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调查汇报
宣城市文化产业市场调查报告
宣都市文化产业市场调查汇报目录概述 ....................................................................................... 3一、宣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旳基本状况 .................................. 3(一)文化产业发展思绪明晰........................................ 3(二)文化产业发展措施得力。
.................................... 3(三)文化基础设施不停完善........................................ 4(四)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4二、宣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旳局限性及制约原因................... 5(一)意识不强 ............................................................... 5(二)规模偏小 ............................................................... 6(三)效益不高 ............................................................... 6(四)保障不够 ............................................................... 7三、推进宣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旳提议 .................................. 8(一)突出特色品牌, 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4(二)增进产业融合, 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4(三)优化空间布局, 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5(四)做强产业主体,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5(五)做活产业市场, 扩大文化消费需求............................................... 5(六)完善保障体系,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概述文化是一种民族旳命脉, 也体现一种地方旳实力和形象。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湖南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如木偶戏、土家歌舞、楚剧等,这些文化传统在当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传承群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扶持力度,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创新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湖南省非遗文化资源概况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根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77项。
湖南省非遗文化项目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传承意义。
二、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力度加大,湖南省各级政府也纷纷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2011年,《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出台,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对非遗文化项目的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2.非遗文化产业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湖南省不断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节、展览等活动,加强对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湖南省还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鼓励非遗文化项目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模式。
3.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发展的过程中,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文化产业作为当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为乡镇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团队先制定了调研问卷,对乡镇的文化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以及乡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问题所在。
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听取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分析。
三、调研结果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
2.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乡镇文化产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融资难度较大,企业对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制约了发展速度。
4.乡镇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不够。
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较多以模仿、仿制为主,缺乏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四、调研对策建议为了加快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政策扶持。
乡镇应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与相关高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乡镇文化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升人才水平,解决人才供给问题。
3.创新融资机制。
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引进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式,积极为乡镇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提高发展速度。
4.鼓励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
通过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设立文化创业孵化器等方式,鼓励乡镇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五、调研结论乡镇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培养人才、改善融资环境和创新融合方式,可以推动乡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乡镇经济的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园情况汇报表
文化产业园情况汇报表一、总体情况。
我所在的文化产业园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00亩,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文化交流、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内建筑风格多样,绿化环境优美,是本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之一。
二、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园内涵盖了影视制作、艺术设计、数字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园区内拥有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创意团队,他们在影视制作、艺术设计、数字创意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园区还设有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创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园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如影视作品展映、艺术设计展示、文化创意交流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园区内部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合作交流。
园区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的文化产业园区、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同时,园区也与本地的文化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园区管理。
为了更好地服务园区内的企业和创意团队,园区管理部门加强了园区的管理与服务。
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环境。
同时,也加强了对园区内企业的扶持与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六、未来展望。
文化产业园将继续致力于打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的合作交流,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园区也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创意团队提供更好的发展支持。
七、结语。
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文化产业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璀璨明珠,为城市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湖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既可以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南非遗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非遗项目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进展。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失传等。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亟需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本次调查将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重点探讨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优势、对策及发展前景。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的编制,旨在为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及展望其发展前景。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促进非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以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通过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在湖南地区的繁荣兴旺。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起着关键作用。
在进行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时,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我们进行了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
通过查阅有关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后续调查和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们开展了实地调研和访谈。
我们深入湖南省各地的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和企业,与从业者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行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获取一手资料和信息。
赣州文化产业调研分析报告
赣州文化产业调研分析报告赣州文化产业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赣州是江西省的地级市,地处中国的南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赣州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赣州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赣州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产业数据,以及赣州市文化产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2. 实地调研:赣州市重点文化产业企业的实地访问,了解其经营状况及发展情况。
3. 网络调研:通过网络调查和信息收集,了解赣州文化产业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展情况。
三、文化产业概况赣州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占比较大,包括影视、广告、动漫、设计等多个细分行业。
文化旅游产业也是赣州的特色产业,受到游客的热捧。
四、文化产业发展情况1.规模较小:赣州的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值较低,与国内一线城市的差距较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但其他领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3.创新能力弱:赣州的文化产业主要依靠引进项目和外来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4.人才短缺:赣州的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不足,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
五、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分析1.资源优势:赣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2.人口红利:赣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与消费需求基础。
3.政策支持:赣州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扶持力度。
六、发展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多元化发展。
2. 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建设,提高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能力。
3. 完善人才政策:出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福利待遇,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4. 加强合作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淄博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关于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及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文化产业正以科技人文、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优势,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成为一些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淄博作为古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百年发展史的城市。
今天,正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借助工业结构调整,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成功嫁接文化产业,这既是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淄博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目前发展现状简介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的发源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被誉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全市拥有190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组织,10余个节庆文化品牌,是“中国琉璃之乡”、“中国花灯艺术之乡”、“民间艺术表演之乡”、“民间鼓乐之乡”。
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和基础条件。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61.23亿元,比2007年、2008年分别增长51.22%和23.19%,占全市GDP比重为3.15%,文化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为1550元和528元。
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印刷发行、文化艺术、网络传媒、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手工纸制造和工艺品及收藏品销售等重点行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初步形成了主业突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一)广播影视方面。
淄博广播电视台的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包括新闻、生活、交通、音乐4个频率;淄博电视台,包括新闻、生活、商务、影视、文艺以及付费频道7个频道;移动电视包括交通生活、新闻综合2个频道;全市60个电影放映队,加上三条院线,形成数字、巨幕、立体动感影厅和五星级影院,年均票房收入达1700万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数据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数据1.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艺表演等多个领域。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影、音乐、艺术、设计、游戏等。
这些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数据分析,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文化产业也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艺术创作者来说,创作和就业的机会更加多样化和广阔。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文化市场的竞争激烈,产业链条和价值链的不完善,著作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中国文化产业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数据:首先,我们将在第2节正文中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这一部分将包括两个子节。
第一个子节,2.1 发展现状,将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和范围进行界定,以确保读者对文化产业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我们将探讨文化产业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并讨论其所包括的行业范围。
接下来,在2.1.1 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以及它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讨乡镇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
1. 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乡镇文化产业以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为主要特色,但受限于乡镇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不足,发展相对落后。
2. 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1)市场认知不足:乡镇文化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导致销售困难。
(2)技艺传承困难:乡镇文化产业的传承人才不足,传统技
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3)缺乏资金支持:乡镇文化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导致产业
发展受限。
4. 建议
(1)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展会、文化节等活动,提高乡镇文
化产业的市场认知度。
(2)加大技艺传承力度: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培
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3)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增加对乡镇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四、结论
乡镇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但受限于多方面因素,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如下:一、规模持续扩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吸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截至2019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3%。
文化和相关产业就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
二、增长动力逐渐多元化:原来以电影、音乐、出版等传统文化领域为主的文化产业正在逐渐向数字内容、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新兴领域扩展。
特别是在数字内容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游戏、在线教育等领域蓬勃发展。
三、国内市场需求强劲: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年增长,国内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化市场之一。
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各地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受到了高度重视。
四、文化创意产品受到青睐:创意设计和原创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动漫、艺术品等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大量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涌现。
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文化市场监管不完善:一些文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有的文化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依赖于引进版权和合作,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此外,文化市场违法和盗版问题依然严重,有些人认为监管力度和措施还不够。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文化产业内部的结构和布局存在不平衡问题,传统文化领域的经典文化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创意产业尚未完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仍需加强:我国技术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融合仍然较弱,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有限。
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50万人。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文化强区、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努力作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
一、山亭区文化产业现状近年来,全区各项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依托资源,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发展格局。
山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灿烂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间文化和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经考古证实,早在1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殷商时期的古郳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小邾国在此繁衍生息。
区内现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等古代文化遗址298处,其中228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4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枣庄市“十佳名胜古迹”。
按照中央和盛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更新观念,加大措施,切实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会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经过近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到目前为止,全区文化经营单位已达67家,其中印刷企业8家,出版物11家,音像经销单位8家,文化娱乐场所13家,茶艺社2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5家。
涉及影视、民俗等方面的文化产业基地2家,从业人员1110人,注册资本共计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单位1家,50万元以上的8家,10万元以上的25家,10万元以下的34家。
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1根据国家现代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十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将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将会发生极其重大的变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一)文化产业的秩序紊乱,体制改革长期滞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上来看,由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长期滞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低于并将可能长期低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这形成了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
影响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可能发展成为文化安全问题。
“据统计,恩格尔系数我国农村居民1978年为67.7%,20xx年为47.8%,城市居民这两年分别是57.5%、37.9%。
20xx年,我国GDP 突破1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
其中,人均GDP 率先达到或超过1000美元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口约占5亿人。
国际上,当城乡居民恩格系数下降到50%以下,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阶段,文化消费需求会大幅增长。
近1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揭示了这一趋势”。
“据预测,按照GDP年增长率7%计算,在今年20xx年,我国GDP 将达到1.4万亿美元,以20xx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6000亿元人民币为基数,保守估计,按照年增长率12%计算,20xx年,我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8%”,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我国文化产业1998年以前连续5年增长,之后连续下降,而同期居民储蓄每年以30%增长,反映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与失衡的矛盾。
究其问题,就在于目前我国文化经营组织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不同,整体竞争力不强。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或物迹,是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作为中国文化名省之一,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湘剧、花鼓戏、木偶戏等。
本报告旨在调查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进行了20次实地访谈,包括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产品制作者、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等。
三、发展概况根据调查结果,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产业规模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规模较大,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湘剧、花鼓戏和木偶戏等传统戏剧表演类非遗项目最具代表性。
2. 市场需求湖南省非遗文化产品受到广大市场的欢迎,各类非遗文化节、展览、演出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非遗产品的销售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3. 产业链完善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链较为完善,包括非遗传承、研究、创作、制作、销售等环节。
不少非遗传承人继承了家族传统工艺,并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4. 政策支持湖南省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传承创新、产业集聚、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尽管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传承难题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一代缺乏传承意愿和能力,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强非遗文化教育,培养传承人才,是当前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
2. 市场定位部分非遗文化产品定位不清晰,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 创新能力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仍存在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问题,很少有创意非遗产品出现。
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意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合作,是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南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传承人口流失、传统手工艺技术传承困难、市场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开展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
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挖掘和利用湖南省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手工业、文创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湖南省经济的转型升级。
对湖南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1.2 研究目的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引言本文旨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调研,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预测和展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发展方向,促进湖南非遗文化产业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现持续繁荣。
研究背景研究方法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报告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方法和系统的研究手段来获取和分析关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
利用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大量有关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相关研究文献、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历史发展、政策法规、产业现状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法,选择湖南省内代表性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承和发展情况,掌握实地资料和数据。
采用专家访谈法,邀请湖南非遗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他们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的看法和建议,为本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调查报告4篇
文化创意产业调查报告4篇文化创意产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链之一,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的“金子产业链”、“朝阳行业”,它不但是达到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消费观念的新转变和审美观的新要求的有效途径,另外还以科技含量高、資源耗费低、空气污染小、获益时间长的特性和优点,已变成变化经济发展方法、考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智能化水平及综合性竞争能力的关键指标值。
一、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现况和存在的不足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趋势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已经产生包含度假旅游、游戏娱乐、演出、工艺品运营、培训教育、新闻报道出版、互联网技术运营等各种综合型文化艺术市场体系。
尤其是近些年,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很大的发展趋势,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趋势基本,基本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艺术市场体系。
但仍处在探寻和培养环节,发展趋势还不够充足,欠缺大中型的文化艺术人民团体。
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整体上还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优秀地域对比也有差别。
具体表现在下列好多个层面:一、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理念落后。
一直以来,大家的文化艺术核心理念沒有开拓创新,沒有塑造文化艺术经济一体化的意识,觉得文化艺术仅有意识形态工作特性,而欠缺产业链观念,没有一个自身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指导方针,发展趋势的构思还不宽,就文化艺术谈文化艺术,沒有从文化艺术与社会经济的互相联络上,大力推广文化创意产业。
在实际的工作中和产业链运营全过程中,缺构思、少方案策划、门路窄、方法少,走销售市场求效益的方式很少。
二、公司规模小,竞争优势不强。
现阶段,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发展环节,文化艺术公司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
一方面,文化艺术总产量小,文化创意产业值、税利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中常占的占比小,对经济发展的奉献稍低;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欠缺创新意识,关键市场竞争力不强。
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压根而言是內容文化创意产业,但在我区具体表现为文化艺术旅游业发展和一般文具用品的生产制造、制造业,一些旅游景点及文化商品没什么文化产业可谈,影视动画、等数新起文化创意产业行业为空缺。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拥有众多非遗项目,包括湖南花灯、醴陵木偶、岳阳楚剧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提高,湖南非遗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调查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了多个非遗项目的调查。
三、发展现状1. 多元发展: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在传统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非遗文化正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非遗主题公园、非遗展览馆、非遗文创产品等。
2. 旅游带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已成为湖南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点、民宿等,为湖南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3. 民间传承:湖南非遗文化产业依托于丰富的民间传承人资源,通过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确保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推出,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支持。
4. 创新创造: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注重创新和创造。
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推出了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非遗文创产品。
四、问题与挑战1. 传承困难:由于非遗传承的特殊性,许多项目面临传承困难。
许多传承人已年迈,传承的后续工作亟待加强。
2. 市场需求: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目前,很多非遗项目主要依靠旅游业的支持,如何实现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提高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创新创造: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在创新创造方面还有待加强。
传统的非遗项目需要与现代设计、科技等相结合,推出更富有创意、时尚、实用的产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4. 法律保护: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在法律保护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2篇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2篇报告一: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截至目前,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根据数据统计,文化产业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8%,达到了XX亿元的规模。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长。
主要表现为电影、音乐、艺术品、旅游等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线文化平台的崛起,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 工作亮点:(1)政策支持: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市场准入等。
这为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产业协同创新: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创新。
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我们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AR/VR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创产品设计等。
(3)国际合作交流:我们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与交流,扩大了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国际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我们成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3.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侵权盗版问题对技术创新和知识引进形成了威胁。
(2)融资难题: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金融政策,但由于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许多文化产业企业的融资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4. 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
(3)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感谢领导对文化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报告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将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河北省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河北省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报告将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提升。
2024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9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21%。
2.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同时,传统行业如文化旅游、文化艺术等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3.文化企业不断涌现。
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在河北省逐渐崭露头角。
近年来,河北省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如雕塑、绘画、编织等文化产品的制作与销售。
4.文化市场持续扩大。
文化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大量的文化市场开始涌现。
各类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音乐会等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体制机制不完善。
文化产业发展仍受制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
此外,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建设也存在不足。
2.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和跟随的阶段,缺乏核心竞争力。
创新创意能力提升,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3.融合发展不充分。
文化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缺乏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限制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质量提升。
4.人才培养相对不足。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人才缺口较大。
同时,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
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为完善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非遗文化也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湖南作为中国重要的非遗文化聚集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现状目前,湖南省内已有许多非遗文化传承人和机构,这些传承人和机构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与此同时,非遗文化在湖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演艺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
其中,湖南的土家族、苗族、傣族、侗族等民族非遗文化尤为丰富。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极大支持。
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和开发投入资金巨大,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得到了更加重视。
同时,政府也鼓励非遗文化的商业化运营,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提高非遗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1、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资源湖南非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湖南省内的花鼓戏、赛龙舟、木偶戏、柘皮、汉阳木版年画等非遗文化元素,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庞大的非遗文化市场湖南非遗文化市场体量庞大,既包括本地市场,也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
本土消费者对非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来聆听、欣赏湖南地方非遗文化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和手工艺品等。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湖南,寻找本土文化的味道,进一步扩大了湖南非遗文化市场的范围和潜力。
3、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环境1、非遗传承人和机构的困扰传承人和机构的培养和管理是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重要问题。
湖南的非遗传承人年龄偏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非遗技艺传递被中断。
因此,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加强和扶持传承人和机构的培养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设立非遗文化学院、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宣传平台等方式,来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和培养。
2、非遗文化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非遗文化的商业化运营有可能会使非遗文化产业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理念,被市场化价值所取代。
文化产业园情况汇报表
文化产业园情况汇报表一、总体情况。
文化产业园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500亩,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表演、文化传媒、文化旅游等多种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内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市内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二、产业发展情况。
文化产业园内涵盖了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设计、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
目前,园区内已入驻了30多家文化企业,涵盖了动漫制作、游戏开发、影视拍摄、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园区内的企业在文化创意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文化活动情况。
文化产业园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包括艺术展览、演出活动、文化论坛等。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园区内企业的参与,也吸引了周边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平台。
四、政策支持情况。
文化产业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包括税收优惠、场地租金补贴等。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在园区内发展,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五、未来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加强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发展。
同时,园区还将加大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入驻园区,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未来,文化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本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六、结语。
文化产业园将继续秉承“创新、包容、共享”的理念,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文化产业园能够成为更多文化企业的“摇篮”,为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发展调查汇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部署和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全市各级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围绕这一任务,市政协于近期组成调查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力求在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与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我市文化产业布局相吻合,与全市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市场经济规律、文化发展规律以及市民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全市形成了网络文化业和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印刷复印业、出版物发行业、动漫业等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各类文化企业总数发展到2400多家。
二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制订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威办发[20xx]28号)、《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营造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组建了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稳步推进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梦海演艺公司、广电宽带网络公司、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一批股份制公司应运而行。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投资5亿多元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图书新馆和市群众艺术新馆建设已被纳入“十*五”规划。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不断线,被命名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歌咏之城”。
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
搭建的中韩文化交流月、国际人居节、国际渔具博览会、荣成国际渔民节、乳山母爱文化节等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了对外文化经贸交流。
五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目前在建的文化产业项目达100多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XX个。
总投资55亿元的华夏文化城、4亿元的仙姑顶如意园、50亿元的大乳山母爱文化基地开始运营,投资20亿元的乐天世纪城已完成二期工程,韩乐坊韩文化主题公园和韩国风情街等项目实现投资过半。
投资5.6亿元的荣成三和影视基地、投资5亿元的文登中韩影音创意基地已开工建设。
投资30亿元的金石湾国际美术馆群正在建设中。
文化名居艺术市场、乳山胶东古玩字画城、文登圣东字画城等已投入使用。
六是文化产品生产势头良好。
“梦海”、“神游华夏”等文化演艺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内首部原生态鸟类电影故事片《天赐》在全国院线上影,并获得德国科隆电影节“最受观众喜爱”大奖。
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系列赛、世界霍比帆船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永久落户。
高技区投资3亿元建设了“省软件基地”,已有50多家内外资软件动漫落户,除承接服务外包订单外,原创作品也开始陆续问世。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尽管态势良好,但与先进城市比,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较弱等问题现实存在。
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产业“有支无撑”。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基本数据,“文化产业增加值”这一数值一直未能列入全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序列。
据查阅有关材料,20xx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4.7亿元,占GDP的比重2.XX%。
依此数据比较,我市与全国X.X%的比重相当,低于省的3.XX%,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则相差甚远。
20xx年,美国、日本的这一比重分别达到XX%、XX%,、六省市均超过5%,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其中为X.X%。
相比之下,显露出我市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有支无撑”的弱势地位。
二是文化企业“有山无峰”。
我市现有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偏少,文化基础设施个头小、层次低,力量松散,产业链短,影响力弱,不足以带动和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如我市着力打造的印刷业,目前企业年产值最高的不过7000万,而日照市产值过亿元的印刷企业就有3家。
我市多数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本地市场,开发市外以至国际市场的甚少,缺乏拓展更大市场空间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文化产品“有牌无名”。
近年来,省文化产业独领风骚,“超级女生”、“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著名“湘”字号文化品牌不断闯入人们视野,在国内XX个著名文化产业品牌中,“湘”字号有XX个,占XX%。
这种“经济被文化所娱乐、文化被经济所涵盖”的文化产业驱动了经济的崛起。
而纵观我市,能够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几乎没有,就连市民熟知的地域性文化品牌也没有几个。
缺少了品牌的文化产业,难以形成磁场效应、辐射效应和拉动效应。
二、影响和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我们分析认为,我市文化产业目前仍处在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其影响和制约因素主要有五点: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先天不足。
地级市成立后,各级在发展上更多关注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促使二产特别是制造业迅速崛起,而三产则相对滞后,作为三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更是滞后于其它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我市各级制订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相反与先进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种格局,深刻影响着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不断削弱着其优势和地位。
二是产业发展缺失“蓝区”规划。
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文化产业的经济、文化双重属性,也决定了其在蓝色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份额。
我市20xx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把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顺势将其纳入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十分重要和必要。
但我市制定的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并没有将文化产业纳入其中,这不能不说是政策制定上的一个缺失。
而这种缺失,对于已经进入、正在进入或准备进入我市文化产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利影响因素,并且会直接反映到产业发展的层面。
三是财税金融的扶持力度较弱。
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财税金融扶持的必要性。
中央财政于20xx年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及20xx年分别安排10亿元,20xx年增加至20亿元,20xx年已累计安排60亿元。
在中央的带动下,各省市纷纷纷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税引导力度。
近几年,我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持续增长,但总量相对较少。
据粗略统计,全市文化产业投入中民营企业占XX%以上,政府财税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20xx年我市设立的1XX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制订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28条政策,多数流于形式,用民营企业的话说如“隔靴搔痒”。
此外,由于文化企业贷款不能像工业企业可以用实物抵压,加之又多是中小企业,几乎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为解决这一问题,20xx年国家和省都出台了金融部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但在我市尚未落实。
缺少金融平台的支持,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
四是人才和科技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
文化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有着特殊的要求。
由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形不成产业“洼地”,进而产生不了人才聚集效应,导致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能适应多种产业融合需求的文化资本运营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行业领军式人才,更是稀缺。
这对科技应用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梗阻”。
另外,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普遍层次偏低,且数量不足。
高层人才和其他从业人员的缺乏,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五是特色优势不明显。
我市的文化产业,在规划布局、市场开拓等方面,与一些城市尤其是周边城市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的现象,自身特色不鲜明,品牌形象难以树立。
如很多人觉得,我市与韩国有“近台楼水”之区位优势,不论是在产业合作,还是在浓郁韩国风情方面,都应当有所作为。
但多年来我市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动作,“到体验韩国”的文化品牌一直不温不火。
中央电视台在建立了少儿影视基地,以此为平台举办全国少儿艺术大赛,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
打造“少儿艺术之城”这张文化产业的名片顺理成章,但我们没有很好利用这一优势。
三、关于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面对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时代潮流,各级都在制订雄心勃勃的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我市坐拥文化资源的“富矿”和产业发展的“沃土”,发展文化产业时不我待。
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深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我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品牌是一个城市特有的印记或符号,引领着产业聚集、产品提升和市场开拓。
打造我市文化产业品牌,应在明确品牌定位、挖掘品牌内涵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推动品牌创立,树立品牌形象。
根据我市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习俗和发展方向,遵循时代性、独特性、继承性的原则,建议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为“三个城”,即:融鲜明海韵与浓郁民俗为一体的海洋文化之城,融厚重历史与红色激情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之城,融现代气息与异域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之城。
根据这一定位,重点打造“五个品牌”:一是海洋文化品牌。
紧密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四个一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即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整合一批文化产业资源,聚集一批文化产业大项目,培植一批文化产业龙头,努力把打造成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创意文化产业高地、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区、国际海滨旅游目的地、参与文化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国内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二是英租文化品牌。
广泛收集英租历史文物,建立向公众开放的“英租卫博物馆”。
建设复原0.37平方公里的卫古城,创作历史题材剧《风雨卫》,再现英租卫这段历史。
可由政府出题目、定调子,由民营企业出资,聘请金牌编剧、大导演、名演员进行大制作,使《风雨卫》成为叫响历史文化品牌的一大力作。
三是甲午文化品牌。
在刘公岛上再现北洋海军将士出兵操练的场景,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我市甲午文化的内涵。
深入挖掘邓世昌等人物事迹,以影视创作形式,扩大社会影响。
以邓世昌的“太阳犬”为原型,打造大型动漫作品《太阳犬》,塑造其忠勇、智慧的形象,增添新的文化兴奋点,实现我市动漫产业发展与文化品牌提升的双赢。
在此基础上,推进动漫产业与少儿艺术大赛合壁,把建成令少年儿童向往的艺术殿堂。
四是人居文化品牌。
将人居文化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构筑石头的书、凝固的美、不老的魂。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好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大众乐场、社区文化广场、游憩场所等文化场所,普及大众文化、街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