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物流指标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物流指标体系研究

关键词:宏观物流;指标;统计分析

一、宏观物流概述

虽然不同的文献对于宏观物流的理解不一,但一般地,宏观物流带有宏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着眼于物流活动的整体。这里,我们以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划分为基础给宏观物流一个大体的界定: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依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自适应体系模式,一般的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为生产前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准备、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纯生产、产成品的销售前准备等三个阶段;消费过程也可做类似的划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就是流通过程。与上述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中的生产过程细分对应的物流过程就是:生产前物流———为保证生产企业工艺过程的实施而进行的原材料、半成品的产前准备而发生的物流活动;生产物流———伴随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从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而发生的物流活动;生产后物流———伴随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销售等而发生的物流活动。与流通过程对应的物流活动是社会物流,社会物流一般是指流通领域发生的物流,是伴随商业活动发生的。与消费过程对应的物流活动是生活工作物流。根据上述分析,将宏观物流界定为: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发生在生产企业纯工艺生产前后以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全部物流活动。必须指出:考虑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这里规定宏观物流暂不包括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如果将宏观物流看作一个系统,则与该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就是纯工艺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由于物流实践活动的复杂多样、物流理论研究的缺陷,很多与物流相关的概念的边界是模糊的。在该界定方式中同样存在由于概念上模糊导致的交叉重叠,如有的物流活动既可看作社会物流,又可看作生产后物流;有的物流活动既可看作生产前物流,又可看作社会物流。

对于一般的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宏观物流的地位不可或缺。任何一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必须由物流活动来保证供应,而产品也必须通过物流活动进入消费领域。如果物流过程阻塞,就会出现停工待料和产品积压等状况,进而影响生产过程。宏观物流可以集中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物流的需求而形成一定的规模,

从而可以按照大生产的组织与运行方式来组织大规模的物流活动,以较少的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衔接。根据宏观物流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宏观物流:宏观物流的规模(物流作业量)和宏观物流的运作效率(物流成本)。有鉴于此,可以以辩证的角度分析宏观物流。辩证法的规律就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被概括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规律之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具体的统一。对于宏观物流:一方面,宏观物流的运作过程必然涉及各种各样的物流作业,这些作业的对象是货物,如果以货物的数量刻画物流作业量,则宏观物

流的量就是在各种物流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对象(货物)的数量。宏观物流有其整体的规模,也有各种物流活动的单项规模,整体规模与单项规模都有其发展的程度、发展的趋势,这就是宏观物流的量的规定性。另一方面,降低物流成本是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宏观物流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物流活动来以少的物流成本衔接国民经济各部门。宏观物流的质就是其运作水平,不同的运作水平下的宏观物流状态是不同的。在物流管理发展初期,由于各种物流活动之间缺乏协调,较低的物流运作水平决定了在实现一定物流作业量时的较高的物流成本;在物流发展日趋成熟时,各种信息技术、现代化作业装备的支持下的较高的物流运作水平决定了在实现一定物流作业量时的较低的物流成本。可见,物流运作水平是规定不同发展时期宏观物流特征的合适表征,这就是宏观物流的质的规定性。

二、宏观物流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是由许多单个现象组成的统计整体的数量方面。由客观上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现象的集合体,称为总体,说明总体某一个方面数量特征的概念,一般称为统计指标的名称,习惯上称为指标。现代物流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并且现代物流尚未形成一个独立成熟的产业部门,其广泛渗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各种联系错综复杂。所以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完善实用的物流指标体系出现。构造或选取宏观物流指标时,既要将宏观物流的特征完整地刻画出来,又要特别注意既有统计指标和历史统计数据的利用,否则,即使构造出主观认为合适的指标也往往难以在研究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基于分类的思想,通过在不同的层面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来构造一个宏观物流指标体系。根据我们提出的宏观物流要素及其结构的多齿轮相互啮合模型,宏观物流的运输要素、储存要素、包装要素、装卸搬运要素、配送要素、流通加工要素等构成相互啮合在一起的齿轮统一体,而信息处理要素是齿轮之间的“机械润滑剂”;该齿轮统一体

的外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接受者是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由此,在选取指标刻画宏观物流时,有必要在考虑宏观物流本身特征的同时兼顾与之有联系的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的某些特征,宏观物流指标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就以刻画对象的不同(宏观内部活动与宏观物流外部环境)为分类标准。

(一)宏观物流外部环境表征指标

宏观物流的外部环境主要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为使指标的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由于指标的过于泛泛而影响问题的研究,选取指标时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物流发展的社会生产条件、物流与流通的关系、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并结合既有统计指标体系来选取宏观物流外部环境的表征指标;第二,我们研究发现,宏观物流的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特征,为了较好解释宏观物流发展的周期性机制,借鉴经济周期内在机制分析的研究成果,针对宏观性的生产和消费特征选取指标。

1、物流随着流通的出现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商品生产后,生产和消费便逐渐分离,这就产生了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越来越大,大生产方式、专业化分工方式的采用使生产与消费分离的趋势不断扩大,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流通的地位不断上升。生产与消费分离的普遍性与广泛性、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导致产需分离的加大,促使了流通的迅速发展,物流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分离。为定量描述空间上的分离,采用“货物运输平均运距”指标。从我国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全社会的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从1980年的220公里增长到2003年的345公里,这从某种角度反映了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在扩大的趋势。对于时间上的分离,由于量化描述的难度和有关统计指标的缺乏,暂不考虑。

2、物流与流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马克思用资本这一事物考察流通,但资本只是一种本质的代表,不可能脱离它的物质基础,资本的流通是以商品的流通为先决条件的,而物流则是商品流通的实物表现形式。物流是流通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对流通有最后实现的决定作用。鉴于物流对流通的最后实现的决定作用,实际的流通量应当是物流运作下的结果,反之,刻画流通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物流。有学者认为,在现行统计体系下,商品流通产业的增加值即“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流通业主要包括批发贸易业和零售贸易业,从统计上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主要指标包括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利润等等。所以,从总量看流通,可以取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商品销售总额等指标;从运作效果看流通,可以取商品销售成本费用利润率、商品销售成本等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