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0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含五篇)
七年级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含五篇)第一篇:七年级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教法建议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这时,称这个和式为和。
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和,-4+3表示-4、+3两数的和,3+4表示3和+4的和等。
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如12-5+7 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四)美育渗透点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六、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9+(+6);(-11)-7.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教法说明】为了进行,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板书课题)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讲评(-9)+(-6)-(-11)-7.(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原式=(-9)+(+6)+(+11)+(-7)=-9+6+11-7.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1)(+9)-(+10)+(-2)-(-8)+3;(2)+()-()-(). 2.判断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9+6+11-7 =-9-7+6+11.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填空: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师:-9-7+6+11怎样计算?学生活动:口答[板书]-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1.计算(1)-1+2-3-4+5;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2).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三)反馈练习(出示投影4)计算:(1)12-(-18)+(-7)-15;(2).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四)归纳小结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学生活动:口答.【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八、随堂练习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1)(-5)+(+7)-(-3)-(+1);(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1)0-10-(-8)+(-2);(2)-4.5+1.8-6.5+3-4;(3).九、布置作业.计算:(1)-8+12-16-23;(2);-40-28-(-19)+(-24)-(-32);(3)-2.7+(-3.2)-(1.8)-2.2;十、板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本课时是习题课.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第二篇: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掌握了运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计算的技能基础,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也已具有了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种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在语言表达,发表见解方面都有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第三环节:课堂小节;第四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活动内容:(一)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⑴1/2-1/2+4/5;⑵(-5/6+3/8)×(-24);⑶8÷(-4/9)÷18/5;⑷-(-2/3)3.(二)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⑴18-6÷(-2)×(-1/3);⑵3+22×(-1/5);⑶(-3)2×[-2/3+(-5/9)].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一)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活动的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复习回想起我们学过的运算法则,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便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0课时-近似数课件
三级 填空:
(1)6.43 精确到 百百分分 位. (2)6.43×104 精确到 百百 位. (3)1.29 万精确到 百 位. (4)13.9 亿精确到 千千万万 位.
三级 填空:
(1)6.5 精确到 十十分分 位. (2)6.5×103 精确到 百百 位. (3)16.2 万精确到 千千 位. (4)43.26 亿精确到 百万 位.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 56≈ 00..000033 66 (精确到万分位); (2)61.435≈ 6611 (精确到个位); (3)1.899 5≈ 1.900 (精确到 0.001); (4)0.007 1≈ 00..0011 (精确到 0.01); (5)0.050 72≈ 0.051 (精确到千分位); (6)8.965≈ 9.0 (精确到 0.1).
①中国开放二胎后,估计每年新增人口约 800 万 ②某细胞直径约为百万分之一米 ③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公里 ④我家有 3 口人 ⑤我校七年级(1)班有 48 人
A.1 B.2 C.3 D.4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15 8≈ 00.0.01166 (精确到 0.001); (2)304.55≈ 330055 (精确到个位); (3)1.814≈ 11..88 (精确到 0.1); (4)1.805≈ 1.81 (精确到 0.01); (5)7.958≈ 8.0 (精确到 0.1); (6)56.045≈ 5566..00 (精确到十分位).
某城市有 5 000 万人口,若平均每 4 人为一个家庭,平均 每个家庭每周丢弃 5 个塑料袋,一年(按 52 周计算)将丢弃多少个 塑料袋?若每 10 000 个塑料袋污染 1 平方米土地,那么该城市一 年被塑料袋污染的土地是多少?(精确到万位)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1.5.1 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教学重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1】计算:(1)(-2)3+(-3)×[(-4)2+2]-(-3)2÷(-2);(2)1-×[3×(-)2-(-1)4]+÷(-)3.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例3】已知a=-,b=4,求()2--(ab)3+a3b的值.二、课堂练习1.计算:(1)|-|2+(-1)101-×(0.5-)÷;(2)1÷(1)×(-)÷(-12);(3)(-2)3+3×(-1)2-(-1)4;(4)[2-(-)3]-(-)+(-)×(-1)2;(5)5÷[-(2-2)]×6.2.若|x+2|+(y-3)2=0,求的值.3.已知A=a+a2+a3+…+a2004,若a=1,则A等于多少?若a=-1,则A等于多少?三、课时小结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七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七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7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进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正确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的反馈情况,进行反思。
一、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在这节课之前,学习的是有理数加、减计算。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围绕如何能让学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来设计这节课的。
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复习化简符号、同号数求和、异号数求和及三个负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和口算,把学生在本节课在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重点,转化成所学过的旧知识,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白的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记住即可。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缚,使学生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概念。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
”而要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必须改变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模式。
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发现、认识、掌握和应用,主动构建新知识。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是对学困生所遇到的问题更予以关注,使他们有所收获。
通过学生的反馈,我感到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班学生不同程度都有读错数、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出现,严重的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
只有正确率上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二、深钻教材,提高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运算上。
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学生在解题之前先观察题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运算,如何能巧妙的运算,在下笔解答。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2.3.1 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时1素养目标1. 理解并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进行简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经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一般顺序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运算.教学难点熟练并且正确的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主要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做游戏:有个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3 □ 50 □ 2 □ □2-1” 中的每个“□”内,填入+,-,×,÷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写的结果.(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问答提出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预设结果:生:我的结果是但是怎么计算呢?师追问:思考:上述式子包含了哪些运算?设计意图:以游戏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内填写运算符号,抽象出可能的数学算式. 直接进入本课要学的内容.设计意图:根据预设的结果,或者可以展示其他同学的结果. 在回忆小学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入有理数范围内的混合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高级到低级,同级从左到右.老师追问:算一算!追问:若将上述式子添加括号该如何计算?师生活动: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2小组内批阅.3.对板演的内容进行评价纠错.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典例精析:例1 计算:(1) 2×(-3)3-4×(-3)+15;(2) 2×(-2)3+(-3)×[(-4)2+2]-(-3)2÷(-2);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两个完整的板书示范,边讲解边解释法则和运算顺序,同时让学生养成运算每一步都说出依据的习惯.注意提示学生的易错点:①由于不熟练乘方运算而出现的错误,如33 = 9,-42 = (-4)等;②运算顺序上的错误;③计算的熟练程度,有些学生常将自己计算出错归结为马虎、大意等,其实这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练一练:1. 计算:(1) (南宁期末)23÷(-4)+(-4+5)×3;(2) (贵港统考)知识点二:数字规律探究例2 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①-1,2,-4,8,-16,32,···. ①(1) 第① 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 第①①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 取每行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师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解决教师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必急于给出结果,学生在这里会有许多想法,让学生多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有助于以后学习中这类问题的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方法要点:本题是以第一行为标准进行探讨的,因此应当先观察第一行的特征,如果不考虑符号的话,第一行的数都是2的正整数次幂,由此再进行下一步的讨论.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规范解答格式.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一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练一练:观察下列各式:1=21-1,1 +2 =22-1,1 +2 +22=23-1,猜想:1+2+22+23+···+263=_________.若n是正整数,那么1+2+22+···+2n=_________.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1.计算:2. 阅读以下材料.例题:计算解:原式的倒数是=-12+16-18+20=6.所以请你模仿上述解法,完成如下计算: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数学规律探究的能力和思路.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2.掌握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的混合运算;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2.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进行混合运算;2.通过实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引入例子现在小明在正商广场,他先买了一杯冰可乐,花费了3元,然后他去买了一瓶矿泉水,花费了2.5元,接着他又买了一袋薯片,花费了4.2元。
问小明在正商广场购物花费的总金额是多少?2. 讲解2.1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定义: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
•表达方法:有理数的表达方法主要有带分数和小数两种。
2.2 如何计算混合运算•加减法:将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相加减时,只要将它们看作同一种数,然后按照相同种数的规则进行加减即可。
•乘除法:将有理数和自然数、整数相乘除时,只要将它们看作同一种数,然后按照相同种数的规则进行乘除即可。
3. 练习3.1 知识演练小明在正商广场购物花费的总金额是多少?解题思路:先将3元、2.5元和4.2元看作同一种数(即有理数),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规则进行加法运算,得到:3 + 2.5 + 4.2 = 9.7,故小明在正商广场购物共花费9.7元。
3.2 综合应用在一次测试中,小明得了85分,小红得了92分,而小张得了73分。
请问三人总分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解题思路:先将85分、92分和73分看作同一种数(即有理数),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规则进行加法运算,得到:85 + 92 + 73 = 250,故三人总分是250分。
然后按照有理数的除法规则进行除法运算,得到:250 ÷ 3 ≈ 83.33(保留两位小数),故三人的平均分是83.33分。
4. 总结•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
2021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2 新人教版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
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
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
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叙述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2.计算:(1) ―2.5×(―4.8)×(0.09)÷(―0.27); (2) 251×4111132131÷⨯⎪⎪⎭⎫ ⎝⎛-; (3) (―3)×(―5)2; (4)[(―3)×(―5)]2; (5) (―3)2―(―6); (6) (―4×32)―(―4×3)2。
二、讲授新课: 1.例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能用简便方法的就用简便方法、能够口算的就口算,下面再看几个例子。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1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学过正数的加法,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法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二、探究新知一个小球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师:根据题意列出对应的式子:(1)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右运动5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运动结果是什么?(2)如果小球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加数加数和(+3)+(+5)=+8,(-5)+(-3)=-8)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4)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5米,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__左__运动了__2__米.加数加数和(+5)+(-3)=+2,(+3)+(-5)=-2)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5米,小球从起点向__左(右)__运动了__0__米.师: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归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总结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课堂练习试一试身手: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2)(-6)+(-5);(3)(+3)+(-7);(4)(+9)+(-4);(5)(+8)+(-8);(6)(-3)+0;(7)0+(+2);(8)0+0.【答案】(1)7(2)-11(3)-4(4)5(5)0(6)-3(7)2(8)0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方法总结:1.先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2.再确定和的符号;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2.(2)(-4.7)+3.9(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4.7-3.9)(和取负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0.8.教师点评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材第28页练习.(1)(-0.9)+(+1.5);(2)(+2.7)+(-3);(3)(-1.1)+(-2.9).学生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本节课教师可根据时间的情况,多安排一些练习,以求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教材P28练习第1,2,3,4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辩析、归纳、化归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地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当和的符号确定以后,有理数的加法就转化为算术的加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悉地进行加法运算.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难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来简化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1.计算(口算):(1)39+15=__54__,15+39=__54__;(2)(-98)+(-12)=__-110__,(-12)+(-98)=__-110__;(3)(-24)+(+24)=__0__,(+24)+(-24)=__0__;(4)(-23)+(+17)=__-6__,(+17)+(-23)=__-6__.问题3:通过以上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探究活动(二)2.填空:(1)(-15)+(+26)+(+9)=[__(-15)__+__(+26)__]+(+9)=(-15)+[__(+26)__+__(+9)__]=__20__.(2)(-2)+(-12)+(+12)=[__(-2)__+__(-12)__]+(+12)=(-2)+[__(-12)__+__(+12)__]问题4:请你们猜想一下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仍然成立么?使用这些运算律有什么好处呢?请小组开始讨论.归纳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的结合律:(a +b )+c =a +(b +c ).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例1 计算:16+(-25)+24+(-35). 【答案】-20 例2 灵活运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 (1)(-25)+(+56)+(-39)+(+28); (2)(-1.9)+3.6+(-10.1)+1.4;(3)13 +(-34 )+(-13 )+(-14 )+1819 ; (4)(-337 )+12.5+(-1647 )+(-2.5).【答案】(1)20 (2)-7 (3)-119(4)-10问题:回顾以上各题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总结归纳: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师投影展示教材例3.学生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结果呢?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三、课堂练习 1.计算:(1)23+(-17)+6+(-22);(2)(-2)+3+1+(-3)+2+(-4).2.上周五股民新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答案】1.(1)-10 (2)-3 2.34元 四、课堂小结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例3中解法2解决问题的数学现象,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五、课后作业教材P3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开始时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接着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2.1.2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温度计,提出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度吗?2.你能列式求这个结果吗?学生观察后先回答问题1得出结果,然后再列出算式5-(-5)=10.二、探究新知1.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师:这里的计算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5-(-5)=10,而我们还知道5+(+5)=10.即5-(-5)=5+(+5).观察这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必急于归纳.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计算:9-8,9+(-8).15-7,15+(-7).观察比较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符号表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①减号变加号;②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三、课堂练习师:出示教材P32例4. (1)(-3)-(-5); (2)0-7;(3)7.2-(-4.8); (4)(-312 )-514.【答案】(1)2 (2)-7 (3)12 (4)-834计算(口答): (1)6-9;(2)(+4)-(-7); (3)(-5)-(-8); (4)(-2.5)-5.9; (5)1.9-(-0.6); (6)-25 -(45 );(7)0-(-5); (8)0-5.【答案】(1)-3 (2)11 (3)3 (4)-8.4 (5)2.5 (6)-65(7)5 (8)-5师生共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示范前两题,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过程,同时结合法则讲解法则的运用,剩下两题学生尝试完成,体验法则的运用.练习:教材32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思考:以前我们只能做被减数大于减数的减法运算,现在你能做被减数小于减数的减法运算吗?这时的差是一个什么数?五、课后作业教材P32练习第1,2题.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省略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难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读出来.一、导入新课一口深3.5米的深井,一只青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7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65米.问题:小青蛙爬出井了吗?学生回答.二、探究新知师:投影展示教材例5.计算(-20)+(+3)-(-5)-(+7).学生完成.说明:学生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去进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可以先让学生感受这一方法.师:提出新的问题,可否将其先统一成加法,然后再进行运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让学生尝试新的思路,然后与刚才的方法相比较.师:进一步提出,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让学生再重新尝试做一做.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探索统一成加法以后的省略括号的书写形式及读法.师:出示例子(-20)+(+3)+(+5)+(-7)并指出,这个式子是否可看作-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便,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20+3+5-7.可以读作(1)负20,正3,正5,负7的和.(2)负20加3加5减7.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读法,尤其是第一种,学生可能不习惯,但在后面讲到多项式时还会涉及类似的问题.例6计算:14-25+12-17.解:14-25+12-17=14+12-25-17=26-42=-16.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2,b=6;a=0,b=6;a=2:b=-6;a=-2,b=-6.(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利用有理数的运算,你能用含有a,b的算式表示上述各组点A,B之间的距离吗?一般地,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三、课堂小结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四、课后作业教材P34练习第1,2题.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探求新知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渗透了转化的思想.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2.1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及对法则的理解.一、导入新课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水位下降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位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位多少米?生:26米师:能写出算式吗?生:……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a.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__积逐次递减3__.b.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3×(-1)=-3,3×(-2)=__-6__,3×(-3)=__-9__.c.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规律:__左右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3,若另一个因数逐次减少1,乘积也相应减少3__.d.要使c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1)×3=__-3__,(-2)×3=__-6__,(-3)×3=__-9__.(2)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归纳,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的规律.(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3)×3=__-9__,(-3)×2=__-6__,(-3)×1=__-3__,(-3)×0=__0__.规律:__随着后一乘数逐次减1,积逐次加3__.(4)按照(3)中的规律,填空,并总结归纳.(-3)×(-1)=__3__,(-3)×(-2)=__6__,(-3)×(-3)=__9__.结论:__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__.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文字叙述.(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讨论:(1)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0;(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教师出示例2,引导学生完成.4.倒数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1)12×2; (2)(-0.25)×(-4). 【答案】(1)1 (2)1要点: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 (a ≠0)的倒数是什么?(a ≠0时,a 的倒数是1a)巩固:口答,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13 ,-13 ,5,-5,0.75,-213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 三、课堂练习 计算: (1)4×(-9); (2)-11×5; (3)(-0.3)×(-0.6);(4)(-12 )×23 ;(5)-98×0; (6)(-0.2)×(-13).【答案】(1)-36 (2)-55 (3)0.18 (4)-13 (5)0 (6)115四、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课后作业教材P4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引入时采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先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开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求积的问题,与小学算术乘法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与多媒体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出法则.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1.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3.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重点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问题.难点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2.导入运算律:(1)通过计算①5×(-6),②(-6)×5,比较结果得出5×(-6)=(-6)×5.(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讲解“a×b→a·b→ab”的过程.(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c).(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分配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ac.(7)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d)=ab+ac+ad.3.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确定下列积的符号,试分析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规律?2×3×(-0.5)×(-7),2×(-2)×(-0.5)×(-7),(-2)×(-3)×(-0.5)×(-7).当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__负__;当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__正__.结论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负因数的个数__决定;结论2: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为__0__;三、课堂练习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4)×8=8×(-4).乘法交换律:a×b=b×a.2.[(-8)+5]+(-4)=(-8)+[5+(-4)].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 (14 +16 -12)×12.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计算:-47 ×3.59-47 ×2.41+47×(-3).师:这道题直接进行计算显然比较麻烦,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生:同学相互讨论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乘法的运算律;2.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 五、课后作业教材P43练习第1,2题.新课引入设计,期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环境中.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和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愉悦的学习状态,对探究新知具有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分析问题.2.2.2 有理数的除法(2课时)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重点正确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倒数的意义.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师提出问题: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 → 8÷(-4)=____; 6×(-6)=-36 → -36÷6=____; (-35 )×(45 )=-1225 → -1225 ÷(-35)=____; -8×9=-72 → -72÷9=____.问题: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与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一样,对于有理数除法,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 ÷b =a ·1b(b ≠0).师指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教师点评:法则(1)所揭示的内容告诉我们,有理数除法与小学时学的除法一样,它是乘法的逆运算,是借助“倒数”为媒介,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强调,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除数不能为0);法则(2)揭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商的符号;第二步,求出商的绝对值.(二)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例4. 计算: (1)(-36)÷9;(2)(-1225 )÷(-35). 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注意强调法则:两数相除,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教师出示教材例5. 化简下列分数: (1)-123 ;(2)-45-12. 教师点拨:(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三、课堂练习 计算: (1)24÷(-6);(2)(-4)÷12 ;(3)0÷34 ;(4)(-78 )÷(-47).【答案】(1)-4 (2)-8 (3)0 (4)4932教师分析,学生口述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五、课后作业教材P45练习第1,2题,P48习题第6,8题.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二)计算;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问题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 二、探究新知教师投影出示教材P45页例6 (1)(-12557 )÷(-5);(2)-2.5÷58 ×(-14).你能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然后交流,师生再共同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问题1: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三、课堂练习教师投影展示教材P46例7.教师先示范(1),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2).过程中注意联系讲解法则的运用.教师出示例8.例8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提示,可记盈利为正数,亏损为负数.本例题教师可让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便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讲解和纠正.教师布置学生练习:教材47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教师安排学生板演.布置自学任务,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师布置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完成教材47页练习3.四、课堂小结小结: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五、课后作业教材P47习题2.2第4,9,10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符号出现问题,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混淆,异号两数相加也往往弄错符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形成能力.因此,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不断加强训练,才能确保计算准确无误.2.3有理数的乘方2.3.1乘方(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3.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cm3).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生思考回答,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同样:(-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5)×(-25)×(-25)×(-25)×(-25)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师:怎么表示a·a·…·a,\s\do4(几个a)) (n为正整数)呢?生归纳总结:可以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师:对于a 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二、探索新知师: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相同的因数叫作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作指数.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 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师:出示教材例1.提出问题:怎样进行乘方的运算,你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上面这个例题的运算吗?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尝试解决.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例1.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的能力。
2.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
现在我们来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抽学生回答[师]很好。
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那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式子如何表示?[生]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与加法的分配律。
用式子表示是:a+b=b+a;(a+b)+c=a+(b+c);a·b=b·a;(a·b)·c=a·(b·c);a·(b+c)=a·b+a·c;[师]回答得很好。
在进行计算时适当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黑桃A,方块2,黑桃2,黑桃3;[师]大家讨论讨论,看看谁最先凑成24。
[生甲]黑桃7,黑桃3,红桃3,梅花7可以这样凑成24。
7×[3-(-3)÷7]=24。
[生乙]由黑桃7,黑桃3,红桃7,红桃3,可以这样凑成24。
7×[3+(-3)÷(-7)]=24。
[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丙]由黑桃Q,红桃Q,梅花3,方块A可以由以下算式凑成24。
12×3-(-12)×(-1)=24。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乘方)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
(1)2×(-3) -4(-3)+15
(2)(-2)3+(-3)×[(-4)2+2]-(-3)2÷(-2)
问题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什么?
师生归纳:
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问题2:课本P43 例3(2)
(2)(-2)3+(-3)×[(-4)2+2]-(-3)2÷(-2)
如果要解这道题我们应该按什么顺序计源自?课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乘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弄清与乘方有关的排列规律,学会观察一些特殊的数字的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态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过程和结果;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自学反 馈
三、质疑精讲
四、总结提高
解:
(1)2×(-3) -4(-3)+15
=2×(-27)-(-12)+15
=-54+12+15
=-27
(2)(-2)3+(-3)×[(-4)2+2]-(-3)2÷(-2)
原式=-8+(-3)×18-9÷(-2)
=-8+(-54)-(-4.5)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8, 16, -32, 64,…;
1、汇报
解法1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法,解法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解法2的运算量较小。
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第1行的数是按-2,(-2)2,(-2)3,(-2)4,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二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3篇扩展阅读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3篇(扩展1)——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练习题3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练习题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加加法运算,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综合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有理数加减法**为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关键:理解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成加法,以及正确理解省略加号的有理数的加法形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
2、计算。
(1)(-8)+(-6) (2)(-8)-(-6) (3)8-(-6) (4)(-8)-6 (5)5-14二、新授我们又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怎么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1、计算:(-20)+(+3)-(-5)-(+7)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也可以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改为(-20)+(+3)+(+5)+(-7)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20)+(+3)-(-5)+(-7)=(-20)+(+3)+(+5)+(-7)=-19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后,常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可以**为加法运算。
式子(-20)+(+3)+(+5)-(+7)是-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子中的括号,把它写为:-20+3+5-7。
这个式子读作“负20、正3、正5、负7”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例1的运算过程也可简写为:(-20)+(+3)-(-5)-(+7)=(-20)+(+3)+(+5)+(-7)(加减法**为加法)=-20+3+5-7 (省略式子中的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加号)=-20-7+3+5 (加法交换律交换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27+8 (利用结合律进行同号两数相加)=-19 (异号两数相减)让学生正确理解“-”号含义,“-”号具有双重含义,减号,负号。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乘方运算的注意点。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二、回顾与自测、
(一)自学书本P 47(5分钟 )。
(二)自测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
2.选择题:
(1)下列运算的结果为正 数的是()
A. B.
C. D.
3.填空:
(1)的值为。
(2)
4.计算:
(1)
(2)
三、小组探究:
(1)
(2)
四、当堂达标
1.下列计算 错误的是()
A. B.
C. D.
2.
3.
4 .列出算式并计算:
-4的平方与的平方的和的,再加上-5.
5.计算:
(1)
(2)
(3)
拓展题:
计算的结果为()
教
学
反
思
课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周星期
第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个 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巩固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熟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适量的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体会乘方运算在混合运算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思考 交流 汇报
23+(-17)+6+(-22)
7.2―(―4.8)
(2)、例如:(+2)-(-3)-(+4)+(-5)
可以写成(+2)+(+3)+(-4)+(-5)
将上面这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即为:(+2)+(+3)+(-4)+(-5) = 2+3-4-5
重点
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关键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练习归纳
课型
新 课
教学准备
自主学习提纲,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
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从而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三、质疑精讲
四、总结提高
1、计算(-20)+(+3)-(-5)-(+7)
说明:计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如利用加法运算律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等等
练习:
(例.用两种方法计算:
对于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
读作“2加3减4减 5”;
②读作“2、3、-4、-5的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案(学生用)新人教版.doc
课案(学生用)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案(学生用)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解决问题(1)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运用运算律灵活进行运算.3.数学思考(1)培养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的习惯.(2)培养运算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4.情感态度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的普适性美.【学习重难点】1. 重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计算.2.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运算过程中符号的确定.课前延伸【知识梳理】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先______,再______,最后______;同级运算,从____到____进行;如有括号,先做___________的运算,按 依次进行.2.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6÷3×2;本题含有 种运算,应先算 ,再算 ,结果是_________.(2)6÷(3×2);本题含有 种运算,还含有 ,应先算 ,再算 ,结果是_________.3.-8+4÷(-2)= .4.计算2223(23)-⨯--⨯= ( )A .0B .-54C .-72D .-18.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1) 计算:18-6÷(-2)×(-31) (2) 计算: ⎥⎦⎤⎢⎣⎡⎪⎭⎫ ⎝⎛-+-⨯-953232)((3) 计算:()()()[]()()232432223-÷--+-⨯-+- 二、课堂探究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1)在算式1-︱-2口3︱中的口里,填入运算符号 ,使得算式的值最小(在符号+,-,×,÷中选择一个).(2)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 ①0,6,-6,18,-30,66,……; ②-1,2,-4, 8,-16,32,……. 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3)观察下列计算:211211-=⨯ , 3121321-=⨯ , 4131431-=⨯, 5141541-=⨯ …… 从计算结果中找规律,利用规律计算+⨯+⨯+⨯+⨯541431321211…=⨯+201020091 .三、反馈训练1.如果□,1)23(=-⨯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 ) A .23-B .32-C .23D .32 2.(1)111312()1532114⨯-⨯÷ (2) ()()4221310÷-+⨯-; (3) ()432135⎪⎭⎫ ⎝⎛-⨯--; (4) ()()()[]233410224⨯+--+-. 3.如果0)3(12=++-b a ,那么1b a+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4.4.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则第2010次输出的结果为( ).10033231003⨯+.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422(2)-÷-的结果是( )A .4B .-4C .2D .-22.232(1)---= .3.火柴棒游戏,下面算式是由火柴棒摆成的错误算式,你能试着只移动其中的一根火柴,使之成为正确的算式吗?请将移动后的算式画在下面横线上: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4.(1)32(6)8(2)(4)5-⨯----⨯ (2)2232[3()2]23-⨯-⨯-- (3)235()(4)0.25(5)(4)8-⨯--⨯-⨯- 5.(规律探究题)观察下列算式1=12; 1+3=4=22; 1+3+5=9=32; 1+3+5+7=16=42; ……那么1+3+5+…+199=_______________.6.在数学中,为了简便,记()11231n k k n n ==++++-+∑.1!1=, 2!21=⨯,3!321=⨯⨯,,()()!12321n n n n =⨯-⨯-⨯⨯⨯⨯.则20062007112007!________2006!k k k k ==-+=∑∑.。
七年级数学上册_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学习目标:1.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部的;2.分析清楚混合运算最多包括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正确按法则顺序进行计算. 活动方案: 活动一、情景引入根据课本55页提供的信息,观察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6÷3×2;本题含有 种运算,应先算 ,再算 ; (2)6÷(3×2);本题含有 种运算,还含有 ,应先算 ,再算 ;比较(1)(2)的运算顺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17-8÷(-2)+4×(-3);本题含有 种运算,应先算 ,再算 ;(4)8-23÷(-4)×(-7+5);本题含有 种运算,应先算 ,再算 ;然后再算 .活动二、探索新知1、通过上面的数学活动,你认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最关键的是什么?2、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的运算顺序是:先 ,再 ,最后 .如果有括号,先算 。
对于同一级运算,应按 顺序依次运算. 活动三、尝试运用例1计算:① 9+5×(-3)-(-2)2÷4 ②)57()4(283+-⨯-÷-例2计算:①(-5)3×[2-(-6)]-300÷5 ② -33×(-5)+16÷(-2)3-54⨯-活动四、知识升华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活动五、自主评价1、下列各组数中,其值相等的一组是 ( )A.23和32B.(-2)3和-23C.(-2)3和(-3)2D.(-2×3)2和-(2×3)2 2、-16÷(-2)3-22×(-21)的值是 ( ) A .0 B. -4 C.-3 D.43、计算:(1)2×(-3)3-4×(-3)+15 (2)[12-4×(3-10)] ÷4(3)-24÷916×(-43)2 (4)-12-61×[(-2)3+(-3)2](5)(1216136141+--)÷(-481)(6)-14-(1-0.5)×31×[2-(-2)2](7)-3-[-5+(1-0.2×53)÷(-2)](8)-0.52+41-422---(-121)3×2716。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有理数运算的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活动内容: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意巩固几种运算法则,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几种法则的要点。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问题2: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⑴1/2-1/2+4/5;⑵(-5/6+3/8)×(-24);⑶8÷(-4/9)÷18/5;⑷-(-2/3)3.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⑴18-6÷(-2)×(-1/3);⑵3+22×(-1/5);⑶(-3)2×[-2/3+(-5/9)].活动目的:通过活动(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2)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活动内容:(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例1计算:24÷3+22×(-1/4)(2)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环节活动(3)的计算,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算理.⑴18-6+(-2)×(-1/3);⑵3+22×(-1/5);⑶(-3)2×[-2/3+(-5/9)].(3)由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9页随笔练习计算:⑴8+(-3)2×(-2);⑵100÷(-2)2-(-2)÷(-2/3).活动目的: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3)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活动内容:(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投影片展示课本中问题)(3)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活动目的:活动(1)让学生阅读规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也是活动(2)的继续,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第四节课:课堂小结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教科书第90页习题2.15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其中,混合运算是指加减乘除运算混合使用的运算。
教学目标1.学会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学会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3.学会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4.通过习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1. 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先将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概念和符号讲解清楚;•接着,通过示例计算,分步骤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1:计算 -2/3 + 1/6 - 1/4。
解:将 -2/3,1/6 和 -1/4 变成相同的分数,得到-16/24 + 4/24 - 6/24 = -18/24 = -3/4。
所以,-2/3 + 1/6 - 1/4 = -3/4。
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师先教给学生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示例计算,分步骤教学混合运算法则:例2:计算 1/3 + 2 × (-3) ÷ (-2)。
解:先计算乘除法,得到1/3 + 6/2 = 1/3 + 3 = 10/3。
所以,1/3 + 2 × (-3) ÷ (-2) = 10/3。
3. 练习题•由教师出示几道例题,并在黑板上解题;•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完成一些习题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分步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纠错能力较强,此外,教师还通过出题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2.计算:
(1) ―2.5×(―4.8)×(0.09)÷(―0.27); (2) 2×;
(3) (―3)×(―5)2; (4)[(―3)×(―5)]2; (5) (―3)2―(―6); (6) (―4×32)―(―4×3)2。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能用简便方法的就用简便方法、能够口算的就口算,下面再看几个例子。
例1:计算:3+50÷22×()-1
解:原式=3+50÷4×()-1············(先算乘方)
=···············(化除为乘)
=···(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例2:计算:
解原式==
也可这样来算:解原式===。
例3:计算:
解原式===。
或者用分配律计算。
2.课堂练习:课本:P70:1,2。
三、课堂小结:
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乘除运算在一起时,统一化成乘法往往可以约分而使运算简化;遇到带分数通分时,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和的形式,如―。
四、课堂作业:
课本:P70: 2,3。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