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教案第四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其确定的依据,并了解“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加深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战略方针的认识;全面把握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问题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

3、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由来

“经济发展战略”一词的出现,并把它引入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出现在西方的“发展经济学”中。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以美国的罗斯托、刘易斯等为代表,他们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经济发展阶段论”、“全面大推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开放战略”、“稳定和优先发展农业的‘绿色革命’战略”等。

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著作中。1981年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最早提出。到了1982年12月,党的十二大吸收了近2年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我国到本世纪末的经济发战略。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借用军事科学中的“军事战略”而言的。在军事科学里,“战略”是相对于战术而言的。毛泽东说过:军事战争的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的。同样经济发展战略也是研究经济发展全局的。概括地说: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经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道路和方法。2、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等。其中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有的主张四个方面,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有的认为有三个方面,即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也有甚至主张九个方面。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1980年1月,邓小平初步提出了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设想。党的十二大肯定了这一构想,并正式提出分两步走,本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备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第一步战略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二番,即由1980年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400亿元。

党的十三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在翻二番,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报告中正式确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

个任务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收入为800~1000美元)。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比较富裕(人均国民收入4000美元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

础上继续前进。

2、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实施第三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的三项指标:

一是到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二番;二是基本消灭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望21世纪,《建议》还提出了实施第三步战略开头十年的主要奋斗目标,这就是: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二番(人均国民收入2000美元),⑵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实践来看,江泽民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关于小康建设计划的继续与发展。从具体内容来看,当邓小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小康概念时,他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在

江泽民的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重完成四项战略任务:一是完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向法制主导的社会转型;三是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四是非曲直由较低收入水平向较高收入水平过渡。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程度。

〔一〕小康的实现程度

1、关于“小康”的涵义

古典型“小康”的基本特征:

现代小康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2、“小康”的指标体系及我国“小康”的实现程度

“小康”的指标体系共有10项指标:

小康的十项指标:

江泽民的小康社会计划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计划,不仅涉及到经济增长问题,也

涉及到民主政治问题;不仅涉及到经济效率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不仅涉

及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问题,也涉及人的现代化问题。为此,中国应在本世纪头二

十年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住世界性经济结构再一次大调整,人类社会由工

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不懈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力争在较

短时期内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民工;二是非曲

直坚持走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提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综合

效率,特别是提高利用市场力量改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农业等产业的管理与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