184254b3535f8.png)
P5\P6练一练1、2同学订正答案(3分钟)
巩固练习
1、课件练习
2、相关习题练习
(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深入理解)
拓展提升
结合课前问题进行小结
1、关于一日内经过时间的计算,你学到了什么?
2、有哪些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目标:总结知识,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数钟面(数空隙)
(通过问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走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目标:深入认识经过时间的概念)
自主探究
一、表结束的时刻数字>开始时刻的数字(3分钟)
在学生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寻找计算方法。
生1:会去数它经过了几个小时,即数钟面的方法。
生2:从9—12时的时间加上从12时到20时的时间。(分段法)
二、表结束时刻数字<开始时刻的数字
师:我们既然学了方法,我们在看看课本第二问,“这个超市周六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你会怎么算?能减的动吗?”
生:21:00—8:30=20:60—8:30
师:这个方法也可以,但是也是有缺点的,计算容易出差错,我们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生:可以选用分段法,8时30分至20时30分是12个小时,20时30分至21时还差30分,加起来是12时30分。
生3:用24时计时法,20-9=11(时)
在分析出这三种解决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这三种方法哪种最好,最节省时间。
初步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营业结束时间20时是(结束时间),上午9时是(开始时间)。
一天营业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做试一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方法是不是最方便的?引入下一环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 冀教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a313a3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 (4)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知道如何使用时钟和日历来计算时间;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二、教学重点1.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时钟和日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运算过程中的进退位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科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2.时钟、日历等具体物品。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 前置知识回顾•回顾学生已经掌握的时间概念,如小时、分钟、秒等,简单介绍常见的时间单位。
2. 引入新知识•呈现一道学生们熟悉的问题:“某人从早上 7 点出发,10 点到达终点,一路上停留了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算出停留时间?3. 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师用时钟现场模拟,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扫过一小时、扫过30分钟、扫过一圈(12小时)分别表示的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一圈表示12小时,扫过半圈表示6小时,以此类推,可以很快计算得到任何扫过的时间。
•提供练习题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4. 时钟的使用•提供时钟模型并演示如何读取时间,特别是在钟面上标记「AM」和「PM」的情况。
•练习时钟读取时间,并提供练习题目,让学生使用所学方法计算时间。
5. 日历的使用•输入一个日期,例如「2022年4月25日」,然后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这一天是星期几?」、「这一天是哪个节日?」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日历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熟练运用时钟和日历来计算时间。
同时,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时间问题。
希望今天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知识和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问题一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理解,自主计算并交流不同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经过时间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问题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重点指导半时的计算。
在解决问题时,不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哪种方法,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在达标反馈时,还要注意如果是12时计时法,应该怎样计算,指导学生可以转化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也可以用其它方法计算。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有无限多个有理点,在你的任意一个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
但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4.零点存在定理告诉我们,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
5.有限覆盖定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如果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至于那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随他去吧。
6.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乐观地面对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